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95406U -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5406U
CN220995406U CN202323070276.0U CN202323070276U CN220995406U CN 220995406 U CN220995406 U CN 220995406U CN 202323070276 U CN202323070276 U CN 202323070276U CN 220995406 U CN220995406 U CN 220995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self
cabl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02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杰
刘佑葱
张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Xinqia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Xinqi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Xinqi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Xinqi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02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95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5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5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接入出料端的冷却机构和架设于冷却机构下方的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循环机构左侧的底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端板、冷却管和外套管,所述冷却管与出料端相对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通过对传统的冷却机构进行改进,以冷却管外套装外套管形成预冷却腔,并配合循环机构,冷却水在完成换热后通过预冷却腔进行缓冲,再借助于散热架,实现热量和水的进一步的分离,并配合网孔结构的填充模块,可对回收水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和冷却,确保了冷却效果,可直接循环复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于线芯外部包覆一层塑料保护层,以实现线芯的绝缘与保护,而防护层通常通过热塑挤压而成,针对于包覆后的保护层,采用水冷冷却,冷却水在完成换热后,通常无法立即进行循环复用,需要回收后进行繁琐的冷却处理或直接用于其他用途,利用率差,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线缆的线芯包覆过程中,冷却水在完成换热后,通常无法立即进行循环复用,需要回收后进行繁琐的冷却处理或直接用于其他用途,利用率差,造成资源的浪费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接入出料端的冷却机构和架设于冷却机构下方的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循环机构左侧的底部设有循环管,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端板、冷却管和外套管,所述冷却管与出料端相对接,所述外套管同轴套装于冷却管的外部,所述端板设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分别架设于冷却管的两端,两个端板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对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套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出水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输入管相连接,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箱壳和内嵌于箱壳内的填充模块,以及架设于箱壳内并位于填充模块上的散热架,所述散热架设为V型板结构且板面均为交错凹凸的镂空结构,所述箱壳的顶部设有连接端口,所述箱壳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散热端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外部焊接有若干个均沿其轴向分布的翅片,若干个所述翅片依次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端板的内侧设有下沉槽和环形槽,所述下沉槽与冷却管的端部相适配,所述环形槽与外套管的端部相适配,所述外套管的端部与端板之间垫设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包括内套管以及分别焊接于内套管顶部和底部的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焊接围合于内套管的外部并形成供冷却水容置的环形腔。
优选的,所述上罩壳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第一隔板,所述下罩壳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的第二隔板,若干个所述第一隔板和若干个第二隔板依次交错分布。
优选的,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填充模块一侧的封板,所述封板置于箱壳的外部并通过四个螺钉与箱壳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通过对传统的冷却机构进行改进,以冷却管外套装外套管形成预冷却腔,并配合循环机构,冷却水在完成换热后通过预冷却腔进行缓冲,再借助于散热架,实现热量和水的进一步的分离,并配合网孔结构的填充模块,可对回收水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和冷却,确保了流入箱壳底部的水的冷却效果,可直接循环复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机构;2、循环机构;3、第一连接管;4、循环管;5、端板;6、冷却管;7、外套管;8、对拉螺栓;9、进水管;10、出水管;11、输入管;12、输出管;13、第二连接管;14、箱壳;15、填充模块;16、散热架;17、连接端口;18、散热端口;19、翅片;20、下沉槽;21、环形槽;22、橡胶圈;23、内套管;24、上罩壳;25、下罩壳;26、第一隔板;27、第二隔板;28、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接入出料端的冷却机构1和架设于冷却机构1下方的循环机构2,冷却机构1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循环机构2相连接,循环机构2左侧的底部设有循环管4,冷却机构1包括端板5、冷却管6和外套管7,冷却管6与出料端相对接,外套管7同轴套装于冷却管6的外部,端板5设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分别架设于冷却管6的两端,两个端板5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对拉螺栓8固定连接,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外套管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输入管11和输出管12,出水管10通过第二连接管13与输入管11相连接,循环机构2包括箱壳14和内嵌于箱壳14内的填充模块15,以及架设于箱壳14内并位于填充模块15上的散热架16,散热架16设为V型板结构且板面均为交错凹凸的镂空结构,箱壳14的顶部设有连接端口17,箱壳1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散热端口18。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置,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由冷却机构1和循环机构2组成,其中,冷却机构1接入出料端并为包覆于线芯外部的保护层进行冷却,循环机构2借助于第一连接管3与冷却机构1相连接,用于对冷却机构1输出的冷却水进行回收,并对回收水进行冷却以将回收水进行循环复用,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水由进水管9输入到冷却管6内,冷却管6对经过的线缆进行冷却,完成换热的冷却水由吹水管10输出,并通过接入输入管11的第二连接管13,使得完成换热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6与外套管7之间所形成的预冷却腔,随后由预冷却腔输出的冷却水由第一连接管3输入到循环机构2内,在散热架16的分隔作用下,回收的冷却水热量与水进行分离,热量上升并由散热端口18输出,而水通过填充模块15实现进一步的冷却和缓冲,回收水落入箱壳14底部并完成快速冷却,完成冷却后的回收水可通过循环管4输出进行循环复用,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通过对传统的冷却机构进行改进,以冷却管6外套装外套管7形成预冷却腔,并配合循环机构2,冷却水在完成换热后通过预冷却腔进行缓冲,再借助于散热架16,实现热量和水的进一步的分离,并配合网孔结构的填充模块15,可对回收水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和冷却,确保了流入箱壳14底部的水的冷却效果,可直接循环复用。
