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481U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3481U
CN220963481U CN202322579765.2U CN202322579765U CN220963481U CN 220963481 U CN220963481 U CN 220963481U CN 202322579765 U CN202322579765 U CN 202322579765U CN 220963481 U CN220963481 U CN 220963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fan assembly
equipmen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97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文
姚琦
周骋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97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3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3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3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和导流罩,所述壳体设置于设备箱体,并罩设在设备箱体的设备进风口,且所述壳体具有敞开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设备箱体限定出第一消声腔;所述导流罩位于所述壳体内,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导流罩具有进入口,所述导流罩与所述设备壳体限定出第二消声腔,且所述第一消声腔与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所述进入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可通过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形成多级共振消声结构,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能。

Description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隔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装置越来越普及,储能装置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储能装置通常由整流逆变组件、直流断路器、变压器、电容、电抗、控制单元等构成,存在大量发热器件,储能装置内部过热会影响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了满足散热需求,现有的储能装置大多通过在风道内部设置风机的方式来进行内部散热,但与此同时风机运行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噪声,尤其在居民生活区域,风机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相关技术中,储能装置的风机大多直接放置在设备进风口附近,导致风机运行噪声易传播至外界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声泄露和声污染,影响了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可通过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形成多级共振消声结构,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设备箱体和上述风机组件的储能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包括:壳体和导流罩,所述壳体设置于设备箱体,并罩设在设备箱体的设备进风口,且所述壳体具有敞开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设备箱体限定出第一消声腔;所述导流罩位于所述壳体内,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导流罩具有进入口,所述导流罩与所述设备壳体限定出第二消声腔,且所述第一消声腔与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所述进入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通过消声腔共振,可以对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起到良好的消除效果,且壳体和导流罩避免了散热运行部件直接裸露于设备进风口,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组件还包括:风机和弯头,所述风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口,所述弯头设置于所述壳体,遮挡所述敞开口,并相对所述壳体弯折,所述弯头限定出风道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进风口的横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消声腔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2,所述安装口的横截面积为S3,且满足S1、S3均小于S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板体、连接环以及安装部,所述板体与所述设备箱体相连,所述板体具有安装口,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口相连,以使所述安装部相较所述板体下沉、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安装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与所述风机的数量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的纵截面呈梯形,以使所述风机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中轴线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A满足:0°≤A≤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在远离所述安装口的方向上,开口尺寸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入口的横截面积为S4,所述第二消声腔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5,且满足S3、S4均小于S5,S4<S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罩邻近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段,所述倾斜板段在远离所述风道进风口的方向上,倾斜向上延伸以缓冲由所述风道进风口进入的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板段与水平面所成夹角B满足0°<B<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入口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口的中心交错设置,且所述进入口与所述安装口至少部分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罩、所述弯头、所述壳体的表面敷设有消音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设备箱体和风机组件,所述设备箱体具有连通的设备进风口和设备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构造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设备进风口一侧,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机倾斜角度0°的储能装置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图;
