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1540U -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1540U
CN221091540U CN202322904235.0U CN202322904235U CN221091540U CN 221091540 U CN221091540 U CN 221091540U CN 202322904235 U CN202322904235 U CN 202322904235U CN 221091540 U CN221091540 U CN 221091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conveyor
groups
vegetable
supply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4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晓昱
魏宝东
郝义
孙学良
苏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Far Eas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p Co ltd
LIAONI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Far Eas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p Co ltd
LIAONI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Far Eas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p Co ltd, LIAONI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reat Far East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1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1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蔬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机,传送机的上表面安装有除去传送机内部传送果蔬细菌的除菌机构,除菌机构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除菌机构的排气孔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传送机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限制果蔬包装箱传送路径的定位机构,通过果蔬包装箱移动至除菌机构的内部时触发启动除菌机构,使得除菌机构排出的臭氧对果蔬包装箱内果蔬进行杀菌,再通过传送机持续传送,从而完成对果蔬供应链消杀;通过两组定位机构将传送机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引导至除菌机构除菌口的正下端,从而缩短了除菌机构除菌口和传送机上端果蔬包装箱之间的间距。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侵染性病害是指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从外部侵入果蔬体内导致果蔬发病,而生理性病害指果蔬在没有受到外部病菌侵染的情况下,由于缺少某种元素、缺少水分、土壤盐分过高或者温度过高过低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自生生理功能紊乱而表现出病症。
如公告号为CN20831959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杀菌设备,包括控制器、臭氧发生装置和储物装置;所述的储物装置至少设置有臭氧进口和杀菌物进口,所述的臭氧进口与臭氧发生装置连通;在所述杀菌物进口上设置有储物装置的安全锁,安全锁的启闭电路与控制器连接,在所述臭氧进口与臭氧发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抽出储物装置内臭氧的抽气装置,所述的臭氧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使得控制器可以根据臭氧浓度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浓度值而控制安全锁的启闭;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杀菌设备,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储物袋卷绕在臭氧发生器或者抽气风扇上,即可以减少杀菌设备的体积,相比现有技术,本新型实现了对杀菌设备便于携带的目的,可以更方便于人们的生活使用。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有以下问题:现有的可移动式杀菌设备大多需要工作人员将所需除菌物质放入设备内部进行除菌,使得该装置在对果蔬供应链进行除菌时工作人员需要来回搬运移动果蔬包装箱,从而导致果蔬供应链在除菌的过程中耗费了较长的时间,因此降低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为此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有的可移动式杀菌设备大多需要工作人员将所需除菌物质放入设备内部进行除菌,使得该装置在对果蔬供应链进行除菌时工作人员需要来回搬运移动果蔬包装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包括传送机,所述传送机的上表面安装有除去所述传送机内部传送果蔬细菌的除菌机构,所述除菌机构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除菌机构的排气孔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传送机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限制果蔬包装箱传送路径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菌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机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两组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安装有L型密封板,两组所述L型密封板的内侧壁分别抵接在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后侧一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仪,所述传送机内部传送果蔬包装箱的位置位于所述红外感应仪射出激光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红外感应仪的输出端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及所述传送机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L型密封板的下表面均粘接有密封垫,两组所述密封垫的材质均为粗孔硅胶。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L型限位板,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机前后两侧内壁,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之间空间的位置和所述臭氧发生器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组通孔,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的多组通孔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气体监测仪及排气管,前侧一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气体监测仪安装在前侧一组所述支撑板的卡槽内部,所述气体监测仪内部监测端的位置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下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顶板的排气孔内部,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鼓风机、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及所述传送机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触发红外感应仪启动电动伸缩杆推动两组L型密封板进行移动,将果蔬包装箱的位置限制在顶板的正下端,再通过红外感应仪在触发的过程中同步启动臭氧发生器,使得臭氧发生器排出的臭氧对果蔬包装箱内果蔬进行杀菌,并通过传送机持续传送,从而完成对果蔬供应链消杀。