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3755U -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3755U
CN221083755U CN202322254044.4U CN202322254044U CN221083755U CN 221083755 U CN221083755 U CN 221083755U CN 202322254044 U CN202322254044 U CN 202322254044U CN 221083755 U CN221083755 U CN 221083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ushing
puncture needle
piece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40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雨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40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3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3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3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包括:壳体、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传感器组件。第一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壳体内,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壳体运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穿刺针。其中,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接近。

Description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背景技术
穿刺针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使用穿刺针进行手术时,通过医生通过经验确定穿刺针的位置,从而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包括:壳体;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壳体内;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壳体内,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壳体运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穿刺针;其中,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接近。
在对穿刺针进行使用时,需要保证穿刺针不易相对夹持组件窜动,即,需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穿刺针进行夹持,从而可以稳定地对穿刺针进行使用。
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或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能够被推动,需要对穿刺针进行夹持固定时,使用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交叉式结构,因此,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能够相互接近,使得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能够对穿刺针进行夹持。
需要对穿刺针进行拆卸时,驱动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相互接近,从而将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上述拆卸穿刺针的方式较为便利,方便用户操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位于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之间,弹性件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相对壳体运动。
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推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穿刺针进行夹持。
弹性件通过弹力自动推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穿刺针进行夹持,不需要电机等驱动部件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驱动,也不需要其它锁定结构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固定,因此可以简化夹持组件的结构。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推动部,与第一夹持部相连接;和/或第二推动部,与第二夹持部相连接,第一推动部和/或第二推动部用于被推动,以克服弹性件的弹力。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情况下,在第一夹持部上设置第一推动部,在第二夹持部上设置第二推动部。用户可以对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进行推动,此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并将弹性件压缩,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对穿刺针进行夹持的部位相互远离,从而松开穿刺针,以便于对穿刺针进行拆卸。
当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于壳体,以及第二夹持部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情况下,在第一夹持部上设置第一推动部,此时可以通过对第一推动部进行推动,而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松开穿刺针。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推动部中背离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面;和/或第二推动部中背离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面。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对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进行推动而拆卸穿刺针,可以在第一推动部上设置第一凹陷面,在第二推动部上设置第二凹陷面,用户的指部可以对第一凹陷面和第二凹陷面进行按动,通过第一凹陷面和第二凹陷面对用户的指部限位,使得用户的指部不易相对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滑动,从而可以提高对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进行推动时的稳定性。
当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于壳体,在第一推动部上设置第一凹陷面,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凹陷面,稳定地对第一推动部进行推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推动件,与弹性件的第一端相抵靠;第一弯曲件,第一弯曲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推动件相连接;第一夹持件,第一弯曲件的第二端与第一夹持件相连接;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推动件,与弹性件的第一端相抵靠;第二弯曲件,第二弯曲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推动件相连接,第一弯曲件和第二弯曲件交叉分布;第二夹持件,第二弯曲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相连接,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穿刺针。
