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7337U -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7337U
CN220967337U CN202321897010.0U CN202321897010U CN220967337U CN 220967337 U CN220967337 U CN 220967337U CN 202321897010 U CN202321897010 U CN 202321897010U CN 220967337 U CN220967337 U CN 220967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verse
assembly
sleev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70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卢旭华
高忠亚
袁金灿
吴冀
王璨
邱有才
关珍珍
武铮强
刘陈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8970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7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7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7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横向撑开结构、第二横向撑开结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和第二纵向撑开结构;第一横向撑开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管、第一左侧旋转组件、第一横向撑开组件、第一右侧旋转组件和第二套管;第二横向撑开结构与第一横向撑开结构相同;第一纵向撑开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阻挡板,纵向撑开组件以及锁定组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二纵向撑开结构和第一纵向撑开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通过调节撑开结构,可使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调整椎体撑开的距离和角度,快速锁定锥体撑开位置,从而实现胸腰椎骨折的撑开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是指病人在严重外伤的情况下发生的脊柱损伤,通常会发生压缩性骨折或者爆裂性骨折,以及关节脱位。胸腰椎体均具有承重作用,且椎体前方更易受到损伤,因此当发生严重骨折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后凸畸形改变,这通常需要手术进行干预,而对椎体的撑开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手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相应的手术操作器械仍需改进。现有常规椎体撑开器械通常不能随意调节椎体撑开距离和角度,以满足不同患者病情的需要,而这通常会导致手术的失败。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及降低手术风险,亟需设计一种新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撑开复位器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其通过旋转结构、撑开组件及锁定组件,可快速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椎体撑开的距离和角度,同时快速锁定撑开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包括:
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上方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和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
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管11、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第一右侧旋转组件14和第二套管15;
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套管21、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和第四套管25;
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阻挡板31,设置在所述阻挡板内侧的纵向撑开组件34以及锁定组件35、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3;所述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和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11和所述第二套管1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均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的外部;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包括第一侧方铰链121、第一旋转关节122和第一手动螺母123;所述第一套管11通过第一侧方铰链121与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相连,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套管1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手动螺母123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和所述第二右侧旋转组件1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包括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第一外壳1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的第一固定连接组件1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一旋钮135、第一连接杆136以及其下端的第一螺母137;所述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33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136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柱138,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外壳,且所述第一齿轮柱138与所述第一齿轮杆1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柱138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杆131内的齿轮在第一中空管1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的撑开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套管21和所述第四套管2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外部;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包括第二侧方铰链221、第二旋转关节222和第二手动螺母223;所述第三套管21通过第二侧方铰链221与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相连,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套管2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二手动螺母223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和所述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包括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第二外壳2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第二固定连接组件2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二旋钮235、第二连接杆236以及其下端的第二螺母237;所述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33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236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柱238,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二齿轮柱238与所述第二齿轮杆2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所述第二旋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柱238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杆231内的齿轮在第二中空管2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的撑开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旋转连接柱,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为垫片,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撑开组件34包括第三齿轮杆341、第三旋钮343、第三外壳344;所述第三旋钮343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上的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柱345;
所述锁定组件35包括手动拨片351,和所述手动拨片活动连接的拨片底座352,
