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0091U - 一种连续叠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叠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0091U
CN221080091U CN202322544889.7U CN202322544889U CN221080091U CN 221080091 U CN221080091 U CN 221080091U CN 202322544889 U CN202322544889 U CN 202322544889U CN 221080091 U CN221080091 U CN 221080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amination
roller
pick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48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ioneer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ioneer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ioneer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ioneer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48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0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0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0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叠片机。该连续叠片机包括:隔膜放卷机构,用于输送隔膜依次途经贴片工位、拾取工位和叠片工位;贴片机构,对应于贴片工位布设,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贴附至途经贴片工位的隔膜两侧,以使正极片和负极片彼此交替的沿隔膜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且隔膜上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区域为单层区域;叠片台,对应于叠片工位布设;及叠片机构,对应于拾取工位布设,用于在拾取工位向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施加作用力,使得隔膜在单层区域弯折并以“Z”字形堆叠至叠片台上。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叠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叠片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具备较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其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汽车动力电池中。锂电池加工中很重要的一项工是叠片,叠片即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三者交替层叠形成电芯的过程,该工艺目前均采用叠片机实现量产自动化。
现有的叠片机首先将极片贴合在隔膜上,然后将隔膜裁切形成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组成的叠片单元,再然后将叠片单元运输至叠片台上进行堆叠,各个工艺步骤之间均需要对物料进行转运,工艺步骤不连续且工艺流程较长,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叠片机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连续叠片机。
一种连续叠片机,包括:
隔膜放卷机构,用于向下游输送隔膜;
贴片机构,布置在所述隔膜放卷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贴附至途经的隔膜两侧,以使正极片和负极片彼此交替的沿隔膜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且隔膜上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区域为单层区域;
叠片台,布置在所述贴片机构的下游;及
叠片机构,布置在所述贴片机构与所述叠片台之间,用于向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施加作用力,使得隔膜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并堆叠至所述叠片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片机构包括第一叠片组件和第二叠片组件,隔膜由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和所述第二叠片组件之间穿过;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具有第一拾取部,所述第二叠片组件具有第二拾取部,所述第一拾取部和所述第二拾取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彼此交替的由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
当所述第一拾取部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拾取部拾取隔膜的单层区域,并沿远离所述第二叠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当所述第二拾取部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拾取部拾取隔膜的单层区域,并沿远离所述第一叠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拾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且可受控的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呈闭合的环状,以使所述第一拾取部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叠片台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叠片组件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拾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且可受控的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呈闭合的环状,以使所述第二拾取部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叠片台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拾取部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或者为用于吸附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