图4是图2中B-B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C-C截面图;
图7是图5中D-D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E-E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机倾斜角度为10°的储能装置侧视图;
图11是图10中F-F截面图;
图12是图10中G-G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板与风机配合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板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流罩示意图。
附图标记:
储能装置2;
壳体11,第一消声腔111;
风机12;
安装板13,板体131,连接环132,安装部133;
弯头14,风道进风口141;
导流罩15,第二消声腔151,倾斜板段152;
消音件16;
设备箱体21,设备出风口211,风腔212,模组22,电抗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2。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包括:壳体11和导流罩15。
其中,壳体11设置于设备箱体21,并罩设在设备箱体21的设备进风口,且壳体11具有敞开口,壳体11与设备箱体21限定出第一消声腔111;导流罩15位于壳体11内,并罩设于设备进风口,导流罩15具有进入口,导流罩15与设备壳体11限定出第二消声腔151,且第一消声腔111与第二消声腔151通过进入口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设备可以是需要通过空气流通进行散热的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也可以是需要通过空气流通进行空气处理的设备,例如空气调节器、净化器等。
具体地,壳体11罩设在设备箱体21的设备进风口,且壳体11具有敞开口,从而气流可经壳体11的敞开口流至设备进风口,此过程中气流先流经第一消声腔111,再通过进入口流经第二消声腔151,而导流罩15位于壳体11内,导流罩15与壳体11的至少部分内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导流罩15和壳体11可共同形成多级共振消音结构,第一消声腔111与第二消声腔151可形成共振腔,从而通过共振,可以提升对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的消除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通过消声腔共振,可以对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起到良好的消除效果,且壳体11和导流罩15避免了散热运行部件直接裸露于设备进风口,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组件还包括:风机12和弯头14。
其中,风机12通过安装板13安装于设备进风口,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弯头14设置于壳体11,遮挡敞开口,并相对壳体11弯折,弯头14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风机12可以扰动气流,以对设备起散热降温作用,以保障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安装板13可以为平面结构,风机12可以通过直接安装在安装板13上的形式安装于设备进风口,以实现风机12的安装固定,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安装板13可对风机12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使风机12不会直接暴露在设备进风口处,从而提升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口可以为与风机12的风道的形状相仿或一致;本实施例中弯头14相对于壳体11弯折且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这样,一方面,从风道进风口141进入的气流可在弯头14的引导下,流入至壳体11的敞开口,可以通过弯头14进行气流缓冲,降低气流动能,以实现初步降噪。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弯头14构造为朝向远离壳体11方向凸出的弧形弯头14,弧形弯头14具有良好的防涡流性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风机组件的降噪性能。
如图3、图6及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为S1,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2,安装口的横截面积为S3,且满足S1、S3均小于S2。
具体地,弯头14限定出的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S1小于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安装板13的安装口的横截面积S3小于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由于风机12运行时,气流依次流经风道进风口141、第一消声腔111、安装口,因此,通过将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S1、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和安装口的横截面积S3间的大小关系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风道进风口141与第一消声腔111间形成横截面扩张的第一气流进入通道、第一消声腔111与安装口间形成横截面收缩的第一气流流出通道,这样,一方面,利用膨胀式消声原理,通过设置流道横截面大小突变,让气流得以膨胀减小气压后再进入风道,可以减小气压差,从而实现消除风噪;另一方面,通过风道进风口141、第一消声腔111及安装口可共同配合形成能反射声源的第一共振腔,以起消声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风机组件的降噪效果。
如图12-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板体131与设备箱体21相连,板体131具有安装口,连接环132的一端与安装部133相连,连接环132的另一端与安装口相连,以使安装部133相较板体131下沉、风机12位于安装口下方。
