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5097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5097U
CN221125097U CN202322295428.0U CN202322295428U CN221125097U CN 221125097 U CN221125097 U CN 221125097U CN 202322295428 U CN202322295428 U CN 202322295428U CN 221125097 U CN221125097 U CN 22112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tructure
movable member
developing
for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5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星
彭天生
武茹月
陈永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5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感光部件;显影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显影部件;第二可移动部件;以及保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保持结构以及设置在感光单元上的第二保持结构;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离开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使得显影部件在接触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接触;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移动并抵接在第二保持结构上,使得显影部件在分离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处理盒。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四色全色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彩色图像。处理盒包括感光单元和显影单元;感光单元包括感光部件(例如感光鼓)、充电部件,显影单元包括显影部件(例如显影辊)、送粉辊。感光部件、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送粉辊可分别独立旋转地设置在盒体上。
参阅图1-3,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中可拆卸地安装设有四个处理盒100(100Y、100M、100C、100XZZ),即第一处理盒100Y、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XZZ,基本水平地布置。旋转驱动力分别从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的驱动输出部分输出,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向第一至第四处理盒100(100Y、100M、100C、100XZZ)分别提供偏置电压(充电偏压、显影偏压等)。处理盒是通过一个托盘171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内的。具体是托盘171构造成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安装于水平表面上的状态下沿着大致水平的方向移动,4个处理盒分别安装到托盘的每个定位部。当托盘171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中,多个处理盒100一并随托盘171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内。当处理盒需要更换时候,开启前门11,多个处理盒可以一起随托盘171移动到图像形成主组件170外部。
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设有盒按压机构,包括存储元件按压单元190和盒按压单元191,存储元件按压单元190作用于非驱动侧,而盒按压单元191作用于驱动侧。主组件170还包括中间转印单元12。
在非驱动侧,通过关闭打印机的前门11,处理盒的存储元件按压单元190和盒按压单元191沿着箭头Z2的方向下降。存储元件按压单元190主要包括能够与设置在处理盒100中的存储元件(未示出)的电触点接触的主组件侧电触点(未示出)。通过连杆机构(未示出)与前门联动,存储元件和主组件侧的电触点能够彼此接触和分离。
在驱动侧,关闭前门11后(沿图3中箭头方向关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处理盒的主组件侧鼓驱动联接件180和主组件侧显影驱动联接件185通过连杆机构(未示出)在箭头Y1方向上突出。此外,通过打开前门,鼓驱动联接件180和显影驱动联接件185在箭头Y2的方向缩回。这样做目的,一方面可以是主组件侧鼓驱动联接件180和主组件侧显影驱动联接件185分别与处理盒的感光联结部件143和显影联轴器132更好的联结,从而接收驱动力。另一方面,防止托盘171的插入/移除不受阻碍。
在驱动侧,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图2所示)通过与显影单元的一部分接合来控制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部件的间隔和接触操作。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下方。具体地,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显影联接部件132和感光联接部件143下方(沿箭头Z2方向),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包括在驱动侧的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R和在非驱动侧的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L,驱动侧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R包括分离控制部件196R,非驱动侧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L包括分离控制部件196L(图4示出)。分离控制部件196R和196L构造成能够通过控制机构(未示出)在W41和W42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显影单元的显影部件相对于感光单元的感光部件相对接触(接触位置)或分离(间隔位置)。方向W41和W42基本平行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中的处理盒的布置方向X。
如图5所示,为了使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与处理盒的一部分接合并控制处理盒的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的分离/接触操作,分离控制单元196的一部分和处理盒显影单元的一部分必须在竖直方向(Z1、Z2方向)上重叠。因此,在沿X1方向插入处理盒100之后,处理盒显影单元的一部分(为可移动部件152)需要在竖直方向(Z1、Z2方向)上突出。
但是如果处理盒显影单元的一部分(可移动部件152)一直突出(突出部一直突出),在处理盒放入托盘171后,把托盘171推入(插入)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内的时候,会存在处理盒显影单元的一部分(可移动部件152)一直突出的突出部,与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干涉,从而导致托盘171在插入或者取出的时候受阻碍。所以已知的结构有,图5示出现有(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部正常安装入托盘的时候是缩回在显影单元(第二单元)内的,通过关上打印机前门,盒按压单元191按压可移动部件152,突出部才在竖直方向(Z1、Z2方向)上突出第二单元(显影单元)。并且与在W41和W42方向上可移动的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配合,进而实现感光单元的感光部件和显影单元的显影部件相对接触(接触位置)或间隔开(间隔位置、缩回位置或分离位置),拉伸弹簧153用于可移动部件152在不接收分离控制部件196的接触力和分离力时回复到初始位置。
但在现有的处理盒中与分离控制单元配合实现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分离与接触操作的机构较为复杂,且对机构内各部件之间力的作用效果要求较高,在与分离控制单元配合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与分离状态下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位置关系维持不稳定的情况,极易影响处理盒的显影工作及显影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中,处理盒包括:
感光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感光部件;
显影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显影部件;
第二可移动部件,其用于接收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使得显影单元在第一方向移动靠近感光单元,从而显影部件与感光部件接触,第二可移动部件还用于接收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使得显影单元在第一方向移动远离感光单元,从而显影部件与感光部件分离;以及
保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保持结构以及设置在感光单元上的第二保持结构;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离开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使得显影部件在接触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接触;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移动并抵接在第二保持结构上,使得显影部件在分离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分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影单元上设置第一保持结构以及在所述感光单元上设置第二保持结构,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分别在分离力和接触力消失后依旧保持在分离位置和接触位置,该设置方式简单,能够使得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位置关系维持稳定,提高处理盒的显影工作及显影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持单元设置成,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从抵接位置移动至与第二保持结构相互嵌合的嵌合位置,第二保持结构对第一保持结构形成阻碍力,阻碍第一保持结构离开嵌合位置,使得显影部件在接触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从而脱离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随后在第一方向上以显影单元靠近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向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第二保持结构嵌合;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分离力时,第二可移动部件在第一方向上以显影单元远离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离开嵌合位置,随后在第二方向上向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推压表面,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与推压表面配合的被推压表面,以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
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第一接触表面,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第一接触表面配合的第一被接触表面,第一接触表面能够与第一被接触表面抵接而保持在抵接位置,也能够随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抵接位置;
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接触表面,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第二接触表面配合的限制表面,第二接触表面能够与限制表面相互嵌合而保持在嵌合位置,也能够随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嵌合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第一可移动部件安装在显影支架上,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显影支架产生位移,从而远离或靠近第二保持结构;
显影支架上设有安装部分,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通过安装部分与显影支架可移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持单元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向第一可移动部件提供在第二方向上向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的弹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固定设置在显影单元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第一保持结构固定设置在显影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抵接部,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至少能够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反方向上产生抵接力,以使得第一抵接部在主组件未输出接触力时能够保持在与第二抵接部的抵接位置上,在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能够克服抵接力移动;
