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0477U - 阀门 - Google Patents

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0477U
CN220980477U CN202322674575.9U CN202322674575U CN220980477U CN 220980477 U CN220980477 U CN 220980477U CN 202322674575 U CN202322674575 U CN 202322674575U CN 220980477 U CN220980477 U CN 220980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rod
valve body
turbin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45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郑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Power Yich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Power Yich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Power Yich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Power Yich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45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0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0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0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涡轮执行机构、堵漏件以及密封件,所述阀杆插设于所述阀体;所述涡轮执行机构连接于所述阀体,并驱动连接所述阀杆,以控制所述阀杆的转动;所述堵漏件设于所述阀体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之间,所述堵漏件开设有贯穿的轴孔,所述阀杆穿设所述轴孔,所述轴孔的孔壁周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凹槽,并套设于所述阀杆,以对所述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方案实现对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属于管路附件,用来开闭管路、控制管路中流体介质的流通。相关技术中,阀门包括阀体、阀杆和涡轮执行机构,其中,阀杆插设于阀体,并在涡轮执行机构的驱动下,控制阀体所连通管路的开闭及流通。
然而,随着涡轮执行机构多次对阀杆的转动,阀杆由于磨损而导致与阀体的密封不严,继而导致出现流体介质从阀杆周侧泄露出来的情况。针对该情况,现有做法需要将阀门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并将阀门拆解下来检修,因而不利于保证阀门所在系统的继续工作,维护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旨在实现当流体介质从阀杆周侧泄露出来时,在不需要将阀门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和拆解阀门的情况下,实现对阀杆的堵漏。
可选地,所述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涡轮执行机构、堵漏件以及密封件,所述阀杆插设于所述阀体;所述涡轮执行机构连接于所述阀体,并驱动连接所述阀杆,以控制所述阀杆的转动;所述堵漏件设于所述阀体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之间,所述堵漏件开设有贯穿的轴孔,所述阀杆穿设所述轴孔,所述轴孔的孔壁周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凹槽,并套设于所述阀杆,以对所述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开口形状为圆环。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O型圈或盘根。
可选地,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两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堵漏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可选地,所述阀杆和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堵漏件的材质为铸钢。
可选地,所述堵漏件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涡轮执行机构设有第二安装孔,一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螺纹连接所述涡轮执行机构和所述阀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间隔分布,一所述紧固件对应穿设一所述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开口处的孔壁设有倒角。
可选地,所述堵漏件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之间设有垫圈。
可选地,所述堵漏件和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涡轮执行机构连接于阀体,并驱动连接阀杆,以控制所述阀杆的转动,从而实现对阀体两侧管路流体介质的流通控制。值得说明的是,在阀体和涡轮执行机构之间还设有堵漏件,堵漏件设有轴孔供阀杆穿过,在轴孔的孔壁周侧还开设有凹槽,密封件的一侧设于凹槽,另一侧套设于所述阀杆以对所述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的周侧继续泄露出来。
相比于当出现流体介质从阀杆周侧泄露出来的情况时,需要将阀门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并将阀门拆解下来检修,因而不利于保证阀门所在系统的继续工作,维护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方案将涡轮执行机构暂时拆解于阀体,并将设有密封件的堵漏件设于涡轮执行机构和阀体之间,利用密封件对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即可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的周侧继续泄露出来。因此,不需要将阀门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和拆解阀门,阀门所在系统可以继续保持开位或者闭位工作,有利于提高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堵漏件和密封件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阀门 9 下轴套
1 阀体 10 下压盖
2 阀杆 11 紧固件
3 上轴套 12 堵漏件
4 支架 121 轴孔
5 密封面 123 连接孔
6 垫圈 13 密封件
7 阀板 14 涡轮执行机构
8 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阀门属于管路附件,用来开闭管路、控制管路中流体介质的流通。相关技术中,阀门包括阀体、阀杆和涡轮执行机构,其中,阀杆插设于阀体,并在涡轮执行机构的驱动下,控制阀体所连通管路的开闭及流通。