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位于传送机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上,使得两组L型限位板对传送机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再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位于臭氧发生器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使得后续传送机上端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传送至臭氧发生器的正下端,从而缩短了臭氧发生器和传送机上端果蔬包装箱之间的间距,因此降低了后续臭氧发生器在消杀果蔬包装箱内部果蔬时耗费的臭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传送机;2、除菌机构;201、支撑板;202、顶板;203、L型密封板;204、电动伸缩杆;205、臭氧发生器;206、红外感应仪;3、排气机构;301、气体监测仪;302、排气管;303、鼓风机;4、定位机构;401、L型限位板;402、旋转杆;5、密封垫;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包括传送机1,传送机1的上表面安装有除去传送机1内部传送果蔬细菌的除菌机构2,除菌机构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除菌机构2的排气孔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3,传送机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限制果蔬包装箱传送路径的定位机构4;具体的为,通过果蔬包装箱移动至除菌机构2的内部时触发启动除菌机构2,使得除菌机构2排出的臭氧对果蔬包装箱内果蔬进行杀菌,再通过传送机1持续传送,从而完成对果蔬供应链消杀。
同时,通过两组定位机构4将传送机1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引导至臭氧发生器205的正下端,从而缩短了臭氧发生器205和传送机1上端果蔬包装箱之间的间距,因此降低了后续臭氧发生器205在消杀果蔬包装箱内部果蔬时耗费的臭氧;通过推动传送机1可带动该装置整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搬运移动该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除菌机构2包括两组支撑板201,两组支撑板201分别安装在传送机1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两组支撑板201的上表面安装有顶板202,顶板202的上表面安装有两组电动伸缩杆204,两组电动伸缩杆20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L型密封板203,两组L型密封板203的内侧壁分别抵接在顶板202的左右两侧,后侧一组支撑板201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仪206,传送机1内部传送果蔬包装箱的位置位于红外感应仪206射出激光的移动路径上,顶板202的下表面安装有臭氧发生器205,红外感应仪206的输出端和臭氧发生器205、两组电动伸缩杆204及传送机1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具体的为,当果蔬包装箱放置在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进行传送时,通过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触发红外感应仪206启动电动伸缩杆204推动两组L型密封板203进行移动,将果蔬包装箱的位置限制在顶板202的正下端,再通过红外感应仪206在触发的过程中同步启动臭氧发生器205,使得臭氧发生器205排出的臭氧对果蔬包装箱内果蔬进行杀菌,并通过传送机1持续传送,从而完成对果蔬供应链消杀。
同时,通过红外感应仪206在触发的过程中关停传送机1,使得移动至除菌机构2内部的果蔬包装箱无法继续移动,从而尽量避免除菌机构2内部果蔬包装箱在消杀的过程中产生倾覆,因此提高了果蔬包装箱在消杀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两组L型密封板203的下表面均粘接有密封垫5,两组密封垫5的材质均为粗孔硅胶;具体的为,当两组L型密封板203的下表面抵接至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的上表面时,通过两组密封垫5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形变,使得两组密封垫5对两组L型密封板203和传送机1之间接触面的空间进行封堵,从而尽量避免两组L型密封板203的下表面抵接至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的上表面时顶板202下端空间气体沿着两组L型密封板203和传送机1的连接处飘荡至空气中,因此提高了除菌机构2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同时,通过密封垫5的位置位于L型密封板203和传送机1之间的连接处,使得密封垫5对L型密封板203和传送机1之间的接触面进行遮挡,从而尽量避免L型密封板203的下表面抵接至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上表面时和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产生摩擦;通过粗孔硅胶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特性,使得密封垫5长时间和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产生摩擦后不易产生损坏,因此提高了密封垫5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两组定位机构4均包括L型限位板401,两组L型限位板401分别安装在传送机1前后两侧内壁,两组L型限位板401之间空间的位置和臭氧发生器205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两组L型限位板40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组通孔,两组L型限位板401的多组通孔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402;具体的为,当传送机1对装有果蔬的包装箱进行传送消杀时,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401位于传送机1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上,使得两组L型限位板401对传送机1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再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401之间的空间位于臭氧发生器205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使得后续传送机1上端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传送至臭氧发生器205的正下端,从而缩短了臭氧发生器205和传送机1上端果蔬包装箱之间的间距,因此降低了后续臭氧发生器205在消杀果蔬包装箱内部果蔬时耗费的臭氧。
同时,当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抵接在两组L型限位板401远离除菌机构2的一侧后,通过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带动传送机1上端的果蔬包装箱进行继续移动,使得果蔬包装箱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L型限位板401上端多组旋转杆40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多组旋转杆402对传送机1上端的果蔬包装箱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因此尽量避免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抵接在两组L型限位板401远离除菌机构2的一侧。
如图1至图3所示,排气机构3包括气体监测仪301及排气管302,前侧一组支撑板201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气体监测仪301安装在前侧一组支撑板201的卡槽内部,气体监测仪301内部监测端的位置位于顶板202的正下端,顶板20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排气管302安装在顶板202的排气孔内部,排气管30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303;具体的为,通过气体监测仪301对顶板202下端空间的气体进行监测,当顶板202下端空间气体臭氧含量正常时,通过启动鼓风机303,将顶板202下端空气沿着排气管302引导出果蔬生产车间内部,从而尽量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大量臭氧,因此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1至图3所示,传送机1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和鼓风机303、两组电动伸缩杆204及传送机1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具体的为,通过操控控制面板6启动鼓风机303、两组电动伸缩杆204及传送机1,使得工作人员在操控该装置消杀果蔬供应链时无须来回跑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操控该装置时耗费的劳动量。
