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9098U -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9098U
CN221099098U CN202322506358.9U CN202322506358U CN221099098U CN 221099098 U CN221099098 U CN 221099098U CN 202322506358 U CN202322506358 U CN 202322506358U CN 221099098 U CN221099098 U CN 221099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nit
circulating water
precool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63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刘国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oen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en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en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en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9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9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包括敞口常压水罐、空冷塔以及预冷单元和循环水单元;所述空冷塔出水与敞口常压水罐连接;所述敞口常压水罐出水与预冷单元连接;所述预冷单元出水与空冷塔连接;所述循环水单元与预冷单元偶接换热,敞口常压水罐出来的热水进入预冷单元,与循环水单元内的冷水换热降温后,进入空冷塔内。本系统预冷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闭式结构,通过将预冷系统独立运行与循环水系统分开,从而减少了循环水系统水含氧量,保护了换热器等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后的高温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塔下部,由下向上穿过空冷塔,与低温冷冻水进行逆流接触而进行传质与传热以达到冷却空气的目的。空冷塔水则回到循环水系统至循环水冷却塔降温循环。在空冷塔中,冷却水、冷冻水与逆流而上空气进行传质与传热,并去除空气中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少量的氧气会微溶于水中,从而循环水中氧含量会升高。循环水中氧含量过高可能会与制氮系统中换热器发生氧腐蚀,缩短换热器使用寿命。传统的循环水系统由于是闭式结构,预冷系统空冷塔与空气接触,无法释放书中溶解氧,导致循环水系统中含氧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使得预冷系统独立运行与循环水系统分开,从而减少了循环水系统水含氧量,保护了换热器等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包括敞口常压水罐、空冷塔以及预冷单元和循环水单元;所述空冷塔出水与敞口常压水罐连接;所述敞口常压水罐出水与预冷单元连接;所述预冷单元出水与空冷塔连接;所述循环水单元与预冷单元偶接换热,敞口常压水罐出来的热水进入预冷单元,与循环水单元内的冷水换热降温后,进入空冷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冷单元包括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后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上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分管上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分别与循环水单元偶接换热。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独立运行,将敞口常压水罐出来的热水进行冷却后,重新送入空冷塔内与空气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分管上还设有水冷塔,所述的水冷塔位于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后端。通过水冷塔对预冷单元中的循环水进一步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预冷单元的主管线中设有增压泵,为主管线提供水压。
进一步地,所述预冷单元的第一分管上设有冷冻水泵,所述的冷冻水泵位于水冷塔的后端,为第一分管提供水压。
进一步地,所述预冷单元的第二分管上设有冷却水泵,所述的冷却水泵位于第二板式换热器前端,为第二分管提供水压。
具体地,所述的循环水单元包括冷却水塔、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上的两条分管线;所述的主管线连接在冷却水塔的进出水端,所述的两条分管线分别连接至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将循环冷却水分别送入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实现对预冷单元内循环水的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单元的主管线上设置有循环水水泵,为主管线提供水压。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单元的冷却水塔还通过一补水管线连接至敞口常压水罐,为敞口常压水罐补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补水管线上设有补水罐,从冷却水塔中出来的水经补水管线先进入补水罐缓存,然后在送入敞口常压水罐。
有益效果:
本系统预冷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闭式结构,空冷塔与空气换热后水不在回到原系统,先回到常压水罐暂存释放水中氧含量,随后由循环水增压泵输送至水冷塔前板式换热器,和/或经冷却水泵进口前,再由冷却水泵输送至空冷塔前板式换热器,经过两台板式换热器换热,然后分别进入空冷塔,做为空冷塔下喷淋与水冷塔喷淋制冷冻水,换热器冷媒则有循环水系统提供,最终回到循环水系统,实现预冷系统的独立运行。常压水罐配有独立的补水系统,可为预冷系统消耗补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敞口常压水罐;2-空冷塔;3-水冷塔;4第一板式换热器;5第二板式换热器;6-冷冻水泵;7-冷却水泵;8-增压泵;9-冷却水塔;10-补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包括敞口常压水罐1、空冷塔2以及预冷单元和循环水单元;空冷塔2出水与敞口常压水罐1连接;敞口常压水罐1出水与预冷单元连接;预冷单元出水与空冷塔2连接;循环水单元与预冷单元偶接换热,敞口常压水罐1出来的热水进入预冷单元,与循环水单元内的冷水换热降温后,进入空冷塔2内。
其中,预冷单元包括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后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第一分管上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4,第二分管上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5;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分别与循环水单元偶接换热。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独立运行,将敞口常压水罐1出来的热水进行冷却后,重新送入空冷塔2内与空气接触。