所述第二拾取部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或者为用于吸附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叠片机构与所述贴片机构之间的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可受控地带动途经的隔膜在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和所述第二叠片组件之间往复摆动,以供所述第一拾取部和所述第二拾取部交替的拾取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移动座可受控移动,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第一夹辊与所述第二夹辊之间形成供隔膜穿过的穿膜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夹辊机构,所述夹辊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三夹辊和第四夹辊,所述固定座固定布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贴片机构之间,所述第三夹辊和所述第四夹辊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三夹辊和所述第四夹辊之间形成供途经的隔膜穿过的输送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机构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贴片压辊和第二贴片压辊,所述第一贴片压辊和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之间形成供隔膜穿过的贴片间隙;
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第一供片机构和第二供片机构,所述第一供片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贴片压辊上输送正极片,所述第一贴片压辊旋转带动正极片进入所述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的一侧上;所述第二供片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上输送负极片,所述第二贴片压辊旋转带动负极片进入所述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的另一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机构还包括第一涂胶部和第二涂胶部,所述第一涂胶部对应于所述第一贴片压辊布设,用于向所述第一贴片压辊上的正极片涂胶;
所述第二涂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贴片压辊布设,用于向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上的负极片涂胶。
上述连续叠片机,隔膜放卷机构连续不断的向下游输送隔膜,隔膜依次途经贴片机构、叠片机构和叠片台。贴片机构将正极片和负极片贴附在隔膜的两侧。叠片机构向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即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施加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隔膜在单层区域处弯折,以使隔膜堆叠至叠片台上。如此,本申请中在隔膜输送过程中完成贴片、弯折和堆叠,无需切断隔膜,隔膜在各个工位无需停留,实现了连续叠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续叠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续叠片机的叠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连续叠片机的贴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连续叠片机的第一供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连续叠片机的第二供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叠片机,包括隔膜放卷机构10、贴片机构20、叠片机构30及叠片台(图未示)。
隔膜放卷机构10用于向下游输送隔膜b1,使得隔膜b1依次途经贴片工位a1、拾取工位a2和叠片工位a3。贴片机构20布置在隔膜放卷机构10的下游,即对应于贴片工位a1布设。该贴片机构20用于将正极片d1(见图3)和负极片d2(见图3)分别贴附至途经贴片工位a1的隔膜b1两侧,以使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彼此交替地沿隔膜b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隔膜b1上相邻的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之间的区域为单层区域(图未标)。叠片台布置在贴片机构20的下游,即对应于叠片工位a3布设。叠片机构30布置在贴片机构20与叠片台之间,即对应于拾取工位a2布设。该叠片机构30用于向途经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施加作用力,使得隔膜b1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并堆叠至叠片台上(例如,隔膜b1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并以“Z”字形堆叠至叠片台上)。
上述连续叠片机,隔膜放卷机构10连续不断的向下游输送隔膜b1,隔膜b1依次途经贴片工位a1的贴片机构20、拾取工位a2的叠片机构30和叠片工位a3的叠片台。在贴片工位a1时,贴片机构20将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贴附在隔膜b1的两侧。在拾取工位a2时,叠片机构30向途经拾取工位a2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即相邻的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之间)施加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隔膜b1在单层区域处弯折,以使隔膜b1以“Z”字形堆叠至叠片台上。如此,本申请中在隔膜b1输送过程中完成贴片、弯折和“Z”字形堆叠,无需切断隔膜b1,隔膜b1在各个工位无需停留,实现了连续叠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叠片机构30包括第一叠片组件31和第二叠片组件32。途经叠片工位a3的隔膜b1由第一叠片组件31和第二叠片组件32之间穿过,也就是说第一叠片组件31和第二叠片组件32分别位于途经叠片工位a3的隔膜b1的两侧。第一叠片组件31具有第一拾取部311,第二叠片组件32具有第二拾取部321。该第一拾取部311和第二拾取部321在移动的过程中彼此交替的由初始位置向叠片台移动。
当第一拾取部311或第二拾取部321移动至初始位置时,该第一拾取部311或第二拾取部321拾取隔膜b1的单层区域。当第一拾取部311由初始位置向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拾取部311带动拾取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沿远离第二叠片组件32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从而使得隔膜b1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当第二拾取部321由初始位置向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拾取部321带动拾取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沿远离第一叠片组件31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从而使得隔膜b1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如此,在第一拾取部311和第二拾取部321的配合下,使得堆叠至叠片台上的隔膜b1均在隔膜b1的单层区域处弯折,以形成“Z”字形堆叠结构。
