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486U -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486U
CN221049486U CN202322950588.4U CN202322950588U CN221049486U CN 221049486 U CN221049486 U CN 221049486U CN 202322950588 U CN202322950588 U CN 202322950588U CN 221049486 U CN221049486 U CN 221049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ing
storage bottle
hydrogen storag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05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蓬鑫
顾华
徐恪
张宗胜
陈进
胥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05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9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氢瓶的外表面配合的弧形表面,固定销轴依次穿过底座及绑带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绑带至少包绕储氢瓶的部分外表面,且绑带的另一端通过调整销轴与底座调整连接。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高压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时绑带及绑带螺栓安装、紧固时占用空间大和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缓解了部分车型车载氢系统离地间隙小的问题;达到了优化安装结构、简化安装工序,以及缩小系统整体的边界尺寸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氢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的车载氢系统大多为高压储氢,即利用高压储氢瓶对氢气进行储存、利用。现阶段车载氢系统中储氢瓶的固定方式基本均是绑带固定。区别在于不同车型中,具体采用的绑带形式略有不同。
如图1所示,对于侧挂安装的车载氢系统,现有的储氢瓶01紧固方案一般是使用一根长绑带02,穿过底座03,将储氢瓶和底座紧固在一起;该方案要求底座内部间隙大于绑带折弯处高度,从而保证绑带可以顺利从底座穿过(Z向边界),绑带折弯处最大高度为33.5mm,底座内部间隙为31mm导致绑带无法穿过底座。
对于平铺或立式车载氢系统,同样存在这类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采用全包式固定,一根长绑带穿过底座进行储氢瓶01固定;与侧挂安装类似,该方案要求底座内部间隙大于绑带02折弯处高度,从而保证绑带02可以顺利从底座03穿过。如果使用该方案对储氢瓶进行固定,需确保系统高度边界满足要求,即该固定方式对系统整体高度边界的包容性较低。
如图4所示,采用半包式固定,一根绑带04从上侧绑住储氢瓶01,绑带两端分别和底座05进行固定;该方案要求两储氢瓶之间拥有足够的间隙,确保紧固工具能够有效使用,从而满足螺栓的安装要求。如果使用该方案对储氢瓶进行固定,需确保系统宽度边界满足要求,即该固定方式对系统整体宽度边界的包容性较低。
并且现有的高压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结构,由于绑带安装、螺栓紧固需要的间距和空间较大,使得固定结构整体占用空间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以解决储氢瓶底座内部间隙或储氢瓶间距偏小,导致的绑带及绑带螺栓难以安装的问题,同时,在部分车型中还可以缓解车载氢系统离地间隙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氢瓶的外表面配合的弧形表面,固定销轴依次穿过底座及绑带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绑带至少包绕储氢瓶的部分外表面,且绑带的另一端通过调整销轴与底座调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靠近一侧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在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在底座与固定销轴穿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在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下方的底座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L型,由横向底座及竖向底座组成的一体结构,在横向底座上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在横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连通的第一开口,在竖向底座上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在竖向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下方的竖向底座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轴向中线与长圆孔的轴向中线平行,且在前后方向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轴包括固定销轴本体,在固定销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延伸部,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外径大于固定销轴穿孔的内径,在固定销本体远离径向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销轴包括调整销轴本体,在调整销轴本体靠近两端处各设置有一个径向贯通的安装孔,当调整销轴穿过长圆孔后,安装孔分别与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用于穿过调整螺栓。
进一步的,在调整销轴本体靠近两端处各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安装孔设置于凹槽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高压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时绑带及绑带螺栓安装、紧固时占用空间大和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缓解了部分车型车载氢系统离地间隙小的问题;达到了优化安装结构、简化安装工序,以及缩小系统整体的边界尺寸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侧挂安装的车载储氢系统储氢瓶固定示意图。
图2为现技术全包式车载储氢系统储氢瓶固定示意图。
图3为现技术平铺安装的车载储氢系统储氢瓶全包固定示意图。
图4为现技术平铺安装的车载储氢系统储氢瓶半包固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挂安装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单螺栓固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平铺或立式安装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单螺栓固定示意图。
图7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限位钢卡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固定销轴正视图。
图10为调整销轴正视图。
图11为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带螺母的螺栓正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储氢瓶;02、绑带;03、底座;04、绑带;05、底座;1、储氢瓶;2、绑带;3、底座;4、带底座框架;5、限位钢卡;6、固定销轴;7、调整销轴;8、调整螺栓;9、螺母;31、横向底座;32、竖向底座;33、固定销轴穿孔;34、弧形表面;35、固定部;36、长圆孔;61、限位孔;71、凹槽;7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通过绑带一端使用固定销轴对绑带进行固定限位,另一端通过调整销轴、螺栓等将绑带拉紧,从而实现对储氢瓶的固定。
本技术方案对于同等型号(外径)的情况下,不论是半包固定还是全包固定均较现使用的绑带缩短,并且不再穿过底座内部,即不再要求底座内部间隙大于绑带折弯处高度,从而在高度方向上节约了部分空间。而且,由于一端仅通过销轴进行限位,不再需要进行螺栓紧固,在宽度方向上亦节约了部分空间,同时简化了部分安装工序。
使用本方案的固定方式,同时优化了车载氢系统在宽度方向(Y方向)和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边界尺寸,有效缓解了车载氢系统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边界紧张的问题。
实施例1