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阻碍部,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阻碍部,第一阻碍部与第二阻碍部嵌合时,至少能够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反方向上产生阻碍力,以使得第一阻碍部在主组件未输出分离力时能够保持在与第二阻碍部的嵌合位置上,在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能够克服阻碍力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抵接力移动;
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阻碍力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为圆柱,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阻碍部分别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外圆周面上;
第二保持结构包括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上卡扣部件设有向下的第一突起部,下卡扣部件设有向上的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相对;
第二抵接部形成在第一突起部和/或第二突起部的外侧壁上,第二阻碍部形成在第一突起部和/或第二突起部的内侧壁上;
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之间还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保持结构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结构为圆柱,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阻碍部分别形成在第二保持结构的外圆周面上;
第一保持结构包括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上卡扣部件设有向下的第一突起部,下卡扣部件设有向上的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相对;
第一抵接部形成在第一突起部和/或第二突起部的外侧壁上,第一阻碍部形成在第一突起部和/或第二突起部的内侧壁上;
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之间还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保持结构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和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处理盒的下部;
第一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第一抵接部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第一阻碍部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
第二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第二抵接部形成在第二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第二阻碍部形成在第二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的上部的第一锁定部,以及设置在感光单元上的第一被锁定部;
第一锁定部和第一被锁定部为可嵌合结构,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分离力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一被锁定部相嵌合,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一被锁定部相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为旋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不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从而避让第二保持结构,并保持在第二位置,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在接触力消失后保持在接触位置;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来自主组件的分离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从而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在分离力消失后保持在分离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结构包括第一齿牙部分,第二可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齿牙部分,第一齿牙部分能够与第二齿牙部分啮合,从而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部件包括用于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接触部分;
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第一可移动部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可移动部件包括被支撑部分以及设置在被支撑部分下方的突出部分;
突出部分用于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和分离力,其能够相对于被支撑部分移动,第二齿牙部分设置在突出部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光单元包括盒盖构件,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盒盖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存储元件按压单元和盒按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分离控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中的现有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处理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显影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驱动侧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可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接触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接触状态下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时的侧视图。
图17a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轴向位于第一位置,径向靠近W41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时的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a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轴向位于第二位置,径向靠近W41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轴向位于第二位置,径向靠近W42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大致为俯视视角)。
图18c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轴向位于第一位置,径向靠近W42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大致为俯视视角)。
图19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接收分离力时的侧视图。
图20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轴测图。
图21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局部放大位置示意图(图21的A处)。
图23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嵌合状态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嵌合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3的B处)。
图25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初始状态图。
图26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在鼓辊接触后嵌合位置图。
图27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在鼓辊分离后抵接位置图。
图28为实施例二的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爆炸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整体结构简图。
图31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局部分开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未被按压时)和突出单元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位置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被按压后)和突出单元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处于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34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位置示意图。
图35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一被锁定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第一保持结构与第二保持结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第一保持结构与第二保持结构位置配合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6的G处)。
图38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分离作用力时位置示意图。
图39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分离作用力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一被锁定部位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实施例三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突出单元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第一保持结构与第二保持结构位置分开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1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3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后初始的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4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的时的侧视图。
图45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6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接收分离力时的侧视图。
图47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100,其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上。
为便于理解,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参阅图6,处理盒100在水平面上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处理盒100在水平面上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竖直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表示为X、Y、Z方向,其中X方向包括朝向主组件内部的X1方向,以及背离主组件的X2方向,Y方向包括靠近处理盒100驱动侧的Y2方向,以及靠近处理盒100非驱动侧的Y1方向,Z方向包括竖直向上的Z1方向和竖直向下的Z2方向。
该主组件包括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处理盒的驱动件,该驱动件包括用于驱动感光部件104的鼓驱动联接件和驱动显影部件106的显影驱动联接件。主组件还包括盒按压单元191和存储元件按压单元,盒按压单元191用于在主组件的前门关闭时向下按压,作用于处理盒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主组件的前门开启时向上移动,取消对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按压。主组件还包括分离控制部件196,用于在W41和W42方向上移动,从而作用于处理盒的相关结构,使得显影部件106和感光部件104在接触位置和间隔位置之间切换。
该处理盒100包括感光单元108、显影单元109、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和保持单元。
该感光单元108包括盒盖构件、感光框架115,分别沿第二方向可旋转地设置在感光框架上的感光部件104和充电部件,以及用于接收主组件的鼓驱动联接件的驱动力并向感光部件104传递的鼓联轴器143。该感光部件104具体为感光鼓。该盒盖构件包括驱动侧盒盖构件116和非驱动侧盒盖构件117。
