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0593U -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0593U
CN221060593U CN202322882831.3U CN202322882831U CN221060593U CN 221060593 U CN221060593 U CN 221060593U CN 202322882831 U CN202322882831 U CN 202322882831U CN 221060593 U CN221060593 U CN 221060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base station
cleaning robot
recharging modu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828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业伟
叶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828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0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0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0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清洁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基站本体包括容纳腔以及回充模块,容纳腔位于基站本体邻近底部的侧面并具有开口,回充模块位于容纳腔中与开口相对的第一侧壁上;引导盘,引导盘与基站本体连接,并位于开口处,清洁机器人能够经由引导盘的上表面至少部分进入容纳腔内,其中,引导盘的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清洁机器人行走至引导盘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位于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的远离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行走轮相抵,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基站,能够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是对地面进行清洁的自动化装置,清洁机器人通常配合清洁基站使用,其中清洁基站能够对清洁机器人进行维护,例如对清洁机器人进行清洁、充电。
当清洁机器人停靠在充电位置后,清洁基站通过回充模块对清洁机器人充电,同时,清洁基站会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进行清洗。现有的清洁基站中,对清洁件进行清洗的过程会使清洁机器人产生摆动,使得清洁机器人容易产生向远离回充模块的方向后溜,导致清洁机器人充电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清洁基站能够防止清洁机器人在充电位置时产生远离回充模块的不必要移动,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其包括: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包括容纳腔以及回充模块,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基站本体邻近底部的侧面并具有开口,所述回充模块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一侧壁上;引导盘,所述引导盘与所述基站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处,清洁机器人能够经由所述引导盘的上表面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引导盘的所述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所述清洁机器人行走至所述引导盘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止退件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的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行走轮相抵,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所述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引导盘的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当清洁机器人行走至引导盘上,并且清洁机器人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位于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的远离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行走轮相抵,此时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在清洁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清洗使得清洁机器人产生摆动时,止退件止挡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从而避免清洁机器人产生远离回充模块的不必要移动,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能够稳定接触,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实施方式,所述止退件的朝向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表面之间连接为夹角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上表面形成夹角结构的止退件,相对形成贴合行走轮的弧形结构,能够起到更好的止挡作用,进一步保证行走轮不会产生远离回充模块的不必要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上表面设有从所述止退件向所述回充模块所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限位槽且与所述止退件相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槽在所述行走轮朝向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具有允许所述行走轮行走的活动空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清洁机器人位于充电位置后,由于限位槽在行走轮朝向回充模块的一侧具有允许行走轮行走的活动空间,使得清洁机器人仍然能够继续向进一步靠近回充模块的方向行进一段距离,从而使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进一步紧密接触,提高对清洁机器人充电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设有清洗槽以及刮水筋,所述清洁机器人位于所述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位置对应,所述刮水筋位于所述清洗槽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清洁机器人退出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刮水筋刮擦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清洗槽对清洁件清洗后,清洁件往往会携带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去除清洁件上的水分而使清洁机器人退出清洁基站,清洁件容易将地面弄湿。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清洁机器人退出容纳腔的过程中,刮水筋刮擦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从而将清洁件上的水分刮擦去除至少一部分,提高清洁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引导盘还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防滑单元,所述防滑单元包括沿所述开口的进出方向排列的多个防滑齿条,每个所述防滑齿条垂直于所述进出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滑单元,当清洁机器人在引导盘上行进时,行走轮不容易相对引导盘的上表面打滑,保证清洁机器人在引导盘上的有效行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单元为两个,并在垂直于所述进出方向的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引导盘的所述上表面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防滑单元之间的导流槽,其中,相邻所述防滑齿条之间形成防滑凹槽,至少部分所述防滑凹槽与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导流槽与所述防滑单元之间设有斜坡结构,使得至少部分所述防滑凹槽中的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所述导流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防滑齿条之间形成的防滑凹槽内容易遗留污物,通过设置导流槽和斜坡结构,至少部分防滑凹槽中的污物能够顺着防滑凹槽延伸方向,经过斜坡结构汇流到导流槽中,使得防滑凹槽内的污物更容易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上表面