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7858U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67858U CN210267858U CN201921120631.1U CN201921120631U CN210267858U CN 210267858 U CN210267858 U CN 210267858U CN 201921120631 U CN201921120631 U CN 201921120631U CN 210267858 U CN210267858 U CN 2102678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lng
- water
- waste heat
- cold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lithiu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Li+].[Br-]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635 deoxygen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9 desulf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LNG气化系统布置在LNG储罐旁,与LNG冷能利用系统采用并联方式驳接,当LNG冷能利用时,部分LNG进入高压水浴式气化器中气化后,作为燃料进入燃气轮机中;LNG冷能利用系统通过两级换热系统回收LNG气化的冷能,并将该部分冷能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返回至LNG冷能利用系统;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供冷管道系统用于将从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来的5℃的冷水经管道输送至各用冷用户,从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分配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形成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余热、余冷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LNG是天然气经过脱水脱硫处理,通过低温工艺冷冻液化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温度为-162℃。LNG不仅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同时自身携带大量高品位冷能。LNG气化过程中的冷能达到约830kJ/kg(包括LNG的气化潜热和升温至环境温度的显热)。目前,电站在使用LNG作为燃料时,通常需要先对其气化升温。在该过程中,LNG携带的冷量通常被外来水带走。通过回收利用LNG冷能不仅对天然气燃料本身没有消耗,而且不会产生附加的环境污染。同时,将回收的LNG冷能制得空调冷水,实现集中供冷,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型F级联合循环机组的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一般为90℃左右。如电厂使用的燃料是LNG,则燃料成分中不含硫,无需考虑余热锅炉的酸腐蚀等问题,相应的余热锅炉排烟露点温度等于烟气的水露点温度。因此,理论上,余热锅炉烟气可降至的极限温度为约60℃(考虑烟气温度应高出露点温度10℃)。如能将排烟中的余热通过增加尾部受热面的方式,转化为热水,并通过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制得空调冷水,实现集中供冷,不仅符合能源梯级利用的目标,也可为电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用户的用冷需要,提出一种电厂的LNG冷能与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考虑到城市日益增长的用冷需求,从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电厂经济效益的目标出发,该系统适用于使用LNG作为燃料的联合循环电厂。通过使用该系统可充分利用电厂的LNG冷能与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使电厂成为区域的集中供冷中心。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包括LNG气化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和供冷管道系统;其中,
LNG气化系统布置在LNG储罐旁,与LNG冷能利用系统采用并联方式驳接,包括高压水浴式气化器,LNG储罐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高压水浴式气化器入口,高压水浴式气化器出口连通至燃气轮机,另一路连通至LNG冷能利用系统LNG入口,LNG冷能利用系统LNG出口通过辅热器连通至燃气轮机;
LNG冷能利用系统,用于通过两级换热系统回收LNG气化的冷能,并将该部分冷能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返回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形成循环回路;
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
供冷管道系统,用于将从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来的5℃的冷水经管道输送至各用冷用户,从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分配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形成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LNG冷能利用系统包括两级换热系统,其中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上设置有LNG入口和LNG出口,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出口连通至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冷媒入口,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冷媒出口通过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泵连通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冷媒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冷媒出口连通至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出口连通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水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水出口通过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连通至供冷管道系统;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中12℃水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与冷媒换热后,能够降温至5℃的冷水,经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进入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被输送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中,再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中换热降温,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和余热锅炉系统的水泵,余热锅炉烟气出口处的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另一路连通至由除氧汽包和除氧蒸发器组成的循环回路中;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用于制得5℃的冷水,经余热锅炉系统的水泵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输送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中制冷,形成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供冷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水储罐、第二水储罐以及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汇入第一水储罐中,第一水储罐出口通过经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和铺设好的供至各用冷用户的管道连通至各用冷用户;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通过各用冷用户返回的管道,返回至第二水储罐中,第二水储罐出口分别连通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通过制冷降温,形成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包括LNG气化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和供冷管道系统,其中,LNG气化系统与LNG冷能利用系统采用并联方式驳接,当LNG冷能利用系统不运行时,不影响主管道上工艺设备的正常生产;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自控系统将LNG冷能利用系统的LNG流量降低,LNG将该气化系统进行气化。