具体地,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连接环132和安装部133。其中,板体131与设备箱体21相连,板体131具有安装口,板体131可保障安装口与第一消声腔111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性能;连接环132的一端与安装部133相连,连接环132的另一端与安装口相连,连接环132使得安装部133相较板体131下沉,风机12安装于安装部133后,风机12位于安装口下方,即有风机12与安装口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当风机12运行时,位于安装部133与安装口间的连接环132可对进入安装口的气流起导流及过渡作用,进而有利于保证气流流量,并提升风机12叶片工作时的防涡流性能,实现增强风机12叶片的降噪效果。另外,连接环132及板体131自身也可对风机12起一定的隔音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风机组件的隔音降噪性能。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和安装部133,板体131与设备箱体21相连且形成有安装口,安装部133的一端与板体131连接,风机12安装于安装部133以实现与设备箱体21进行固定安装,安装部133的一端与板体131直接连接的方式,使得风机12与设备箱体21间结构紧凑,有利于风机组件及设备箱体21的体积优化及轻量化。
在实际应用中,板体131、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三者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一个部件,例如,由一块板材冲压支撑;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如由板体131、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这三个构件组合连接成一个部件。板体131还可以与连接环132为一体式结构,或者,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在安装板13为单独部件,即不与连接环132为一体式结构时,安装板13的数量可以与风机12的数量一致。
具体地,风机12的数量构造为至少一个,通过改变风机12的数量可以实现控制风机12的风量,以满足设备不同的降温效率及效果需求。安装板13的数量构造为与风机12的数量一致,每个风机12可通过对应的安装板13实现在设备箱体21上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安装板13的数量与风机12的数量一致,一方面,使得每个风机12可独立通过对应的安装板13进行安装,从而提升了单个风机12的拆卸及维护便利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安装板13的数量与风机12的数量一致,使得当风机12的数量构造为一个以上时,风机12间的布局定位可通过安装板13间的限位实现,从而提高了风机12的安装位置控制精准性,提高了风机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环132的纵截面呈梯形,以使风机12倾斜设置于安装板13。
具体地,连接环132的纵截面构造为梯形,以使得风机12倾斜设置于安装板13上。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板13上风机12的倾斜角度不同,风机12的出风方向及出风覆盖范围也不同,因此,通过设置连接环132的纵截面呈梯形,以使风机12倾斜设置于安装板13,从而风机12的出风风向及覆盖范围可通过调整连接环132及安装板13的倾斜角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风机12风量的分配合理性,提升设备箱体21内的温度均匀性,进而提升了风机组件及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机12与安装板13的数量分别构造为两个,连接环132在远离安装口的方向上靠近圆心倾斜设置,两个风机12在连接环132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背离彼此的方向进行出风,以实现在保障风机12出风量的同时,提高风机12对风机12下方的其他部件的散热降温均匀性。
示例性地,在风机12构造为两个时,两个风机12的中轴线可以与竖直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二者呈八字形设置,有利于提升对模组22边缘的冷却效果,较现有技术中风机12都是竖直向下直吹式,会导致模组22中间部位的冷却强度大,外周边缘的冷却效果相对较差,本实施例中风机12呈八字形设置可以提高外周边缘的冷却效果,使得模组22冷却更加均匀,冷却效率及效果更好。
风机12的数量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时,则三个风机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为自安装板13向斜下方向外呈放射状设置,这样,风机12的中轴线不正对模组22的中心吹风,多个风机12风力的叠加可以保证模组22中心部位的散热强度,从而可以在保证散热强度的同时扩大散热范围,进一步优化散热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组22为设置于储能装置2内的部件,模组22可具有储能及输送能量的作用,以保障储能装置2的正常工作,模组22位于风机12下方,风机12可对模组22散热以保证储能装置2的高效工作。
如图4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12的中轴线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A满足:0°≤A≤90°。
具体地,调整风机12的倾斜角度可实现控制风机12具有不同的出风方向及出风覆盖范围,因此,通过将风机12的倾斜角度A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风机12具有良好的出风方向及范围,从而实现了设备内部件的散热降温需求不同时,风机12能在各个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控制出风风向和范围,提升风机12对设备内部件的降温效率和效果,进而优化了风机组件的工作性能。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机12的倾斜角度构造为10°,以实现风机12具有合适的出风方向及范围,提升风机12风量的分配合理性,进一步保证设备箱体21内各部件的温度均匀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机12的倾斜角度构造为0°,即风机12安装方向竖直向下,以实现风机12可竖直向风机12下方的部件出风,提升对风机12下方部件的降温效率及效果。
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环132在远离安装口的方向上,开口尺寸逐渐减小。
具体地,连接环132在远离安装口的方向上靠近圆心倾斜,即有连接环132的内表面构造为,在远离安装口的方向上朝向靠近风机12方向倾斜的斜面,从而当气流从第一消声腔111流至安装口后,连接环132的内表面可对进入安装口的气流起整流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气流流向的控制精准性,提升了风机12的工作效率及效果。
如图3、图6及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入口的横截面积为S4,第二消声腔15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5,且满足S3、S4均小于S5,S4<S2。
