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3726U -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3726U
CN221003726U CN202322902768.5U CN202322902768U CN221003726U CN 221003726 U CN221003726 U CN 221003726U CN 202322902768 U CN202322902768 U CN 202322902768U CN 221003726 U CN221003726 U CN 221003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rake
walking
pawl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27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先慧
陈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aoti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aot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aoti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aot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27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3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3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3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其制动器包括棘齿、棘爪、制动油缸,棘齿安转在行走输出轴上,棘齿的齿槽与棘爪的一端卡合装配,棘爪通过棘爪轴与变速箱壳装配,棘爪轴与曲柄的一端装配,曲柄还与制动油缸轴的一端靠近或接触,制动油缸轴的另一端穿出变速箱壳后装入制动油缸内,制动油缸安装在变速箱壳上;棘爪与扭簧的一端装配,扭簧的另一端压紧在齿轮变速箱内;制动油缸的油路与行走马达的油路串联,旋耕机行走时,系统向制动油缸供油,油缸推动制动器组件解锁,旋耕机正常行驶;旋耕机停车时,制动油缸泄压,制动油缸的油压下降,此时扭簧通过自身弹力使得棘爪卡装入棘齿的槽内实现旋耕机的制动。

Description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耕机,特别是涉及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16636330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179050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均公开了旋耕机,其特点主要是通过履带行走、具有旋转功能、利用传动齿箱或者皮带将动力传输至旋耕部分的旋耕刀轴上、行走通过行走马达驱使、旋耕刀轴输出的转数和扭矩依靠齿箱换挡调节等。
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两件专利中的旋耕机,在制动器的设计上,存在容易受泥石等异物卡损导致失效,从而发生坡道溜车危险的问题。在现有类似的制动技术应用中,一般采用自带刹车器的液压马达。这类液压马达轴向尺寸较大,包括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旋耕机,以及其它很多应用机构,都不符合安装条件。带刹车器的液压马达还存在造价昂贵、故障率高、维修不便等问题。
综合上述,申请人在对上述专利对应产品进行实际测试,且结合用户反馈确认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提出本申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其制动器通过行走马达是否运行以自动控制对齿轮变速箱的行走输出轴进行自动上锁、解锁,以保证驻车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其用于对齿轮变速箱的行走输出轴进行制动,齿轮变速箱用于驱使旋耕机的行走部分运行;制动器包括棘齿、棘爪、制动油缸,所述行走输出轴上安装有棘齿,所述棘齿的齿槽与棘爪的一端卡合装配,所述棘爪通过棘爪轴与变速箱壳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棘爪轴与曲柄的一端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曲柄还与制动油缸轴的一端靠近或接触,所述制动油缸轴的另一端穿出变速箱壳后装入制动油缸内,制动油缸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变速箱壳上;棘爪与扭簧的一端装配,扭簧的另一端压紧在齿轮变速箱内或安装在齿轮变速箱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对棘爪轴施加向棘齿转动的扭力以使得棘爪保持与棘齿的齿槽卡合装配;
制动油缸的油路与行走马达的油路串联,旋耕机行走时,系统向制动油缸供油,油缸推动制动器组件解锁,旋耕机正常行驶;旋耕机停车时,制动油缸泄压,制动油缸的油压下降,此时扭簧通过自身弹力带动曲柄推开制动油缸轴,使得棘爪卡装入棘齿的槽内完成自动上锁,旋耕机实现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旋耕机的液压管路上安装有卸荷阀,制动油缸可通过整机液压系统的卸荷阀泄压,实现旋耕机手动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齿、行走输出齿安装在齿轮变速箱的两个不同的腔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爪上安装有棘爪销,所述棘爪销与扭簧的一端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齿轮变速箱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内滑动安装有解锁推轴,所述解锁推轴一端装入齿轮变速箱内且与曲柄靠近或接触、另一端穿出轴套后与弹簧座装配,解锁推轴与轴套密封且滑动装配;
