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9581U -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9581U
CN221099581U CN202323022927.9U CN202323022927U CN221099581U CN 221099581 U CN221099581 U CN 221099581U CN 202323022927 U CN202323022927 U CN 202323022927U CN 221099581 U CN221099581 U CN 221099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contact
measurement
hole
static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29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然
刘兵
王颖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229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9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9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9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其中,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的支撑结构的一端与触头座相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测量结构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内;其中,在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顶推测量结构朝向远离触头座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主要依靠灭弧室动弧触头和灭弧室静弧触头之间的接触和分离实现的,灭弧室静弧触头和灭弧室动弧触头之间的距离对断路器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若灭弧室静弧触头和灭弧室动弧触头之间的距离过大,则会导致二者在合闸时会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无法接触的问题,进而导致断路器的合闸可靠性降低,若灭弧室静弧触头和灭弧室动弧触头之间的距离过小,则会导致二者在合闸时会出现相互碰撞、甚至损坏的问题,严重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常需使用深度尺和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灭弧室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以根据测量值对灭弧室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调整,进而确保灭弧室静弧触头和灭弧室动弧触头之间的距离较为合适。
然而,部分断路器的触头座端面和灭弧室静触头的端面均为弧形面,由于深度尺和游标卡尺等常规测量工具无法对两个弧形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而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对断路器的灭弧室静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与触头座相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测量结构,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内,测量结构的一端用于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其中,在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顶推测量结构朝向远离触头座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设置有通孔的一端为基准面,支撑结构与触头座相抵接的一端为接触面,测量结构与静弧触头相接触的一端为配合面,测量结构远离静弧触头的一端为测量面;其中,配合面与测量面之间具有距离H1,基准面与接触面之间具有距离H2,距离H1的大小与距离H2的大小一致,以使滑动距离L2的大小与长度L1的大小一致。
进一步地,标定测量结构为卡尺或者深度尺,在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基准面与标定测量结构一个测量端接触,测量面与标定测量结构的另一个测量端接触,以使标定测量结构的测量值为滑动距离L2。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具有通孔;第一环形限位板,设置在支撑本体靠近触头座的一端上,第一环形限位板朝向触头座的板面为接触面。
进一步地,支撑本体包括:筒状结构,第一环形限位板设置在筒状结构靠近触头座的一端上;端板,设置在筒状结构远离第一环形限位板的一端上,端板朝向筒状结构的至少部分板面与筒状结构的内壁之间围绕形成容纳部,容纳部用于容纳静弧触头;端板具有通孔,通孔与容纳部连通,至少部分测量结构伸入至容纳部内,以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其中,端板远离筒状结构的板面为基准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静弧触头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测量结构还包括:柱状结构,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内;其中,柱状结构朝向静弧触头的端面为配合面,柱状结构远离静弧触头的端面为测量面,柱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通孔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测量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限位板,设置在柱状结构靠近静弧触头的一端上,第二环形限位板用于与端板朝向静弧触头的表面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测量结构远离静弧触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标定测量结构为刻度,刻度设置在测量结构的外周面上;其中,在测量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基准面平齐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和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为上述的测量工具。