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7549U -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7549U
CN220977549U CN202322721905.5U CN202322721905U CN220977549U CN 220977549 U CN220977549 U CN 220977549U CN 202322721905 U CN202322721905 U CN 202322721905U CN 220977549 U CN220977549 U CN 220977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race
rail
brace
suppor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19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刚
高尚君
李春强
袁宝军
张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19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7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7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7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具有轨撑本体,轨撑本体由一体成型的一个轨撑前撑板、一个轨撑后撑板、两个轨撑加强侧板和一个轨撑横向筋板组成;竖向设置的轨撑前撑板与轨撑后撑板之间通过轨撑横向筋板连为一体;轨撑前撑板与轨撑横向筋板之间设有前后对称且为三角形的轨撑加强侧板;轨撑本体工作面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同时接触。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加轨撑与钢轨接触面积,有效增大支撑能力,提高转辙器框架保持力,增强道岔抗横向冲击能力,提高道岔结构稳定性;可直接替换既有轨撑,互换性高,不影响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适合推广普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钢轨固定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背景技术
道岔转辙区域结构特殊,轮轨作用力复杂,在承受列车横向冲击时,经常出现钢轨横向位移大,结构不易保持的情况,提高道岔抗横向冲击能力是道岔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
目前,在道岔转辙区域常采用增设轨撑支撑钢轨的方式来提高结构抗横向冲击能力。如图1至图3所示,1.道岔基本轨、2.轨撑本体、3.道岔尖轨、4、道岔铁垫板、5.轨撑固定系统、6.轨撑横向调整系统、7.轨下弹性垫层、8.板下弹性垫层、9.调高垫层、10.铁垫板锚固系统、a.钢轨轨头下颚、b.钢轨轨腰、c.钢轨轨肢上表面;其中,图1示意了轨撑与钢轨轨腰部分接触以及轨撑与钢轨轨肢上表面接触。图2示意了轨撑与钢轨轨头下颚接触以及轨撑与钢轨轨肢上表面接触。图3示意了轨撑与钢轨轨头下颚接触以及轨撑与钢轨轨肢上表面接触。既有轨撑结构通过轨撑工作面与钢轨轨头下颚、轨肢上表面接触,或轨撑工作面与钢轨轨头下颚、轨腰部分接触的方式支撑钢轨。长期使用中,因轨撑对钢轨的支撑能力有限,出现横向抗冲击力不足,致使钢轨横向位移过大,转辙器框架难以保持的情况。对此,现提出如下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采用对轨撑增加其与钢轨之间接触面积的方式,解决轨撑本体对钢轨的支撑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横向抗冲击能力不足,致使钢轨横向位移过大,转辙器框架难以保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具有轨撑本体,轨撑本体由一体成型的一个轨撑前撑板、一个轨撑后撑板、两个轨撑加强侧板和一个轨撑横向筋板组成;竖向设置的轨撑前撑板与轨撑后撑板之间通过轨撑横向筋板连为一体;轨撑前撑板与轨撑横向筋板之间设有前后对称且为三角形的轨撑加强侧板;轨撑本体工作面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同时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轨撑前撑板上颚、下颚部位分别倒棱角处理,倒棱角处理的斜度为15°~25°。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撑本体用铸造碳钢或球墨铸铁铸造成型,或采用碳素结构钢组焊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撑前撑板厚度为15~25mm,轨撑前撑板外轮廓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轮廓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轨撑后撑板厚度为20~30mm;轨撑后撑板上部制有轨撑固定系统安装面;轨撑后撑板底部与道岔铁垫板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撑加强侧板厚度为15~20mm;轨撑加强侧板用于对轨撑前撑板和轨撑横向筋板结构加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轨撑横向筋板厚度在15~20mm;轨撑横向筋板连接轨撑前撑板和轨撑后撑板,且轨撑横向筋板用于确保轨撑本体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传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轨撑横向筋板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用于安装轨撑固定系统和轨撑横向调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轨撑本体确保其与钢轨轨头下颚、钢轨轨腰、钢轨轨肢上表面同时接触,增加轨撑与钢轨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大轨撑本体支撑能力,避免出现横向抗冲击力不足的问题,避免钢轨过大横向位移问题的出现,提高转辙器框架的保持力,从而增强道岔抗横向冲击能力,解决既有轨撑结构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保持转辙器框架,提高道岔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轨撑后撑板上部可以为轨撑固定系统提供安装面,轨撑后撑板底部与铁垫板接触,以确保轨撑固定系统有效发挥固定作用。
3、本实用新型轨撑加强侧板为轨撑前撑板和轨撑横向筋板进行结构加强,以提高轨撑抗横向力能力。
4、本实用新型轨撑横向筋板连接轨撑前撑板和轨撑后撑板,以确保轨撑整体结构有效进行传力;轨撑横向筋板设置有矩形槽,用于轨撑固定系统和轨撑横向调整系统安装。
