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9145U -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9145U
CN220959145U CN202322199499.0U CN202322199499U CN220959145U CN 220959145 U CN220959145 U CN 220959145U CN 202322199499 U CN202322199499 U CN 202322199499U CN 220959145 U CN220959145 U CN 220959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fresh
magnetic
air
t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94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衣尧
李孟成
刘浩泉
张育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94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9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9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9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其中保鲜储物容器,具有用于放置被储藏物的保鲜储物空间,并且包括:磁场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磁场组件,并配置成在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磁场;并且每个磁场组件包括磁源片以及导磁板,导磁板包括平面区域,磁源片贴合于平面区域,其中平面区域的平面度公差小于设定公差阈值,从而使得磁源片整体与导磁板实现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限定导磁板贴合磁源片的区域的平面度公差,解决了磁场不稳定不均匀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的问题,满足了用户提高保鲜储藏质量的要求。

Description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储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等家用冷藏冷冻设备的保鲜储物效果成为衡量该类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新鲜肉类、鱼虾这类食材,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汁液流失导致口感变差、颜色变暗的问题。
现有研究发现磁场对冷冻过程中冰晶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技术人员也尝试在家用冷藏冷冻设备中应用磁场保鲜技术,但是取得的技术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储物质量的磁场保鲜储物容器和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磁源片和导磁板的紧密贴合使得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满足保鲜要求的磁场。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具有用于放置被储藏物的保鲜储物空间,并且包括:
磁场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磁场组件,并配置成在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磁场;并且
每个磁场组件包括磁源片以及导磁板,导磁板包括平面区域,磁源片贴合于平面区域,其中平面区域的平面度公差小于设定公差阈值,从而使得磁源片整体与导磁板实现紧密贴合。
可选地,设定公差阈值设置为1mm或者0.1mm或者0.05mm。
可选地,导磁板在平面区域的四周向外延展形成外延部;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平面区域朝向磁源片一侧凸出,从而使得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与平面区域形成台阶;
磁源片的外周与台阶具有设定的间距。
可选地,外延部的凸出区段的凸出高度大于磁源片的厚度。
可选地,上述保鲜储物容器还包括:
桶体,具有前向开口;
抽屉,可抽拉地设置于桶体内;并且磁场装置包括设置于桶体相对侧壁内的第一磁场组件和第二磁场组件,并且第一磁场组件和第二磁场组件中的磁源片靠近于抽屉,第一磁场组件和第二磁场组件中的导磁片位于磁源片的外侧。
可选地,第一磁场组件设置于桶体的顶部,第二磁场组件设置于桶体的底部,并且
第一磁场组件的导磁板的上方设置有供制冷气流通过的内部风路;
桶体在第一磁场组件下方的内桶体的顶面设置有凸出部,并利用凸出部支撑第一磁场组件的磁源片,使得第一磁场组件的磁源片与内桶体的顶面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可选地,凸出部为纵横排列的多个凸肋,空气间隙的大小设置为1mm至3mm。
可选地,磁场装置还包括:
两个磁场连接件,从桶体的横向两侧连接第一磁场组件和第二磁场组件的导磁板。
可选地,每个磁场组件还包括:
电磁线圈,设置于磁源片相背于导磁板的一侧,并且
磁源片为均匀充磁的永磁片;磁场装置配置成在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有效磁场强度范围为10-100GS,磁场有效间距范围为60-240mm的磁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上述任一种的保鲜储物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与冰箱,利用磁场装置在储物空间内形成磁场。每个磁场组件包括磁源片以及导磁板,导磁板包括平面区域,磁源片贴合于平面区域,其中平面区域的平面度公差小于设定公差阈值,从而使得磁源片整体与导磁板实现紧密贴合。上述磁源片与导磁板紧密“零间隙”配合,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磁场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结果,通过限定导磁板贴合磁源片的区域的平面度公差,解决了磁场不稳定不均匀导致的保鲜效果下降的问题,满足了用户提高保鲜储藏质量的要求。本方案通过限制平面度公差阈值,可以避免产生局部空鼓,保证磁场均匀分布,减少磁场强度的损失,解决了平面度公差大导致的磁场分布不均匀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与冰箱,还优化了导磁板与磁源片的配合构造,也即导磁板在平面区域的四周向外延展形成外延部;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平面区域朝向磁源片一侧凸出,从而使得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与平面区域形成台阶;磁源片的外周与台阶具有设定的间距。这种配合构造一方面便于利用外延部固定磁场组件,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避免了连接固定结构对磁场的干扰。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与冰箱,还可以设置有磁场连接件以及电磁线圈,进一步提高了磁场均匀性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与冰箱,将磁场保鲜技术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制冷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保鲜效果,延长了保鲜储藏时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隐去上部门体后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向保鲜储物容器供应制冷气流的风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又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保鲜储物容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磁场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磁场装置的部件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第一导磁板与第一磁源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磁场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磁场连接件与第一导磁板的配合结构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第一磁源片下方内桶体顶部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内桶体顶部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内桶体顶部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内桶体的顶壁的导风框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导风框处挡风条的示意图;