该显影单元109包括显影框架125、显影支架、显影部件106和调色剂进给辊(图中未示出),显影刮板,拉伸弹簧153,以及用于接收主组件的显影驱动联接件的驱动力的显影联轴器132。该显影支架包括固定在显影框架125的驱动侧的驱动侧支架128,以及固定在显影框架125的非驱动侧的非驱动侧支架127。该显影部件106的两端分别通过该驱动侧支架128和非驱动侧支架127沿第二方向可旋转地支撑。该显影部件106具体为显影辊。该显影刮板用于调整显影辊106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层厚。显影联轴器132通过显影驱动传递单元170接收驱动力,使得显影部件106和调色剂进给辊旋转以供给调色剂。该
该处理盒100具有朝向Y2方向的驱动侧,鼓联轴器143和显影联轴器132设置在处理盒100的驱动侧,接收来自主组件的驱动件的驱动力,该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盖设在感光框架和显影框架的驱动侧,处理盒100具有朝向Y1方向的非驱动侧,非驱动侧不用于接收驱动力,该非驱动侧盒盖构件117盖设在感光框架和显影框架的非驱动侧。感光部件104和鼓联轴器143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的两端由驱动侧盒盖构件116和非驱动侧盒盖构件117可旋转地支撑,显影部件106和显影联轴器132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的两端由驱动侧盒盖构件116和非驱动侧盒盖构件117可旋转地支撑。
参阅图12,感光单元108和显影单元109相对于旋转中心XZZ可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感光单元108固定不动,显影单元109相对应感光单元108可以绕旋转中心XZZ自由移动。当显影单元109受力后,显影部件106可以围绕旋转中心XZZ沿图12方向观察的顺时针方向相对于感光部件104旋转并与之接触,也就是接触位置,当显影单元109不受力时候,显影部件106可以围绕旋转中心XZZ沿图12方向观察的逆时针方向相对于感光部件104旋转并与之分离,也就是分离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固定住显影单元109,感光单元108相对应显影单元109可以绕旋转中心XZZ自由移动。当感光单元108受力后,感光部件104可以相对于显影部件106移动并与之接触,也就是接触位置,当感光单元108不受力的时候,感光部件104相对于显影部件106处于分离状态,也就是间隔位置或分离位置。
本实施例的大体设置如下:
保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保持结构以及设置在感光单元上的第二保持结构;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离开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使得显影部件在接触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接触;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移动并抵接在第二保持结构上,使得显影部件在分离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分离。
进一步地,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从抵接位置移动至与第二保持结构相互嵌合的嵌合位置,第二保持结构对第一保持结构形成阻碍力,阻碍第一保持结构离开嵌合位置,使得显影部件在接触力消失后与感光部件保持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保持结构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从而脱离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随后在第一方向以显影单元靠近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向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第二保持结构嵌合;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主组件的分离力时,第二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以显影单元远离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离开嵌合位置,随后在第二方向上向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推压表面,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与推压表面配合的被推压表面,以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二保持结构移动;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接触表面,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第二接触表面配合的限制表面,第二接触表面能够与限制表面相互嵌合而保持在嵌合位置,也能够随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嵌合位置;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第一接触表面,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第一接触表面配合的第一被接触表面,第一接触表面能够与第一被接触表面抵接而保持在抵接位置,也能够随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抵接位置。
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如下:
图8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驱动侧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可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可移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盒盖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保持单元包括第一保持结构、第二保持结构和弹性件151a。该第一保持结构实现为第一可移动部件。
该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包括主体部分151b、第一接触表面151c、第二接触表面151d、第一限制部分151e、第二限制部分151f和被推压表面151n,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1a设置为压缩弹簧。主体部分151b沿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151b的轴向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限制部分151e位于主体部分远离处理盒100驱动侧的一端(即朝向处理盒非驱动侧的一端),第二限制部分151f相较于第一限制部分靠近驱动侧,第一限制部分151e与第二限制部分151f用于限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显影单元109的轴向位置关系。此外主体部分151b用于支撑压缩弹簧151a,压缩弹簧151a靠近驱动侧的一端设置为抵靠于第二限制部分151f。
第一接触面151d、第二接触面151c位于主体部分151b的W42方向一侧,被推压表面151n位于主体部分151b的W41方向一侧,第一接触表面151c、第二接触表面151d、被推压表面151n均相较于第二限制部分151f更靠近驱动侧。
如图8、图10所示,第二可移动部件152设置有被支撑部分152a,其纵向方向大致为Z方向,第二可移动部件152还固定设置有在被支撑部分152a下方的突出部分152h,被支撑部分152a还包括主体部分152b,主体部分152b与突出部分152h彼此连接,第二可移动部件152还包括被按压部分152f,被按压部分152f为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前门关闭后,盒按压单元191所按压部分,即第二可移动部件152通过被按压部分152f接收来自盒按压单元191的按压力而可沿Z方向移动。突出部分152h分别在W41与W42方向(与X方向大致相同)设置有第一力(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和第二力(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此外突出部分152h设置有突出的弹簧钩部分152g,用于连接拉伸弹簧153。在被支撑部分152b靠近突出部分152h的部分设置有推压表面152n,推压表面152n在由非驱动侧朝向驱动侧的方向沿靠近感光单元108的方向倾斜,且推压表面152n在Z方向的延伸尺寸大于被推压表面151n。
如上,在将处理盒100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并关闭前门后,通过盒按压单元191的按压力使得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由初始位置转变为工作位置,即此时处理盒100与分离控制机构196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
如图8、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感光单元上,具体设置在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在感光框架上。该第二保持结构包括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和限制表面116d,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位于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外侧,大致朝向X1方向,限制表面116d位于驱动侧盒盖构件的内侧,大致倾斜朝向X2方向和Y1方向之间(相对于X2方向和Y1方向倾斜),限制表面116d相对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倾斜设置。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用于与第二接触面151c接触,限制表面116d用于与第二接触面151d接触。
如图7、图8所示,驱动侧支架128朝向非驱动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28m,用于支撑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被支撑部分152a;驱动侧支架128面向驱动侧的一侧还设置有弹簧钩部分128g,用于安装拉伸弹簧153。
如图7所示,驱动侧支架128还包括安装部分128e,安装部分128e设置于驱动侧支架128的下端,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轴向安装于安装部分128e内部,即安装部分128e用于支撑主体部分151b,且压缩弹簧151a朝向非驱动侧的一端抵靠在安装部分上。安装部分128e用于引导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轴向移动,即沿Y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151能够在第一轴向位置、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三轴向位置之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位置相对于第二轴向位置更靠近驱动侧也就是Y2方向,也即第一轴向位置相比第二轴向位置更靠近第二保持结构,同样,第三轴向位置相比第二轴向位置更靠近第二保持结构,第一轴向位置与第三轴向位置大致相当,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略有不同,第一轴向位置可以相比第三轴向位置更靠近Y2方向。
由于驱动侧支架128能够随着显影单元109相对于感光单元108转动,当第一可移动部件151随驱动侧支架128的安装部分128e转动时,其能够在径向上以靠近W41方向和靠近W42方向之间移动。或者,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直接由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推动,从而向W42方向移动。
图12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3为图1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2、图13所示,将描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处理盒100的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轴向位置(即Y向位置)处于第一轴向位置,X向位置靠近W41方向,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处于分离位置的状态,此时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处于工作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被推压表面151n与推压表面152n接触,第一接触表面151c接触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即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此外,安装部分128e通过显影压力弹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朝向感光单元108方向按压,因此第一接触表面151c朝向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按压。即,在该状态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通过分别支撑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与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来保持处理盒100的分离状态。