所述解锁推轴装入齿轮变速箱内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轴套的端面压紧密封,所述解锁推轴位于轴套和弹簧座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解锁弹簧,所述解锁弹簧对弹簧座、解锁推轴施加远离轴套的推力从而使得密封环向轴套的端面挤压密封垫以实现密封;所述解锁推轴与缓冲弹簧的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制动油缸轴装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推轴位于轴套内的部分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用于使得轴套与解锁推轴滑动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与弹簧座之间套装有第一弹性套,所述弹簧座与解锁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具有弹性,且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分别罩在解锁弹簧、缓冲弹簧外以对其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行走动力模块,其用于驱使行走部分运行以实现行走,行走动力模块包括行走马达、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行走马达轴、行走输出轴均安装在变速箱壳内,所述行走马达轴装入行走马达内,行走马达安装在变速箱壳上;行走马达驱使行走马达轴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变速箱将动力传动至行走输出轴,行走输出轴输出动力驱使行走部分运行;行走输出轴通过上述制动器进行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速箱壳内分别安装有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所述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分别套装在行走马达轴、行走中间轴、行走输出轴上,所述行走中间轴安装在齿轮变速箱上;所述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依次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设置有上述制动器,或上述行走动力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通过制动油缸控制是否对行走输出轴解锁,旋耕机工作时,系统向制动油缸供油,油缸推动制动器组件解锁,旋耕机正常行驶;旋耕机停车时,制动油缸泄压,制动器在扭簧的弹簧力作用下锁止(棘爪卡装入棘齿内),旋耕机实现制动,以确保驻车时不会发生行走、溜坡。同时采用解锁推轴、解锁油缸联动解锁,一方面可以实现快速控制,也就是棘爪与棘齿卡合、分离;另一方面可以在后续检修时拆卸解锁油缸不会导致润滑油的泄漏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动力传递,缩短和简化了动力传动链,并有效增加了车体底盘离地间隙,从而提高了道路通过性,实现了水旱两用作业。通过多路阀,实现了行走和旋耕的无级调速,整机操控性更好,全新设计的齿轮变速箱,使驻车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图4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调节手柄51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9是调节手柄510位于插销57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A处放大图;
图11是调节手柄510处零件爆炸图;
图12-图13是齿轮变速箱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6是齿轮变速箱400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齿轮变速箱4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解锁推轴460、解锁油缸93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旋耕模块160、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处结构示意图;
图20-图21是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旋耕马达910处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3是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换挡轴22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换挡轴22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25是换挡轴22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换挡轴销224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26-图28是旋耕锁止结构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车架安装座113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是锁止轴310、锁止轴销312、锁止弹簧301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旋耕锁止结构300的改进结构示意图(锁止轴31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32是旋转套340位于旋转销36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33-图3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旋耕锁止结构30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36-图39是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实施例二位于锁杆61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41是实施例二位于解锁凸起166、滚珠641处结构示意图;
图42-图4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的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包括车架110、操控台120、发动机130、控制箱140、履带150(或轮胎等用于行走的,本实施例统称为行走部分)、旋耕模块160、挖掘臂170,两条履带150分别安装在车架110下方的底盘上,底盘与车架110通过回转齿轮旋转连接,每根履带150分别通过独立的行走动力模块驱使运行,所述行走动力模块包括行走马达920、齿轮变速箱400。
所述挖掘臂170、旋耕模块160分别安装在车架110的两端,所述操控台120、发动机130、控制箱140均安装在车架110上。所述操控台120上安装有用于操控的控制杆、按钮等,所述控制箱140内安装相应的电瓶、液压泵、阀体等,所述发动机130用于为全车提供动力。所述控制箱140上还安装有座椅、遮阳棚,所述座椅用于使操作者乘坐,所述遮阳棚用于为操作者遮阴。所述座椅旁安装有调节手柄510、油门手柄501,所述调节手柄510有两根,其中一根为用于调整旋耕机行走、驻车的行走调整手柄510-1,另一根为调整对旋耕马达910供液的旋耕调节手柄510-2,旋耕调节手柄510-2用于控制旋耕马达910的关闭、打开、换向三个状态。所述油门手柄501用于控制发动机功率,发动机驱使液压泵运行,因此增加发动机功率也就增加了液压泵的运行功率,从而可以为液压系统提供更大的动力。
