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72315U -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72315U
CN221172315U CN202323062764.7U CN202323062764U CN221172315U CN 221172315 U CN221172315 U CN 221172315U CN 202323062764 U CN202323062764 U CN 202323062764U CN 221172315 U CN221172315 U CN 221172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kitchen
energy
water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627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lian Commercial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lian Commercial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lian Commercial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lian Commercial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627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72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72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72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涉及大锅灶领域。包括灶体框架,所述灶体框架中心处设置有灶口,所述灶口顶部活动放置有锅具,所述灶口的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接在灶口外侧的外胆以及连接在外胆一侧的水箱,所述外胆顶部与灶体框架内壁固接,所述外胆的底部内侧设有内扣连接环,且内扣连接环与灶口底部边缘固接,所述外胆与灶口之间形成储水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涉及大锅灶领域。
背景技术
大锅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烹饪方式,也是一种餐饮形式。它通常使用一个特大号的锅,在火炭上燃烧着,然后将各种食材放入锅中进行烹饪。大锅灶可以进行火锅、炒菜、炖煮等多种烹饪方式,通常适合大型聚餐或者宴会。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同时烹饪大量的食材,让多人共享。现有的大锅灶有电磁大锅灶、燃气大锅灶、蒸汽大锅灶等,这些现代化大锅灶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安全、高效,并且具备多个功能模式,适合不同的烹饪需求和场合。大锅灶在使用时,炉底会产生很多余热,而现有的大锅灶对于余热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一部分热能被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能够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包括灶体框架,所述灶体框架中心处设置有灶口,所述灶口顶部活动放置有锅具,所述灶口的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接在灶口外侧的外胆以及连接在外胆一侧的水箱,所述外胆顶部与灶体框架内壁固接,所述外胆的底部内侧设有内扣连接环,且内扣连接环与灶口底部边缘固接,所述外胆与灶口之间形成储水腔。
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检修孔、排烟孔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还设置有备用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外胆的外侧还固接有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灶口底部设置有燃气炉、泄压孔和烟道,所述烟道与排烟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侧还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所述水位控制阀与进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通过余热回收组件的设置,能够对大锅灶使用时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升热能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的灶体框架剖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的去除锅具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的外胆和保温棉拆分图。
(1、灶体框架;2、锅具;3、水箱;4、灶口;5、烟道;6、燃气炉;7、泄压孔;8、排烟孔;9、检修孔;10、进水管;11、排气管;12、排气口;13、泄压阀;14、外胆;15、保温棉;16、内扣连接环;17、备用排气孔;18、储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包括灶体框架1,所述灶体框架1中心处设置有灶口4,所述灶口4顶部活动放置有锅具2,所述灶口4的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接在灶口4外侧的外胆14以及连接在外胆14一侧的水箱3,所述外胆14顶部与灶体框架1内壁固接,所述外胆14的底部内侧设有内扣连接环16,且内扣连接环16与灶口4底部边缘固接,所述外胆14与灶口4之间形成储水腔18,具体地,储水腔18与水箱3相连通,在水箱3和储水腔18内灌注水后,当使用大锅灶时,灶口4的热量同时能够对储水腔18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提升热能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3顶部设置有检修孔9、排烟孔8和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2,所述排气管11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13,所述水箱3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0、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具体地,进水管10和排水管分别用于向水箱3内注水和排出水箱3内的废水,水被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排气口12排出,将排气口12与蒸箱连接,就可以利用水蒸气进行工作,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3顶部还设置有备用排气孔17。备用排气孔17可根据需要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胆14的外侧还固接有保温棉15。通过保温棉15对外胆14进行保温隔热,避免热量散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灶口4底部设置有燃气炉6、泄压孔7和烟道5,所述烟道5与排烟孔8相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3内侧还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所述水位控制阀与进水管10相连接。进水管10连接外部水源,水位控制阀采用现有技术,可以自动控制水箱3内的水位,当水箱3内水位过低时,水位控制阀自动打开,进行补水,从而避免干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水管10连接外部水源,对水箱3和储水腔18内注入清水备用,大锅灶在使用时,灶口4的热量同时能够对储水腔18内的水进行加热,水被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排气口12排出,排气口12可与蒸箱连接,就可以利用水蒸气进行工作,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包括灶体框架,所述灶体框架中心处设置有灶口,所述灶口顶部活动放置有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口的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接在灶口外侧的外胆以及连接在外胆一侧的水箱,所述外胆顶部与灶体框架内壁固接,所述外胆的底部内侧设有内扣连接环,且内扣连接环与灶口底部边缘固接,所述外胆与灶口之间形成储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检修孔、排烟孔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还设置有备用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的外侧还固接有保温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口底部设置有燃气炉、泄压孔和烟道,所述烟道与排烟孔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侧还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所述水位控制阀与进水管相连接。
CN202323062764.7U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Active CN221172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2764.7U CN221172315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2764.7U CN221172315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72315U true CN221172315U (zh) 2024-06-18

Family

ID=9153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62764.7U Active CN221172315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72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5455Y (zh) 多功能组合厨具
CN221172315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余热的节能大锅灶
CN203028939U (zh) 一种多功能蒸煮锅
CN110537828A (zh) 一种降糖电饭煲
CN207236639U (zh) 商用蒸箱
CN209826258U (zh) 一种新型蒸饭保温电饭煲
CN206522832U (zh) 一种用于灶台的节能型防烫手装置
CN206586801U (zh) 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
CN210008886U (zh) 一种免喷蒸汽锅
CN206979311U (zh) 一种蒸煮锅
CN206973622U (zh) 一种新型移动节能环保带双贮存仓集成柴草灶装置
CN207323351U (zh) 一种智能米饭炊饭柜的保温设备
CN211242780U (zh) 一种降糖电饭煲
CN214341740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型蒸饭箱
CN204813358U (zh) 一种专用蒸汽煮饭锅
CN1331946A (zh) 节能型多用蒸锅
CN2048723U (zh) 蒸箱
CN210077356U (zh) 一种汤炉
CN216256663U (zh) 一种具备节电功能的火锅炉
CN208222571U (zh) 一种带尾撑节能炒炉
CN209445340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20608089U (zh) 一种快速制作米饭的电饭煲
CN208463656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
CN210241673U (zh)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炉灶
CN215077486U (zh) 一种双层聚热曲面增温节能汤桶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