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70767U -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 Google Patents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70767U
CN221470767U CN202323067788.1U CN202323067788U CN221470767U CN 221470767 U CN221470767 U CN 221470767U CN 202323067788 U CN202323067788 U CN 202323067788U CN 221470767 U CN221470767 U CN 22147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trigger
conductive
assembly
conductiv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67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艇
唐杰
周晓飞
靳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67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7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7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70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包括缓冲包和报警组件,所述缓冲包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安全绳,所述缓冲包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安全带,所述缓冲包适于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所述报警组件连接所述缓冲包的第一端,所述报警组件的触发件连接所述缓冲包的第二端;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断开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连通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以使所述报警组件报警。在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自动触发报警组件进行报警,能够在坠落的同时就进行报警,能够及时通知救援人员,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从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坠落后悬挂状态下遭受二次伤害的风险。

Description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背景技术
在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通常需要穿戴安装带,安全带设置有安全绳。安全绳一端连接安全带,另一端通常连接到一个可靠的支点或安全结构上,以为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提供坠落防护。
相关技术中,安全绳通常通过缓冲包连接安全带,缓冲包内设置多圈编织带。当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缓冲包撕裂,编织带展开,编织带能够吸收和分散能量,以减缓坠落速度,降低冲击力,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保护。然而,坠落之后工作人员处于悬挂状态,工作人员难以进行自救并且难以及时进行救助,工作人员容易受到二次伤害,如呼吸困难、肌肉疲劳等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意外坠落后难以及时进行救助的缺陷,安全带缓冲包能够在工作人员坠落后进行报警,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包括:
缓冲包,所述缓冲包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安全绳,所述缓冲包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安全带,所述缓冲包适于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
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连接所述缓冲包的第一端,所述报警组件的触发件连接所述缓冲包的第二端;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断开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连通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以使所述报警组件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报警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在所述收纳状态,触发件插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移出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端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触发件相压紧,以实现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导电端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向远离所述触发件连接所述第二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触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第一杆段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杆端的厚度,所述第二杆段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报警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触发件的安装孔;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移出所述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组件和报警器,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和电池仓,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池仓的引脚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第一接电端,所述电池仓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所述报警器的第二接电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所述电池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池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语音报警器、喇叭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缓冲包包括:
袋体;
