CN2404965Y - 超保密弹子锁 - Google Patents
超保密弹子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04965Y CN2404965Y CN 99236128 CN99236128U CN2404965Y CN 2404965 Y CN2404965 Y CN 2404965Y CN 99236128 CN99236128 CN 99236128 CN 99236128 U CN99236128 U CN 99236128U CN 2404965 Y CN2404965 Y CN 240496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ngshot
- pellet shot
- shaped
- special
- sh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含有多个异形弹子的超保密弹子锁,为了防止万能组合钥匙的开启,较简单的方法是:在一部分弹子对的两个弹子上布置多个环状V形槽、并在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的内孔口处设有能与所说环状V形槽相啮合的凸缘;而较为复杂的方法是:把在锁芯中央部分的钥匙槽断面制成T字形或十字形,沿所说T字竖笔的方向布置两个相互顶撞的弹子组,并使其中至少一颗圆头弹子的末端反向嵌入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而且,它与另一个弹子组的至少一颗圆头弹子的长度之和不小于锁芯的直径。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弹子锁,尤其是防止利用特制的组合工具——万能钥匙进行非法开启的弹子锁。
机械弹子锁中,为防止非本编码钥匙的开启,传统的方法是把一部分较长的弹子制成异形弹子:包括凸字形、工字形以及多槽形的等等(参阅《锁具制造工艺)》,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16、303页)。然而,实践证明,现有弹子锁中的异形弹子虽然形式很多,但它们的结构或(和)布置方式都不尽合理,而且弹子孔的结构一成不变,对异形弹子缺少必要的支持。因此,使用一些特制的组合工具,就算不能直接把锁打开,也能轻易的凭借拨动手感对圆头弹子的级别(或长度)进行探测,从而破解其钥匙的编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超保密的新型弹子锁结构,它(们)能使任何组合工具都无法获得确切的拨动手感,或者是只能对局部的弹子发生作用,从而达到彻底防范非法开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实现:在包含1个或者多个弹子组、每组布置若干个弹子对的弹子锁中,至少设有两个异形锁头体弹子孔、以及与之相应的异形弹子对。所说的异形弹子对是这样的:它的两个弹子上共设有多个环状V形槽,而它所在的锁头体弹子孔、即所说的异形锁头体弹子孔是这样的:它的内孔口处设有能与异形弹子上所说的环状V形槽相啮合的凸缘。
如上所述的弹子锁在正常使用时,所说带有环状V形槽的异形弹子可以在所说的异形锁头体弹子孔内灵活窜动。但是,在非法开启过程中,异型弹子对的每个环状V形槽都能与相应的异形弹子孔中所设的凸缘啮合,并“产生”大致相同的阻障感或拨动手感,而且这种“感觉”与圆头弹子末端所产生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因此,无论使用何种特制的组合工具,也都难以控制其圆头弹子的位置、以及对它(们)的级别或者长度进行探测。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由下述的技术方案二实现:在包含2至4个弹子组、每组布置若干个弹子对的弹子锁中,钥匙槽断面在锁芯中央的部分被制成T字形或十字形,并使所说T字的竖笔和横笔的宽度都小于弹子直径的四分之三;沿所说T字竖笔的方向设有两个相向布置且相互顶撞的弹子组,同时:(1)使其中至少一颗圆头弹子与它正对的另一颗圆头弹子的长度之和等于锁芯的直径,或者是与它斜对的另一颗圆头弹子的长度之和等于甚至大于锁芯的直径;(2)在弹子弹簧的作用下,使其中至少一颗圆头弹子的末端反向嵌入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3)把其中一部分较长的弹子制成异形弹子。
如上所述的弹子锁中至少布置了两个相互顶撞的弹子组、可设有10个以上的弹子对,不仅使钥匙的牙花数大于百万甚至上亿数,而且由于其中有两颗正对或者斜对布置的圆头弹子的长度之和不小于锁芯的直径,使得特制的组合工具只能从弹子的两侧而不能从正面对相互顶撞的俩弹子组发生作用。但是,由于一部分较长的弹子被制成异形弹子,加上个别圆头弹子的末端在闭锁状态时嵌进了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使得各种形式的万能组合钥匙都难以找到“感觉”而无计可施,当然也就无法把锁打开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说明:
图1按技术方案一的一个实施例锁头的正向剖视图
图2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按技术方案二的一个实施例锁头的正向剖视图
图4图3的A-A剖视图
图5按技术方案二的另一个实施例锁头的正向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
1——锁头体 2——锁芯 3——钥匙槽 4——封套
5——异形弹子孔的凸缘
其它标记中,首位数字表示弹子组的编号,次位数字表示弹子对从钥匙槽口向内排列的编号,字母Y、P、H分别表示圆头弹子、平头弹子以及弹子弹簧,K表示锁头体弹子孔,例如12Y表示一组二号圆头弹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锁头的弹子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与现有的弹子锁相比较,该锁的总体结构并无多大变化。譬如,根据不同的需要,该锁可以布置1个或者多个弹子组,每组可设有3到7个弹子对,并有一部分较长的弹子被制成异形弹子。不过,该锁的异形弹子及其所在的锁头体弹子孔则采用了全新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平头弹子12P与圆头弹子12Y组成的弹子对共设有多个环状V形槽,而它们所在的锁头体弹子孔12K中则设有凸缘5,且该凸缘的尺寸保证它恰好能与两个弹子上的每个环状V形槽相啮合。这样一来,在使用特制的组合工具进行非法开锁的过程中,所谓弹子孔孔口的台阶作用不仅对弹子的端部有效,而且对弹子上的每个环状V形槽也是等效的。结果显然是难以确定圆头弹子末端的所在位置、或者判定它的级别长度。特别是当该锁设有多个这样的异形锁头体弹子孔、以及相应的异形弹子对时,非法开锁的难度就更大了。
显然,在上述的弹子锁中,异形弹子对的环状V形槽越多,则非法开锁的难度也就越大。不过由于受弹子规格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每个异形弹子对上的环状V形槽的外形尺寸以及槽的数量最好是这样确定的:即槽口宽度约等于弹子级差的三分之二,槽间距等于弹子的级差,槽中心与圆头弹子末端的间距是弹子级差的整倍数。而槽的数量可在m至m-2之间,最好是取m-1个(m表示该锁的弹子级数)。相应地,所述异形锁头体弹子孔中的凸缘的外形尺寸是这样确定的:它在弹子孔径向上的高度约为0.05至0.15毫米、在弹子孔轴向上的最大宽度略小于弹子级差的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虽然增加异形锁头体弹子孔及其相应的异形弹子对的数量,可以提高该锁的防范性能,不过,如果在同一个弹子组中全部采用此种形式的弹子结构,那么,在开锁时,异形弹子上下窜动的灵活性将会变差、并有可能加速所述环状V形槽与其相应的凸缘的磨损。为此,在设有异形锁头体弹子孔的弹子组里,至少应布置一个如下所述的弹子对:即它的弹子与弹子孔的配合间隙要比其它(异形)弹子对的小0.05至0.15毫米左右,另外,它的圆头弹子最好不是同组中可选择的最短的圆头弹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锁头的内部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钥匙槽3的断面在锁芯中央的部分被制成T字形,并使所说T字横笔和竖笔的宽度都小于弹子直径的四分之三,一般可选择在1.2~1.8毫米左右。沿所说T字竖笔的方向布置两个弹子组、每组设有3到6个弹子对,并且至少把一部分较长的弹子制成异形弹子:例如工字形、土字形或者多槽形的等等。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每两个相向布置的弹子对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为两者的圆头弹子:诸如图4中11Y与21Y、12Y与22Y是相互顶撞的。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使其中的一颗圆头弹子与另一个弹子组中的至少一颗圆头弹子:诸如图4中11Y与22Y的长度之和不小于锁芯的直径;另一方面,借助于弹子弹簧的作用,使其中较长的圆头弹子:诸如图4中11Y、12Y的末端反向嵌入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这样一来,至少对一部分相互顶撞的圆头弹子来说,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组合工具,都将顾此失彼地找不到“感觉”而无计可施,或者由于钥匙槽的自由空间太小而无用武之地。