进一步的,冷却管6的外部焊接有若干个均沿其轴向分布的翅片19,若干个翅片19依次交错分布。其中,设于冷却管6外部的若干个翅片19依次交错分布,用于预冷却腔内回收的冷却水的预冷却作业,以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的,端板5的内侧设有下沉槽20和环形槽21,下沉槽20与冷却管6的端部相适配,环形槽21与外套管7的端部相适配,外套管7的端部与端板5之间垫设有橡胶圈22。其中,下沉槽20与冷却管6的端部相适配,环形槽21与外套管7的端部相适配,另外通过于环形槽21与端板5之间垫设橡胶圈22,确保了冷却管6端部以及外套管7端部与端板5之间安装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冷却管6包括内套管23以及分别焊接于内套管23顶部和底部的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焊接围合于内套管23的外部并形成供冷却水容置的环形腔。其中,冷却管6由内套管23、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组成,具体的,线缆贯穿于冷却管6内部以形成冷却腔,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焊接围合于内套管23的外部形成供冷却水容置的冷却腔。
进一步的,上罩壳24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第一隔板26,下罩壳25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的第二隔板27,若干个第一隔板26和若干个第二隔板27依次交错分布。其中,通过设置有相互交错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隔板26和若干个第二隔板27,减缓了冷却水的流速,进一步确保了冷却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该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填充模块15一侧的封板28,封板28置于箱壳14的外部并通过四个螺钉与箱壳14固定连接。其中,填充模块15用于回收的冷却水的缓冲和冷却,如填充模块15可为陶瓷波纹填料或不锈钢蜂窝网孔填料,填充模块15通过封板28嵌装于箱壳14一侧,便于填充模块15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出料端的冷却机构(1)和架设于冷却机构(1)下方的循环机构(2),所述冷却机构(1)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循环机构(2)相连接,所述循环机构(2)左侧的底部设有循环管(4);
所述冷却机构(1)包括端板(5)、冷却管(6)和外套管(7),所述冷却管(6)与出料端相对接,所述外套管(7)同轴套装于冷却管(6)的外部,所述端板(5)设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分别架设于冷却管(6)的两端,两个端板(5)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对拉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外套管(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输入管(11)和输出管(12),所述出水管(10)通过第二连接管(13)与输入管(11)相连接;
所述循环机构(2)包括箱壳(14)和内嵌于箱壳(14)内的填充模块(15),以及架设于箱壳(14)内并位于填充模块(15)上的散热架(16),所述散热架(16)设为V型板结构且板面均为交错凹凸的镂空结构,所述箱壳(14)的顶部设有连接端口(17),所述箱壳(1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散热端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的外部焊接有若干个均沿其轴向分布的翅片(19),若干个所述翅片(19)依次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5)的内侧设有下沉槽(20)和环形槽(21),所述下沉槽(20)与冷却管(6)的端部相适配,所述环形槽(21)与外套管(7)的端部相适配,所述外套管(7)的端部与端板(5)之间垫设有橡胶圈(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包括内套管(23)以及分别焊接于内套管(23)顶部和底部的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所述上罩壳(24)和下罩壳(25)焊接围合于内套管(23)的外部并形成供冷却水容置的环形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24)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第一隔板(26),所述下罩壳(25)内焊接有若干个呈等距离均匀分布的第二隔板(27),若干个所述第一隔板(26)和若干个第二隔板(27)依次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填充模块(15)一侧的封板(28),所述封板(28)置于箱壳(14)的外部并通过四个螺钉与箱壳(14)固定连接。
CN202323070276.0U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Active CN220995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0276.0U CN220995406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0276.0U CN220995406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5406U true CN220995406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0276.0U Active CN220995406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5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95406U (zh)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自循环冷却装置
CN1651847A (zh) 改进型换热器
CN210570092U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换热器
CN210969857U (zh) 一种快速冷却共挤pe木塑模具
CN111065005B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边缘网关
CN202762277U (zh) 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
CN201407927Y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高效换热器
CN207129111U (zh) 一种用于连接水上光伏发电组件的浮体
CN218139803U (zh) 一种磷石膏管材生产用冷却定型装置
CN106738752A (zh) 一种pe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生产工艺
CN203336125U (zh) 一种用于粘胶纤维的助剂输送管道
CN107380361B (zh) 一种安装水上光伏发电组件的浮体
CN213256337U (zh) 一种异形无缝钢管的成型设备
CN201244881Y (zh) 高效喷淋冷却箱
CN219523006U (zh) 一种波纹管高速定径水套
CN211743342U (zh) 一种圆柱电芯模组冷却系统
CN219944536U (zh) 一种结晶器的阻水结构
CN214645778U (zh) 一种hdpe管材真空定型装置
CN215703969U (zh) 一种车间循环冷却水降温改善装置
CN217636416U (zh) 一种制瓶机快速降温设备
CN220456497U (zh) 一种高导热性塑料储能换热器
CN210346355U (zh) 陶瓷颗粒降温装置
CN217844813U (zh) 一种多层错位布水逆流式冷却塔
CN112683080B (zh) 一种热动力型超导冷却工艺
CN220594013U (zh) 一种管材挤出机的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