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2095U -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2095U
CN220962095U CN202323076054.XU CN202323076054U CN220962095U CN 220962095 U CN220962095 U CN 220962095U CN 202323076054 U CN202323076054 U CN 202323076054U CN 220962095 U CN220962095 U CN 220962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ght
housing
connecting par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60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伟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60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2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2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2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属于摄影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头模组和光学模组;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第一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光源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效透镜,第二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光口和出光口,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其实现光学模组与灯头模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能产生不同光效的光学模组。

Description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摄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背景技术
在现今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中,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络晒图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见的网络互动方式;而为了能得到效果更好的视频或照片,现在人们在拍摄视频、照片或进行网络直播时,往往需要利用摄影摄像灯光进行补光;而现在人们进行拍摄视频、照片或进行网络直播的场所已经不限于在室内,故其需要利用到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但现有的便携是摄影摄像灯,为了满足其便携要求,其体积比较小,因此其功能也较为简单,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光效需求,其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摄影摄像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光效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包括: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效透镜,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光口和出光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使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
可选地,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上;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以接入或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可选地,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不受外力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将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径向贯穿;所述拆卸孔可供外部顶针穿过,以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一壳体安装移动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导向斜角将逐渐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凹陷位,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端套在所述凹陷位上,以使所第一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相平齐。
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光源和混光腔,所述混光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开口端的一侧,所述混光腔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光腔对应所述光效透镜布置;所述混光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所述光效透镜避让位可容置部分光效透镜;所述透镜的后端也设有向内凹陷的混光腔避让位,以供所述混光腔进入。
可选地,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电源组件和散热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后方,所述散热件用于产生散热气流对所述光源组件散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包括灯头模组和光学模组;其中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光效透镜,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出光口射出。
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来实现光学模组与灯头模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能产生不同光效的光学模组。例如不同折射率的光学模组、具有柔光效果的光学模组、只能通过单色光的光学模组等等,其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的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摄影摄像灯的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的拆卸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的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的连接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摄影摄像灯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摄影摄像灯的第三壳体与灯头模组拆卸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的拆卸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摄影摄像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摄影摄像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摄影摄像灯的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拆卸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摄影摄像灯的灯头模组与光学模组安装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摄影摄像灯;10、灯头模组;11、第一壳体;111、开口端;112、凹陷位;12、光源组件;121、光源;122、混光腔;123、腔体;124、光效透镜避让位;20、光学模组;21、第二壳体;211、进光口;212、出光口;213、拆卸孔;22、光效透镜;221、混光腔避让位;23、导向斜角;30、装配组件;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弹性件;34、垫片;40、电源组件;50、散热件;60、顶针;70、第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100,其包括灯头模组10和设置在灯头模组10上的光学模组20。光学模组20与灯头模组10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对光学模组20进行更换,使摄影摄像灯100能发出不同的光效,以增加摄影摄像灯100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灯头模组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光源组件12。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为开口端111,光源组件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且光源组件12发出的光可通过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111射出。
本实施例的光学模组20包括第二壳体21和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部的光效透镜22。第二壳体21的两端开口形成进光口211和出光口212。
