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2757U -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2757U
CN209252757U CN201821682092.6U CN201821682092U CN209252757U CN 209252757 U CN209252757 U CN 209252757U CN 201821682092 U CN201821682092 U CN 201821682092U CN 209252757 U CN209252757 U CN 209252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ssure maintaining
pipe
cleaning system
maintain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82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维军
张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82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2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2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2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其中,所述清洗系统包括: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保压管,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压管的出水端与多个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利于喷洗装置进行均匀的喷洗。

Description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随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碗机需求量得到大幅的增加,人们对洗碗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洗碗机的一个洗涤槽中设置多个喷洗装置,这些喷洗装置由同一个水泵供水。由于水泵的出水口到不同位置的喷洗装置距离不同,使得水从水泵到喷洗装置所经过的路程也不同,从而使得不同的喷洗装置所获得的水压不同,不利于喷洗装置对洗涤槽中的待清洗物进行均匀的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系统,旨在提高清洗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洗系统,包括:
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
保压管,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压管的出水端与多个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洗涤槽,所述保压管和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洗涤槽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洗涤槽的侧壁设置,所述保压管靠近所述洗涤槽底部的中间设置,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之间具有偏移间距。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的长度方向与水泵出水口的轴线方向并行。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的长度方向与水泵出水口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偏移间距。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向所述水泵的方向偏移。
可选地,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20~60mm,或者二者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可选地,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水杯,所述水杯设置于所述洗涤槽底部,其一端与所述洗涤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与所述水杯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水杯的底部设置有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具有卡槽,所述保压管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喷管,所述喷管具有喷水孔;
多根所述喷管排布安装于所述洗涤槽内。
可选地,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喷管,所述保压管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的长度为60mm~80mm,所述保压管的径向尺寸为20mm~30mm。
可选地,所述保压管自所述清洗系统的洗涤槽的中部延伸至所述洗涤槽的一侧,以使所述出水端临近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洗设备,包括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包括:
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
保压管,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压管的出水端与多个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水泵的作用下,水从水泵的出水口进入到保压管,经过保压管后,分别进入到喷洗装置中。清洗水先收容在保压管内,由于保压管与水泵直接连通(二者之间没有其他元件),使得保压管的中的水压得到保持,经过保压管的运输,高压水距离喷洗装置的距离已经非常小,由此,大幅的减少了水在管路中运输所损失的水压。相比现有的通过水管分别连接水泵和喷洗装置,使得各个喷洗装置中的水所经过的路程不同,本实用新型中进入到喷洗装置中的水的路程相当。因此,实用新型中,水的运输过程不会由于路径不同、路程不同而导致进入喷洗装置中的水压不同,即通过保压管的设置,使得进入多个喷洗装置的水压相当,从而使得多个喷洗装置的工作效率相当,从而使得清洗系统的清洗效果更加均匀,也避免出现某些喷洗装置距离水泵太远而导致喷洗能力非常差的现象出现,即通过保压管的设置,不仅仅提高清洗系统的均匀性,也保障了喷洗装置的喷洗效率,有利于提高清洗系统的清洗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的保压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清洗系统,主要应用于清洗设备中,清洗设备以洗碗机为例。洗碗机可以为抽屉式洗碗机,也可以为水槽100式洗碗机,本实用新型中,以水槽100式洗碗机为例。水槽100式洗碗机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普通水槽100和洗涤槽200体,其中洗涤槽20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两个洗涤槽200的情形可以为两个连通的洗涤槽200,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洗涤槽20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隔板,当未安装隔板时两个洗涤槽200连通,当隔板安装时两个洗涤槽200相互独立。通过在清洗系统的水泵600和多个喷洗装置300之间设置保压管500,使得流入每一个喷洗装置300中的水压相当,从而保证多个喷洗装置300的喷洗效率相当,使得喷洗效果均匀。