通过按下手动拨片来带动所述第三旋钮343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位置的调节,通过抬起所述手动拨片351来锁定撑开复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外壳344上表面设置有一开窗区域,所述手动拨片351穿过这一开窗区域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螺杆51、设置在所述螺杆51尾部的螺纹手柄52、设置在所述螺杆51顶部的手柄57、设置在螺纹手柄尾部的圆柱凸起53、与所述圆柱凸起相匹配的圆柱凹陷54、设置在所述圆柱凹陷外部的螺钉胃部55、以及设置在所述螺钉胃部的螺钉头部56;所述述圆柱凸起53内嵌在所述圆柱凹陷54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设置了旋转结构、横向和纵向撑开杆以及锁定组件,医生能够根据不同患者骨折脱位的程度在多个方向上调整锥体撑开的位置及角度,通过手动旋转旋钮及调节手动拨片即可实现椎体撑开复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其具有灵活性好、实用性强、快捷方便的特点,可满足绝大多数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撑开复位要求,有效提高手术疗效,更好地恢复患者的最佳生理曲线,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横向撑开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横向撑开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横向撑开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横向撑开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弓根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在腰椎部位使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在腰椎部位使用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
参见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撑开复位装置,包括:
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1上方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和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
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管11、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第一右侧旋转组件14和第二套管15;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和第一右侧旋转组件14可分别实现所述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5在与脊柱垂直的平面内旋转;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可以实现椎体的撑开复位;
其中,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套管21、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和第四套管25;
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1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阻挡板31,设置在所述阻挡板内侧的纵向撑开组件34以及锁定组件35、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3;通过调节所述纵向撑开组件34,并同时调节所述锁定组件35可以实现椎体的撑开复位。
所述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和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撑开复位提拉装置通过设置旋转结构和横向及纵向撑开杆,使得医生能够根据不同患者骨折脱位的程度在多个方向上调整锥体撑开的位置及角度,从而在临床使用中可以恢复患者最佳的生理曲线,提高手术疗效,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具体的,所述第一套管11和所述第二套管1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均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的外部;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包括第一侧方铰链121、第一旋转关节122和第一手动螺母123;所述第一套管11通过第一侧方铰链121与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相连,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套管1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手动螺母123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和所述第二右侧旋转组件14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包括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第一外壳1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的第一固定连接组件1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一旋钮135、第一连接杆136以及其下端的第一螺母137;所述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33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136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柱138,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外壳,且所述第一齿轮柱138与所述第一齿轮杆1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柱138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杆131内的齿轮在第一中空管1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的撑开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套管21和所述第四套管2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外部;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包括第二侧方铰链221、第二旋转关节222和第二手动螺母223;所述第三套管21通过第二侧方铰链221与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相连,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套管2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二手动螺母223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和所述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包括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第二外壳2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第二固定连接组件2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二旋钮235、第二连接杆236以及其下端的第二螺母237;所述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33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236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柱238,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二齿轮柱238与所述第二齿轮杆2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所述第二旋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柱238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杆231内的齿轮在第二中空管2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的撑开和闭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旋转连接柱,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为垫片,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撑开组件34包括第三齿轮杆341、第三旋钮343、第三外壳344;所述第三旋钮343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上的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柱345;
所述锁定组件35包括手动拨片351,和所述手动拨片活动连接的拨片底座352,
通过按下手动拨片来带动所述第三旋钮343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位置的调节,后通过抬起所述手动拨片351来锁定撑开复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外壳344上表面设置有一开窗区域,所述手动拨片351穿过这一开窗区域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接触。
进一步参见图11,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螺杆51、设置在所述螺杆51尾部的螺纹手柄52、设置在所述螺杆51顶部的手柄57、设置在螺纹手柄尾部的圆柱凸起53、与所述圆柱凸起相匹配的圆柱凹陷54、设置在所述圆柱凹陷外部的螺钉胃部55、以及设置在所述螺钉胃部的螺钉头部56;所述述圆柱凸起53内嵌在所述圆柱凹陷54内,所述圆柱手柄57在所述螺钉打入椎弓根后即取掉,供所述套管套设于其外部。
本实施例中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组装椎弓根螺钉,所述圆柱凸起53嵌入所述圆柱凹陷54内。如图12所示的,所述椎弓根螺钉5置入伤椎的上下相邻椎体内,每个椎体的双侧椎弓根均置入一枚椎弓根螺钉5,共计4枚,去除手柄57。如图13所示的,将第一套管11,第二套管15,第三套管21,第四套管25套在螺杆上,随后将圆柱手柄57装回螺杆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调节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通过旋转第一旋钮135调节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至合适长度,第一套管11在与人体矢状面的角度调节依赖第一旋转关节122,调节至合适角度时,通过第一手动螺母123锁定角度。所述第一纵向撑结构3和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的长度是根据不同椎体的同侧的两枚椎弓根螺钉间距所决定,按下手动拨片351,旋转第三旋钮343即可使341相对第三外壳344活动,以调节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的长度。当达到合适长度时,松开手动拨片351,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的长度即被锁定,同样的方法可调节第二纵向撑开结构。在摆放好撑开复位系统之后,稍松开第一手动螺母123,如图14所示,操作者通过将聚拢同侧椎弓根螺钉的手柄,对椎体前缘牵拉复位,锁紧第二手动螺母223和第一手动螺母123,按下手动拨片,旋转第三旋钮343,调节纵向撑开杆的长度,对压缩的椎体进一步复位。整套复位系统有多个调节机关以达到灵活复位的目的,从而使得被压缩的椎体恢复正常高度,以及后凸畸形的脊柱恢复生理曲线。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上方的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和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
