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878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98786U CN221098786U CN202321734250.9U CN202321734250U CN221098786U CN 221098786 U CN221098786 U CN 221098786U CN 202321734250 U CN202321734250 U CN 202321734250U CN 221098786 U CN221098786 U CN 2210987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ll
- indoor unit
- air supply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和多个导流杆。机壳开设有第一送风口,机壳内部限定有连通第一送风口的风道,风道具有对应第一送风口宽度方向两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多个导流杆沿第一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在第一送风口处。每个导流杆沿第一送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成将吹向其的至少部分气流导向第一壁和第二壁,以便第一壁和第二壁引导风向。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利用风道壁进行导风的空调室内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室内机通常在机壳前侧设置有一个送风口,通过送风口向外吹送冷风热风,实现制冷/制热功能。
送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导风结构来引导风向,例如导风板、导风格栅、导风摆叶等等。但是受送风口本身朝向的约束,空调的送风方向和送风距离受到极大限制,而且空调领域大量采用这种传统导风技术,缺乏创新,难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更好地利用风道壁进行导风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丰富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式,提高送风口送风形态的可调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开设有第一送风口,所述机壳内部限定有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送风口宽度方向两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和
多个导流杆,沿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一送风口处;
每个所述导流杆沿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成将吹向其的至少部分气流导向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便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引导风向。
可选地,在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间距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所述风道的渐缩区段,以便气流在所述渐缩区段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流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杆的外周面为大致椭圆形,且可绕一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杆的外周面包括朝向相反的第一外凸面和第二外凸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导流杆几何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外凸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在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均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外侧时,封闭所述第一送风口。
可选地,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在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均朝向所述风道内部时,使两个所述导流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具有间隔,两个所述导流杆之间也具有间隔。
可选地,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能转动至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相对的位置、相背离的位置以及同时朝向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之中任意一个的位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能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绕所述转动轴线往复转动以进行摆风。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送风口为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延伸的长条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口朝前敞开,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第一壁下方;
所述机壳还开设有朝下的第二送风口,所述风道还具有第三壁,所述第二壁的后边和所述第三壁的下边对应于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前后两边。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送风口处设置有多个导流杆,将吹向其的至少部分气流导向第一壁和第二壁。也即,从风道吹向第一送风口的气流(即送风气流)在抵达导流杆后,将绕过导流杆,朝向导流杆两侧流动,也就是被导流杆“挤”向第一壁和第二壁,使气流更多地集中于第一壁和第二壁,受到其强力引导。如此,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方向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形状密切相关。由此,技术人员可对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走向进行设计,达到想要的送风方向和送风效果。例如,一种可选方案中,在邻近第一送风口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间距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风道渐缩区段,气流在渐缩区段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流动,形成聚合送风效果,增大送风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特别将导流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以便能使导流力度更强,将送风气流更多地导向第一壁和第二壁,提高第一壁和第二壁出的气压,提高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导风能力。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创新性更强、且突破了产品的传统外观,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每个导流杆可转动,从而通过对各导流杆相对位置、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获得更多的送风模式,提高第一送风口送风形态的可调性,丰富了用户的选择。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导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剖面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聚合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前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上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最大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中用箭头示意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式空调的室内部分或者中央空调的室内末端机型。空调用于调节室内空气,包括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除湿、引入新风等等。空调可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以通过风机输出冷风/热风,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具体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形式可以为壁挂式(如图1)、立式、整体式、天井式等各种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导流杆3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剖面放大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和多个导流杆30。