至于与该锁匹配的钥匙片,虽然在对应于所述相对布置且长度之和不小于锁芯直径的两个圆头弹子的位置上,必须制成较深的盲孔或者甚至是制成通孔,但是,只要把整个钥匙槽的断面制成如图3所示的联体双E字形、或者是图5所示的王字形,以及未画出的山字形、或士字形等,则能保证配套的匙片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不过,当整个钥匙槽的断面被制成完全对称的王字形时,为了使钥匙只能单方向使用,可以在相互顶撞的两个弹子组中,使一个组的弹子弹簧的弹性系数,比另一个组中的大一些,以便使前一个弹子组中圆头弹子的前端能够越过钥匙槽中心线0.5至1.5毫米,并把后一个弹子组中较长的圆头弹子的末端反向嵌入各自对应的锁头体弹子孔。其结果不仅使钥匙的牙花数能成千上万倍地增加,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大非法开锁的难度。当然,相互顶撞的两个弹子组的上述特征同样适用于其它非王字形钥匙槽的弹子锁。
另外,为了使钥匙在开锁时能顺利地插入钥匙槽,需要保持相互顶撞的圆头弹子的前端位于大致的一条直线上,为此,在相互顶撞的俩弹子组中,可以把弹子对制成如下形式:即是各个弹子对的圆头弹子与平头弹子的长度之和大致相等;也可以把其中一个弹子组的弹子直径制成比另一个弹子组的弹子孔直径大一些,或者最好是两者的结合。
最后,为防止借助于锁头体弹子孔孔口的台阶作用而使用特制工具对各个圆头弹子的级别进行探测,并进而破解钥匙的编码;以及,为了消除由于锁芯弹子孔孔口对平头弹子的台阶作用而产生的非本编码钥匙的互开现象,除了把一部分较长的弹子制成工字形、土字形、或者多槽形外,也可以制成粗径形:即它的直径比其它弹子的大一些,诸如图4中的22Y即是这样,或者它所在的弹子孔比其它弹子孔的直径要小一些。总之,它与所在弹子孔的配合间隙比其它弹子的小1.5S或以上,或者是比其它异形弹子小径部分的小4S或以上(S在此表示锁芯与锁芯孔的配合间隙),但是,它的长度最好是所在弹子组中可选择的最大长度,也就是在保证钥匙片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以及良好外观的情况下,把它的长度尽可能做长一些。这样一来,当特制工具在钥匙槽内“工作”时,将不可避免地要把该圆头弹子嵌入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导致所说的台阶作用失效,使至少一部分其它的圆头弹子级别得以保密;同样,当非本编码钥匙在钥匙槽内插拨时,该圆头弹子将总是最后一个从锁头体弹子孔中退出,而在此之前,所说的台阶作用显然对其它的弹子无法造成任何阻碍并锁定,从而能彻底消除互开现象。
Claims (9)
1.一种超保密弹子锁,包括1个或多个弹子组、每组设有若干个弹子对,其中,一部分较长的弹子被制成异形弹子,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两个异形锁头体弹子孔、以及与之相应的异形弹子对,所说的异形弹子对是这样的:它的两个弹子上共设有多个环状V形槽,而所说的异形锁头体弹子孔的内孔口处设有能与异形弹子上所说的环状V形槽相啮合的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说异形弹子对的环状V形槽是这样的:它的开口宽度约等于弹子级差的三分之二、它们的间距以及它们与圆头弹子末端的间距等于弹子级差的整倍数,而所说异形锁头体弹子孔中的凸缘是这样的:它在弹子孔径向上的高度约为0.05至0.15毫米、在弹子孔轴向上的最大宽度略小于弹子级差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异形锁头体弹子孔的弹子组中,至少有一个弹子对是这样的:它的弹子与弹子孔的配合间隙比其它弹子对的小0.05至0.15毫米左右。
4.一种超保密弹子锁,包括2至4个弹子组、每组设有若干个弹子对,其中,一部分较长的弹子被制成异形弹子,而其钥匙槽断面在锁芯中央的部分概呈T字形(或十字形),所说T字的竖笔和横笔的宽度都小于弹子直径的四分之三,在所说T字竖笔的方向上设有两个相向布置的弹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说T字竖笔方向上的两个弹子组是相互顶撞的,而且其中至少有一颗圆头弹子是这样的:
(a)它的末端反向嵌入相应的锁头体弹子孔,
(b)它与另一个组中至少一颗圆头弹子的长度之和不小于锁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相互顶撞的两个弹子组中,有一个组中圆头弹子的前端越过钥匙槽中心线0.5至1.5毫米,并把后一个弹子组中较长的圆头弹子的末端反向嵌入各自对应的锁头体弹子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相互顶撞的各个弹子组中,各个弹子对的圆头弹子与平头弹子的长度之和大致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颗圆头弹子是这样的:
(a)它与所在弹子孔的配合间隙比其它弹子的小1.5S或以上,或者比其它异形弹子小径部分的小4S或以上(S在此表示锁芯与锁芯孔的配合间隙),
