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89922Y - 止回截止两用阀 - Google Patents

止回截止两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89922Y
CN2289922Y CN 96222320 CN96222320U CN2289922Y CN 2289922 Y CN2289922 Y CN 2289922Y CN 96222320 CN96222320 CN 96222320 CN 96222320 U CN96222320 U CN 96222320U CN 2289922 Y CN2289922 Y CN 228992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lide bar
flap
handwhee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2223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62223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8992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8992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8992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阀体、阀瓣、阀座和阀盖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上设置有滑杆和滑杆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止回阀结构,仅在阀盖上增设了滑杆和滑杆升降装置,使它同时具有止回和截止两种功能。它不仅可使输送压力损失减少,缩小了阀门所占据的空间外,而且制造方便、重量轻、用料少、价格便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阀瓣具有双重的导向结构,可在与垂直方向呈45°倾斜状态下也能下沉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止回截止两用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阀门,特别是关于止回阀和截止阀。
止回阀和截止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管道输送系统中。前者是防止被输物体在输送压力下降时倒流的装置,平时阀瓣在输送压力下被推离阀座呈开启状态。一旦输送压力下降至小于被输物体的反压时,阀瓣被反压压向阀座实现自动关闭。截止阀的关闭则是另一种情况,它是由外力作用来实现阀门的关闭,例如闸阀就是一种典型的截止阀。它用手轮旋转设置有螺纹的阀杆来提升或下降阀门来实现启闭的。由于这两种阀门的功用不同,结构也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它们都是单独设置在输送管道系统中;即使某一管道系统中欲在某处同时实现止回和截止两种功能,人们还是将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截止阀一起串联安装在该处。上述的情况在各种管道中屡见不鲜。虽然这样配置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但也带来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阀门数量的增加将使管道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增大;也就是说能耗加大。其二,两个阀门串联在一起要占据很大的空间位置,特别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地方,常常给安装和维修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那些缺点的、将止回和截止两种功能集于一身的止回截止两用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含阀体、阀瓣、阀座和阀盖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上设置有滑杆和滑杆升降装置。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丝杆和与丝杆啮合的螺母;所述的滑杆设置有容纳上述的丝杆的上腔和容纳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的下腔;上述的螺母固定在滑杆的上腔处。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柄、偏心轮和滑块;所述的滑杆的上端与上述的滑块连接,另一端伸入于阀体内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手轮架、轴固定在手轮架上的凸轮和滑块;所述的滑杆的上端与上述的滑块连接,另一端伸入于阀体内与阀瓣上设置的阀杆相对。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与上述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滑杆的顶端伸出于阀盖外与上述的手轮连接,它位于阀盖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设置有容纳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的下腔。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与上述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滑杆的顶端伸出于阀盖外与上述的手轮连接,它位于阀盖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与阀瓣顶部相对。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和螺母,螺母设置在阀盖上方的支架上,手轮设置在与螺母相啮合的螺杆的顶端;所述的滑杆顶端穿过设置在阀盖上的密封填料和密封盖后与上述的螺杆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和螺母,螺母支承在阀盖上方的支架上且与手轮固定,上述的螺母与上述的螺杆相啮合;所述的滑杆顶部穿过设置于阀盖上的密封填料和密封盖后与上述的螺杆连接,并设置有带嵌入上述的支架上的导向槽内的凸起的止旋块,另一端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
