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0222U - 一种印染辊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染辊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90222U CN221090222U CN202322797390.7U CN202322797390U CN221090222U CN 221090222 U CN221090222 U CN 221090222U CN 202322797390 U CN202322797390 U CN 202322797390U CN 221090222 U CN221090222 U CN 2210902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printing
- plate
- round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5 hemat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19 hemat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IKBJVNGSGBSGK-UHFFFAOYSA-N iron(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Fe+3].[Fe+3] LIKBJVNGSGBS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染辊筒,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支撑柱,操作台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条,第二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圆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槽口内部的两端固定,操作台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移动组合装置,移动组合装置用于印染设备的移动;移动组合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位于操作台的上端位置处,固定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印染辊筒,通过操作台与移动组合装置的结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将需要印染的纺织布料放置在操作台上,可通过调整移动组合装置的高度与位置对纺织布料进行印染,进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辊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印染辊筒。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3681256U)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生产的图案印染装置,其中记载了:“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抚平板、纺织布、旋转棍、第二弹簧、活动杆、印染辊筒、支撑柱,抚平板能够便于对纺织布进行抚平,能够防止纺织布出现皱褶,从而影响印染的质量”,还记载了:“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的图案印染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时不能进行持续性进行印染,从而影响印染的效率,同时现有的印染装置印染时会造成纺织布料出现皱褶,从而影响印染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的图案印染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时不能对印染的设备进行移动调整,从而影响印染的效率,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印染辊筒,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印染辊筒,通过操作台与移动组合装置的结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将需要印染的纺织布料放置在操作台上,可通过调整移动组合装置的高度与位置对纺织布料进行印染,进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辊筒,其应用于印染辊筒。
所述印染辊筒具体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支撑住,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圆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槽口内部的两端固定,所述操作台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移动组合装置,所述移动组合装置用于印染设备的移动;
所述移动组合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操作台的上端位置处,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槽口,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印染筒,所述印染筒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五园杆,所述第三槽口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三槽口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条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上端与第三槽口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槽口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二齿条上设置有升降设备,所述第五园杆的一端均与升降设备固定,所述支撑架远离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设备;
所述操作台两侧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设备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远离支撑架的一侧与第五园杆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的两端与第三槽口内部两个所述的第二圆杆滑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U型架内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外侧且位于U型架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支撑架远离操作台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二槽口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端部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孔与第二槽口内部的两个所述的第一圆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第二固定块延伸至第二槽口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槽口内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圆杆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三圆杆靠近支撑架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圆块,所述第三圆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圆块,所述第一圆块与第二圆块之间且位于第三圆杆的外侧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与第三圆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轮与第一固定块上开设的第一槽口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转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四园杆,所述第四园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操作台固定,所述第四园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的两端分别还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与第二压紧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的两端均固定有第六圆杆,所述第一板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的两端与两个第六圆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之间且位于第六圆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第一板块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块固定,所述第六圆杆远离第一板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均与操作台的两侧固定,所述第六圆杆与第三固定块插接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三固定块下方