第一推动件与弹性件的一端相接触,弹性件的一端用于对第一推动件进行推动,第一推动件和第一夹持件通过第一弯曲件相连接,第一夹持件用于对穿刺针进行夹持。
第二推动件与弹性件的另一端相接触,弹性件的另一端对第二推动件进行推动,第二推动件和第二夹持件通过第二弯曲件相连接,第二夹持件用于与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穿刺针。
由于第一弯曲件和第二弯曲件交叉分布,因此,弹性件推动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相互远离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会相互接近,从而夹持穿刺针。第一推动件与第一推动部相连接,第二推动件与第二推动部相连接,在用户推动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时,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相互接近,此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互远离,从而便于拆卸穿刺针。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弯曲件与第二弯曲件相互抵靠,以限制第一弯曲件和第二弯曲件沿第一夹持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弯曲件的一侧与壳体抵靠,第一弯曲件的另一侧与第二弯曲件相抵靠。同理,第二弯曲件的一侧与壳体抵靠,第二弯曲件的另一侧与第一弯曲件抵靠。第一弯曲件和第二弯曲件相互限位,避免第一弯曲件和第二弯曲件相互窜动,从而保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不易相互窜动,提高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穿刺针的夹持稳定性。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与第一夹持部相连接,壳体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导向部能够沿第一滑槽滑动;和/或第二导向部,与第二夹持部相连接,壳体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导向部能够沿第二滑槽滑动。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上设置第一导向部,第二夹持部上设置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能够沿第一滑槽滑动,第一滑槽对第一导向部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二导向部能够沿第二滑槽滑动,第二滑槽对第二导向部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移动时的稳定性。
当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于壳体的情况下,仅在第一夹持部上设置第一导向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导向部和第一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滑槽之间相互平行分布;和/或第二导向部和第二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滑槽之间相互平行分布。
壳体上的第一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将第一导向部的数量也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和第一滑槽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第一导向部在一个第一滑槽内滑动,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滑槽平行分布,使得第夹持部仅能够平稳地移动,而不易发生偏转。同理,至少两个第二滑槽平行分布,使得第二夹持部能够平稳移动,不易发生偏转,保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不易相互错位,从而可以稳定地对穿刺针进行夹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一部分穿刺针,以使穿刺针和容纳槽的内壁相接触。
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穿刺针进行夹持时,一部分穿刺针容纳于容纳槽内,由于只有一部分穿刺针容纳于容纳槽内,被夹持的穿刺针能够与容纳槽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可以避免穿刺针在容纳槽内晃动,从而提高对穿刺针的夹持稳定性。
通过在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容纳槽,在穿刺针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槽内的情况下,能够增大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与穿刺针的接触面积,使得穿刺针表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穿刺针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使得夹持组件能够稳定地对穿刺针进行夹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位于容纳腔内。
第一壳体能够拆装于第二壳体,从而可以便于对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弹性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伸出壳体,以便于被用户推动。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通过螺钉等锁紧件锁紧于第二壳体。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组件,与壳体相连接,传感器组件用于获取穿刺针的位置。
传感器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在穿刺针移动时,穿刺针、传感器组件和壳体会同步移动,因此,在使用穿刺针进行手术时,传感器组件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方向和距离,从而获取穿刺针的位置,医生可以通过传感器组件实时、准确地得到穿刺针的位置,在穿刺过程中,可以直观、精准、实时地定位穿刺针,使得下针点的定位更加精准和便捷。同时,在整个进针过程中都可以实时了解穿刺针位置,据此可以实时调整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极大地提升了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传感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
传感器组件能够拆装于壳体,从而便于对传感器组件进行更换,使得夹持组件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组件,以便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一壳体,140第二壳体,200第一夹持部,210第一推动件,220第一弯曲件,230第一夹持件,240第一导向部,250容纳槽,300第二夹持部,310第二推动件,320第二弯曲件,330第二夹持件,340第二导向部,400传感器组件,410传感器,420承载件,500弹性件,600第一推动部,610第一凹陷面,700第二推动部,710第二凹陷面,800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包括:壳体100、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和传感器组件400。第一夹持部20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夹持部30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壳体100内,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壳体100运动,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用于夹持穿刺针800。在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的200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二端相互接近。
在对穿刺针800进行使用时,需要保证穿刺针800不易相对夹持组件窜动,即,需要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从而可以稳定地对穿刺针800进行使用。
