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7383U -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7383U
CN221107383U CN202323085065.4U CN202323085065U CN221107383U CN 221107383 U CN221107383 U CN 221107383U CN 202323085065 U CN202323085065 U CN 202323085065U CN 221107383 U CN221107383 U CN 22110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sewage
box body
box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850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瞿圣添
姚翔
罗劲松
刘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850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0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粉碎机构和排渣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粉碎机构的出水端与排渣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集渣筒,所述集渣筒为底部为开口设置,集渣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所述集渣筒顶部连通有用于排出浮渣的螺旋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开口且侧壁设置有用于供污水排出的通孔能够在箱体内形成内循环进行浮渣过滤,将浮渣不断集中在集渣筒中并通过螺旋机构将浮渣排出,解决了现有粗格栅无法过滤浮渣,细格栅容易被浮渣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水排放处理装置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是结合物理分离和化学生化的综合处理过程,按照处理的顺序一般包括粗格栅、细格栅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在沉砂池进行砂砾沉淀,再通过加入化学中和药剂进行絮凝沉淀得到初步液态污水,而后将污水中的污泥分离进入污泥处理程序,污水分离后进入污水处理程序,最终分别获得再利用污泥和水。然而,常规的粗格栅通常适用于过滤较大的固体杂物,细格栅过滤相对较小的固体杂物,逐级过滤的设定是必要的,因为污水中通常夹杂有各式各样的固体杂物,或沉于底部,或浮于水面,对于常规的具有固定形态的杂物,通过粗,系格栅进行过滤,辅以沉砂,沉淀基本能够满足杂物的处理要求,但针对不具有固定形态的漂浮杂物而言,虽然结构强度不高,但是极易产生阻挡和附着,使得通过格栅过滤时,容易附着于格栅上,使得过滤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不得不人工进行高频率的清理,以保证污水的通过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主要针对于漂浮杂物进行去除,解决漂浮杂物容易附着,阻塞细格栅导致过滤效率低下,需要频繁清理的问题。经过关键字“污水处理箱”检索,获得相关现有技术如下:
现有技术1:公开号:CN107792958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箱,包括了过滤、絮凝、沉淀、加热和冷却等机构,旨在通过污水处理箱实现全流程污水处理,由于该技术过滤采用过滤网和过滤管进行双重过滤,对于前述漂浮杂质而言,同样会出现附着堵塞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漂浮,柔性杂质堵塞滤网或者格栅的问题。
现有技术2:公告号:CN101955292B公开了箱式污水处理站,该发明是由地下钢混水泥池与地面轻钢结构的站房组成箱体,在箱体钢混水泥池内设置具有转鼓细格栅的格栅池、内设污水提升泵和搅拌器的调节池、内设污泥提升泵和上清液回流泵的集泥池,以及设置了回用水泵的清水池,在清水池一侧设污水综合处理装置。针对固体杂质的过滤该技术采用的是转鼓细格栅进行过滤,转鼓细格栅相较于静止斜板式格栅而言具有更好的防堵塞能力,由于在转动过程中,固体杂质会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落,从而能够降低堵塞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针对漂浮柔性杂质的分离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用于安装在现有污水处理的粗格栅固液分离和细格栅固液分离之间,用于分离去除小体积柔性漂浮杂质和浮沫,避免柔性杂质堵塞细格栅造成过滤流量低,需要频繁清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粉碎机构和排渣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粉碎机构的出水端与排渣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集渣筒,所述集渣筒为底部为开口设置,集渣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所述集渣筒顶部连通有用于排出浮渣的螺旋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渣筒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有与所述集渣筒同轴设置并延伸至集渣筒靠近底部位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污水流入集渣筒上方的叶轮。
为了更好的循环收集更多的漂浮杂质,优选地,所述集渣筒包括由上而下固定连接的锥形段和圆筒段,所述锥形段下圆周边缘与圆筒段上圆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圆筒段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位于最下端的通孔距离所述圆筒段下端面不少于30厘米。在浮渣收集和分离时,在叶轮的驱动下,污水由下而上的流动,这将使得位于集渣筒内的污水液面会明显高于位于箱体内的污水液面高度,从在集渣筒内外产生的压差会使得位于集渣筒内部的污水自然的通过圆筒段侧壁上设置的通孔回流到箱体内;从而能够形成不间断的内循环流动,但随着污水进入到集渣筒内的浮渣将被集渣筒阻挡而滞留于集渣筒内的顶部,随着浮渣的累积将到达顶部的螺旋机构处,在螺旋机构的输送下,浮渣将不断的被排出,从而通过出水管排出的污水中浮渣的数量将会急剧下降甚至消除,由此通过出水管排出至下一级细格栅进行过滤的污水将不会引起细格栅堵塞的问题发生,从而保证污水在固液分离阶段的通畅性和持续性。值得说明的是,根据被处理的污水中浮渣含量多少,浮渣漂浮或者悬浮的比例不同,可以灵活设置螺旋机构与污水液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原则如下: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越小,螺旋机构越容易将浮渣进行输送,但过小的距离使得集渣筒内临时存放浮渣的空间会减少,在螺旋机构排渣不及时的情况下,浮渣会持续向下堆积,这将可能导致浮渣堆积过多而逐渐向下堵塞集渣筒侧壁上的通孔,导致叶轮的集渣效果降低;反之,若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越大,那么集渣筒内临时存放浮渣的空间会增大,在浮渣没有积累到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接触的高度时,那么此时的螺旋机构将不具有排渣能力,需要堆积更高,更多的浮渣后才能进行输送排渣。