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9890U -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9890U
CN221039890U CN202322637388.3U CN202322637388U CN221039890U CN 221039890 U CN221039890 U CN 221039890U CN 202322637388 U CN202322637388 U CN 202322637388U CN 221039890 U CN221039890 U CN 221039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iece
supporting piece
ar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73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73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9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9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9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调节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同一平面;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两个本体一般都通过转轴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本体通过转轴结构能够转动至两个本体贴合在一起,然而,设置于两个本体上的柔性结构在两个本体贴合在一起时容易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适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
调节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同一平面;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转动;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投影面上,所述调节组件的中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结构的投影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或,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错开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道;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道相对设置的第二滑道;
所述调节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侧的第一凸起和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二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二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二滑道内: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具有凹陷部,以使所述容置空间的体积增加。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错开设置,或,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弧形槽;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弧形槽;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一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具有第一调整槽;
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二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二弧形槽中滑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相对设置的第二调整槽;
扭力组件,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第一侧,具有插设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第一调整柱、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二调整槽的第二调整柱:所述扭力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阻尼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
第三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扭力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第四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扭力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处于同一平面,用于提供平整支撑;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提供容置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同一平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连接装置形成容置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三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同一平面;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对设置的第二弧形槽;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一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
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二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二弧形槽中滑动;
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在第一弧形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弧形槽的轴线之间的部分对应所述显示组件的第三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
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第一支撑件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附图标记:110、第一支撑件;111、第一滑道;112、第一弧形槽;120、第二支撑件;121、第二滑道;122、第二弧形槽;130、第三支撑件;131、第三弧形槽;140、第四支撑件;141、第四弧形槽;210、调节组件;201、第一连接孔;202、第二连接孔;211、第一转轴;212、第二转轴;213、凹陷部;310、第一连接件;311、第一连接部分;312、第一调整槽;313、第三弧形凸起;320、第二连接件;321、第二连接部分;322、第二调整槽;323、第四弧形凸起;400、扭力组件;410、第一调整柱;420、第二调整柱;430、第一扭力轴;440、第二扭力轴;450、齿轮组;460、阻尼片组件;510、第一支撑板;520、第二支撑板;600、柔性显示组件;610、第三部分;710、第一本体;720、第二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第二支撑件120与第一支撑件110相对设置;调节组件2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调节组件210用于调节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处于同一平面;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第二支撑件12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
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710、第二本体720和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通过连接装置相对转动连接;第一本体710与第一支撑件1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本体720与第二支撑件12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本体710通过连接装置相对第二本体720处于第一状态,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处于同一平面;在第一本体710通过连接装置相对第二本体72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相对于连接装置相对设置,第一本体710、第二本体720和连接装置形成容置空间。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两个本体一般都通过转轴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本体通过转轴结构能够转动至两个本体贴合在一起,然而,设置于两个本体上的柔性结构在两个本体贴合在一起时容易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适应能力。例如,当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结构,柔性结构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本体,柔性结构的中部位于连接装置处,由于在两个本体和转轴结构之间无法形成容纳空间,柔性结构的中部容易褶皱而损坏。而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第二支撑件12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此时,通过容置空间能够容置其他结构件,例如,通过容置空间能够容置柔性结构的中部,能够防止柔性结构的中部褶皱而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连接装置的适应能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电脑,还可以为游戏机。
第一本体7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本体710可以为板状结构。
第二本体72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二本体720可以为板状结构。
第一本体710与第一支撑件110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本体720与第二支撑件120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可转动地连接。
在第一本体710通过连接装置相对第二本体720处于第一状态,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处于同一平面,以便第一本体710和第二本体720通过连接装置形状平板状结构。
