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0591U -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0591U
CN221090591U CN202323333436.6U CN202323333436U CN221090591U CN 221090591 U CN221090591 U CN 221090591U CN 202323333436 U CN202323333436 U CN 202323333436U CN 221090591 U CN221090591 U CN 221090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frame
baffle
plan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334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敏
胡慧敏
王磊
邱天宇
张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ngche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ngche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ngche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ngche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0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0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包括支撑件、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底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充电模块、放置手机的放置件、遮挡内部结构的挡板和包覆在所述挡板上的包覆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放置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放置件的底部;所述挡板与所述包覆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挡板与所述放置件之间形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放置手机。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后排扶手大部分没有无线充电的地方,且使用过程中扶手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对乘客造成不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产量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在设计过程中在后排中间位置配有扶手。该扶手又称后排扶手、后座扶手。后排扶手主要为后排乘员提供肘部空间,增加后排乘员的舒适性;目前现有的后排扶手大部分没有无线充电的地方,且使用过程中扶手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对乘客造成不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的后排扶手大部分没有无线充电的地方,且使用过程中扶手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对乘客造成不好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包括支撑件、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底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充电模块、放置手机的放置件、遮挡内部结构的挡板和包覆在所述挡板上的包覆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放置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放置件的底部;所述挡板与所述包覆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挡板与所述放置件之间形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放置手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件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推动杆卡入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推动杆活动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上开设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开设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穿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两端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当所述框架闭合时,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远离;当所述框架打开时,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贴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固定所述框架位置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滑动在所述固定件上的按键、推动所述按键回弹的弹性件和卡住车体的卡块;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按键沿着所述限位板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住所述按键,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住所述固定件;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按键滑动在所述滑动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支撑件设置在后排车座的中心处,支撑件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框架,框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框架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呈方形且呈角度倾斜,容纳槽内设置有充电模块,框架上设置有放置件,放置件设置在充电模块上,放置件呈角度倾斜,放置件用于放置手机,挡板设置在框架的上方,挡板将框架的内部进行遮挡,挡板上设置有包覆件,包覆件由皮制成,包覆件与人体接触,放置件呈方形且内部中空顶部开口,放置件与挡板之间形成容纳仓,容纳仓的顶部为开口,容纳仓内放置手机,支撑件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推动装置为气撑杆,推动装置的推动端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与推动装置呈垂直状态,框架上开设有卡槽,推动杆卡入卡槽内,推动杆推动框架上移时,同时带动底板、充电模块、放置件、挡板和包覆件同步移动,进而实现了可以对手机充电,且推动装置具有缓冲效果,控制框架打开的速度。
