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3479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3479U
CN221083479U CN202322448393.XU CN202322448393U CN221083479U CN 221083479 U CN221083479 U CN 221083479U CN 202322448393 U CN202322448393 U CN 202322448393U CN 221083479 U CN221083479 U CN 22108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assembly
locking
bas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83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鸣
严庆玲
李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Kingcle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83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3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底座;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第一方向为烹饪装置高度方向;机头包括烹饪组件,烹饪组件包括壳体、流体驱动件与加热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机头处于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能相对底座绕旋转轴线转动,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煎煮模式下,机头位于下行程终点,锅具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底;空炸模式下,机头位于上行程终点,锅具安装于烹饪组件与底座之间,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与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煎煮模式与空炸模式中的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该烹饪装置能一机多用,无需购买具有煎煮功能的烹饪电器,从而降低烹饪成本。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在工作时,通过加热件配合风扇使高温气流在食物周围高速循环来烹饪食物。由于空气炸锅在使用时无需使用大量的食用油,却能使食物具有类似油炸的口感,因而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目前,许多空气炸锅能够通过旋转机头实现空炸模式和煎煮模式的切换,使空气炸锅能够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然而,此类空气炸锅在煎煮模式下,锅具位置较高,不便于用户夹取食物;或者,在实现翻转时需要用户抱起机头进行翻转,操作较为麻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在煎煮模式下锅具高度较低,方便用户夹取食物,且在实现翻转时,无需用户抱起机头进行翻转,操作更加方便,翻转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
一种烹饪装置,包括:
底座;
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机头具有下行程终点与上行程终点,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烹饪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机头包括烹饪组件,所述烹饪组件包括壳体、流体驱动件与加热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流体驱动件与所述加热件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烹饪组件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的最小间距不小于所述烹饪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以使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锅具;
所述烹饪装置具有空炸模式与煎煮模式,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加热件开启,所述机头位于所述下行程终点,所述锅具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底外表面;
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流体驱动件与所述加热件均开启,所述机头位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所述锅具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煎煮模式与所述空炸模式中的所述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与第二锅具,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第一锅具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锅具的锅底外表面;
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第二锅具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锅具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的间距不小于8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烹饪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均被所述底座承载;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底座悬空,所述支撑组件保持在所述上行程终点且被所述底座承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底座具有承载台,所述限位件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推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错开;
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避让所述承载台,到达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推出位置,以使所述限位件被所述承载台承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与拉动件,所述烹饪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拉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拉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件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通过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推出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件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贴合并抵持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拉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运动时,所述第一斜面推动所述第二斜面以使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件包括拉动部,所述限位件具有凹槽,所述拉动部伸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斜面设置于所述拉动部,所述第二斜面为所述凹槽的槽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限位件,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承载台,所述拉动件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拉动部,两个所述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持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两个所述拉动部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限位件的