以下将主要描述清洗系统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清洗系统包括:
喷洗装置300,所述喷洗装置300的数量为多个;
水泵600,所述水泵600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
保压管500,所述保压管500的进水端510与所述水泵6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压管500的出水端520与多个所述喷洗装置300的入水口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喷洗装置3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喷嘴、喷头、喷臂、喷管等均可,以喷管为例,喷管具有入水口和多个喷水孔。水泵6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以电动水泵600为例。保压管500整体呈长条筒状设置,其两端贯通。保压管500以直管为例,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具体的工况需求(安装、使用等),保压管500也可以为弯管,具有一定的弧度。保压管500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等,以呈圆形为例。保压管500的材质可以有很多,如硬质的塑料、金属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保压管500也可以由具有一定柔性的软质塑料等制成。
本实施例中,在水泵600的作用下,水从水泵600的出水口进入到保压管500,经过保压管500后,分别进入到喷洗装置300中。清洗水先收容在保压管500内,由于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直接连通(二者之间没有其他元件),使得保压管500的中的水压得到保持,经过保压管500的运输,高压水距离喷洗装置300的距离已经非常小,由此,大幅的减少了水在管路中运输所损失的水压。相比现有的通过水管分别连接水泵600和喷洗装置300,使得各个喷洗装置300中的水所经过的路程不同,本实用新型中进入到喷洗装置300中的水的路程相当。因此,实用新型中,水的运输过程不会由于路径不同、路程不同而导致进入喷洗装置300中的水压不同,即通过保压管500的设置,使得进入多个喷洗装置300的水压相当,从而使得多个喷洗装置300的工作效率相当,从而使得清洗系统的清洗效果更加均匀,也避免出现某些喷洗装置300距离水泵600太远而导致喷洗能力非常差的现象出现,即通过保压管500的设置,不仅仅提高清洗系统的均匀性,也保障了喷洗装置300的喷洗效率,有利于提高清洗系统的清洗能力。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清洗水的水质,清洗系统还包括软水器700,软水器700可以设置的位置有很多,例如水泵600和水源之间,水泵600和保压管500之间均可,以经过软水器700后进入到水泵600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和空间利用率,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洗涤槽200,所述保压管500和水泵600均设置于所述洗涤槽200的底部。其中,洗涤槽2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为单槽或者为双槽,或者单、双槽可以切换。本实施例中,以两个洗涤槽200为例,两个洗涤槽200的情形可以为两个连通的洗涤槽200,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洗涤槽20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隔板,当未安装隔板时两个洗涤槽200连通,当隔板安装时两个洗涤槽200相互独立。
关于洗涤槽200的密封,下面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洗涤槽200的底部凸设有密封墙210,所述密封墙21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凹槽221/密封凸筋211;所述洗涤槽200还包括分隔板220,所述分隔板220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凸筋211或密封凹槽221,所述分隔板220和所述密封墙210通过密封凸筋211和所述密封凹槽221密封连接。以在密封墙210上设置密封凹槽221,在分隔板220底部设置密封凸筋211为例,通过密封墙210的设置,使得分隔板220与洗涤槽200底部的密封位置上移,从而使得密封位置所受到的水压大幅减小,从而大幅的降低了泄露的可能性;同时,密封凹槽221的开设也容易很多,有利于密封凹槽221的加工和与密封凸筋211的配合。密封墙210可以与洗涤槽200一体成型设置或者密封固定连接,以充分保障密封墙210与洗涤槽200密封性。
洗涤槽200呈长条箱体设置,箱体的一侧开设有供待洗物品进出的槽口。将水泵600和保压管500设置在洗涤槽200的底部,充分合理的利用垂直空间,尽量不增加清洗系统所占的长度空间,从而减小最大尺寸,有利于洗涤系统的安装。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清洗设备结构的紧凑性,所述水泵600靠近所述洗涤槽200的侧壁设置,所述保压管500靠近所述洗涤槽200底部的中间设置,所述保压管500的进水端510与所述水泵600的出水口之间具有偏移间距。即水泵600设置在洗涤槽200的正下方,并且位于洗涤槽200的一端。同时,为了使保压管500的出水端520距离喷洗装置300的入水口更近,将保压管500靠近洗涤槽200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通过在保压管500的进水端510与水泵600的出水口之间设置偏移间距,使得水泵600的安装需求和保压管500的安装需求可以同时兼顾。值得说明的是,进水端510与水泵600的出水口之间的偏移间距,可以为二者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也可以为二者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间距。本实施例中,只需要保证二者之间的偏移间距即可,至于水泵600和保压管50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关于水泵600靠近洗涤槽200的槽壁,当洗涤槽200为单槽时,槽壁为洗涤槽四周的槽壁,当洗涤槽200为双槽时,槽壁还包括将槽体分隔为双槽的隔板。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在洗涤槽200的底部还设置有水杯400、软水器700等水路结构。其中,软水器700与水泵600对角设置,水杯400组件位于水泵600和软水器700之间。值得说明的是,对角设置即为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角上,以矩形为例,对角线连接的两个角即为相对两个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为了减少水从水泵600进入保压管500的过程中的水压衰减,所述保压管500的长度方向与水泵600出水口的轴线方向并行。即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平行(允许存在一定的夹角,如5°),使得水从水泵600的流出方向与水在保压管500中的流动方向相同,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水压的损耗。为了同时满足水泵600和保压管500的位置需求,所述保压管500的长度方向与水泵600出水口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偏移间距d。即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的出水口平行,而且不共线。偏移间距d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而进行设置,如1~200mm,以5~30mm为例。
