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569Y -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 Google Patents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569Y CN2219569Y CN 94245128 CN94245128U CN2219569Y CN 2219569 Y CN2219569 Y CN 2219569Y CN 94245128 CN94245128 CN 94245128 CN 94245128 U CN94245128 U CN 94245128U CN 2219569 Y CN2219569 Y CN 221956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local oscillation
- output
- loop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涉及采用上/下变频方式的CATV电子调谐器,输入回路的输出和第一本振信号输出分别接第一混频电路,混频输出经中放与滤波后与第二本振输出分别接第二混频电路。第一本振为662-1159MHz,第二本振为662.5MHz。输入回路由宽带滤波与动态滤波回路组成。因上下两次变频中,中间产物的频率均在有线电视的频率之外(高于550MHz),可克服已有电子调谐器有波段间隔和没有连续调谐以及采用低中频方式存在谐振干扰大的缺点。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系统的零部件。
有线(闭路)电视已从城市逐步普及到农村,从300M系统,450M系统发展到550M系统。按照我国PAL制式的划分,550M系统采用邻频传输技术,也只能传输22套节目,即VHF 1-12频道,UHF 13-22频道。有线电视信号的传送由于受到馈线损耗的影响,再向高频道传送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充分利用频道资源,广电部把原来用于无线电通信的两个频段,即VHF的5频道与6频道之间的111-167MHZ和UHF223-463MHZ,分别设定为Z1-Z16,Z17-Z37等37个频道,称为增补频道,用于扩充有线电视的频率资源。
然而,由于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里传送增补频道信号同无线通信的频道是重复的,因此,已有的电视机为避免无线通信干扰,一般不带接收增补频道等有线电视节目功能。为此必须采用电视变频器。
已有的电视变频器所采用的调谐器大部分选用SMT(贴片工艺)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价格较高,市场价约120-145元,另外,市售的电子调谐器存在波段间隔,没有连续调谐,谐振干扰较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线电视,采用上/下变频方式的CATV电子调谐器,它可克服传统电视机采用的电子调谐器有波段间隔,没有连续调谐,谐振干扰较大等缺点,作为已有电视机应用于有线电视的配套产品。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入回路、第一本振电路、分频锁相电路、第一混频电路、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第二本振电路和第二混频电路。输入回路的输出端接第一混频电路的输入回路。第一本振电路的本振信号输出端分别接第一混频电路和分频锁相电路,第一混频电路的输出端接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第二本振电路的输出分别接第二混频电路,第二混频电路的输出回路接电视机。第一本振信号为662-1159MHZ,第二本振信号为662.5MHZ,机外提供的调谐电压接输入回路和第一本振电路。
所说的调谐器的输入回路可包括宽带滤波回路和动态滤波回路,宽带滤波回路为LC元件组成的滤波回路,动态滤波回路为变容二极管和RCL元件组成并由外供调谐电压控制的可调滤波回路,宽带滤波回路输入端与外接天线连接,宽带滤波回路输出端与动态滤波回路输入端连接,动态滤波回路的调谐电压与外接电视变频器连接。
第一本振信号与输入射频信号经第一混频得到612.75MHZ的中频信号经滤波放大后与662.5MHZ的第二本振信号混频得到49.75MHZ的VHF一频道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在上/下两次变频过程中,中间产物的频率均落在有线电视的频率之外(高于550MHZ),这可克服已有电视机的电子调谐器有波段间隔和没有连续调谐以及采用低中频方式存在谐振干扰较大等缺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组成和工作过程作具体的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输入回路(1)、第一本振回路(2)、分频锁相电路(3)、第一混频电路(4)、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5)、第二本振电路(6)和第二混频电路(7)。参见图2,输入回路由宽带滤波回路(C101~C106、L101~L104)和动态滤波回路(变容管D101,D102和附加元件R102等)组成,由VT端送入的调谐电压,改变D101,D102的结电容,使之成为能够跟踪所选择电视频道的有源滤波电路。为了防止第一本振电路与输入回路的相互影响,电路中还设去耦电容。
第一本振电路由高频三极管T201~T203组成,其中T201、C204、L201、D201、C201、C203组成共基三点式振荡电路,具有较好的高频特性,L201、D201组成LC串联谐振回路,调谐电压VT通过R201隔离加到变容二极管D201上,使其振荡频率在VT从1.0~25V范围变化时,第一本振频率从662~1159MHZ范围变化。而第一本振信号由C209耦合到由T202,T203两个高频三极管组成的本振放大电路放大,其中的负反馈电阻起温度补偿作用,以稳定放大电路的工作点。L204~L207是电源去耦电感,防止通过电源产生耦合出现自激。两级放大可将本振信号放大35dB以上,使本振信号强度达到约115dB,满足混频回路的需求。
第一混频电路由二极管D401~D404组成双平衡环形混频器,输入回路输出的射频信号和第一本振信号由B401组成的耦合电路耦合至第一混频电路进行混频,得到612.75MHZ的中频信号。由于第一本振电路的LC回路由调谐电压控制,输入回路的动态滤波电路也由同一个调谐电压控制,所以能够通过调整电路参数,保证第一混频输出的中频频率稳定不变。
