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5069U - 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5069U
CN221075069U CN202322615432.0U CN202322615432U CN221075069U CN 221075069 U CN221075069 U CN 221075069U CN 202322615432 U CN202322615432 U CN 202322615432U CN 221075069 U CN221075069 U CN 221075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ody
main shaft
component
ratchet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54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国
孔妍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eyang County Jia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eyang County Jia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eyang County Jia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eyang County Jia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5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5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包括主轴、减震组件、执行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所述主轴底部的设有滑动盘,主轴顶部套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与执行组件相连,所述执行组件与电控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减震器不需要液体介质来实现减震,而通过主轴上的相互接触的动摩擦盘绕定摩擦盘轴线转动,产生摩擦力,依靠滑动摩擦把震动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完全释放实现减震,减震效果好;同时通过电控组件和执行组件可控制主轴在桶体插入与否来调整车身整体的平衡实现防测翻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市售的一类小轿车的减震系统是油液配合弹簧的减震器,即油液减震器,它是靠油液在活塞的作用下,在两个腔体及连接两个腔体的小孔内反复的流动产生摩擦阻力即阻尼,配合弹簧实现减震,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时间长了里面活塞磨损严重或老化后在工作中有一部分油液在流动时不会经过小孔,从活塞边缘直接从一个腔体流入另一个腔体(可以说是两个腔体间漏油),阻尼效果变差即减震效果就会变差,其次,连接两个腔体的小孔长期液体反复流动的摩擦使孔发生变形,时间长了阻尼效果也会变差,再者,由于减震器活动杆工作时长期反复插入和抽出的往复运动使腔体与活动杆接触处密封性变差容易漏油,减震效果也会变差,漏油严重时会失去阻尼作用即失去减震作用使减震器报废。另外,车辆在弯道上以较高的速度行驶时,会出现车辆外侧车身降低且低于内侧车身使车辆向外倾斜,速度再升高或转弯半径再有较大减小来不及减速或刹车时,车就容易侧翻,如专利号CN201920557740.3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虽然实现了不用油液做介质的减震但也无防侧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侧翻减震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包括主轴、减震组件、执行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所述主轴底部的设有滑动盘,主轴顶部套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与执行组件相连,所述执行组件与电