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限位件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推动两个所述限位件一一对应地自所述安装孔的两端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所述承载台自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朝外伸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套筒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导向柱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阻挡于所述第一凸台时,所述支撑组件到达所述上行程终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中,其中一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转轴,另一者设有转动孔,所述转轴伸入所述转动孔且二者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设置于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或者,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烹饪组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被抑制;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18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与锁定孔,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块伸入所述锁定孔;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块退出所述锁定孔;所述锁定块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锁定块与所述锁定孔二者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烹饪组件,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按钮、支撑主体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驱动所述锁定块伸入所述锁定孔,所述按钮能够相对所述支撑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锁定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退出所述锁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所述锁定块,所述按钮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所述锁定件具有第四斜面,所述按钮相对所述支撑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三斜面推动所述第四斜面以使所述锁定块退出所述锁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锁定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烹饪组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锁定孔,两个所述锁定块能够一一对应地伸入或退出两个所述锁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第一挡块,所述转动孔的一端还设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壁设有凸出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伸入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第二挡块能够阻挡所述第一挡块,以限制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转动的极限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均呈扇形柱状,且所述第二挡块阻挡所述第一挡块时,二者整体呈半圆柱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块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一端面,以及另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挡块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三端面,以及另一端的第四端面,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正转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三端面抵持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反转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四端面抵持于所述第二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中空的过线件,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过线件且能相对所述过线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外周面设有朝外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穿出至所述转动孔沿自身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凸块贴合于所述转动孔的端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上连接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与所述过线件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具有感应弹片,所述感应弹片位于所述过线件沿自身径向的外侧,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至所述触发块抵持于所述感应弹片时,所述烹饪装置进行模式切换。
上述烹饪装置,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从而使机头能够相对底座沿第一方向滑动。当机头滑动至其上行程终点时,旋转轴线与底座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烹饪组件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从而为烹饪组件相对底座绕旋转轴线的转动提供了空间,使烹饪组件能够转动以调节开口的朝向。煎煮模式下,锅具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上,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底外表面,则容纳腔内的加热件在工作时能够对锅具的锅底加热,实现对锅内食物的煎煮。空炸模式下,机头位于上行程终点,锅具安装于烹饪组件与底座之间,容纳腔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与锅具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则当流体驱动件与加热件工作时,能够在锅具的内腔形成流动的高温气流,从而实现对锅内食物的空炸。由上可知,该烹饪装置可以对食物进行空炸,也可以对食物进行煎煮,能够实现一机多用,由于在煎煮模式下,机头的高度较低,当用户在饭桌上一边进行煎煮一边夹取食物时,使用会更加方便,用户无需站起即可轻松实现夹取。此外,由于机头滑动配合于底座,在上行程终点实现烹饪组件的翻转时,无需用户其抱起进行翻转,操作更加方便,翻转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在煎煮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在空炸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烹饪装置省略第二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烹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仅部分分解)。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底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机头和底座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限位件、按钮、拉动件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锁定件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与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拉动件与限位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拉动件、限位件、导向柱和套筒的剖视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按钮和锁定件的剖视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过线件与感应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座100、底板110、支架120、底托件121、凹陷部1211、连接件122、第一滑槽1221、第二滑槽1222、套筒1223、第一凸台12231、承载台1224;