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延伸于两个所述防滑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子槽位于所述第一子槽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子槽连通,所述第二子槽远离所述第一子槽的一端呈开放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防滑凹槽中流到导流槽内的污物,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子槽、第二子槽,经过第二子槽的开放结构向外排出,保证导流槽内的污物能够及时向外排出,避免导流槽、防滑单元的藏污纳垢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回充模块包括基站极片组件,所述基站极片组件包括基站极片、活动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基站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导向腔体,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于所述导向腔体并相对所述导向腔体可直线活动,所述弹性件将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基站本体弹性连接,使得所述基站极片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初始状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活动块设置于导向腔体并相对导向腔体可直线活动,使得基站极片相对基站本体设置为直线伸缩结构,从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基站极片刚接触到压缩基站极片的过程中,基站极片仅作直线伸缩运动,不产生上下摆动,从而避免基站极片与主机极片之间的摩擦,避免基站极片与主机极片之间产生滑移磨损,也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接触,避免产生火花,提高了基站极片与主机极片的使用寿命以及充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上表面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回充模块包括用于收发光信号的光线收发件,所述光线收发件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安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表面相对地面倾斜设置,位于引导盘上的清洁机器人也相对地面倾斜,光线收发件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安装,保证光线收发件的信号覆盖范围能够覆盖清洁机器人的更大区域,保证信号接收效率和接收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清洁基站;以及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行走轮以及主机极片,清洁机器人行走至所述清洁基站的引导盘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止退件位于所述行走轮的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行走轮相抵,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所述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其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清洁基站引导盘的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当清洁机器人行走至引导盘上,并且清洁机器人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位于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的远离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行走轮相抵,此时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在清洁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清洗使得清洁机器人产生摆动时,止退件止挡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从而避免清洁机器人产生远离回充模块的不必要移动,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回充模块能够稳定接触,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进入容纳腔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退出容纳腔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引导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位于充电位置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引导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基站极片组件与主机极片刚接触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基站极片组件被主机极片压缩后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0-清洁基站;
110-基站本体;111-容纳腔;111a-第一侧壁;K1-开口;Q1-回充模块;112-清洗槽;113-刮水筋;114-基站极片;115-活动块;116-弹性件;117-导向腔体;118-光线收发件;
120-引导盘;S1-上表面;121-止退件;122-限位槽;F1-防滑单元;123-防滑齿条;124-防滑凹槽;125-导流槽;125a-第一子槽;125b-第二子槽;126-斜坡结构;
200-清洁机器人;210-主机极片;220-行走轮;230-清洁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清洁基站包括机身以及清洁组件。在清洁基站的一些使用场景中,需要将清洁组件相对机身底部升起以离开地面,例如,清洁基站对一个区域清洁完成后,在返回至基站的过程中需要抬起清洁组件,以避免已经脏污的清洁组件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例如,清洁组件包括拖布筒时,清洁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有毛毯后,需要将包含拖布筒的清洁组件抬升,避免打湿毛毯。例如,在清洁瓷砖或地板区域时,地面主要是灰尘或污渍,此时可以抬升包含毛刷的清洁组件而只用拖布筒拖地。例如,在清洁基站过坎、回充的时候,将清洁组件抬升能够保证更高效的过坎和回充动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清洁基站100包括基站本体110、引导盘120。基站本体110包括容纳腔111以及回充模块Q1,容纳腔111位于基站本体110邻近底部的侧面并具有开口K1,回充模块Q1位于容纳腔111中与开口K1相对的第一侧壁111a上。引导盘120与基站本体110连接,并位于开口K1处,清洁机器人能够经由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至少部分进入容纳腔11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盘120与基站本体110可拆卸式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进入容纳腔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退出容纳腔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清洁机器人200的前端设有主机极片210,该主机极片210用于对清洁机器人200进行充电。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引导盘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在清洁机器人位于充电位置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121,清洁机器人200行走至引导盘120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121位于清洁机器人200的行走轮220的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一侧,并与行走轮220相抵,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接触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基站100,清洁基站100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121,当清洁机器人200行走至引导盘120上,并且清洁机器人200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121位于清洁机器人200的行走轮220的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一侧,并与行走轮220相抵,此时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接触并电连接,在清洁基站100对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件清洗使得清洁机器人200产生摆动时,止退件121止挡清洁机器人200的行走轮220,从而避免清洁机器人200产生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不必要移动,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能够稳定接触,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如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止退件121的朝向回充模块Q1的一侧表面与上表面S1之间连接为夹角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与上表面S1形成夹角结构的止退件121,相对形成贴合行走轮220的弧形结构,能够起到更好的止挡作用,进一步保证行走轮220不会产生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不必要移动。