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与触头座相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测量结构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内,测量结构的一端用于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其中,在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顶推测量结构朝向远离触头座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这样,在需对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距离L1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仅需将测量结构穿设在通孔内并将支撑结构和测量结构共同放置在触头座上,而在支撑结构和测量结构的放置过程中,支撑结构会运动至与触头座相抵接,测量结构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并被静弧触头顶推、滑动至测量状态,工作人员此时仅需通过标定测量结构对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进行标定,即可对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进行计算,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测量值对静侧触头伸出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后续的调整,进而提升了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工具的实施例一的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且装配至触头座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测量工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测量工具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静弧触头;2、触头座;10、支撑结构;11、通孔;12、基准面;13、筒状结构;14、端板;141、容纳部;15、第一环形限位板;16、接触面;20、测量结构;21、柱状结构;22、测量面;23、第二环形限位板;24、倒角;25、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1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2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包括支撑结构10、测量结构20及标定测量结构,支撑结构10的一端与触头座2相抵接,支撑结构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11。测量结构20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11内,测量结构20的一端用于与静弧触头1相接触。其中,在测量结构20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1顶推测量结构20朝向远离触头座2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1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2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包括支撑结构10,支撑结构10的一端与触头座2相抵接,支撑结构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11,测量结构20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11内,测量结构20的一端用于与静弧触头1相接触。其中,在测量结构20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1顶推测量结构20朝向远离触头座2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这样,在需对静弧触头1伸出至触头座2外的距离L1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仅需将测量结构20穿设在通孔11内并将支撑结构10和测量结构20共同放置在触头座2上,而在支撑结构10和测量结构20的放置过程中,支撑结构10会运动至与触头座2相抵接,测量结构20与静弧触头1相接触并被静弧触头1顶推、滑动至测量状态,工作人员此时仅需通过标定测量结构对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进行标定,即可对静弧触头1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2外的长度L1进行计算,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测量值对静弧触头1伸出触头座2外的长度进行后续的调整,进而提升了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
可选地,标定测量结构为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支撑结构10上且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测量结构20远离静弧触头1的一端相对设置,以对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进行标定。
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10设置有通孔11的一端为基准面12,支撑结构10与触头座2相抵接的一端为接触面16,测量结构20与静弧触头1相接触的一端为配合面25,测量结构20远离静弧触头1的一端为测量面22。其中,配合面25与测量面22之间具有距离H1,基准面12与接触面16之间具有距离H2,距离H1的大小与距离H2的大小一致,以使滑动距离L2的大小与长度L1的大小一致。这样,在测量结构20处于测量状态时,基准面12与测量面22之间的距离(即测量结构20伸出至通孔11外的长度)与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一致,以使滑动距离L2与长度L1一致,标定测量结构的标定值即为长度L1的大小,进而使得工作人员的测量过程更加快捷、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测量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面25与测量面22之间的距离H1为测量结构2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基准面12与接触面16之间的距离H2为支撑结构10的高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标定测量结构为卡尺或者深度尺,在测量结构20处于测量状态时,基准面12与标定测量结构一个测量端接触,测量面22与标定测量结构的另一个测量端接触,以使标定测量结构的测量值为滑动距离L2。这样,基准面12和测量面22能够分别于标定测量结构的两个测量端相接触,以使工作人员可通过常规的测量件对滑动距离L2进行测量,进而确定长度L1的大小。同时,上述设置使得标定测量结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进而降低了标定测量结构的加工成本和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标定测量结构为卡尺中的游标卡尺。
可选地,标定测量结构为深度尺。