然而,随着涡轮执行机构多次对阀杆的转动,阀杆由于磨损而导致与阀体的密封不严,继而导致出现流体介质从阀杆周侧泄露出来的情况。针对该情况,现有做法需要将阀门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并将阀门拆解下来检修,因而不利于保证阀门所在系统的继续工作,维护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一种阀门100,旨在实现当流体介质从阀杆2周侧泄露出来时,在不需要将阀门100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和拆解阀门100的情况下,实现对阀杆2的堵漏。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100包括阀体1、阀杆2、涡轮执行机构14、堵漏件12以及密封件13,所述阀杆2插设于所述阀体1;所述涡轮执行机构14连接于所述阀体1,并驱动连接所述阀杆2,以控制所述阀杆2的转动;所述堵漏件12设于所述阀体1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所述堵漏件12开设有贯穿的轴孔121,所述阀杆2穿设所述轴孔121,所述轴孔121的孔壁周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13设于所述凹槽,并套设于所述阀杆2,以对所述阀杆2的周侧进行密封。
其中,阀体1一般两侧连通有管路,并形成有供管路中流体介质进行流动的空腔。
阀杆2插设于阀体1空腔的一端一般还形成有阀板7,阀板7用于控制阀体1两侧管路流体介质的流通;阀杆2的另一端一般与涡轮执行机构14连接,在涡轮执行机构14的驱动下,控制阀杆2的转动,从而实现对管路流体介质的流通控制。
涡轮执行机构14用于驱动阀杆2的转动,一般包括有转轮,通过控制转轮的转动,继而间接控制阀杆2的转动。涡轮执行机构14的一端面可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于阀体1漏出有阀杆2的端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涡轮执行机构14连接于阀体1,并驱动连接阀杆2,以控制所述阀杆2的转动,从而实现对阀体1两侧管路流体介质的流通控制。值得说明的是,在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还设有堵漏件12,堵漏件12设有轴孔121供阀杆2穿过,在轴孔121的孔壁周侧还开设有凹槽,密封件13的一侧设于凹槽,另一侧套设于所述阀杆2以对所述阀杆2的周侧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继续泄露出来。
相比于当出现流体介质从阀杆2周侧泄露出来的情况时,需要将阀门100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并将阀门100拆解下来检修,因而不利于保证阀门100所在系统的继续工作,维护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方案将涡轮执行机构14暂时拆解于阀体1,并将设有密封件13的堵漏件12设于涡轮执行机构14和阀体1之间,利用密封件13对阀杆2的周侧进行密封,即可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继续泄露出来。因此,不需要将阀门100所在系统进行隔离和拆解阀门100,阀门100所在系统可以继续保持开位或者闭位工作,有利于提高维护效率。
可选地,将凹槽的深度设置为4-8mm,确保密封件13如O型圈或其他软密封可以被卡住于凹槽内,并确保密封件13可以与阀杆2的周侧紧密贴合。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形状为圆环。
本实施例中,将凹槽的形状配置为圆环,并在圆环形的槽体内设置密封件13,通过密封件13对阀杆2的周侧进行密封。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3为O型圈或盘根。
本实施例中,将密封件13选用为软密封,例如,密封件13选用为O型圈或盘根,相比于硬密封,本实施例实现密封件13与阀杆2进行紧密贴合,保证密封件13和阀杆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流出。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3和所述阀杆2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将密封件13和阀杆2进行过盈配合,有利于保证密封件13和阀杆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流出。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两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堵漏件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堵漏件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置有凹槽,通过上下凹槽的密封件13对阀杆2的周侧进行套设密封,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流出。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杆2和所述轴孔121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中,将阀杆2和轴孔121进行间隙配合,继而避免阀杆2和轴孔121进行过度接触,为密封件13与阀杆2的密封配合适当腾出空间。
例如,轴孔121的孔径比阀杆2轴体的直径大0.1mm。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漏件12的材质为铸钢。
本实施例中,将堵漏件12的材质配置为铸钢,铸钢具有良好的耐压性,从而更好地保持堵漏件12抵压设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漏件12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23,所述阀体1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涡轮执行机构14设有第二安装孔,一紧固件11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孔123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螺纹连接所述涡轮执行机构14和所述阀体1。
本实施例中,涡轮执行机构14和阀体1之间通过紧固件11如螺丝进行连接,堵漏件12设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紧固件11穿设堵漏件12的连接孔123,使得堵漏件12被进一步抵压压紧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并使得设置于堵漏件12凹槽的密封件13与阀杆2的周侧进行密封配合,有利于保证密封件13和阀杆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介质从阀杆2的周侧流出。
可选地,堵漏件12的厚度选择10mm-15mm。堵漏件12的尺寸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的相贴合端面相当,以保证堵漏件12充分抵压压紧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例如,将堵漏件12的截面形状配置为圆形。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12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紧固件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123间隔分布,一所述紧固件11对应穿设一所述连接孔123。