具体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拾取部311在初始位置拾取隔膜b1的单层区域后,再移动至叠片台处。在第一拾取部311由初始位置向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拾取部311向下和向左移动(即第一拾取部311沿左下方向移动)。当第二拾取部321在初始位置拾取隔膜b1的单层区域后,再移动至叠片工位a3。在第二拾取部321由初始位置向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拾取部321向下和向右移动(即第二拾取部321沿右下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若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被第一拾取部311拾取固定,则利用第二拾取部321拾取固定下一个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若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被第二拾取部321拾取固定,则利用第一拾取部311拾取固定下一个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
还需要说明的是,先后拾取固定隔膜的相邻两个单层区域的第一拾取部311和第二拾取部321之间的间距大致等于正极片d1或负极片d2的长度尺寸,从而使得隔膜b1在叠片台上以“Z”字形堆叠。
可选地,第一拾取部311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也就是说,第一拾取部311采用夹持的方式拾取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拾取部311也可以是用于吸附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也就是说,第一拾取部311也可采用吸附的方式拾取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
可选地,第二拾取部321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也就是说,第二拾取部321采用夹持的方式拾取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拾取部321也可以是用于吸附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也就是说,第二拾取部321也可采用吸附的方式拾取固定隔膜b1的单层区域。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叠片组件31包括第一轨道313。第一拾取部311设置在第一轨道313上,且可受控地沿该第一轨道313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拾取部311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且在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处的过程中沿远离第二叠片组件32的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该第一轨道313呈闭合的环状,从而使得第一拾取部311沿第一轨道313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初始位置和叠片台处,也就是说,第一拾取部311沿第一轨道313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后,释放隔膜b1的单层区域,并继续沿沿第一轨道313再次移动至初始位置,以此循环往复。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叠片组件32包括第二轨道323。第二拾取部321设置在第二轨道323上,且可受控地沿该第二轨道323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拾取部321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处,且在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处的过程中沿远离第一叠片组件31的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该第二轨道323呈闭合的环状,从而使得第二拾取部321沿第二轨道323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初始位置和叠片台处,也就是说,第二拾取部321沿第二轨道323由初始位置移动至叠片台处后,释放隔膜b1的单层区域,并继续沿沿第二轨道323再次移动至初始位置,以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第一拾取部3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拾取部311沿第一轨道313布设,且可受控地依次沿第一轨道313移动。第二拾取部3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拾取部321沿第二轨道323布设,且可受控地依次沿第二轨道323移动。如此,利用多个第一拾取部311和多个第二拾取部321交替地拾取固定途经拾取工位a2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以确保每一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均能够被对应的第一拾取部311或第二拾取部321拾取固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续叠片机还包括设置在叠片机构30与贴片机构20之间的移动机构40。该移动机构40可受控地带动途经的隔膜b1在第一叠片组件31和第二叠片组件32之间往复摆动,使得隔膜b1靠近第一拾取部311而被第一拾取部311拾取固定,或者靠近第二拾取部321而被第二拾取部321拾取固定。如此,当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需要被第一拾取部311拾取时,移动机构40带动隔膜b1向靠近第一叠片组件31的方向摆动,使得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与第一拾取部311更加靠近,以便于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被对应的第一拾取部311拾取固定。当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需要被第二拾取部321拾取时,移动机构40带动隔膜b1向靠近第二叠片组件32的方向摆动,使得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与第二拾取部321更加靠近,以便于当前到达初始位置的隔膜b1的单层区域被对应的第二拾取部321拾取固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移动机构40包括移动座(图未示)、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该移动座可受控地移动,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移动座上,从而使得移动座能够带动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移动。