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0255U -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0255U
CN221070255U CN202322793087.XU CN202322793087U CN221070255U CN 221070255 U CN221070255 U CN 221070255U CN 202322793087 U CN202322793087 U CN 202322793087U CN 221070255 U CN221070255 U CN 221070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knife
dust removing
cutter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30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30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70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0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0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该极片入料装置包括:送料机构,用于向下游输送极片;切断机构,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第二刀架设置在第一刀架上,第一切刀安装在第一刀架上,第二切刀安装在第二刀架上,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裁切通道,第二刀架可受控地相对第一刀架移动,并带动第二切刀靠近或远离第一切刀;及除尘机构,布置在切断机构的下游,且包括与第一刀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一导向通道,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用于对途经第一导向通道的极片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背景技术
电芯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隔膜、阴极极片、隔膜、阳极极片四层料带卷绕形成电芯。传统地,卷绕机包括卷绕装置及入料装置,卷绕装置用于对隔膜和极片进行卷绕。入料装置用于在前一电芯卷绕完成时切断极片,并在开始卷绕后一电芯之前将极片的起始端送入卷绕装置。由于极片在输送和被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碎屑等杂质附着在极片表面,因而需要在入料装置上设置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位于入料装置对极片进行裁切的下游。利用该除尘机构对极片进行除尘,以确保送入卷绕装置的极片表面清洁。
为了使得极片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进入到卷绕装置,需要利用导向板对极片的起始端的行进方向进行导向。然而,由于入料装置设置有除尘机构,导致导向板无法靠近极片的起始端设置,进而导致极片起始端在行进至导向板之前处于无导向状态,在高速入料时容易产生入料不良或者飞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入料装置设置有除尘机构,导致导向板无法靠近极片的起始端设置,进而导致极片起始端在行进至导向板之前处于无导向状态,在高速入料时容易产生入料不良或者飞带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包括:
送料机构,用于将途经的极片向下游输送;
切断机构,布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游,且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刀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安装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二切刀安装在所述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二切刀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裁切通道,所述第二刀架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切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切刀,以使所述第二切刀与所述第一切刀共同切断途经所述裁切通道的极片;及
除尘机构,布置在所述切断机构的下游,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刀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所述第一除尘管和所述第二除尘管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除尘管和所述第二除尘管用于对途经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极片进行除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游的入卷机构,所述入卷机构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送料通道,当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旋转时能够带动进入所述送料通道的极片向下游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可受控地沿轴向同步移动,以带动夹持于所述第一夹辊与第二夹辊之间的极片进行位置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入卷机构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
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二导向通道,且在由所述除尘机构至所述入卷机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除尘管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安装在所述第二除尘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与所述入卷机构之间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还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
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三导向通道,且在由所述除尘机构至所述入卷机构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靠近所述入卷机构的端部位均于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凸轮槽板及随动轮,所述凸轮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上,且开设有凸轮槽;所述随动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刀架上,且滚动配合于所述凸轮槽内;
所述凸轮槽板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以使所述随动轮在所述凸轮槽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刀架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二切刀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对布设;
所述凸轮槽板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夹角,所述凸轮槽的纵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均呈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压料板及弹性件,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刀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切刀相对布设,以在所述第二刀架的带动下将途经的极片压紧在所述第一切刀上;
所述压料板相对所述第二刀架可朝向所述第一切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以提供使得所述压料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切刀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一种卷绕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