图3是图2中A-A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
图5是图4中B-B局部剖视。
图6-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二种结构示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阀座3连同坐落在其上的阀瓣2将阀体1的内腔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阀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管道系统相连的连接盘,它在出流通道一侧正对阀座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阀盖17的连接盘。阀座3上可设置有密封垫4。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6和包含手轮11、丝杆12和螺母10的滑杆升降装置。位于阀盖17内腔中的滑杆6设置有上腔16和下腔18,外周上还设置有止旋块9。阀盖17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槽8,上述的止旋块9嵌置于导向槽8内,以防止滑杆6的转动。螺母10可以是滑杆6的一部分直接设置在其上腔16内,也可以单独制造,并固定在上腔16处。丝杆12下部设置有和螺母10相配的螺纹、中部设置有轴档15和密封圈14、顶部的方身上套有手轮11并用螺帽固定。密封盖13将丝杆12固定在阀盖17上。轴档15可以与丝杆12制成一体,也可以分别制造。密封圈14也可设置在密封盖13的环槽内。阀瓣2的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杆5置于滑杆6的下腔18中。下腔18内还可设置有滑套19以便更好地引导阀瓣2的上下运动。下腔1 8近腔顶或在腔顶与滑套之间设置有通气孔7。当滑杆6处于最上方的位置(如图1所示),滑杆6底部平面远离阀瓣3的上平面,阀瓣2由于阀杆5在下腔18内的导向可作上下方向的自由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完全是一个止回阀。当旋转手轮11,通过丝杆12和螺母10,迫使滑杆6下行,直至其压住阀瓣2的上平面或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了一个截止阀。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阀座3连同在坐落其上的阀瓣2将阀体1的内腔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阀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管道系统相连的连接盘,它在出流通道一侧正对阀座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阀盖17’的连接盘。阀座3上可以设置有密封垫4。阀体1的出流通道内设置有引导阀瓣2上下运动的若干根导向筋20。阀瓣2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6’和包含有手柄21、偏心轮23、滑块24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6’的上端与滑块24连接,另一端则穿过设置在阀盖17’上的密封盖13和密封填料25伸入于阀体1内与阀杆5相对。偏心轮23设置在滑块24中部与其相匹配的凹孔内;为减少磨损和运动阻力,可在偏心轮23和滑块24之间增设轴承22。图3是偏心轮23、轴承22、滑块24和支架26的配置示意。偏心轮轴支承在设置于阀盖17’上的支架26上。手柄21固定在伸出于支架26的偏心轮轴的轴端上。阀盖17’位于阀体1出流通道的一面可设置有带空腔28的突起27。此时,滑杆6’伸入阀体1的下端和阀瓣2的阀杆5均在上述的空腔28内。空腔28内还可设置有滑套19。空腔28近腔顶或在腔顶和滑套19之间设置有通气孔7。当滑杆6’处于最下端的位置时(如图2所示),滑杆6’的下端压住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一个截止阀。将手柄21旋转180°(如图3中虚线所示位置),则偏心轮23带动滑块24和滑杆6’一起上行至最高处,滑杆6’的下端远离阀杆5的顶端,阀瓣2在导向筋20的导向下,可以自由地上下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止回阀。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如图4所示,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阀座3连同在坐落其上的阀瓣2将阀体1的内腔分割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阀体1的出流通道内设置有引导阀瓣2上下运动的若干根导向筋20。阀瓣2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6’和包含有手轮11、手轮架29、螺杆31、凸轮30和滑块24’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6’的上端与滑块24’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在阀盖17’上的密封盖13和密封填料25后伸入于阀体1的内腔与阀杆5相对。凸轮30设置在滑块24’中部的孔33内。与凸轮30相固定的凸轮轴32支承在支架26上。手轮支架29固定在凸轮轴32的两个轴端上。图5的是凸轮30、滑块24’、和支架26的配置示意。手轮11固定在螺杆31的顶端。螺杆31与设置在手轮支架29上的螺母相啮合。盖17’位于阀体1出流通道的一面可设置有带空腔28的突起27。此时,滑杆6’伸入阀体1的下端和阀瓣2的阀杆5均在上述的空腔28内。空腔28内还可以设置有滑套19。空腔28近腔顶或在腔顶和滑套19之间设置有通气孔7。当滑杆6’处于最下端的位置时(如图4所示),滑杆6’的下端压住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了一个截止阀。将手轮架29转动90°(如图5中虚线所示位置),凸轮30带动滑块24’和滑杆6’一起上行至最高处,滑杆6’的下端远离阀杆5的顶端,阀瓣2在导向筋20的导向下,可以自由地上下运动,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止回阀。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块24’中的孔33与凸轮之间存在有一定的间隙,它可以通过旋转手轮11,由螺杆31的伸长将滑块24’压下来加以消除。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凸轮30、孔33、滑杆6’和阀杆5的磨损引起的截止不严的弊病。