控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桶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桶体内的压力调节环、定摩擦盘以及动摩擦盘,所述压力调节环与桶体之间螺纹相连,其中压力调节环与定摩擦盘之间设有弹垫,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定摩擦盘与动摩擦盘并与之接触相连;还包括顶丝,所述压力调节环旋转调节后,通过顶丝顶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桶体以及设于桶体内的止松螺母、桶体盖、压力调节杆、压盘、定摩擦盘以及动摩擦盘,所述桶体盖固定盖合于桶体顶部,所述压力调节杆穿过桶体盖延伸至桶体内并与压盘抵触相连,所述压盘与定摩擦盘之间设有弹垫,所述压力调节杆通过止松螺母紧固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法兰螺母、同步棘舌以及同步簧,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定摩擦盘与动摩擦盘并与之接触相连,其中动摩擦盘远离定摩擦盘的一面设有同步棘齿,所述同步棘齿与设置在法兰螺母上的同步棘舌匹配相连,所述同步簧装设在同步棘舌上;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上安装设有法兰螺母。
优选地,所述执行组件包括骨架,线圈,吸盘,复位簧,制动棘舌,防尘限位盖以及骨架法兰,所述骨架一端与骨架法兰相连,其中骨架内设有一铁芯,铁芯上套设有线圈,所述制动棘舌一端与吸盘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铁芯的中心孔与所述动摩擦盘相连,所述制动棘舌与吸盘之间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吸盘远离制动棘舌一端与防尘限位盖相连。
优选地,所述动摩擦盘上花键或制动棘齿沿径向轴线的桶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与制动棘舌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制动棘舌与通孔活动相连,并与动摩擦盘外沿的齿啮合;
所述法兰螺母上花键或制动棘齿沿径向轴线的桶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与制动棘舌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制动棘舌与通孔活动相连,并与法兰螺母外沿的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源、集成电路以及离心传感器,所述电控组件通过导线与所述线圈相连,其中电源与集成电路相连,集成电路与离心传感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震器不需要液体介质来实现减震,而通过主轴上的相互接触的动摩擦盘绕定摩擦盘轴线转动,产生摩擦力,依靠滑动摩擦把震动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完全释放实现减震,减震效果好;同时通过电控组件和执行组件可控制主轴在桶体插入与否来调整车身整体的平衡实现防测翻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轴;2、压力调节环;3、弹垫;4、桶体;5、顶丝;6、定摩擦盘;7、动摩擦盘;8、骨架;9、线圈;10、吸盘;11、复位簧;12、制动棘舌;13、防尘限位盖;14、骨架法兰;15、滑动盘;16、下连接端子;17、导线;18、电控组件;19、止转耳;20、压力调节杆;21、止松螺母;22、桶体盖;23、压盘;24、同步棘齿;25、同步棘舌;26、同步簧;27、法兰螺母;28、轴承;29、减震簧托盘;30、摆锤;31、干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包括主轴1、减震组件、执行组件以及电控组件18,所述主轴1底部设有滑动盘15,主轴1顶部套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与执行组件相连,所述执行组件与电控组件18相连。
本实施例中主轴1包括主轴1和位于底部的滑动盘15,主轴1顶部加工成上连接端子用于把本装置与车体上部相连接,所以根据不同车型加工成与现有减震器相同的参数的连接端子,便于与现有不同车型匹配连接或更换;主轴1的上部连接端子到下部的滑动盘15之间的部分加工成大导程螺杆,其导程角在42°~46°之间即可,优选43°导程角,其螺杆直径根据车的自重与载重之和的大小选取合适直径,例如车自重1.8吨的前左右减震器,可选螺杆直径为25毫米的45号碳素钢制作,后左右减震器可选螺杆直径为18毫米的45号碳素钢制作;