第一分管上还设有水冷塔3,水冷塔3位于第一板式换热器4的后端。通过水冷塔3对预冷单元中的循环水进一步降温。
预冷单元的主管线中设有增压泵8,为主管线提供水压。
预冷单元的第一分管上设有冷冻水泵6,所述的冷冻水泵6位于水冷塔3的后端,为第一分管提供水压。
预冷单元的第二分管上设有冷却水泵7,所述的冷却水泵7位于第二板式换热器5前端,为第二分管提供水压。
循环水单元包括冷却水塔9、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上的两条分管线;主管线连接在冷却水塔9的进出水端,两条分管线分别连接至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将循环冷却水分别送入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中进行换热,实现对预冷单元内循环水的冷却。
循环水单元的主管线上设置有循环水水泵,为主管线提供水压。
循环水单元的冷却水塔9还通过一补水管线连接至敞口常压水罐1,为敞口常压水罐1补水。补水管线上设有补水罐10,从冷却水塔9中出来的水经补水管线先进入补水罐10缓存,然后在送入敞口常压水罐1。
使用时,预冷单元中冷水进入空冷塔2内与高温空气接触,进行传质与传热以达到冷却空气的目的。空冷塔2出水先回到常压水罐暂存释放水中氧含量。敞口常压水罐1出水经过增压泵8增压分两路:一路去第一板式换热器4冷却后进水冷塔3然后经冷冻水泵7去空冷塔2,另一路经过冷却水泵7、第一板式换热器5降温后去空冷塔2,进空冷塔的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后水升温,空冷塔2的水返回敞口常压水罐1形成独立循环,水冷塔3有部分水蒸发,敞口常压水罐1配有独立的补水系统,补水罐10不定时补水,可为预冷单元消耗补水。
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给预冷单元独立运行循环水换热降温,实现预冷单元水自循环。预冷单元独立运行与循环水单元分开,从而减少了循环水系统水含氧量,保护了换热器等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常压水罐(1)、空冷塔(2)以及预冷单元和循环水单元;所述的空冷塔(2)出水与所述的敞口常压水罐(1)连接;所述的敞口常压水罐(1)出水与所述的预冷单元连接;所述的预冷单元出水与所述的空冷塔(2)连接;所述的循环水单元与所述的预冷单元偶接换热,敞口常压水罐(1)出来的热水进入预冷单元,与循环水单元内的冷水换热降温后,进入空冷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冷单元包括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后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的第一分管上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4),所述的第二分管上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5);所述的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所述的第二板式换热器(5)分别与循环水单元偶接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管上还设有水冷塔(3),所述的水冷塔(3)位于第一板式换热器(4)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单元的主管线中设有增压泵(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单元的第一分管上设有冷冻水泵(6),所述的冷冻水泵(6)位于水冷塔(3)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单元的第二分管上设有冷却水泵(7),所述的冷却水泵(7)位于第二板式换热器(5)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单元包括冷却水塔(9)、主管线和两条并联在主管线上的两条分管线;所述的主管线连接在冷却水塔(9)的进出水端,所述的两条分管线分别连接至所述的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单元的主管线上设置有循环水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单元的冷却水塔(9)还通过一补水管线连接至所述的敞口常压水罐(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管线上设有补水罐(10)。
CN202322506358.9U 2023-09-13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Active CN221099098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9098U true CN221099098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4269Y (zh) 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
CN110455006B (zh) 一种冶金制氧厂余热回收与能源梯级利用耦合系统
CN109681776B (zh) 一种bog再液化与lng再气化集成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0631318A (zh) 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21099098U (zh) 一种空分预冷循环水系统
CN210801754U (zh) 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10267858U (zh)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CN103557623B (zh) 氨机制冷三循环装置
CN110332746A (zh) 一种基于lng能源梯级利用的冷链物流园区集合系统
CN105546877A (zh) 重力场低品位热源转换装置及方法
CN111721141B (zh) 一种蓄冷防冻的干湿联合空冷集成设备及冷却方法
CN210920942U (zh) 一种低温低压丙烷储罐bog处理及预冷系统
CN108106297A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lng冷能回收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1628446U (zh) 低温液体汽化冷量回收系统
CN208817774U (zh) 一种多种制冷方式相结合的制冷系统
CN209355535U (zh) 一种载冷型低温循环装置
CN203116432U (zh) 外压缩空分设备液氧碳氢化合物排放系统
CN211600225U (zh) 液化天然气冷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08180674B (zh) 一种模块化区域供冷系统
CN201177407Y (zh) 软化水、净水专用高温冷却机组
CN216871594U (zh) 一种核电厂冷冻水系统
CN201363556Y (zh) 一种低温液化气储存装置
CN213687515U (zh) 一种空分系统复热结构
CN213300898U (zh) 制冷氨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9607812U (zh) 一种低温甲醇洗工段的冷量回收及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