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49810U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49810U CN221149810U CN202322820964.8U CN202322820964U CN221149810U CN 221149810 U CN221149810 U CN 221149810U CN 202322820964 U CN202322820964 U CN 202322820964U CN 221149810 U CN221149810 U CN 221149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top end
- base
- differential mode
- wind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盒,底座顶端的背面设有电感磁芯主体,调节盒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筒,贯穿筒的内壁固定设有多个清洁刷毛,调节盒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两个安装轴之间安装有静电器,本实用新型驱动丝杆转动带动贯穿筒移动的同时带动铜线移动实现在电感磁芯主体上自动绕线,铜线在经过贯穿筒内部时,设置的清洁刷毛起到对铜线表面接触清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设置的静电器可对铜线表面进行去静电处理,因此可保证绕线后铜线的洁净性和绝缘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绕线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差模电感是指用于抑制共模干扰的电感元件。它主要用于滤除噪声和干扰信号,保障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与普通电感相比,差模电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略有不同,差模电感通常由共模绕组和差模绕组组成。
在公告号为CN 218631667 U的专利中公开了差模电感绕线机构,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绕线旋转机构和均匀布线机构,所述绕线旋转机构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顶端设置有折弯电动缸,所述折弯电动缸包括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头,所述绕线旋转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裁断架,所述裁断架的上端设置有裁断电动缸,所述裁断电动缸包括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下端设置有裁断头,所述立板的外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负压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中存在虽然可以自动绕线,但是绕制电感时,如果周围环境存在灰尘或杂质,这些灰尘会附着在线圈上,形成污染层。这会导致电感的绝缘性能下降,增加电感的损耗,而且静电荷积也会影响电感的性能,静电荷积会改变电感的电场分布,导致磁场不稳定或受到干扰,因此会影响差模电感的质量,故在此技术上进行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差模电感绕线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盒,所述底座顶端的背面设有电感磁芯主体,所述调节盒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筒,所述贯穿筒的内壁固定设有多个清洁刷毛,所述调节盒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两个所述安装轴之间安装有静电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盒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贯穿活动槽且与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底端与调节盒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背面的两侧均设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电感磁芯主体的两端均与相邻转动筒的内壁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调节盒且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筒外壁的一部分与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背面的一角固定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滑块的外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将铜线通过贯穿筒贯穿后,驱动丝杆转动带动贯穿筒移动的同时带动铜线移动实现在电感磁芯主体上自动绕线,铜线在经过贯穿筒内部时,设置的清洁刷毛起到对铜线表面接触清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设置的静电器可对铜线表面进行去静电处理,因此可保证绕线后铜线的洁净性和绝缘性,从而提高差模电感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电感磁芯主体;4、调节盒;5、丝杆;6、螺纹套;7、活动槽;8、连接块;9、贯穿筒;10、清洁刷毛;11、安装轴;12、静电器;13、电机;14、转动筒;15、皮带;16、调节座;17、调节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盒4,底座1顶端的背面设有电感磁芯主体3,调节盒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杆5,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筒9,贯穿筒9的内壁固定设有多个清洁刷毛10,调节盒4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11,两个安装轴11之间安装有静电器12。
本实施例中,调节盒4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7,连接块8的顶部贯穿活动槽7且与活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套6的底端与调节盒4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套6与活动槽7的配合起到驱动贯穿筒9移动的作用,设置的清洁刷毛10采用尼龙材质,可以清洁铜线表面的灰尘,尼龙材质较为柔软,不会刮伤铜线表面。