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板块,所述第三板块的下端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多个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三板块的一端固定有第四板块,所述第三板块的两端设置有升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印染辊筒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操作台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有蜗杆电机,所述蜗杆电机输出端的侧面竖向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第三板块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蜗杆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位于转动柱内侧,所述螺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圆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通过操作台与移动组合装置的结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将需要印染的纺织布料放置在操作台上,可通过调整移动组合装置的高度与位置对纺织布料进行印染,进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通过第一压紧装置与第二压紧装置的结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在移动组合装置对纺织布料进行印染之前通过第二压紧装置对纺织布料上出现的褶皱的情况进行压平,在纺织布料印染完成时通过第一压紧装置对印染的纺织布料进行在一次的压平,进而降低了印染装置印染时造成的纺织布料皱褶的情况,进而提高了印染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移动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升降设备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移动设备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第一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第二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升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操作台;2、移动组合装置;3、第一固定块;4、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6、转动装置;7、第一槽口;8、第一齿条;9、第二槽口;10、第一圆杆;11、支撑住;12、固定架;13、支撑架;14、第三槽口;15、第二圆杆;16、第二齿条;17、升降设备;18、移动设备;19、U型架;20、第一电机;21、第一齿轮;22、支撑座;23、第二电机;24、第一壳体;25、第二固定块;26、第二齿轮;27、转轮;28、第一圆块;29、第二圆块;30、第三圆杆;31、滑动孔;32、第一板块;33、第二板块;34、第一弹簧;35、第六圆杆;36、第三固定块;37、限位块;38、第二弹簧;39、第三板块;40、第三弹簧;41、第四板块;42、升降装置;43、第二壳体;44、蜗杆电机;45、螺杆;46、转动柱;47、第三齿轮;48、第三圆块;49、支撑块;50、第四园杆;51、圆柱;52、第五园杆;53、印染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的图案印染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纺织面料生产时不能对印染的设备进行移动调整,从而影响印染的效率。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辊筒,其应用于印染辊筒。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3,印染辊筒具体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支撑住11,操作台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9,第二槽口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条8,第二槽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杆10,第一圆杆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圆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两端固定,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移动组合装置2,移动组合装置2用于印染设备的移动;
移动组合装置2包括固定架12,固定架12位于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固定架12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13,两个支撑架1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槽口14,两个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印染筒53,印染筒5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五园杆52,第三槽口1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条16,第三槽口14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条16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圆杆15,第二圆杆15的上端与第三槽口14的顶部固定,第二圆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三槽口14的底部固定,第二齿条16上设置有升降设备17,第五园杆52的一端均与升降设备17固定,支撑架13远离固定架12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设备18;
操作台1两侧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3靠近支撑架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染辊筒,通过操作台1与移动组合装置2的结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将需要印染的纺织布料放置在操作台1上,可通过调整移动组合装置2的高度与位置对纺织布料进行印染,进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5,一种印染辊筒,其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支撑住11,操作台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9,第二槽口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条8,其中,为了移动组合装置2在移动中的稳定性,第二槽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杆10,第一圆杆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圆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两端固定,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移动组合装置2,移动组合装置2用于印染设备的移动;
具体的,移动组合装置2包括固定架12,固定架12位于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固定架12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13,两个支撑架1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槽口14,两个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印染筒53,印染筒5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五园杆52,第三槽口1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条16,其中,为了印染筒53的稳定性,第三槽口14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条16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圆杆15,第二圆杆15的上端与第三槽口14的顶部固定,第二圆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三槽口14的底部固定,第二齿条16上设置有升降设备17,第五园杆52的一端均与升降设备17固定,支撑架13远离固定架12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设备18;
操作台1两侧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3靠近支撑架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7。
