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2517U -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2517U
CN221032517U CN202322758414.8U CN202322758414U CN221032517U CN 221032517 U CN221032517 U CN 221032517U CN 202322758414 U CN202322758414 U CN 202322758414U CN 221032517 U CN221032517 U CN 221032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ellhead
ejector rod
running tool
corrosion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84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国
姜柯
饶志华
赵树清
陈奖
黄懿强
陈彬
刘坤翔
刘保波
杜庆杰
彭紫璇
景福纯
余家隆
胡耿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r East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r East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r East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r East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584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2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2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2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包括顶杆和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壳体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连接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所述顶杆设于所述第一容腔中,且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滑动以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利用第二容腔内的卡接部卡持防腐帽,并通过顶端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与钻柱连接从而利用钻柱送入水下,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洋流的工况下也可稳定工作。将防腐帽下入到位后,顶杆可在钻柱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抵触防腐帽从而驱使防腐帽的机构运动以锁定井口。

Description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油气勘探钻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背景技术
在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因故中止作业或对已完成作业的井需保留井口实施临时弃井时,为防止出现外物拖拽损伤井口、海水腐蚀和岩屑及海洋生物污染井口头等情况,需要使用井口头防腐帽对井口头进行保护,通常还要求井口头防腐帽具有防腐液注入功能。现有技术通常使用钢丝绳将防腐帽送入水下,并通过水下机器人辅助下入到位和注液工作,此种作业方式在天气恶劣和洋流复杂的工况时较为难实现,因此,设计一款能够用于钻柱送入和注液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钻柱送入水下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包括顶杆和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壳体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连接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所述顶杆设于所述第一容腔中,且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滑动以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第二容腔中形成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销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顶杆朝远离所述第二容腔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弹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二容腔的连通处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顶杆远离所述第二容腔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有凸出的第二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腔远离所述第二容腔的一端设有朝内凸出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外弯折延伸形成导向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利用第二容腔内的卡接部卡持防腐帽,并通过顶端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与钻柱连接从而利用钻柱送入水下,将防腐帽下入到位后,顶杆可在钻柱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抵触防腐帽从而驱使防腐帽的机构运动以锁定井口。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能够利用钻柱实现防腐帽送入工作,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洋流的工况下也可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的爆炸视图(其中壳体为剖面视图)。
标号说明:
1、顶杆;11、第二环形凸台;
2、壳体;21、连接孔;22、第一容腔;23、第二容腔;24、导向喇叭口;25、第一环形凸台;
3、导向销;31、卡接部;
4、弹性件;
5、挡圈;
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包括顶杆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为筒状,所述壳体2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连接孔21,第一容腔22和第二容腔23;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所述顶杆1设于所述第一容腔22中,且所述顶杆1相对于所述壳体2可滑动以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容腔23;所述第二容腔23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3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利用第二容腔23内的卡接部31卡持防腐帽,并通过顶端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与钻柱连接从而利用钻柱送入水下,将防腐帽下入到位后,顶杆1可在钻柱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抵触防腐帽从而驱使防腐帽的机构运动以锁定井口。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能够利用钻柱实现防腐帽送入工作,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洋流的工况下也可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31围绕所述第二容腔23的周向均匀布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卡接部31卡持防腐帽能够使防腐帽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衡,避免防腐帽朝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上设有导向销3,所述导向销3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第二容腔23中形成所述卡接部31。
由上述描述可知,卡接部31的制造方式简单,原材料获取方便,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销3与所述壳体2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或焊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向销3的装配方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或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内还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用于驱使所述顶杆1朝远离所述第二容腔23的方向移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4用于驱使顶杆1复位,方便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重复使用,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弹片或弹垫。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4的类型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或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腔22远离所述第二容腔23的一端设有朝内凸出的限位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结构用于抵触顶杆1的顶面,从而防止顶杆1退出第一容腔22。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挡圈5。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结构的原材料获取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1和所述壳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6。
