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61911Y -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61911Y
CN2361911Y CN98242441U CN98242441U CN2361911Y CN 2361911 Y CN2361911 Y CN 2361911Y CN 98242441 U CN98242441 U CN 98242441U CN 98242441 U CN98242441 U CN 98242441U CN 2361911 Y CN2361911 Y CN 23619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friction
gear
friction roller
differential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242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8242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619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619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619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特征是采用摩擦位置可变的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滚轮和摩擦盘构成,摩擦滚轮轴由万向联轴器与花键轴套连接,花键轴套与花键构成可伸缩的传动轴,轴端固联传动齿轮,与其啮合的是固定在动力输入齿轮轴上齿轮。左、右两侧摩擦盘分别驱动左、右侧输出轴。设置可推动摩擦滚轮轴向移动的螺旋调整机构,由双向调节螺杆和拨轮构成。可极大地提高汽车的机动性及平稳舒适性。

Description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系统驱动桥部分,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差速器构件。
目前,汽车上驱动桥中广泛采用的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当汽车转弯时,由于外轮行程必大于内轮行程,路面对两轮将产生不同方向的附加阻力。在这对附加阻力通过车轮形成的附加力矩作用下,差速器行星齿轮产生“自转”来避免内轮滑转、外轮滑拖的现象。由于这种反映到两轮的转速差是因外力迫使发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这种外力作用,就没有转速差。同时也反映出差速器中的行星轮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能使其转动,内部驱动力不能使其“自转”。例,当一侧车轮陷入泥潭,由于有行星齿轮的“自转”,驱动力无法输出,等于失去了所有的车轮。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汽车在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轻者乘坐时不舒适,东倒西歪,重者使整车倾覆。其次,转弯时制动减速,费油耗时,很不经济。再者,在设计、制造汽车时,因考虑转弯时所产生的很大横向力,使车辆的悬架系统也比较复杂笨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械,不仅可以直接传递扭矩,而且还能改变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只是被动改变两轮的差速,而不能产生向心力的问题,以提高汽车的机动性及平稳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
a、采用摩擦位置可变的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滚轮和对称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摩擦盘构成,所述摩擦滚轮的轮轴由万向联轴器与花键轴套连接,该花键轴套与花链构成可伸缩的传动轴,轴端固联传动齿轮,与其啮合的是固定在动力输入齿轮轴上的动力输入齿轮;所述左右两侧摩擦盘分别驱动左侧输出轴和右侧输出轴;
b、设置可推动摩擦滚轮轴向移动的螺旋调速机构,由双向调节螺杆和拨轮构成,所述拨轮用螺纹和螺杆联接,并套装在摩擦滚轮轮轴上。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调速装置与汽车转向装置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随着汽车转向装置动作而动作,使在转向操作的同时,两半轴的转速得到改变,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车辆作匀速圆周运动,产生一定的向心力。这一向心力将抵消一部分转向时的离心力,因而使车辆行驶更为安全、平稳。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变速范围大。两驱动轮的差速比为1/6-1.5。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驱动轮转速相等。当汽车转弯时,n外)n内。
2、机构效率高,可达0.8-0.9。
3、传动功率大,具有恒功率特性。
4、降低转向时的离心力,车辆转弯平稳、安全、舒适。
5、可实现快速转向,提高了车辆机动性。
6、通过性好,适应性强,车辆即使一侧车轮陷入泥潭,汽车仍然能被驱动行驶。
7、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其安装、改装方便,适用于各种运输车辆,尤其适用于四轮驱动的越野车、赛车、军用车及高级轿车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2,本实施例具有单向输入轴和双向输出轴。
如图1所示,采用摩擦位置可变的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滚轮1和对称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摩擦盘2构成,采用锥形摩擦滚轮1,所述摩擦滚轮1的轮轴由万向联轴器3与花键轴套4连接,该花键轴套4与花键5构成可伸缩的传动轴,轴端固联传动齿轮6,与其啮合的是固定在动力输入齿轮轴7上的动力输入齿轮8;所述左、右两侧摩擦盘2分别驱动左侧输出轴9和右侧输出轴10;
如图2所示,设置可推动摩擦滚轮1轴向移动的螺旋调速机构,由双向调节螺杆11和拨轮12构成,所述拨轮12用螺纹和螺杆11联接,并套装在摩擦滚轮1轮轴上。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摩擦滚轮1为对称设置的反向同步转动的两只,对应设置在右侧的两只摩擦盘2,通过本轴齿轮13、中间齿轮14,共同与右侧输出轴齿轮15啮合。
左侧输出轴9用花键连接凸轮加压机构,另有联接套16分别用花键和键与中间轴17、摩擦盘2连接。
驱动方式如下:
动力由输入齿轮轴7经过动力输入齿轮8、传动齿轮6、18、19和传动齿轮20分两路反向同步驱动两只对称设置的摩擦滚轮1,摩擦滚轮1利用摩擦力带动从动摩擦盘2,分别驱动左侧输出轴9和右侧输出轴10。
动力传递到摩擦滚轮1是通过花键5、花键轴套4和万向联轴器3来实现的,这样使磨擦滚轮1在工作中既能保持与输入轴同角速度转动,又能在调节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的万向联轴器3采用球笼同步万向联轴器。球笼同步万向联轴器3用于保证锥形摩擦滚轮1与输入齿轮轴7同步转动,又使锥形摩擦滚轮1与摩擦盘2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从而增大两摩擦件之间的接触面,提高输出功率。
凸轮加压机构可以使摩擦盘2在动力输出过程中在中间轴17上有轴向移动,以进行加压,达到恒功率输出的目的。
在螺旋调速机构中,高速时,转动具有左、右旋向螺纹的螺杆11,则螺杆11上的拨轮12推动并支承两轴上的锥形滚轮沿相反方向同步移动,从而改变与摩擦盘的接触半径,实现无级差速驱动。
控制方式的实现可以采用如下多种方式:
1、同现有车辆上普遍使用的转向装置联动。在调节螺杆端部装上齿轮,当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带动转向横拉杆推动转向节动作的同时,齿条也推动螺杆端部的齿轮,使螺杆转动,起到改变两轮转速的作用。
2、可以用电机或液压系统独立驱动螺杆端部齿轮达到调节的目的。
3、利用传感器、计算机、执行机构驱动螺杆端部齿轮,实现自动控制。