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一种演化,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参见图1)。阀瓣2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和包含手轮11、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内螺纹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伸出于阀盖17的顶端用螺帽固定手轮11;它位于阀盖17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设置有容纳阀杆5的下腔18。当滑杆处于最上方的位置(如图1所示),滑杆底部平面远离阀瓣2的上平面,阀瓣2由阀杆5在下腔18内的导向可作上下方向的自由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完全是一个止回阀。当旋转手轮11使滑杆下行,直至其压住阀瓣2的上平面或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了一个截止阀。上述的内螺纹也可是固定在阀盖17内腔中的螺母。
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实施例4的一种演化,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参见图1)。阀瓣2上不设置阀杆。阀体1的出流通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引导阀瓣2上下运动的导向筋20(参见图2)。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和包含手轮11、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内螺纹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伸出于阀盖17的顶端用螺帽固定手轮11;它位于阀盖17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与阀瓣2相对。当滑杆处于最上方的位置(如图1所示),滑杆底部平面远离阀瓣2的上平面,阀瓣2由导向筋20的导向可作上下方向的自由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完全是一个止回阀。当旋转手轮11使滑杆下行,直至其底平面压住阀瓣2的上平面,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了一个截止阀。
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如图6所示,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阀瓣2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盖17″设置有带空腔28的突起27。空腔28近腔顶或在腔顶和滑套19之间设置有通气孔7。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6″和包含有手轮11、螺杆31、螺母34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6″的上端穿过阀盖17″上的密封填料25和密封盖13后与螺杆31连接,另一端位于空腔28内与阀杆5相对。滑杆6″也可以与螺杆31制成一体。螺母34固定在设置于阀盖17″上方的支架26’处。与螺母34啮合的螺杆31的顶端固定有手轮11。滑杆6″处于最下端的位置时(如图6所示),滑杆6″的下端压住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一个截止阀。旋转手轮11通过螺杆31将滑杆6″上提至适当位置,滑杆6″的下端远离阀杆5的顶端,阀瓣2在阀杆5的导向下,可以自由地上下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止回阀。
实施例7,本实用新型如图7所示,它包含阀体1、阀瓣2、阀座3和阀盖17″。阀瓣2顶部设置有阀杆5。阀盖17″上设置有滑杆6″和包含有手轮11、螺杆31’、螺母34’的滑杆升降装置。滑杆6″的上端穿过阀盖17″上的密封填料25和密封盖13后与螺杆31’连接,其上设置有止旋块9’,另一端伸入阀体1的内腔与阀杆5相对。滑杆6″也可与螺杆31’制成一体。螺母34’支承在设置于阀盖17″上方的支架26″处,且与手轮11固定。支架26″上设置有导向槽8’。止旋块9’上的凸起嵌入于上述的导向槽8’内。阀盖17″设置有带空腔28的突起27。滑杆6″的下端和阀杆5均位于上述的空腔27内。空腔28内可以设置滑套19。空腔28近腔顶或在腔顶和滑套之间设置通气孔7。滑杆6″处于最上端的位置时,其下端远离阀杆5的顶端,阀瓣2在阀杆5的导向下,可以自由地上下运动,此时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止回阀。旋转手轮11通过螺杆31将滑杆6″下降,使其下端压住阀杆5的顶端,从而使阀瓣2紧紧地压在阀座3上,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完全成一个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止回阀结构,仅在阀盖上增设了滑杆和滑杆升降装置,从而使它变成了具有止回和截止两种功能的新型阀门。它不仅可以使输送管道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减少,缩小了在管道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外,而且制造方便。与两个单独的阀相比,它重量轻、用料少、价格便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阀瓣可采用阀杆和下腔(包含滑套)之间、阀瓣侧面与导向筋之间的双重导向。因此,可在与垂直方向呈45°倾斜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