参见图5,调节手柄510与对应阀体502的控制杆装配,调节手柄510通过带动控制杆转动以调节对应阀体502的关闭、打开、换向。两个阀体分别串联在对旋耕马达910、行走马达920供液的的油路上,控制对旋耕马达910、行走马达920提供的液压油通断、流向。液压泵的出口与多路阀的进口连通,多路阀的不同出口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对包括行走马达、旋耕马达依次连接供液,多路阀安装在控制台处通过且可通过控制杆控制多路阀对应出口的开度,以控制该管路对应行走马达、旋耕马达的流量供应,从而实现无级调速;本实施例中采用液压泵统一提供相同的循环液压,因此控制流量就能很好地控制旋耕马达910、行走马达920的功率。
所述旋耕模块160上安装有旋耕刀轴161、旋耕转轴162,所述旋耕刀轴161上安装有旋耕刀,所述旋耕转轴162通过轴座112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车架110上;所述旋耕刀轴161通过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驱使转动,所述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通过旋耕马达910提供动力。
结合图26-图28,所述旋耕转轴162上还安装有旋耕转轴座163,所述旋耕转轴座163与升降油缸940的升降油缸轴941铰接,所述升降油缸940的外壳与车架110的铰接座111铰接。使用时升降油缸940驱使升降油缸轴941伸缩即可带动旋耕转轴162转动从而带动旋耕模块160以旋耕转轴162为中心上下转动以实现升降。
结合图26-图28,为了使得旋耕模块160升起后防止下坠,本实施例还增加了的旋耕锁止结构,所述旋耕锁止结构包括锁止轴310、设置在旋耕模块160上的锁止孔1601,所述锁止轴310安装在车架110的车架安装座113上且插入锁止孔1601内从而锁止旋耕模块160,以使得旋耕模块160不能以旋耕转轴162为中心转动。
参见图1-图11,为了使得调节手柄510能够保持调整的状态,本实施例进行了如下改进:
在调节手柄510上设置半圆部分511,所述半圆部分511与阀体的控制杆同轴装配固定,所述半圆部分511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半圆槽521内,所述半圆槽521设置在槽座520上,槽座520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110上。所述槽座520位于半圆槽521的两端处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锁止点522、第二锁止点523,所述调节手柄510不能穿过第一锁止点522、第二锁止点523,从而利用第一锁止点522、第二锁止点523限制调节手柄510的最大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点522、第二锁止点523分别对应阀体全开、关闭。
所述槽座520上还设置有插销孔524,所述插销孔524有三个且分别对应阀体的全开(开度最大)、关闭、半开(开度一半),所述插销孔524可与插销570的一端插接装配以使得调节手柄510无法转动从而对阀体当前状态进行上锁;所述插销570的另一端穿过插销隔板513后与插销座580装配,所述插销570靠近插销孔524的一端上设置有插销环571,所述插销570位于插销环571、插销隔板513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插销弹簧590,所述插销隔板513安装在半圆部分511上,所述插销弹簧590对插销环571施加向插销孔524推动的弹力,所述插销570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插销隔板513上。
所述插销570位于插销座580和插销隔板51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插销限位环572,所述插销限位环572不能穿过插销隔板513以限制插销570向插销孔524移动的最大位移点。
所述插销座580与拉线550的一端装配,所述拉线550绕过拉线导轮551后与拉线销561装配,所述拉线导轮551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调节手柄510上,所述拉线销561偏心(不同轴)安装在拉线卷轮560上,所述拉线卷轮560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解锁轴531上,所述解锁轴531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解锁轴座512上,解锁轴座512安装在调节手柄510上,所述解锁轴座512与解锁拉手530的一端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解锁拉手530的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解锁拉手530与调节手柄510之间安装有U形弹簧540,所述U形弹簧540具有弹性且对调节手柄510施加阻碍解锁拉手530向调节手柄510转动的弹力。
参见图9,其为调节手柄510处于锁止状态,需要转动调节手柄510时,手握调节手柄510,手指将解锁拉手530向调节手柄510拉动以使得解锁拉手530克服U形弹簧540的弹力向解锁拉手530转动,也就带动解锁轴531转动,解锁轴531带动拉线卷轮560转动,拉线卷轮560带动拉线销561转动从而对拉线550产生牵拉,拉线550带动插销570克服插销弹簧590的弹力远离插销孔524移动直到完全退出插销孔524;转动调节手柄510至需要的状态位置,释放解锁拉手530,U形弹簧540驱使解锁拉手530复位、插销弹簧590驱使插销570向对应的插销孔524移动插入实现在此上锁。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防止调节手柄非需要性转动,从而影响调控。当然也可以将调节手柄设置为需要一定力量才能转动的方式,这样利用转动的力量就能实现上锁。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造成调节手柄转动困难,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后会松开,一旦松开就导致调节手柄可能在行走、使用过程中非需要性转动,从而影响使用。
参见图1-图6、图12-图17,所述齿轮变速箱400包括变速箱壳410,所述变速箱壳410内分别安装有行走主动齿431、行走中间齿432、行走输出齿433,所述行走主动齿431、行走中间齿432、行走输出齿433分别套装在行走马达轴921、行走中间轴421、行走输出轴422上,所述行走马达轴921、行走中间轴421、行走输出轴422均安装在齿轮变速箱400上,所述行走马达轴921装入行走马达920内,行走马达920为液压马达,其在液压力作用下驱使行走马达轴921旋转,所述行走输出轴422与履带轮装配,从而驱使履带运行。所述行走主动齿431、行走中间齿432、行走输出齿433依次啮合传动。