机头20、烹饪组件200、壳体210、外壳211、第一通孔2111、中壳212、内壳213、容纳腔2131、流体驱动件220、加热件230、电机240、散热风扇250、第一转动件260、转轴261、第一挡块262、第一端面2621、第二端面2622、锁定孔263、第二转动件270、转动轴271、凸块272、触发块273;
支撑组件300、支撑主体310、第一支撑部311、安装孔3111、滑块3112、安装槽3113、导向槽3114、转动孔3115、限位孔3116、第二挡块3117、第三端面31171、第四端面31172、第二通孔3118、支撑筋位3119、第二支撑部312、第三通孔3121、凸柱3122、拉动件320、拉动部321、第一斜面3211、按动部322、第四通孔323、第五通孔324、限位件330、凹槽331、第二斜面3311、卡块332、第二弹性件340、导向柱350、第二凸台351、锁定件360、锁定块361、第四斜面362、导向块363、按钮370、第三斜面371、过线件380、感应件390、感应弹片391;
第一锅具400、锅体410、锅盖420;
第二锅具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底座100、机头20与锅具。机头2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100,机头20具有下行程终点与上行程终点,其中,第一方向为烹饪装置的高度方向。参阅图4与图5,机头20包括烹饪组件200,烹饪组件200包括壳体210、流体驱动件220与加热件230,壳体210具有容纳腔2131,容纳腔2131具有开口,流体驱动件220与加热件230均安装于容纳腔2131内。参阅图3,烹饪组件200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M,当机头20相对底座100滑动至上行程终点时,该旋转轴线M与底座100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烹饪组件200绕旋转轴线M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以使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底座100绕旋转轴线M转动以调节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烹饪装置具有空炸模式与煎煮模式,如图1所示的煎煮模式下,加热件230开启,机头20位于下行程终点,锅具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200上,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底外表面。如图2所示的空炸模式下,流体驱动件220与加热件230均开启,机头20位于上行程终点,锅具安装于烹饪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2131与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煎煮模式与空炸模式中的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
上述烹饪装置,机头2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100,从而使机头20能够相对底座100沿第一方向滑动。当机头20滑动至其上行程终点时,旋转轴线M与底座100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烹饪组件200绕旋转轴线M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从而为烹饪组件200相对底座100绕旋转轴线M的转动提供了空间,使烹饪组件200能够转动以调节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同时也为空炸模式下锅具的放置提供了空间。煎煮模式下,锅具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200上,且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底,则容纳腔2131内的加热件230在工作时能够对锅具的锅底加热,实现对锅内食物的煎煮。空炸模式下,机头20位于上行程终点,锅具安装于烹饪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2131与锅具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则当流体驱动件220与加热件230工作时,能够在锅具的内腔形成流动的高温气流,从而实现对锅内食物的空炸。由上可知,该烹饪装置可以对食物进行空炸,也可以对食物进行煎煮,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由于在煎煮模式下,机头20的高度较低,当用户在饭桌上一边进行煎煮一边夹取食物时,使用会更加方便,用户无需站起即可轻松实现夹取。此外,由于机头20滑动配合于底座100,在上行程终点实现烹饪组件200的翻转时,无需用户其抱起进行翻转,操作更加方便,翻转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
附图视角下,第一方向即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即为左右方向,第三方向为前后方向。
当烹饪组件20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沿上下方向的尺寸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最大转动半径是指烹饪组件20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的二分之一;当烹饪组件200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最大转动半径是指烹饪组件200沿上下方向的尺寸的二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煎煮模式下,不仅可以实现对食物的煎煮,还可以实现对食物的炖、油炸、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参阅图1至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400与第二锅具500,煎煮模式下,第一锅具400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200上,开口朝向第一锅具400的锅底外表面。空炸模式下,第二锅具500安装于烹饪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开口朝向第二锅具500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2131与第二锅具500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
具体地,在煎煮模式与空炸模式下,使用了不同的锅,以更好地适应两种烹饪模式对于锅的不同需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煎煮模式与空炸模式下,也可以共用同一个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20处于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200绕第二方向旋转的旋转轴线M与底座100的间距不小于85mm。
图1与图2所示的方位即为该烹饪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方位。具体地,机头20能够相对底座100上下滑动,以到达上行程终点与下行程终点。第一锅具400包括锅体410与锅盖420,图1所示的煎煮模式下,锅体410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200上,锅体410的锅口朝上,锅盖420盖于锅体410的锅口,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上。图2所示的空炸模式下,第二锅具500安装于烹饪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下,第二锅具500的锅口朝上。
若要从图1所示煎煮模式切换至图2所示空炸模式,只需先拿走第一锅具400,然后将机头20朝上滑动,使其到达上行程终点,然后翻转烹饪组件200,使其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下,然后将锅口朝上的第二锅具500插入烹饪组件200与底座100之间即可。反之,若要从图2所示空炸模式切换至图1所示煎煮模式,先将第二锅具500抽出,然后翻转烹饪组件200,使其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上,再将机头20朝下滑动,使其到达下行程终点,最后将锅口朝上的第一锅具400置于烹饪组件200顶部即可。