具体的,升降设备17包括U型架19,U型架19远离支撑架13的一侧与第五园杆52固定连接,U型架19的两端与第三槽口14内部两个的第二圆杆15滑动连接,U型架19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延伸至U型架19内侧,第一电机20输出端的外侧且位于U型架19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条16啮合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通过纺织布料的厚度可对移动组合装置2进行调整,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在第一齿轮21转动时通过与第二齿条16啮合连接上下移动,在第一齿轮21上下移动时带动U型架19上下动,U型架19通过滑动连接第二圆杆15进行滑动限位,U型架19上固定有第五园杆52,在U型架19上下移动时带动第五园杆5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印染筒53上下移动。
具体的,移动设备18包括第一壳体24,第一壳体24与支撑架13远离操作台1的一侧固定,第一壳体2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23,支撑架13远离第一壳体2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25与第二槽口9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25的端部开设有滑动孔31,滑动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孔31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两个的第一圆杆10滑动连接,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13、第二固定块25延伸至第二槽口9的内部,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槽口9内侧固定有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条8啮合连接;
其中,为了提高移动组合装置2移动时的稳定性,移动设备18还包括第三圆杆30,第三圆杆30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圆杆30的一端与支撑架13固定,第三圆杆30靠近支撑架13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圆块28,第三圆杆30远离支撑架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圆块29,第一圆块28与第二圆块29之间且位于第三圆杆30的外侧设置有转轮27,转轮27与第三圆杆30转动连接,转轮27与第一固定块3上开设的第一槽口7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通过启动移动设备18可带动移动组合装置2进行移动,通过启动第一壳体24内部的第二电机23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在第二齿轮26转动时通过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第一齿条8啮合连接进行移动,在移动时时第二固定块25与第二槽口9滑动连接,滑动孔31与第一圆杆10滑动连接,提高移动组合装置2的稳定性,在第二齿轮26转动移动的时,转轮27与第一固定块3上开设的第一槽口7转动连接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移动组合装置2进行移动。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提供的印染辊筒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6-图9所示,具体的,操作台1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转动装置6,转动装置6包括第四园杆50,第四园杆50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块49,两个支撑块49的一端与操作台1固定,第四园杆5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柱51。
其中,为了防止在对印染的纺织布料印染前布料发生褶皱,操作台1的两端分别还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4与第二压紧装置5,第一压紧装置4包括第一板块32,第一板块32的两端均固定有第六圆杆35,第一板块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块33,第二板块33的两端与两个第六圆杆35滑动连接,第一板块32与第二板块33之间且位于第六圆杆3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的上端与第一板块32固定,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块33固定,第六圆杆35远离第一板块3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37,两个限位块37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38;
其中,第一压紧装置4还包括第三固定块36,第三固定块3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固定块36均与操作台1的两侧固定,第六圆杆35与第三固定块36插接连接,限位块37位于第三固定块36下方的位置处。
具体的,其中,第二压紧装置5包括第三板块39,第三板块39的下端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40,多个第三弹簧40远离第三板块39的一端固定有第四板块41,第三板块39的两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2。
具体的,升降装置42包括第二壳体43,第二壳体43的一端与操作台1的一侧固定,第二壳体43的内部固定有蜗杆电机44,蜗杆电机44输出端的侧面竖向设置有螺杆45,螺杆45的上端与第三板块39固定连接,螺杆45上螺纹连接有第三齿轮47,第三齿轮47与蜗杆电机44的输出端配合连接,第三齿轮47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6,转动柱46与第二壳体43固定连接,螺杆45位于转动柱46内侧,螺杆4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圆块48。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在纺织布料放置在操作台1上时,通过操作台1两端的转动装置6转动,带动纺织布料进行移动,进而对其印染,在纺织布料在进行印染之前,通过第二压紧装置5对其进行按压将褶皱压平,通过启动第二壳体43内部的蜗杆电机44,蜗杆电机44的转动端带动第三齿轮47转动,在第三齿轮47转动时带动螺杆45上下移动,螺杆45通过下端的第三圆块48对其进行限位,在螺杆45的上端固定有第三板块39,第三板块39的下端通过第三弹簧40连接有第四板块41,在螺杆45向下移动时,带动第四板块41向下按压,在第四板块41与纺织布料接触时,螺杆45持续向下压,第三弹簧40受到积压的力向第三板块39靠拢,进而对纺织布料进行按压防止纺织布料出现褶皱,在纺织布料印染完成时,通过第一压紧装置4,对其再次按压,在将第一板块32向下压,通过第一板块32两端固定的第六圆杆35,第六圆杆35的下端滑动连接限位块37,在第一板块32的下端还固定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的下端固定有第二板块33,在第一板块32持续向下按压时,第六圆杆35、限位块37与第三固定块36插接,在插接时第二板块33与纺织布料贴合,在持续向下按压第二板块33受力传导给第一弹簧34,在插接时两个限位块37向第二弹簧38挤压,进而第二弹簧38储蓄挤压的力,在完成插接时,第二弹簧38释放储蓄的力,将两个限位块37向外推,进而完成第一压紧装置4的限位,在工作完成时,可将两个限位块37向第二弹簧38挤压,进而解除第一压紧装置4的限位。
Claims (9)
1.一种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支撑住(11),所述操作台(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9),所述第二槽口(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条(8),所述第二槽口(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杆(10),所述第一圆杆(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圆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两端固定,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移动组合装置(2),所述移动组合装置(2)用于印染设备的移动;
所述移动组合装置(2)包括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位于操作台(1)的上端位置处,所述固定架(12)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13),两个所述支撑架(1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槽口(14),两个所述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印染筒(53),所述印染筒(5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五园杆(52),所述第三槽口(1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条(16),所述第三槽口(14)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条(16)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圆杆(15),所述第二圆杆(15)的上端与第三槽口(14)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二圆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三槽口(14)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二齿条(16)上设置有升降设备(17),所述第五园杆(52)的一端均与升降设备(17)固定,所述支撑架(13)远离固定架(12)的一端设置有移动设备(18);