其中,所述保压管500的长度为60mm~80mm,所述保压管500的径向尺寸为20mm~30mm。保压管500的长度不宜太长,太长将影响其它部件的布局,也不宜太短,太短不利于保压的效果。保压管500的直径不宜太大,太大的话不易安装,并且将占用太多的空间,不利于布局的合理布局,也不宜太小,太小时不能保证保压管500的容积,从而将影响其保压效果。
为了便于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的偏移设置,所述保压管500的进水端510设置有进水接口530,所述进水接口530向所述水泵600的方向偏移。进水接口530小于保压管500的管径,形成于保压管500横截面靠近水泵600的一侧。如此设置,使得连接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的连接水管偏斜角度(连接水管与保压管500之间的夹角)减小,从而更加有利于水的流动,减少水压的衰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保压管500与水泵600的连接更加灵活和方便,所述进水接口530与所述水泵600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软管560连接。软管56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塑料软管560,以橡胶软管560为例。保压管500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喷管连通的柔性水管。端盖和保压管50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胶粘连接,直接紧配合卡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水压的损失,将水杯设置于洗涤槽底部的中间位置,水泵靠近水杯设置,保压管与水泵、水杯相邻设置,保压管具体的位于水杯的出水口和水泵的出水口之间。其中,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20~60mm,或者二者之间的距离为30~50mm。进水口和水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太短,太短了不利于二者之间的连接,另外,当二者之间具有偏移距离时,需要一定的距离来保证水流的过渡;二者之间的距离也不宜太大,太大的话将导致水压损耗过大,不利于喷管的喷洗。通过将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20~60mm或者为30~50mm,使得水流依次经过水杯-水泵-保压管的水路路径最短,从而使得减少的压力损失最小。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时,软管的长度可以为20~60mm或者为30~50mm。
关于喷洗装置300,喷洗装置300以喷管为例。所述洗碗机包括洗涤槽200,多个所述喷洗装置300沿所述洗涤槽200的长度方向排列,或者沿所述洗涤槽200的宽度方向排列。即多根喷管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洗涤槽200的宽度方向相同(沿洗涤槽200的长度方向排列),也可以与洗涤槽200的长度方向相同(沿洗涤槽200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喷洗装置300包括喷管,所述喷管具有喷水孔;多根所述喷管排布安装于所述洗涤槽200内。喷水孔沿喷管的长度方向排列,可以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也可交错排列在不同的直线上。
关于清洗系统的水路系统,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水杯400,所述水杯400设置于所述洗涤槽200底部,其一端与所述洗涤槽2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泵600的进水口连通。
具体地,水杯400设置于洗涤槽200的底部,与洗涤槽200底部的排水口连接,洗涤槽200内的水都可以从水杯400流出。水流入水杯400后,在水泵600的作用下流回保压管500,再经过喷管喷洗后落入洗涤槽200,如此实现水的循环使用,从而大幅的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保压管500的安装稳定性,减少保压管500的安装步骤,减少保压管500的振动,将所述保压管500与所述水杯400一体成型设置。通过将保压管500与水杯400一体注塑成型,使得保压管500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需要克服水杯400所承受的载荷,由于水杯400的承载较大,使得保压管500不容易发生振动,也不会出现由于振动而出现安装失效的现象,从而在有效降低噪音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保压管500的安装稳定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保压管500与水杯400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杯400的底部设置有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具有卡槽,所述保压管500卡设于所述卡槽内。通过将保压管500与水杯400可拆卸连接,使得保压管500的维护和更换都非常便捷。卡槽呈圆弧状,与保压管500的外侧壁大幅度的贴合,从而有效的将保压管500固定于水杯4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在保证每一喷管清洗效率的情况下,尽量少的使用供水系统,例如,一个水泵600同时为多根喷管供水,以四根为例;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的喷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喷管出水的冲击力,设置多个供水系统,例如两个供水系统为四根喷管供水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既要控制成本只使用一套供水系统,又要实现多个喷管的单独控制,此时,需要借助于分水阀800等分水部件。下面具体介绍通过分水阀800等结构实现一个供水系统同时多根喷管供水,并实现单独控制的实施例。值得说明的是,供水系统供水的对象为清洗装置,不仅仅包括喷管,还可以为喷嘴、喷臂等等。