编织带,所述编织带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收纳状态,所述编织带收纳在所述袋体内;在展开状态,所述袋体打开且所述编织带展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在缓冲包处于收纳状态时,触发件断开报警组件的回路,报警组件不会报警。当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缓冲包展开,触发件被第二端拉动以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触发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缓冲包能够在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自动触发报警组件进行报警,能够在坠落的同时就进行报警,能够及时通知救援人员,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定位坠落位置,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从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坠落后悬挂状态下遭受二次伤害的风险。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缓冲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缓冲包的报警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缓冲包;110、第一端;120、第二端;130、袋体;140、编织带;150、挂扣;
210、触发件;211、第一杆段;212、第二杆段;213、第三杆段;215、第二连接槽;2151、第二连接孔;216、第二连接件;217、第二钢丝绳;
220、第一导电端;230、第二导电端;240、凸出部;
250、壳体;252、第一连接槽;2521、第一连接孔;253、第一连接件;254、第一钢丝绳;
260、电池组件;261、电池;262、电池仓;2621、引脚;
270、报警器;271、第一接电端;272、第二接电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100(以下简称为安全带缓冲包100),包括缓冲包100和报警组件,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用于连接安全绳,缓冲包100的第二端120用于连接安全带,缓冲包100适于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报警组件连接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报警组件的触发件210连接缓冲包100的第二端120;在收纳状态,触发件210断开报警组件的回路;在展开状态,触发件210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以使报警组件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缓冲包100,在缓冲包100处于收纳状态时,触发件210断开报警组件的回路,报警组件不会报警。当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缓冲包100展开,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缓冲包100打开,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的距离变长,触发件210被第二端120拉动以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触发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缓冲包100能够在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自动触发报警组件进行报警,能够在坠落的同时就进行报警,能够及时通知救援人员,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定位坠落位置,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从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坠落后悬挂状态下遭受二次伤害的风险。
其中,工作人员坠落后,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救助,就增加工作人员被悬挂的时长,就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由于被悬挂导致呼吸不顺畅、肌肉疲劳等二次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连接用于连接安全绳,缓冲包100的第二端120用于连接安全带,第二端120可以是连接在安全带的安全挂钩相连。其中,报警组件连接在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触发件210连接在第二端120;也可以是报警组件连接在缓冲包100的第二端120,触发件210连接在第一端110。报警组件和触发件210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使缓冲包100在展开状态能触发报警组件报警,在收纳状态报警组件不会报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件210可以是绝缘触发件,在收纳状态,触发件210插设于报警组件的回路之间,以断开报警组件的回路;在展开状态,触发件210被拉出报警组件的回路之间,以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报警组件进行报警。
当然,触发件210还可以是包括第一触发件(图中未示意)和第二触发件(图中未示意),第一触发件为绝缘触发件,第二触发件为导电触发件。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在触发件210长度方向上,触发件210设置有绝缘触发件和导电触发件。在收纳状态,绝缘触发件用于断开报警组件的回路,此时导电触发件不与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在展开状态,第二端120拉动触发件210,使绝缘触发件从报警组件的回路中拉出,并使导电触发件与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在导电触发件的作用下连通,报警组件进行报警。
其中,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可以是一体成型成触发件;也可以是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分别为独立的零部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连接形成给触发件,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接、插接、粘接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缓冲包,触发件210可以是绝缘触发件,也可以是绝缘触发件和导电触发件的结构。下面,以触发件210为绝缘触发件为例,对报警组件进行说明。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报警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在收纳状态,触发件210插设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在展开状态,触发件210移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第一导电端220与第二导电端230接触。