5、本实用新型轨撑可直接替换既有轨撑,互换性高,不影响钢轨件、铁垫板、轨撑固定系统、垫板锚固系统、轨下、板下弹性垫层、垫板调高系统的安装;互换性高,可直接用于更换既有轨撑结构,不会影响其它零部件。
6、本实用新型为方便现场安装,在保持原设计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轨撑前支撑板上、下额部位进行倒棱处理,棱角斜度控制在15°~25°,在确保在轨撑与钢轨轨头下颚、钢轨轨腰、钢轨轨肢上表面等同时接触,且不影响轨撑工作性能发挥,性能结构优良,同时方便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下轨撑结构A与钢轨的接触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下轨撑结构B与钢轨的接触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下轨撑结构C与钢轨的接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撑结构A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撑结构A轴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轨撑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轨撑结构倒棱角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轨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9为图7轨撑结构的轴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轨撑结构B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轨撑结构B轴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0轨撑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0轨撑结构倒棱角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轨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3轨撑结构的轴侧图;
图中:1-道岔基本轨,2-轨撑本体,3-道岔尖轨,4-道岔铁垫板,5-轨撑固定系统,6-轨撑横向调整系统,7-轨下弹性垫层,8-板下弹性垫层,9-调高垫层,10-铁垫板锚固系统,a-钢轨轨头下颚,b-钢轨轨腰,c-钢轨轨肢上表面,11-轨撑前撑板,12-轨撑后撑板,13-轨撑加强侧板,14-轨撑横向筋板,1401-矩形槽,15-倒棱角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4-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6、图12所示)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具有轨撑本体2,所述轨撑本体2由一体成型的一个轨撑前撑板11、一个轨撑后撑板12、两个轨撑加强侧板13和一个轨撑横向筋板14组成。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稳定,支撑牢固可靠。竖向设置的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与轨撑后撑板12之间通过轨撑横向筋板14连为一体。轨撑横向筋板14提供过度和支撑以及传力作用。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与轨撑横向筋板14之间设有前后对称且为三角形的轨撑加强侧板13。轨撑加强侧板13起到加强支撑作用。所述轨撑本体2工作面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同时接触。本实用新型轨撑本体确保其与钢轨轨头下颚、钢轨轨腰、钢轨轨肢上表面同时接触,增加轨撑与钢轨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大轨撑本体支撑能力,避免出现横向抗冲击力不足的问题,避免钢轨过大横向位移问题的出现,提高转辙器框架的保持力,从而增强道岔抗横向冲击能力,解决既有轨撑结构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保持转辙器框架,提高道岔结构稳定性。
(如图7至图9以及图13至图1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上颚、下颚部位分别倒棱角处理15,所述倒棱角处理15的斜度为15°~25°。本实用新型为方便现场安装,在保持原设计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轨撑前支撑板上、下额部位进行倒棱处理,棱角斜度控制在15°~25°,在确保在轨撑与钢轨轨头下颚、钢轨轨腰、钢轨轨肢上表面等同时接触,且不影响轨撑工作性能发挥,性能结构优良,同时方便现场安装。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轨撑本体2用铸造碳钢或球墨铸铁铸造成型,或采用碳素结构钢组焊成型。
(如图4、图5,以及图10、图1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轨撑前撑板11厚度为15~25mm,所述轨撑前撑板11外轮廓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轮廓一致,即保证贴合支撑面积,增大结构支撑强度。
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轨撑后撑板12厚度为20~30mm;即厚于轨撑前撑板11厚度。所述轨撑后撑板12上部制有轨撑固定系统安装面;该结构与现有结构不冲突。所述轨撑后撑板12底部与道岔铁垫板14接触,该结构与现有结构也不冲突,从而保证轨撑本体的通用性、适配性。即本实用新型轨撑后撑板12上部可以为轨撑固定系统提供安装面,轨撑后撑板12底部与铁垫板4接触,以确保轨撑固定系统有效发挥固定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轨撑加强侧板13厚度为15~20mm;即采用较薄的厚度。所述轨撑加强侧板13用于对轨撑前撑板11和轨撑横向筋板14结构加强。本实用新型轨撑加强侧板13为轨撑前撑板11和轨撑横向筋板14进行结构加强,以提高轨撑抗横向力能力。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厚度在15~20mm;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连接轨撑前撑板11和轨撑后撑板12,且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用于确保轨撑本体2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传力。即保证结构支撑强度的基础上,实现力的传递。