分水阀800,所述分水阀800的入水端与所述水泵6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分水阀800包括多个出水部,所述出水部与所述喷洗装置300连通,以通过所述分水阀800控制其出水部的通断来控制所述喷洗装置300的供水。分水阀8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只要能将水源分隔形成多股水流,并能单独控制每股水流的阀均可。以一进两出的分水阀800为例,分水阀800具有三个位置,分别对应打开第一出水部、打开第二出水部,以及同时打开第一出水部和第二出水部。以球阀为例,当打开第一出水阀时,球阀封堵第二出水部;当打开第二出水阀时,球阀封堵第一出水部;当同时打开第一出水部和第二出水部时,球阀位于第三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水阀800的设置,使得水泵600所供给的水,需要先经过分水阀800分水才能进入到各喷洗装置300。当水流在经过分水阀800时,分水阀800将水流分为多股,多股水分别通过多个出水部进入到喷洗装置300。分水阀800可以通过控制每一出水部的通断,或者将多个出水部分组并控制各组出水部的通断,来实现对每一股水流或者每组水流的单独控制,从而更加有利于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使用喷洗装置300,避免出现浪费水源的现象,有利于大幅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水分流并控制,所述洗碗机还包括分水器900,所述分水器900具有水流入口910、水流出口920以及连通所述水流入口910和水流出口920的分水腔930;所述水流入口910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水流出口920与所述喷洗装置300连通。分水器900设置在分水阀800的下游,并且与分水阀800配合,经过分水阀800分流后的水流与分水器900的水流入口910连通,值得说明的是,一个分水器900可以只有一个水流入口910,也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水流入口910。对应出水部与水流入口910的连通关系,可以有多种,如每一个出水部对应一个水流入口910,也可以为每一出水部对应多个水流入口910,以出水部与水流入口910的数量相当为例。关于水流出口920与水流入口910的对应关系,一个水流入口910可以与一个水流出口920对应,也可以与多个水流出口920对应,以一个水流入口910与多个水流出口920对应为例。下面举一个完整的例子,一个出水部对应一个水流入口910,对应多个水流出口920,即通过控制一个出水部的通断,可以控制一个水流入口910的通断和多个水流出口920的通断。通过分水器90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将水流的股数扩散,以增加分水阀800所控制的喷洗装置300的数量,可以通过调整每一水流入口910所对应的水流出口920的数量来调整可以控制的喷洗装置300的数量。
为了更好的分流,所述分水腔9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水腔930相互隔离。一个分水腔930对应一个水流入口910和多个水流出口920,即水流从一个水流入口910进入分水腔930,再从多个水流出口920流出。其中,多个相互隔离的分水腔930由一个大的腔体分隔形成。以两个分水腔930为了,两个分水腔930可以具有相互独立的两个水流入口910,可以为同一个水流入口910被分隔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此时,两个被隔离的部分形成相邻的两个水流入口910。通过将分水腔930完全的相互隔离,避免了相邻分水腔930之间串水的现象出现。
下面举一个具体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分水器900的功能。
分水器900包括:
外壳970,水流入口910位于所述外壳970的一侧;
入水管940,所述入水管940设置在所述水流入口910处;
出水管950,所述出水管950设置于所述水流出口920处。
具体地,外壳970的整体外形呈长方壳体设置,内部中空,入水管940安装在水流入口910处,使得分水阀800分流后的水可以通过入水管940进入到外壳970的分水腔930内。出水管950设置在水流出口920,多个出水管950沿外壳970的长度方向排列。其中,入水管940的管径大于出水管950的管径。此时,一根入水管940与分水阀800的一个出水部对应,当分水器900具有多个水流入口910时,一个分水器900则对应多个出水部,或者一根入水管940对应多个出水部(参照下面的实施例)。
为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将一个分水器900用分水隔板隔离形成多个分水系统,所述分水器900还包括分腔隔板960,所述分腔隔板960自所述外壳97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入水管940内,以分隔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所述分水腔930。分水隔板自入水管940延伸到外框的底部,将入水管940和壳体的内腔完全的分割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此时,一根入水管940对应多个进水系统,一个水流入口910也相应的被分隔为多个。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以两个为例,即将入水管940和外壳970的腔体都被分隔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此时,与每一分水腔930所对应的出水管950的数量以两根为例。
值得说明的是,入水管940、外壳970以及出水管95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入水管940与分水阀800可以通过水管连接,也可以直接连接。连接方式有很多,如卡扣、螺钉或者法兰等方式。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系统的控制能力,分水器900也具有单独控制每一个分水腔930的供水情形,具体地,所述分水器900还包括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与所述入水管940活动连接,以封堵或者打开所述分腔隔板960与所述入水管940内侧壁所围成的区域。此时的截流板与入水管940进行配合,截流板具有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位于入水管940的一侧,以封堵一个分水腔930;第二个位置位于入水管940的另一侧,以封堵另一个分水腔930;第三个位置为收起状态或者拆卸状态,此时,入水管940的两个入口都导通。通过截流板的设置,使得分水器900也具有独立控制其每一分水腔930的供水情况。
关于喷洗装置300与出水管950的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喷管和所述出水管950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软管连接。以通过短软管连接为例。