图14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接触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5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的接触状态下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4至图16所示,将描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处理盒100的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处于第三轴向位置,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处于接触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轴向位置(即Y向位置)为第三轴向位置,X向位置靠近W42方向,此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限制表面116d接触,即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嵌合,限制表面116d与第二接触表面151d的倾斜设置结构限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位置,用以保持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在感光单元108与显影单元109之间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未接收分离控制单元196作用力的情况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依靠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限制表面116d的位置关系及相互作用关系维持在在第三轴向位置。在可选的方式中,在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始终接收分离控制单元作用力的情况下,第二可移动部件受推压力而使得推压表面152n始终推压被推压表面151n,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受压使得处理盒100维持接触状态。
图17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时的侧视图。图18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时的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一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接收分离力时的侧视图。接下来将参照图17至图19对处理盒100在分离状态及接触状态之间的转变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显影联轴器132在箭头V2的方向上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的驱动力,使得显影部件106旋转。即,包括显影联轴器132的显影单元109从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接收在箭头V2方向上围绕摆动轴线XZZ的扭矩(驱动扭矩)。
如图17和图17a所示,当分离控制单元196在W42方向移动时,分离控制单元196的接触力施加部分和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彼此接触,使得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绕被支撑部分128m的轴线在B2方向转动。当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B2方向转动时,推压表面152n沿处理盒100的轴线方向推压被推压表面151n,在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推压作用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轴线方向(本实施例中即朝向非驱动侧方向的Y1方向,也是远离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方向)从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因此弹性件151a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18和图18a所示,随着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朝非驱动侧方向向第二轴向位置移动,第一接触表面151c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脱离接触,即离开抵接位置,参阅图18b,此时在分离控制单元196继续在W42方向移动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被允许在W42方向移动,即显影单元109被允许沿V2方向转动。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移动至在Y方向有重叠,即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限制表面116d相对但不接触的位置,此时感光单元108与显影单元109在显影压力弹簧及显影联轴器的转矩等作用下处于接触位置,即此时感光部件104与显影部件106接触。
此后,分离控制单元196在W41方向上移动并返回如图14所示的初始位置,即初始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未受力状态,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B1方向转动,因此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在弹性件151a的作用下从第二轴向位置沿轴向朝向驱动侧方向(也是靠近限制表面116d的方向)移动至第三轴向位置,参阅图18c,即移动至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限制表面116d接触的位置,即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嵌合,此时依靠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限制表面116d的作用使得显影单元109维持在与感光单元108接触的位置。
如图19所示,当处于初始位置的分离控制单元196开始在W41方向移动时,分离控制单元196的分离力施加部分与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接触,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接收分离力的作用而在B1方向转动。第二可移动部件152转动接触其抵靠显影单元109的部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B1方向转动按压驱动侧支架128,带动显影单元109在V1方向转动。由于安装部分128e与驱动侧支架128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再固定连接),因此显影单元109带动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一起在V1方向转动。
随之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第二接触表面151d与限制表面116d脱离接触,即离开嵌合位置,因此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的第二保持结构解除对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移动限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在轴向上从第三轴向位置朝向非驱动侧(也是远离限制表面116d的方向)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同时朝向W41方向移动,当其完全脱离限制表面116d后,由于弹性件151a的回复作用,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轴向朝靠近驱动侧方向(也是靠近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方向)移动,从第二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一轴向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接触表面151c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接触,即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位于抵接位置,使得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处于分离位置。
此后,分离控制单元196在W42方向上移动并返回如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即初始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未受力状态,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在B2方向转动,至推压表面152n与被推压表面151n接触位置,此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保持抵接,使得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处于分离位置,即此时感光部件104与显影部件106处于未接触状态。未接触状态可以是整体未接触也可以是至少部分未接触,具体根据处理盒100各部分作用效果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影单元上设置第一保持结构以及在所述感光单元上设置第二保持结构,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分别在分离力和接触力消失后依旧保持在分离位置和接触位置,该设置方式简单,能够使得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位置关系维持稳定,提高处理盒的显影工作及显影质量。
上述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拉伸弹簧153及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第二保持结构、驱动侧支架128等结构均设置在处理盒100的驱动侧,在上述结构的作用下可实现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的分离接触过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同时在非驱动侧设置保持单元及相关结构,即设置第一可移动部件、第二可移动部件、拉伸弹簧153和第二保持结构等结构,具体设置方式可依据非驱动侧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选的,也可以仅在非驱动侧设置保持单元及相关结构,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在第一轴向位置、第二轴向位置和第三轴向位置之间的移动可以不严格沿第二方向进行,也可以沿倾斜于第二方向的方式移动,可以直线移动或以其他轨迹移动,只要能够在第二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能够在抵接位置和嵌合位置之间切换即可。
另外,限制表面116d也可以设置在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外侧,可以是倾斜朝向X2方向和Y2方向之间,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从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时,可以是朝向驱动侧方向也就是Y2方向移动,随后从第二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三轴向位置时,朝向非驱动侧方向也就是Y1方向移动,从而与限制表面116d嵌合,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从与限制表面116d的嵌合位置移动至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抵接的抵接位置的运动方式同理相应改变,推压表面152n和被推压表面151n的倾斜方向相应改变,其他需要改变的相关结构也相应改变,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第二保持结构之间的抵接和嵌合功能即可。
推压表面、被推压表面、第二接触表面和限制表面等结构的形状也可以不同,其倾斜角度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相关功能即可。
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也可以设置在显影框架而非显影支架上,相关结构可做出适应性变化。第二保持结构可以设置在感光框架而非盒盖构件上,相关结构可做出适应性变化。保持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盒非驱动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保持结构并非相对于显影单元可移动的部件,而是固定设置在显影单元上。
本实施例的大体设置如下:
第一保持结构固定设置在显影单元上。
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抵接部,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时,至少能够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反方向上产生抵接力,以使得第一抵接部在主组件未输出接触力时能够保持在与第二抵接部的抵接位置上,在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能够克服抵接力移动;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阻碍部,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阻碍部,第一阻碍部与第二阻碍部嵌合时,至少能够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反方向上产生阻碍力,以使得第一阻碍部在主组件未输出分离力时能够保持在与第二阻碍部的嵌合位置上,在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能够克服阻碍力移动。
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抵接力移动;
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阻碍力移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如下:
图20示出了实施例二处理盒的轴测图,图21示出了实施例二处理盒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22示出了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的局部放大位置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保持单元包括第一保持结构和第二保持结构。第一保持结构实现为圆柱151,上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阻碍部分别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外圆周面上,具体地,第一抵接部是圆柱151外圆周面上朝向W42方向的一部分,第一障碍部是圆柱151外圆周面上朝向W41方向的一部分。圆柱151设置在显影单元109上,且位于驱动端,并且沿着显影单元109的长度方向从非驱动端向驱动端延伸,即沿着X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X方向倾斜。