在第一本体710通过连接装置相对第二本体72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相对于连接装置相对设置,第一本体710、第二本体720和连接装置形成容置空间,以便电子设备通过容置空间容置其他结构件。
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之间可以成180度,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本体710与第二本体720之间可以成0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柔性显示组件600,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一部分和第一本体710固定连接,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本体720固定连接;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三部分610能够发生形变,以使第三部分61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部分、第三部分610和第二部分处于同一平面;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三部分610位于容置空间内,从而通过容置空间能够容纳第三部分610,防止第三部分610褶皱而损坏。
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一部分和第一本体710可以通过粘接胶或卡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本体720可以通过粘接胶或卡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
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既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支撑而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平面结构;处于折弯状态的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又能够通过容置空间容置,从而能够防止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损坏,大大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适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容置空间主要以容置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为例进行说明,连接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设备,容置空间也可以用于容置其他结构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支撑件110可以为条状结构。第二支撑件12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二支撑件120可以为条状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组件2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调节组件210可以为板状结构,也可以为条状结构。
调节组件210用于调节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第一支撑件110与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撑件120与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调节组件2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能够转动至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调节组件2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能够转动至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第二支撑件120运动至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之间可以成180度,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二支撑件120之间可以成0度。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调节组件2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均位于同一平面。当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调节组件210、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也可以不位于同一平面。作为一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组件210的中部的投影位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的投影一侧,以便减小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的体积。调节组件210的中部是指调节组件210位于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连接端之间的部分。
这里,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投影面上,第一支撑件110的投影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投影可以至少部分重合,也即,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转动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以便减小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设置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相邻处,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交错设置。当然,第一支撑件110的投影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投影也可以错开设置。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在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相邻处,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间隔设置。
这里,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用于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形成类似三角形或水滴形的容置空间,以便通过容置空间容置其他结构件。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的夹角的值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的夹角的范围为10度至20度。作为一示例,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的夹角为16度。
这里,容置空间可以用于容置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以便使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在容置空间内形成水滴状结构,从而能够防止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褶皱而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根据柔性显示组件600的厚度确定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形成的水滴状结构的体积,从而确定容置空间的体积,进一步确定调节组件210的尺寸,以及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尺寸,以及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的夹角的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10具有第一滑道111;第二支撑件120具有与第一滑道111相对设置的第二滑道121;调节组件210具有设置于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的第一凸起和设置于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插设于第一滑道111内,第二凸起插设于第二滑道121内:第一支撑件1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的情况下,第一凸起在第一滑道111内滑动,第二凸起在第二滑道121内滑动;以使第一支撑件110通过第一凸起在第一滑道111内滑动既能够相对于调节组件210转动,又能够相对于调节组件210移动,第二支撑件120通过第二凸起在第二滑道121内滑动既能够相对于调节组件210转动,又能够相对于调节组件210移动。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凸起能够在第一滑道111内滑动,第二凸起能够在第二滑道121内滑动;能够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投影面上,调节组件210的中部的投影位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的投影一侧,也即,通过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形成的平面结构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不需要通过调节组件210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也即,通过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如图3所示。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可以均呈弧形,以便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调节组件2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时,第一凸起能够顺畅地在第一滑道111内滑动,第二凸起能够顺畅地在第二滑道121内滑动,防止第一凸起在第一滑道111内卡滞,第二凸起在第二滑道121内卡滞。又例如,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可以均呈直线形,以便加工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凸起与调整组件可以为同一结构件的不同部分,第一凸起与调整组件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件。