本实施例中,调节盒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调节盒4且与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转动筒14外壁的一部分与电机13的输出端套设有皮带15,底座1顶端背面的一角固定安装有调节座16,调节座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调节座1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栓17,调节栓17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滑块的外壁转动连接,设置的电机13与皮带15的配合起到同步驱动丝杆5和电感磁芯主体3转动的作用,因此实现自动转动绕线的效果,其中一个支架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支架2的底端与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座1顶端背面的两侧均设有支架2,两个支架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4,电感磁芯主体3的两端均与相邻转动筒14的内壁卡合连接,其中一个支架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支架2的底端与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转动筒14的设置起到对电感磁芯主体3限位固定的作用,通过转动调节栓17可带动其中一个转动筒14远离另外一个转动筒14,从而完成快速将电感磁芯主体3拆卸与更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铜线的一端通过贯穿筒9贯穿后与电感磁芯主体3固定后,驱动电机13运行带动丝杆5转动,丝杆5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螺纹套6在丝杆5上移动,进一步带动连接块8和贯穿筒9移动,同时皮带15驱动其中一个转动筒14转动,使得电感磁芯主体3跟随转动起到绕组作用,当铜线经过贯穿筒9时,内部设置的清洁刷毛10可将铜线表面清洁,在经过静电器12时,静电器12运行可消除铜线上的静电,因此保证了绕卷在电感磁芯主体3上的铜线保持干净并且不携带静电,因此可提高电感磁芯主体3的质量,在一组铜线绕卷完毕后,螺纹转动调节栓17,在转轴的配合下可带动滑块和转动筒14移动,使得电感磁芯主体3与转动筒14内部分离便可将其取出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盒(4),所述底座(1)顶端的背面设有电感磁芯主体(3),所述调节盒(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贯穿筒(9),所述贯穿筒(9)的内壁固定设有多个清洁刷毛(10),所述调节盒(4)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11),两个所述安装轴(11)之间安装有静电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4)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7),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贯穿活动槽(7)且与活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6)的底端与调节盒(4)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背面的两侧均设有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4),所述电感磁芯主体(3)的两端均与相邻转动筒(14)的内壁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调节盒(4)且与丝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筒(14)外壁的一部分与电机(13)的输出端套设有皮带(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背面的一角固定安装有调节座(16),所述调节座(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座(1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栓(17),所述调节栓(17)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滑块的外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模电感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架(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支架(2)的底端与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20964.8U CN22114981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20964.8U CN22114981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49810U true CN221149810U (zh) | 2024-06-14 |
Family
ID=9141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20964.8U Active CN22114981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49810U (zh)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22820964.8U patent/CN2211498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46675U (zh) | 可调式电线牵引装置 | |
CN215868811U (zh) | 一种电缆生产铜丝屏蔽机 | |
CN221149810U (zh)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
CN218909380U (zh) | 贴片电感外部铜线缠绕装置 | |
CN218631667U (zh) | 差模电感绕线机构 | |
CN216736915U (zh) | 一种电线电缆收卷导向装置 | |
CN221551695U (zh) | 一种共差模一体电感线圈绕缠装置 | |
CN212725011U (zh) |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绕线机 | |
CN220357866U (zh) | 一种立式退扭机张力架 | |
CN209805627U (zh) | 一种电机转子生产用绕线装置 | |
CN115472419A (zh) | 变压器线圈制动绕线机 | |
CN219341241U (zh) | 一种新型电线线芯绕制装置 | |
CN219990766U (zh) | 一种成缆机成型稳线装置 | |
CN221165357U (zh) |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牵引装置 | |
CN220811387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绕线机 | |
CN221472884U (zh) | 一种节能高效型激光清洗机 | |
CN218984957U (zh) | 一种双螺旋分切机的裁切机构 | |
CN219489237U (zh) | 一种带有理线盒的高清线 | |
CN219678292U (zh) | 无铁芯电机电芯绕线模具 | |
CN217296728U (zh) |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排线张力调整装置 | |
CN221573696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差模电感绕线治具 | |
CN217600069U (zh) | 一种3d打印线材绕线机 | |
CN217123436U (zh) | 一种用于开料机的排屑装置 | |
CN221977756U (zh) | 一种绕线机的防缠线结构 | |
CN221807305U (zh) | 一种pcb板板面清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