更加具体的,详细如图22所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局部放大位置,第二保持结构实现为与圆柱151配合的卡扣部161,卡扣部161设置在感光单元108上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卡扣部161包括上卡扣部件1611和下卡扣部件1612。上卡扣部件1611设有向下的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包括上第一接触部1611a以及上第二接触部1611b,还包括上第三接触部1611c。详细见图24,下卡扣部件1612设有向上的第二突起部以及支撑圆柱151的下第四接触部1612d。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相向设置,第二突起部包括下第一接触部1612a,下第二接触部1612b和下第三接触部1612c。
上述第二抵接部实现为该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当圆柱151位于卡扣部的外部并与卡扣部161抵接时,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与圆柱151外圆周面上朝向W42方向的一部分抵接,从而在显影单元朝向感光单元靠近的反方向上(大致为W41方向)产生抵接力,阻碍圆柱151进一步朝W42方向移动,即当主组件未输出接触力时,圆柱151能够保持在与卡扣部161的抵接位置上,从而保持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的分离位置。
上述第二障碍部实现为该上第一接触部1611a和/或下第一接触部1612a,当圆柱151位于卡扣部的内部与卡扣部161嵌合时,上第一接触部1611a和/或下第一接触部1612a能够与圆柱151外圆周面上朝向W41方向的一部分接触,从而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反方向上产生阻碍力,阻碍圆柱151进一步朝W41方向移动,即当主组件未输出分离力时,圆柱151能够保持在与卡扣部161的嵌合位置上,从而保持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的接触位置。
其中,下第二接触部1612b和第一接触部1612a分别与第四接触部1612d形成一倾斜角度设置。下第三接触部1612c与下第四接触部1612d平行设置。或者下第三接触部1612c与第四接触部1612d相交设置,其与下第四接触部1612d的倾斜角度大于下第二接触部1612b和下第一接触部1612a分别与下第四接触部1612d形成一倾斜角度。
图23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的嵌合状态图,图24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的嵌合状态局部放大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圆柱151嵌合在由上卡扣部件1611和下卡扣部件1612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即在Z1方向上,圆柱151的外圆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分别抵接住下第一接触部1612a和下第四接触部1612d,同时圆柱面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住上第一接触部1611a。这样实现圆柱151与卡扣部161嵌合的状态,也即是圆柱151在W41方向上被卡扣部161的至少一个接触部(下第一接触部1612a和/或上第一接触部1611a)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圆柱151也可以不与下第四接触部1612d而是与上卡扣部件1611的平底面部分接触,或者在上下方向上悬空于卡扣部161中。
图25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的初始图,图26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在鼓辊接触后位于嵌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7为实施例二处理盒的保持单元,在鼓辊分离后位于抵接状态的示意图。在保持单元位于初始位置时候,即处理盒初始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内部的时候,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受到盒按压单元191的按压力,使突出单元154从处理盒内沿着Z2方向伸出,并进入显影分离控制单元195的分离控制部件196R的空间位置内。这个时候,由于圆柱151位于卡扣部161在W41方向的外侧,即圆柱151的外圆周面与卡扣部161的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抵接,此时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间隔开状态,如图25,间隔位置(或称分离位置)。
当突出单元154收到主组件分离控制部件196R向W42方向移动的接触力的时候,圆柱151在W41方向进入到卡扣部161的内部空间位置内,圆柱151在W41方向上被卡扣部161的至少一个接触部限制。这个时候由于圆柱151与卡扣部161嵌合,无法在W41和W42方向上自由移动,从而有效保障显影部件106和感光部件104的有效接触,可以实现处理盒100在图像形成装置主组件170的打印显影工作。
为了便于圆柱151在W42方向上进入卡扣部161内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即圆柱151朝向W42方向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与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两者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方向(大致为W42方向,也大致为X2方向)上具有倾斜分量,即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不是完全与第一方向垂直,而是倾斜于第一方向,使得突出单元154接收主组件的分离力时,圆柱151能够克服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或下第二接触部1612b的抵接力移动,从而进入到卡扣部161内部。由于第一抵接部形成在圆柱151的外圆周面上,因此该第一抵接部是圆弧结构,因此也是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方向(大致为W42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具有倾斜分量,即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
当突出单元154收到打印机分离控制部件196R向W41方向移动的作用力时,如图27状态。圆柱151在W41方向上从卡扣部161的内部空间内移出并脱离与卡扣部161的接触,详细如图27所示。这个时候显影部件106和感光部件104的脱离接触,即处于分开状态。
为了便于圆柱151在W41方向上从卡扣部161内部脱离,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即圆柱151朝向W41方向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与上第一接触部1611a和/或下第一接触部1612a,两者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方向(大致为W41方向,也大致为X1方向)的切线方向上(考虑到显影单元的移动轨迹是圆弧,所以以显影单元远离感光单元移动时的切线方向为基准,该切线方向大致为W41方向)具有倾斜分量,即上第一接触部1611a和/或下第一接触部1612a不是完全与切线方向垂直,而是倾斜于切线方向,使得突出单元154接收主组件的分离力时,圆柱151能够克服上第一接触部1611a和/或下第一接触部1612a的阻碍力移动,从卡扣部161内部脱离。由于第一阻碍部形成在圆柱151的外圆周面上,因此该第一阻碍部也是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方向(大致为W41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具有倾斜分量。
当突出单元154收到主组件分离控制部件196R继续向W42方向移动,即分离控制部件196R回到初始位置后,圆柱151位于卡扣部161在W41方向的外侧,圆柱151的外圆周面与卡扣部161的上第二接触部1611b和下第二接触部1612b抵接,此时显影部件与感光部件104是保持在间隔状态(也称分离状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第一保持结构是卡扣部161,第二保持结构是圆柱151的方式,此时,圆柱151设置在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卡扣部161设置在显影单元109上,如图28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保持结构和第二保持结构的形状不同,另外,保持单元还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一被锁定部。
本实施例的大体设置如下:
第一保持结构和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处理盒的下部;第一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第一抵接部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第一阻碍部形成在第一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第二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第二抵接部形成在第二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第二阻碍部形成在第二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保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显影单元的上部的第一锁定部,以及设置在感光单元上的第一被锁定部;第一锁定部和第一被锁定部为可嵌合结构,其相互嵌合时能够将显影单元保持在分离位置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如下:
参阅图29-40,本实施例的保持单元包括位于显影单元的下部(具体位于驱动侧支架128的下部)的第一保持结构、位于感光单元的下部(具体位于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下部的侧壁)的第二保持结构,以及位于显影单元的上部(具体位于驱动侧支架128的上部)的第一锁定部和位于感光单元的上部(具体位于驱动侧盒盖构件116的上部或感光框架的上部)的第一被锁定部。
详细的如图31所示,驱动侧支架128在Z1方向上且靠近感光单元10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定部1281,在Z2方向上设置有第一保持结构1282。在驱动侧盒盖构件116靠近第一保持结构128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保持结构1162。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配合,可以实现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显影位置的自锁,也就是说,当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嵌合的时候,显影部件106和感光部件104是处于显影位置,处理盒100可以正常显影打印。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可以嵌合实现自锁。
具体地,该第一保持结构1282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为弯折状结构,第一保持结构1282朝向W42的一侧的侧壁为外侧壁,该外侧壁形成第一抵接部。该第二保持结构1162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为弧形结构,第二保持结构1162朝向W41的一侧的侧壁为外侧壁,该外侧壁形成第二抵接部。当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抵接时,能够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反方向上(大致为W41方向)产生抵接力,使得在主组件未输出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和第二保持结构1162能够保持在抵接位置上,从而保持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的分离位置。
该第一保持结构1282朝向W41的一侧的侧壁为内侧壁,该内侧壁形成第一阻碍部。该第二保持结构1162朝向W42的一侧的侧壁为内侧壁,该内侧壁形成第二阻碍部。当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嵌合时,能够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反方向上(大致为W42方向)产生阻碍力,使得在主组件为输出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和第二保持结构1162能够保持在嵌合位置上,从而保持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的接触位置。
为了便于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能够朝向W42方向克服抵接力,相对于第二保持结构1162移动,从而与第二保持结构1162嵌合,该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显影单元向感光单元靠近的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具有倾斜分量(即不是完全与切线方向垂直,而是倾斜于切线方向,该切线方向大致为W42方向),使得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抵接力移动。
为了便于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能够朝向W41方向克服阻碍力,相对于第二保持结构1162移动,从而与第二保持结构1162脱离,该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在显影单元相对感光单元远离的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具有倾斜分量(即不是完全与切线方向垂直,而是倾斜于切线方向,该切线方向大致为W41方向),使得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阻碍力移动。