行走输出轴422通过制动器制动,制动器包括棘齿441、棘爪442、制动油缸930,所述行走输出轴422上还安装有棘齿441,所述棘齿441的齿槽可与棘爪442的一端卡合装配,所述棘爪442通过棘爪轴450与变速箱壳41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棘爪轴450与曲柄451的一端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棘爪442上安装有棘爪销4421,所述棘爪销4421与扭簧401的一端装配,扭簧的另一端压紧在变速箱壳410内或安装在变速箱壳410的内壁上。所述扭簧401对棘爪轴450施加向棘齿441转动的扭力以使得棘爪442保持与棘齿441的齿槽卡合装配。
所述曲柄451还与制动油缸轴931的一端靠近或接触,所述制动油缸轴931的另一端穿出变速箱壳410后装入制动油缸930内,制动油缸930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变速箱壳410上,制动油缸930启动后能驱使制动油缸轴931轴向伸缩。参见图14,制动油缸轴931伸出时会顶在曲柄451上从而驱使曲柄451转动,曲柄451带动棘爪轴450转动,棘爪轴450带动棘爪442克服扭簧401的弹力远离棘齿441转动以使得棘爪442退出对应的棘轮齿槽,从而实现对棘齿441的解锁,解锁后棘齿441、行走输出轴422可以转动,此时为行走状态。而棘爪与棘齿441的齿槽卡合装配时行走输出轴422无法转动,此时为驻车状态,再此状态下由于行走输出轴422无法转动因此履带无法运行,也就是具有良好的防滑坡功能、提高驻车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制动油缸930的油路与行走马达920的油路串联,旋耕机行走时,系统向制动油缸供油,油缸推动制动器组件解锁,旋耕机正常行驶;旋耕机停车时,制动油缸泄压,制动油缸930的油压下降,此时扭簧401通过自身弹力带动曲柄451推开制动油缸轴931,使得棘爪442卡装入棘齿441的槽内完成自动上锁,旋耕机实现制动。本实施例中,制动油缸同时可通过整机液压系统的卸荷阀泄压,实现旋耕机手动制动。
优选地,所述棘齿441、行走输出齿433安装在变速箱壳410的两个不同的腔体内,从而可以避免棘齿441、行走输出齿433、棘爪之间产生干扰。
参见图18,由于采用制动油缸轴931直接装入变速箱壳410内会造成制动油缸检修时十分不便,因为棘齿441所在的腔体中会填充润滑油,如果拉出制动油缸轴931就会导致润滑油泄漏。对此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在变速箱壳410上安装有轴套411,所述轴套411内滑动安装有解锁推轴460,所述解锁推轴460一端装入变速箱壳410内且与曲柄451靠近或接触、另一端穿出轴套411后与弹簧座470装配,所述解锁推轴460位于轴套411内的部分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407,所述O型密封圈407用于使得轴套411与解锁推轴460滑动密封;所述解锁推轴460装入变速箱壳410内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环461,所述密封环461上安装有密封垫406,所述密封垫406与轴套411的端面压紧密封,所述解锁推轴460位于轴套411和弹簧座470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解锁弹簧402,所述解锁弹簧402对弹簧座470、解锁推轴460施加远离轴套411的推力从而使得密封环461向轴套411的端面挤压密封垫406以实现密封。
所述解锁推轴460与缓冲弹簧403的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缓冲弹簧403的另一端与制动油缸轴931装配固定,以实现通过缓冲弹簧403将解锁推轴460与制动油缸轴931柔性连接。制动油缸轴931向解锁推轴460移动时,会挤压缓冲弹簧403从而推动解锁推轴460挤压解锁弹簧402向曲柄451移动,最终推动棘爪转动以实现解锁。而制动油缸轴931收缩时通过缓冲弹簧403牵拉解锁推轴460快速复位。这种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制动油缸轴931的伸缩量是固定的,而要确保密封垫406挤压密封,但是挤压力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密封垫406损坏、轴套损坏等。因此利用缓冲弹簧403牵拉实现缓冲,同时这个牵拉力也作用在密封垫406上,一方面保证密封垫的压力,另一方面防止制动油缸轴931收缩量过大造成损坏。
优选地,所述轴套411与弹簧座470之间套装有第一弹性套404,所述弹簧座470与解锁油缸930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套405,所述第一弹性套404、第二弹性套405具有弹性,且第一弹性套404、第二弹性套405分别罩在解锁弹簧402、缓冲弹簧403外以对其进行保护。
参见图1-图6、图19-图25,所述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200包括动力箱壳210、换挡轴220、换挡板230,所述动力箱壳210安装在旋耕模块160上,所述换挡板230安装在动力箱壳210上且换挡板230上设置有三个插板孔231,三个插板孔231分别对应低速挡、空挡、高速挡;所述换挡轴220穿过换挡轴座240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换挡轴座240与换挡转轴250的一端装配,换挡转轴250的另一端装入动力箱壳210内且与换挡臂251的一端装配,所述换挡转轴250与动力箱壳21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换挡臂251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换挡拨叉252,所述换挡拨叉252装入换挡齿槽273内且与之滑动装配。
所述换挡轴220靠近换挡板230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止位环223、弹簧环222,所述止位环223不能穿过插板孔231以限制换挡轴220穿过插板孔231的最大长度;所述换挡轴220位于换挡轴座240和弹簧环222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换挡弹簧201,所述换挡弹簧201对弹簧环222、换挡轴220施加向插板孔231推动的弹力从而使得换挡轴220保持插入对应换插板孔231内。
所述换挡轴220远离换挡板230的一端上安装有换挡球221,所述换挡球221用于便于拉拔换挡轴220从而便于换挡。
所述动力箱壳210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轴套260、第一从动轴291、第二从动轴292、第三从动轴293,所述主动轴套260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旋耕马达轴291上,所述旋耕马达轴291的一端穿出动力箱壳210后装入旋耕马达290内,旋耕马达290安装在旋耕模块160上,且旋耕马达290启动后能够驱使旋耕马达轴291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轴套260旋转。