LNG冷能利用系统通过两级换热系统回收LNG气化的冷能,并将该部分冷能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通过水泵,返回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形成循环。当供冷需求较小或无需供冷时,可通过自控系统减小或关闭LNG冷能利用系统。
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从余热锅炉尾部的凝结水加热器抽出一股热水,通过供水管道输送至溴化锂冷水机组,热水在制冷机组内经降温形成温水后,通过回水管道和加压泵返回至凝结水泵出口管道,形成循环。同时,溴化锂冷水机组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从供冷管道系统返回的12℃的水,通过水泵,返回至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形成循环。当供冷需求较小或无需供冷时,可通过自控系统,减小或关闭从余热锅炉尾部的凝结水加热器抽出的热水量、减小或关闭供冷。
供冷管道系统从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来的5℃的冷水先进入水储罐,再经管道输送至各用冷用户。从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返回至另一水储罐,并分配至LNG冷能利用系统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形成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为LNG冷能利用系统示意图。
图3为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4为供冷管道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LNG储罐;2为高压水浴式气化器;3为LNG冷能利用系统;3A为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3B为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C为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泵;3D为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E为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3F为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4为辅热器;5为燃气轮机;6为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A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B为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C为余热制冷系统的水泵;7为供冷管道系统;7A为第一水储罐;7B为第二水储罐;7C为供至各用冷用户的管道;7D为各用冷用户返回的管道;7E为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包括:布置在LNG储罐1旁的LNG气化系统。该LNG气化系统与LNG冷能利用系统3采用并联方式驳接。当LNG冷能利用时,部分LNG进入高压水浴式气化器2中气化后,作为燃料进入燃气轮机5中。
如图2所示,为LNG冷能利用系统3。该系统包括两级换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3A中的冷媒进入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B中与LNG换热、降温后,经过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泵3C,再送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中;换热、升温后的LNG进入辅热器4中加热,再作为燃料进入燃气轮机5中;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3F中12℃水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与冷媒换热,降温至5℃的冷水后,经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3E进入供冷管道系统7。从供冷管道系统7返回的12℃的水输送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3F中,再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中换热降温,形成制冷循环。
如图3所示,为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余热锅炉烟气出口处的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A的出口处引出的热水送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中,换热后返回至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A的进口处,凝结水加热器(6A)的出口处的其余热水则进入除氧蒸发器(9)和除氧汽包(8)中,被加热为饱和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制得5℃的冷水,经余热锅炉系统的水泵6C送至供冷管道系统7。从供冷管道系统7返回的12℃的水输送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中制冷,形成循环。
如图4所示,为供冷管道系统7。从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制得的5℃的冷水汇入第一水储罐7A中,并经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7E,由铺设好的供至各用冷用户的管道7C输送至各用冷用户。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经各用冷用户返回的管道7D,返回至第二水储罐7B中,再分别输送至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进行制冷降温,形成循环。
当LNG冷能利用系统3的供冷量无法满足供冷需求时,开启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进行制冷,以满足供冷需求;当LNG冷能利用系统3的供冷量超过供冷需求时,则关闭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仅使用LNG冷能利用系统3进行供冷;当电厂不使用LNG而是仅使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时,则使用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进行供冷。
Claims (4)
1.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气化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3)、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和供冷管道系统(7);其中,
LNG气化系统布置在LNG储罐(1)旁,与LNG冷能利用系统(3)采用并联方式驳接,包括高压水浴式气化器(2),LNG储罐(1)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高压水浴式气化器(2)入口,高压水浴式气化器(2)出口连通至燃气轮机(5),另一路连通至LNG冷能利用系统(3)LNG入口,LNG冷能利用系统(3)LNG出口通过辅热器(4)连通至燃气轮机(5);
LNG冷能利用系统(3),用于通过两级换热系统回收LNG气化的冷能,并将该部分冷能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7),从供冷管道系统(7)返回的12℃的水,返回至LNG冷能利用系统(3),形成循环回路;
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输送至供冷管道系统(7);