图32为本实施例处理盒的驱动侧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未被盒按压单元191按压时,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单元154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配合位置图。参考图32所示,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处理盒驱动侧的可移动部件)没有被盒按压单元191按压,弹性件153没有受力的作用,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单元154没有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配合。
通过关上图像形成装置前门,详细参考图33所示,盒按压单元191按压第二可移动部件152(位于驱动侧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52R和/或位于非驱动侧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52L),突出单元154才在竖直方向(Z1、Z2方向)上突出第二单元(显影单元109)。并且在W41和W42方向上可移动地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配合,也可以理解为在W41和W42方向上,突出单元154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存在至少部分重叠,进而可以实现感光单元108(第一单元)的感光部件104和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的显影部件106相对接触(接触位置)或间隔开(间隔位置、分离位置)。图33中,此时是突出单元154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处于初始位置时候的状态。
基于图30结构的处理盒,图34示出了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受到盒按压单元191按压力后,驱动侧突出单元154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即接触力)时,即突出单元154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的显影作用部1961抵接。这时候,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会围绕旋转中心XZZ旋转,在这里可以是显影联轴器132的旋转轴线。从而可以使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与感光单元108(第一单元)接触。
图35为本实施例处理盒的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单元154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显影作用力时,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分开(分离)位置结构示意图。此时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接触位置。
图36-37图从另一个角度示出了处理盒100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单元154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显影作用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和第二保持结构1162位置结构示意图,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嵌合,此时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接触位置。
综合,当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接触时,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处于分开(分离)位置,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处于嵌合位置。
图38示出了第二可移动部件152受到盒按压单元191按压力后,驱动侧突出单元154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分离作用力(即分离力)时,即突出单元154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的分离作用部1962抵接。这时候,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会围绕旋转中心XZZ旋转,在这里可以是显影联轴器132的旋转轴线。从而可以使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与感光单元108(第一单元)分开或间隔开。
图39为本实施例处理盒的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突出单元154结构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分离作用力时,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接触(即自锁或嵌合)位置结构示意图。此时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分离位置。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锁定部1281的突出位置与第一被锁定部1081的突出位置相互错开,且第一锁定部1281在W42方向上深入第一被锁定部1081的凹腔内,从而形成嵌合状态。此时,显影单元109(第二单元)与感光单元108(第一单元)处于分开或间隔开状态。
图40是示出了处理盒100驱动侧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单元154结构受显影分离控制部件接受分离作用力时,第一保持结构1282和第二保持结构1162位置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分开(间隔开),此时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分开(间隔开)的位置。
综合,当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分开(间隔开)位置时,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处于嵌合位置,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处于分开(间隔开)的位置。
另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还可以是一个拉簧机构。即拉簧的一端设置在显影单元109上,拉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感光单元108上。
具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关上图像形成装置前门,详细参考图33所示,盒按压单元191按压第二可移动部件152(152R和/或152L),突出单元154才在竖直方向(Z1、Z2方向)上突出第二单元(显影单元109),并且在W41和W42方向上可移动地与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配合。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接收到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的显影作用力,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移动至分开(分离)位置,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移动至嵌合位置,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接触。当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候,通过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的嵌合维持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的接触状态。
当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接收到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的分离作用力,第一锁定部1281与感光单元108上的第一被锁定部1081移动至接触位置,第二保持结构1162与第一保持结构1282移动至分开位置,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是处于分离状态。当显影分离控制部件196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候,通过第一被锁定部1162与第一锁定部1282的嵌合维持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的分离状态。
通过第二可移动部件的突出单元实现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分离控制单元的配合,结合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上的保持单元,实现显影单元中的显影部件和感光单元上的感光部件的接触和分离,整体结构简单而且有效避免显影保持结构复杂导致显影不稳定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设置方式和移动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的大体设置如下:
第一保持结构为旋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不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旋转轴线;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来自主组件的接触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从而避让第二保持结构,并保持在第二位置,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在接触力消失后保持在接触位置;当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来自主组件的分离力时,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从而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使得显影单元能够在分离力消失后保持在分离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可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保持结构包括第一齿牙部分,第二可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齿牙部分,第一齿牙部分能够与第二齿牙部分啮合,从而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旋转。
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如下:
图41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的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2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驱动侧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如图41、图4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结构实现为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其包括被支撑部分151a、主体部分151b、接触部分151c和第一齿牙部分151k,主体部分151b成形为中空圆柱状,主体部分151b内周面形成被支撑部分151a,主体部分151b的外周面至少部分设置齿牙,即形成为第一齿牙部分151k,在主体部分151b与第一齿牙部分不同的位置设置接触部分151c。第一可移动部件151通过被支撑部分151a安装于驱动侧支架128,接触部分151c用于与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设置的第二保持结构接触,第一齿牙部分151k用于与第二可移动部件152配合以接收分离力和接触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成型为上下分体结构,上部为被支撑部分152b,下部为突出部分152h,被支撑部分152b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被支撑部分152b在Z2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部分152c,引导部分152c用于与下述被引导部分152d配合引导突出部分152h沿大致W41和W42的方向移动。下部突出部分152h除包括第一力(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和第二力(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在突出部分152h的Z1方向设置有被引导部分152d,被引导部分152d成形为中空矩形块,被引导部分152d设置有贯穿部分152t与开口部分152e,引导部分152c通过开口部分152e进入被引导部分152d并使得引导部分152c安装于贯穿部分152t内,以完成上部被支撑部分152b与下部突出部分152h的安装连接关系。可选的,被引导部分152d还可以设置为处矩形状以外的圆柱状、圆台状等不同的结构形状,对比不作具体限制。
此外,被引导部分152d的外壁部分还设置有第二齿牙部分152k,第二齿牙部分152k用作传动部分用于将第二可移动部件152所接收的分离力和接触力传递至第一可移动部件151。具体的,第二齿牙部分152k用于与第一齿牙部分151k配合传动。