参阅图4、图5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组件200的壳体210包括外壳211、中壳212与内壳213,中壳212固定安装于外壳211内,内壳213固定安装于中壳212内,内壳213构造出容纳腔2131。流体驱动件220相较于加热件230更加靠近容纳腔2131沿第一方向的端壁,也即加热件230更靠近容纳腔2131的开口。具体地,流体驱动件220即为扇叶。在中壳212与内壳213之间的空间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250,在中壳212与外壳211之间的空间固定安装有电机240,流体驱动件220与散热风扇250同轴连接于电机240的输出端,电机240能够驱动流体驱动件220与散热风扇250转动。当流体驱动件220转动时,配合处于加热状态的加热件230,便能产生高速循环的高温气流。散热风扇250转动时,能够对电机240等其他部件散热,以免因过热而出现故障。
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20包括支撑组件300,支撑组件30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100,烹饪组件200与支撑组件300转动连接,机头20处于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支撑组件300绕旋转轴线M转动以调节容纳腔2131的开口朝向。
具体地,附图视角下,支撑组件300能够相对底座100上下滑动,并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烹饪组件200同步上下滑动。当滑动至图3所示的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支撑组件300绕左右方向上下翻转。具体地,当滑动至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支撑组件300绕第一转动件260上的转轴261旋转180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烹饪组件200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与底座100的滑动连接。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2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支撑组件300,两个支撑组件300均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100,烹饪组件200沿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组件300。
附图视角下,即为烹饪组件200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与之转动连接于的支撑组件300,这两个支撑组件300均滑动连接于底座100且能相对底座100上下滑动。通过设置两组支撑组件300,一方面可以增加烹饪组件200翻转时的稳定性,一方面可以增加机头20上下滑动的稳定性,使整个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
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煎煮模式下,烹饪组件200与支撑组件300均被底座100承载;空炸模式下,烹饪组件200相对底座100悬空,支撑组件300保持在上行程终点且被底座100承载。
同时参阅图1、图4与图6,具体地,底座100包括底板110,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110的支架120。支架120包括底托件121与两个连接件122,两个连接件122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于底托件12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煎煮模式下,烹饪组件200被底托件121承载,两个支撑组件300一一对应地被两个连接件122承载。空炸模式下,两个支撑组件300一一对应地被两个连接件122承载。
参阅图图4至图6,以及图9,优选地,底托件121具有内凹的凹陷部1211,外壳211朝外凸出,且形状尺寸与凹陷部1211匹配,从而能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提高承载稳定性,使机头20不易产生晃动。
参阅图16与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包括限位件330,底座100具有承载台1224,限位件330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限位件330位于推出位置时,限位件330与承载台1224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限位件330位于缩回位置时,限位件330与承载台1224沿第一方向的投影错开。支撑组件300沿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限位件330位于缩回位置以避让承载台1224,到达承载台1224沿第一方向背离底座100的一侧的限位件330位于推出位置,以使限位件330被承载台1224承载。
具体地,图17视角下,限位件330包括卡块332,限位件330能够沿前后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限位件330位于推出位置时,卡块332与承载台1224沿上下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限位件330位于缩回位置时,卡块332与承载台1224沿上下方向的投影错开。当机头20朝上滑动过程中,若限位件330位于推出位置,则卡块332会被承载台1224阻挡而无法继续朝上滑动。因此,在朝上滑动过程中,需要让卡块332缩回,以避让承载台1224,从而使机头20朝上滑动至上行程终点。机头20到达上行程终点时,限位件330在承载台1224上方,使限位件330位于推出位置,此时,卡块332将会被承载台1224承载,以抑制整个支撑组件朝下滑动,从而将机头20稳定于上行程终点。若机头20需要朝下滑动,则将卡块332缩回即可。
参阅图8、图9、图12与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包括支撑主体310与拉动件320,烹饪组件200转动连接于支撑主体310,支撑主体31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100,拉动件32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支撑主体310,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支撑主体310,拉动件320能够沿第一方向朝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运动,以带动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至缩回位置。
具体地,支撑主体310包括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二者固定连接,拉动件320与限位件330等部件安装于二者之间的空间,烹饪组件200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11。同时参阅图6与图7,每个连接件122包括第一滑槽1221与第二滑槽1222,第一支撑部311插入第一滑槽1221且能在其内滑动,第二支撑部312插入第二滑槽1222且能在其内滑动。同时参阅图12与图13,拉动件32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第一支撑部311。具体地,拉动件320上设有条状的第四通孔323,第一支撑部311上连接有滑块3112,滑块3112穿过第四通孔323且能在其内上下滑动。参阅图12与图13,滑块3112呈钩状,其能够限制拉动件320在左右方向上朝靠近第二支撑部312的一侧移动而脱出滑块3112;拉动件320在左右方向上背离第二支撑部312的一侧抵持于支撑筋位3119上,以限制拉动件320在左右方向上朝背离第二支撑部312的一侧移动。如此,便能使拉动件320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被限制。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第一支撑部311。同时参阅图4与图14,拉动件320包括供用户操作的按动部322,第二支撑部312上设有第三通孔3121,以供按动部322露出,方便用户按动。当用户朝上按下按动部322时,将会带动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至缩回位置,从而避让承载台1224。
本实施例中,拉动件320的滑动方向和限位件330的滑动方向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拉动件320滑动方向设置为沿第三方向,并将拉动件320与限位件330固定连接,如此,沿第三方向拉动或推动拉动件320时,限位件330会随之同步滑动。