机壳10开设有第一送风口11,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气流向外吹送。机壳10内部限定有连通第一送风口11的风道20。风道20具有对应第一送风口11宽度方向两边的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是限定出风道20的风道壁。当然,风道20还具有对应第一送风口11长度方向两边的两个风道壁。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例,机壳10通常为沿水平延伸的长条状,第一送风口11为沿机壳10的横向(也即机壳10的长度方向,见图1标记的“横向”)延伸的长条状,如图1。则第一送风口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0的横向,宽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通常为上下方向(第一送风口11朝前敞开时,如图1),也可为前后方向(第一送风口11朝下敞开时),或者为从前上方至后下方的倾斜方向(第一送风口11朝前下方敞开时)。
多个导流杆30沿第一送风口1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在第一送风口11处。每个导流杆30沿第一送风口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成将吹向其的至少部分气流导向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以便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引导风向。此处的“至少部分”指的是部分或全部。由于设置了多个导流杆30,每个导流杆30可能无法将全部的气流都导向第一壁21或第二壁22,还有可能将一部分气流导向相邻的导流杆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风道20吹向第一送风口11的气流(即送风气流)在抵达导流杆30后,将绕过导流杆30,朝向导流杆30两侧流动,也就是被导流杆30“挤”向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使气流更多地集中于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受到其强力引导。如此,第一送风口11的送风方向与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形状密切相关。由此,技术人员可对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走向进行设计,达到想要的送风方向和送风效果。并且,本实施例特别将导流杆3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以便能使导流力度更强,将送风气流更多地导向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提高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出的气压,提高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导风能力。
图5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聚合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例如,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5,在邻近第一送风口11处,使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间距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风道20的渐缩区段(ba与ed之间的区段),以便气流在渐缩区段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流动。由于导流杆30挤压了渐缩通道的气流空间,气流速度更快。高速气流在渐缩通道的引导下,在向外流动过程中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形成汇聚效应,使得风力非常强劲,送风距离更远,满足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对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的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附图未示出),也可使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间距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大,以便进行扩散式送风。或者,也可使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均前上方延伸,以便进行上扬送风。或者,也可使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均朝下,以便进行下沉式送风。总之,本实用新型利用风道20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进行导风,以部分代替导风板的功能,结构新颖巧妙。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通常可包括骨架、罩壳和面板。机壳10限定有容纳空间,以用于容纳空调室内机的主体部件,包括风机50、室内换热器40、控制器等等。如图4所示,室内换热器40、节流装置与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内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其他的制冷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构成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对于热泵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40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40发挥冷凝器的作用。机壳10可开设有进风口13,以用于引入室内空气。风道20通常由骨架和罩壳限定出。在风机5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3进入机壳10的内部,与室内换热器40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经风道20的引导,从各送风口(包括第一送风口11)向外吹出。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进风口13通常设置在机壳10的顶部。前述风道20通常为贯流风道20,风机50通常为贯流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导流杆30的外周面为大致椭圆形(整体为椭圆形或接近椭圆形,并不要求为数学意义的椭圆形),且可绕一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X转动,导流杆30的两端分别具有安装轴301,以用于安装于机壳10,安装轴301的中心轴线即转动轴线X。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导流杆30设置为椭圆形,在气流冲击到导流杆30外周面时,能够以更小的转弯角度朝导流杆30两侧,减少转向过程中的风力损耗。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转动导流杆30调节导流杆30与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距离,也能调节相邻两导流杆30之间的距离,总之能调节第一送风口11的出风截面,进而调节风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使每个导流杆30的外周面包括朝向相反的第一外凸面31和第二外凸面32,转动轴线X位于导流杆30几何中心轴线O与第二外凸面32之间。更进一步地,椭圆包括长轴AB和短轴CD,可使转动轴线X与短轴CD相交。
可使前述多个多个导流杆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流杆30配置成在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均朝向第一送风口11外侧时,封闭第一送风口11,如图4。由于该实施例中,风道20邻近第一送风口11的区段为渐缩区段,故第一外凸面31朝向第一送风口11外侧时,导流杆30的两尖端(A、B,参见图3)必然距离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更近,因此能够用于封闭第一送风口11。如此,当空调室内机还处于关机状态时,可利用多个导流杆30封闭第一送风口11,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机壳10内部。
当空调室内机运行聚合送风模式时,可将两个导流杆30转动至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均朝向第一送风口11内侧,以使导流杆30的两尖端(A、B)与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的距离变大,允许足够的气流穿过,从而允许第一送风口11向外送风,如图5。
进一步地,两个导流杆30配置成在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均朝向风道20内部时(也即空调室内机运行聚合送风模式时),使两个导流杆30分别与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具有间隔,两个导流杆30之间也具有间隔,如图5。如此使一些气流经两导流杆30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动,由于该间隙较小,该股气流的流速也较大,也构成一股高速气流且在第一送风口11外侧汇入聚合气流,提升气流聚合效果。
图6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前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上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图8是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最大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导流杆30配置成能转动至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相对的位置(如图6)、相背离的位置(如图8)以及同时朝向第一壁21或第二壁22之中任意一个的位置(如图7)。如此,空调室内机具有更多的送风模式。
