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1726U -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1726U
CN220981726U CN202322833704.4U CN202322833704U CN220981726U CN 220981726 U CN220981726 U CN 220981726U CN 202322833704 U CN202322833704 U CN 202322833704U CN 220981726 U CN220981726 U CN 220981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device
heat source
cold
connecting pip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337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达
李凯
江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anyu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anyu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anyu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anyu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337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1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1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1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包括冷热源装置本体,所述冷热源装置本体包括位于上方的制冷箱以及位于制冷箱下方的制热箱,所述制冷箱以及制热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在两侧所述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输入连接管以及输出连接管,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冷源装置,所述冷源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换热的冷凝管,所述制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热源装置,所述热源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管,通过热源装置内部的加热管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以实现热源的提供,而通过冷凝管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空气进行冷凝降温,从而能够提供冷源,能够实现同时提高热源和冷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源装置通常是:冷源采用制冷机,在工作时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排出大量热能;热源采用热泵或各种能源,如电、油、气,锅炉直接加热。
但是上述装置无法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不能适用同时需要冷热负荷的场所,导致仍然存在局限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包括冷热源装置本体,所述冷热源装置本体包括位于上方的制冷箱以及位于制冷箱下方的制热箱,所述制冷箱以及制热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在两侧所述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输入连接管以及输出连接管,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冷源装置,所述冷源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换热的冷凝管,所述制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热源装置,所述热源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管,所述制冷箱以及制热箱的基面均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门,在所述密封门上嵌入安装有对冷源装置以及热源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端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连接输入连接管以及输出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输入连接管以及输出连接管靠近制冷箱以及制热箱的一侧一体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输入连接管以及输出连接管和连接端之间采用连接法兰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冷源装置以及热源装置的同侧一端均嵌入安装有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将空气从输入连接管一侧送向输出连接管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冷源装置以及热源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所述冷热源装置本体上也同样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冷源装置以及热源装置分别和位于密封门上的控制面板进行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在使用该冷热源装置时,可通过热源装置内部的加热管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以实现热源的提供,而通过冷凝管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空气进行冷凝降温,从而能够提供冷源,能够实现同时提高热源和冷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门打开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热源装置本体;2、制冷箱;3、制热箱;4、连接端;5、输入连接管;6、输出连接管;7、冷源装置;8、冷凝管;9、热源装置;10、加热管;11、密封门;12、控制面板;13、螺纹筒;14、连接法兰;15、送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包括冷热源装置本体1,冷热源装置本体1包括位于上方的制冷箱2以及位于制冷箱2下方的制热箱3,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4,在两侧连接端4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制冷箱2的内部设置有冷源装置7,冷源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换热的冷凝管8,制热箱3的内部设置有热源装置9,热源装置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管10,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基面均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门11,在密封门11上嵌入安装有对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12。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端4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连接端4通过螺纹槽连接有螺纹筒13,螺纹筒13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连接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靠近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一侧一体连接有连接法兰14,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和连接端4之间采用连接法兰14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连接外部管道和该装置的连接端4时,可首先通过螺纹筒13和螺纹槽的连接将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和该装置进行初步连接,随之采用若干螺栓穿过连接法兰14再次进行固定即可,使得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安装,无需至少两人才能进行即一人扶持住连接管,一人连接法兰的麻烦。
具体的,请参照图1以及图3,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的同侧一端均嵌入安装有送风风机15,送风风机15将空气从输入连接管5一侧送向输出连接管6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送风风机15可以分别将热源空气以及冷源空气从输入连接管5送入,并由输出连接管6送出,以实现冷热源装置的运行。
具体的,请参照图1以及图2,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上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冷热源装置本体1上也同样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多个电动泄压阀门可以同时进行泄压处理,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分别和位于密封门11上的控制面板12进行电性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面板12可以方便对该冷源装置7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该改进的冷热源装置时,首先需要连接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可首先通过螺纹筒13和螺纹槽的连接将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和该装置进行初步连接,随之采用若干螺栓穿过连接法兰14再次进行固定即可,在连接完成后,通过控制面板12控制送风风机15、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工作,通过送风风机15可以分别将热源空气以及冷源空气从输入连接管5送入,并由输出连接管6送出,以实现冷热源装置的运行,在空气送入的过程中,可通过热源装置9内部的加热管10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以实现热源的提供,而通过冷凝管8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空气进行冷凝降温,从而能够提供冷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包括冷热源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装置本体(1)包括位于上方的制冷箱(2)以及位于制冷箱(2)下方的制热箱(3),所述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4),在两侧所述连接端(4)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所述制冷箱(2)的内部设置有冷源装置(7),所述冷源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换热的冷凝管(8),所述制热箱(3)的内部设置有热源装置(9),所述热源装置(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管(10),所述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基面均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门(11),在所述密封门(11)上嵌入安装有对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端(4)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端(4)通过螺纹槽连接有螺纹筒(13),所述螺纹筒(13)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连接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靠近制冷箱(2)以及制热箱(3)的一侧一体连接有连接法兰(14),所述输入连接管(5)以及输出连接管(6)和连接端(4)之间采用连接法兰(14)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的同侧一端均嵌入安装有送风风机(15),所述送风风机(15)将空气从输入连接管(5)一侧送向输出连接管(6)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上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所述冷热源装置本体(1)上也同样设置有电动泄压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装置(7)以及热源装置(9)分别和位于密封门(11)上的控制面板(12)进行电性连接。
CN202322833704.4U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Active CN220981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33704.4U CN220981726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33704.4U CN220981726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1726U true CN22098172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33704.4U Active CN220981726U (zh) 2023-10-23 2023-10-23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1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8963B (zh)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及运行控制的方法
CN201953611U (zh) 水冷式空压机的废热回收装置
CN204596576U (zh) 一种变压器油的散热冷却装置
CN220981726U (zh) 一种改进的冷热源装置
CN110939972B (zh) 空调冷凝热与工业废热并列回收及高品质供热系统
CN112161415A (zh) 一种基于冷却水余热回收的冷热水供应系统
CN101153763A (zh) 分体式全隔离电子制冷制热器
CN206683135U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
CN203399467U (zh) 一种节能型空冷式压缩机冷却系统
CN211557815U (zh) 一种电气机房散热系统
CN210123208U (zh)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
CN214426121U (zh) 利用工业水冷机冗余实现降温的设备
CN217441858U (zh) 一种利用洁净空调冷却废热制取手术部热水的节能系统
CN2738151Y (zh) 空调热水器综合机
CN217031659U (zh) 一种高温热水分级自冷却循环系统
CN217110083U (zh) 一种冻干车间的节能型冷却系统
CN204629881U (zh) 一种节能式车间空调冷热源设备
CN213362707U (zh) 一种高效热泵制冷制热装置
CN220017911U (zh) 一种氨改氟冷库的制冷控制系统
CN220669910U (zh) 节能冷库制冷系统
CN115573884B (zh) 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3066360U (zh) 一种氟-水耦合的空调除湿与节能系统
CN220267790U (zh) 一种基于透平膨胀机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14172502U (zh)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2657813U (zh) 一种节能热水冷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