上述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极片依次通过送料机构、切断机构的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裁切通道以及除尘机构的第一除尘管与第二除尘管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最终被卷绕装置卷绕成电芯。极片途经第一除尘管与第二除尘管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时,该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分别对极片的两侧表面进行除尘,确保进入卷绕装置的极片满足清洁度要求。当一个电芯卷绕完成时,第二刀架带动第二切刀先靠近再远离第一切刀,以将途经的极片切断。此时,送料机构停止向下游输送极片,卷绕装置继续进行卷绕,直至被切断的极片的尾端卷绕至电芯上。
当需要卷绕下一个电芯时,送料机构继续向下游输送极片,使得极片的起始端依次穿过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裁切通道以及第一除尘管与第二除尘管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并最终进入卷绕装置而被卷绕成电芯。
如此,由于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均与第一刀架固定连接(即保持静止),使得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始终能够对途经的极片的起始端进行导向,并且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可尽可能地靠近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下游侧布置,避免极片的起始端途经除尘机构时处于无导向状态,从而避免发生极片入料不良或飞带现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卷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卷绕机构的极片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极片入料装置的主视图(省略了第二导向机构和入卷机构);
图4为图3所示的极片入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包括卷绕装置1及极片入料装置2。极片入料装置2用于将极片a的起始端送入卷绕装置1,卷绕装置1用于对隔膜b和由极片入料装置2送入的极片a进行卷绕,以卷绕形成电芯。
需要说明的是,卷绕机中,极片入料装置2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在卷绕机包括一个极片入料装置2的实施例中,该极片入料装置2用于将正极片a1或负极片a2的起始端送入卷绕装置1。在卷绕机包括两个极片入料装置2的实施例中(见图1),其中一个极片入料装置2用于将正极片a1的起始端送入卷绕装置1,其中另一个极片入料装置2用于将负极片a2的起始端送入卷绕装置1。
极片入料装置2包括送料机构21、切断机构22和除尘机构23。该送料机构21用于将途经的极片a向下游输送。切断机构22布置在送料机构21的下游,用于切断途经的极片a。除尘机构23布置在切断机构22的下游,用于对途经的极片a进行除尘。
请参见图2及图3所示,切断机构22包括第一刀架225、第二刀架226、第一切刀221和第二切刀222。该第二刀架226设置在第一刀架225上,第一切刀221安装在第一刀架225上,第二切刀222安装在第二刀架226上。该第一切刀221与第二切刀222之间形成供极片a穿过的裁切通道A。第二刀架226可受控地相对第一刀架225移动,并带动第二切刀222靠近或远离第一切刀221,以使第二切刀222与第一切刀221配合而共同切断途经裁切通道A的极片a。除尘机构23包括与第一刀架225固定连接的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该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之间形成供极片a穿过的第一导向通道B,且该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用于对途经第一导向通道B的极片a进行除尘。具体地,第一除尘管231通过第一连接块233(见图3)与第一刀架225固定连接,以确保第一除尘管231位于第一切刀221的下游侧。第二除尘管232通过第二连接块234(见图3)与第一刀架225固定连接,以确保第二除尘管232位于第二切刀222的下游侧。
上述极片入料装置2,极片a依次通过送料机构21、切断机构22的第一切刀221与第二切刀222之间的裁切通道A以及除尘机构23的第一除尘管231与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最终被卷绕装置1卷绕成电芯。极片途经第一除尘管231与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时,该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分别对极片a的两侧表面进行除尘,确保进入卷绕装置1的极片a满足清洁度要求。当一个电芯卷绕完成时,第二刀架226带动第二切刀222先靠近再远离第一切刀221,以将途经的极片a切断。此时,送料机构21停止向下游输送极片a,卷绕装置1继续进行卷绕,直至被切断的极片a的尾端卷绕至电芯上。
当需要卷绕下一个电芯时,送料机构21继续向下游输送极片a,使得极片a的起始端依次穿过第一切刀221与第二切刀222之间的裁切通道A以及第一除尘管231与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并最终进入卷绕装置1而被卷绕成电芯。
如此,由于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均与第一刀架225固定连接(即保持静止),使得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始终能够对途经的极片a的起始端进行导向,并且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可尽可能地靠近第一切刀221和第二切刀222的下游侧布置,避免极片a的起始端途经除尘机构23时处于无导向状态,从而避免发生极片入料不良或飞带现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上游和下游是以极片a的输送路径为参照,也就是说,极片a先经过的位置为上游,极片a后经过的位置为下游。
请参见图3及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切断机构22还包括凸轮槽板227及随动轮228。该凸轮槽板227设置在第一刀架225上,且开设有凸轮槽2271。随动轮228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刀架226上,且滚动配合于凸轮槽板227的凸轮槽2271内。该凸轮槽板227可受控地相对第一刀架225移动,以使随动轮228沿凸轮槽2271滚动,从而在凸轮槽2271的导向作用下随动轮228带动第二刀架226相对第一刀架225移动,进而第二刀架226带动第二切刀222靠近或远离第一切刀221,使得第二切刀222与第一切刀221配合而切断途经的极片a。如此,利用凸轮槽板227与随动轮228形成凸轮传动结构,将凸轮槽板227的运动转化成第二刀架226的运动,进而实现第二切刀222和第一切刀221完成切断极片a的动作,确保切断极片a的动作可靠且迅速。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刀架226沿第一预设方向X1可移动地连接在第一刀架225上。上述第一切刀221与第二切刀222沿该第一预设方向X1相对布设,从而使得第二刀架226带动第二切刀222沿第一预设方向X1移动时,第二切刀222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切刀221,并切断途经的极片a。凸轮槽板227可受控地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二预设方向X2移动,该第二预设方向X2与第一预设方向X1呈夹角。凸轮槽2271的纵长延伸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X1和第二预设方向X2均呈夹角。如此,通过凸轮槽板227与随动轮228形成的凸轮传动结构,实现将凸轮槽板227沿第二预设方向X2上的运动转化成第二刀架226沿第一预设方向X1上的运动。
可选地,第一预设方向X1与第二预设方向X2垂直。进一步地,极片a沿第三预设方向X3穿过第一切刀221与第二切刀222之间的裁切通道A。该第三预设方向X3与第一预设方向X1和第二预设方向X2均垂直。第一预设方向X1与途经裁切通道A的极片a垂直,第二预设方向X2与途经裁切通道A的极片a的宽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第二刀架226通过第一导杆220安装在第一刀架225上,从而利用该第一导杆220对第二刀架226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一预设方向X1的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切断机构22还包括驱动组件229。该驱动组件229安装在第一刀架225上,且与凸轮槽板227连接,以驱动该凸轮槽板227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二预设方向X2移动。
