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3305U -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3305U
CN221113305U CN202420168964.6U CN202420168964U CN221113305U CN 221113305 U CN221113305 U CN 221113305U CN 202420168964 U CN202420168964 U CN 202420168964U CN 221113305 U CN221113305 U CN 221113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toothed
spring
axis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689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波
陈晓平
乔威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to CN2024201689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3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3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3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积墨揿动笔,第一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第二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第二齿状部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机构中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结构的离散设置,减少齿峰轴线错开设置的生产制造难度,并且形成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得第二齿状部在转动配合时产生的屑物质逐步转移到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防止磨损产生的屑物质过多存在于转动配合连接处导致的卡顿,增加了揿动笔使用的流畅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揿动笔相较于常规插盖笔具有优越的使用便捷性,同时具有体积小,笔帽不易丢失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但是由于揿动笔在现有结构中揿动出芯和揿动回缩时笔芯与笔身始终是统一角度,在书写时,手握笔身的位置受限于笔夹位置也基本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笔头球珠受到的书写按压力方向始终相同,会造成球珠的不均匀磨损,极易出现笔头积墨现象。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防积墨揿动笔以防止在书写时笔头球珠集中受力而不均匀磨损导致的积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实现防止在书写时笔头球珠集中受力而不均匀磨损导致的积墨现象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包括笔杆、笔颈、具有笔头的笔芯部件、揿动组件;笔颈与笔杆连接而用于作为执笔者的手持部分以便在书写面上进行书写,揿动组件适于沿揿动笔的轴线方向驱动笔芯伸出或缩回笔颈,揿动组件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笔芯部件连接并设置成适于响应执笔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下笔和抬笔动作驱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转动机构包括沿轴线延伸设置有揿杆,揿杆包括设置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其中,与第一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一棘齿部和与第二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二棘齿部,
第一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
第二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第二齿状部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
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
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持续受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部配合连接;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失去来自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和第一棘齿部配合连接;通过笔芯部件反复地受到和失去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的配合作用使笔芯部件绕轴线沿同一方向反复地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笔芯部件能在360度方向上绕轴线以分度方式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在揿杆上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齿状部与第二齿状部在轴线上分别以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为中心轴对称分布,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设置在第一齿状部相邻的齿峰轴线中间,从而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限定笔芯部件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在下笔动作过程中,揿杆适于由第二齿状部驱动以带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第一角度;在抬笔动作过程中,揿杆由第一齿状部驱动以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和等于笔芯部件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进一步的,第二棘齿部设置在弹簧限位部上,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揿杆并带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在弹簧限位部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二棘齿部脱离配合;
第一棘齿部设置在套管内部,揿杆进入套管内部,第一齿状部在套管内部与第一棘齿部配合或者脱离配合连接,套管远离第一棘齿部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弹簧,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与第一棘齿部脱离配合,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在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一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揿杆并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
进一步的,套管包括弹簧定位槽,弹簧限位部表面有与弹簧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筋。
进一步的,弹簧限位部包括缓冲弹簧和内塞部,内塞部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弹簧限位部的内部,缓冲弹簧设置在弹簧限位部内部,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弹簧限位部和内塞部,在抬笔动作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解除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的配合。