参阅图12与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还包括连接于限位件330的第一弹性件(图中省略),第一弹性件用于通过弹性力推动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至推出位置。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限位件330,另一端可以固定于第一支撑部311等部件上,按下按动部322而带动限位件330滑动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变形状态。当停止按下按动部322后,在第一弹性件回弹力驱动下,限位件330将会反向滑动复位至推出位置。因此,在机头20上升过程中按下按动部322将限位件330缩回,在机头20滑动到位后,只需松开按动部322,限位件330便能自动伸出复位,操作过程更加简便高效。
参阅图12、图15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动件320具有相较于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3211,限位件330具有第二斜面3311,第二斜面3311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贴合并抵持于第一斜面3211,拉动件320沿第一方向朝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运动时,第一斜面3211推动第二斜面3311以使限位件330沿第三方向滑动至缩回位置。
具体地,第一斜面3211与第二斜面3311平行,未按下按动部322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其回弹力驱动第二斜面3311抵持于第一斜面3211,并使卡块332伸出。朝上按下按动部322时,第一斜面3211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而推动第二斜面3311,从而使卡块332缩回。
参阅图12、图15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动件320包括拉动部321,限位件330具有凹槽331,拉动部321伸入凹槽331,第一斜面3211设置于拉动部321,第二斜面3311为凹槽331的槽壁。
具体地,凹槽331的槽口尺寸小于拉动部321的尺寸,以抑制在拉动部321朝上滑动过程中脱出凹槽331。
参阅图12、图15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限位件330,底座100具有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承载台1224,拉动件320具有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拉动部321,两个限位件330位于两个承载台1224之间,第一弹性件位于两个限位件330之间,且第一弹性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持于两个限位件330,两个拉动部321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限位件330的凹槽331。
具体地,当朝上按下按动部322时,两个拉动部321上的第一斜面3211均会抵持与之对应的一个第二斜面3311,以使两个限位件330同步缩回,二者间距缩小。当松开按动部322时,第一弹性件将会推动两个限位件330同步伸出,二者间距增大。通过设置两个限位件330和两个承载台1224,可以增大支撑面积,从而增加支撑稳定性。
参阅图12与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主体310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安装孔3111,第一弹性件位于安装孔3111内,两个限位件330均滑动安装于安装孔3111,第一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推动两个限位件330一一对应地自安装孔3111的两端伸出。
具体地,朝上按下按动部322时,两个限位件330的卡块332均会缩回安装孔3111内。松开按动部322时,在第一弹性件回弹力驱动下,两个限位件330的卡块332均会从安装孔3111的端部开口处朝外伸出。且两个限位件330的卡块332朝外伸出时,由于拉动件320仅能上下滑动,通过拉动件320的位置对限位件330的滑动进行了限制,可以抑制限位件330全部脱出安装孔3111。
参阅图6、图7、图12与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1223,承载台1224自套筒1223的外周面朝外伸出,支撑组件30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柱350,导向柱350插入套筒1223且二者滑动配合,套筒1223的内壁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台12231,导向柱350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第二凸台351,第二凸台351阻挡于第一凸台12231时,支撑组件300到达上行程终点。
具体地,连接件122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1223,套筒1223的外周面设有朝外伸出承载台1224。导向柱350位于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11导向柱350与第一支撑部311、第二支撑部312三者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跟随机头20一起升降。第一凸台12231设置于套筒1223内壁上的顶端区域,第二凸台351设置于导向柱350外周面的下部区域。当机头20朝上滑动过程中,当第二凸台351的顶面抵持于第一凸台12231的底面时,机头20将无法继续朝上滑动,至此到达其上行程终点。如此,用户在将机头20抬起至无法继续上升时,便能判断出机头20已经到达上行程终点,此时只需松开按动部322,限位件330便能自动伸出复位,卡块332将会被承载台1224承载,机头2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上行程终点。
优选地,连接件122具有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套筒1223,每个套筒1223的外周面设有朝外伸出的承载台1224。对应地,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柱350,每个导向柱350插入一个套筒1223。如此,可以增强导向,提高滑动过程的稳定性。
参阅图5、图8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组件200与支撑组件300二者之中,其中一者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转轴261,另一者设有转动孔3115,转轴261伸入转动孔3115且二者转动配合。
具体地,外壳211上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端面均设有第一通孔2111,每个第一通孔2111内均安装有转动件,每个转动件一一对应的与中壳212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端面固定连接。附图视角下,位于右侧的为第一转动件260,位于左侧的为第二转动件270,第一转动件260与第二转动件270二者均包括转轴,二者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面将主要以第一转动件260为例对实现转动连接的结构展开介绍。第一转动件260包括转轴261,第一支撑部311上设有转动孔311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互换转轴261与转动孔3115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60设置于烹饪组件200上,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60与烹饪组件200固定连接。
参阅图5、图8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组件200与支撑组件300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下,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绕旋转轴线M的转动被抑制;解锁状态下,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支撑组件300绕旋转轴线M转动。
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60与支撑组件300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当烹饪组件200需要进行翻转时,锁定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使烹饪组件200能够进行翻转。翻转完成后,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状态,以保持烹饪组件200位置的稳定,以免使用过程中烹饪组件200不稳而造成锅具倾倒。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状态下,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支撑组件300绕旋转轴线M转动180度。