具体地,导流罩15的进入口的横截面积S4与安装口的横截面积S3,分别小于第二消声腔151的最大横截面积S5,且导流罩15的进入口的横截面积S4小于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由于风机12运行时,气流在流经第一消声腔111后,依次流经进入口、第二消声腔151、安装口,因此,通过将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安装口的横截面积S3、进入口的横截面积S4和第二消声腔151的最大横截面积S5间的大小关系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进入口与第二消声腔151间形成横截面扩张的第二气流进入通道、第二消声腔151与安装口间形成横截面收缩的第二气流流出通道,从而进入口、第二消声腔151及安装口可共同配合形成能反射声源的第二共振腔,且可以减小气压差,以提升消声作用,进而实现增强风机组件的降噪效果。类似地,进入口的横截面积S4小于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S2,使得第一消声腔111可与进入口间形成横截面收缩的第三气流流出通道,可以保证第一消声腔111具有良好的消声作用。
如图3、图6、图12及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流罩15邻近风道进风口14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段152,倾斜板段152在远离风道进风口141的方向上,倾斜向上延伸以缓冲由风道进风口141进入的气流。
具体地,倾斜板段152具有一定的坡度,当气流从风道进风口141流入第一消声腔111时,倾斜板段152可对气流起缓冲作用及整流过渡作用,倾斜板段152可以降低高速气流的速度梯度,抑制进风口处涡流的产生,从而有效提高了风量,且提升了风机组件对风机12的防宽频涡流噪声性能,进而实现了优化风机12和风机组件的工作性能和降噪性能。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倾斜板段152与水平面所成夹角B满足0°<B<90°。
具体地,风机12运行时,气流需经风道进风口141流入第一消声腔111,并从第一消声腔111继续流向第二消声腔151,以保证风机12的正常工作,因此,通过将倾斜板段152与水平面间的夹角B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倾斜板段152能具有合适的坡度范围,从而保证了在倾斜板段152对气流能起良好缓冲作用的同时,气流能具有良好的流通顺畅性,进而有助于提升风机12工作效率。
如图5-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口的中心与安装口的中心交错设置,且进入口与安装口至少部分间隔开。
具体地,进入口的中心与安装口的中心交错设置,进入口与安装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可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这样,可使气流从风道进风口141经第一消声腔111流向设备进风口的距离变长,从而有利于延长声波的传递路径,实现增强第一消声腔111及第二消声腔151对气流的消声作用,进一步优化风机组件对风机12的降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入口可以位于导流罩15顶部远离风道进风口141的一端,即如图6所示的进入口的中心位于安装口中心的右侧,以延长流道,提升降噪效果;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入口也可以位于导流罩15顶部靠近风道进风口141的一端,即进入口的中心位于安装口中心的左侧,以延长流道,提升降噪效果。
示例性地,进入口与安装口两者中心线的垂直连线可以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行,第一方向为水平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宽度方向,进入口与安装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进入口与安装口两者中心线的垂直连线也可以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具有夹角,且二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进入口的中心与安装口的中心交错设置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本申请中进入口与安装口的布置位置不局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入口的中心与安装口的中心也可以正对设置。
如图3、图6及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流罩15、弯头14、壳体11的表面敷设有消音件16。
具体地,消音件16可起阻性吸声作用,在气流从风道进风口141流入,并依次流经弯头14、第一消声腔111、第二消声腔151、安装口的过程中,位于导流罩15、弯头14、壳体11上的消音件16可分别进行吸音降噪,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风机组件的消音降噪性能。
优选地,消音件16设置于导流罩15、弯头14及壳体11的内表面,以保证风机组件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消音件16构造为吸音棉,由于吸音棉具有吸音率高、隔音性能好、耐久性好、安装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因此,通过将消音件16构造为吸音棉,有助于提升风机组件的降噪性能、工作可靠性,并节省经济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消音件16通过胶粘实现安装,以提升消音件16的安装便利性,并节省成本。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包括壳体11、导流罩15、风机12、弯头14及消音件16。壳体11设置于设备箱体21,并罩设在设备箱体21的设备进风口,且壳体11具有敞开口,壳体11与设备箱体21限定出第一消声腔111;导流罩15位于壳体11内,并罩设于设备进风口,导流罩15与设备壳体11限定出第二消声腔151,且第一消声腔111与第二消声腔151通过进入口连通;风机12通过安装板13安装于设备进风口,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弯头14设置于壳体11,遮挡敞开口,并相对壳体11弯折,弯头14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本实用新型中风机12运行时,在风机12将气流导入设备箱体21的过程中,弯头14可改变气流流向以起消声作用;壳体11、导流罩15及设备箱体21形成的第一消声腔111和第二消声腔151可形成多级共振消声结构,并能对气流膨胀减压,有效降低气动噪音,且导流罩15自身也具有良好的隔音作用;安装板13使得风机12位于安装口下方,实现了安装板13对风机12具有良好的防声泄露性能;消音件16进一步加强了风机组件的阻性吸声作用。因此,在壳体11、风机12、弯头14、导流罩15及消音件16的配合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机组件可通过多种方式、多条途径、多重级数实现对风机12进行隔音降噪,从而实现了提升风机组件对设备箱体21整体的降噪效果。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2。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2包括设备箱体21和风机组件。其中,设备箱体21具有连通的设备进风口和设备出风口211,气流可从设备进风口流入设备箱体21,再从设备出风口211流出设备箱体21,以保障风机12的正常工作;风机组件构造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置于设备进风口一侧,并罩设于设备进风口,以实现风机组件可对设备箱体21起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2包括设备箱体21和风机组件,因此,该储能装置2中的风机组件具有壳体11、导流罩15、第一消声腔111、第二消声腔151及安装板13,以实现对风机12运行时进行良好的消声降噪,从而提升了储能装置2的防声泄露性能和防声污染性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还包括电抗器23,设备箱体21内形成有风腔212,模组22和电抗器23分别收容于风腔212内且在风腔21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电抗器23可起改变电流及电压分布作用,以保障储能装置2的正常工作,风机12可对储能单元及电抗器23进行散热降温,以保证储能装置2的高效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设置于设备箱体(21),并罩设在设备箱体(21)的设备进风口,且所述壳体(11)具有敞开口,所述壳体(11)与所述设备箱体(21)限定出第一消声腔(111);