综上:当果蔬包装箱放置在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进行传送时,通过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触发红外感应仪206启动电动伸缩杆204推动两组L型密封板203进行移动,将果蔬包装箱的位置限制在顶板202的正下端,再通过红外感应仪206在触发的过程中同步启动臭氧发生器205,使得臭氧发生器205排出的臭氧对果蔬包装箱内果蔬进行杀菌,并通过传送机1持续传送,从而完成对果蔬供应链消杀;当传送机1对装有果蔬的包装箱进行传送消杀时,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401位于传送机1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上,使得两组L型限位板401对传送机1上端传送果蔬包装箱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再通过两组L型限位板401之间的空间位于臭氧发生器205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使得后续传送机1上端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传送至臭氧发生器205的正下端,从而缩短了臭氧发生器205和传送机1上端果蔬包装箱之间的间距,因此降低了后续臭氧发生器205在消杀果蔬包装箱内部果蔬时耗费的臭氧。
同时,当果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抵接在两组L型限位板401远离除菌机构2的一侧后,通过传送机1内部传送带带动传送机1上端的果蔬包装箱进行继续移动,使得果蔬包装箱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L型限位板401上端多组旋转杆40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多组旋转杆402对传送机1上端的果蔬包装箱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因此尽量避免蔬包装箱在传送的过程中抵接在两组L型限位板401远离除菌机构2的一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包括传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1)的上表面安装有除去所述传送机(1)内部传送果蔬细菌的除菌机构(2),所述除菌机构(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除菌机构(2)的排气孔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3),所述传送机(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限制果蔬包装箱传送路径的定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机构(2)包括两组支撑板(201),两组所述支撑板(201)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机(1)前后两侧的上表面,两组所述支撑板(201)的上表面安装有顶板(202),所述顶板(202)的上表面安装有两组电动伸缩杆(204),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20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L型密封板(203),两组所述L型密封板(203)的内侧壁分别抵接在所述顶板(202)的左右两侧,后侧一组所述支撑板(201)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仪(206),所述传送机(1)内部传送果蔬包装箱的位置位于所述红外感应仪(206)射出激光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顶板(202)的下表面安装有臭氧发生器(205),所述红外感应仪(206)的输出端和所述臭氧发生器(205)、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204)及所述传送机(1)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L型密封板(203)的下表面均粘接有密封垫(5),两组所述密封垫(5)的材质均为粗孔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定位机构(4)均包括L型限位板(401),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401)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机(1)前后两侧内壁,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401)之间空间的位置和所述臭氧发生器(205)正下端空间保持平行,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40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组通孔,两组所述L型限位板(401)的多组通孔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4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3)包括气体监测仪(301)及排气管(302),前侧一组所述支撑板(201)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气体监测仪(301)安装在前侧一组所述支撑板(201)的卡槽内部,所述气体监测仪(301)内部监测端的位置位于所述顶板(202)的正下端,所述顶板(202)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302)安装在所述顶板(202)的排气孔内部,所述排气管(30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1)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和所述鼓风机(303)、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204)及所述传送机(1)的控制端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CN202322904235.0U 2023-10-27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Active CN22109154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1540U true CN221091540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947A (zh) 冷藏集装箱空气洁净设备
WO2022166417A1 (zh) 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杀系统
CN108750192A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等离子体消毒包装机构
CN221091540U (zh) 一种可移动式果蔬供应链杀菌设备
CN108524981B (zh) 一种基于气态二氧化氯的箱柜式消毒系统
CN201131939Y (zh) 环保微型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
CN209527660U (zh) 一种真空循环熏蒸设备
CN210329219U (zh) 一种食品灭菌装置
CN207323755U (zh) 一种档案真空充氮灭虫杀菌消毒机
CN201283118Y (zh) 冷藏集装箱空气洁净设备
CN207292569U (zh) 一种丙酰胺的密封包装装置
CN107998416A (zh) 一种安全帽杀菌消毒装置
CN214633103U (zh) 一种自适应货物尺寸通道型等离子体消杀系统
CN208549312U (zh) 粮食仓储装置
CN201312536Y (zh) 储藏库用果蔬花卉保鲜设备
CN114392370A (zh) 一种感染科用医用消毒箱
CN105532851A (zh) 移动式多功能果蔬保鲜机
CN214593955U (zh) 一种叶菜多物理场高效杀菌杀虫装置
CN112755225A (zh) 猪场消杀系统
CN220458554U (zh) 一种熟食肉类制品自动杀菌装置
CN217523855U (zh) 一种预包装螺蛳粉杀菌设备
CN206933177U (zh) 一种用于粮食存储的高级氧化气体发生装置
CN214343620U (zh) 臭氧风循环消毒库
CN205865825U (zh) 移动式多功能果蔬保鲜机
CN219517269U (zh) 一种食品包装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