进一步的,内塞部包括第一定位面,弹簧限位部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第二定位面向外凸起,使得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配合限定内塞部和弹簧限位部沿轴线的环向移动。
进一步的,弹簧限位部还包括限位槽,内塞部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从而将内塞部设置在弹簧限位部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积墨揿动笔,通过转动机构中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结构的离散设置,减少齿峰轴线错开设置的生产制造难度的同时还能节约生产成本,并且形成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得第二齿状部在转动配合时产生的屑物质逐步转移到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防止磨损产生的屑物质过多存在于转动配合连接处导致的卡顿,增加了揿动笔使用的流畅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书写时执笔者根据字体结构或者是疲惫度进行的反复下笔和抬笔的动作状态,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笔芯绕揿动笔轴线的360°旋转,避免了笔芯球珠因揿动笔固定不变的书写取向导致的不均匀磨损,消除因此造成的笔头积墨现象,提高揿动笔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内容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会得到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作为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示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防积墨揿动笔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防积墨揿动笔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套管的部分切开图;
图6是图4中的套管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揿杆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揿杆的主视图;
图9是图7中揿杆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内塞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弹簧限位部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弹簧限位部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弹簧限位部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抬笔状态时揿动组件的半切开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笔状态时揿动组件的半切开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笔杆:10
笔颈:20
笔夹:30
定位圈:40
套管:50
弹簧定位槽:51
第一棘齿部:52
揿杆:60
夹持筋:61
第一齿状部:62
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
第二齿状部:63
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
第一齿峰轴线:64
第二齿峰轴线:65
内塞部:70
定位凸台:71
第一定位面:72
弹簧限位部:80
第二棘齿部:81
定位筋:82
限位槽:83
第二定位面:84
转轮:90
揿头:100
伸缩弹簧:110
缓冲弹簧:120
笔芯部件:1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说明书、权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包括笔杆10、笔颈20、具有笔头的笔芯部件130、揿动组件;笔颈20与笔杆10连接而用于作为执笔者的手持部分以便在书写面上进行书写,揿动组件适于沿揿动笔的轴线方向驱动笔芯伸出或缩回笔颈20,揿动组件除了包括用于驱动笔芯部件130伸出或缩回笔颈20的传统机构外,还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笔芯部件130连接并设置成适于响应执笔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下笔和抬笔动作驱动笔芯部件130绕轴线转动,转动机构包括沿轴线延伸设置有揿杆60,揿杆60包括设置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第一齿状部62和第二齿状部63,其中,与第一齿状部62配合设置有第一棘齿部52和与第二齿状部63配合设置有第二棘齿部81。
第一齿状部62离散地设置多个,第二齿状部63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第二齿状部63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
第一齿状部62的第一齿峰轴线64与第二齿状部63的第二齿峰轴线65错开设置。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130持续受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配合连接;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130失去来自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62和第一棘齿部52配合连接;通过笔芯部件130反复地受到和失去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62和第二齿状部63的配合作用使笔芯部件130绕轴线沿同一方向反复地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笔芯部件130能在360度方向上绕轴线以分度方式转动,这里的分度方式即指笔芯被驱动成间隔地旋转,每次转动预定的角度。其中,笔杆10、笔颈20、笔夹30、转轮90、揿头100、伸缩弹簧110以及笔芯部件130等零部件为组成成品笔的常规零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第一齿状部62之间存在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由于转动机构通过第一齿状部62与第一棘齿部52、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的反复啮合实现的笔芯部件130能在360度方向上绕轴线,随着啮合的次数增加,磨损产生的屑物质也在增加,当笔芯部件130转动预定角度时,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啮合时,屑物质沿着第二齿状部63齿峰被推向两端平坦的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位置,从而防止屑物质导致转动时产生的卡顿。同理,屑物质还可以沿着第一齿状部62齿峰被推向第一齿状部62齿峰两端平坦的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位置。此外,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脱离配合时,屑物质还可以由重力作用而掉落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上。第一齿状部62与第一棘齿部52脱离配合时,可通过执笔者调转揿动笔而使得屑物质由重力作用而掉落在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上。而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和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的屑物质均可以通过执笔者倾斜晃动揿动笔而使得屑物质脱离第一磨损屑容纳空间621和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631并且从揿动组件与笔杆10的间隙中掉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齿状部62和第二齿状部63在揿杆60上对称分布。具体的,第一齿状部62优选设置个数为偶数,在揿杆60环形周面上均匀分布,第二齿状部63在与第一齿状部62相应的位置配合设置为偶数个。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述,第一齿状部62与第二齿状部63在轴线上分别以第二齿峰轴线65为中心轴对称分布,第二齿峰轴线65设置在相邻第一齿峰轴线64的中间,从而实现第一齿状部62的齿峰与第二齿状部63的齿峰错开设置,进行限定笔芯部件130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在下笔动作过程中,揿杆60适于由第二齿状部63驱动以带动笔芯部件130绕轴线转动第一角度;在抬笔动作过程中,揿杆60由第一齿状部62驱动以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63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和等于笔芯部件130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棘齿部81设置在弹簧限位部80上,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相配合以驱动揿杆60并带动笔芯部件130绕轴线转动,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63在弹簧限位部80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二棘齿部81脱离配合,其中,缓冲弹簧120的一端固定于弹簧限位部80中,缓冲弹簧120的另一端可用于连接驱动第二棘齿部81。
