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2580U - 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2580U
CN221072580U CN202323047695.2U CN202323047695U CN221072580U CN 221072580 U CN221072580 U CN 221072580U CN 202323047695 U CN202323047695 U CN 202323047695U CN 221072580 U CN221072580 U CN 221072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pile
outer pile
engineering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476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远
顾彬
袁晓敏
徐明明
陶国庆
范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2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2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包括外桩体和内桩体,所述外桩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通孔表面卡接有内桩体,所述外桩体下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挡片,所述连接槽的表面均卡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为尖端部,所述外桩体上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截面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采用分体式的外桩体与内桩体,不但提高工程桩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加桩体的稳定性;外桩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具有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及侧向稳定性,从而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地质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桩,尤其涉及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背景技术
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桩大多施工工艺复杂,且需要较多设施辅助,影响工期,并且大多数桩横截面不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地质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土体松动会影响桩及上部结构的使用寿命,导致桩基承载能力差,存在难以广泛应用在复杂地质环境的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8563309U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包括桩芯,桩芯的外部套设有桩体,桩芯和桩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状结构,桩芯的另一端设置在桩体的另一端外部,桩芯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浇灌孔,桩芯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桩头,桩头包括桩头本体,桩头本体为圆锥体状结构,桩芯的另一端垂直设置在桩头本体的底面上,桩头本体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浇灌槽,桩头本体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出浆孔,桩体的外部还固定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防滑杆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混凝土桩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不但能够提高工程桩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加桩体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及侧向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地质环境。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包括外桩体和内桩体,所述外桩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通孔表面卡接有内桩体,所述外桩体下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挡片,所述连接槽的表面均卡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为尖端部,所述外桩体上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截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截面凹槽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变深。
进一步地,所述内桩体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嵌入外桩体的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桩体的底部形成尖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桩体与加固杆之间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桩体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采用分体式的外桩体与内桩体,不但提高工程桩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加桩体的稳定性;外桩体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具有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及侧向稳定性,从而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地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组合式工程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桩体与内桩体之间组合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组合式工程桩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桩体挤压加固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通孔;2、卡槽;3、截面凹槽;4、连接槽;5、加固杆;6、金属挡片;7、内桩体;8、卡板;9、加强钢筋网;10、外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组合式工程桩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包括外桩体10和内桩体7,所述外桩体1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所述通孔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卡槽2,所述通孔1表面卡接有内桩体7,所述外桩体10下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挡片6,所述连接槽的表面均卡接有加固杆5,所述加固杆5的一端为尖端部,所述外桩体10上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截面凹槽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所述截面凹槽3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变深;所述内桩体7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板8,所述卡板8卡接嵌入外桩体10的卡槽2中。所述外桩体10的底部形成尖端部。所述内桩体7与加固杆5之间相抵接。所述外桩体10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钢筋网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外桩体10与内桩体7,在打桩时,只需要先将外桩体10通过机器打入土体,外桩体10的底部为尖桩,能够增加外桩体10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加摩擦力和端阻力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尖桩还可以通过集中荷载传输到较深的土层或岩石中,减小地表沉降的风险,外桩体10的表面还均匀开设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变深的截面凹槽3,这种设计可以提高桩的侧向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固定好外桩体10后,再将内桩体7沿着通孔1打入,打入时随着内桩体7逐渐地深入,内桩体7的下端与加固杆5沿着连接槽4挤出插入土壤中,从而增加外桩体10的稳定性,减小了涂层松动带来的影响。金属挡片6能够在外桩体10打入到地底下时,防止泥土从连接槽4进入到外桩体10内部,并且金属挡片6的厚度较薄,加固杆5的一端较尖锐,能够在被内桩体7挤压时很快地破开金属挡片6,加强钢筋网9能够增强外桩体10的抗压性,避免在打入外桩体时造成外桩体10的变形。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外桩体10与内桩体7,在打桩时,只需要先将外桩体10通过机器打入土体中,外桩体10的底部为尖桩,能够增加外桩体10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加摩擦力和桩端阻力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尖桩还可以通过集中荷载传输到较深的土层或岩石中,减小地表沉降的风险,外桩体10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由下而上逐渐变深,可增加桩的抗剪切能力及侧向稳定。
2、再将内桩体7沿着通孔打入,随着内桩体7沿着卡槽进入外桩体10到达桩端时,设置在外桩体10的加固杆5沿着连接槽4被挤出插入土体中,以此增加桩体的稳定性。
3、在连接槽4的一端设置金属挡片6,金属挡片6能够在外桩体10打入到地底下时,防止泥土从连接槽进入到外桩体10内部,并且金属挡片6的厚度较薄,加固杆5的一端设计较为尖锐,在被内桩体7挤压时能轻易破开金属挡片6。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6)

1.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桩体(10)和内桩体(7),所述外桩体(1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所述通孔(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卡槽(2),所述通孔(1)表面卡接有内桩体(7),所述外桩体(10)下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挡片(6),所述连接槽(4)的表面均卡接有加固杆(5),所述加固杆(5)的一端为尖端部,所述外桩体(10)上端中部的两侧均匀开设有截面凹槽(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凹槽(3)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渐变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桩体(7)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板(8),所述卡板(8)卡接嵌入外桩体(10)的卡槽(2)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桩体(10)的底部形成尖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桩体(7)与加固杆(5)之间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合式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桩体(10)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钢筋网(9)。
CN202323047695.2U 2023-11-10 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Active CN22107258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2580U true CN221072580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6713B (zh) 一种钢构增锚灌注抗拔桩的施工方法
CN205954656U (zh) 双层钢管混凝土管柱基础
CN210341897U (zh) 一种新型预制管桩结构
CN109235413B (zh) 一种横向加筋刚柔复合桩加固软土地基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9537588A (zh) 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CN221072580U (zh) 一种装配组合式工程桩
CN102002942A (zh) 空芯钻桩及钢管水泥土复合桩成桩施工工艺
CN208105283U (zh) 一种多边形基坑支护结构
CN212896361U (zh) 一种大直径桩注浆结构
CN202865827U (zh) 一种易沉桩多孔型空心桩
CN211596741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护壁v型桩
CN112302007A (zh) 一种用于桩基础的承桩架及施工方法
CN202124857U (zh) 一种劈裂桩
CN202023192U (zh) 一种预应力方桩
CN102235017A (zh) 软土地基建筑物抵抗侧向力的方法
CN210263020U (zh) 一种具有下地基补强结构的管桩
CN202809598U (zh) 矩形桩
CN103835290A (zh) 一种适用于海相软土的桩基础构造及其设计方法
CN204098023U (zh) 一种复合y形桩
CN210459199U (zh) 一种锥形抗剪切圆桩桩尖及其连接结构
CN212077920U (zh) 挡土止水预应力高强支护桩
CN221095095U (zh) 一种水利河道支护用混凝土桩
CN217027113U (zh) 一种复合深基坑支护装置
CN219690493U (zh) 一种基于硬质地层的phc植桩结构
CN203905025U (zh) 一种异形钢筋混凝土与水泥土分列式基坑支护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