第二壳体21设有进光口2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111处。使第一壳体11可第一壳体11形成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光学模组20与灯头模组10可拆卸连接,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更换不同的光学模组20。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效透镜22具有多种,每种光效透镜22可产生不同的光效。例如:一些光效透镜22具体不同的折射率,一些光效透镜22具有不同的柔光度,一些光效透镜22具有不同的透光度等等。当用户需要摄影摄像灯100发出某种光效时,即可更换对应光效的光学模组20,以丰富产品的功能,便于用户的在不同环境的使用。
请参阅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2包括光源121和混光腔122。混光腔122设置在第一壳体11靠近开口端111的一侧。
混光腔122设有两端开口的腔体123,腔体123对应第二壳体21内的光效透镜22布置,使光源121发出的光线经过腔体123混合后,再从光效透镜22射出。
具体的,混光腔12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并且混光腔122所形成的腔体123正对光效透镜22设置。光源121为LED灯板,其固定在混光腔122的后侧,光源121从腔体123射出的光线能全部进入到光效透镜22中。
在本实施例中,混光腔122的外侧面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124,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124可容置部分光效透镜22。光效透镜22的后端也设有向内凹陷的混光腔避让位221,以供混光腔122进入。使第二壳体21与第一壳体11连接时,光效透镜22的部分区域可容置在光效透镜避让位124中,混光腔122可容置在混光腔避让位221中,以缩短了摄影摄像灯100的整体长度,有利于摄影摄像灯100的小型化。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影摄像灯100还包括电源组件40和散热件50。电源组件40设置在第三壳体70内,第三壳体70与第一壳体11可拆卸连接,且电源组件40与光源组件12电连接。散热件50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并位于光源组件12的后方,散热件50用于产生散热气流对光源组件12散热。
其中,第三壳体70与电源组件40构成供电部,而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三壳体7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供电部的快速拆卸更换,以使用户能更换不同的供电部为来为光源121供电。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也可以与第三壳体70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更换其内部的电源组件40来实现供电电源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40为可拆卸的电池,电池采用的是标准的可充电的七号电池。当电池电量耗尽时,使用人员可通过充电接口来对电源充电或者直接更换电池,使摄影摄像灯100能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不会因为电量不足而无法使用。
本实施例的散热件50为内置的散热风扇,对应的,第一壳体11上设有相对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散热风扇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并设置在电源组件40与光源121之间。其产生的散热气流可将电源组件40与光源121上的热量快速的带出,以防止摄影摄像灯100过热。
请参阅图1和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111设有凹陷位112,第二壳体21的进光口211一端可套设在该凹陷位112上,使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与第二壳体21的外侧面相齐平。
具体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均呈圆柱形,在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111外侧向内凹以形成凹陷位112。第二壳体21的进光口211一端能套在凹陷位112上,通过凹陷位112来连接第二壳体21,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能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其外表美观形状规则且不向外凸起,便于携带和收纳。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摄影摄像灯100还包括装配组件30,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之间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装配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上。第二连接部32设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侧面上。其中,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相互对应,且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拆卸连接,使第二壳体21和第一壳体11的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可为相互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之间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也可为相互匹配的弹性卡扣,通过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的相互卡接来实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也可设置为相互匹配的摩擦圈,通过对应的摩擦圈套接相来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为销钉,其活动的穿设在第一壳体11的凹陷位112处的通孔上,并可沿第一壳体11的径向移动。第二连接部32为凹设在第二壳体21上的槽结构。
当第一连接部31沿径向向外移动并伸出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时,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容置于第二连接部32内,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锁定,使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相互固定。
当第一连接部31沿径向向内移动并缩回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时,所一连接部脱离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相互解锁,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可拆卸。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1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部31的凹陷位112处。对应的第二壳体21的内侧面设有两个与第一连接部3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可沿径向移动来与第二连接部32嵌合或脱离嵌合,来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的锁定和解锁。整个固定方式简单,且牢固,便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制造,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连接部31的驱动方式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来实现第一连接部31自动伸出或者缩回。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装配组件30还包括弹性件33。弹性件3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一壳体11之间。弹性件33用于驱动第一连接部31复位,使第一连接部31在不受外力情况下,保持伸出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的状态。
具体的,弹性件33为弹簧,弹簧套在第一连接部31上,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1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1相抵接。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将推动第一连接部31向外凸出,以使第一连接部31外端部能挤压第二壳体21上的第二连接部32,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相互固定。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上还设有与第一连接部31对应的拆卸孔213。拆卸孔213将第二壳体21的侧壁径向贯穿。拆卸孔213可供外部顶针60穿过,以抵接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使第一连接部31沿第一壳体11的径向向内移动,至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与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齐平。