例如,如图5所示,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12;调节组件210的第一侧具有第一连接孔201,调节组件210的第二侧具有第二连接孔202,第一转轴211的第一端插设于第一连接孔201内,第一转轴211的第二端形成第一凸起,第一转轴211的第二端插设于第一滑道111内,第二转轴212的第一端插设于第二连接孔202内,第二转轴212的第二端形成第二凸起,第二转轴212的第二端插设于第二滑道121内,以便于安装,当第一连接孔201与第一滑道111对齐,第二连接孔202与第二滑道121对齐时,将第一转轴211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201和第一滑道111,将第二转轴212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202和第二滑道121,从而实现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快速地连接,安装简单、且操作方便。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组件210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具有凹陷部213,以使容置空间的体积增加,也即,通过凹陷部213形成容置空间的一部分。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可以错开设置,也即,第一支撑件110和调节组件210可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可转动连接的位置在转动轴线上错开设置,以使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调节组件2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能够更顺畅的转动,防止制造误差造成第一支撑件110通过调节组件2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卡滞现象。
当然,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也可以至少部分重合,也即,第一支撑件110和调节组件210可转动连接的位置与第二支撑件120和调节组件210可转动连接的位置在转动轴线上至少部分重合,以便加工制造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10具有第一弧形槽112;第二支撑件120具有与第一弧形槽112相对设置的第二弧形槽122;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连接件310用于与第一本体7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一连接部分311与第一弧形槽112连接: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一连接部分311相对与第一支撑件110能在第一弧形槽112中滑动;第二连接件320用于与第二本体7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20的第二连接部分321与第二弧形槽122连接:第二连接件320的第二连接部分321相对与第二支撑件120能在第二弧形槽122中滑动;以便第一本体710通过第一连接件310与第一支撑件1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本体720通过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二支撑件120可转动地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分311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本体710,此时,第一本体710直接与第一支撑件1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部分321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二本体720,此时,第二本体720直接与第一支撑件110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弧形槽112和第一滑道111可以位于第一支撑件110相对两端,如图4所示,第二弧形槽122和第二滑道121可以位于第二支撑件120相对两端。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3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连接件310可以为板状结构。作为一示例,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310可以为支架状结构。
第一连接部分311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分311可以为插设于第一弧形槽112内的第一弧形凸起,以便第一连接件310通过第一弧形凸起插设于第一弧形槽112内与第一支撑件110实现可转动地连接。这里,第一弧形槽112和第一弧形凸起的直径可以大体相同。第一弧形槽112的圆心可以位于第一连接件310之外。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32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连接件320可以为板状结构。作为一示例,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320可以为支架状结构。
第二连接部分321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分321可以为插设于第二弧形槽122内的第二弧形凸起,以便第二连接件320通过第二弧形凸起插设于第二弧形槽122内与第二支撑件120实现可转动地连接。这里,第二弧形槽122和第二弧形凸起的直径可以大体相同。第二弧形槽122的圆心可以位于第二连接件320之外。
第一连接件31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螺纹结构、焊接方式等与第一本体710连接,第二连接件32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螺纹结构、焊接方式等与第二本体720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在第一弧形槽112的轴线和第二弧形槽122的轴线之间的部分对应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未与连接装置固定,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连接装置用于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呈平面状态;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连接装置用于通过容置空间容置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310还可以具有第一调整槽312;第二连接件320还可以具有与第一调整槽312相对设置的第二调整槽322;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扭力组件400,扭力组件400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第一侧,扭力组件400具有插设于第一调整槽312的第一调整柱410、以及插设于第二调整槽322的第二调整柱420:扭力组件400用于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调节组件210调节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阻尼力,通过扭力组件400提供的扭力支撑能够使第一地撑件和第二支撑件120稳定地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通过调节组件210提供的阻尼力能够使第一支撑件1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平稳地转动,防止第一支撑件1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太快。
扭力组件40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扭力组件400可以包括:第一扭力轴430和第二扭力轴440,第一扭力轴430和第二扭力轴440之间通过齿轮组450配合连接,以实现同步转动,第一扭力轴430和第二扭力轴440上还可以设置有阻尼片组件460,以便通过齿轮组450和阻尼片组件460共同提供扭力支撑或阻尼力,第一调整柱410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扭力轴430,第二调整柱420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扭力轴440,第一调整柱410和第一扭力轴430的轴线可以平行,第二调整柱420和第二扭力轴440的轴线可以平行。
当第一本体710通过第一连接件310、第一支撑件110、调节组件210、第二支撑件120和第二连接件320相对于第二本体720转动时,第一连接部分311在第一弧形槽112中滑动,第二连接部分321在第一弧形槽112中滑动,第一凸起在第一滑道111内滑动,第二凸起在第二滑道121内滑动,第一调整柱410在第一调整槽312内滑动,第二调整柱420在第一调整槽312内滑动,齿轮组450和阻尼片组件460提供转动的阻尼力,以及提供扭力支撑;同时,通过第一滑道111的两端和第二滑道121的两端的限位作用,还能够使连接装置稳定地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第一支撑板510与第一支撑件11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20与第二支撑件120固定连接;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处于同一平面,用于提供平整支撑;此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通过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支撑其他结构。例如,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通过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提供容置空间;从而通过第一支撑板510、第二支撑板520和调节组件210形成容纳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的容置空间。
当然,连接装置也可以不包括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连接装置也可以通过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支撑柔性显示组件600的第三部分610。
这里,连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110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120,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110可以同时与一个第一支撑板510连接,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120可以同时与一个第二支撑板520连接。
这里,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件130和第四支撑件140。第三支撑件13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510,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扭力组件400远离第一支撑件110一侧,第三支撑件130与第一连接件310可转动地连接;第四支撑件140固定于第二支撑板520,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扭力组件400远离第二支撑件120一侧,第四支撑件140与第二连接件320可转动地连接,以便第一支撑板510带动第一连接件310相对于第二连接件320转动的,第一支撑件110相对于第二支撑件120转动,第三支撑件130相对于第四支撑件140转动,使第一支撑板510相对于第二支撑板520能够更平稳地转动;同时,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三支撑件130位于扭力组件400的相对两侧,第二支撑件120和第四支撑件140位于扭力组件400的相对两侧,从而通过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三支撑件130可以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板510,通过第二支撑件120和第四支撑件140可以共同支撑第二支撑板520,提高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支撑的稳定性。