Claims (8)

1.一种包含阀体、阀瓣、阀座和阀盖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上设置有滑杆和滑杆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丝杆和与丝杆啮合的螺母;所述的滑杆设置有容纳上述的丝杆的上腔和容纳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的下腔;上述的螺母固定在滑杆的上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柄、偏心轮和滑块;所述的滑杆的上端与上述的滑块连接,另一端伸入于阀体内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手轮架、轴固定在手轮架上的凸轮和滑块;所述的滑杆的上端与上述的滑块连接,另一端伸入于阀体内与阀瓣上设置的阀杆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与上述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滑杆的顶端伸出于阀盖外与上述的手轮连接,它位于阀盖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设置有容纳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的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设置在滑杆粗大的下端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阀盖内腔上的与上述的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滑杆的顶端伸出于阀盖外与上述的手轮连接,它位于阀盖内腔中的粗大的下端与阀瓣顶部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和螺母,螺母设置在阀盖上方的支架上,手轮设置在与螺母相啮合的螺杆的顶端;所述的滑杆顶端穿过设置在阀盖上的密封填料和密封盖后与上述的螺杆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截止两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升降装置包含手轮、螺杆和螺母,螺母支承在阀盖上方的支架上且与手轮固定,上述的螺母与上述的螺杆相啮合;所述的滑杆顶部穿过设置于阀盖上的密封填料和密封盖后与上述的螺杆连接,并设置有带嵌入上述的支架上的导向槽内的凸起的止旋块,另一端与设置在阀瓣上的阀杆相对。
CN 96222320 1996-11-25 1996-11-25 止回截止两用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8992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22320 CN2289922Y (zh) 1996-11-25 1996-11-25 止回截止两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222320 CN2289922Y (zh) 1996-11-25 1996-11-25 止回截止两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89922Y true CN2289922Y (zh) 1998-09-02

Family

ID=3390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2232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89922Y (zh) 1996-11-25 1996-11-25 止回截止两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8992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5458A (zh) * 2014-12-15 2015-04-29 湖北力拓阀业有限公司 球面暗杆截止止回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5458A (zh) * 2014-12-15 2015-04-29 湖北力拓阀业有限公司 球面暗杆截止止回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01438B2 (en) Improved spring hinge with a damper
CN100429440C (zh) 流量控制阀
CN204985952U (zh) 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
CN2289922Y (zh) 止回截止两用阀
CN102102777A (zh) 一种磁浮式智能阀
CN2858028Y (zh) 不停机管路用单滤筒液压过滤器
CN205350465U (zh) 一种y形截止止回阀
CN207796127U (zh) 自密封闸阀
CN1317520C (zh) 上下出水水龙头
CN2033873U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2463626Y (zh) 双活塞切换阀
CN2409389Y (zh) 一种三位两通活塞阀
CN2584964Y (zh) 流体节流截止阀
CN2487923Y (zh) 无摩擦型膨胀式闸阀
CN2410497Y (zh) 一种双向无磨损球阀
CN2250461Y (zh) 一种曲拐式液流阀
CN2419439Y (zh) 带压更换密封圈装置
CN2177147Y (zh) 可调节流量的立式升降止回阀
CN2641392Y (zh) 防拆卸分体式阀芯提升阀门
CN2346928Y (zh) 一种井口闸阀
CN209484044U (zh) 一种闸阀手轮与齿轮箱连接互换结构
CN1105110A (zh) 升转式液压自动阀门
CN2739429Y (zh) 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艺用高压调节阀
CN211501763U (zh) 具有止回功能的截止阀
CN206943467U (zh) 一种平板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