可选地,该驱动组件229可以是滚珠丝杠和电机,滚珠丝杠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凸轮槽板227沿第二预设方向X2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切刀222和第一切刀221完成切断极片a的动作。如此,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气缸进行驱动相比,本实施例中,利用电机和滚珠丝杠进行驱动,有利于提高驱动第二切刀222的动作速度,确保切断极片a的动作可靠且迅速。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凸轮槽板227与随动轮228的配合实现驱动第二刀架226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一预设方向X1移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利用直线驱动模组直接驱动第二刀架226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一预设方向X1移动,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切断机构22还包括压料板223及弹性件224。该压料板223设置在第二刀架226上,且与第一切刀221在第一预设方向X1上相对布设,以在第二刀架226的带动下将途经的极片a压紧在第一切刀221上,从而在对极片a进行切断时极片a被压紧固定在压料板223与第一切刀221之间,有利于提高极片a的裁切质量。压料板223相对第二刀架226可朝向第一切刀221靠近或远离。弹性件224抵接在压料板223与第二刀架226之间,以提供使得压料板223具有靠近第一切刀221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如此,当需要切断极片a时,第二刀架226在随动轮228的带动下相对第一刀架225沿第一预设方向X1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切刀222和压料板223同时靠近第一切刀221。在第二刀架226带动第二切刀222和压料板223逐渐靠近第一切刀221的过程中,首先,压料板223与途经的极片a接触,直至将极片a压紧固定在第一切刀221上;然后,第二切刀222在第二刀架226的带动下继续靠近第一切刀221移动(此时弹性件224被进一步地压缩),直至第二切刀222与第一切刀221共同切断途经的极片a。极片a被切断之后,第二刀架226在随动轮228的带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X1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切刀222和压料板223远离第一切刀221,直至第二切刀222和压料板223均与第一切刀221分离。可选地,该弹性件224可以采用弹簧。
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极片入料装置2还包括布置在除尘机构23下游的入卷机构26。该入卷机构26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该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之间形成供极片a穿过的送料通道E。当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旋转时能够带动进入送料通道E的极片a向下游移动,从而确保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进入下游的卷绕装置1。
进一步地,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可受控地沿轴向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能够带动被夹持在二者之间的极片a移动,以调节极片a的位置,即对极片a进行纠偏,进一步确保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插入至下游的卷绕装置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确保能够向下游输送极片a。至于入卷机构26的具体结构,可采用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的旋转以及沿轴向的移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极片入料装置2还包括布置在除尘机构23与入卷机构26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24。该第一导向机构24包括彼此相对布设的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且该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之间形成供极片a穿过的第二导向通道C。在由除尘机构23至入卷机构26的方向上,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如此,在送料机构21的输送作用下,首先,极片a的起始端由第一切刀221和第二切刀222之间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C。再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的送料通道E。再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的输送作用下进入到下游的卷绕装置1。
也就是说,极片a的起始端依次在第一除尘管231与第二除尘管232、第一导向板241与第二导向板242的导向作用下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进入再被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送入下游的卷绕装置1,确保准确入料,避免产生入料不良或者飞带等不良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板241安装在第一除尘管231上,第二导向板242安装在第二除尘管232上,从而确保由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穿出的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导向板241与第二导向板242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C。
进一步地,极片入料装置2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向机构24与入卷机构26之间的第二导向机构25。该第二导向机构25还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且该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之间形成供极片a穿过的第三导向通道D。在由除尘机构23至入卷机构26的方向上,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如此,在送料机构21的输送作用下,首先,极片a的起始端由第一切刀221和第二切刀222之间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B。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除尘管231和第二除尘管232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C。再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下游移动,并进入到第三导向板251与第四导向板252之间的第三导向通道D。再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的导向作用下继续向下游移动,并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的送料通道E。再然后,极片a的起始端在第一夹辊261和第二夹辊262的输送作用下进入到下游的卷绕装置1。
需要说明的是,在除尘机构23与入卷机构26之间设置第一导向机构24和第二导向机构25,确保由第一除尘管231与第二除尘管232之间穿出的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在第一导向机构24和第二导向机构25的导向作用下,准确的进入到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的送料通道E,进一步避免发生入料不良或者飞带等不良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靠近入卷机构26的端部均位于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之间,从而确保由第一导向板241和第二导向板242穿出的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进入到第三导向板251与第四导向板252之间,大大提高了对极片a的起始端的导向效果。
进一步地,第三导向板251和第四导向板252背离除尘机构23的端部均对应于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的送料通道E布设,从而确保由第三导向板251与第四导向板252之间穿出的极片a的起始端能够准确地进入到第一夹辊261与第二夹辊262之间,大大提高了对极片a的起始端的导向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机构,用于将途经的极片向下游输送;
