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5764U -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5764U
CN221045764U CN202321915095.0U CN202321915095U CN221045764U CN 221045764 U CN221045764 U CN 221045764U CN 202321915095 U CN202321915095 U CN 202321915095U CN 221045764 U CN221045764 U CN 221045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pipe
acid mist
water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50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存山
崔玉涛
宁立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ew Energy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ew Energy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ew Energy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ew Energy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50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5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5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5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筒体、集水箱和排气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进气装置和填料层,其且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其通过所述进气口外接有进气管,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其通过所述进水口外接有进水管;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进气装置之间;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排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酸雾吸收效率,降低酸雾外溢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有很多环节会产生酸液,需要用特定的储酸容器对酸液进行收集。在收集过程中,由于酸液的流动会产生一定酸雾,会伴随空气从储酸容器的排气口溢出,污染环境。因此,一般的储酸容器都会配备酸雾收集器。
目前国内、外负责储存酸性液体容器的呼、吸系统的酸雾吸收器,大多采用的是喷淋常流水形式,即通过一直开启的喷淋水来吸收酸雾。由于流程过于简单,气液交换效果差,吸收度不高,同时当储存酸性液体容器内大量进入酸液时,大量的酸雾会被喷淋水带出,形成高浓度的酸性水流出,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酸雾吸收效率,降低酸雾外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型酸雾吸收装置,包括筒体、集水箱和排气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进气装置和填料层,其且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其通过所述进气口外接有进气管,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其通过所述进水口外接有进水管;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进气装置之间;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排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增设填料层,加大酸雾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扩大酸雾交换比表面积,保证液体与气体的充分混合,增强气液交换效果,提高吸收效率;同时在筒体底部设置集水箱,回收反应后的液体,避免酸雾外溢。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部还设置多孔承托板,所述多孔承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所述填料层铺设在所述多孔承托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若干个与母管连接的喷淋机构;所述母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若干个喷淋机构均匀平铺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根支管上设置有喷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若干个与母管连接的布气机构;所述母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若干个布气机构均匀平铺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呼吸器,所述呼吸器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呼吸器连通。呼吸器的作用是处理后续的残余酸雾,避免有酸雾溢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外设的废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下底边与所述集水箱的箱底连接,且所述筒体与集水箱连接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口的开设高度低于所述排水口的开设高度。集水箱的排水口高于筒体的导流口,形成底部水密封,避免残余酸雾从导流口外溢。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为多面空心球填料层。多面空心球填料的叶片多,风阻小,比表面积大,耐腐蚀性好,可以有效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强化吸收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器内部装填有碱性填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中布气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说明,1-筒体;2-集水箱;3-呼吸器;4-排气管;5-进水管;6-进气管;7-废水池;8-进水阀;11-布气机构;12-喷淋机构;13-填料层;14-导流口;15-承托板;2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1、集水箱2和排气装置,筒体1内设置喷淋装置和进气装置,集水箱2设置在筒体1的底部,排气装置设置在筒体1的顶部;酸雾从进气装置进入筒体1,喷淋装置喷淋酸雾吸收液,气液接触,完成酸雾的吸收,反应后的气体从排气装置排出,反应后的喷淋酸雾吸收液落入到集水箱1。
