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44341U -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44341U
CN221744341U CN202420108059.1U CN202420108059U CN221744341U CN 221744341 U CN221744341 U CN 221744341U CN 202420108059 U CN202420108059 U CN 202420108059U CN 221744341 U CN221744341 U CN 221744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groove
ring
tub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08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tie 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tie 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tie 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tie 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108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44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44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44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井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包括有安装槽、安装管、第一放置槽、翅片、连接槽、螺旋槽、放置环和第二放置槽。该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聚能换热技术能够聚焦热能,增加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翅片和螺纹槽同样也起到了增加换热面积的作用,使得热交换更加充分,翅片和螺纹槽的设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这有助于减少热边界层,提高传热效率,同时,这种扰动也有助于减少污垢的形成,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能换热技术、翅片和螺纹槽都能够优化热量的分布,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传递,避免了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井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井在城市供热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实现热能的转换与传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换热井通过将一次网的高温热水转换成二次网的低温热水,使得热量能够更合理地分配给各个用户,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温度的需求,此外,换热井还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的优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温度和流量进行调节,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换热井的设计和建造也需要充分考虑其环境友好性,采用高效、环保的设备和技术,聚能换热能够通过增加流体的湍流度,提高换热效率,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热能转换,这对于需要大量热能转换的场所来说,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故此,特别需要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但是现有的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大多数的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换热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使用的效率不是很好,而且工作的时间比较长,长期使用可能还会导致管内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大多数的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换热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使用的效率不是很好,而且工作的时间比较长,长期使用可能还会导致管内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管、连接环和螺栓,所述换热管的外侧表面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换热管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管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
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有安装槽、安装管、第一放置槽、翅片、连接槽、螺旋槽、放置环和第二放置槽,所述换热管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表面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翅片,所述安装管的内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槽,所述翅片的外侧表面连接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外壁尺寸与连接环的内壁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尺寸与翅片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环、限位槽、过滤网、密封环和连接管,所述安装管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表面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表面贴合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一侧表面连接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尺寸与过滤网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聚能换热技术能够聚焦热能,增加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翅片和螺纹槽同样也起到了增加换热面积的作用,通过扩展表面积,使得热交换更加充分,翅片和螺纹槽的设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这有助于减少热边界层,提高传热效率,同时,这种扰动也有助于减少污垢的形成,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能换热技术、翅片和螺纹槽都能够优化热量的分布,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传递,避免了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换热技术、翅片和螺纹槽都能够优化热量的分布,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传递,避免了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管;2、连接环;3、螺栓;4、换热机构;401、安装槽;402、安装管;403、第一放置槽;404、翅片;405、连接槽;406、螺旋槽;407、放置环;408、第二放置槽;5、过滤机构;501、固定环;502、限位槽;503、过滤网;504、密封环;50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管1、连接环2和螺栓3,换热管1的外侧表面套设有连接环2,连接环2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3,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换热机构4,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5;
换热机构4包括有安装槽401、安装管402、第一放置槽403、翅片404、连接槽405、螺旋槽406、放置环407和第二放置槽408,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01,安装槽401的内侧表面连接有安装管402,安装管40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03,第一放置槽403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翅片404,安装管40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405,连接槽4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槽406,翅片404的外侧表面连接有放置环407,放置环407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08,通过安装槽401、安装管402、第一放置槽403、翅片404、连接槽405、螺旋槽406、放置环407和第二放置槽408的设置,使换热的效果更加的好,首先在换热管1的一侧贯穿开设一个安装槽401,有了安装槽401的设置,就可以把安装管402安装进去了,然后在安装管402的外侧开设一圈第一放置槽403,然后就可以把翅片404放置进去,通过翅片404的设置就可以增加传热效果,同时翅片404可以强化传热,使得传热更加均匀,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传热阻力,然后在安装管402的内侧再开设一个连接槽405,然后在连接槽405的内侧放置一个螺旋槽406,通过螺旋槽406的设置就可以,螺旋槽406在管内流体流动时产生旋转流动,使管内流体产生整体螺旋运动,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减小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增强了传热效果在管内流体流动时产生旋转流动,使管内流体产生整体螺旋运动,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减小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增强了传热效果,然后在翅片404的外侧再连接一个放置环407,放置环407开设上第二放置槽408,翅片404就可以贯穿连接了。