所述主动轴套260上分别安装有主动小齿261、主动大齿262;第一从动轴291、第二从动轴292、第三从动轴293分别与动力箱壳21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一从动轴291上套装有换挡齿270、第一中转齿281;所述第二从动轴292上分别套装有第二中转齿282、第三中转齿283,所述第三从动轴293上套装有第四中转齿284;所述换挡齿270上分别安装有换挡大齿271、换挡小齿272,且换挡齿270上设置有换挡齿槽273,所述换挡齿270相对于第一从动轴291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换挡大齿271可与主动小齿261啮合传动,所述换挡小齿272可与主动大齿262啮合传动,而换挡大齿271与主动小齿261啮合传动时为低速挡,所述换挡小齿272与主动大齿262啮合传动时为高速挡,所述换挡大齿271、换挡小齿272分别不与主动小齿261、主动大齿262啮合传动时为空挡。
所述第一中转齿281与第二中转齿282啮合传动,所述第三中转齿283与第四中转齿284啮合传动,所述第四中转齿284与第五中转齿285啮合传动,所述第五中转齿285不可相对圆周转动地套装在旋耕刀轴161上。
在高速挡或低速挡时,旋耕马达驱使第一中转轴29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中转齿281驱使第二中转轴292转动,第三中转齿283驱使第三中转轴293转动,第三中转轴293通过第四中转齿294带动第五中转齿295转动以带动旋耕刀轴161转动以进行旋耕。而旋耕过程中,在高速挡或低速挡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对应的调节手柄控制对旋耕马达的供液流量以控制旋耕马达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旋耕刀轴的输出扭矩,以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
图22-图23为空挡状态,图22为准,需要调节至低速挡时,手握换挡球221将换挡轴220向外拉动直到换挡轴220拉出中间的插板孔231,然后向左转动换挡轴座240使得换挡轴220与左侧的插板孔231正对,然后插入换挡轴220即可;在此过程中,换挡轴座240带动换挡转轴250转动从而带动换挡拨叉252将换挡齿270向主动小齿261方向推动以使得主动小齿261与换挡大齿271啮合传动即可。而需要调节至高速挡时,拉出换挡轴220,向右转动换挡轴座240,将换挡轴220插入右侧的插板孔231内即可,在此过程中换挡转轴250带动换挡拨叉252转动以将换挡齿270向主动大齿262方向拨动直到主动大齿262与换挡小齿272啮合传动即可。利用换挡轴220插入对应插板孔231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为换挡提供明确的指示,从而避免换挡不到位造成齿轮啮合不全或未啮合的情况;另一当面还能有效保持当前的挡位情况,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惯性的原因造成换挡转轴非需要性转动而切换挡位、影响使用,甚至造成打齿。而旋耕马达直接安装在旋耕模块上直接驱使的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同时能量损耗小,因此能耗更低且动力更足。
参见图24-图25,为了避免换挡轴220处产生误触或误操作,设置一定的解锁程序是必要的,对此本实施例,在换挡轴座240上设置有轴座缺槽241、两个限位凸起242,两个限位凸起242之间形成旋转限位槽243,所述轴座缺槽241与旋转限位槽243连通;所述换挡轴220装入旋转限位槽243内的部分上安装有换挡轴销224,所述换挡轴销224不能穿过限位凸起242且换挡轴销224可以装入轴座缺槽241内并沿着轴座缺槽241滑动,所述换挡弹簧201顶紧在两个限位凸起242上。
图24-图25是上锁状态,在此过程中由于旋转限位槽243阻挡换挡轴销224,换挡轴220无法拉出,而转动换挡轴220,使得换挡轴销224转动至与轴座缺槽241正对时可以拉出换挡轴220,然后换挡,换挡完成后将换挡轴销224推出轴座缺槽241进入旋转限位槽243内,再反向旋转即可复位上锁。这种设计增加一个解锁的操作顺序可以有效防止误触或非需要性换挡,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安全。
参见图26-图30,所述旋耕锁止结构300包括锁止轴310、设置在旋耕模块上的锁止孔1601、安装在车架110上的车架安装座113,所述锁止轴310贯穿车架安装座113且与之可轴向滑动、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车架安装座113内侧安装有锁止壳320,所述锁止壳320的开放端上设置有锁止凹槽321且锁止壳320内侧为中空的锁止壳腔322,所述锁止轴310位于锁止壳腔322内的部分上安装有锁止轴销312,所述锁止轴310位于锁止轴销312和车架安装座113内壁的部分上套装有锁止弹簧301,所述锁止弹簧301对锁止轴销312、锁止轴310施加向锁止孔1601推动的弹力,以保证使用时锁止轴310保持卡紧在锁止孔1601内从而保持旋耕模块的举起。所述锁止轴310远离锁止孔1601的一端上安装有锁止球311,所述锁止球311用于便于抓握以拉动锁止轴310。
以图27为准,其为上锁状态,需要解锁时,手握锁止球311将锁止轴310拉出锁止孔1601,一直拉动锁止轴销312退出锁止壳腔322,然后转动锁止轴310使得锁止轴销312转动至与锁止凹槽321正对,释放锁止轴310使得锁止轴销312卡装入锁止凹槽321内即可,此时由于锁止凹槽321与锁止轴销312卡合,因此必须拉动锁止轴310使得锁止轴销312拉出锁止凹槽321,然后转动90°使得锁止轴销312与锁止壳腔322正对,才能推动锁止轴310反向移动插入锁止孔1601。也就是锁止凹槽321、锁止轴销312的设计具有上锁、解锁的功能,这种设计可以提高锁止轴310状态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防误操作功能。
优选地,所述锁止孔1601设置在旋耕转轴座163上。
参见图31-图32,由于锁止轴销312位于车架安装座113内,其观察存在不便,有可能因为观察不方便造成误操作。特别是解锁状态下锁止轴310保持上锁状态,旋耕模块上升时就会直接发生碰撞,从而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对此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所述锁止球311安装在球座330上,所述球座330装入旋转套340的一端上且与之装配固定,所述旋转套340的内部中空且旋转套340内部与轴环313不可相对圆周转动但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轴环313安装在锁止轴310上,所述旋转套340上安装有端盖341、指示销360,所述端盖341将旋转套340的内部开口端封闭,所述轴环313不能穿出端盖341,锁止轴310位于轴环313和端盖341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指示弹簧302,所述指示弹簧302对旋转套340施加向车架安装座113推动的弹力。
所述指示销360装入指示槽351内,所述指示槽351设置在指示座350上,指示座350安装在车架安装座113上。
上锁状态时,指示销360位于指示槽351内,此时可以明确地看出旋转套340、锁止轴310相对于指示座350的转动角度,也就能够判断锁止轴销312相对于锁止凹槽321的位置,从而判断出锁止轴销312是否卡装入锁止凹槽321。需要解锁时,通过锁止球311拉动旋转套340,旋转套340挤压指示弹簧302从而使得锁止轴销312退出锁止凹槽321且此时指示销360没有拉出指示槽351,然后转动旋转套340,旋转套340带动锁止轴310转动,以使得锁止轴销312与锁止凹槽321正对,使得指示销360转动至与指示槽351另一侧贴紧,然后释放旋转套340,使得锁止轴销312卡装入锁止凹槽321内。利用指示销360与指示槽351的对应位置就能快速判断锁止轴销312相对于锁止凹槽321的位置,一方面便于观察,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防误触、防误操作。