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端和/或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一端能够被推动,需要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固定时,使用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为交叉式结构,因此,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二端能够相互接近,使得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二端能够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
需要对穿刺针800进行拆卸时,驱动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一端相互接近,从而将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上述拆卸穿刺针800的方式较为便利,方便用户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都能够沿壳体100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第一夹持部200能够沿壳体100滑动,第二夹持部300与壳体100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壳体100转动。
穿刺针800可以从侧面被安装或卸载,穿刺针800前端不触碰夹持组件,降低污染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500,弹性件500位于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第一端之间,弹性件500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200和/或第二夹持部300相对壳体100运动。
在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00,弹性件500能够对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进行推动,使得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
弹性件500通过弹力自动推动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不需要电机等驱动部件对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进行驱动,也不需要其它锁定结构对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进行固定,因此可以简化夹持组件的结构。
示例性地,弹性件500可以为弹簧。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推动部600和/或第二推动部700,第一推动部600与第一夹持部200相连接,第二推动部700与第二夹持部300相连接,第一推动部600和/或第二推动部700用于被推动,以克服弹性件500的弹力。
当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均滑动连接于壳体100的情况下,在第一夹持部200上设置第一推动部600,在第二夹持部300上设置第二推动部700。用户可以对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进行推动,此时需要克服弹性件500的弹力,并将弹性件500压缩,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中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的部位相互远离,从而松开穿刺针800,以便于对穿刺针800进行拆卸。
当第一夹持部200滑动连接于壳体100,以及第二夹持部300固定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情况下,在第一夹持部200上设置第一推动部600,此时可以通过对第一推动部600进行推动,而使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松开穿刺针800。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推动部600中背离第一夹持部200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面610,和/或第二推动部700中背离第二夹持部300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面710。
当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均滑动连接于壳体100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对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进行推动而拆卸穿刺针800,可以在第一推动部600上设置第一凹陷面610,在第二推动部700上设置第二凹陷面710,用户的指部可以对第一凹陷面610和第二凹陷面710进行按动,通过第一凹陷面610和第二凹陷面710对用户的指部限位,使得用户的指部不易相对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滑动,从而可以提高对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进行推动时的稳定性。
当第一夹持部200滑动连接于壳体100,在第一推动部600上设置第一凹陷面610,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凹陷面610,稳定地对第一推动部600进行推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夹持部200包括:第一推动件210、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一夹持件230,第一推动件210与弹性件500的第一端相抵靠,第一弯曲件220的第一端与第一推动件210相连接,第一弯曲件220的第二端与第一夹持件230相连接。第二夹持部300包括:第二推动件310、第二弯曲件320和第二夹持件330,第二推动件310与弹性件500的第一端相抵靠,第二弯曲件320的第一端与第二推动件310相连接,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二弯曲件320交叉分布,第二弯曲件320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330相连接,第一夹持件230和第二夹持件330用于夹持穿刺针800。
第一推动件210与弹性件500的一端相接触,弹性件500的一端用于对第一推动件210进行推动,第一推动件210和第一夹持件230通过第一弯曲件220相连接,第一夹持件230用于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
第二推动件310与弹性件500的另一端相接触,弹性件500的另一端对第二推动件310进行推动,第二推动件310和第二夹持件330通过第二弯曲件320相连接,第二夹持件330用于与第一夹持部200共同夹持穿刺针800。
由于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二弯曲件320交叉分布,因此,弹性件500推动第一推动件210和第二推动件310相互远离时,第一夹持件230和第二夹持件330会相互接近,从而夹持穿刺针800。第一推动件210与第一推动部600相连接,第二推动件310与第二推动部700相连接,在用户推动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时,第一推动件210和第二推动件310相互接近,此时第一夹持件230和第二夹持件330相互远离,从而便于拆卸穿刺针800。该设计有效减小了夹持组件及其运动所需要的空间,使得夹持组件的整体结构体积变小,不易影响手术的视野和操作。
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的结构相同,降低了制造成本,且便于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弯曲件220与第二弯曲件320相互抵靠,以限制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二弯曲件320沿第一夹持件230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弯曲件220的一侧与壳体100抵靠,第一弯曲件220的另一侧与第二弯曲件320相抵靠。同理,第二弯曲件320的一侧与壳体100抵靠,第二弯曲件320的另一侧与第一弯曲件220抵靠。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二弯曲件320相互限位,避免第一弯曲件220和第二弯曲件320相互窜动,从而保证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不易相互窜动,提高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穿刺针800的夹持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240和/或第二导向部340,第一导向部240与第一夹持部200相连接,壳体100上设有第一滑槽110,第一导向部240能够沿第一滑槽110滑动。第二导向部340与第二夹持部300相连接,壳体100上设有第二滑槽120,第二导向部340能够沿第二滑槽120滑动。