(b)它的长度最好是所在弹子组中可选择的最大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钥匙槽断面的整体可以是山字形、王字形和士字形之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保密弹子锁,其特征在于:钥匙槽断面的整体可以是山字形、王字形和士字形之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236128 CN2404965Y (zh) | 1999-05-24 | 1999-05-24 | 超保密弹子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236128 CN2404965Y (zh) | 1999-05-24 | 1999-05-24 | 超保密弹子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04965Y true CN2404965Y (zh) | 2000-11-08 |
Family
ID=3402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2361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04965Y (zh) | 1999-05-24 | 1999-05-24 | 超保密弹子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04965Y (zh) |
-
1999
- 1999-05-24 CN CN 99236128 patent/CN240496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12402A (en) | Integrally and sequentially re-keyable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3431757A (en) | Multiple key lock having change key mechanism | |
US4325241A (en) | System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differing locking possibilities in rotary cylinder locks | |
CN2404965Y (zh) | 超保密弹子锁 | |
US4760722A (en) | Cylinder lock | |
US4553452A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security keys having closure possibilities differing from one another | |
KR100299996B1 (ko) | 열쇠및자물쇠시스템 | |
DE3503570A1 (de) | Codierbarer schlosszylinder | |
WO1991010795A1 (de) | Schliessanlage | |
EP1217151A1 (de) | Profilsystem für den Querschnitt von Flachschlüsseln | |
CN205654182U (zh) | 一种防盗锁头 | |
CN102518340B (zh) | 页片锁芯实现ab钥匙功能的实施方法 | |
CN211647660U (zh) | 一种多轨复合牙花叶片锁芯 | |
CN102359312A (zh) | 无簧弹子锁 | |
CN205314699U (zh) | 一种双面六曲线锁芯 | |
CN202926032U (zh) | 一种弹子锁锁头及其钥匙 | |
EP1746226B1 (de) | Schlüssel | |
CN2399488Y (zh) | 机械弹子与磁性弹子组合锁 | |
Kent et al. | Two vignettes of Florentine society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 |
CN203716648U (zh) | 叶片防盗锁芯 | |
DE202006021147U1 (de) | Schlosszylinder und Schlüssel dafür | |
DE102021123514A1 (de) | Set mit Schloss mit Zylindereinlage und Schlüssel für dieses Schloss | |
EP2078808A2 (de) | Schlüssel für einen Schließzylinder | |
CN2578476Y (zh) | 一种高保密匙锁 | |
CN102235111A (zh) | 多芯锁头的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