由上述描述可知,密封圈6用于封闭顶杆1与壳体2的装配缝隙,从而防止钻柱内用于驱动顶杆1的钻井液穿过顶杆1与壳体2的装配缝隙进入钻柱中。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的底端朝外弯折延伸形成导向喇叭口24。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向喇叭口24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方便防腐帽伸入第二容腔23中。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包括顶杆1和壳体2,壳体2为筒状,壳体2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连接孔21,第一容腔22和第二容腔23;壳体2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顶杆1设于第一容腔22中,且顶杆1相对于壳体2可滑动以伸入或退出第二容腔23;第二容腔23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31。具体的,壳体2为圆筒状,壳体2的轴向竖直设置。连接孔21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部,壳体2利用内螺纹部与钻柱配合连接。连接孔2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第一容腔22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23的内径。顶杆1呈圆柱状,顶杆1的轴向与壳体2的轴向共线,顶杆1的最大外径等于第一容腔22的内径,顶杆1可相对于壳体2沿自身轴向竖直滑动。卡接部31用于卡入井口头防腐帽外周面的J型槽中,卡接部31与J型槽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1的数量对应井口头防腐帽的J型槽数量设为两个,两个卡接部31围绕第二容腔23的周向均匀布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2设为内部中空的棱柱状,顶杆1对应壳体2设为棱柱状也是可行的;在壳体2的顶端的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部,利用外螺纹部与钻柱配合连接也是可行的;卡接部31的数量可设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
优选的,如图2所示,壳体2上设有导向销3,导向销3的部分区域伸入第二容腔23中形成卡接部31。具体的,壳体2的周壁上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轴向垂直于壳体2的轴向,导向销3上设有与螺纹通孔配合的外螺纹。导向销3从壳体2外侧穿过该螺纹通孔伸入第二容腔23中,导向销3伸入第二容腔23的一端形成卡接部31。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向销3与壳体2的连接方式设为卡扣连接、过盈配合连接或焊接也是可行的;或者,卡接部31与壳体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是可行的。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内还设有弹性件4,弹性件4用于驱使顶杆1朝远离第二容腔23的方向移动。具体的,弹性件4为弹簧。第一容腔22和第二容腔23的连通处设有凸出的第一环形凸台25,第一环形凸台25的内径大于或等于顶杆1靠近第二容腔23的一端的外径。顶杆1远离第二容腔23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环形凸台11,第二环形凸台1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容腔22的内径,第二环形凸台11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凸台25的内径。弹性件4套设于顶杆1上,且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抵触第一环形凸台25和第二环形凸台11。容易理解的,弹性件4用于驱使顶杆1复位,方便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重复使用,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4可设为弹片或弹垫。
优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容腔22远离第二容腔23的一端设有朝内凸出的限位结构。具体的,限位结构为C型挡圈5,第一容腔22远离第二容腔23的一端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环槽,挡圈5卡入所述第一环槽中,挡圈5的内径小于顶杆1远离第二容腔23的一端的外径。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可设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容腔22内壁面上的块状物体;或者,限位结构设为穿过壳体2周壁伸入第一容腔22内的螺钉或销钉也是可行的。
优选的,如图2所示,顶杆1和壳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6。具体的,密封圈6为O型密封圈6。顶杆1的第二环形凸台11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6的第二环槽,第二环槽与密封圈6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的底端朝外弯折延伸形成导向喇叭口24。容易理解的,导向喇叭口24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方便防腐帽伸入第二容腔23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进行送入工作前,将井口头防腐帽置入第二容腔23,并使壳体2上的卡接部31卡入井口头防腐帽外周面上的J型槽中,令钻柱与壳体2顶端的内螺纹部配合连接。利用钻柱带动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将防腐帽送入水下,当防腐帽下入到位并套设于井口上后,通过对钻柱内腔加压驱动顶杆1,使顶杆1相对于壳体2向下滑动,顶杆1底端伸入第二容腔23中顶抵防腐帽从而驱使防腐帽的机构运动以锁定井口,此时弹性件4受力压缩。利用钻柱驱使壳体2相对于防腐帽旋转及升降从而令卡接部31退出防腐帽的J型槽,最后利用钻柱将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提起带走,此时顶杆1在弹性件4的弹力驱动下向上滑动复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利用第二容腔内的卡接部卡持防腐帽,并通过顶端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与钻柱连接从而利用钻柱送入水下,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洋流的工况下也可稳定工作。将防腐帽下入到位后,顶杆可在钻柱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抵触防腐帽从而驱使防腐帽的机构运动以锁定井口。设于第一容腔中的弹性件用于驱使顶杆复位,方便本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重复使用,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顶杆和壳体之间的密封圈用于封闭顶杆与壳体的装配缝隙,从而防止钻井液穿过顶杆与壳体的装配缝隙进入钻柱中。壳体底端的导向喇叭口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方便防腐帽伸入第二容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和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壳体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连接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柱连接的内螺纹部或外螺纹部;所述顶杆设于所述第一容腔中,且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滑动以伸入或退出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内周面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围绕所述第二容腔的周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第二容腔中形成所述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或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顶杆朝远离所述第二容腔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弹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远离所述第二容腔的一端设有朝内凸出的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挡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朝外弯折延伸形成导向喇叭口。
CN202322758414.8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Active CN221032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8414.8U CN221032517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8414.8U CN221032517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2517U true CN221032517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8414.8U Active CN221032517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2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4887B (zh) 深海海底钻机绳索取芯打捞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40197B (zh) 一种井下钢丝绳打捞器
CN110792405A (zh) 海底钻机绳索取芯钻具岩芯内管打捞器
CN221032517U (zh) 一种井口头防腐帽送入工具
CN202215184U (zh) 海洋水下井口头保护装置
CN111594094B (zh) 一种射堵联作双向封井装置
CN116752925A (zh) 一种水下井口头防腐帽
CN203430436U (zh) 可退卡瓦式连续油管内连接器
CN110359871B (zh) 一种钻套管井内切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081378U (zh) 液力锁紧式柔性落物打捞矛
CN108729899B (zh) 多功能测井马笼头
CN202249868U (zh) 打压式套管倒扣器
CN200978651Y (zh) 泄压接头
CN202745769U (zh) 连续管超长钻井工具的带压下入装置
CN214616432U (zh) 一种井下液压增力器
CN219864921U (zh) 一种高强度夹持油管的打捞装置
CN101614118B (zh) 一种水下切割工具的离合锁解及旋转机构
CN219587540U (zh) 一种连续油管用打捞器
CN210422536U (zh) 一种接箍管柱外割捞一体化工具
CN210087255U (zh) 一种偏心扶正器
CN201246126Y (zh) 落井胶件打捞器
CN117684910B (zh) 一种高效防砂强制解卡节流器
CN106948764B (zh) 一种深水油气测试管柱安全控制系统连接装置
CN220036637U (zh) 采用连续油管作业的投捞工具
CN2591217Y (zh) 井下管状落物打捞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