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05883U -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05883U
CN221405883U CN202322914232.5U CN202322914232U CN221405883U CN 221405883 U CN221405883 U CN 221405883U CN 202322914232 U CN202322914232 U CN 202322914232U CN 221405883 U CN221405883 U CN 221405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witch
circuit
power suppl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42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平
彭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42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05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05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05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日益普及,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户在不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通常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如果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发生损坏或者器件单体存在异常时,往往是不易察觉的,而且容易对电子设备内的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如何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所述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充电模块以及所述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所述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包括电荷泵电路和系统供电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均处于导通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充电模块还包括降压电路;其中,
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为降压充电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为所述系统供电电路,且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三端;
在所述降压充电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且所述系统供电电路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荷泵电路、所述系统供电电路构成电流通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四开关;其中,
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子、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驱动端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地;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充电二极管、放电晶体管和放电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第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最后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放电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漏极以及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源极和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
在所述充电晶体管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放电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系统,包括:异常检测装置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所示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异常检测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异常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电缆线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所述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电源和电流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源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因此,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此时,通过对该电流通路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流通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异常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其中,
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SYS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源输入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进行正向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负载模块指的是电子设备中除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之外的系统负载器件组成的模块。该系统负载模块例如可以包括扬声器电路、显示屏电路、中央控制器电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视机、冰箱等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源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源输入模块接收的输入电能进行电能转换,以根据转换后的输出电能为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进行正向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充电模块进行正向充电时,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之间的电能比包括但不限于1:1、2:1、4:1等。当电能比为1:1时,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相同,即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相同,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也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待机电流是要维持电子设备中的最小系统的电流,待机电流小于工作电流。例如,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电视机内部的电源以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均处于工作状态,只是此时电视机中的电流小于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流。对于一个无异常的电子设备来说,其待机电流是在一个待机电流范围之内。因此,在电子设备进行生产测试时,对电子设备的待机电流进行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电子设备的耗电异常,及时排查电子设备,同时对存在问题的电子设备进行拦截,减少不良产品流入市场的情况。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此时,可以根据该电流通路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路阻值阈值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阈值。该支路阻值阈值例如可以为1欧姆。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时,该电流通路可以视为导线,该电流通路中的电流即为电子设备的待机电流。此时,电子设备进入充电口直通系统供电(VBUS-to-VPH Pass-Through,VPT)模式,通过对该电流通路进行电流检测,可以直接对系统耗电进行检测,可判断电子设备在出厂时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则拦截,减少不良产品流入市场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VPT模式也可称为VPT诊断(DAM)模式。VPT DAM模式有两种子模式,为关机电流检测(LPM)模式和飞行待机电流检测(NPM)模式。飞行待机指的是电子设备开启飞行模式时的待机状态。
可选地,电源充电模块包括电荷泵电路和系统供电电路;其中,
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连接,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与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快速(flying)”电容或“泵送”电容(而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其中,
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及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与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均处于导通状态,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和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荷泵电路还包括电荷泵开关Q-USB,第一开关模块包括Q1、Q2、Q3、Q4这四个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模块包括Q5和Q6这两个依次串联的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模块包括Q7和Q8这两个依次串联的第三开关,其中,
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荷泵开关Q-USB的第二端连接,电荷泵开关Q-USB的第一端与Q1的第一端连接,Q1的第二端与Q2的第一端连接,Q2的第二端与Q3的第一端连接,Q3的第二端与Q4的第一端连接,Q4的第二端与Q5的第一端、Q8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与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