实施例二
参见图33-图41,由于实施例一中旋耕锁止结构300需要手动控制,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旋耕模块抬起行走时还是需要人工操作以防止坠落,这种设计不仅使用起来相对麻烦,而且还容易忘记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新型人在公开号为CN2179050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一种采用棘轮棘爪、油缸联动的锁止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油路、逻辑控制管路,同时还容易造成棘轮棘爪处变形损坏,因此在后续的研发中选择了淘汰。在研发中实用新型人认为通过机械联动设计的方式实现旋耕锁止结构300自动上锁、解锁,同时保留手动操作,这样一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也低还皮实耐用,同时保留自动和手动方式的灵活性。对此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在旋耕转轴162上分别安装旋耕转轴座163、联动板165,所述旋耕转轴座163上设置有锁止孔1601,锁止轴310的一端插装入锁止孔1601内从而对旋耕模块进行上锁以防止旋耕模块坠落。所述锁止孔1601在以旋耕转轴162为中心转动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锁止轴310,从而使得锁止轴310插装入锁止孔1601内后旋耕转轴座163能够相对于锁止轴310小角度转动(一般3°左右),这种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锁止轴310插入锁止孔1601内的准确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后续方便自动上锁、解锁。
所述车架110上、车架安装座113处附近还安装有外侧板114,所述车架安装座113、外侧板114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中间板115、第二中间板116,所述锁止轴310远离锁止孔160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中间板115、第二中间板116后与第一拉索306的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第一拉索306的另一端与止位轴380的一端装配固定,所述止位轴380的另一端穿过外侧板114、止位套190后与锁止球113装配;所述锁止轴310位于第一中间板115、第二中间板116之间的部分安装有锁止轴销312,所述锁止轴310位于第一中间板115、锁止轴销312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锁止弹簧301,所述锁止弹簧301对锁止轴销312(锁止轴310)施加向锁止孔1601推动的弹力以保持锁止轴310插装在锁止孔1601内。
所述止位轴380上安装有止位销381,所述止位套190安装在外侧板114上且止位套190上分别设置有止位套槽191、止位卡槽192,所述止位销381装入止位套槽191内且可沿着止位套槽191滑动,所述止位销381拉出止位套190转动90°后与止位卡槽192正对,从而使得止位销381卡装入止位卡槽192内以保持锁止轴310处于最远离锁止孔1601的状态。
所述第一拉索306穿过上推板392且与之可滑动或不接触装配,所述上推板392安装在上推座391上,所述上推座391安装在上推轴390上,所述上推轴390装入推轴套119内且与之滑动装配,所述推轴套119安装在车架110上;所述上推座391还与滑轨118卡合且滑动装配,所述上推座391与车架110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上推弹簧303,所述上推弹簧303对上推座391施加向上推板392推动的弹力。
所述上推座391远离车架110的一端的端面与锁块710压紧,锁块710穿过第一中间板115后与锁杆610的一端装配,锁杆610套装锁杆弹簧304后穿过第一中间板115进入第二中间板116和第一中间板115之间且与锁杆螺母611装配固定;所述锁块710与第一中间板115卡合且滑动装配,所述锁杆弹簧304对锁块710施加远离第二中间板116的推力以保持锁块710对上推座391的锁紧。所述锁杆610位于第一中间板115和锁杆螺母611的部分卡装入解锁杆槽621内且与之滑动装配,所述锁杆螺母611不能穿过解锁杆槽621,所述解锁杆槽621设置在解锁杆620的一端上,所述解锁杆620的中间部分上设置有解锁杆块622,所述解锁杆块622通过销轴与第二中间板116铰接,所述解锁杆620远离解锁杆槽621的一端与解锁顶杆630的一端压紧,所述解锁顶杆630的另一端穿过车架安装座113后与滚珠座640装配,所述解锁顶杆630位于滚珠座640和车架安装座113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滚珠弹簧305,所述滚珠弹簧305对滚珠座640(解锁顶杆630)施加远离车架安装座113的推力。所述滚珠座640上可球形滚动地安装有滚珠641,所述滚珠641压紧在旋耕转轴座163的侧面上。
参见图41,所述旋耕转轴座163的侧面上安装有解锁凸起166,所述解锁凸起166凸出旋耕转轴座163的侧面,且经过滚珠641时会对滚珠进行挤压以推开滚珠通过,而滚珠滚动降低与解锁凸起166、旋耕转轴座163的摩擦。所述解锁凸起166推开滚珠的过程中会使得解锁顶杆630挤压滚珠弹簧305向第二中间板116移动从而推动解锁杆620转动,解锁杆620驱使锁杆610挤压锁杆弹簧304远离上推座391移动,以带动锁块710离开上推座391,上推座391在上推弹簧303的作用下上移带动上推板392上移,上推板392将第一拉索306向上推动,第一拉索360牵拉锁止轴310挤压锁止弹簧301而逐渐退出锁止孔1601,实现自动解锁。而止位轴380通过止位销381的阻挡而无法穿过外侧板114,以使得第一拉索360被向上顶起时不会拉动止位轴380。
所述上推轴390与第二拉索307的一端装配,所述第二拉索307的另一端穿过推轴套119、车架110后与放大杆720的一端装配,所述放大杆720的另一端与放大杆座721铰接,所述放大杆座721安装在车架110上。所述放大杆720位于第二拉索307、放大杆座721之间且靠近放大杆座721的部分与驱动杆730的驱动杆压端733压紧,所述驱动杆730远离驱动杆压端733的一端上设置有驱动杆端块731、所述驱动杆730位于驱动杆压端733与驱动杆端块73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驱动杆中间块732;所述驱动杆730远离驱动杆压端733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延长板117铰接,延长板117安装在车架110上。