Claims (3)

1、一种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具有单向输入轴和双向输出轴,其特征是:
a、采用摩擦位置可变的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滚轮1和对称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摩擦盘2构成,所述摩擦滚轮1的轮轴由万向联轴器3与花键轴套4连接,该花键轴套4与花键5构成可伸缩的传动轴,轴端固联传动齿轮6,与其啮合的是固定在动力输入齿轮轴7上的动力输入齿轮8;所述左、右两侧摩擦盘2分别驱动左侧输出轴9和右侧输出轴10;
b、设置可推动摩擦滚轮1轴向移动的螺旋调速机构,由双向调节螺杆11和拨轮12构成,所述拨轮12用螺纹和螺杆11联接,并套装在摩擦滚轮1轮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摩擦滚轮1为对称设置的反向同步转动的两只,对应设置在右侧的两只摩擦盘2,通过本轴齿轮13、中间齿轮14,共同与右侧输出轴齿轮15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输出轴9用花键连接凸轮加压机构,另有联接套16分别用花键和键与中间轴17、摩擦盘2连接。
CN98242441U 1998-10-20 1998-10-20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619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8242441U CN2361911Y (zh) 1998-10-20 1998-10-20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8242441U CN2361911Y (zh) 1998-10-20 1998-10-20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61911Y true CN2361911Y (zh) 2000-02-02

Family

ID=3398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242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61911Y (zh) 1998-10-20 1998-10-20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6191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3918A (zh) * 2016-07-08 2016-09-2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ct用3d球检测平台
CN108662112A (zh) * 2018-06-29 2018-10-16 刘勇 一种配置单向器的汽车止滑差速机构
CN113086004A (zh) * 2021-05-17 2021-07-09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高地隙割晒机及其直线行走及转弯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3918A (zh) * 2016-07-08 2016-09-2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ct用3d球检测平台
CN108662112A (zh) * 2018-06-29 2018-10-16 刘勇 一种配置单向器的汽车止滑差速机构
CN113086004A (zh) * 2021-05-17 2021-07-09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高地隙割晒机及其直线行走及转弯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1987U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电动差速器
CN108382189A (zh) 一种可直行和横移的动力系统
CN1719067A (zh) 一种无限变速方法及无限变速器
CN2361911Y (zh) 汽车转向无级差速驱动机构
CN201756045U (zh) 电子控制的多级刚度可调式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7173299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置后驱两速动力总成
CN1050598A (zh) 差速齿轮机构
CN114312144B (zh) 双转子电机耦合圆柱差速器左右半轴的多模式电动驱动桥
CN108619737A (zh) 全地形工程车模型
CN209616885U (zh) 一种可实现车轮独立控制的车辆行驶驱动装置
CN1009944B (zh) 汽车和轮式拖拉机的自动防滑差速器
CN211568084U (zh) 一种新型电驱动转向轮组
CN2667241Y (zh) 牙嵌自由轮式差速器
CN107448577A (zh) 差速器传动机构
CN113071306A (zh) 一种多档位可旋转轮毂动力总成
US5525119A (en) Mechanism for gradually and smoothly varying rotational speed between a drive member and a driven member
CN2846895Y (zh) 四轮车辆用无级变速装置
CN111853201A (zh) 一种超越差速器
CN2180572Y (zh) 人力变速三轮车
CN211567637U (zh) 一种菱形车传动系统
CN2039771U (zh) 汽车和轮式拖拉机的自动防滑差速器
CN100482976C (zh) 使车辆驱动不因单侧滑转而丧失另一侧驱动力的结构
CN2169734Y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无级变速装置
CN2841494Y (zh) 超越二级变速器
CN2138215Y (zh) 车用齿轮回转无级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