大导程螺杆上的大导程螺纹可选为两头、三头或多头梯形螺纹,也可以是其它类型螺纹,螺纹旋向可以是正向螺纹,也可以是反向螺纹,不做限制,大导程螺杆下端有一段光轴,末端有一段外螺纹,滑动盘15通过匹配的螺帽紧固在这一段光轴处,为了使滑动盘15与主轴1在长期振动工作过程中不至于松动并导致脱落,在滑动盘15的螺帽下侧加一开口销或弹性挡圈;滑动盘15的厚度优选10mm,其直径比大导程螺杆外径大10mm至30mm,且设置在桶体4下部内部空间内,主轴1和滑动盘15可由同种材料做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由同种材料或不同材料做成两个部件,再按机械行业标准紧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滑动盘15上可设有1或2个小孔,或是开几个凹槽以便于滑动盘15空气流动。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桶体4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桶体4内的压力调节环2、定摩擦盘6以及动摩擦盘7,所述压力调节环2与桶体4之间螺纹相连,其中压力调节环2与定摩擦盘6之间设有弹垫3,所述主轴1依次穿过定摩擦盘6与动摩擦盘7并与之接触相连;还包括顶丝5,所述压力调节环2旋转调节后,通过顶丝5顶紧固定。所述动摩擦盘7上花键或制动齿沿径向轴线上的桶体4侧壁对称设有一对与制动棘舌1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制动棘舌12与通孔活动相连,并与动摩擦盘7外沿的齿啮合。
本实施例中桶体4的整体高度和现有同一车型减震器相同,都为中空有底桶状结构,桶体4上部末端的外部直径和内部直径都比下部分的外部直径和内部直径大,这样桶体4内部下部的小直径和上部大直径交界处有一个台阶,该台阶是用于放动摩擦盘7的;桶体4顶部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内螺纹,还有沿内壁竖直方向有与定摩擦盘6上止转耳19相对应的凹槽,另外在动摩擦盘7外沿制动棘齿或花键对应的地方的径向通过轴心的直线上的桶体4侧壁,有两个用于穿过制动棘舌12的通孔,通孔大小与制动棘舌12相适应,在确保制动棘舌12的舌头可在通孔内插入或抽出。如图1所示,使用时,如果是前减震器,则是桶体4最下端的下连接端子16和上部适当位置固定有减震簧托盘29;如果是后减震器,则只有桶体4最下端的连接端子,用于把本装置与车体下部相连接,所以,根据不同车型加工成与现有减震器相同的参数的连接端子,便于与现有不同车型匹配更换。
如图1所示,压力调节环2外圆有与桶体4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压力调节环2内孔大以便于主轴1从该孔穿过,且该孔均布有2个或4个缺口,或是螺环面设置凹坑或通孔,便于用工具旋转;压力调节环2和定摩擦盘6之间设有弹垫3,本实施例弹垫3为波形弹垫3,当用力旋入压力调节环2时,弹垫3就会逐渐连续加大定摩擦盘6压动摩擦盘7的力,当定摩擦盘6和动摩擦盘7相对转动时就产生摩擦力。压力调节环2的压力调节好后为防止松动用顶丝5顶紧。
本实施例中定摩擦盘6是厚度10mm~20mm之间,且中心设有孔,外圆设有用于嵌入桶体4内凹槽对应的止转耳19,使得定摩擦盘6可沿凹槽滑动不能转动,主轴1可以在定摩擦盘6中心的孔内穿过;动摩擦盘7是厚度15mm~30mm之间,且中心同样设有孔的圆盘,圆盘外径小于桶体4上部的内径,圆盘中心的孔设有与主轴1匹配的内螺纹,主轴1插入或抽出动摩擦盘7时,在定摩擦盘6限位下,就会带动动摩擦盘7绕主轴1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主轴1向上抽出到滑动盘15与动摩擦盘7接触时,滑动盘15会被动摩擦盘7挡住,主轴1则不会再抽出,从而达到了抽出的最大位置;动摩擦盘7外沿有制动棘齿或者花键,制动棘齿或花键深在2mm~6mm,该制动棘齿或者花键与制动棘舌12能匹配啮合;本实施例为了防止桶体4内放动摩擦盘7的台阶不会被磨损,可以在台阶上垫一个耐磨的平垫或平面推力球轴承28中间有保持架的滚珠部分然后放动摩擦盘7。
所述电控组件18包括电源、集成电路以及离心传感器,所述电控组件18通过导线17与所述线圈9相连,其中电源与集成电路相连,集成电路与离心传感器相连。