供冷管道系统(7),用于将从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来的5℃的冷水经管道输送至各用冷用户,从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分配至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LNG冷能利用系统(3)包括两级换热系统,其中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B)上设置有LNG入口和LNG出口,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3A)出口连通至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B)冷媒入口,一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B)冷媒出口通过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泵(3C)连通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冷媒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冷媒出口连通至一级换热系统的冷媒储罐(3A)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3F)出口连通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水入口,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水出口通过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3E)连通至供冷管道系统(7);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3F)中12℃水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与冷媒换热后,能够降温至5℃的冷水,经二级换热系统的水泵(3E)进入供冷管道系统(7);从供冷管道系统(7)返回的12℃的水被输送至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储罐(3F)中,再进入二级换热系统的换热器(3D)中换热降温,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包括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A)、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和余热锅炉系统的水泵(6C),余热锅炉烟气出口处的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A)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另一路连通至由除氧汽包(8)和除氧蒸发器(9)组成的循环回路中;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用于制得5℃的冷水,经余热锅炉系统的水泵(6C)送至供冷管道系统(7);从供冷管道系统(7)返回的12℃的水输送至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6B)中制冷,形成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供冷管道系统(7)包括第一水储罐(7A)、第二水储罐(7B)以及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7E),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用于制得5℃的冷水并汇入第一水储罐(7A)中,第一水储罐(7A)出口通过经供冷管道系统的水泵(7E)和铺设好的供至各用冷用户的管道(7C)连通至各用冷用户;用冷用户换热升温后的12℃的水,通过各用冷用户返回的管道(7D),返回至第二水储罐(7B)中,第二水储罐(7B)出口分别连通至LNG冷能利用系统(3)和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制冷系统(6),通过制冷降温,形成循环回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0631.1U CN210267858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0631.1U CN210267858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67858U true CN210267858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1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20631.1U Active CN210267858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678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5636A (zh) * | 2019-07-17 | 2019-09-27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CN113883761A (zh) * | 2021-11-10 | 2022-01-04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lng冷能和太阳能的联合循环机组进气温度调控系统及方法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21120631.1U patent/CN2102678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5636A (zh) * | 2019-07-17 | 2019-09-27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CN110285636B (zh) * | 2019-07-17 | 2024-05-14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CN113883761A (zh) * | 2021-11-10 | 2022-01-04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lng冷能和太阳能的联合循环机组进气温度调控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93819Y (zh) | 一种lng冷能梯级、集成利用系统 | |
CN105401989A (zh) | 一种综合利用lng能量的系统和方法 | |
CN202868298U (zh) | 一种lng冷能梯级利用系统 | |
CN110671840B (zh) | 基于液化天然气气化冷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108645247A (zh) | 一种综合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换冷系统及方法 | |
CN101551060A (zh) |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制冷与水合物的集成利用方法及装置 | |
CN205243570U (zh) | 一种综合利用lng能量的系统 | |
CN208205860U (zh) | 一种综合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换冷系统 | |
CN103267394A (zh) | 一种高效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2812795U (zh) | Lng冷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0267858U (zh)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
CN106288577A (zh) | 一种多能源大温差区域供冷装置 | |
CN114216046B (zh) | 一种lng冷能与数据中心供冷耦合系统及方法 | |
CN106764414A (zh) | 一种lng气化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 |
CN103335467A (zh) | Lng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110285636B (zh) | 一种lng冷能与余热锅炉余热制冷的联立供冷系统 | |
CN103485851A (zh) | 一种以液化天然气冷能和太阳能为动力来源的发电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2129028A (zh) | 一种带蓄能装置的lng电厂多能互补供冷系统 | |
CN206094696U (zh) | 一种多能源大温差区域供冷系统 | |
CN110332746A (zh) | 一种基于lng能源梯级利用的冷链物流园区集合系统 | |
CN107304974A (zh) | 液化天然气冷能回收系统和方法 | |
CN216111018U (zh) | 一种带蓄能装置的联合循环电厂综合用冷系统 | |
CN211345956U (zh) | 液化天然气冷能制冰装置 | |
CN216282169U (zh) | 一种带蓄冷的lng电站联合循环机组进气冷却系统 | |
CN213514500U (zh) | 一种联合循环电厂多能互补能源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