具体地,如图1所示,筒体1内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气装置、填料层13和喷淋装置;进气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多个布气机构11,母管通过筒体1管壁开设的进气口与进气管6连接,每个布气机构11分别与母管连通,布气机构11内设置多个出气孔,具体如图2所示,多个布气机构11均匀平铺在筒体1内,酸雾以自溢或真空输送方式通过进气管6进入布气机构11,布气机构11向筒体1内均匀排出酸雾,避免因不均匀气流造成气液交换不充分、偏流等弊端;喷淋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多个喷淋机构12,母管通过筒体1管壁开设的进水口与进水管5连接,每个喷淋机构12分别与母管连通,且均匀平铺分布在筒体1内上部,保证酸雾吸收液均匀洒落,喷淋机构12的喷淋头方向朝向筒体1下部;填料层13的作用是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为此,填料层13选择多面空心球填料。另外,在填料层13底部设置多孔的承托板15,孔洞小于填料的直径,保证填料不会往下掉。
具体地,集水箱2的箱底与筒体1的下底边垂直连接,集水箱2的侧壁开设排水口21,排水口21外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连接到废水池7,筒体1与集水箱2连接的侧壁开设导流口14,导流口14的开设高度低于排水口21的开设高度,筒体1内酸雾吸收液从导流口14流入集水箱2,集水箱2内液面高度到达排水口21时自流排出。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阀8。
本实施例中,筒体1、喷淋装置、进气装置和集水箱2的材质均为PVC,空心球填料的材质为PP。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施例所述装置的运作过程如下:
首先,打开进水阀8,酸雾吸收液经喷淋机构12向下喷淋至中部的填料层13后汇集至集水箱2;进气口连接酸液储罐(储槽),储罐(储槽)溢出酸雾经进气管6自进气口引入到布气机构11,酸雾自下而上流动,在中部的填料层13与酸雾吸收液混合,酸雾溶于酸雾吸收液形成酸性水溶液流入底部集水箱2;集水箱2的酸性水溶液液位到达排水口21高度后排出,排出液21经排水管收集至废水池7集中处理排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4和呼吸器3,呼吸器3设置在筒体1顶部的排气口上,排气管4与呼吸器3连通,且呼吸器3内装填碱性填料,筒体1内未完全吸收的残余酸雾向上进入呼吸器3,经呼吸器3内的碱性填料完全吸收中和,后经排气管4排出。呼吸器3内的碱性填料可定期更换。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集水箱和排气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进气装置和填料层,其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其通过所述进气口外接有进气管,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其通过所述进水口外接有进水管;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进气装置之间;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呼吸器,所述呼吸器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呼吸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还设置多孔承托板,所述多孔承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所述填料层铺设在所述多孔承托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若干根与母管连接的支管;所述母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若干根支管均匀平铺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根支管上设置有喷淋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为母支管式结构,包括母管和若干个与母管连接的布气机构;所述母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若干个布气机构均匀平铺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外设的废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底边与所述集水箱的箱底连接,且所述筒体与集水箱连接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的开设高度低于所述排水口的开设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为多面空心球填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内部装填有碱性填料。
CN202321915095.0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Active CN221045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5095.0U CN2210457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5095.0U CN2210457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5764U true CN221045764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5095.0U Active CN221045764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5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227U (zh) 一种酸碱混合气体处理塔
CN201384920Y (zh) 含氨尾气吸收装置
CN111558291A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及臭气除臭系统及工艺
CN108246028A (zh) 一种氨法脱硫超净排放装置及工艺
CN205435339U (zh) 一种多层级降尘废气洗涤塔
CN208066037U (zh) 一种喷淋吸附塔
CN108452658A (zh) 一种气体流速高的立式pp酸碱废气洗涤塔
CN221045764U (zh) 一种酸雾吸收环保装置
CN211358357U (zh) 垃圾中转站负压除臭装置
CN204684930U (zh) 一种碱液喷淋酸雾吸收器
CN201768474U (zh) 一种废气吸收装置
CN208799958U (zh) 一种卧式钙法脱硫塔
CN207950998U (zh) 一种氨法脱硫超净排放装置
CN213912882U (zh) 一种逆流式尾气处理塔
CN208389765U (zh) 一种气体流速高的立式pp酸碱废气洗涤塔
CN204051384U (zh) 一种氨气洗涤回收装置
CN207071313U (zh) 一种新型酸雾吸收器
CN206980446U (zh) 一种废气脱硫设备
CN208082148U (zh) 一种氯丙醇酸性尾气吸收装置
CN107638778B (zh) 一种喷淋除臭装置
CN205392050U (zh) 酸雾收集处理装置
CN221015282U (zh) 一种氨气回收装置
CN206045742U (zh) 尾气处理装置
CN217613913U (zh) 立式组合水膜结构尾气吸收塔
CN211328807U (zh) 一种喷淋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