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47216Y -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47216Y CN2347216Y CN 98246845 CN98246845U CN2347216Y CN 2347216 Y CN2347216 Y CN 2347216Y CN 98246845 CN98246845 CN 98246845 CN 98246845 U CN98246845 U CN 98246845U CN 2347216 Y CN2347216 Y CN 234721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output terminal
- input end
- signal
- conne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由随物器和随身器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随物器除可执行随身器发出的指令外,还设置了传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和发射器,随身器上设置了接收电路,随身器通过检测随物器发射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判断被监控物体的距离范围及安全状况,实现双向通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人不能直接监控被控物体的距离范围及安全状态的缺点,防盗性能优良,广泛适用于各种机动车及其他重要物器的防盗。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遥控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的无线遥控防盗装置,一般都具备了遥控、防盗和报警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一种名为“一种距离控制的编码无线遥控器”、授权公告号为“CN 2271336 Y”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由按键、编码器、发射头、双稳态触发器、门电路和定时脉冲发生器组成,接收器由接收头、解码器、双稳态触发器和计时器组成。该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发射器定时发送加密编码脉冲,接收器对有无加密编码脉冲进行计时识别;当携带遥控发射器接近车辆(接收器)时,接收器自动撤除车辆的警戒状态,当遥控发射器远离车辆(接收器),也就是说车辆被人为移动至遥控器的有效控制范围时,接收器因接收不到编码信号而自动进入警戒状态,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但该专利技术还有如下不足:接收器不能给发射器发送信息,两者之间只能单向通信,当操控者离开车辆后,车辆是否发生被盗或其他异常情况,操控者实际上并不能及时知道,这样往往在车辆被盗后,车主因不知情,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盗贼的手法越来越隐蔽,狡滑,单靠防盗器自身的报警功能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只能单向通信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及时向使用者提供实时安全状况信息的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包括随物器和随身器,其结构特点是:随物器由传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接收器、发射器、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器连接而成,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脉冲信号发生器连接发射器,接收器的输出端、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各与信号处理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连接警报器、物体的控制端,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送来的信号进行解码、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驱动器的输出状态,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通过发射器向随身器发送信号;随身器由编码电路、接收电路、发射电路、微处理模块、振动驱动电路、蜂鸣驱动电路、振动器和蜂鸣器连接而成,微处理模块含有微处理器CPU、读/写存储器RAM、只读存贮器ROM和多个I/O口,编码电路的输出端、接收电路的输出端各连接微处理模块的一个输入端,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振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各连接微处理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微处理模块一方面根据编码电路的编码指令自动产生并通过发射电路发送编码信号,另一方面根据接收电路的输出信号指令到振动驱动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动作,并决定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脉冲信号发生器由三极管VT1、VT2、电容器C1、C2、电阻Rb1、Rb2、Rc1、Rc2连接而成,信号处理电路由非门F1、与门电路连接而成,驱动器是一信号放大器,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b1、Rb2连接VT1、VT2的基极以及分别通过电阻Rc1、Rc2连接VT1、VT2的集电极,电容C1、C2分别跨接在VT1的基极、VT2的集电极之间、VT2的基极、VT1的集电极之间,VT2集电极连接发射器的输入端、及通过F1连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连接警报器、被控物体控制端,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器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突出效果:
1.随物器和随身器都设置了接收器、发射器,两者可以实现双向通讯,使用者可以随时检测被控物体的距离范围及安全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向通讯存在的使用者不能直接了解被控物体距离范围、安全状态况的缺点。