当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均滑动连接于壳体100的情况下,第一夹持部200上设置第一导向部240,第二夹持部300上设置第二导向部340。第一导向部240能够沿第一滑槽110滑动,第一滑槽110对第一导向部240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二导向部340能够沿第二滑槽120滑动,第二滑槽120对第二导向部340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第一滑槽110和第二滑槽120对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进行导向,提高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移动时的稳定性。
当第一夹持部200滑动连接于壳体100的情况下,仅在第一夹持部200上设置第一导向部240。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导向部240和第一滑槽1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滑槽110之间相互平行分布,和/或第二导向部340和第二滑槽1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滑槽120之间相互平行分布。
壳体100上的第一滑槽1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将第一导向部240的数量也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240和第一滑槽110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第一导向部240在一个第一滑槽110内滑动,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滑槽110平行分布,使得第夹持部仅能够平稳地移动,而不易发生偏转。同理,至少两个第二滑槽120平行分布,使得第二夹持部300能够平稳移动,不易发生偏转,保证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不易相互错位,从而可以稳定地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夹持部200和/或第二夹持部300上设有容纳槽250,容纳槽250用于容纳一部分穿刺针800,以使穿刺针800和容纳槽250的内壁相接触。
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时,一部分穿刺针800容纳于容纳槽250内,由于只有一部分穿刺针800容纳于容纳槽250内,被夹持的穿刺针800能够与容纳槽250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可以避免穿刺针800在容纳槽250内晃动,从而提高对穿刺针800的夹持稳定性。
通过在第一夹持部200和/或第二夹持部300上设置容纳槽250,在穿刺针800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槽250内的情况下,能够增大第一夹持部200和/或第二夹持部300与穿刺针800的接触面积,使得穿刺针800表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增大穿刺针800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使得夹持组件能够稳定地对穿刺针800进行夹持。
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50为V形槽,其它实施例中,容纳槽250也可以为梯形槽。该V形槽的设计能够对穿刺针800的针体起到定心作用,保证了穿刺针800针体长轴与传感器组件400的相对位置。
V形槽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的穿刺针800,适配范围广。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第一壳体13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壳体140,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位于容纳腔内。
第一壳体130能够拆装于第二壳体140,从而可以便于对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和弹性件500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一推动部600和第二推动部700伸出壳体100,以便于被用户推动。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30通过螺钉等锁紧件锁紧于第二壳体140。
可以通过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进行替换,从而可以轻松实现零件替换,方便适配更多型号的穿刺针800。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夹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组件400,传感器组件400与壳体100相连接,传感器组件400用于获取穿刺针800的位置。
传感器组件400安装在壳体100上,在穿刺针800移动时,穿刺针800、传感器组件400和壳体100会同步移动,因此,在使用穿刺针800进行手术时,传感器组件400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方向和距离,从而获取穿刺针800的位置,医生可以通过传感器组件400实时、准确地得到穿刺针800的位置,在穿刺过程中,可以直观、精准、实时地定位穿刺针800,使得下针点的定位更加精准和便捷。同时,在整个进针过程中都可以实时了解穿刺针800位置,据此可以实时调整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极大地提升了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当穿刺针800被第一夹持部200与第二夹持部300夹持时,该V形槽的设计能够对穿刺针800的针体起到定心作用,保证了穿刺针800针体长轴与传感器组件400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传感器组件400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0。
传感器组件400能够拆装于壳体100,从而便于对传感器组件400进行更换,使得夹持组件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组件400,以便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示例性地,传感器组件400包括传感器410和承载件420,传感器410通过过盈的方式插接至承载件420上,在壳体100上设置插接部,承载件420上设置插接孔,插接孔和插接部通过过盈的方式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传感器组件40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组件能够适配一定外径范围内的不同尺寸规格、不同品牌的穿刺针800,同时也能够拓展适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410。使用夹持组件配合传感器410即可获取穿刺针800的实时位置,使得穿刺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获得穿刺针800位置的实时反馈,大大提高了穿刺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规避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风险。
夹持组件中采用了压缩弹簧(弹性件500),能够有效通过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固定穿刺针800,在装载好穿刺针800后,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持续固定于穿刺针800的固定位置上,实现传感器410定位的功能。本实施例设计有开关按钮,在保证闭合时固定穿刺针800的压力的前提下,亦能通过人力非常轻松地打开装置。