该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之间形成供途经的隔膜b1穿过的穿膜间隙(图未标)。如此,途经移动机构40的隔膜b1由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之间穿过,使得移动座移动时能够通过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带动二者之间的隔膜b1在第一叠片组件31和第二叠片组件32之间往复摆动。由于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均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因此隔膜b1能够穿过第一夹辊41和第二夹辊42之间的穿膜间隙并向下游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可采用气缸、电缸、直线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座往复移动,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连续叠片机还包括布置在贴片机构20与移动机构40之间的夹辊机构50。该夹辊机构50包括固定座(图未示)、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该固定座固定布置在移动机构40与贴片机构20之间。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均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座上。该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之间形成供途经的隔膜b1穿过的输送间隙。如此,经过贴片机构20的隔膜b1穿过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之间的输送间隙,再向下游输送。由于夹辊机构50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夹辊机构50下游的隔膜b1在移动机构40的带动下往复摆动时,夹辊机构50上游的隔膜b1则不受摆动影响,从而避免途经贴片机构20的隔膜b1也跟随摆动,有利于确保贴片质量。由于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均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因此隔膜b1能够穿过第三夹辊51和第四夹辊52之间的输送间隙并向下游输送。
请参见图1及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贴片机构20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贴片压辊21和第二贴片压辊22。该第一贴片压辊21和第二贴片压辊22之间形成供隔膜b1穿过的贴片间隙(图未标)。连续叠片机还包括第一供片机构70和第二供片机构80。该第一供片机构70用于向第一贴片压辊21上输送正极片d1。第一贴片压辊21旋转带动该正极片d1进入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b1的一侧上。第二供片机构80用于向第二贴片压辊22上输送负极片d2。第二贴片压辊22旋转带动负极片d2进入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b1的另一侧上。
如此,隔膜b1由第一贴片压辊21和第二贴片压辊22之间的贴片间隙穿过,并向下游输送。在隔膜b1向下游输送的过程中,当需要向隔膜b1的一侧贴附正极片d1时,第一供片机构70向第一贴片压辊21上输送正极片d1,该正极片d1随第一贴片压辊21逐渐进入到贴片间隙,在贴片间隙内通过第一贴片压辊21与第二贴片压辊22的共同挤压而贴附在隔膜b1的一侧。当需要向隔膜b1的另一侧贴附负极片d2时,第二供片机构80向第二贴片压辊22上输送负极片d2,该负极片d2随第二贴片压辊22逐渐进入到贴片间隙,在贴片间隙内通过第一贴片压辊21与第二贴片压辊22的共同挤压而贴附在隔膜b1的另一侧。
具体到实施例中,贴片机构20还包括第一涂胶部91和第二涂胶部92。该第一涂胶部91对应于第一贴片压辊21布设,用于向第一贴片压辊21上的正极片d1涂胶,从而使得正极片d1跟随第一贴片压辊21进入到贴片间隙时,该正极片d1能够在第一贴片压辊21与第二贴片压辊22的共同挤压下粘贴至隔膜b1的一侧。
第二涂胶部92对应于第二贴片压辊22布设,用于向第二贴片压辊22上的负极片d2涂胶,从而使得负极片d2跟随第二贴片压辊22进入到贴片间隙时,该负极片d2能够在第一贴片压辊21与第二贴片压辊22的共同挤压下粘贴至隔膜b1的另一侧。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贴片压辊21可以是吸附辊,可受控地对其上的正极片d1进行吸附固定。如此,第一供片机构70将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贴片压辊21上时,第一贴片压辊21对该正极片d1进行吸附固定,避免正极片d1在第一贴片压辊21上的位置产生偏移或掉落。当正极片d1跟随第一贴片压辊21进入到贴片间隙,并粘贴至隔膜b1上时,第一贴片压辊21解除对该正极片d1的吸附,使得该正极片d1跟随隔膜b1一同向下游输送。
第二贴片压辊22可以是吸附辊,可受控地对其上的负极片d2进行吸附固定。如此,第二供片机构80将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贴片压辊22上时,第二贴片压辊22对该负极片d2进行吸附固定,避免负极片d2在第二贴片压辊22上的位置产生偏移或掉落。当负极片d2跟随第二贴片压辊22进入到贴片间隙,并粘贴至隔膜b1上时,第二贴片压辊22解除对该负极片d2的吸附,使得该负极片d2跟随隔膜b1一同向下游输送。
具体到实施例中,连续叠片机还包括布置在贴片机构20与夹辊机构50之间的压合机构60。该压合机构60对途经的隔膜b1进行压合,使得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更加可靠地粘贴至隔膜b1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60包括两个皮带输送组件61,该两个皮带输送组件61之间形成供隔膜b1穿过的压合间隙。两个皮带输送组件61共同压紧途经压合间隙的隔膜b1,从而使得正极片d1和负极片d2更加可靠地粘贴至隔膜b1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皮带输送组件61包括主动轮611、从动轮612和皮带613。该皮带613套设在主动轮611与从动轮612之间。主动轮611可受控地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通过皮带613带动从动轮612旋转。皮带613和与之接触的隔膜b1同步向下游移动,从而使得途经压合间隙的隔膜b1被两个皮带613共同压合。
进一步地,皮带输送组件61还包括压紧轮614。该压紧轮614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在主动轮611和从动轮612之间,且该压紧轮614将皮带613向途经压合间隙的隔膜b1抵压。如此,位于压合间隙两侧的两个皮带613在两个压紧轮614的抵压下压紧隔膜b1。
