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34239U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34239U CN221934239U CN202420343069.3U CN202420343069U CN221934239U CN 221934239 U CN221934239 U CN 221934239U CN 202420343069 U CN202420343069 U CN 202420343069U CN 221934239 U CN221934239 U CN 2219342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rt
- water
- water outlet
- inlet pipe
- wiper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包括包括载体和插片,所述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插片卡入的卡接槽,所述插片的两侧均开设有主流道,两所述主流道的入水口均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插片对应开设有所述主流道的两侧均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插片中两侧的所述出水口喷射角度之间相互错位设置,各所述出水口均连通于对应的所述主流道;所述载体对应所述出水口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本申请具有减少雨刮臂喷嘴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刮喷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汽车上的雨刮会安装喷嘴,用于对挡风玻璃喷洒洗涤液,再通过雨刮的摆动达到对挡风玻璃的清洁,因此喷嘴所喷洒洗涤液的范围则会直接影响清洁效果。
现有常用的雨刮喷水装置是压点式球的雨刮臂喷嘴,压点式球的雨刮臂喷嘴主要由喷嘴主体以及多个喷嘴球组成,每个喷嘴球压在喷嘴主体上,且需要对每个喷嘴球调整射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雨刮臂喷嘴需要组装多个喷嘴球,并且需要对每个喷嘴球进行射点调整,组装工序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雨刮臂喷嘴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包括载体和插片,所述载体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插片卡入的卡接槽,所述插片的两侧均开设有主流道,两所述主流道的入水口均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插片对应开设有所述主流道的两侧均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插片中两侧的所述出水口喷射角度之间相互错位设置,各所述出水口均连通于对应的所述主流道;所述载体对应所述出水口位置均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该雨刮臂喷嘴时,直接将插片从卡接槽插入到载体内,使得各出水口分别对应载体上的各个通孔,从而在对进水管通水后,可从通孔喷出;该喷嘴的零部件只有两件,且直接通过插接的方式即可完成组装,大大减少了雨刮臂喷嘴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并且当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下对喷水形式和数量进行调整时,则仅需要更换一个插片即可,从而达到其出水口可以是7个、6个、5个等等,使用便利性高。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挡风玻璃相平行,所述卡接槽位于进水管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位置处,所述插片的卡入方向与所述进水管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从而通入到进水管内的水输送方向与插片的卡入方向一致,并且主流道的入水口与进水管的水输送方向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减少水进入主流道的阻力,进而提升水从各个出水口中喷出的距离;并且将进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挡风玻璃相平行,从而降低雨刮臂喷嘴的占用面积。
优选的,位于所述插片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出水口分别开设在所述主流道在所述进水管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位于所述插片的另一侧的所述出水口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插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三个所述出水口的朝向位于两对所述出水口的朝向之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喷射到挡风玻璃上的水覆盖面积广,并且达到将多个出水口集中在同一个插片上,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直接通过对插片的更换进而调整出水口的数量。
优选的,位于所述插片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开设于所述插片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位于所述插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一喷射件,所述第一喷射件的所述出水口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一侧采用柱状式喷射、另一侧采用震动扩散式喷射,从而达到在将所有的出水口集中在同一个可拆卸式的插片上的基础上,对挡风玻璃的覆盖面积更广。
优选的,所述插片开设有若干第一支流道,若干所述第一支流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主流道、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两侧的所述出水口之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进一步提升该雨刮臂喷嘴的喷射范围,提升整体的覆盖面积。
优选的,所述主流道靠近出水口位置处设置有分流部,所述第一喷射件包括:一对分流块,两所述分流块均设置在所述分流部内且相对设置,所述分流块与分流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部,两所述分流块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沿靠近所述主流道的出水口方向逐渐变宽;所述主流道的出水口横截面呈扇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洗涤液从主流道的出水口喷射前先经过一个自激励流道,使得从洗涤液喷射出时会向着两端呈左右摇摆的扇形扩散,使水的颗粒在扇形区域形成S型均匀分布。因此,水流射在玻璃上的面积大,空白区域减少,进而减少出现雨刮干刮损坏玻璃的情况。
优选的,位于所述插片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开设于所述插片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位于所述插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二喷射件,所述第二喷射件的所述出水口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一侧采用柱状式喷射、另一侧采用震动扩散式喷射,从而达到在将所有的出水口集中在同一个可拆卸式的插片上的基础上,对挡风玻璃的覆盖面积更广。