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结构10包括支撑本体和第一环形限位板15,支撑本体具有通孔11。第一环形限位板15设置在支撑本体靠近触头座2的一端上,第一环形限位板15朝向触头座2的板面为接触面16。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第一环形限位板15增大了支撑结构10的接触面16的面积,以确保接触面16能够与触头座2的全部端面相接触,进而提升了支撑结构10的放置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接触面16的形成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本体包括筒状结构13和端板14,第一环形限位板15设置在筒状结构13靠近触头座2的一端上。端板14设置在筒状结构13远离第一环形限位板15的一端上,端板14朝向筒状结构13的至少部分板面与筒状结构13的内壁之间围绕形成容纳部141,容纳部141用于容纳静弧触头1。端板14具有通孔11,通孔11与容纳部141连通,至少部分测量结构20伸入至容纳部141内,以与静弧触头1相接触。其中,端板14远离筒状结构13的板面为基准面12,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与静弧触头1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通过容纳部141容纳静弧触头1能够避免由于静弧触头1的尺寸较大,而导致静弧触头1于支撑结构10之间相互干涉、甚至无法与测量结构20相接触,进而使得测量工具能够对不同规格、尺寸的静弧触头1进行测量,提升了测量工具的使用广泛性。同时,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与静弧触头1的延伸方向一致,能够避免被静弧触头1推动的测量结构20的运动路径和通孔11的内壁之间产生干涉,不仅提升了测量结构20的滑动顺畅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难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测量结构20还包括柱状结构21,柱状结构21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11内。其中,柱状结构21朝向静弧触头1的端面为配合面25,柱状结构21远离静弧触头1的端面为测量面22,柱状结构21的延伸方向与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柱状结构21的延伸方向、通孔11的延伸方向及静弧触头1的延伸方向之间均一致,一方面能够避免柱状结构21的本体或者运动路径与通孔11的内壁之间产生干涉,而影响柱状结构21的滑动顺畅性,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难度;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滑动距离L2与长度L1之间的距离一致性,进而提升了测量工具的测量准确性。同时,上述设置不仅使得配合面25和测量面22的形成更加简单,也使得测量结构2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进而降低了测量结构20的加工成本和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测量结构20还包括第二环形限位板23,第二环形限位板23设置在柱状结构21靠近静弧触头1的一端上,第二环形限位板23用于与端板14朝向静弧触头1的表面进行限位止挡。这样,通过第二环形限位板23与端板14之间的限位止挡,能够避免测量结构20在测量工具安装或者测量的过程中从通孔11内脱出,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难度。同时,第二环形限位板23能够增大测量结构20的配合面25面积,以使静弧触头1和配合面25之间的接触、配合更加简单,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难度。
如图2和图4所示,测量结构20远离静弧触头1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24。这样,上述设置能够降低测量结构20穿设至通孔11内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具体地,在工作人员穿设测量结构20的过程中,倒角24能够对测量结构20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以使工作人员无需将测量结构20与通孔11进行完全对准,也可将测量结构20穿设置通孔11内,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和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为上述的测量工具。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测量工具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标定测量结构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标定测量结构为刻度,刻度设置在测量结构20的外周面上。其中,在测量结构20处于初始状态时,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基准面12平齐设置。这样,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基准面12所对的刻度值直接读取滑动距离L2的大小,以确定长度L1的大小,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上述设置使得标定测量结构的结构更加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和使用需求,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
具体地,在测量结构20处于初始状态时,测量结构20测量面22与基准面12平齐设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测量工具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与触头座相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测量结构可滑动地穿设在通孔内,测量结构的一端用于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其中,在测量结构处于测量状态时,静弧触头顶推测量结构朝向远离触头座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计算长度L1的大小,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滑动距离L2的大小。这样,在需对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距离L1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仅需将测量结构穿设在通孔内并将支撑结构和测量结构共同放置在触头座上,而在支撑结构和测量结构的放置过程中,支撑结构会运动至与触头座相抵接,测量结构与静弧触头相接触并被静弧触头顶推、滑动至测量状态,工作人员此时仅需通过标定测量结构对测量结构的滑动距离L2进行标定,即可对静弧触头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外的长度L1进行计算,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断路器静弧触头伸出至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测量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测量值对静侧触头伸出触头座外的长度进行后续的调整,进而提升了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灭弧室的静弧触头(1)伸出至灭弧室的触头座(2)外的长度L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包括:
支撑结构(10),所述支撑结构(10)的一端与所述触头座(2)相抵接,所述支撑结构(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11);
测量结构(20),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11)内,所述测量结构(2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静弧触头(1)相接触;其中,在所述测量结构(20)处于测量状态时,所述静弧触头(1)顶推所述测量结构(20)朝向远离所述触头座(2)的一侧滑动,以通过所述测量结构(20)的滑动距离L2计算所述长度L1的大小;