如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S1设有从止退件121向回充模块Q1所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22,行走轮220位于限位槽122且与止退件121相抵的状态下,限位槽122在行走轮220朝向回充模块Q1的一侧具有允许行走轮220行走的活动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清洁机器人200位于充电位置后,由于限位槽122在行走轮220朝向回充模块Q1的一侧具有允许行走轮220行走的活动空间,使得清洁机器人200仍然能够继续向进一步靠近回充模块Q1的方向行进一段距离,从而使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进一步紧密接触,提高对清洁机器人200充电的稳定性。
如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200还包括清洁件230,清洁件230例如是拖布。
如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111的底壁设有清洗槽112以及刮水筋113,清洁机器人200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清洗槽112与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件230位置对应,刮水筋113位于清洗槽112朝向开口K1的一侧,清洁机器人200退出容纳腔111的过程中,刮水筋113刮擦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件230。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清洗槽112对清洁件230清洗后,清洁件230往往会携带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去除清洁件230上的水分而使清洁机器人200退出清洁基站100,清洁件230容易将地面弄湿。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清洁机器人200退出容纳腔111的过程中,刮水筋113刮擦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件230,从而将清洁件230上的水分刮擦去除至少一部分,提高清洁机器人200的使用体验。
如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盘120还包括位于上表面S1的防滑单元F1,防滑单元F1包括沿开口K1的进出方向排列的多个防滑齿条123,每个防滑齿条123垂直于进出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滑单元F1,当清洁机器人200在引导盘120上行进时,行走轮220不容易相对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打滑,保证清洁机器人200在引导盘120上的有效行进。
如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单元F1为两个,并在垂直于进出方向的方向上并列设置,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设有位于两个防滑单元F1之间的导流槽125。在本实施例中,相邻防滑齿条123之间形成防滑凹槽124,至少部分防滑凹槽124与导流槽125连通,导流槽125与防滑单元F1之间设有斜坡结构126,使得至少部分防滑凹槽124中的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导流槽1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引导盘的俯视示意图,图8中以箭头示出防滑凹槽124中液体的流动方向。在上述实施例中,防滑齿条123之间形成的防滑凹槽124内容易遗留污物,通过设置导流槽125和斜坡结构126,至少部分防滑凹槽124中的污物能够顺着防滑凹槽124延伸方向,经过斜坡结构126汇流到导流槽125中,使得防滑凹槽124内的污物更容易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相对地面倾斜设置,导流槽125包括第一子槽125a和第二子槽125b,第一子槽125a延伸于两个防滑单元F1之间,第二子槽125b位于第一子槽125a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一侧并与第一子槽125a连通,第二子槽125b远离第一子槽125a的一端呈开放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防滑凹槽124中流到导流槽125内的污物,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子槽125a、第二子槽125b,经过第二子槽125b的开放结构向外排出,保证导流槽125内的污物能够及时向外排出,避免导流槽125、防滑单元F1的藏污纳垢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充模块Q1包括基站极片组件。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基站极片组件与主机极片刚接触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中基站极片组件被主机极片压缩后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基站极片组件包括基站极片114、活动块115以及弹性件116。基站极片114可以是黄铜镀镍的材料,采用五金冲压的成型工艺制成。弹性件116例如是弹簧。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极片114、主机极片210分别成对设置。基站本体110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111a的导向腔体117。弹性件116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活动块设置于导向腔体117并相对导向腔体117可直线活动,弹性件116将活动块与基站本体110弹性连接,使得基站极片114具有外露于第一侧壁111a的初始状态。
如图9,在基站极片114与主机极片210刚接触时,基站极片114相对基站本体110第一侧壁111a具有第一外伸长度L1,如图10,在主机极片210压缩基站极片114后,基站极片114相对基站本体110第一侧壁111a具有第二外伸长度L2,第二外伸长度L2小于第一外伸长度L1。
在上述实施例中,活动块设置于导向腔体117并相对导向腔体117可直线活动,使得基站极片114相对基站本体110设置为直线伸缩结构,从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基站极片114刚接触到压缩基站极片114的过程中,基站极片114仅作直线伸缩运动,不产生上下摆动,从而避免基站极片114与主机极片210之间的摩擦,避免基站极片114与主机极片210之间产生滑移磨损,也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接触,避免产生火花,提高了基站极片114与主机极片210的使用寿命以及充电的可靠性。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S1相对地面倾斜设置,回充模块Q1包括用于收发光信号的光线收发件118。光线收发件118例如是收发红外光线的部件。光线收发件118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安装。如图11,在本实施例中,光线收发件118的安装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N1。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上表面S1相对地面倾斜设置,位于引导盘120上的清洁机器人200也相对地面倾斜,光线收发件118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安装,保证光线收发件118的信号覆盖范围能够覆盖清洁机器人200的更大区域,保证信号接收效率和接收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清洁基站100以及清洁机器人200。
如图1至图6,清洁基站100包括基站本体110、引导盘120。基站本体110包括容纳腔111以及回充模块Q1,容纳腔111位于基站本体110邻近底部的侧面并具有开口K1,回充模块Q1位于容纳腔111中与开口K1相对的第一侧壁111a上。引导盘120与基站本体110连接,并位于开口K1处,清洁机器人能够经由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至少部分进入容纳腔111内。
清洁机器人200包括行走轮220以及主机极片210。
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121。