本实施例电控组件18有摆式离心传感器和抗干扰开关放大电路两块,安装摆式离心传感器的电路板封在一个长方体或其他形状的防水密闭塑料盒内,水平固定在车的适当位置,如图3所示,摆式离心传感器是利用一个小重力摆锤30,摆锤30用铜等密度比较大的金属制作成一个截面为矩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正中间钻直径4mm,深2.1mm左右深的盲孔(也可以是其它尺寸),孔内用强力胶水粘接直径4mm,厚2mm的钕铁硼强磁体,当然也可用其它磁铁;摆杆可用塑料或铜等金属做成细杆,下端与摆锤30在中心处相粘接或焊接,上端钻孔,通过螺丝或柱子等其他方式连接在电路板上端,并使摆杆绕固定柱灵活摆动即可。
安装时,摆锤30有磁铁的一面朝向电路板,电路板在塑料盒里固定时与盒侧壁、盒盖保持适当距离,这样可防止塑料盒外部铁磁性物质对摆锤30中磁铁的干扰;在静态时,装传感器的小盒水平固定在车体某一位置,这时摆锤30在摆杆固定点的正下方,即在竖直中心线位置;在摆以固定点为圆心,固定点到磁铁中心为半径的下半圆弧线的中心线左右两边,对称的适当位置各固定一个有动合、动断两个触点的干簧管,当摆锤30接近到干簧管一定距离时,干簧管在磁力作用下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摆锤30离开则干簧管两触点恢复原态;干簧管固定在电路板的位置,可以这样确定,当车辆在不同弯道行驶,摆杆所在的直线在正投影穿过电路板上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竖直中心线的夹角大小来表示,这个夹角叫动合角,另外,不论车以何种速度行驶,在不同弯道半径状态下,当车的速度达到侧翻的速度状态前,摆锤30中的磁体吸力刚好使干簧管常开触点闭合产生闭合的输出信号,这时摆杆与中心线的夹角为最大动合角,根据小车的车型不同而不同,例如是跑车则最大动合角,最大可取60°,例如SUV型则最大动合角可取40°~45°,例如家用轿车底盘较低的那种最大动合角可取在这两者之间,可取50°~55°,在摆锤30摆到最大动合角时,干簧管常开两触点闭合,这时干簧管两引角的固定点是动合固定点,干簧管优选竖直固定,其动合固定点中电路板上为竖直方向,两个干簧管三引脚各引出一根导线17(该导线17可以印制在电路板上),作为信号输出端子,在中心线左侧的干簧管输出信号控制车左侧前、后减震器的执行组件的工作状态,在中心线右侧的干簧管输出信号,控制车右侧的前、后减震器执行组件的工作状态,干簧管输出的信号是开关信号,这个开关信号输送给分力元件的集成电路,控制执行组件中的线圈9电流的通断,实现线圈9与吸盘10的吸合与断开;本实施例为了使输出信号稳定,在左右最大动合角的摆锤30或摆杆的位置,各设一个限位柱,使摆锤30不会向更大角度摆动导致干簧管误动作。
所述执行组件包括骨架8,线圈9,吸盘10,复位簧11,制动棘舌12,防尘限位盖13以及骨架法兰14,所述骨架8一端与骨架法兰14相连,其中骨架8内设有一铁芯,铁芯上套设有线圈9,所述制动棘舌12一端与吸盘10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铁芯的中心孔与所述动摩擦盘7相连,所述制动棘舌12与吸盘10之间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吸盘10远离制动棘舌12一端与防尘限位盖13相连;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骨架8是一个圆柱形有底的铁桶,铁桶中心有一个轴向通孔的圆柱形铁芯,铁桶靠近桶底的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两直径交界处有一个台阶,防尘限位盖13盖住骨架8开口一侧并在该台阶处限位密封固定;骨架8内与铁芯之间的空间固定有用漆包线绕的线圈9,线圈9用通用紧固密封胶牢固固定,线圈9引线从骨架8靠桶底部分的小孔内引出,与电控部分输出端通过导线17电连接;铁芯中心设有一孔,该孔靠近骨架8开口一侧孔径大,在靠桶底的一侧孔径小,能确保制动棘舌12的圆柱部分顺利插入桶体4侧面的孔中,并能与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灵活啮合和分离。
铁芯中心的孔孔径小直径比复位簧11的内直径小,孔径大直径比复位簧11的外直径大,深度为复位簧11长度的2/3即可,复位簧11内径大于制动棘舌12圆柱体外径,使复位簧11能顺利套在制动棘舌12圆柱体部分,装在铁芯孔径大直径处并能灵活压缩和弹起;制动棘舌12分两部分:一端是舌头,另一部分是圆柱实心体舌身,舌身末端和吸盘10中心垂直焊接在一起,舌身部分套有复位簧11,舌头的末端为一斜面即斜劈,斜劈的角度及尺寸与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匹配,斜劈与舌身之间的部分舌头为长方体,当动摩擦盘7外沿是花键,则整个舌头为与花键匹配的长方体形状;为了不影响电磁力,制动棘舌12可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吸盘10为一薄圆盘,直径比骨架8直径小的一端小,盘厚优选2mm至3mm,吸盘10外沿均布两个或三个凸起,该凸起嵌入防尘限位盖13对应的凹槽内使吸盘10在凹槽内可以滑动但不能转动。