驱动侧支架128包括安装部分128e及限位部分128f,安装部分1528e用于支撑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被支撑能部分151a,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旋转设置在显影单元上,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不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旋转轴线,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可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即垂直于分离控制部件的移动方向W41和W4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与Z方向倾斜的方向,只要能够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接触部分151c能够旋转至抵接或避让该第二保持结构的位置即可。限位部分128f用于限制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与驱动侧支架128在Z方向的位置关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也可以设置在显影框架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驱动侧盒盖构件116上,其实现为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用于与接触部分151c接触。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大致朝向X1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结构也可以设置在感光框架上。
图43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后初始的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4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接收接触力时的侧视图。图45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的侧视图。如图43所示,在将处理盒100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并关闭前门后,处理盒10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分离控制单元196的位置关系,此时第二可移动部件152通过被按压部分152f接收按压力而沿Z2方向移动至突出部分152h与分离控制单元196重合位置。同时,第二齿牙部分(传动部分)152k相对于第一齿牙部分151k沿Z2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齿牙部分151k与第二齿牙部分152k的保持啮合。此时,接触部分151c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接触并抵接,以使得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维持鼓辊分离状态(即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将参照图43至图45描述处理盒100在接收主组件的接触力后在分离状态转变为接触状态的工作过程。在图43所示状态下,当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指令需要执行显影工作时,分离控制单元196在图44所示W42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分离控制单元196与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接触并且接触力施加部分对其施加力的作用,此时突出部分152h接收接触力并在引导部分152c与贯穿部分152t的作用下沿W42方向移动,即第二齿牙部分152k沿W42方向移动,第二齿牙部分152k通过与第一齿牙部分151k的啮合关系带动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B2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接触部分151c从抵接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第一位置旋转至避让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第二位置。接触部分151c对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形成避让,即接触部分151c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接触关系(抵接关系)逐步解除,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对接触部分151c的推压作用逐步撤销。因此第二可移动部件152能够通过其抵接在驱动侧支架128的部分带动显影单元109沿V2方向摆动,转变为图44所示的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的接触状态。
此后,如图45所示,分离控制单元196在W41方向上移动,即分离控制单元196撤销对突出部分152h的接触力(接触力接收部分152q)的作用,第二可移动部件152与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依靠第一齿牙部分151k与第二齿牙部分152k的啮合作用维持在图44所示位置。即在图45所示状态下,当分离控制单元196完成沿W41方向的移动后,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部分152h与分离控制单元196的相对位置恢复到互不接触状态。可选的,根据不同型号图像形成装置的分离控制单元结构及在W41方向与W42方向的行程差异,可对突出部分152h的结构进行调整设计,以使得突出部分152h与分离控制单元处于与图43所示初始状态相同或不同的相对位置,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图46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接触状态下接收分离力时的侧视图。图47为实施例四的处理盒在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接下来,将参照图45至图47描述处理盒100在接收力的作用后由接触状态转变为分离状态的工作过程。当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指令需要使得处理盒100处于鼓辊分离状态时,在图45所示状态下,分离控制单元196沿W41方向移动,当移动至分离控制单元196的分离力施加部分与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接触并施加分离力,突出部分152h接收力的作用且在引导部152c的引导作用下沿W41方向移动,即第二齿牙部分152k沿W41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二齿牙部分152k的移动过程中,第二可移动部件152通过第二齿牙部分152k与第一齿牙部分151k的啮合作用而带动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沿B1方向逐步转动,即接触部分151c沿B1方向逐步转动,从避让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第二位置转向抵接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第一位置。如图46所示,当分离控制单元196停止在W41方向的移动时,接触部分151c随之停止转动,此时接触部分151c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接触。接触部分151c在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的推压作用下,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被支撑部分151a对安装部分128e的推压带动显影单元沿V1方向转动。由此,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转变为显影部件106与感光部件104分离的状态。
此后,如图47所示,分离控制单元196在W42方向移动,即分离控制单元196撤销对突出部分152h(分离力接收部分152p)的分离力,第二可移动部件152与第一可移动部件151依靠第一齿牙部分151k与第二齿牙部分152k的啮合作用维持在图46所示位置。即在图47所示状态下,当分离控制单元196完成沿W42方向的移动后,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突出部分152h与分离控制单元196的相对位置恢复到互不接触状态。可选的,根据不同型号图像形成装置的分离控制单元结构及在W41方向与W42方向的行程差异,可对突出部分152h的结构进行调整设计,以使得突出部分152h与分离控制单元处于与图43所示初始状态相同或不同的相对位置,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第二可移动部件152、驱动侧支架128等结构同样可适应性地设置在非驱动侧,以实现显影单元109与感光单元108的分离接触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将传动部分设置为齿牙传动结构,可以更加稳定且准确地控制当处理盒100接收分离控制单元196施加的力的作用时的移动距离,以保证鼓辊分离与接触状态的稳定维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移动部件152的被支撑部分152b与突出部分152h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后固定连接),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第一可移动部件151的接触部分151c能够转动到与第一被接触表面116c脱离的第二位置,需要突出部分152h提供比较大的转动行程,在突出部分152h与被支撑部分152b固定的情况下,将导致第一可移动部件151整体也需要比较大的转动角度。而采用两者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突出部分152h接收接触力和分离力移动的时候,其会相对被支撑部分152b产生至少一部分相对滑动,在突出部分152h带动被支撑部分152b产生转动时,被支撑部分152b的转动角度较小,有利于保持部件之间的稳定和处理盒运行的稳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或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自由组合,包括对上述不同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特征进行自由组合,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感光部件;
显影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和可旋转设置的显影部件;
第二可移动部件,其用于接收所述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使得所述显影单元在第一方向移动靠近所述感光单元,从而所述显影部件与所述感光部件接触,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还用于接收所述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使得所述显影单元在第一方向移动远离所述感光单元,从而所述显影部件与所述感光部件分离;以及
保持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上的第一保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光单元上的第二保持结构;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提供的接触力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离开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使得所述显影部件在所述接触力消失后与所述感光部件保持接触;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提供的分离力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移动并抵接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上,使得所述显影部件在所述分离力消失后与所述感光部件保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设置成,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所述主组件的接触力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从抵接位置移动至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相互嵌合的嵌合位置,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对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形成阻碍力,阻碍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离开嵌合位置,使得所述显影部件在所述接触力消失后与所述感光部件保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
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的接触力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移动,从而脱离与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抵接位置,随后在第一方向上以所述显影单元靠近所述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向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嵌合;
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的分离力时,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在第一方向上以所述显影单元远离所述感光单元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移动,离开嵌合位置,随后在第二方向上向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推压表面,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与所述推压表面配合的被推压表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在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移动;
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第一接触表面,所述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配合的第一被接触表面,所述第一接触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一被接触表面抵接而保持在抵接位置,也能够随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抵接位置;