Q5的第二端与Q6的第一端连接,Q8的第二端与Q7的第一端连接,Q6的第二端以及Q7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电荷泵开关Q-USB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一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电荷泵开关Q-USB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之间的连接点为电荷泵开关Q-USB的第二端。因此,当电源输入模块输入外部电压至电荷泵电路时,第一二极管正向导通,以使该外部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输入至后级的第一开关模块。反之,若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压大于外部电压时,该输出电压无法通过第一二极管反向倒灌至电源输入模块,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源充电模块还包括降压电路(Buck Charger);其中,
降压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电路的第二端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电路的第三端与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为降压充电电路,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为系统供电电路,且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为降压电路的第二端,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为降压电路的第三端;
在降压充电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且系统供电电路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电荷泵电路、系统供电电路构成电流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四开关QBAT;其中,
第四开关QBAT的第二端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QBAT的第一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与电荷泵开关Q-USB同理,第四开关QBAT中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第四开关QBAT的第一端,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之间的连接点为第四开关QBAT的第二端。因此,可以防止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倒灌至电荷泵电路,可以提高电子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子、第五开关Q9和第六开关Q10;其中,
电源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开关Q9的第一端和电荷泵电路的电压检测端USB-SNS连接,第五开关Q9的第二端和第六开关Q10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点与降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Q10的第一端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连接,第五开关Q9的控制端和第六开关Q10的控制端之间的连接点与电荷泵电路的驱动端OVPGATE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荷泵电路的电压检测端USB-SNS感知到电源输入端子有电压输入至第五开关Q9时,电荷泵电路的驱动端OVPGATE将输出驱动信号控制第五开关Q9和第六开关Q10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源进行有线连接。该电源输入端子例如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通过USB接口的电源供电端VUSB,可以将外部电压传输至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Q1、Q2、Q3、Q4,第二开关Q5和Q6,第三开关Q7和Q8以及第五开关Q9和第六开关Q10均采用晶体管模块,晶体管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三二极管;其中,第三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晶体管模块的第一端,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晶体管模块的第二端。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其中,
电源模块的正极分别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地。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AT和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充电二极管、放电晶体管和放电二极管;其中,
电池的正极分别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池的负极与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第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最后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放电晶体管的源极和放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放电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放电二极管的负极、充电二极管的漏极以及充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充电二极管的源极和充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
在充电晶体管处于断开状态,放电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
在充电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放电晶体管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电源模块处于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充放电开关电路中还包括保护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保护IC分别与充电晶体管以及放电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对充电晶体管以及放电晶体管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第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晶体管Q11、第一充电二极管、第一放电晶体管Q12和第一放电二极管,第二个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充电晶体管Q13、第二充电二极管、第二放电晶体管Q14和第二放电二极管;其中,第二放电晶体管Q14的源极和第二放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与电池BAT的负极连接,第二放电晶体管Q14的漏极分别与第二放电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充电晶体管Q13的漏极以及第二充电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充电晶体管Q13的源极分别与第二充电二极管的正极、第一放电晶体管Q12的源极以及第一放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放电晶体管Q12的漏极分别与第一放电二极管的负极、第一充电晶体管Q11的漏极以及第一充电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充电晶体管Q11的源极和第一充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源模块处于充电模式时,充电晶体管均处于导通状态,放电晶体管均处于闭合状态,电流可以通过充电晶体管以及放电二极管由电池BAT的正极流向电池BAT的负极,从而可以对电池BAT进行充电。
当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时,由于充电晶体管均处于断开状态,电流无法通过充电晶体管由电池BAT的正极流向电池BAT的负极,所以无法对电池BAT进行充电;此时,放电晶体管均处于导通状态,当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处的电压小于电池BAT的正极电压时,电流可以通过放电晶体管以及充电二极管构成放电回路,电流方向为电池BAT的负极流向电池BAT的正极。
然而,当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时,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且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的情况下,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处的电压(例如可以为4.5V)大于电池BAT的正极电压,所以即使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电池BAT也不会放电对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处的电压产生影响。因此,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源模块可以处于放电模式。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晶体管,即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放电晶体管以及充电晶体管,其型号包括但不限于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BJT)、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Thyristor,GTO)、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GateCommutedTransistor,IGC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MOS)、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FET)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二极管,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放电二极管以及充电二极管,均可以为体二极管。
以一个场景举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流通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荷泵电路中的第一开关Q1、Q2、Q3、Q4均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Q5和Q6以及第三开关Q7和Q8均处于断开状态,以使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相同,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处的电压和电流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处的电压和电流均近似相等。另外,由于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处的电压和USB接口的电源供电端VUSB处的电压也近似相等,因此,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USB接口的电源供电端VUSB、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三处的电压均近似相等。