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设置有矩形槽1401,所述矩形槽1401用于安装轨撑固定系统5和轨撑横向调整系统6。即不影响现有结构零部件的装配。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为方便现场安装,在保持原设计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轨撑前支撑板上、下额部位进行倒棱处理,棱角斜度控制在15°~25°,在确保在轨撑与钢轨轨头下颚、钢轨轨腰、钢轨轨肢上表面等同时接触,且不影响轨撑工作性能发挥,性能结构优良,同时方便现场安装。
本实用新型轨撑本体可直接替换既有轨撑,互换性高,不影响钢轨件、铁垫板、轨撑固定系统、垫板锚固系统、轨下、板下弹性垫层、垫板调高系统的安装;可直接用于更换既有轨撑结构,不会影响其它零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加轨撑与钢轨接触面积,有效增大支撑能力,提高转辙器框架保持力,增强道岔抗横向冲击能力,提高道岔结构稳定性;可直接替换既有轨撑,互换性高,不影响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适合推广普及。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具有轨撑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本体(2)由一体成型的一个轨撑前撑板(11)、一个轨撑后撑板(12)、两个轨撑加强侧板(13)和一个轨撑横向筋板(14)组成;竖向设置的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与轨撑后撑板(12)之间通过轨撑横向筋板(14)连为一体;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与轨撑横向筋板(14)之间设有前后对称且为三角形的轨撑加强侧板(13);所述轨撑本体(2)工作面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同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前撑板(11)上颚、下颚部位分别倒棱角处理(15),所述倒棱角处理(15)的斜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本体(2)用铸造碳钢或球墨铸铁铸造成型,或采用碳素结构钢组焊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前撑板(11)厚度为15~25mm,所述轨撑前撑板(11)外轮廓与钢轨上颚、轨腰、下颚轮廓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后撑板(12)厚度为20~30mm;所述轨撑后撑板(12)上部制有轨撑固定系统安装面;所述轨撑后撑板(12)底部与道岔铁垫板(4)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加强侧板(13)厚度为15~20mm;所述轨撑加强侧板(13)用于对轨撑前撑板(11)和轨撑横向筋板(14)结构加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厚度在15~20mm;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连接轨撑前撑板(11)和轨撑后撑板(12),且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用于确保轨撑本体(2)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传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新型接触式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横向筋板(14)设置有矩形槽(1401),所述矩形槽(1401)用于安装轨撑固定系统(5)和轨撑横向调整系统(6)。
CN202322721905.5U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Active CN220977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1905.5U CN220977549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1905.5U CN220977549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7549U true CN220977549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9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1905.5U Active CN220977549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7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8373A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的扣件系统
WO2013060094A1 (zh)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CN220977549U (zh)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CN206599705U (zh) 一种无碴有挡肩高速扣件
CN117403484A (zh) 一种新型接触式轨撑
CN201077936Y (zh) 无碴轨道扣件
CN211596202U (zh) 一种槽型轻轨枕
CA1258258A (en) Drawba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rail cars
CN204959485U (zh) 一种钢轨扣件及钢轨扣件系统
CN216739072U (zh) 大轴重道岔扣件
CN207891655U (zh) 铁路道岔合金钢心轨组合式辙叉
CN223017315U (zh) 一种双块式轨枕
CN222961828U (zh) 一种用于道岔区的滑床台板结构及其扣压系统
CN204472934U (zh) 一种牵引车鞍座连接板
CN211228084U (zh) 一种减振降噪桥梁伸缩装置
CN220884379U (zh) 一种转向架弹性导框磨耗板
CN209779351U (zh) 一种调距扣板及扣件
CN214831543U (zh) 一种新型尼龙挡板座
CN223017321U (zh) 一种固定型组合辙叉用底板结构
CN217710113U (zh) 一种轨道连接件
CN211947722U (zh) 一种用于磨损铁轨连接的鱼尾板
CN212076089U (zh) 一种t型电梯导轨
CN113914152B (zh) 一种轨道减振器
CN214450104U (zh) 板弹簧垫板、悬架系统和车辆
RU225370U1 (ru) Подкладка с подушкой рельсового скрепления для уравнительного прибо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