当线圈9通入12伏直流电产生较强的磁场力骨架8、铁芯、吸盘10均用软铁制作,线圈9通电时,吸盘10能以较大的力压缩复位簧11,同时制动棘舌12的舌头就良好的嵌入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中,动摩擦盘7就不能转动,这时主轴1就无法插入桶体4中。当线圈9断电时,吸盘10在复位簧11弹力作用下与线圈9及骨架8分离,这时嵌入在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中的制动棘舌12和吸盘10,在复位簧11作用下自动弹出,动摩擦盘7就可以在主轴1插入、抽出的过程的驱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主轴1的导程角越小,执行组件的功率就越小,例如导程角为43度,执行机构的功率8瓦就满足,加之执行组件防侧翻动作才耗电,无侧翻可能时不动作不耗电;防尘限位盖13类似一个圆形瓶盖状,内表面平行于轴线均布有凹槽,凹槽与吸盘10边缘的凸起对应,使凸起能在凹槽内滑动即可,防尘限位盖13的开口为圆形可以扣在骨架8台阶处通过粘接或焊接固定,防尘限位盖13扣在骨架8上后,里面的吸盘10在线圈9断电后,在复位簧11弹力作用下刚好使嵌在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中的制动棘舌12分离,吸盘10被防尘限位盖13限位即可,防尘限位盖13既限制制动棘舌12和吸盘10活动距离,又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骨架8中的铁芯孔内,影响使用。骨架法兰14是焊在骨架8底部的矩形金属片,骨架法兰14竖直方向两边有一点折边,便于骨架8与桶体4良好接触,焊接时保持桶体4侧面插制动棘舌12的孔与骨架8中心的孔有良好的同轴性;本实施例中每个减震器上有两个对称的执行组件。
本装置使用时,减震过程是:减震弹簧压缩时弹簧储存车辆震动的能量,在中间的主轴1的作用下,通过能量转换部分的动摩擦盘7和定摩擦盘6相对转动产生滑动摩擦,把震动的能量包括储存在减震弹簧中的弹性势能以热能的形式完全释放来实现减震,即减震弹簧压缩时和减震弹簧复原的过程中,主轴1都带动动摩擦盘7转动,使动摩擦盘7和定摩擦盘6之间产生摩擦力把震动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完全释放;经过减速带或凸起的障碍物时压缩减震弹簧时主要是减震弹簧对车身有力的作用,主轴1对车身无力或有较小恒定作用力的作用,所以车身受到的冲击力小,减震效果好,而且不需要油液做减震介质,不存在漏油现象。
防侧翻过程是:假设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左转弯路时,右侧减震弹簧压力比左侧大,所以车身向右倾斜,此时摆式离心传感器内的摆锤30向右摆动,该弯路车行驶的速度不断增加车身向右倾斜的越大,这时摆式离心传感器内的摆锤30向右摆动的角度不断增加,车身继续向右倾斜,只要车不会侧翻,则摆式离心传感器内的摆向右摆动的角度的动合角小于最大动合角,摆式离心传感器向集成电路输出的是断开的信号,执行组件不动作; 如果这时车行驶的速度继续增加,车身向右倾斜度继续增大达到侧翻前(但还没有侧翻),摆式离心传感器内的摆锤30向右摆动的动合角度增加到等于或大于最大动合角,干簧管常开触点闭合,摆式离心传感器向集成电路输出闭合信号,集成电路使执行组件动作,这时线圈9通电,吸盘10能以较大的力压缩复位簧11,同时制动棘舌12的舌头就嵌入动摩擦盘7外沿的制动棘齿中,动摩擦盘7在制动棘舌12的作用下停止转动,右侧前后减震器主轴1就无法插入桶体4,右侧车身不会下降,左侧执行组件不动作,则左侧前后减震器主轴1继续插入桶体4,车身不会再继续向外倾斜,同时倾斜角度会有所减小,车平衡性变好,从而防止了侧翻。同理,当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右转弯路时,情况与上述相同,