如图5、图7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用于半包固定储氢瓶1,本技术方案并不涉及对储氢瓶的改进,所有现在用或准备使用的储氢瓶均能够适用本技术方案,对于储氢瓶的结构并不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方案中不进行储氢瓶的结构说明,本实施例的储氢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本实施例的底座3为L型,由横向底座31及竖向底座32组成的一体结构,底座的材质以金属材质为主,其中横向底座及竖向底座可以由槽形材料(如槽钢)通过焊接而成,在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氢瓶的外表面配合的弧形表面34,本申请的弧形表面分别位于横向底座和竖向底座上。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横向底座与竖向底座也可以由实体结构制备,优选采用槽形材料,以降低底座的重量。
在横向底座31上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33,在横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连通的第一开口,在竖向底座32上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36,在竖向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36下方的竖向底座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35,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通孔的轴向中线与长圆孔的轴向中线平行,且在前后方向重合。
固定销轴6包括固定销轴本体,在固定销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延伸部,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外径大于固定销轴穿孔的内径,在固定销本体远离径向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61,用于插入限位钢卡5。
调整销轴7包括调整销轴本体,在调整销轴本体靠近两端处各设置有一个凹槽71,在凹槽71底部设置径向贯通的安装孔72,当调整销轴7穿过长圆孔36后,安装孔分别与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用于穿过调整螺栓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仅为底座的形状不同,为全包固定储氢瓶或半包固定储氢瓶,若为全包固定储氢瓶,则底座比如为长方体结构或类似长方体结构,若为半包固定储氢瓶,则底座为类似实施例1的L型或其它类似结构,本实施例以底座为长方体结构进行说明,具体的底座结构为,底座靠近一侧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在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在底座与固定销轴穿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用于放置储氢瓶的弧形表面位于固定销轴穿孔及长圆孔之间的底座上表面,在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下方的底座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其余的结构均参见实施例1。
以上实施例的安装方式为:
如图5和图13所示,将储氢瓶放置于底座上的弧形表面上处,将绑带2的一端插入第一开口内,将固定销轴从固定销轴穿孔插入,穿过绑带后从底座的另一侧穿出,然后将钢丝卡插入到固定销轴的限位孔内。
再将绑带包绕储氢瓶,并将绑带的另一端插于第二开口,将调整销轴从长圆孔穿过绑带后,调整销轴两端伸出底座的部分中,安装孔分别与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再分别取两个调整螺栓8穿过安装孔及通孔后,使用螺母9拧入调整螺栓,再使用相应的工具对调整螺栓进行打紧,通过调整螺栓的紧固过程,带动绑带该端向下位移,从而实现绑带对储氢瓶的紧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氢瓶的外表面配合的弧形表面,固定销轴依次穿过底座及绑带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绑带至少包绕储氢瓶的部分外表面,且绑带的另一端通过调整销轴与底座调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一侧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在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在底座与固定销轴穿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在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下方的底座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L型,由横向底座及竖向底座组成的一体结构,在横向底座上设置有固定销轴穿孔,在横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轴穿孔连通的第一开口,在竖向底座上设置有竖向的长圆孔,在竖向底座的上端面或侧面设置有与长圆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在长圆孔下方的竖向底座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一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向中线与长圆孔的轴向中线平行,且在前后方向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轴包括固定销轴本体,在固定销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延伸部,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外径大于固定销轴穿孔的内径,在固定销本体远离径向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销轴包括调整销轴本体,在调整销轴本体靠近两端处各设置有一个径向贯通的安装孔,当调整销轴穿过长圆孔后,安装孔分别与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用于穿过调整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整销轴本体靠近两端处各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安装孔设置于凹槽底部。
CN202322950588.4U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Active CN221049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0588.4U CN22104948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0588.4U CN22104948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486U true CN221049486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0588.4U Active CN22104948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9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10309A (en) Natural gas cylinder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natural gas vehicle, and the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102381185B (zh) 一种新型cng钢瓶固定支架
CN202152050U (zh) 汽车电动真空泵安装用真空泵支架
CN221049486U (zh) 一种车载氢系统储氢瓶固定装置
CN201626397U (zh) 紧凑型储气筒支撑装置
CN210191161U (zh) 一种燃油箱固定结构及其应用的柴油车
CN203005411U (zh) 横向布置的自卸汽车储气筒支承装置
CN213892169U (zh) 一种车载气瓶的捆绑装置
CN215946655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固定装置
CN211139300U (zh) 一种重卡尿素箱和储气筒的安装结构
CN213973822U (zh) 一种防盗汽车行李架横杆
CN210591392U (zh) 一种商用车cng气瓶组固定装置
CN209095478U (zh) 一种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弹簧连杆偏置螺栓辅助紧固工装
CN209366268U (zh) 一种牵引车尾梁总成
CN201626305U (zh) 整体冲压成形的燃油箱支架
CN212353604U (zh) 重型汽车车载尿素供给装置
CN220009756U (zh) 一种风缸模块及轨道列车
CN220842178U (zh) 一种汽车后置蓄电池箱体总成
CN101695909A (zh) 一种汽车剪切式千斤顶的安装结构
CN218489635U (zh) 一种轻卡组合踏板总成
CN220925059U (zh) 整车车身流转固定支撑固定支架
CN216002188U (zh) 一种紧凑型储氢气瓶固定装置
CN220249670U (zh) 一种氢瓶立置固定式的供氢系统
CN218228971U (zh) 一种新能源卡车储气筒固定装置
CN211543232U (zh) 电池包的安装支架组件及电池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