在图2中,第一本振信号在送入第一混频电路时,同时经电阻R301耦合到由IC301等组成的数字分频锁相电路,经运算128分频后通过穿心电容送外接电视变频器。B401起耦合信号和阻抗匹配作用。C417、C418、L401、L402组成的带通滤波器吸收杂波分量。612.75MHZ中频信号由B403输出,经L403、C409、L501、C501组成的两极L型滤波电路滤去杂波信号后送至谐振线L503上,改变L502、L503的距离可改变其谐振频率。同时由L504与L503的耦合关系,将信号送到L504,进一步通过L505滤波后,由C503耦合到场效应管T501的信号栅极进行中频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T501的漏极输出,经C507耦合到L507、L508及L509、L510组成的两级滤波电路滤波后再由L604输出至第二混频电路。
第二本振电路由T601、T602两级三极管等组成,T601接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经T602放大的第二本振信号连同中频信号一起送至第二混频电路的T701信号栅极,经混频以及LC多级滤波电路,滤去和频信号,取出差频662.5-612.75=49.75(MHZ)的标准VHF第一频道射频信号输出,完成输入信号的变频作用。
Claims (2)
1、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回路、第一本振电路、分频锁相电路、第一混频电路、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第二本振电路和第二混频电路,输入回路的输出端接第一混频电路的输入回路,第一本振电路的本振信号输出端分别接第一混频电路和分频锁相电路,第一混频电路的输出端接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中频放大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第二本振电路的输出分别接第二混频电路,第二混频电路的输出回路接电视机;第一本振信号为662-1159MHZ,第二本振信号为662.5MHZ,机外提供的调谐电压接输入回路和第一本振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频式电子调谐器,其特征在于调谐器的输入回路包括宽带滤波回路和动态滤波回路,宽带滤波回路为LC元件组成的滤波回路,动态滤波回路为变容二极管和RCL元件组成并由外供调谐电压控制的可调滤波回路,宽带滤波回路输入端与外接天线连接,宽带滤波回路输出端与动态滤波回路输入端连接,动态滤波回路的调谐电压与外接电视变频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245128 CN2219569Y (zh) | 1994-11-14 | 1994-11-14 |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245128 CN2219569Y (zh) | 1994-11-14 | 1994-11-14 |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569Y true CN2219569Y (zh) | 1996-02-07 |
Family
ID=3385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2451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19569Y (zh) | 1994-11-14 | 1994-11-14 |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569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9826B (zh) * | 2008-10-31 | 2012-10-10 | 索尼株式会社 | 调谐装置 |
-
1994
- 1994-11-14 CN CN 94245128 patent/CN221956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9826B (zh) * | 2008-10-31 | 2012-10-10 | 索尼株式会社 | 调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3460B (zh) | 新型射频接收调谐器系统 | |
GB1476138A (en) | Tuner circuit arrangement | |
CN111049551B (zh) | 一种网络信号抗干扰传输装置 | |
CN201075398Y (zh) | Ku频带四本振双路输出低噪声降频器 | |
US4839617A (en) |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arrangement | |
CN201188608Y (zh) | 低噪声低杂散小型频率合成器 | |
CN2219569Y (zh) | 上/下变频电子调谐器 | |
CN101448114A (zh) |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电视信号标准的集成化电视接收器 | |
CN201142720Y (zh) | 高频头、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处理电路及接收系统 | |
CN204334552U (zh) | 一种Ku波段三本振下变频器 | |
CN113595505A (zh) | 一种抗干扰x波段压控振荡器 | |
CN207543228U (zh) | 一种c波段双集成锁相器扩展型四输出全频降频器 | |
CN1069007C (zh) | 宽频带低噪音低互调失真接收机 | |
JPH0682991B2 (ja) | 周波数変換回路 | |
CN107959509A (zh) | 一种用于gis移动终端的接收机 | |
JPS6134747Y2 (zh) | ||
CN109068076A (zh) | 通过同轴电缆传送和分发Ku波段卫星信号的高频调谐器 | |
JP2920943B2 (ja) | 衛星放送受信用周波数変換装置 | |
KR200355645Y1 (ko) | 텔레비젼 신호 처리용 업컨버터 | |
CN207782788U (zh) | 减少地理信息传输时失真的装置 | |
CN212660138U (zh) | C波段降频电路和降频器 | |
CN210867603U (zh) | 一种对全频段进行选频的低噪放大器 | |
CN202513881U (zh) | Ku波段低噪声降频放大器 | |
CN201533362U (zh) | 一种多媒体广播接收的音频电路 | |
JPH0724827Y2 (ja) | Uhfチューナの混合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