所述驱动杆端块731、驱动杆中间块732分别对应一个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杆370,所述下压杆370靠近驱动杆730的一端上安装有下压环375、另一端穿过车架110或保持板1171后与轮座371装配,所述轮座371上可圆周转动地安装有滚轮372,所述保持板1171安装在延长板117上,所述下压杆370位于车架110或保持板1171与轮座371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滚轮弹簧374,所述滚轮弹簧374对轮座371施加远离车架110的推力,以使得初始状态时轮座371处于最远离车架110或保持板1171的一端。所述下压杆370位于车架110或保持板1171与下压环375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下压杆螺母373,所述下压杆螺母373不能穿过车架110或保持板1171以限制下压杆370的最大位移量。
图35展示的是旋耕模块收起时的状态,此时锁止轴310插装入锁止孔1601内,且旋耕转轴座163的侧面压紧在对应的滚轮372上以推动对应的下压杆370下移到最底端,此下压杆370驱使驱动杆730向下转动,驱动杆730将放大杆720向下压以使得放大杆720以和放大杆座291铰接的转轴为中心使得与第二拉索307对应一端向下转动,也就通过第二拉索307将上推座391下拉至最底端,使得上推座391挤压锁块710最终穿过锁块710完成上锁、上推弹簧303蓄能。且此时解锁凸起166与滚珠641处于图41状态。需要向下转动旋耕模块时,缓慢转动旋耕转轴座163,旋耕转轴座163携带解锁凸起166、联动板165转动,由于锁止孔1601与锁止轴310之间有移动的活动空间,这就使得旋耕转轴座163携带锁止孔1601相对于锁止轴310小角度转动,使得解锁凸起166与挤压穿过滚珠641,也就使解锁顶杆630向解锁杆620挤压,最终将锁块710拉出上推座391上方,上推座391在上推弹簧303的作用下上移,以通过上推板392带动第一拉索305上移,以快速将锁止轴310拉出锁止孔1601完成解锁。旋耕转轴座163、联动板165继续转动且锁止轴310保持最靠近外侧板114的状态,直到联动板165的侧面与对应的滚轮372(另一侧的滚轮372)压紧,然后随着联动板165的继续转动,以下压滚轮372、对应的下压杆370克服滚轮弹簧374的弹力下移,从而驱使驱动杆730以和延长板117铰接的转轴为中心向下转动,驱动杆730带动放大杆720向下转动以通过第二拉索307下拉上推轴390,直到将上推座391下拉至锁块710下方完成上锁。此时锁止轴310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伸出复位。而需要收起旋耕模块时,旋耕转轴座163、联动板165向上转动,使得联动板165与对应的滚轮372分离、对应的下压杆370在滚轮弹簧374的弹力上移复位;解锁凸起166逐渐接近滚珠641,直到解锁凸起166穿过滚珠使得锁块710离开上推座391,上推座391在上推弹簧的作用下携带上推板392上移以通过第一拉索306将锁止轴310向远离旋耕转轴座163的方向拉动,以使得锁止轴310不阻碍旋耕转轴座163的转动。在此期间,旋耕转轴座163转动至与另一滚轮372压紧但此时旋耕转轴座163并未与锁止轴310接触,随着旋耕转轴座163的继续转动,对应滚轮372的下压杆370下移,使得对应下压杆370下移驱使驱动杆730、放大杆720转动下拉上推座391,以使得锁止轴310的端面与旋耕转轴座163的端面压紧直到与锁止孔1601对应后装入锁止孔1601内完成上锁且解锁凸起166已经穿过滚珠,此时上推座391被下拉穿过锁块而被锁块上锁,锁止轴310插入锁止孔1601内完成上锁。这种设计利用解锁凸起166与滚珠641的挤压配合,结合解锁杆620的杠杆行程放大,使得解锁顶杆630微小的轴移能通过解锁杆620放大行程带动锁杆610产生较大的轴移从而拉动锁块710离开上推座391上方完成解锁,上推座391上移从而使得锁止轴310收缩而不影响旋耕转轴座163转动。反之旋耕转轴座163反转时解锁凸起166还要穿过滚珠641,从而实现第二次解锁,然后旋耕转轴座163直接向下转动使用即可。这种设计采用杠杆、旋耕转轴座163和联动板165转动的角度实现联动,从而可以实现无需动力原件且实现自动化上锁、解锁的设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可以通过锁止球311拉动锁止轴310远离旋耕转轴座163移动,直到将锁止销381卡装入止位卡槽192内上锁,从而实现锁止轴310的解锁。后续要手动上锁时按照上述方式逆向操作即可。这种设计将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相结合,不仅适用方便,还能够大大提高安全性,与公开号为CN217905010U的中国实用新型相比其成本低,且纯机械结构比较皮实耐用。
实施例三
参见图42-图4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主要就是去除挖掘臂170,此时为了满足配重,需要将发动机130、操作台120安装在远离旋耕模块160的一端,同时在控制箱140上安装置物篮180,所述置物篮180可以放置物品,如油桶、工具等以便于携带和使用。图33中220-1、220-2、220-3分别对应空挡状态、低速挡状态、高速挡状态,其为换挡轴220的三个状态,实际上换挡轴220只有一根,这主要是为了表达换挡轴220的三个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止孔1601设置在锁止板164上,锁止板164固定在旋耕转轴164上。所述旋耕转轴座163安装在旋耕转轴162的中间位置,所述锁止板164设置在靠近旋耕转轴162端部位置。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布置。
两个调节手柄510分别安装在座椅两侧,这种设计主要也为了方便布置。相对于实施例一中将两个调节手柄510设置在同一侧的方式,这种设计能使坐姿状态下操作员的手直接操作调节手柄510,从而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动器,其用于对齿轮变速箱的行走输出轴进行制动,齿轮变速箱用于驱使旋耕机的行走部分运行;其特征是:包括棘齿、棘爪、制动油缸,所述行走输出轴上安装有棘齿,所述棘齿的齿槽与棘爪的一端卡合装配,所述棘爪通过棘爪轴与变速箱壳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棘爪轴与曲柄的一端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曲柄还与制动油缸轴的一端靠近或接触,所述制动油缸轴的另一端穿出变速箱壳后装入制动油缸内,制动油缸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变速箱壳上;棘爪与扭簧的一端装配,扭簧的另一端压紧在齿轮变速箱内或安装在齿轮变速箱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对棘爪轴施加向棘齿转动的扭力以使得棘爪保持与棘齿的齿槽卡合装配;
制动油缸的油路与行走马达的油路串联,旋耕机行走时,系统向制动油缸供油,油缸推动制动器组件解锁,旋耕机正常行驶;旋耕机停车时,制动油缸泄压,制动油缸的油压下降,此时扭簧通过自身弹力带动曲柄推开制动油缸轴,使得棘爪卡装入棘齿的槽内完成自动上锁,旋耕机实现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旋耕机的液压管路上安装有卸荷阀,制动油缸可通过整机液压系统的卸荷阀泄压,实现旋耕机手动制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棘齿、行走输出齿安装在齿轮变速箱的两个不同的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棘爪上安装有棘爪销,所述棘爪销与扭簧的一端装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在齿轮变速箱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内滑动安装有解锁推轴,所述解锁推轴一端装入齿轮变速箱内且与曲柄靠近或接触、另一端穿出轴套后与弹簧座装配,解锁推轴与轴套密封且滑动装配;