标定测量结构,用于标定所述滑动距离L2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10)设置有通孔(11)的一端为基准面(12),所述支撑结构(10)与所述触头座(2)相抵接的一端为接触面(16),所述测量结构(20)与所述静弧触头(1)相接触的一端为配合面(25),所述测量结构(20)远离所述静弧触头(1)的一端为测量面(22);
其中,所述配合面(25)与所述测量面(22)之间具有距离H1,所述基准面(12)与所述接触面(16)之间具有距离H2,所述距离H1的大小与所述距离H2的大小一致,以使所述滑动距离L2的大小与所述长度L1的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测量结构为卡尺或者深度尺,在所述测量结构(20)处于所述测量状态时,所述基准面(12)与所述标定测量结构一个测量端接触,所述测量面(22)与所述标定测量结构的另一个测量端接触,以使所述标定测量结构的测量值为所述滑动距离L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
支撑本体,具有所述通孔(11);
第一环形限位板(15),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靠近所述触头座(2)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15)朝向所述触头座(2)的板面为所述接触面(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包括:
筒状结构(13),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15)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13)靠近所述触头座(2)的一端上;
端板(14),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13)远离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15)的一端上,所述端板(14)朝向所述筒状结构(13)的至少部分板面与所述筒状结构(13)的内壁之间围绕形成容纳部(141),所述容纳部(141)用于容纳所述静弧触头(1);所述端板(14)具有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所述容纳部(141)连通,至少部分所述测量结构(20)伸入至所述容纳部(141)内,以与所述静弧触头(1)相接触;
其中,所述端板(14)远离所述筒状结构(13)的板面为所述基准面(12),所述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静弧触头(1)的延伸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构(20)还包括:
柱状结构(21),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11)内;
其中,柱状结构(21)朝向所述静弧触头(1)的端面为所述配合面(25),所述柱状结构(21)远离所述静弧触头(1)的端面为所述测量面(22),所述柱状结构(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构(20)还包括:
第二环形限位板(23),设置在所述柱状结构(21)靠近所述静弧触头(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23)用于与所述端板(14)朝向所述静弧触头(1)的表面进行限位止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构(20)远离所述静弧触头(1)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2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测量结构为刻度,所述刻度设置在所述测量结构(20)的外周面上;其中,在所述测量结构(2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刻度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基准面(12)平齐设置。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和测量工具,所述测量工具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工具。
CN202323022927.9U 2023-11-08 2023-11-08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Active CN221099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2927.9U CN221099581U (zh) 2023-11-08 2023-11-08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2927.9U CN221099581U (zh) 2023-11-08 2023-11-08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9581U true CN221099581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2927.9U Active CN221099581U (zh) 2023-11-08 2023-11-08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9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6632A (zh) 一种锥孔测量装置
US10760891B2 (en) Surface measuring apparatus
EP0312761B1 (en) Device for checking linear dimensions of parts
CN221099581U (zh) 测量工具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N109883294A (zh) 一种测量壳体类零件典型特征的专用量具及快速测量方法
US4329782A (en) Gauge for checking sizes of mechanical parts
CN102003928B (zh) 活塞桥部内壁二侧圆弧中心距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US3940854A (en) Three axis precision measuring device
CN217303817U (zh) 一种圆弧直径测量装置
CN115265318B (zh) 一种圆弧台阶测量工具及方法
CN110425965A (zh) 检测锥齿轮内孔卡簧槽与外端面距离的对比检具
CN207991423U (zh) 一种新型的内径测量装置
CN205342663U (zh) 数控机床对刀仪
CN202329460U (zh) 一种锥孔测量装置
CN211824165U (zh) 一种锥面名义圆上长度测量工具
CN208920997U (zh) 一种测量工装
CN215177464U (zh) 一种孔内径测量装置
CN211373443U (zh) 一种直径公差测量表
KR100451847B1 (ko) 3차원 측정기용 위치보정장치
CN219284146U (zh) 一种盆式绝缘子屏蔽环装模尺寸测量装置
JPH0422250Y2 (zh)
CN105751005A (zh) 数控机床对刀仪
CN218973377U (zh) 减震器压缩量测量装置
CN211668470U (zh) 台阶孔的空间距离量规
JPH045264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