参阅图8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361与锁定孔263,锁定状态下,锁定块361伸入锁定孔263;解锁状态下,锁定块361退出锁定孔263;锁定块361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锁定块361与锁定孔263二者中的一者设置于烹饪组件200,另一者设置于支撑组件300。
具体地,附图实施例中,锁定块361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且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11,锁定孔263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60上。锁定块361朝烹饪组件200滑动并伸入锁定孔263时,将会抑制第一转动件260相对支撑组件300的转动;锁定块361背离烹饪组件200滑动并退出锁定孔263时,第一转动件260可以相对支撑组件300转动。
参阅图8、图10、图12至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0包括按钮370与第二弹性件340,第二弹性件340连接于支撑主体310,第二弹性件340能够通过弹性力驱动锁定块361伸入锁定孔263,按钮370能够相对支撑主体3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锁定块36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退出锁定孔263。
具体地,支撑组件300包括锁定件360,锁定件360包括前述的锁定块361。第二弹性件340一端抵持于第二支撑部312,另一端抵持于锁定件360。第二弹性件340处于压缩状态,未按下按钮370时,在第二弹性件340回弹力作用下,锁定块361经第一支撑部311上设置的第二通孔3118伸出,并插入锁定孔263。按下按钮370时,锁定块361将克服第二弹性件340回弹力缩回,从锁定孔263中退出。同时参阅图13,第一支撑部311上设有安装槽3113,按钮370安装于安装槽3113内,且与安装槽3113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当松开按钮370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按钮370会自动复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设置沿第二方向运动的按钮,其沿第二方向被拉动时,与之固定连接的锁定块361同步沿第二方向运动。
参阅图12、图14与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钮370具有相对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371,锁定件360具有第四斜面362,按钮370相对支撑主体3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三斜面371推动第四斜面362以使锁定块361退出锁定孔263。
具体地,第二支撑部312上设有朝第一支撑部311伸出的凸柱3122,凸柱3122伸入锁定件360,且第二弹性件340一端抵持于凸柱3122,另一端抵持于锁定件360。拉动件320上设有第五通孔324,用于供凸柱3122穿过。
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1上设有导向槽3114,锁定件360包括导向块363,导向块363位于导向槽3114内,当锁定件36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导向块363将在导向槽3114内滑动,以对其导向与限位。
参阅图10与图14,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360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锁定块361,对应地,烹饪组件200上设有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锁定孔263,两个锁定块361能够一一对应地伸入或退出两个锁定孔263。
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60上设有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锁定孔263,两个锁定孔263分设于转轴261两侧。每组锁定块361与锁定孔263均通过前述的结构实现锁定与解锁。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两个锁定块361与两个锁定孔263,可以提高锁定可靠性。
参阅图8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组件200包括连接于转轴261的第一挡块262,转动孔3115的一端还设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孔3116,限位孔3116的孔壁设有凸出的第二挡块3117,第一挡块262伸入限位孔3116,且第二挡块3117能够阻挡第一挡块262,以限制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转动的极限角度。
具体地,限位孔3116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1,限位孔3116位于转动孔3115沿第二方向靠近烹饪组件200的一端,且其径向尺寸略大于转动孔3115。限位孔3116靠近烹饪组件200的一端呈敞口状,以供第一挡块262伸入。第一挡块262位于转轴261的沿第二方向背离支撑组件300的一端,且其径向尺寸略大于转轴261。转轴261与转动孔3115的径向尺寸匹配,第一挡块262与限位孔3116的径向尺寸匹配。转轴261在转动孔3115内转动时,第一挡块262也在限位孔3116内转动,能够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当第一挡块262在限位孔3116内转动至被第二挡块3117阻挡时,烹饪组件200将无法继续转动,说明其已经翻转到位。
参阅图8与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块262与第二挡块3117均呈扇形柱状,且第二挡块3117阻挡第一挡块262时,二者整体呈半圆柱状。
具体地,第一挡块262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一端面2621,以及另一端的第二端面2622,第二挡块3117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三端面31171,以及另一端的第四端面31172,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正转至极限角度时,第三端面31171抵持于第一端面2621,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反转至极限角度时,第四端面31172抵持于第二端面2622。
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正转至极限角度时,第三端面31171抵持于第一端面2621,使烹饪组件200无法再继续正转,只能通过反转返回翻转之前的状态。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反转至极限角度时,第四端面31172抵持于第二端面2622,使烹饪组件200无法再继续反转,只能通过正转返回翻转之前的状态。正转极限角度与反转极限角度之间相差180度,与烹饪组件200的上下翻转180度相匹配。当每次翻转到位后,便通过前述的锁定机构完成锁定,以使烹饪组件200保持在当前位置。
参阅图9与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的内部中空,支撑组件300包括中空的过线件380,转轴套设于过线件380且能相对过线件380转动。
具体地,图11所示的为第二转动件270,其安装于烹饪组件200的左侧。为便于与第一转动件260中的转轴261区分,将第二转动件270中的转轴记为转动轴271。烹饪组件200左侧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过线件380,转动轴271套设于过线件380。如此,便能通过过线件380对转动轴271进行支撑,使其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参阅图9、图11与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的外周面设有朝外凸出的凸块272,凸块272穿出至转动孔沿自身轴向的一端,且凸块272贴合于转动孔的端壁。
具体地,转动轴271的外周面设有朝外凸出的凸块272,当转动轴271伸入与之对应的转动孔时,凸块272伸出至转动孔以外,且凸块272的端面与转动孔的端壁贴合,从而能提高转动过程的稳定性。
参阅图9、图11与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272上连接有触发块273,触发块273与过线件380的外周面贴合,支撑组件300包括感应件390,感应件390具有感应弹片391,感应弹片391位于过线件380沿自身径向的外侧,烹饪组件200相对支撑组件300转动至触发块273抵持于感应弹片391时,烹饪装置进行模式切换。
具体地,触发块273自凸块272背离转动孔的一端沿第二方向伸出,感应件390固定安装于烹饪组件200左侧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感应件390通信连接于烹饪装置的控制模块。当转动轴271转动时,触发块273会贴合于过线件380的外周面转动。当触发块273转动至触碰并挤压感应弹片391时,感应件390被触发,控制模块将会控制烹饪装置切换工作模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底座(100);