另外,还需要将降压电路(Buck Charger)的充电功能关闭,即控制降压充电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并将电源模块中的充电晶体管关断,即控制第一充电晶体管Q11和第二充电晶体管Q13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USB接口的电源供电端VUSB依次经过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VBUS、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四开关QBAT、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SYS构成一条电流通路,在理想情况下该电流通路可视为导线,该电流通路中的电流即视为系统耗电电流,对该系统耗电电流进行检测即可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因此,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此时,通过对该电流通路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系统。
具体的,该异常检测系统,包括:异常检测装置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示的电子设备;其中,
电子设备与异常检测装置连接。
可选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异常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与异常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电缆线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电源和电流检测装置;其中,
电子设备与电源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电子设备与电流检测装置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电缆线例如可以为特制电缆(cable)线,该特制电缆线的一部分为电源线,另一部分为数据线。其中,电源线包括电源传输线和地线,数据线中包括地线、用于连接USB的数据线D+(DP)以及数据线D(D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该特制电缆线分别连接电子设备和异常检测装置时,异常检测装置中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线为电子设备供电,供电电压例如可以为4.5V。同时,异常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数据线对电子设备进行指令的写入,从而控制电子设备进入VPT DAM模式。接着,通过该数据线,异常检测装置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待机电流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线两端采用的协议识别例如可以为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cription Protocal,SDP),所以数据线中的电流约为0.5A。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的写入可以通过异常检测装置中寄存器等配置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异常检测装置例如可以为电脑。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系统,在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此时,异常检测系统通过对该电流通路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对电子设备进行异常检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可以针对不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充电模块以及系统负载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所述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充电模块以及所述系统负载模块构成电流通路,所述电流通路对应的支路阻值低于支路阻值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包括电荷泵电路和系统供电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均处于导通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充电模块处于正向充电模式且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能与电源充电模块的输出电能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充电模块还包括降压电路;其中,
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为降压充电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为所述系统供电电路,且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三端;
在所述降压充电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且所述系统供电电路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荷泵电路、所述系统供电电路构成电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供电电路包括第四开关;其中,
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系统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子、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其中,
所述电源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之间的连接点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驱动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接地;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异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充电晶体管、充电二极管、放电晶体管和放电二极管;其中,
所述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第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充放电开关电路中最后一个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放电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放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放电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漏极以及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源极和所述充电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为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
在所述充电晶体管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放电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模块处于放电模式。
9.一种异常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常检测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异常检测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常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异常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电缆线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所述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电源和电流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源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CN202322914232.5U 2023-10-30 2023-10-30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Active CN221405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4232.5U CN221405883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4232.5U CN221405883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05883U true CN221405883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26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4232.5U Active CN221405883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05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72076U (zh) 单晶圆电池保护电路、电池充放电电路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US11949272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US10734826B2 (en) Power supply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510652B (zh) 电池充电电路、充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07994622A (zh) 电池供电电路
CN103607009A (zh) 一种带自动保护功能的充放电电路
CN113890126B (zh)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护控制器和电子设备
CN111525646A (zh) 充电电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1405883U (zh) 电子设备及异常检测系统
WO2023193646A1 (zh) 一种电路、供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657538A (zh) 一种mcu不间断供电电路
CN102118057A (zh) 具有整合式充放电路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电路
CN114928147A (zh)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CN110676898B (zh) 待充电设备
CN113315190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CN111463853A (zh) 电源电路和机器人设备
CN219659455U (zh)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216751291U (zh) 低损耗不间断直流供电电路
CN219918463U (zh) 一种充放电管理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21863343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2012172U (zh) 电源电路和机器人设备
WO2022165759A1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充电装置
CN218888124U (zh) 锂电池低压保护电路与锂电池供电设备
CN113809807B (zh) 电池保护芯片、电池充放电过流保护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5772585U (zh) 一种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