所述洗碗机还包括保压管500,所述保压管500设置于所述水泵600和所述分水阀800之间的水路上;或者,设置于所述分水阀800和洗碗机的分水器900之间的水路上。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保压管500的设置需要保证供水系统的独立控制。当保压管500位于水泵600和分水阀800之间的水路上时,保压管500的进水端510与水泵600连通,出水端520与分水阀800的入口连通。当保压管500位于分水阀800和分水器900之间时,保压管500需要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流道以保证分水阀800的出水部分水器900的水流入口910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一个出水部对应一个保压管500的流道,第一个水流入口91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洗设备,该清洗设备包括清洗系统,该清洗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清洗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清洗设备可以为洗碗机,果蔬清洗机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
保压管,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压管的出水端与多个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洗涤槽,所述保压管和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洗涤槽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洗涤槽的侧壁设置,所述保压管靠近所述洗涤槽底部的中间设置,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之间具有偏移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的长度方向与水泵出水口的轴线方向并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的长度方向与水泵出水口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偏移间距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偏移间距d为1~200mm,或者,偏移间距d为5~3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向所述水泵的方向偏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邻设置,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20~60mm,或者二者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水杯,所述水杯设置于所述洗涤槽底部,其一端与所述洗涤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与所述水杯一体成型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的底部设置有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具有卡槽,所述保压管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13.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喷管,所述喷管具有喷水孔;
多根所述喷管排布安装于所述洗涤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喷管,所述保压管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的长度为60mm~80mm,所述保压管的径向尺寸为20mm~30mm。
16.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管自所述清洗系统的洗涤槽的中部延伸至所述洗涤槽的一侧,以使所述出水端临近所述喷洗装置的入水口设置。
17.一种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
CN201821682092.6U 2018-10-16 2018-10-16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Active CN209252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2092.6U CN209252757U (zh) 2018-10-16 2018-10-16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2092.6U CN209252757U (zh) 2018-10-16 2018-10-16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2757U true CN209252757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82092.6U Active CN209252757U (zh) 2018-10-16 2018-10-16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2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284A (zh) * 2018-10-16 2019-01-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284A (zh) * 2018-10-16 2019-01-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3150614A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CN107488980B (zh) 清洗喷淋元件、前外桶、门密封圈及其清洗方法和洗衣机
CN104646198B (zh) 具有多种喷射形式喷头的按摩系统及其喷头
CN209252757U (zh)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CN106702685A (zh) 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喷淋装置及滚筒洗衣机
CN202390676U (zh) 洗衣机立体喷淋的锥形喷头
CN106606341B (zh) 一种喷淋头及喷淋器
CN209172224U (zh) 洗碗机
CN105297862A (zh) 一种智能马桶喷水机构的喷头装置
CN109199284A (zh) 清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CN106466168B (zh) 一种洗碗机用水路系统及洗碗机
CN205314200U (zh) 一种智能马桶喷水机构的喷头装置
CN204812628U (zh) 电动喷水牙刷
CN208659274U (zh) 分水结构、洗碗机底座及洗碗机
US11974711B2 (en) Dish washer
CN105363581A (zh) 一种小便器喷嘴及小便器
CN204956431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洗车水枪
CN211221750U (zh) 一种免拆模具管路清洗装置
CN208892474U (zh) 一种具有多喷淋臂的洗碗机
CN208251254U (zh) 一种局部大面积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及智能马桶
CN207356054U (zh) 一种洗碗机的分配器
CN205236516U (zh) 食品清洗机
CN110840358A (zh) 一种水路调压机构及洗碗机
CN205557742U (zh) 一种泡沫发生器
CN204974249U (zh) 一种小便器喷嘴及小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