优选的,所述插片开设有若干第二支流道,若干所述第二支流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主流道、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两侧的所述出水口之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进一步提升该雨刮臂喷嘴的喷射范围,提升整体的覆盖面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安装该雨刮臂喷嘴时,直接将插片从卡接槽插入到载体内,使得各出水口分别对应载体上的各个通孔,从而在对进水管通水后,可从通孔喷出;该喷嘴的零部件只有两件,且直接通过插接的方式即可完成组装,大大减少了雨刮臂喷嘴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
2.一侧采用柱状式喷射、另一侧采用震动扩散式喷射,从而达到在将所有的出水口集中在同一个可拆卸式的插片上的基础上,对挡风玻璃的覆盖面积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雨刮臂喷嘴安装在雨刮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雨刮臂喷嘴内部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雨刮臂喷嘴内部背面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雨刮臂喷嘴安装在雨刮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雨刮臂喷嘴内部正面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雨刮臂喷嘴内部背面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雨刮臂喷嘴安装在雨刮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雨刮臂喷嘴内部正面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雨刮臂喷嘴内部背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载体;11、卡接槽;12、通孔;2、插片;21、主流道;22、出水口;23、第一喷射件;231、分流块;232、第一导流部;233、第二导流部;24、第一支流道;25、第二喷射件;26、第二支流道;27、分流部;3、进水管;101、雨刮臂;102、挡风玻璃;103、洗涤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包括载体1和插片2,插片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主流道21,两条主流道21的其中一端均连通于插片2的同一端、两条主流道21的另一端均连通于插片2外形成若干个出水口22,出水口22可以是7个、6个、5个等等;载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另一端开设有卡接槽11,进水管3与载体1一体成型设置,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与挡风玻璃102相平行,卡接槽11朝进水管3的长度方向延伸;进水管3的一端连通于卡接槽11的一端、卡接槽11的另一端连通于载体1外;插片2通过卡接槽11朝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卡接于载体1,两条主流道21连通于插片2的同一端的位置连通于卡接槽11,位于插片2两侧的出水口22均沿周向间隔开设,并且插片2中两侧的出水口22喷射角度之间相互错位设置;载体1对应各个出水口22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12;从而将洗涤液103输入到进水管3内后,即可通过插片2,从各个出水口22处喷射出。
参照图2和图3,位于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出水口22设置有两对,两对出水口22分别开设在主流道21在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两对出水口22均自主流道21朝挡风玻璃102的方向倾斜,两对出水口22中的其中一对位于对应卡接槽11的槽口处,即可减少通孔12的开设;位于插片2的另一侧的出水口22设置有三个,该三个出水口22沿插片2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三个出水口22的朝向位于两对出水口22的朝向之间位置,该三个出水口22中的中间一个出水口22垂直朝向挡风玻璃102;从而达到该雨刮臂101喷嘴的喷射覆盖面积更广。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对进水管3中通洗涤液103,洗涤液103即可通过插片2,从七个出水口22处喷出;当需要调整出水口22的数量时,只需要更换插片2即可。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出水口22开设于插片2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位于插片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一喷射件23,第一喷射件23的出水口22朝向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插片2还开设有一条第一支流道24,第一支流道24的一端连通于主流道21、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2两侧的出水口22之间位置,即朝向垂直于挡风玻璃102的方向。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喷射件23开设在主流道21的路径上,使得该条主流道21为自激励流道,主流道21靠近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的位置处设置有分流部27;第一喷射件23包括两个彼此相对的分流块231,两个分流块231均设置在分流部27内,两个分流块231与分流部27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部232,两个分流块231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部233,其中,第二导流部233沿靠近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的方向逐渐变宽,两个第一导流部232处于第二导流部233的两侧;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自分流部27朝外方向逐渐变宽,即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呈燕尾状;从两个第一导流部232流动的水与从第二导流部233流动的水汇合进入到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在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的内壁作用下呈现交叉摇摆状态喷出,提升喷射覆盖范围。
实施例3
参照图7、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出水口22开设于插片2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位于插片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二喷射件25,第二喷射件25的出水口22朝向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插片2还开设有一条第二支流道26,第二支流道26的一端连通于主流道21、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2两侧的出水口22之间位置,即朝向垂直于挡风玻璃102的方向。