综上,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随排渣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的设置为较佳设置,该距离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优选值,距离的大小只会影响到排渣效率并不会影响到排渣的可行性,但一般超过50cm以上的距离是不合适的,因为浮渣的自身密度通常是略小于污水,因此,过大的距离会导致集渣筒内始终需要堆积一定高度的浮渣才能有效的被螺旋机构所排出,这对于排渣效率是不利的。当然,亦不能将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直接没于污水液面下方,设又将导致污水会随着螺旋机构一起被排出,尽管螺旋机构采用倾斜安装,在排渣过程中会自然往下流而回流到箱体内,但由于浮渣自身具有的附着性,在螺旋机构内同样会对污水回流导致阻挡;故而,螺旋机构的进渣端与污水液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保持在10cm-30cm能够符合绝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场景。
为了提高叶轮的转动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圆筒段靠近下端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轴同轴度的稳定器,所述稳定器与所述转轴同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旋机构包括与所述锥形段上端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倾斜安装,所述输送管的上端头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输送管靠近第一驱动机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排出浮渣的排渣管。
为了避免较大柔性杂质缠绕,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且竖直安装的碎渣管,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碎渣管内的刀头。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盖合有可拆卸密闭连接的箱顶盖,所述箱体内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箱顶盖的凸台,所述箱顶盖的侧壁与箱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箱顶盖上位于排渣管下方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排渣管排出杂物的储渣箱。
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箱体的多个支座。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开口且侧壁设置有用于供污水排出的通孔能够在箱体内形成内循环进行浮渣过滤,将浮渣不断集中在集渣筒中并通过螺旋机构将浮渣排出,解决了现有粗格栅无法过滤浮渣,细格栅容易被浮渣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粉碎机构将柔性杂质进行碎化,避免柔性杂质过大而引起缠绕,同时能够使得处于悬浮状态的浮渣能够在污水循环过程中进入到集渣筒中被收集和排出,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杂质含量。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储渣箱能够将浮渣进行集中收集,用于后续的压缩干化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A-A的剖视图。
图5是污水排渣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支座;3-出水管;4-箱顶盖;5-滑轨;6-储渣箱;7-第一驱动机构;8-输送管;9-排渣管;10-第二驱动机构;11-转轴;12-叶轮;13-集渣筒;14-稳定器;15-碎渣管;16-第三驱动机构;17-刀头;18-进水管;19-螺旋器;2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结构设置参见说明书附图1-图5所示,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18和出水管3,还包括粉碎机构和排渣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18连通,所述粉碎机构的出水端与排渣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集渣筒13,所述集渣筒13为底部为开口设置,集渣筒1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所述集渣筒13顶部连通有用于排出浮渣的螺旋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渣筒13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1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0驱动连接有与所述集渣筒13同轴设置并延伸至集渣筒13靠近底部位置的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污水流入集渣筒13上方的叶轮12。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箱体1的多个支座2。
工作及结构原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结构安装时通常采用地埋式安装,在安装坑底部经硬化的地面上通过预埋的紧固件将固定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支座2进行固定,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安装时应当避免箱体1底部应力集中,避免箱体1发生变形。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安装与粗格栅池和细格栅池之间,所述进水管18的污水来自于经过粗格栅池过滤后的污水,此时污水中夹杂有大量的悬浮物,如浸泡在水中的卫生纸,也有漂浮物,包括塑料薄膜,以及经发酵后产生的各类固体杂质;这类漂浮或者悬浮类杂质是会随着污水通过粗格栅的,在细格栅处再进行固液分离,然而,这类杂质物通常在细格栅处极易附着,从而将细格栅的空隙阻挡,需要不同的通过人工或者刮除装置将附着在细格栅上的柔性杂质物去除,以便于污水能够正常的过滤,进行固液分离。