机头(20),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机头(20)具有下行程终点与上行程终点,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烹饪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机头(20)包括烹饪组件(200),所述烹饪组件(200)包括壳体(210)、流体驱动件(220)与加热件(230),所述壳体(210)具有容纳腔(2131),所述容纳腔(2131)具有开口,所述流体驱动件(220)与所述加热件(230)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31)内;所述烹饪组件(200)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100)的最小间距不小于所述烹饪组件(2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以使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底座(1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锅具;
所述烹饪装置具有空炸模式与煎煮模式,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加热件(230)开启,所述机头(20)位于所述下行程终点,所述锅具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底外表面;
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流体驱动件(220)与所述加热件(230)均开启,所述机头(20)位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所述锅具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2131)与所述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煎煮模式与所述空炸模式中的所述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400)与第二锅具(500),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外表面;
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第二锅具(500)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锅具(500)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2131)与所述第二锅具(500)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100)的间距不小于8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转动连接,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均被所述底座(100)承载;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底座(100)悬空,所述支撑组件(300)保持在所述上行程终点且被所述底座(100)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限位件(330),所述底座(100)具有承载台(1224),所述限位件(330)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推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0)与所述承载台(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0)与所述承载台(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错开;
所述支撑组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避让所述承载台(1224),到达所述承载台(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的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推出位置,以使所述限位件(330)被所述承载台(1224)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支撑主体(310)与拉动件(320),所述烹饪组件(20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支撑主体(31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拉动件(32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拉动件(320)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3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件(330)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通过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推出位置。
优选地,所述拉动件(320)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3211),所述限位件(330)具有第二斜面(3311),所述第二斜面(3311)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贴合并抵持于所述第一斜面(3211),所述拉动件(320)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运动时,所述第一斜面(3211)推动所述第二斜面(3311)以使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优选地,所述拉动件(320)包括拉动部(321),所述限位件(330)具有凹槽(331),所述拉动部(321)伸入所述凹槽(331),所述第一斜面(3211)设置于所述拉动部(321),所述第二斜面(3311)为所述凹槽(331)的槽壁。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限位件(330),所述底座(100)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承载台(1224),所述拉动件(320)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拉动部(321),两个所述限位件(330)位于两个所述承载台(1224)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330)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持于两个所述限位件(330),两个所述拉动部(321)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限位件(330)的所述凹槽(331)。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310)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安装孔(3111),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孔(3111)内,两个所述限位件(330)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111),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推动两个所述限位件(330)一一对应地自所述安装孔(3111)的两端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1223),所述承载台(1224)自所述套筒(1223)的外周面朝外伸出,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柱(350),所述导向柱(350)插入所述套筒(1223)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套筒(1223)的内壁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台(12231),所述导向柱(350)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第二凸台(351),所述第二凸台(351)阻挡于所述第一凸台(12231)时,所述支撑组件(300)到达所述上行程终点。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二者之中,其中一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转轴(261),另一者设有转动孔(3115),所述转轴(261)伸入所述转动孔(3115)且二者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轴(261)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60)上;所述第一转动件(260)设置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上,或者,第一转动件(260)与所述烹饪组件(200)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被抑制;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180度。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361)与锁定孔(263),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块(361)伸入所述锁定孔(263);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块(361)退出所述锁定孔(263);所述锁定块(361)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锁定块(361)与所述锁定孔(263)二者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烹饪组件(200),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300)。