第一棘齿部52设置在套管50内部,安装时,揿杆60进入套管50内部,第一齿状部62在套管50内部与第一棘齿部52配合或者脱离配合连接,进一步实现揿动组件之间的紧密连接,减少安装难度。而在套管50远离第一棘齿部52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弹簧110,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62与第一棘齿部52脱离配合,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62在伸缩弹簧110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一棘齿部52相配合以驱动揿杆60并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63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
使用时,在笔杆10与笔颈20连接处的笔杆10孔内设有定位圈40,定位圈40与笔杆10可通过环槽的方式实现紧密配合,定位圈40小头部分连接伸缩弹簧110。因此,伸缩弹簧110的一端与定位圈40端面相抵,另一端与笔杆10孔内设有的套管50的小头部分端面抵住。较佳的,套管50内孔的端面台阶处设有第一棘齿部52,揿杆60内嵌于套管50内孔中,揿杆60内孔设有夹持筋61,可以夹持置入的笔芯部件130,而笔芯部件130受夹持力作用会跟随揿杆60同步运动。揿杆60外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的第一齿状部62与第二齿状部63,在抬笔状态时,在缓冲弹簧120预压力作用下推动第一齿状部62与套管50的第一棘齿部52形成咬合,此时,另一侧端面的第二齿状部63与弹簧限位部80端面第二棘齿部81之间预设有缓冲间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套管50包括弹簧定位槽51,弹簧限位部80表面有与弹簧定位槽51配合连接的定位筋82,便于迅速定位弹簧限位部80与套管50的位置并实现紧密连接,减少安装难度。具体的,在套管50的大头端面处设有弹簧定位槽51,其与弹簧限位部80设有定位筋82配合,使得第一棘齿部52与第二棘齿部81两者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保障第一齿状部62和第二齿状部63的正常转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弹簧限位部80内部具有缓冲弹簧120和内塞部70,内塞部70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弹簧限位部80的内部,缓冲弹簧120设置在弹簧限位部80内部,缓冲弹簧120两端分别抵接弹簧限位部80和内塞部70。弹簧限位部80还具有由内向外连通的限位槽83,在缓冲弹簧120作用下弹簧限位部80与内塞部70的相对位置被限定。内塞部70在有受到来自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时(即下笔状态),可以向笔芯部件130回缩的一侧位移并压缩缓冲弹簧120,反向则会被弹簧限位部80的限位槽83限制。在抬笔动作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120的反弹作用力解除第二齿状部63与第二棘齿部81的配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内塞部70包括第一定位面72,弹簧限位部80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面84,第一定位面72向内凹陷,第二定位面84向外凸起,第一定位面72与第二定位面84配合限定内塞部70和弹簧限位部80沿轴线的环向移动。
具体的,内塞部70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槽83配合的定位凸台71,从而将内塞部70设置在弹簧限位部80内部。更具体的,内塞部70通过定位凸台71与第一定位面72分别和弹簧限位部80中的限位槽83与第二定位面84配合,使得内塞部70仅在轴向上随第一齿状部62和第二齿状部63的反复配合作用而在限位槽83上具有一定范围内活动。
使用时,当揿头100往下揿动时,揿头100推动转轮90向前移动直至转轮90被笔夹30内导轨筋定位,揿动笔芯部件130的笔头外露从而到达伸出笔颈20的位置以进入书写状态。
在转轮90往下移动过程中,与其相抵的弹簧限位部80、内塞部70、缓冲弹簧120、套管50、揿杆60由转轮90的推动下同步移动至笔芯部件130到达伸出笔颈20的位置。这样,揿杆60底端面第一齿状部62受到缓冲弹簧120力作用与套管50端面的第一棘齿部52相抵并咬合,揿动笔进入抬笔状态,如图14所示,而此时揿杆60顶部端面第二齿状部63与弹簧座80的第二棘齿部81预设有限位距离,并且套管50的第一棘齿部52与弹簧座80的第二棘齿部81为交错定位。
如图15所示,书写时利用书写按压力大于弹簧限位部80内缓冲弹簧120的预压力,笔芯部件130会带动揿杆向笔芯部件130回缩的方向移动,揿动笔进入下笔状态,此时底端面揿杆60的第一齿状部62与套管50的第一棘齿部52分离,顶部端面的第二齿状部63会与弹簧限位部80的第二棘齿部81相抵,并受其角度导向,揿杆60会旋转限定的角度。
当书写抬笔时揿杆60失去书写按压力,此时揿杆60再次受到缓冲弹簧120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揿动笔切换回抬笔状态,顶部端面的第二齿状部63与弹簧限位部80的第二棘齿部81分离,揿杆60底端面的第一齿状部62再次与套管50的第一棘齿部52相抵,并受其角度导向,旋转限定角度。在正常书写时伴随反复的抬笔状态与下笔,揿杆60会带动笔芯部件130进行360°旋转运动,以此实现笔头球珠受力均匀避免不均匀磨损造成的笔头积墨现象。
这里基于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只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并不应局限于这些术语和表述。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并不意味着排除任何示意和描述(或其中部分)的等效特征,应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修改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其他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可能存在。相应的,权利要求应视为覆盖所有这些等效物。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做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包括笔杆、笔颈、具有笔头的笔芯部件、揿动组件;所述笔颈与所述笔杆连接而用于作为执笔者的手持部分以便在书写面上进行书写,所述揿动组件适于沿所述揿动笔的轴线方向驱动所述笔芯伸出或缩回所述笔颈,其特征在于,所述揿动组件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笔芯部件连接并设置成适于响应所述执笔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下笔和抬笔动作驱动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转动,转动机构包括沿所述轴线延伸设置有揿杆,所述揿杆包括设置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其中,与所述第一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一棘齿部和与所述第二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二棘齿部,
所述第一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