清洁机器人200行走至清洁基站100的引导盘120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121位于行走轮220的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一侧,并与行走轮220相抵,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接触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其包括清洁基站100和清洁机器人200,清洁基站100引导盘120的上表面S1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121,当清洁机器人200行走至引导盘120上,并且清洁机器人200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止退件121位于清洁机器人200的行走轮220的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一侧,并与行走轮220相抵,此时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接触并电连接,在清洁基站100对清洁机器人200的清洁件230清洗使得清洁机器人200产生摆动时,止退件121止挡清洁机器人200的行走轮220,从而避免清洁机器人200产生远离回充模块Q1的不必要移动,清洁机器人200的主机极片210与回充模块Q1能够稳定接触,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稳定有效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包括容纳腔以及回充模块,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基站本体邻近底部的侧面并具有开口,所述回充模块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一侧壁上;
引导盘,所述引导盘与所述基站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处,清洁机器人能够经由所述引导盘的上表面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引导盘的所述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直立设置有止退件,所述清洁机器人行走至所述引导盘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止退件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行走轮的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行走轮相抵,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所述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件的朝向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表面与所述上表面之间连接为夹角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设有从所述止退件向所述回充模块所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限位槽且与所述止退件相抵的状态下,所述限位槽在所述行走轮朝向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具有允许所述行走轮行走的活动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设有清洗槽以及刮水筋,所述清洁机器人位于所述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位置对应,所述刮水筋位于所述清洗槽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清洁机器人退出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刮水筋刮擦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盘还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防滑单元,所述防滑单元包括沿所述开口的进出方向排列的多个防滑齿条,每个所述防滑齿条垂直于所述进出方向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单元为两个,并在垂直于所述进出方向的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引导盘的所述上表面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防滑单元之间的导流槽,
其中,相邻所述防滑齿条之间形成防滑凹槽,至少部分所述防滑凹槽与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导流槽与所述防滑单元之间设有斜坡结构,使得至少部分所述防滑凹槽中的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所述导流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一子槽延伸于两个所述防滑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子槽位于所述第一子槽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子槽连通,所述第二子槽远离所述第一子槽的一端呈开放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充模块包括基站极片组件,所述基站极片组件包括基站极片、活动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基站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导向腔体,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于所述导向腔体并相对所述导向腔体可直线活动,所述弹性件将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基站本体弹性连接,使得所述基站极片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初始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回充模块包括用于收发光信号的光线收发件,所述光线收发件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安装。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以及
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行走轮以及主机极片,清洁机器人行走至所述清洁基站的引导盘上且位于充电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止退件位于所述行走轮的远离所述回充模块的一侧,并与所述行走轮相抵,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主机极片与所述回充模块接触并电连接。
CN202322882831.3U 2023-10-26 2023-10-26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21060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2831.3U CN221060593U (zh) 2023-10-26 2023-10-26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2831.3U CN221060593U (zh) 2023-10-26 2023-10-26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0593U true CN221060593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7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82831.3U Active CN221060593U (zh) 2023-10-26 2023-10-26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0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9460B (zh) 湿式机器人对接站
JP7043487B2 (ja) 液体収納ケース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知能掃除装置
CN221060593U (zh)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08435494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0547725B (zh) 一种地刷用水箱、清洁头及吸尘器
CN217244174U (zh) 一种回充站以及清洁机器系统
CN208495065U (zh) 一种电力线路清扫装置
CN216256935U (zh) 一种清洁件组件和自移动清洁设备
CN216020867U (zh) 一种用于供清洁机器人顺利进出的基站
CN214632006U (zh) 充电座及清洁系统
CN112617683A (zh) 充电座及清洁系统
CN210871346U (zh) 一种下压拖地式扫地机器人
CN204909296U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6417069U (zh) 基座
CN217365721U (zh) 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基站
CN216564576U (zh) 维护基站、自移动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
CN218684206U (zh) 基站和清洁系统
CN217471890U (zh) 一种地刷及洗地机
CN219374536U (zh) 一种清洁基站
CN216020866U (zh) 一种用于自动行走表面清洁机的基站
CN219147468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7013907U (zh) 基站及自动清洁组件
CN215493693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托盘的测试装置
CN220403927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充电基站和清洁系统
CN216020821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