所述解锁推轴装入齿轮变速箱内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轴套的端面压紧密封,所述解锁推轴位于轴套和弹簧座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解锁弹簧,所述解锁弹簧对弹簧座、解锁推轴施加远离轴套的推力从而使得密封环向轴套的端面挤压密封垫以实现密封;所述解锁推轴与缓冲弹簧的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制动油缸轴装配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解锁推轴位于轴套内的部分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用于使得轴套与解锁推轴滑动密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轴套与弹簧座之间套装有第一弹性套,所述弹簧座与解锁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具有弹性,且第一弹性套、第二弹性套分别罩在解锁弹簧、缓冲弹簧外以对其进行保护。
8.一种行走动力模块,其用于驱使行走部分运行以实现行走,其特征是:包括行走马达、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行走马达轴、行走输出轴均安装在变速箱壳内,所述行走马达轴装入行走马达内,行走马达安装在变速箱壳上;行走马达驱使行走马达轴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变速箱将动力传动至行走输出轴,行走输出轴输出动力驱使行走部分运行;行走输出轴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进行制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走动力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变速箱壳内分别安装有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所述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分别套装在行走马达轴、行走中间轴、行走输出轴上,所述行走中间轴安装在齿轮变速箱上;所述行走主动齿、行走中间齿、行走输出齿依次啮合传动。
10.一种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其特征是:设置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行走动力模块。
CN202322902768.5U 2023-10-28 2023-10-28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Active CN221003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2768.5U CN221003726U (zh) 2023-10-28 2023-10-28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2768.5U CN221003726U (zh) 2023-10-28 2023-10-28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3726U true CN221003726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9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2768.5U Active CN221003726U (zh) 2023-10-28 2023-10-28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3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26067T3 (es) Sistema de interbloqueo de la posicion de aparcamiento.
CN107000587B (zh) 集成式电子驱动单元
CN103732845B (zh) 电动转动门致动器
CN208268390U (zh) 一种变速箱液压驻车机构
CN104819284B (zh) 手动停车释放促动器组件
US9416567B2 (en) Two-way releasable mortise structure
CN203308281U (zh) 开门机棘齿轮锁定机构
CN206376650U (zh)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206200901U (zh) 一种动力工具
CN221003726U (zh)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CN221151928U (zh) 一种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CN221127854U (zh) 直驱式旋耕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CN221103970U (zh) 一种旋耕锁止结构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CN117307711A (zh) 制动器、行走动力模块和全液压传动水旱两用旋耕机
US8152672B2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including differential lock and blocking member
CN113006613B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柜体的智能挂锁
CN103590373A (zh) 一种启闭机
CN201162402Y (zh) 一种手动和电动双开锁
WO2020119928A1 (de) Getriebeanordnung für einen hybridantrieb
CN208487171U (zh) 多摩片式轮间差速器锁止机构
CN209776377U (zh) 一种涨闸锁装置、非机动车辆及控制系统
US3893350A (en) Variable ratio transmission with reverse drive
CN203613517U (zh) 一种手电两用启闭机
CN209443946U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离合器
CN220828452U (zh) 一种带可锁止的单向离合结构及电动车变速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