本实施例中,触发件210为绝缘触发件210,绝缘触发件210可以有效地隔离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防止电流在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流动,能够保证在收纳状态报警组件的回路难以连通。触发件210在展开状态时移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安全带缓冲包100展开并工作时,第一导电端220与第二导电端230才会接触并触发报警,有助于避免误触发,确保只在展开状态报警组件会进行报警,能够提高报警组件报警的可靠性。报警组件的结构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组件,触发件210在拉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后,还能够重新插设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确保报警组件的循环利用,能够节省成本和资源,避免造成报警组件仅使用一次就报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缓冲包,包括袋体130和编织带140,编织带140设置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在收纳状态,编织带140收纳在袋体130内;在展开状态,袋体130打开且编织带140展开。本实施例中,在收纳状态下,编织带140被收纳在袋体130内,这可以有效减少缓冲包100所占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当工作人员发生坠落时,缓冲包1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缓冲包100打开,编织带140展开并且被拉直,编织带140能够吸收和分散坠落产生的冲击力,从而降低坠落速度和冲击力,实现保护。本实施例中,编织带140设置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报警组件连接在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不难理解的是,展开状态,编织带140展开的长度长,能够使展开状态下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的距离远远大于收纳状态下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的距离,从而能够确保触发件210能够稳定被拉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
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凸出部240,凸出部240设置在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在收纳状态,凸出部240与触发件210相压紧,以实现触发件210固定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
结合图3,以第一导电端220设置有凸出部240为例,凸出部240设置在第一导电端220朝向第二导电端230的一侧,当触发件210插设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时,凸出部240抵接触发件210,凸出部240将触发件210压紧在第二导电端230上,保证触发件210在收纳状态的固定。凸出部240的结构简单,触发件210安装(也即触发件210被推进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和被第二端120拉动所需小,将触发件210推入或拉出即可实现报警组件回路的通断,有效提高触发件210和报警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当然,可以是第一导电端220设置有凸出部240,也可以是在第二导电端230设置有凸出部240,还可以是在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设置有凸出部240。此时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的凸出部240可以是相对设置,也可以是错位设置,以夹紧触发件210,加强触发件210的固定。
其中,凸出部240可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凸出部240能够增加触发件210的压紧力,提高触发件210的固定效果,确保触发件210在收纳状态固定效果稳定可靠,触发件210难以被拉出以使报警组件在收纳状态下报警。
结合图3,触发件210设置有凹陷部,触发件210插接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凸出部240抵接凹陷部,以实现触发件210压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第一导电端220通过凸出部240与第二导电端230连接。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40为导电结构,也即,凸出部240为导电凸出部240。以凸出部240设置在第一导电端220为例,结合3,在收纳状态,凸出部240设置在第一导电端220的下侧,凸出部240向下挤压触发件210,以使触发件210被压紧在第二导电端230上。在展开状态,触发件210被拉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触发件210被拉出凸出部240和第二导电端230,凸出部240向下运动直至接触第二导电端230,凸出部240为导电凸出部240,电流在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流动(从第一导电端220流向第二导电端230,或,从第二导电端230流向第一导电端220),此时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接触,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报警组件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展开状态下,凸出部240与第二导电端230接触。在收纳状态下,触发件210插设于凸出部240与第二导电端230之间,触发件210挤压凸出部240,使凸出部240向远离第二导电端230的方向移动。此时凸出部240就会有向第二导电端230靠近的趋势,也即,凸出部240就会向触发件210施加一个朝向第二导电端230的压力,使触发件210被压紧。当触发件210被拉出时,凸出部240就向第二导电端230靠近直至接触第二导电端230,连通报警组件的回路。
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40具备双重功能,既能够保持触发件210在收纳状态下的固定,又可以确保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的连接。凸出部240的设置能够省去为连通电路和固定触发件210分别单独设置额外的零部件,减少零部件数量,不仅能够降低报警组件所占用的空间,节省系统的空间,还能够简化系统的构造,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图3,向远离触发件210连接第二端120的一端的方向,触发件2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211、第二杆段212和第三杆段213,第三杆段213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一杆端的厚度,第二杆段212设置有凹陷部,在收纳状态,凸出部240抵接凹陷部。