2.由于使用者是根据随身器提示的信息(显示或振动)来判断被控物体的状况,而随器是根据随物器发生的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而提示信息的,不受周围噪音的影响,因此警报准确,防盗效果好,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警报声和环境噪声混杂在一起,当被控物体被盗时使用者听不到报警而无法采取进一步措施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随物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随身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随物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随身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1至图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从图1、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是一种机动车防盗报警器,随物器由传感器1、脉冲信号发生器2、发射器5、接收器4、信号处理电路3、驱动器6、警报喇叭7连接而成,传感器1、接收器4、发射器5为常用现有技术产品,脉冲信号发生器2由三极管VT1、VT2、电容C1、C2、电阻Rb1、Rb2、Rc1、Rc2连接而成,信号处理电路3由非门IC1、与门IC2A、IC2B连接而成,驱动器6采用常用放大器,传感器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b1、Rc1连接TV1的基极、集电极、分别通过Rb2、Rc2连接VT2的基极、集电极,C1、C2分别跨接在VT1的基极与VT2的集电极之间、VT2的基极与VT1的集电极之间,VT2的集电极连接发射器5的输入端,VT2的集电极通过IC1连接IC2A、IC2B的各一个输入端,IC2A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6连接喇叭7,IC2B的输出端连接机动车的油门/点火控制端8,IC2A、IC2B各有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器4的输出端;随身器由接收电路9、发射电路10、微处理模块11、振动驱动电路12、蜂鸣驱动电路13、编码电路14、振动器15、蜂鸣器16连接而成,编码电路14由三个按钮开关组成,微处理模块11包括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个I/O口,编码器14的输出端、接收器9的输出端、发射器10的输入端、振动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蜂鸣器驱动电路13的输出端各连接一个I/O口,只读存储器ROM中设置软件,该管理软件将与编码电路14、接收器9连接的I/O口设置为输入方式,其余I/O口设置为输出方式,该管理软件还可指令微处理器判断识别接收器9送来的信号是否随物器发生的信号,及检测是否收到随物器发送的脉冲信号,一旦收不到信号,就驱动振动器15振动或蜂鸣发出蜂鸣声,接收电路9、发射电路10、振动器驱动电路12、蜂鸣器驱动电路13都采用常用技术器件。从图3、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监控距离由信号发射部分的功率决定,加大发射器5或发射电路10的发射功率,就可增大监控距离。
图3中,RC1=RC2,Rb1=Rb2,C1=C2,VT1、VT2的参数,型号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随物器的工作状态由随身器发生指令控制。随身器发出的遥控命令信号由接收器4接收,信号处理电路3根接收器4送来的脉冲信号,指令油门/点火控制端8开启或关闭油门和引擎。启动随物器后,传感器1输出高电平信号,脉冲信号发生器2自动产生特定频率的连续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经发射器5发射给随身器的接收电路9接收,接收电路9收到脉冲信号,表明物体在有效监控距离,处于安全状态,振动器15、蜂鸣器16无动作,如果接收电路9接收不到脉冲信号,表明物体不在监控距离范围,微处理模板11发出信号,通过振动驱动电路12驱动振器15起振,或通过蜂鸣驱动电路13驱动蜂鸣器16鸣叫,提醒物主返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当被监控对象受震动时,传感器1中断信号输出,传感器1的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脉冲信号发生器2不产生脉冲信号,本实用新型产生两个动作:(1)驱动警报喇叭7报警和油门/熄火控制端8锁定车辆启动装置;(2)随身器因为接收不到脉冲信号,微处理模块11输出指令促使振动器15或蜂鸣器16,提示使用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Claims (2)
1.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包括随物器和随身器,其特征是:随物器由传感器(1)、脉冲信号发生器(2)、接收器(4)、发射器(5)、信号处理电路(3)和驱动器(6)连接而成,传感器(1)的输出端通过脉冲信号发生器(2)连接发射器(5),接收器(4)的输出端、脉冲信号发生器(2)的输出端各与信号处理电路(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6)连接警报器(7)、物体的控制端(8),信号处理电路(3)对接收器(4)、脉冲信号发生器(2)送来的信号进行解码、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驱动器(6)的输出状态,传感器(1)产生的信号、脉冲信号发生器(2)的信号通过发射器(5)向随身器发送信号;随身器由编码电路(14)、接收电路(9)、发射电路(10)、微处理模块(11)、振动驱动电路(12)、蜂鸣驱动电路(13)、振动器(15)和蜂鸣器(16)连接而成,微处理模块11包含微处理器CPU、读/写存储器RAM,只读存贮器ROM和多个I/O口,编码电路(14)的输出端、接收电路(9)的输出端各连接微处理模块(11)的一个输入端,发射电路(10)的输入端、振动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蜂鸣器驱动电路(13)的输入端各连接微处理模块(11)的一个输出端,微处理模块(11)一方面根据编码电路(14)的编码指令自动产生并通过发射电路(10)发送编码信号,另一方面根据接收电路(9)的输出信号指令振动驱动电路(12)、蜂鸣器驱动电路(13)动作,并决定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其特征是:脉冲信号发生器(2)由三极管VT1、VT2、电容器C1、C2、电阻Rb1、Rb2、Rc1、Rc2连接而成,信号处理电路(3)由非门F1、与门电路连接而成,驱动器(6)是一信号放大器,传感器(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b1、Rb2连接VT1、VT2的基极以及分别通过电阻Rc1、Rc2连接VT1、VT2的集电极,电容C1、C2分别跨接在VT1的基极、VT2的集电极之间、VT2的基极、VT1的集电极之间,VT2集电极连接发射器(5)的输入端、及通过F1连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6)连接警报器、被控物体控制端(8),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器(4)的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246845 