本实施通过设置在第二壳体21上的拆卸孔213,来供顶针60穿过。顶针60能抵压第一连接部31,使第一连接部31上的弹性件33进一步压缩,并将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压缩回第一壳体11内,使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相互脱离解锁,以实现光学模组20和灯头模组10之间的拆卸。
通过拆卸孔213、顶针60、弹性件33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第一连接部31的径向移动,进而拆卸灯头模组10和光学模组20。整个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可有效的降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制造难度;并且造成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拆卸时的强制损坏,便于光学模组20和灯头模组10的拆卸。使用人员可快速的更换光学模组20,以达到更换不同的光效效果的光学模组20的目的。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2沿第二壳体21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腰型凹槽。第一连接部31可沿第二连接部32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具体的,第二连接部32为凹设在第二壳体21内侧面并沿第二壳体2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腰型槽。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部可伸入到第二连接部32中,并在第二连接部32内部移动。第二壳体21沿第一壳体11的轴向方向左右移动,使第二壳体21在第一壳体11的前端进行伸缩,以带动第二壳体21内的光效透镜22远离或者靠近光源组件12,进而调整光源组件12从出光口212射出的光线角度。其可改变摄影摄像灯100的光照面积,以此丰富产品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部32的延伸长度与第一壳体11上A点与B点距离相等,以实现对光学模组20的移动距离的限制。使第二壳体21可在第一壳体11上的A点与B点之间来回移动。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的内端部还设有垫片34,垫片34位于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之间,以防止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壳体11相互脱离。
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拆卸孔213对应第二连接部32所形成的腰型孔靠近进光口211的端部设置。即拆卸孔21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2靠近光源121的一端,第二壳体21移动到B点时,拆卸孔213正对第一连接部31,只需将顶针60插入拆卸孔213,并短距离移动第二壳体21,就可以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相互分开。
请参阅图10,第二壳体21进光口211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23。第二壳体21向第一壳体11安装移动时,第二壳体21的导向斜角23将逐渐挤压第一连接部31的外端,使第一连接部31回缩至第一壳体11内。
其中,在第二壳体21的进光口211的内侧端设置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23。当需要安装光学模组20时,只需要将第二壳体21的进光口211一端与第一壳体11的开口端111相对准,然后向后推动光学模组20,使第二壳体21上的导向斜角23将逐渐挤压第一连接部31的外侧端,使第一连接部31缩回至第一壳体11内。
当第一连接部31移动至与第二连接部32相对的位置后,第一连接部31在弹性件33的驱动下复位,使第一连接部31的外侧端重新伸入至第二连接部32内,实现灯头模组10与光学模组20之间的快速准配,整个装配过程简单快捷,便于光学模组20的快速安装。
综上,本实施例的摄影摄像灯100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来实现光学模组20与灯头模组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能产生不同光效的光学模组20,其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的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头模组,包括第一壳体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可通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射出;
光学模组,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效透镜,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开口分别为进光口和出光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光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处,使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效透镜后产生光效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上;
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移动,以接入或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不受外力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将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径向贯穿;所述拆卸孔可供外部顶针穿过,以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角;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一壳体安装移动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导向斜角将逐渐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回缩至所述第一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凹陷位,所述第二壳体的进光口端套在所述凹陷位上,以使所第一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光源和混光腔,所述混光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开口端的一侧,所述混光腔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光腔对应所述光效透镜布置;所述混光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光效透镜避让位,所述光效透镜避让位可容置部分光效透镜;所述光效透镜的后端也设有向内凹陷的混光腔避让位,以供所述混光腔进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摄影摄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摄像灯还包括电源组件和散热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后方,所述散热件用于产生散热气流对所述光源组件散热。
CN202323076054.XU 2023-11-10 2023-11-10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Active CN220962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6054.XU CN220962095U (zh) 2023-11-10 2023-11-10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6054.XU CN220962095U (zh) 2023-11-10 2023-11-10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2095U true CN22096209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6054.XU Active CN220962095U (zh) 2023-11-10 2023-11-10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2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4075B2 (en) Focusable flashlight
JP2013099120A (ja) 充電器、電池パック装着ユニット、及び電池パックユニット
CN220962095U (zh) 便携式摄影摄像灯
KR20170081369A (ko) 외장형 렌즈 모듈
CN217684826U (zh) 调焦聚光灯系统
CN210717162U (zh) 可通配套筒组件的灯体组件和灯具
US11859789B1 (en) Vehicle roof rack
CN114624944B (zh) 投影设备
CN220419773U (zh) 投影筒
CN215769313U (zh) 一种外壳及投影仪
CN210691011U (zh) 光谱现场物证搜索照射装置
CN220438733U (zh) 投影筒及其收光镜组
CN220438735U (zh) 收光镜组及其投影筒
CN220290009U (zh) 投影筒及摄影投影系统
WO2024109823A1 (zh) 投影筒及摄影灯光系统
CN217506349U (zh) 一种具有风机快拆结构的投影仪壳体
CN211151395U (zh) 过线装置、供电结构和用电器
CN101726973B (zh) 投影机
CN220688901U (zh) 一种楼道应急照明灯
CN217816546U (zh) 导光柱装配结构及电池养护器
CN220102982U (zh) 一种棒灯
CN220399781U (zh) 收光镜组及其投影筒
CN218273030U (zh) 一种用于摄影灯的镜片安装部件及摄影灯
CN213992082U (zh) 具有照明结构的宠物牵引器
CN219089221U (zh) 便携式医用led冷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