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这个问题,本实施例采用将来自于粗格栅池的污水首先通过粉碎机构进行高速切割粉碎,然后随同污水排入到集渣筒13底部,通过设置在集渣筒13底部的叶轮12将污水向上驱动,使得污水中夹带的柔性固体废渣会随同污水进入到集渣筒13内,此时集渣筒13内的污水液面会瞬间增高,由于集渣筒13的侧壁具有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因此,在叶轮12的驱动下,集渣筒13内的污水在不断被吸入的过程中,也会随着侧壁上设置的通孔排出,从而达到一个内循环的平衡状态,此时集渣筒13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随着过滤的进行,集渣筒13内的固体杂质物会越来越多堆积也会越来越高,由于在叶轮12和浮渣自身浮力作用下,固体物始终将位于集渣筒13的顶部,当堆积高度达到螺旋机构位置时,则通过螺旋机构将浮渣排出。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改进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针对集渣筒13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设置,参见图4所示,为了更好的循环收集更多的漂浮杂质,所述集渣筒13包括由上而下固定连接的锥形段和圆筒段,所述锥形段下圆周边缘与圆筒段上圆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圆筒段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位于最下端的通孔距离所述圆筒段下端面不少于30厘米。在浮渣收集和分离时,在叶轮12的驱动下,污水由下而上的流动,这将使得位于集渣筒13内的污水液面会明显高于位于箱体1内的污水液面高度,从在集渣筒13内外产生的压差会使得位于集渣筒13内部的污水自然的通过圆筒段侧壁上设置的通孔回流到箱体1内;从而能够形成不间断的内循环流动,但随着污水进入到集渣筒13内的浮渣将被集渣筒13阻挡而滞留于集渣筒13内的顶部,随着浮渣的累积将到达顶部的螺旋机构处,在螺旋机构的输送下,浮渣将不断的被排出,从而通过出水管3排出的污水中浮渣的数量将会急剧下降甚至消除,由此通过出水管3排出至下一级细格栅进行过滤的污水将不会引起细格栅堵塞的问题发生,从而保证污水在固液分离阶段的通畅性和持续性。值得说明的是,根据被处理的污水中浮渣含量多少,浮渣漂浮或者悬浮的比例不同,可以灵活设置螺旋机构与污水液面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原则如下: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越小,螺旋机构越容易将浮渣进行输送,但过小的距离使得集渣筒13内临时存放浮渣的空间会减少,在螺旋机构排渣不及时的情况下,浮渣会持续向下堆积,这将可能导致浮渣堆积过多而逐渐向下堵塞集渣筒13侧壁上的通孔,导致叶轮12的集渣效果降低;反之,若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越大,那么集渣筒13内临时存放浮渣的空间会增大,在浮渣没有积累到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接触的高度时,那么此时的螺旋机构将不具有排渣能力,需要堆积更高,更多的浮渣后才能进行输送排渣。综上,污水液面与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的距离随排渣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的设置为较佳设置,该距离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优选值,距离的大小只会影响到排渣效率并不会影响到排渣的可行性,但一般超过50cm以上的距离是不合适的,因为浮渣的自身密度通常是略小于污水,因此,过大的距离会导致集渣筒13内始终需要堆积一定高度的浮渣才能有效的被螺旋机构所排出,这对于排渣效率是不利的。当然,亦不能将螺旋机构进渣一端直接没于污水液面下方,设又将导致污水会随着螺旋机构一起被排出,尽管螺旋机构采用倾斜安装,在排渣过程中会自然往下流而回流到箱体1内,但由于浮渣自身具有的附着性,在螺旋机构内同样会对污水回流导致阻挡;故而,螺旋机构的进渣端与污水液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保持在10cm-30cm能够符合绝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场景。
为了提高叶轮12的转动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筒段靠近下端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轴11同轴度的稳定器14,所述稳定器14与所述转轴1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机构包括与所述锥形段上端连通的输送管8,所述输送管8倾斜安装,所述输送管8的上端头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输送管8内的螺旋器19的第一驱动机构7,所述输送管8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排出浮渣的排渣管9。为了避免较大柔性杂质缠绕,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18连通且竖直安装的碎渣管15,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第三驱动机构16,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6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碎渣管15内的刀头17。
由于采用地埋式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上盖合有可拆卸密闭连接的箱顶盖4,所述箱体1内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箱顶盖4的凸台20,所述箱顶盖4的侧壁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气密设计在于当污水进入到箱体1中,除位于底部出水管3排出污水会导致箱体1内的压强降低以外,只有集渣筒13顶部的螺旋机构能够泄压,这将进一步能够推动浮渣能够自然的进入到螺旋机构的输送管8中,更加有利于浮渣的排出。当然,这样同样会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污水也会随之进入到输送管8中,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使部分污水随着浮渣排出,使得对浮渣进行再处理时需要进行污水过滤,或者压滤。当然,作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在所述螺旋器19的边缘处间隔设置多个凹槽,使得螺旋器19与输送管8之间并非是完全接触/贴合的,而是具有间隔的凹槽,以便于进入到输送管8内的污水能够在倾斜安装的输送管8中通过凹槽自动回流至箱体1中,从而减少浮渣中的污水含量。