第三支撑件13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螺纹结构或焊接方式等固定于第一支撑板510,第三支撑件130可以通过转轴结构与第一连接件310可转动地连接。作为一示例,如图5所示,第三支撑件130具有第三弧形槽131,第一连接件310具有第三弧形凸起313,第三弧形凸起313插设于第三弧形槽131,以实现第三支撑件130与第一连接件310可转动地连接。
第四支撑件14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螺纹结构或焊接方式等固定于第二支撑板520,第四支撑件140可以通过转轴结构与第二连接件320可转动地连接。作为一示例,如图5所示,第四支撑件140具有第四弧形槽141,第二连接件320具有第四弧形凸起323,第四弧形凸起323插设于第四弧形槽141,以实现第四支撑件140与第二连接件320可转动地连接。
第三支撑件130和第四支撑件140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连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件130和至少两个第四支撑件140。
作为一示例,如图8所示,连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板510、一个第二支撑板520、一个第一本体710、一个第二本体720,三个第一连接件310、三个第二连接件320、三个第一支撑件110、三个第二支撑件120、三个第三支撑件130、三个第四支撑件140和三个扭力组件400;其中,一个第一支撑件110、一个第二支撑件120、一个第一连接件310、一个第二连接件320、一个第三支撑件130、一个第四支撑件140和一个扭力组件40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510和第二支撑板520的对应位置、且一个第一支撑件110和一个第三支撑件130分别和一个第一连接件310可转动地连接,一个第二支撑件120和一个第四支撑件140分别和一个第二连接件320可转动地连接;三个第一支撑件110和三个第三支撑件130均间隔设置、且与一个第一支撑板510固定连接,三个第二支撑件120和三个第四支撑件140均间隔设置、且与一个第二支撑板520固定连接;三个第一连接件310均间隔设置、且与一个第一本体710固定连接,三个第二连接件320均间隔设置、且与一个第二本体720固定连接;以便使第一本体710相对于第二本体720可稳定地转动,防止第一本体710和第二本体720在转轴方向的长度太大而转动不平稳。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
调节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同一平面;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运动至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形成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转动;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投影面上,所述调节组件的中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结构的投影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或,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道;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道相对设置的第二滑道;
所述调节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侧的第一凸起和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二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二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二滑道内: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具有凹陷部,以使所述容置空间的体积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错开设置,或,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转动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弧形槽;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弧形槽;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一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具有第一调整槽;
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二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二弧形槽中滑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相对设置的第二调整槽;
扭力组件,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第一侧,具有插设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第一调整柱、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二调整槽的第二调整柱:所述扭力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阻尼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
第三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扭力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第四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在转动轴线方向位于所述扭力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处于同一平面,用于提供平整支撑;
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夹角、且相对设置,用于提供容置空间。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同一平面;
在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连接装置形成容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三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同一平面;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对设置的第二弧形槽;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一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
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与第二支撑件能在所述第二弧形槽中滑动;
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在第一弧形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弧形槽的轴线之间的部分对应所述显示组件的第三部分。
CN202322637388.3U 2023-09-27 2023-09-27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1039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7388.3U CN221039890U (zh) 2023-09-27 2023-09-27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7388.3U CN221039890U (zh) 2023-09-27 2023-09-27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9890U true CN221039890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4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7388.3U Active CN221039890U (zh) 2023-09-27 2023-09-27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9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964B (zh) 一种折叠组件、屏幕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1593042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KR101978586B1 (ko) 스크린 확장 구조체, 가요성 스크린 조립체 및 단말기
CN113194183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US8091180B2 (en) Hinge assembly
US10177490B2 (en) Magnetic connecting apparatus
CN101994896A (zh) 连接装置
US20210075898A1 (en) Hinge, folding mechanism, and terminal device
JP2004204948A (ja) 角度保持機能付ヒンジ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CN113507533A (zh) 电子设备
CN111866235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1039890U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0537898A (en) Hinge connector for folding-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7167397A (zh)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CN101887070B (zh) 治具
KR100692263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캠방식 로테이팅 힌지 모듈
US201503095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vice-secur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13708450A (zh) 充电设备
CN115911998A (zh) 平面滑环、旋转导电组件及伸缩数据线组件
WO2009045033A2 (en) Swing hinge for use in radio telephone
CN215634361U (zh) 横向与纵向弯折一体式转动机构
CN113870707A (zh)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CN214465525U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86250B (zh) 一种连接部件及电子设备
CN218718157U (zh) 一种实现双侧自锁的转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