导流罩(15),所述导流罩(15)位于所述壳体(11)内,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导流罩(15)具有进入口,所述导流罩(15)与所述壳体(11)限定出第二消声腔(151),且所述第一消声腔(111)与所述第二消声腔(151)通过所述进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2)和弯头(14),所述风机(12)通过安装板(13)安装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所述弯头(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遮挡所述敞开口,并相对所述壳体(11)弯折,所述弯头(14)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2,所述安装口的横截面积为S3,且满足S1、S3均小于S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所述板体(131)与所述设备箱体(21)相连,所述板体(131)具有安装口,所述连接环(13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133)相连,所述连接环(13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口相连,以使所述安装部(133)相较所述板体(131)下沉、所述风机(12)位于所述安装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板(13)的数量与所述风机(12)的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32)的纵截面呈梯形,以使所述风机(12)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的中轴线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A满足:0°≤A≤9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32)在远离所述安装口的方向上,开口尺寸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口的横截面积为S4,所述第二消声腔(15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5,且满足S3、S4均小于S5,S4<S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5)邻近所述风道进风口(14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段(152),所述倾斜板段(152)在远离所述风道进风口(141)的方向上,倾斜向上延伸以缓冲由所述风道进风口(141)进入的气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段(152)与水平面所成夹角B满足0°<B<90°。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口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口的中心交错设置,且所述进入口与所述安装口至少部分间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5)、所述弯头(14)、所述壳体(11)的表面敷设有消音件(16)。
14.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箱体(21),所述设备箱体(21)具有连通的设备进风口和设备出风口;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设备进风口一侧,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
CN202322579765.2U 2023-09-21 2023-09-21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Active CN220963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9765.2U CN220963481U (zh) 2023-09-21 2023-09-21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9765.2U CN220963481U (zh) 2023-09-21 2023-09-21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3481U true CN220963481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9765.2U Active CN220963481U (zh) 2023-09-21 2023-09-21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3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63481U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WO2023279817A1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3064087U (zh) 消音器及使用该消音器的空气冷却器
CN213808153U (zh)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3066275U (zh) 取暖器
CN210201282U (zh) 一种可移动电站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15646530U (zh) 电机风冷引风装置
CN219529144U (zh) 一种冷热分舱式静音车载发电机组
CN219064199U (zh) 一种冷却塔降噪装置及系统
CN214700889U (zh) 机箱及抽油烟机
CN221347416U (zh) 一种新型直流贯流风机
CN110749206A (zh) 一种直流输电用混流式低噪声闭式冷却塔
CN217873437U (zh) 一种高风压蜗壳
CN218722218U (zh) 一种空调内消声降噪装置
CN214221601U (zh) 风机装置及使用风机的电器
CN220581350U (zh) 一种降噪涡壳结构及变频机
CN210239986U (zh) 增压罗茨鼓风机
CN216111339U (zh) 蜗壳、风机及油烟机
CN21899182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空气压缩机
CN117427251B (zh) 风舱结构、风机装置及呼吸机
CN219452438U (zh) 一种空气悬浮高速离心式鼓风机
CN217652968U (zh) 一种连接机构及油烟机
CN215176013U (zh) 一种泳池热泵机及其出风结构
CN220850043U (zh) 罗茨风机消音器
CN212003766U (zh) 一种厨房用离心通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