请参见图1及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供片机构70包括第一放卷组件71、第一裁切组件72及第一输送组件(图未标)。该第一放卷组件71用于放卷输出正极片料带c1。第一裁切组件72布置在第一放卷组件71的下游,用于将正极片料带c1切断形成正极片d1。第一输送组件布置在第一裁切组件72与第一贴片压辊21之间,用于将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贴片压辊2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放卷组件7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放卷输出正极片料带c1即可。第一裁切组件72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途经的正极片料带c1切断并形成正极片d1即可。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第一转移辊74及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该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布置在第一裁切组件72与第一转移辊74之间,用于将由第一裁切组件72切断形成的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转移辊74上。第一转移辊74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和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之间,用于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正极片d1输送至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布置在第一转移辊74与第一贴片压辊21之间,用于将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贴片压辊21上。
可选地,该第一转移辊74可受控地对正极片d1进行吸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转移辊74旋转时能够带动由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输出的正极片d1输送至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承接由第一裁切组件72切断形成的正极片d1,并将该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转移辊74上即可。第二皮带输送结构75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承接由第一转移辊74输送的正极片d1,并将该正极片d1输送至第一贴片压辊21上即可。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供片机构70还包括第一剔除组件(图未示)和第一不良品收集盒76。当检测到途经第一皮带输送结构73与第一转移辊74之间的正极片d1为不良品时,该第一剔除组件用于将该不良品正极片d1下料至第一不良品收集盒76内。
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供片机构80包括第二放卷组件81、第二裁切组件82及第二输送组件(图未示)。该第二放卷组件81用于放卷输出负极片料带c2。第二裁切组件82布置在第二放卷组件81的下游,用于将负极片料带c2切断形成负极片d2。第二输送组件布置在第二裁切组件82与第二贴片压辊22之间,用于将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贴片压辊2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放卷组件8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放卷输出负极片料带c2即可。第二裁切组件82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途经的负极片料带c2切断并形成负极片d2即可。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第二转移辊84及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该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布置在第二裁切组件82与第二转移辊84之间,用于将由第二裁切组件82切断形成的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转移辊84上。第二转移辊84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和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之间,用于在旋转的过程中将负极片d2输送至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布置在第二转移辊84与第二贴片压辊22之间,用于将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贴片压辊22上。
可选地,该第二转移辊84可受控地对负极片d2进行吸附固定,从而使得第二转移辊84旋转时能够带动由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输出的负极片d2输送至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承接由第二裁切组件82切断形成的负极片d2,并将该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转移辊84上即可。第四皮带输送结构85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承接由第二转移辊84输送的负极片d2,并将该负极片d2输送至第二贴片压辊22上即可。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供片机构80还包括第二剔除组件(图未示)和第二不良品收集盒86。当检测到途经第三皮带输送结构83与第二转移辊84之间的负极片d2为不良品时,该第二剔除组件用于将该不良品负极片d2下料至第二不良品收集盒86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膜放卷机构,用于向下游输送隔膜;
贴片机构,布置在所述隔膜放卷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贴附至途经的隔膜两侧,以使正极片和负极片彼此交替的沿隔膜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且隔膜上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区域为单层区域;
叠片台,布置在所述贴片机构的下游;及
叠片机构,布置在所述贴片机构与所述叠片台之间,用于向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施加作用力,使得隔膜在单层区域处弯折并堆叠至所述叠片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机构包括第一叠片组件和第二叠片组件,隔膜由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和所述第二叠片组件之间穿过;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具有第一拾取部,所述第二叠片组件具有第二拾取部,所述第一拾取部和所述第二拾取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彼此交替的由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