另外,摆式离心传感器未达到最大动合角不耗电,执行组件不动作也不耗电,只有电路有微弱耗电,加之执行组件动作耗电很小只有几瓦,电路这时耗电也远远小于几瓦,所以耗电极小,整个工作过程很节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桶体4以及设于桶体4内的止松螺母21、桶体盖22、压力调节杆20、压盘23、定摩擦盘6以及动摩擦盘7,所述桶体盖22固定盖合于桶体4顶部,所述压力调节杆20穿过桶体盖22延伸至桶体4内并与压盘23抵触相连,所述压盘23与定摩擦盘6之间设有弹垫3,所述压力调节杆20通过止松螺母21紧固相连。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去掉压力调节环2,顶丝5,增加了压力调节杆20,止松螺母21,桶体盖22,压盘23。桶体盖22是盖在桶体4上部端口,装配好后焊在桶体4上的,桶体盖22中心有一刚好能穿过主轴1的通孔,上面还有均布的两个与压力调节杆20螺纹匹配的螺纹孔,两个压力调节杆20从这螺纹孔中旋入;压力调节杆20是调节定摩擦盘6和动摩擦盘7之间的压力的,压盘23和波形弹垫3把压力调节杆20所产生的力连续平滑的传递到动摩擦盘7,使两个摩擦盘之间在转动时产生连续的摩擦力,不会出现卡死和失去摩擦力的现象;压力调节杆20所调节的力调好后用止松螺母21紧固,压力调节杆20就不会松动,压盘23是一个中心能穿过主轴1的有通孔的圆盘,盘厚3mm~8mm即可,压盘23可以用金属也可以用有一定强度的非金属做,且圆盘上表面带有与压力调节杆20对应的凹坑,压力调节杆20下端可嵌入凹坑里与压盘23接触。在装配时主轴1从下向上依次通过轴承28,法兰螺母27,动摩擦盘7,定摩擦盘6,波形弹垫3,压盘23,桶体盖22,装配调节好后最后插入桶体4把桶体盖22焊在桶体4上部端口处。
还包括法兰螺母27、同步棘舌25以及同步簧26,所述主轴1依次穿过定摩擦盘6与动摩擦盘7并与之接触相连,其中动摩擦盘7远离定摩擦盘6的一面设有同步棘齿24,所述同步棘齿24与设置在法兰螺母27上的同步棘舌25匹配相连,所述同步簧26装设在同步棘舌25的中心盲孔内;还包括一轴承28,所述轴承28上安装设有法兰螺母27。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法兰螺母27,同步棘舌25,同步簧26,动摩擦盘7是直径大小不同的一个台阶结构中心有通孔的圆盘,中心是主轴1自由通过的通孔,圆盘上面与定摩擦盘6接触的直径大,下面的直径小,该面做成同步棘齿24,该同步棘齿24与法兰螺母27上的同步棘舌25匹配;法兰螺母27是一个厚12mm的金属圆盘,可以用45号碳素钢制成,圆盘直径略小于桶体4上部内部两个台阶中间的内直径,圆盘外沿带有和实施例1动摩擦盘7外沿相同的棘齿,圆盘中心有与主轴1匹配的螺纹,法兰螺母27和位于其上端面的同步棘舌25、同步簧26可在主轴1的驱动下一起绕主轴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同步棘舌25只能驱动动摩擦盘7只朝某一个方向转动,同步棘舌25、同步簧26,嵌在法兰螺母27上端面,径向均布有一对,也可以是一个,同步棘舌25在同步簧26的作用下与动摩擦盘7的同步棘齿24啮合,其减震过程是:当主轴1插入桶体4时,同步棘舌25随法兰螺母27一起转动,动摩擦盘7不转动,这时震动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减震弹簧里。减震弹簧释放能量时,即主轴1抽出桶体4时同步棘舌25随法兰螺母27一起转动,同步棘舌25与动摩擦盘7上的同步棘齿24啮合带动动摩擦盘7转动,这时动摩擦盘7和定摩擦盘6相对转动,两摩擦盘之间产生摩擦力释放减震弹簧能量。
轴承28上放法兰螺母27,轴承28是平面推力球轴承28或只放平面推力球轴承28中间滚珠的那部分。

Claims (5)

1.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减震组件、执行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所述主轴底部的设有滑动盘,主轴顶部套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与执行组件相连,所述执行组件与电控组件相连;
减震组件包括桶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桶体内的压力调节环、定摩擦盘以及动摩擦盘,所述压力调节环与桶体之间螺纹相连,其中压力调节环与定摩擦盘之间设有弹垫,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定摩擦盘与动摩擦盘并与之接触相连;
执行组件包括骨架,线圈,吸盘,复位簧,制动棘舌,防尘限位盖以及骨架法兰,所述骨架一端与骨架法兰相连,其中骨架内设有一铁芯,铁芯上套设有线圈,所述制动棘舌一端与吸盘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铁芯的中心孔与所述动摩擦盘相连,所述制动棘舌与吸盘之间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吸盘远离制动棘舌一端与防尘限位盖相连;
电控组件包括电源、集成电路以及离心传感器,所述电控组件通过导线与所述线圈相连,其中电源与集成电路相连,集成电路与离心传感器相连;