示例性地,传感器410为六自由度传感器,传感器组件400的工作原理:配合导航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磁导航)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穿刺针800的追踪与定位。
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上均设置有导向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导向柱),配合壳体100的上设置的滑槽,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可以在相向或反向的方向滑动。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的末端设置有弹簧固定机构,压缩弹簧被安装于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之间。当弹簧自由释放时,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的尾端受到推力而反向运动,其前部夹持端则相向运动,从而保持闭合,夹持穿刺针800。
当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的尾端的侧面按压处受到压力时,弹簧被压缩,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的尾端相向运动,其前部夹持端则反向运动,从而打开。传感器410被固定于承载件420中,承载件420通过螺纹等锁紧方式固定于壳体100上。通过此方案,当穿刺针800被夹持时,传感器410与穿刺针800针体长轴方向固定。
当第一夹持部200滑动连接于壳体100,而第二夹持部300与壳体100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减少了实际生产所需的零件数,降低了成本,同时能够减小该机构整体体积和重量,使得夹持更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对手术操作者的视野影响也更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运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穿刺针;
其中,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相互远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所述壳体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连接;和/或
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或第二推动部用于被推动,以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中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面;和/或
所述第二推动部中背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
第一推动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相抵靠;
第一弯曲件,所述第一弯曲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件相连接;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弯曲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
第二推动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相抵靠;
第二弯曲件,所述第二弯曲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件和所述第二弯曲件交叉分布;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弯曲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穿刺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件与所述第二弯曲件相互抵靠,以限制所述第一弯曲件和所述第二弯曲件沿所述第一夹持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向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和/或
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相互平行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导向部和所述第二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平行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一部分所述穿刺针,以使所述穿刺针和所述容纳槽的内壁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获取所述穿刺针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CN202322254044.4U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Active CN221083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044.4U CN221083755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044.4U CN221083755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3755U true CN221083755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4044.4U Active CN221083755U (zh) 2023-08-21 2023-08-21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3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4400B (zh) 一种往复锯锯片安装装置及往复锯
CN114003138B (zh) 手写笔收纳装置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21083755U (zh)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CN106714025B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设备
JP2005283954A (ja) 光コネクタ、光コネクタ組立方法
CN207896159U (zh) 一种电池的卡锁结构
CN111672546A (zh) 一种多道移液器
CN114520666B (zh) 卡座、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1083757U (zh)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CN212195952U (zh) 无人机云台快拆轴装置
CN221083756U (zh)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EP4159081A1 (en) Ear piercing device
US20050013550A1 (en) Clip disk for grinding optical fibers
CN220945185U (zh) 拆管装置
CN220787346U (zh) 管壳模具工装及具有其的输送设备
CN218632795U (zh) 电力压板
CN210843442U (zh) 一种快拆机构及应用该快拆机构的移动装置
CN116869631A (zh) 用于穿刺针的夹持组件
CN221925186U (zh) 一种具有钢珠结构的编码器
CN211295556U (zh) 一种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
CN21728106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4686275U (zh) 拆装装置
CN219374027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梳子
CN219876422U (zh) 翻盖装置及储能设备
CN219538450U (zh) 具有快拆结构的穿刺装置及穿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