空调室内机具有前送风模式。如图6所示,在前送风模式,两个导流杆30的两个第一外凸面31相对,此时两个导流杆30与第一壁21、第二壁22的间距更大,且两个导流杆30之间的间距更大,使得出风更顺畅。相比于图5所示的聚合送风模式,送风距离偏小,但风量更大。
空调室内机具有上送风模式。如图7所示,在上送风模式,两个导流杆30的两个第一外凸面31同时朝上,这使得上侧导流杆30与第一壁21的间距更小,使第一壁21不发挥或基本不发挥导风作用,使两个导流杆30与位置靠下的第二壁22的间距更大,能够充分利用第二壁22导风。可使第二壁22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以实现上扬导风。当然,也可使两个导流杆30的两第一外凸面31均朝下,以利用第一壁21进行下倾导风。
当两个导流杆30转动至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当相背离的位置时,如图8,两个导流杆30分别贴近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使得第一壁21和第二壁22不发挥或基本不发挥导风作用,使气流主要从两导流杆30之间向外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使第一送风口11朝前敞开,第二壁22位于第一壁21下方。机壳10还开设有朝下的第二送风口12,风道20还具有第三壁23,第二壁22的后边和第三壁23的下边对应于第二送风口12的前后两边。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60。导风板60设置于第二送风口12处,以用于转动地调节送风角度,还可用于关闭第二送风口12。如此,本实施例利用第一送风口11朝前送风,利用第二送风口12专门朝下送风,满足空调制热时向下送风的需求,使得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可及角度范围更大。
如图8所示,空调室内机具有最大送风模式,也即将导风板60打开,并使两个导流杆30转动至使两个第一外凸面31当相背离的位置时,使得第一送风口11和第二送风口12均大风量送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流杆30配置成能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绕转动轴线往复转动以进行摆风。具体地,可使部分导流杆30在调节至预设位置后保持不动,使其他一个或多个导流杆30进行摆风。此外,也可使全部导流杆30同时摆风,当然,各导流杆30的摆风转动速度、转动方向等摆风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开设有第一送风口,所述机壳内部限定有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送风口宽度方向两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和
多个导流杆,沿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一送风口处;
每个所述导流杆沿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成将吹向其的至少部分气流导向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便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引导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间距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形成所述风道的渐缩区段,以便气流在所述渐缩区段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杆的外周面为大致椭圆形,且可绕一平行于自身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杆的外周面包括朝向相反的第一外凸面和第二外凸面,所述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导流杆几何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外凸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在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均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外侧时,封闭所述第一送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在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均朝向所述风道内部时,使两个所述导流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具有间隔,两个所述导流杆之间也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流杆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能转动至使两个所述第一外凸面相对的位置、相背离的位置以及同时朝向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之中任意一个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杆配置成能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绕所述转动轴线往复转动以进行摆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送风口为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延伸的长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口朝前敞开,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第一壁下方;
所述机壳还开设有朝下的第二送风口,所述风道还具有第三壁,所述第二壁的后边和所述第三壁的下边对应于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前后两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4250.9U CN22109878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4250.9U CN22109878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98786U true CN221098786U (zh) | 2024-06-07 |
Family
ID=91301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34250.9U Active CN22109878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98786U (zh) |
-
2023
- 2023-07-04 CN CN202321734250.9U patent/CN2210987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3276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1608008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623737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0465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448461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779562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22109878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036823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3138087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97691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14384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1623410B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085236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672471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243732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2020588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036858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2117241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713510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75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86138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0624202U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674463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693439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