本实施例中,向远离触发件210连接第二端120的一端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沿着触发件210插设于凸出部240和第二导电端230的方向,触发件2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211、第二杆段212和第三杆段213。第一杆段211的厚度大于第三杆段213的厚度,触发件210插设时先是第三杆段213与凸出部240相遇,由于第三杆段213的厚度较小,凸出部240和第二导电端230的距离较小,能够降低触发件210插设所需的推力,触发件210的安装省力。第一杆段211的厚度较大,能够提高触发件210的结构强度,保证触发件210在凸出部240的压紧作用下能够稳定实现报警组件的回路的隔离。当然,也可以是第三杆段213的厚度等于第一杆段211,第一杆段211和第三杆段213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第二杆段212设置有凹陷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杆段213通过第二杆段212连接第一杆段211。优先地,第三杆段213的厚度小于第一杆段211,凹陷部的底面低于第三杆段213的端面,也即,凹陷部向远离第三杆段213的方向凹陷,凹槽部底部厚度小于第三杆段213。凹陷部与凸出部240配合,能够使凸出部240限位在凹陷部内,使凸出部240在收纳状态难以移出凹陷部,触发件210的固定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组件还包括壳体250,壳体250内设置有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壳体250连接第一端110,壳体250设置有用于安装触发件210的安装孔(图中未标示);在收纳状态,触发件210穿设于安装孔;在展开状态,触发件210移出安装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安装在壳体250内,可以有效地保护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壳体250能够避免水分进入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中造成短路问题。本实施例将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安装在壳体250内,有助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的寿命,减少受到腐蚀、污染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壳体250连接缓冲包100的第一端110,壳体250的结构简单,壳体250与第一端110的定位和连接便捷。同时,壳体250的强度高,能够提高报警组件与第一端110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报警组件的使用效果。
其中,壳体250设置有安装孔,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穿设于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当触发件210插设于安装孔时,就能实现插设在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间,实现报警组件的回路断开。安装孔的设置能够方便触发件210的定位,不仅能够提高触发件210的安装效率,还有助于防止触发件210安装不当或错位,确保电气连接的准确性。同时,触发件210设置在壳体250内,壳体250在对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实现保护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触发件210的保护,通过一个壳体250实现双重保护。
壳体250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连接第一端110和连接件。结合图3,壳体250设置有第一连接槽252,第一连接槽252的第一连接孔2521内穿设有第一连接件253,第一连接件253设置有第一钢丝绳254,第一钢丝绳254连接第一端110和第一连接件253。其中,连接件可以连接环,连接环设置有可开闭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图中未示意)。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打开时(即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拆卸),连接环断开,也可以理解为此时连接环为首端和尾端断开的环体,也即首端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尾端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此时首端穿设于连接孔后与尾端对接,首端的第一配合部与尾端的第二配合部连接,实现连接件与连接槽的连接。壳体250与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可靠稳定。
其中,连接件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连接有钢丝绳,可拆卸的连接件能够方便当连接件或钢丝绳出现损坏或磨损时进行更换,而无需拆装并更换整个报警组件。
本实施例中,钢丝绳通过连接件连接壳体250,相较于钢丝绳直接连接壳体250,连接件与壳体250的接触面积大,不仅能够提高壳体250固定的稳定性,由于连接件与壳体250的接触面积大,还能够缓冲钢丝绳的拉力,从而避免钢丝绳拉力过大对壳体250造成拉裂或其他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触发件210连接第二端1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槽215,第二连接槽215的第二连接孔2151内穿设有第二连接件216,第二连接件216设置有第二钢丝绳217,第二钢丝绳217连接第二端120和第二连接件216。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215和第二连接孔2151的设置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槽252和第一连接孔2521的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触发件210通过第二钢丝绳217连接在第二端12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钢丝绳217不仅能够拉动触发件210,使报警组件的回路连通,第二钢丝绳217还可以在触发件210被拉出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之后连接在第二端120,避免触发件210在拉出之后丢失,造成报警组件零部件丢失的问题。
壳体250内设置有电池组件260和报警器270,电池组件260包括电池261和电池仓262,电池261设置在电池仓262内,电池261通过电池仓262的引脚2621电连接报警器270的第一接电端271,电池仓262设置第一导电端220,报警器270的第二接电端272连接第一导电端220,电池261设置第二导电端230,第一导电端220和第二导电端230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组件260安装在壳体250内,报警组件具备自主供电的能力,无需依赖外部电源。
报警器270和电池261相对设置,结合图3,第一导电端220与第二导电端230相对设置,报警器270和电池261也相对设置,报警器270连接第一导电端220,电池261设置第二导电端23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端220与第二导电端230相对设置,报警器270和电池261也相对设置,第一导电端220与第二导电端230设置在报警器270和电池261的之间,第一导电端220和报警器270之间的距离短、第二导电端230和电池261之间的距离短,有助于简化电气连接,不仅可以减少导线长度,从而减少电阻和能量损失,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还能够减少电线的杂乱程度,有助于维持系统的整洁,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相对设置的组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壳体250内部的空间,减小报警组件体积,降低整体尺寸。
当然,第一导电端220可以是设置在电池仓262,还是可以是设置在报警器270,第一导电端220的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报警器270包括蜂鸣器、语音报警器、喇叭中的至少一种。报警器270可以是蜂鸣器,蜂鸣器可以产生高频的蜂鸣声以实现报警。报警器270可以是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可以播放预录制的语音消息,如语音报警器可发出“高空坠落,需要救援”等语音消息。报警器270还可以是喇叭发出高音量的声音以实现报警。当然,报警器270还可以是蜂鸣器和语音播报器的组合,在产生高频的蜂鸣声的同时进行语音消息,以此类推,报警器270包括蜂鸣器、语音报警器、喇叭中的至少一种,报警器270实现报警即可。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带缓冲包100进行说明。
安全带缓冲包100由缓冲包100、报警组件构成。