优选地,所述锁定块(361)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按钮(370)、支撑主体(310)与第二弹性件(340),所述第二弹性件(340)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第二弹性件(340)能够通过弹性力驱动所述锁定块(361)伸入所述锁定孔(263),所述按钮(37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主体(31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锁定块(361)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退出所述锁定孔(263)。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锁定件(360),所述锁定件(360)包括所述锁定块(361),所述按钮(370)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371),所述锁定件(360)具有第四斜面(362),所述按钮(370)相对所述支撑主体(31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三斜面(371)推动所述第四斜面(362)以使所述锁定块(361)退出所述锁定孔(263)。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360)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锁定块(361),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烹饪组件(200)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锁定孔(263),两个所述锁定块(361)能够一一对应地伸入或退出两个所述锁定孔(263)。
优选地,所述烹饪组件(200)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261)的第一挡块(262),所述转动孔(3115)的一端还设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孔(3116),所述限位孔(3116)的孔壁设有凸出的第二挡块(3117),所述第一挡块(262)伸入所述限位孔(3116),且所述第二挡块(3117)能够阻挡所述第一挡块(262),以限制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转动的极限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块(262)与所述第二挡块(3117)均呈扇形柱状,且所述第二挡块(3117)阻挡所述第一挡块(262)时,二者整体呈半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块(262)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一端面(2621),以及另一端的第二端面(2622),所述第二挡块(3117)具有位于自身周向一端的第三端面(31171),以及另一端的第四端面(31172),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正转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三端面(31171)抵持于所述第一端面(2621),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反转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四端面(31172)抵持于所述第二端面(2622)。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中空的过线件(380),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过线件(380)且能相对所述过线件(380)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周面设有朝外凸出的凸块(272),所述凸块(272)穿出至所述转动孔沿自身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凸块(272)贴合于所述转动孔的端壁。
优选地,所述凸块(272)上连接有触发块(273),所述触发块(273)与所述过线件(380)的外周面贴合,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感应件(390),所述感应件(390)具有感应弹片(391),所述感应弹片(391)位于所述过线件(380)沿自身径向的外侧,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转动至所述触发块(273)抵持于所述感应弹片(391)时,所述烹饪装置进行模式切换。
CN202322448393.XU 2023-09-08 2023-09-08 烹饪装置 Active CN22108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8393.XU CN2210834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8393.XU CN2210834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3479U true CN221083479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8393.XU Active CN2210834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3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9299U (zh) 煎烤机
EP4066698A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oven
EP3399894B1 (en) A toaster
CN221083479U (zh) 烹饪装置
CN112603166B (zh) 具有探针的煎烤器
CN217827583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9374441U (zh) 一种多功能厨房家电
CN218128172U (zh) 一种翻转机构及多功能空气炸锅
JP5501372B2 (ja) ポータブル調理器
CN215650624U (zh) 分体式空气炸锅
EP2036473A1 (en) Automatic toasting apparatus
CN114468795A (zh) 一种翻盖式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04561876U (zh) 一种转动容器的定位装置
CN215226950U (zh) 一种带锁止结构的多功能食物烹饪器具
CN108488843B (zh) 燃气灶具及燃气灶具的操作方法
CN217447444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烤炉
CN216317195U (zh) 一种带翻转结构的多功能食物处理机
CN217118202U (zh) 一种翻盖式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9460924U (zh) 一种下出风的模块化空气炸锅
CN216454681U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处理机
CN215687006U (zh) 烹饪器具
CN216364769U (zh) 一种安全的食物烹饪器具
CN204274204U (zh) 一种能锁定转动轴的烤炉上盖
CN215914231U (zh) 一种具有安全锁的空气炸锅
CN217090393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可锁止炸桶组件和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