所述第二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所述第二齿状部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
在所述下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笔芯部件持续受所述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所述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部配合连接;而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笔芯部件失去来自所述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所述第一齿状部和所述第一棘齿部配合连接;通过所述笔芯部件反复地受到和失去所述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所述第一齿状部和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配合作用使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沿同一方向反复地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所述笔芯部件能在360度方向上绕所述轴线以分度方式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部和所述第二齿状部在所述揿杆上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部与所述第二齿状部在所述轴线上分别以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为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状部相邻的齿峰轴线中间,从而所述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限定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反复转动的所述预定角度;
在所述下笔动作过程中,所述揿杆适于由所述第二齿状部驱动以带动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转动第一角度;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所述揿杆由所述第一齿状部驱动以带动所述笔芯沿所述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和等于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反复转动的所述预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棘齿部设置在弹簧限位部上,在所述下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第二齿状部与所述第二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所述揿杆并带动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转动,而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第二齿状部在所述弹簧限位部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第二棘齿部脱离配合;
所述第一棘齿部设置在套管内部,所述揿杆进入所述套管内部,所述第一齿状部在所述套管内部与所述第一棘齿部配合或者脱离配合连接,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棘齿部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弹簧,在所述下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第一齿状部与所述第一棘齿部脱离配合,而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所述第一齿状部在所述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所述揿杆并带动所述笔芯沿所述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限位部表面有与所述弹簧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限位部包括缓冲弹簧和内塞部,所述内塞部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内部,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弹簧限位部和所述内塞部,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通过所述缓冲弹簧解除所述第二齿状部与所述第二棘齿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部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弹簧限位部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面向外凸起,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配合限定所述内塞部和所述弹簧限位部沿所述轴线的环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限位部还包括限位槽,所述内塞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从而将所述内塞部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内部。
CN202420168964.6U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Active CN221113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68964.6U CN221113305U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68964.6U CN221113305U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3305U true CN221113305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6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68964.6U Active CN221113305U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3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3806B1 (en) Mechanical pencil
CN101484326B (zh) 具有缓冲装置的书写工具
US9302529B2 (en) Mechanical pencil
JP2019104187A (ja) 長尺物繰り出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筆記具
EP2241449B1 (en) Mechanical pencil
KR102120500B1 (ko) 샤프 펜슬
US9358828B2 (en) Mechanical pencil
CN1128217A (zh) 复合笔
CN221113305U (zh) 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JP6236365B2 (ja) 鉛芯繰出し機構及び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US6126350A (en) Writing utensil
CN219789751U (zh) 一种具有防积墨功能的揿动笔
US3941490A (en) Ball point pen
CN212636981U (zh) 旋转式机芯和笔
CN110774206B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116424016A (zh) 一种具有防积墨功能的揿动笔
KR200356696Y1 (ko) 전방녹크식 볼펜
CN215397887U (zh) 一种揿动式笔
CN218702381U (zh) 一种多色揿动笔
CN214775027U (zh) 一种旁揿笔
CN213007249U (zh)
CN217944742U (zh) 一种揿动笔
CN214382255U (zh) 一种自动式眉笔
CN215474087U (zh) 新型写字笔
KR200204113Y1 (ko) 심회전식 필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