本实施例中,涡轮执行机构14和所述阀体1之间通过多个紧固件11进行连接,堵漏件12的端面对应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23,一紧固件11对应穿设一连接孔123,以保证堵漏件12的四周被充分抵压压紧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123开口处的孔壁设有倒角。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孔123开口处的孔壁设有倒角,从而便于紧固件11从连接孔123开口处的孔壁穿过,以保证堵漏件12被充分抵压压紧于阀体1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
例如,沿紧固件11的插入方向,连接孔123的孔壁直径呈渐扩状,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插入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漏件12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设有垫圈。和/或,所述堵漏件12和所述阀体1之间设有垫圈。
本实施例中,堵漏件12和涡轮执行机构14之间设有垫圈,堵漏件12和阀体1之间设有垫圈,通过增设有垫圈,从而有利于避免堵漏件12与涡轮执行机构14和阀体1之间的端面进行直接抵压而造成的端面磨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属于管路附件,用来开闭管路、控制管路中流体介质的流通。例如,阀门选用为蝶阀或闸阀等低压阀体,在火力发电厂取水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低压蝶阀。
阀门包括阀体1、阀杆2和蝶板7,阀体1内部固定有阀杆2,阀杆2上端套有上轴套3,阀杆2下端套有下轴套9,上轴套3下端固定有支架4,阀体1内侧附有密封面5,密封面5内侧固定有垫圈6,蝶板7固定在阀杆2的外侧,蝶板7与阀体1活动连接,蝶板7外侧固定有密封垫圈8,下轴套9下端固定有下压盖10。上述密封面5和密封垫圈8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上述垫圈6为氧化铝陶瓷环。该阀门的有益效果为:在阀体1内侧附有一层密封面5,该密封面5与蝶板7上的密封垫圈8均为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的稳定性好,不易受到腐蚀和侵害,同时在密封面5和密封垫圈8之间增加一圈氧化铝陶瓷环,提高封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
阀体;
阀杆,所述阀杆插设于所述阀体;
涡轮执行机构,所述涡轮执行机构连接于所述阀体,并驱动连接所述阀杆,以控制所述阀杆的转动;
堵漏件,所述堵漏件设于所述阀体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之间,所述堵漏件开设有贯穿的轴孔,所述阀杆穿设所述轴孔,所述轴孔的孔壁周侧开设有凹槽;以及,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凹槽,并套设于所述阀杆,以对所述阀杆的周侧进行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形状为圆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O型圈或盘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两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堵漏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和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件的材质为铸钢。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件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涡轮执行机构设有第二安装孔,一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螺纹连接所述涡轮执行机构和所述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间隔分布,一所述紧固件对应穿设一所述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件和所述涡轮执行机构之间设有垫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件和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垫圈。
CN202322674575.9U 2023-09-28 2023-09-28 阀门 Active CN220980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4575.9U CN220980477U (zh) 2023-09-28 2023-09-28 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4575.9U CN220980477U (zh) 2023-09-28 2023-09-28 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0477U true CN220980477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4575.9U Active CN220980477U (zh) 2023-09-28 2023-09-28 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0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1074C (en)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N220980477U (zh) 阀门
CN111692371B (zh) 一种长寿命球阀
WO2012139374A1 (zh) 磁耦阀
CN217207741U (zh) 一种具有视窗结构的螺杆机膨胀阀
CN220792203U (zh) 一种蝶阀密封圈保护装置
CN214888931U (zh) 伸缩式蝶阀
CN218094280U (zh) 双向蝶阀
CN220249009U (zh) 一种手动隔膜阀
CN2343423Y (zh) 氯碱用氟塑料全衬截止阀
CN218207848U (zh) 蝶阀密封结构
CN220249005U (zh) 一种球阀
CN211371345U (zh) 快装式高性能耐磨球阀
CN215673650U (zh) 一种多层密封的蝶阀结构
CN215371003U (zh) 一种高密封性中线蝶阀
CN219932981U (zh) 耐海水蝶阀
CN220204830U (zh) 一种气动蝶阀
CN210372055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蝶阀
CN214404733U (zh) 一种耐高温型密封蝶阀
CN220910538U (zh) 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隔膜阀
CN217762093U (zh) 双向硬密封蝶阀
CN215928416U (zh) 一种双偏心硬密封蝶阀
CN215928414U (zh) 一种用于蝶阀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12616362U (zh) 一种整体型螺纹接口蝶阀
CN219975437U (zh) 一种密封性更好的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