2、由于采用了第一旋转件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二旋转件设置在框架上,第一旋转件上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横向插入第一旋转件,旋转杆同时插入第二旋转件,框架以旋转杆为圆心旋转,第一旋转件上开设有第一平面,第二旋转件上开设有第二平面,当打开框架时,推动装置将框架缓慢旋转,直至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接触时,推动装置停止且框架维持当前角度,进而实现了限制框架打开的角度。
3、由于采用了固定件设置在框架上,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板,固定件与限位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按键,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住固定件,按键的另一侧用于乘客按压,按键上设置有卡块,卡块呈L型,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卡块滑动在滑动槽内,卡块卡入车体内时,框架整体固定且关闭,进而实现了快速打开框架以及关闭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翻型气撑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翻型气撑扶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翻型气撑扶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翻型气撑扶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件;11、推动装置;12、推动杆;13、第一旋转件;131、第一平面;14、旋转杆;2、框架;21、容纳槽;22、卡槽;23、第二旋转件;231、第二平面;3、底板;31、滑动槽;4、充电模块;5、放置件;6、挡板;7、包覆件;8、固定装置;81、固定件;811、限位板;82、按键;83、弹性件;84、卡块;9、容纳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的后排扶手大部分没有无线充电的地方,且使用过程中扶手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对乘客造成不好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包括支撑件1、旋转连接在支撑件1上的框架2、设置在框架2上的底板3、设置在框架2上的充电模块4、放置手机的放置件5、遮挡内部结构的挡板6和包覆在挡板6上的包覆件7;支撑件1设置在车体上;放置件5设置在框架2上;框架2上开设有容纳槽21;充电模块4设置在容纳槽21内;充电模块4设置在放置件5的底部;挡板6与包覆件7设置在框架2的上方;挡板6与放置件5之间形成容纳仓9;容纳仓9内放置手机。
支撑件1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11;推动装置11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12;框架2上开设有卡槽22;推动杆12卡入卡槽22内且推动杆12活动在卡槽22内。
支撑件1设置在后排车座的中心处,支撑件1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框架2,框架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3,框架2上开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呈方形且呈角度倾斜,容纳槽21内设置有充电模块4,框架2上设置有放置件5,放置件5设置在充电模块4上,放置件5呈角度倾斜,放置件5用于放置手机,挡板6设置在框架2的上方,挡板6将框架2的内部进行遮挡,挡板6上设置有包覆件7,包覆件7由皮制成,包覆件7与人体接触,放置件5呈方形且内部中空顶部开口,放置件5与挡板6之间形成容纳仓9,容纳仓9的顶部为开口,容纳仓9内放置手机,支撑件1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11,推动装置11为气撑杆,推动装置11的推动端设置有推动杆12,推动杆12与推动装置11呈垂直状态,框架2上开设有卡槽22,推动杆12卡入卡槽22内,推动杆12推动框架2上移时,同时带动底板3、充电模块4、放置件5、挡板6和包覆件7同步移动。
由于采用了支撑件1设置在后排车座的中心处,支撑件1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框架2,框架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3,框架2上开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呈方形且呈角度倾斜,容纳槽21内设置有充电模块4,框架2上设置有放置件5,放置件5设置在充电模块4上,放置件5呈角度倾斜,放置件5用于放置手机,挡板6设置在框架2的上方,挡板6将框架2的内部进行遮挡,挡板6上设置有包覆件7,包覆件7由皮制成,包覆件7与人体接触,放置件5呈方形且内部中空顶部开口,放置件5与挡板6之间形成容纳仓9,容纳仓9的顶部为开口,容纳仓9内放置手机,支撑件1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11,推动装置11为气撑杆,推动装置11的推动端设置有推动杆12,推动杆12与推动装置11呈垂直状态,框架2上开设有卡槽22,推动杆12卡入卡槽22内,推动杆12推动框架2上移时,同时带动底板3、充电模块4、放置件5、挡板6和包覆件7同步移动,进而实现了可以对手机充电,且推动装置11具有缓冲效果,控制框架2打开的速度。
支撑件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13;框架2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23;第一旋转件13上开设有第一平面131;第二旋转件23上开设有第二平面231;第一旋转件13上穿设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两端同时穿设于第二旋转件23;当框架2闭合时,第一平面131与第二平面231相互远离;当框架2打开时,第一平面131与第二平面231贴合。
第一旋转件13设置在支撑件1上,第二旋转件23设置在框架2上,第一旋转件13上设置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横向插入第一旋转件13,旋转杆14同时插入第二旋转件23,框架2以旋转杆14为圆心旋转,第一旋转件13上开设有第一平面131,第二旋转件23上开设有第二平面231,当打开框架2时,推动装置11将框架2缓慢旋转,直至第一平面131与第二平面231接触时,推动装置11停止且框架2维持当前角度。
由于采用了第一旋转件13设置在支撑件1上,第二旋转件23设置在框架2上,第一旋转件13上设置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横向插入第一旋转件13,旋转杆14同时插入第二旋转件23,框架2以旋转杆14为圆心旋转,第一旋转件13上开设有第一平面131,第二旋转件23上开设有第二平面231,当打开框架2时,推动装置11将框架2缓慢旋转,直至第一平面131与第二平面231接触时,推动装置11停止且框架2维持当前角度,进而实现了限制框架2打开的角度。