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管(11)、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第一右侧旋转组件(14)和第二套管(15);
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套管(21)、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和第四套管(25);
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阻挡板(31),设置在所述阻挡板内侧的纵向撑开组件(34)以及锁定组件(35)、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3);所述第二纵向撑开结构(4)和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管(11)和所述第二套管(1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均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的外部;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包括第一侧方铰链(121)、第一旋转关节(122)和第一手动螺母(123);所述第一套管(11)通过第一侧方铰链(121)与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相连,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套管(1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手动螺母(123)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关节(122);
所述第一左侧旋转组件(12)和所述第一右侧旋转组件(1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包括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第一外壳(1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的第一固定连接组件(1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一旋钮(135)、第一连接杆(136)以及其下端的第一螺母(137);所述第一齿轮杆(131)、第一中空管(13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33)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136)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柱(138),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外壳,且所述第一齿轮柱(138)与所述第一齿轮杆(1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柱(138)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杆(131)内的齿轮在第一中空管(1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组件(13)的撑开和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套管(21)和所述第四套管(25)均为圆柱中空结构,用于套设在椎弓根螺钉外部;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包括第二侧方铰链(221)、第二旋转关节(222)和第二手动螺母(223);所述第三套管(21)通过第二侧方铰链(221)与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相连,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套管(21)在与脊柱平行的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二手动螺母(223)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旋转关节(222);
所述第二左侧旋转组件(22)和所述第二右侧旋转组件(24)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包括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第二外壳(233)、与纵向撑开结构相连第二固定连接组件(234)、旋转手柄上端的第二旋钮(235)、第二连接杆(236)以及其下端的第二螺母(237);所述第二齿轮杆(231)、第二中空管(23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33)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236)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柱(238),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二齿轮柱(238)与所述第二齿轮杆(231)上的齿轮啮合,通过旋转所述第二旋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柱(238)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杆(231)内的齿轮在第二中空管(232)内做横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组件(23)的撑开和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旋转连接柱,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与所述第一横向撑开结构(1)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为垫片,所述第一纵向撑开结构(3)与所述第二横向撑开结构(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撑开组件(34)包括第三齿轮杆(341)、第三旋钮(343)、第三外壳(344);所述第三旋钮(343)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上的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柱(345);
所述锁定组件(35)包括手动拨片(351),和所述手动拨片活动连接的拨片底座(352),
通过按下手动拨片(351)来带动所述第三旋钮(343)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三齿轮杆(341)位置的调节,通过抬起所述手动拨片(351)来锁定撑开复位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壳(344)上表面设置有一开窗区域,所述手动拨片(351)穿过这一开窗区域与所述第三齿轮杆(34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螺杆(51)、设置在所述螺杆(51)尾部的螺纹手柄(52)、设置在所述螺杆(51)顶部的手柄(57)、设置在螺纹手柄尾部的圆柱凸起(53)、与所述圆柱凸起相匹配的圆柱凹陷(54)、设置在所述圆柱凹陷外部的螺钉胃部(55)、以及设置在所述螺钉胃部的螺钉头部(56);所述述圆柱凸起(53)内嵌在所述圆柱凹陷(54)内。
CN202321897010.0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Active CN220967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010.0U CN2209673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010.0U CN2209673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7337U true CN220967337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7010.0U Active CN22096733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7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1097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and method of use
US9968386B2 (en) Systems for vertebral adjustments and rod reduction
JP4708794B2 (ja) 脊椎に外科処置を施すための伸延及び牽引システム
US7510567B2 (en) Spinal implants, insertio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use
EP3446662A1 (en) Medical device
CN112312851A (zh) 长度可调的模块化螺钉系统
CN105596040B (zh) Tlif手术通道椎间撑开器
WO2009085057A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the stabilization and fix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0117683B2 (en) Spinal rod locking holder
CN115444529A (zh) 用于椎管扩张成型的组合式支撑装置
CN220967337U (zh)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CN219700232U (zh) 一种脊柱后路旋转撑开加压矫形装置
US20200289165A1 (en) A screw-rod instrument specially used for posterior atlantoaxial vertebrae fixation
CN116889437A (zh) 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撑开复位装置
CN112155917A (zh) 一种用于临床骨科脊柱创伤的手术固定装置
CN211633537U (zh) 一种手掌骨骨折复位体外调节外固定装置
CN212234641U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CN114287860A (zh) 一种ube手术中的观察镜扶持器械
CN215778528U (zh) 一种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外固定装置
CN111529146A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CN207384281U (zh) 颈椎椎间定力撑开器
CN113693697B (zh) 骨块提拉系统及骨块提拉辅助器械、椎体固定板
CN221083773U (zh) 脊柱矫形术中延长器、牵引构件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CN114366192B (zh) 无创颈椎前路手术用椎体撑开装置
CN211409605U (zh) 一种多功能手法整复正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