CN2347216Y (zh) | 1998-11-20 | 1998-11-20 |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246845 CN2347216Y (zh) | 1998-11-20 | 1998-11-20 |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47216Y true CN2347216Y (zh) | 1999-11-03 |
Family
ID=3399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2468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47216Y (zh) | 1998-11-20 | 1998-11-20 |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47216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6236C (zh) * | 2000-04-10 | 2007-01-24 | 瑟维科系统股份公司 | 用于操控机动车防盗安全装置工作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
CN100388322C (zh) * | 2002-07-15 | 2008-05-14 | 朱肃生 | 防劫防盗防遗失自动遥控系统 |
CN101834483B (zh) * | 2010-05-14 | 2012-05-30 | 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产生正弦波激励运动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检测系统 |
CN102646323A (zh) * | 2011-02-16 | 2012-08-22 | 天利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遥控系统及其防干扰、防盗拷、提升rf信号稳定度的方法 |
-
1998
- 1998-11-20 CN CN 98246845 patent/CN234721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6236C (zh) * | 2000-04-10 | 2007-01-24 | 瑟维科系统股份公司 | 用于操控机动车防盗安全装置工作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
CN100388322C (zh) * | 2002-07-15 | 2008-05-14 | 朱肃生 | 防劫防盗防遗失自动遥控系统 |
CN101834483B (zh) * | 2010-05-14 | 2012-05-30 | 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产生正弦波激励运动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检测系统 |
CN102646323A (zh) * | 2011-02-16 | 2012-08-22 | 天利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遥控系统及其防干扰、防盗拷、提升rf信号稳定度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83989A (en) | Alarm sensor multiplexing | |
US6480098B2 (en) | Remot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ommon carrier paging receiver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6317034B1 (en) | Alarm sensor multiplexing | |
US6107914A (en) | Vehicle anti-theft and anti-vandalism alarm | |
US5973592A (en) |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including a remote unit that emulates security system condition local indic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 | |
CN2347216Y (zh) | 双向通讯无线遥控防盗装置 | |
US7453349B2 (en) | Vehicular alarm apparatus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 |
CA2220101C (en) | Advanced automotive automation and security system | |
CN2117289U (zh) | 机动车遥控防盗器 | |
CN2202074Y (zh) | 车辆无线遥控防盗报警器 | |
CN2152720Y (zh) | 汽车摩托车防盗器 | |
CN2248356Y (zh) | 多功能无线报警装置 | |
CN209395760U (zh) | 一种汽车防盗止动装置 | |
CN2193286Y (zh) | 无线传呼式遥控机动车防劫、防盗装置 | |
CN2891127Y (zh) | 车用随身报警装置 | |
CN2786884Y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防盗报警控制装置 | |
CN2427397Y (zh) | 机电一体汽车防盗器 | |
CN2332614Y (zh) | 汽车反劫持遥控报警牌照 | |
CN2176936Y (zh) | 智能防盗报警器 | |
CN2538634Y (zh) | 机动车语音防盗、防抢控制仪 | |
CN2139542Y (zh) | 简易机动车微机遥控防盗器 | |
CN2176293Y (zh) | 机动车辆安全报警器 | |
CN2206482Y (zh) | 无线遥控防盗报警器 | |
CN2175443Y (zh) | 全方位防盗报警装置 | |
CN2240217Y (zh) | 防盗、防抢电话报警求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