还包括固定框架2位置的固定装置8;固定装置8包括固定件81、滑动在固定件81上的按键82、推动按键82回弹的弹性件83和卡住车体的卡块84;固定件81设置在框架2上;固定件81上设置有限位板811;按键82沿着限位板811滑动;弹性件83的一端抵住按键82,弹性件83的另一端抵住固定件81;卡块84设置在按键82上;底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31;按键82滑动在滑动槽31内。
固定件81设置在框架2上,固定件81上设置有限位板811,固定件81与限位板811之间滑动连接有按键82,按键8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83,弹性件83的另一端抵住固定件81,按键82的另一侧用于乘客按压,按键82上设置有卡块84,卡块84呈L型,底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31,卡块84滑动在滑动槽31内,卡块84卡入车体内时,框架2整体固定且关闭。
由于采用了固定件81设置在框架2上,固定件81上设置有限位板811,固定件81与限位板811之间滑动连接有按键82,按键8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83,弹性件83的另一端抵住固定件81,按键82的另一侧用于乘客按压,按键82上设置有卡块84,卡块84呈L型,底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31,卡块84滑动在滑动槽31内,卡块84卡入车体内时,框架2整体固定且关闭,进而实现了快速打开框架2以及关闭框架2。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上的框架(2)、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的底板(3)、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的充电模块(4)、放置手机的放置件(5)、遮挡内部结构的挡板(6)和包覆在所述挡板(6)上的包覆件(7);所述支撑件(1)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放置件(5)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所述框架(2)上开设有容纳槽(21);所述充电模块(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21)内;所述充电模块(4)设置在所述放置件(5)的底部;所述挡板(6)与所述包覆件(7)设置在所述框架(2)的上方;所述挡板(6)与所述放置件(5)之间形成容纳仓(9);所述容纳仓(9)内放置手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型气撑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上旋转连接有推动装置(11);所述推动装置(11)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12);所述框架(2)上开设有卡槽(22);所述推动杆(12)卡入所述卡槽(22)内且所述推动杆(12)活动在所述卡槽(22)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型气撑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13);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23);所述第一旋转件(13)上开设有第一平面(131);所述第二旋转件(23)上开设有第二平面(231);所述第一旋转件(13)上穿设有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两端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23);当所述框架(2)闭合时,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231)相互远离;当所述框架(2)打开时,所述第一平面(131)与所述第二平面(231)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翻型气撑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框架(2)位置的固定装置(8);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固定件(81)、滑动在所述固定件(81)上的按键(82)、推动所述按键(82)回弹的弹性件(83)和卡住车体的卡块(84);所述固定件(81)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所述固定件(81)上设置有限位板(811);所述按键(82)沿着所述限位板(811)滑动;所述弹性件(83)的一端抵住所述按键(82),所述弹性件(83)的另一端抵住所述固定件(81);所述卡块(84)设置在所述按键(82)上;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31);所述按键(82)滑动在所述滑动槽(31)内。
CN202323333436.6U 2023-12-07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Active CN22109059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0591U true CN221090591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3546U (zh) 一种单触伸缩车用手机支架
FR2632171B1 (fr) Accoudoir mobile a reglage par moteur
CN221090591U (zh) 一种后翻型气撑扶手
DK1060694T3 (da) Stol, især kontorstol
CN210284110U (zh) 一种车载终端安装支架
CN217477171U (zh) 车载扶手
CN208978688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3637620U (zh) 汽车座椅与床转换装置
CN111361486B (zh) 盖板可折叠隐藏式功能件
CN109109757A (zh) 一种可变换宽度的汽车多功能中央扶手
CN210191260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座椅头枕塑料件
CN218907003U (zh) 一种运用于汽车后排座椅整体式扶手
CN113057442A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桌板
CN107745659B (zh) 一种便于休息的具有扩容功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CN111497707A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驾驶位座椅装置
CN211391052U (zh) 一种杯托扶手结构
CN207790704U (zh) 一种高铁座椅
CN210062750U (zh) 一种新型的乘用车后座椅中央扶手
CN213649306U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扶手组件
CN107757510B (zh) 一种嵌在前排座椅后背可夹持平板及手机的装置
CN212353988U (zh) 一种便捷折叠式多功能高铁座椅小桌板
JPS55152629A (en) Seat
CN216269937U (zh) 一种航空座椅用滑动式个人便携电子设备支架
CN216733996U (zh) 航空座椅扶手
CN220483133U (zh) 一种可调节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