切断机构,布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游,且包括第一刀架、第二刀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刀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安装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二切刀安装在所述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二切刀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裁切通道,所述第二刀架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切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切刀,以使所述第二切刀与所述第一切刀共同切断途经所述裁切通道的极片;及
除尘机构,布置在所述切断机构的下游,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刀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除尘管和第二除尘管,所述第一除尘管和所述第二除尘管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除尘管和所述第二除尘管用于对途经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极片进行除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游的入卷机构,所述入卷机构包括均绕自身轴线可旋转的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送料通道;当所述第一夹辊和所述第二夹辊旋转时能够带动进入所述送料通道的极片向下游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可受控地沿轴向同步移动,以带动夹持于所述第一夹辊与第二夹辊之间的极片进行位置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入卷机构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
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二导向通道,且在由所述除尘机构至所述入卷机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除尘管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安装在所述第二除尘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与所述入卷机构之间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还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
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极片穿过的第三导向通道,且在由所述除尘机构至所述入卷机构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靠近所述入卷机构的端部位均于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凸轮槽板及随动轮,所述凸轮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上,且开设有凸轮槽;所述随动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刀架上,且滚动配合于所述凸轮槽内;
所述凸轮槽板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以使所述随动轮在所述凸轮槽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刀架相对所述第一刀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二切刀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对布设;
所述凸轮槽板可受控地相对所述第一刀架沿第二预设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呈夹角,所述凸轮槽的纵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均呈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压料板及弹性件,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刀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切刀相对布设,以在所述第二刀架的带动下将途经的极片压紧在所述第一切刀上;
所述压料板相对所述第二刀架可朝向所述第一切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以提供使得所述压料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切刀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11.一种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
CN202322793087.X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Active CN221070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3087.XU CN22107025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3087.XU CN22107025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0255U true CN221070255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4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3087.XU Active CN22107025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70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0273B (zh) 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及制片方法
CN113131009B (zh) 连续卷绕装置
CN112467229A (zh) 电芯卷绕装置及方法
CN108400371B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卷绕机
CN212042867U (zh) 裁切送料装置
CN108598547B (zh) 电池制作机
CN114497680B (zh) 一种极片复合裁切机及极片复合裁切方法
CN112864477A (zh) 一种卷绕机
CN111180804A (zh) 隔膜导向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CN113526218B (zh) 全自动镍氢电池卷绕机
WO2024051567A1 (zh) 一种入料机构、入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21070255U (zh)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及卷绕机
CN113659292A (zh) 极耳焊接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CN219998261U (zh) 一种极片裁切成型设备
CN110587018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凸轮追剪机构
CN116810179A (zh) 切卷一体机
CN111146506A (zh) 电芯卷绕装置及方法
CN116247266A (zh) 一种入料装置、卷绕设备及卷绕方法
CN217009267U (zh) 入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0498555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凸轮追剪机构
CN213401287U (zh) 极耳换卷装置及卷绕设备
CN114472674A (zh) 一种极片成型设备
CN112768787A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的制备方法
CN217848017U (zh) 一种追裁机构及卷绕设备
CN220456465U (zh) 电芯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