在摆杆固定点为圆心,固定点到磁铁中心为半径的下半圆弧线的中心线左右两边,对称的位置各固定一个有动合、动断两个触点的干簧管,当摆锤接近到干簧管一定距离时,干簧管在磁力作用下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摆锤离开则干簧管两触点恢复原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丝,所述压力调节环旋转调节后,通过顶丝顶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桶体以及设于桶体内的止松螺母、桶体盖、压力调节杆、压盘,所述桶体盖固定盖合于桶体顶部,所述压力调节杆穿过桶体盖延伸至桶体内并与压盘抵触相连,所述压力调节杆通过止松螺母紧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螺母、同步棘舌以及同步簧,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定摩擦盘与动摩擦盘并与之接触相连,其中动摩擦盘远离定摩擦盘的一面设有同步棘齿,所述同步棘齿与设置在法兰螺母上的同步棘舌匹配相连,所述同步簧装设在同步棘舌上;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上安装设有法兰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侧翻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摩擦盘上花键或制动棘齿沿径向轴线的桶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与制动棘舌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制动棘舌与通孔活动相连,并与动摩擦盘外沿的齿啮合;
所述法兰螺母上花键或制动棘齿沿径向轴线的桶体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与制动棘舌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制动棘舌与通孔活动相连,并与法兰螺母外沿的齿啮合。
CN202322615432.0U 2023-09-26 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Active CN22107506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5069U true CN221075069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7555B (zh) 一种多应用场景的智能驾驶汽车雷达安装装置
CN105909720A (zh) 自动变阻型减震器
CN221075069U (zh) 一种防侧翻减震器
CN113623410A (zh) 一种阀门关闭降低水流冲击力的蝶阀
CN113374917B (zh) 一种灵敏度高的比例阀
CN214465739U (zh) 一种带有磁流变液离合器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
CN207333509U (zh) 电机断电刹车装置及电机
WO2014106453A1 (zh) 刹车鼓
CN110608250A (zh) 风标制动器
CN202188049U (zh) 低噪音电磁制动器
CN11086754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
CN218842940U (zh) 升降柱
CN210044762U (zh) 一种阻尼感应制动装置
WO2014106454A1 (zh) 刹车鼓装置
CN203722403U (zh) 起重机缓冲减速制动马达
CN112343958A (zh) 小电流大阻尼力磁流变阻尼装置
CN218118415U (zh) 一种卷门电机的刹车装置
CN206623455U (zh) 一种液压机保护制动器
CN107444486B (zh) 一种智能汽车用全向转向装置
CN210469017U (zh) 一种电机制动装置
CN109505893B (zh) 一种具有驻车功能的电机械制动嵌体
CN219082126U (zh) 基于方轮和摩擦片制动的低噪音电磁制动器
CN217002798U (zh) 一种新型电磁制动器
CN219565092U (zh)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制动装置
CN219204281U (zh) 一种旋转轴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