进一步的,换热管1的外壁尺寸与连接环2的内壁尺寸相吻合,通过连接环2的设置,使连接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放置槽403的内壁尺寸与翅片404的外壁尺寸相吻合通过翅片404的设置,可以增加传热效果。
进一步的,过滤机构5包括有固定环501、限位槽502、过滤网503、密封环504和连接管505,安装管402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环501,固定环5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02,限位槽502的内侧表面安装有过滤网503,固定环501的一侧表面贴合有密封环504,密封环50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连接管505,通过固定环501、限位槽502、过滤网503、密封环504和连接管505的设置,使过滤效果更加的好,首先在安装管402的末端安装一个固定环501,然后在固定环501的内侧开设一个限位槽502,有了限位槽502的设置,就可以把过滤网503安装进去,通过滤网503的设置,就可以过滤很多杂质,然后在固定环501的外侧再贴合一个密封环504,通过密封环504的设置,就可以增加密封效果,最后在连接处再加上一个连接管505作为缓冲。
进一步的,限位槽502的内壁尺寸与过滤网503的外壁尺寸相吻合,通过用上过滤网503的设置,使过滤效果更加好。
工作原理:首先在换热管1的一侧贯穿开设一个安装槽401,有了安装槽401的设置,就可以把安装管402安装进去了,然后在安装管402的外侧开设一圈第一放置槽403,然后就可以把翅片404放置进去,通过翅片404的设置就可以增加传热效果,同时翅片404可以强化传热,使得传热更加均匀,减少了换热过程中的传热阻力,然后在安装管402的内侧再开设一个连接槽405,然后在连接槽405的内侧放置一个螺旋槽406,通过螺旋槽406的设置就可以,螺旋槽406在管内流体流动时产生旋转流动,使管内流体产生整体螺旋运动,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减小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增强了传热效果在管内流体流动时产生旋转流动,使管内流体产生整体螺旋运动,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减小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增强了传热效果,然后在翅片404的外侧再连接一个放置环407,放置环407开设上第二放置槽408,翅片404就可以贯穿连接了,首先在安装管402的末端安装一个固定环501,然后在固定环501的内侧开设一个限位槽502,有了限位槽502的设置,就可以把过滤网503安装进去,通过滤网503的设置,就可以过滤很多杂质,然后在固定环501的外侧再贴合一个密封环504,通过密封环504的设置,就可以增加密封效果,最后在连接处再加上一个连接管505作为缓冲,这样就完成了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管(1)、连接环(2)和螺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的外侧表面套设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换热机构(4),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5);
所述换热机构(4)包括有安装槽(401)、安装管(402)、第一放置槽(403)、翅片(404)、连接槽(405)、螺旋槽(406)、放置环(407)和第二放置槽(408),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01),所述安装槽(401)的内侧表面连接有安装管(402),所述安装管(40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03),所述第一放置槽(403)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翅片(404),所述安装管(40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405),所述连接槽(4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槽(406),所述翅片(404)的外侧表面连接有放置环(407),所述放置环(407)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的外壁尺寸与连接环(2)的内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403)的内壁尺寸与翅片(404)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有固定环(501)、限位槽(502)、过滤网(503)、密封环(504)和连接管(505),所述安装管(402)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环(501),所述固定环(5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02),所述限位槽(502)的内侧表面安装有过滤网(503),所述固定环(501)的一侧表面贴合有密封环(504),所述密封环(50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连接管(5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02)的内壁尺寸与过滤网(503)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CN202420108059.1U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Active CN221744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08059.1U CN221744341U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08059.1U CN221744341U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44341U true CN221744341U (zh) 2024-09-20

Family

ID=9274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08059.1U Active CN221744341U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44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2220Y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02692464U (zh) 热管落差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21744341U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换热井用聚能换热装置
CN212434434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变压器的改进型散热系统
CN113757762A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储能供热系统
CN204349913U (zh) 一种新型光伏光热组件
CN110822976A (zh) 一种开架式海水气化器用传热管
CN201043815Y (zh) 真空星型热管式太阳热水器
JP3241267U (ja) クーラー用熱交換装置
CN205783881U (zh) 一种基于光伏协同强化传质的嵌入管耦合复合平面聚光器太阳能热水系统
WO2022174571A1 (zh) 一种基于搅拌制热的垂直轴式风力机供蓄热系统
CN201242296Y (zh) 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6572990U (zh) 一种蒸发器
CN115218254A (zh)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9893504U (zh) 一种基于光电互补的相变储热供暖系统
CN209639587U (zh)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管
CN203177516U (zh) 平板太阳能聚热芯
CN220793461U (zh) 太阳能双膜集热导热装置
CN207797796U (zh) 换热管及地埋式散热器
CN221858552U (zh) 一种可连续供热的光热供蒸汽系统
CN205939730U (zh) 一种双排管密排太阳能集热联集器
CN216282915U (zh)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205864369U (zh) 一种光伏高效环保水冷散热系统
CN204100616U (zh) 蓄热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5279799U (zh) 圆筒形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