其中第二喷射件25的结构与第一喷射件23的结构一致,再次不在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和插片(2),所述载体(1)的一端设有进水管(3)、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插片(2)卡入的卡接槽(11),所述插片(2)的两侧均开设有主流道(21),两所述主流道(21)的入水口均连通于所述进水管(3),所述插片(2)对应开设有所述主流道(21)的两侧均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口(22),所述插片(2)中两侧的所述出水口(22)喷射角度之间相互错位设置,各所述出水口(22)均连通于对应的所述主流道(21);所述载体(1)对应所述出水口(22)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与挡风玻璃(102)相平行,所述卡接槽(11)位于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位置处,所述插片(2)的卡入方向与所述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22)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出水口(22)分别开设在所述主流道(21)在所述进水管(3)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位于所述插片(2)的另一侧的所述出水口(2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出水口(22)沿所述插片(2)的周向间隔设置,三个所述出水口(22)的朝向位于两对所述出水口(22)的朝向之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22)开设于所述插片(2)靠近所述进水管(3)的一侧、位于所述插片(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一喷射件(23),所述第一喷射件(23)的所述出水口(22)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2)开设有若干第一支流道(24),若干所述第一支流道(2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主流道(21)、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2)两侧的所述出水口(22)之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1)靠近出水口(22)位置处设置有分流部(27),所述第一喷射件(23)包括:一对分流块(231),两所述分流块(231)均设置在所述分流部(27)内且相对设置,所述分流块(231)与分流部(27)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部(232),两所述分流块(231)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部(233),所述第二导流部(233)沿靠近所述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方向逐渐变宽;所述主流道(21)的出水口(22)横截面呈扇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片(2)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出水口(22)开设于所述插片(2)远离所述进水管(3)的一侧、位于所述插片(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震动扩散式喷射的第二喷射件(25),所述第二喷射件(25)的所述出水口(22)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2)开设有若干第二支流道(26),若干所述第二支流道(26)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主流道(21)、另一端朝向位于插片(2)两侧的所述出水口(22)之间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3069.3U CN221934239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3069.3U CN221934239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34239U true CN221934239U (zh) | 2024-11-01 |
Family
ID=9324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43069.3U Active CN221934239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34239U (zh) |
-
2024
- 2024-02-23 CN CN202420343069.3U patent/CN2219342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30041108A (ko) | 보풀로 덮인 부품의 청소용 디퓨저 | |
JP5329946B2 (ja) | 眼科用ガラスのための洗浄器に使用する高圧洗浄液体スプレ | |
JP2004261794A5 (zh) | ||
DE60115065D1 (de) |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eines zusatzmittels auf die haare | |
TWM470702U (zh) | 濕式電氣除塵裝置 | |
CN205392746U (zh) | 一种预荷电均流装置及电除尘除雾器 | |
CN221934239U (zh)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
CN104704170A (zh) | 喷嘴装置 | |
KR101426267B1 (ko) | 다상유체 분사체 | |
WO2024078052A1 (zh) | 雨刮臂喷嘴、雨刮器及汽车 | |
CN110644210B (zh) | 一种喷淋器、自清洗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205518750U (zh) | 一种铜包钢线的水洗装置 | |
CN101632991A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214077296U (zh) | 组合式扇形喷头 | |
CN217438493U (zh) | 洗衣机喷嘴组件及洗衣机 | |
KR20120033498A (ko) | 기판의 건조장치 | |
CN215191352U (zh) |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 |
CN118204208A (zh) | 一种多点出水口集成式雨刮臂喷嘴 | |
KR102721065B1 (ko) | 애자용 노즐장치 | |
KR102250133B1 (ko) | 자동 세차기용 유체 분사 장치 | |
CN213019980U (zh) | 喷淋件、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 |
CN108856147B (zh) | 一种板材除尘装置 | |
JP3559745B2 (ja) | ストリッフ゜の水切り方法及び水切り装置 | |
CN209252757U (zh) |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 |
CN105477969A (zh) | 一种用于拦截盐雾及气溶胶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