为了方便浮渣的集中收集与运输,本实施例中,所述箱顶盖4上位于排渣管9下方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滑轨5,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排渣管9排出杂物的储渣箱6,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18)和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机构和排渣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18)连通,所述粉碎机构的出水端与排渣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集渣筒(13),所述集渣筒(13)为底部为开口设置,集渣筒(1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所述集渣筒(13)顶部连通有用于排出浮渣的螺旋机构,以及设置在集渣筒(13)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1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0)驱动连接有与所述集渣筒(13)同轴设置并延伸至集渣筒(13)靠近底部位置的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污水流入集渣筒(13)上方的叶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筒(13)包括由上而下固定连接的锥形段和圆筒段,所述锥形段下圆周边缘与圆筒段上圆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圆筒段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污水的通孔,位于最下端的通孔距离所述圆筒段下端面不少于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段靠近下端位置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轴(11)同轴度的稳定器(14),所述稳定器(14)与所述转轴(11)同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包括与所述锥形段上端连通的输送管(8),所述输送管(8)倾斜安装,所述输送管(8)的上端头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输送管(8)内的螺旋器(19)的第一驱动机构(7),所述输送管(8)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排出浮渣的排渣管(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18)连通且竖直安装的碎渣管(15),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第三驱动机构(16),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6)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安装在所述碎渣管(15)内的刀头(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盖合有可拆卸密闭连接的箱顶盖(4),所述箱体(1)内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箱顶盖(4)的凸台(20),所述箱顶盖(4)的侧壁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盖(4)上位于排渣管(9)下方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滑轨(5),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排渣管(9)排出杂物的储渣箱(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箱体(1)的多个支座(2)。
CN202323085065.4U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Active CN22110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85065.4U CN221107383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85065.4U CN221107383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7383U true CN221107383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3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85065.4U Active CN221107383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0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563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隔油池
CN106267986B (zh) 污水的残渣去除装置
KR100620102B1 (ko) 침전지의 부유물 제거장치
CN22110738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箱体结构
CN210710983U (zh) 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
CN210419490U (zh) 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CN217378824U (zh) 一种工业生产中粉煤灰漂珠打捞装置
CN210357528U (zh) 一种固定式水力浮选机
CN211644818U (zh) 一种厨余油水分离装置
CN210013198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水上漂排污装置
CN210409617U (zh) 电动刮板式浮渣清理装置及配套的初沉池浮渣井
CN100392196C (zh) 家庭节水系统
CN109939812B (zh) 一种固定式水力浮选机
CN210473188U (zh)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固液分离装置
CN111423037A (zh) 一种环保型的自动排渣油水分离机
CN213951755U (zh) 一种高效纤维回收装置
CN211871607U (zh) 一种用于车床的油水收集系统
CN216935053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收集装置
CN219849941U (zh) 一种具备破碎功能的排污管
CN211412325U (zh) 一种建筑废弃物中轻质物的浮选装置
CN2183577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排污装置
CN220502748U (zh) 一种防重油回沉的不锈钢隔油池
CN217498807U (zh) 一种旋转式滗水器
CN212102257U (zh) 一种防堵塞的隔油设备
CN218810552U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气浮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