安全带缓冲包100为市面常见安全带缓冲包100结构形式,通过在人员下坠过程中的重力进行展开延长,减缓人员下坠,具有避免冲击带来二次伤害的作用。缓冲包100一端与安全绳相连,另一端与安全挂钩相连,缓冲包100内部主要为压缩织带,在下坠过程中,缓冲包100撕裂,内部织带展开,起到缓冲作用。
安全带缓冲包100设置有报警组件,主要分为机械连锁结构以及报警电路结构。
机械连锁结构主要由设备外壳(即壳体250)、钢丝绳(即第一钢丝绳254和第二钢丝绳217)、连接环(即第一连接件253和第二连接件216)、触头(即凸出部240)、插销(即触发件210)构成,主要功能为在缓冲包100撕裂后,缓冲包100内部织带展开,机械结构同时完成断开动作(断开动作即为插销被拉出壳体250的动作),以实现报警组件内部报警电路闭合,开始工作。
机械连锁结构的设备外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与缓冲包100挂扣150(挂扣150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相连,当缓冲包100撕裂展开后,挂扣150带动机械连锁结构钢丝绳拉开,使其设备内部插销动作。
插销动作使其机械内部触头与电池仓262电池261连接,闭合电路。
报警电路主要由电池仓262、电池261、蜂鸣器组成,电路主要功能为在机械结构动作后,电路闭合,电路产生电流及电压,带动蜂鸣器完成工作,发出报警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包,所述缓冲包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安全绳,所述缓冲包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安全带,所述缓冲包适于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
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报警组件的触发件连接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断开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连通所述报警组件的回路,以使所述报警组件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插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移出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触发件相压紧,以实现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导电端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向远离所述触发件连接所述第二端的一端的方向,所述触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第一杆段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杆段的厚度,所述第二杆段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触发件的安装孔;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触发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触发件移出所述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组件和报警器,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和电池仓,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池仓的引脚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第一接电端,所述电池仓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所述报警器的第二接电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所述电池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池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语音报警器、喇叭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包包括:
袋体;
编织带,所述编织带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收纳状态,所述编织带收纳在所述袋体内;在展开状态,所述袋体打开且所述编织带展开。
CN202323067788.1U 2023-11-13 2023-11-13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Active CN22147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7788.1U CN221470767U (zh) 2023-11-13 2023-11-13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7788.1U CN221470767U (zh) 2023-11-13 2023-11-13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70767U true CN221470767U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6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67788.1U Active CN221470767U (zh) 2023-11-13 2023-11-13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70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50982A (ja) ポータブル圧縮工具
CN111481854B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安全带
CN221470767U (zh) 带报警功能的安全带缓冲包
CN115798125B (zh) 一种安全带报警方法
US8985805B2 (en) Emergency lighting device
CN216045754U (zh) 防爆阀及其电池消防系统
US4707685A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onset of parturition of a pregnant animal
CN21989232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防起火装置
CN200965711Y (zh) 救生衣防盗报警装置
CN210377747U (zh) 一种新型智能动力箱
CN212380500U (zh) 一种具备防盗功能的蓄电池
CN210199925U (zh) 一种防盗磁扣装置
CN209809338U (zh) 一种自动报警的安全带
CN210348728U (zh) 一种电气柜高温报警装置
CN210409334U (zh) 一种气动abc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CN109731259A (zh) 用于电池充电安全的灭火装置及方法
CN220020370U (zh) 一种船用声光报警器
JPH0947522A (ja) 安全ベルト
CN218501160U (zh) 一种智慧交通用公交车的车载灭火器固定装置
CN203355195U (zh) 灭火发射器带电检测座
CN219902242U (zh) 一种监所专用的智能剃须刀
CN205370357U (zh) 开启式防盗逃生窗
CN21380710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手铐
CN220544689U (zh) 保险装置及电气设备
CN210852849U (zh) 一种翻转自动报警的游泳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