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设有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第二保持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配合的限制表面,所述第二接触表面能够与所述限制表面相互嵌合而保持在嵌合位置,也能够随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离开嵌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显影支架上,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显影支架产生位移,从而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保持结构;
所述显影支架上设有安装部分,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所述安装部分与所述显影支架可移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提供在第二方向上向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方向移动的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显影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时,至少能够在所述显影单元向所述感光单元靠近的反方向上产生抵接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主组件未输出接触力时能够保持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抵接位置上,在所述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能够克服所述抵接力移动;
所述第一保持结构设有第一阻碍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设有第二阻碍部,所述第一阻碍部与所述第二阻碍部嵌合时,至少能够在所述显影单元相对所述感光单元远离的反方向上产生阻碍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阻碍部在所述主组件未输出分离力时能够保持在与所述第二阻碍部的嵌合位置上,在所述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能够克服所述阻碍力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所述主组件输出接触力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所述抵接力移动;
所述第一阻碍部和第二阻碍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以使得在所述主组件输出分离力时,所述第一保持结构能够克服所述阻碍力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为圆柱,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阻碍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包括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所述上卡扣部件设有向下的第一突起部,所述下卡扣部件设有向上的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相对;
所述第二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或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阻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或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内侧壁上;
所述上卡扣部件和所述下卡扣部件之间还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为圆柱,所述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阻碍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包括上卡扣部件和下卡扣部件;所述上卡扣部件设有向下的第一突起部,所述下卡扣部件设有向上的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相对;
所述第一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或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阻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或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内侧壁上;
所述上卡扣部件和所述下卡扣部件之间还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和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下部;
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阻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
所述第二保持结构为弯折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阻碍部形成在所述第二保持结构的内侧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的上部的第一锁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光单元上的第一被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和第一被锁定部为可嵌合结构,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的分离力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被锁定部相嵌合,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的接触力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被锁定部相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为旋转设置在所述显影单元上的第一可移动部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具有不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
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收所述主组件的接触力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从而避让所述第二保持结构,并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显影单元能够在所述接触力消失后保持在接触位置;
当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接受来自所述主组件的分离力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旋转轴线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从而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抵接,使得所述显影单元能够在所述分离力消失后保持在分离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的旋转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结构包括第一齿牙部分,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包括第二齿牙部分,所述第一齿牙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二齿牙部分啮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的作用力下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保持结构抵接的接触部分;
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影部件的显影支架,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显影支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包括被支撑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被支撑部分下方的突出部分;
所述突出部分用于接收所述主组件的接触力和分离力,其能够相对于所述被支撑部分移动,所述第二齿牙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包括盒盖构件,所述第二保持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盖构件上。
CN202322295428.0U 2022-08-26 2023-08-24 一种处理盒 Active CN2211250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2924 2022-08-26
CN202222272924X 2022-08-26
CN202222294407 2022-08-31
CN2022222944072 2022-08-31
CN202222380987 2022-09-08
CN202222385888 2022-09-08
CN2022223809877 2022-09-08
CN2022223858888 2022-09-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5097U true CN221125097U (zh) 2024-06-11

Family

ID=9002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9093.7A Pending CN117631506A (zh) 2022-08-26 2023-08-24 一种处理盒
CN202322295428.0U Active CN221125097U (zh) 2022-08-26 2023-08-24 一种处理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9093.7A Pending CN117631506A (zh) 2022-08-26 2023-08-24 一种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63150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1506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8490B2 (en)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U2691653C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блок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барабана
RU2712779C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JP4110144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47421B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KR100456048B1 (ko) 착탈 가능한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를 갖춘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 장치
US7769321B2 (en) Functional unit loc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unctional unit locking apparatus
US71878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securing member to secure an image forming unit to a housing body
US9268302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emountable image forming unit
US6917774B2 (en) Process cartridge mounting and demoun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guide to be positioned, a process cartridge detachably mountable to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guide to be positioned or a cartridge positioning portion, and th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918259B (zh) 一种控制机构以及显影盒
JP4396867B1 (ja) 像形成剤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21125097U (zh) 一种处理盒
JP2007297148A (ja) 給紙カセットおよび給紙装置
US80100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573525B2 (en) Drum unit,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and movable member
JP2017521727A (ja) 回転力駆動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U202134409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N220526193U (zh) 一种处理盒
CN220584559U (zh) 一种处理盒
CN220691263U (zh) 一种处理盒
CN220962147U (zh) 一种处理盒
US114938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17666311A (zh) 一种处理盒
JP20071481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