所述操作台(1)两侧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靠近支撑架(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17)包括U型架(19),所述U型架(19)远离支撑架(13)的一侧与第五园杆(52)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19)的两端与第三槽口(14)内部两个所述的第二圆杆(15)滑动连接,所述U型架(19)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延伸至U型架(19)内侧,所述第一电机(20)输出端的外侧且位于U型架(19)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条(16)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18)包括第一壳体(24),所述第一壳体(24)与支撑架(13)远离操作台(1)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壳体(2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23),所述支撑架(13)远离第一壳体(2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25),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与第二槽口(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5)的端部开设有滑动孔(31),所述滑动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孔(31)与第二槽口(9)内部的两个所述的第一圆杆(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13)、第二固定块(25)延伸至第二槽口(9)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且位于第二槽口(9)内侧固定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条(8)啮合连接;
所述移动设备(18)还包括第三圆杆(30),所述第三圆杆(3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圆杆(30)的一端与支撑架(13)固定,所述第三圆杆(30)靠近支撑架(13)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圆块(28),所述第三圆杆(30)远离支撑架(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圆块(29),所述第一圆块(28)与第二圆块(29)之间且位于第三圆杆(30)的外侧设置有转轮(27),所述转轮(27)与第三圆杆(30)转动连接,所述转轮(27)与第一固定块(3)上开设的第一槽口(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转动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第四园杆(50),所述第四园杆(50)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块(49),两个所述支撑块(49)的一端与操作台(1)固定,所述第四园杆(5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圆柱(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两端分别还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4)与第二压紧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4)包括第一板块(32),所述第一板块(32)的两端均固定有第六圆杆(35),所述第一板块(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块(33),所述第二板块(33)的两端与两个第六圆杆(3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块(32)与第二板块(33)之间且位于第六圆杆(3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上端与第一板块(32)固定,所述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块(33)固定,所述第六圆杆(35)远离第一板块(3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37),两个所述限位块(37)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38);
所述第一压紧装置(4)还包括第三固定块(36),所述第三固定块(3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36)均与操作台(1)的两侧固定,所述第六圆杆(35)与第三固定块(36)插接连接,所述限位块(37)位于第三固定块(36)下方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装置(5)包括第三板块(39),所述第三板块(39)的下端固定有多个第三弹簧(40),多个所述第三弹簧(40)远离第三板块(39)的一端固定有第四板块(41),所述第三板块(39)的两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染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2)包括第二壳体(43),所述第二壳体(43)的一端与操作台(1)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壳体(43)的内部固定有蜗杆电机(44),所述蜗杆电机(44)输出端的侧面竖向设置有螺杆(45),所述螺杆(45)的上端与第三板块(39)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5)上螺纹连接有第三齿轮(47),所述第三齿轮(47)与蜗杆电机(44)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7)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6),所述转动柱(46)与第二壳体(4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5)位于转动柱(46)内侧,所述螺杆(4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圆块(4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97390.7U CN221090222U (zh) | 2023-10-18 | 2023-10-18 | 一种印染辊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97390.7U CN221090222U (zh) | 2023-10-18 | 2023-10-18 | 一种印染辊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90222U true CN221090222U (zh) | 2024-06-07 |
Family
ID=9132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97390.7U Active CN221090222U (zh) | 2023-10-18 | 2023-10-18 | 一种印染辊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90222U (zh) |
-
2023
- 2023-10-18 CN CN202322797390.7U patent/CN2210902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36512A (zh) | 一种带有压板的丝网印刷机 | |
CN210366224U (zh) | 一种织物整理用原料上料设备 | |
CN110468510A (zh) | 一种可压紧布料的缝纫机 | |
CN210501863U (zh) | 一种纺织面料印染装置 | |
CN221090222U (zh) | 一种印染辊筒 | |
CN212636885U (zh) | 一种带有双工位的可调式烫画机 | |
CN212889415U (zh) | 一种具备高度可调节的印刷设备用抬压纸装置 | |
CN215405004U (zh) | 一种防风防雨型牛仔面料印染装置 | |
CN217351775U (zh) | 一种防布料褶皱的少水纺织印染装置 | |
CN215885755U (zh) | 一种纺织布料用的布料收卷机构 | |
CN215163816U (zh) | 一种印花布料用定型平幅装置 | |
CN112874138A (zh) | 一种转移印花设备 | |
CN208484351U (zh) | 一种生产手机玻璃膜用的丝印设备 | |
CN220808867U (zh) | 一种滚筒压烫装置 | |
CN113106664A (zh) | 一种混纺布料印染工艺 | |
CN216610599U (zh) | 一种数码印花面料用整平装置 | |
CN221192607U (zh) | 一种面料染色装置 | |
CN220163444U (zh) | 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印花装置 | |
CN214089029U (zh) | 高弹针织面料自适应撑布装置 | |
CN219908124U (zh) |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印染装置 | |
CN221213049U (zh) | 一种具备布料收卷功能的烫画机 | |
CN220789114U (zh) | 一种纺织品印染收卷装置 | |
CN211994620U (zh) | 一种床品印花加工装置 | |
CN217948523U (zh) | 一种涤棉布生产用褶皱熨烫装置 | |
CN216551228U (zh) | 一种服装加工用的服装压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