当所述第一拾取部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拾取部拾取隔膜的单层区域,并沿远离所述第二叠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当所述第二拾取部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叠片台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拾取部拾取隔膜的单层区域,并沿远离所述第一叠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一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拾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且可受控的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呈闭合的环状,以使所述第一拾取部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叠片台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叠片组件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拾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且可受控的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呈闭合的环状,以使所述第二拾取部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循环途经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叠片台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部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或者为用于吸附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
所述第二拾取部为用于夹持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夹持件,或者为用于吸附固定隔膜的单层区域的吸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叠片机构与所述贴片机构之间的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可受控地带动途经的隔膜在所述第一叠片组件和所述第二叠片组件之间往复摆动,以供所述第一拾取部和所述第二拾取部交替的拾取途经的隔膜的单层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移动座可受控移动,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第一夹辊与所述第二夹辊之间形成供隔膜穿过的穿膜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夹辊机构,所述夹辊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三夹辊和第四夹辊,所述固定座固定布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贴片机构之间,所述第三夹辊和所述第四夹辊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三夹辊和所述第四夹辊之间形成供途经的隔膜穿过的输送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机构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贴片压辊和第二贴片压辊,所述第一贴片压辊和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之间形成供隔膜穿过的贴片间隙;
所述连续叠片机还包括第一供片机构和第二供片机构,所述第一供片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贴片压辊上输送正极片,所述第一贴片压辊旋转带动正极片进入所述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的一侧上;所述第二供片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上输送负极片,所述第二贴片压辊旋转带动负极片进入所述贴片间隙并贴附在隔膜的另一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机构还包括第一涂胶部和第二涂胶部,所述第一涂胶部对应于所述第一贴片压辊布设,用于向所述第一贴片压辊上的正极片涂胶;
所述第二涂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贴片压辊布设,用于向所述第二贴片压辊上的负极片涂胶。
CN202322544889.7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连续叠片机 Active CN221080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4889.7U CN22108009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连续叠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4889.7U CN22108009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连续叠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0091U true CN221080091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5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4889.7U Active CN221080091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连续叠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0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3025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11933995A (zh) 切叠一体机
CN106299487A (zh) 一种锂离子叠片电池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212277257U (zh) 电芯贴胶装置及叠片机
CN218039382U (zh) 叠片台及叠片设备
CN112713312A (zh) 一种叠片设备
CN112490333A (zh) 电池串生产线及电池串生产设备
CN112635846A (zh) 模切叠片一体机
CN112310487A (zh) 叠片方法
CN217444462U (zh) 一种电芯制造设备
CN114976188A (zh) 循环式多工位叠片电芯流转生产线
CN210296524U (zh) 叠片机
CN215896492U (zh) 一种裁断叠片装置
CN221080091U (zh) 一种连续叠片机
CN112687943A (zh) 一种叠片贴胶设备
CN212062604U (zh) 贴胶装置及贴胶设备
CN112678461A (zh) 一种电芯生产线
CN117199544A (zh) 一种连续叠片机
CN209919158U (zh) 一种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
CN111477836A (zh) 一种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12392268U (zh) 一种电池极片制备装置
CN212517279U (zh) 切叠一体机
CN111048740B (zh) 一种错位极片贴胶机构
CN213936280U (zh) 用于膜电极的贴合装置
CN212625734U (zh) 叠片单元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