图19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挡风条与导风框配合区域;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内桶体与抽屉端板组件的配合示意图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配合件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配合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桶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内部的风路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的部件爆炸图;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端板组件顶部与桶体前端顶部配合位置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端板组件顶壁与过渡风道底壁的配合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桶体底部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抽屉的剖面图;以及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抽屉中托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除个别明确限定其他方位外,本实施例中以冰箱的箱体朝向门体的方向为前,相对于门体朝向箱体的方向为后,朝向安装冰箱的地面的方向为下,朝向地面相反的方向为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10隐去上部门体11后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冰箱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箱体12、门体11、制冷系统(图中未示出)。箱体12内可以限定有至少一个前侧敞开的储物间室,通常为多个,如冷藏储物间室121、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等等。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和功能可以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图1及图2示出的十字对开门冰箱仅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功能以及布局方式。
本实施例的冰箱10可以为风冷冰箱。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向保鲜储物容器30供应制冷气流的风路示意图。图3中为了示出冷藏风道组件210,隐去了冷藏储物间室121中除保鲜储物容器以及冷藏风道组件210之外的其他部件,例如冷藏内胆、间室隔热层等。在箱体内设置有风路系统,利用风机131将经过换热器(蒸发器,图中未示出)换热的制冷气流经送风口送向储物间室,然后经由回风口返回风道。实现制冷。由于此类冰箱的箱体、门体、制冷系统本身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改进点,后文对箱体、门体、制冷系统本身不做赘述。
多个储物间室内可以通过搁物架、搁板、抽屉等方式进行空间分割,实现相应的储藏功能,例如冰鲜、冷冻、干燥存储等等。本实施例的冰箱10内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保鲜储物容器3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30可以设置于上述多个储物间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内,通过磁场与温度调控,实现肉、鱼等食材的长时间高质量冷鲜保存。例如,保鲜储物容器30可以布置于冷藏储物间室121、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中的任一个内。又例如,保鲜储物容器30也可以同时布置于冷藏储物间室121、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的多个中,也即同时在多个不同的储物间室内分别设置保鲜储物容器30。再例如,在一个储物间室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多个保鲜储物容器30。图2示出了在冷藏储物间室121内设置一个保鲜储物容器30的示例。保鲜储物容器30可以为抽屉式储物容器。冷藏储物间室121内除保鲜储物容器30还可以设置其他抽屉式储物容器122,例如图2示出了保鲜储物容器30之外,冷藏储物间室121还设置有其他三个抽屉式储物容器122的实例,其中一个抽屉式储物容器122与保鲜储物容器30横向并列设置。
本实施例的冰箱10通过保鲜储物容器30的精准控温结合磁场的影响,实现保鲜存储的效果。为了实现精准控温,本实施例的冰箱的风路系统可以为保鲜储物容器30提供专门的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通过对该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的调整,实现对保鲜储物容器30制冷气流的通断和/或大小的控制。
冰箱10可以为风冷冰箱,并且在箱体12的后部设置风道组件,风道组件用于限定出提供制冷气流的送风风道。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冷藏储物间室121背部设置有冷藏风道组件210。冷藏风道组件210内设置有冷藏送风风机212,冷藏送风风机212促使形成从冰箱10的蒸发器所在的蒸发器腔通过送风风道吹向储物间室的制冷气流。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作为冷藏风道组件210设置的多条送风风道之一,其气流的通断和/或大小可受控调节。例如,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内可以设置有独立的可调风门;又例如冷藏风道组件210设置有其他种类的气流分配装置,可以受控调节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的气流。
图3所示的冷藏风道组件210可以使用离心风机作为冷藏送风风机212,冷藏送风风机212从后部吸入蒸发腔内的低温空气,然而利用气流分配装置(图中未示出)对制冷气流进行分配,其中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可受控调节开闭及大小。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又一角度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了示出桶间回风区段345,隐去了桶外壳的后壁,内桶体的后壁在桶体回风口317的下方设置有内桶体回风口346。
保鲜储物容器30可以为抽屉式结构。保鲜储物容器可以包括桶体310以及抽屉320。桶体310整体呈盒状,并具有前向开口,也就是说,桶体310包括桶体顶壁311、桶体底壁312、桶体后壁313、桶体左侧壁314、桶体右侧壁315。抽屉320通过前向开口可抽拉地设置于桶体310内部。抽屉320包括抽屉底板322、抽屉后板323、抽屉左侧板324、抽屉右侧板325以及抽屉端板组件321,其中抽屉端板组件321设置于抽屉320的前部。在抽屉320放入桶体310的状态下,抽屉端板组件321可以密封桶体310的前向开口,使得桶体310内部形成封闭的储物环境,从而抽屉320与桶体310共同限定出保鲜储物空间330。在抽屉320拉出桶体310的状态下,抽屉320显露顶部的空间,可供取放被储藏物。
桶体顶壁311的后部靠近桶体后壁313的区域,开设有与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相接的桶体送风口316。桶体送风口316所在的桶体顶壁311的区域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以便与保鲜容器送风通道211配合。桶体回风口317设置于桶体送风口316的横向一侧,并与桶体送风口316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桶体回风口317可以与保鲜储物容器外部的冷藏储物间室121的空间相连通,或者桶体回风口317可以连通至蒸发器室的回风区域。保鲜储物容器经过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桶体回风口317送回冷藏储物间室121的回风区域,利用冷藏储物间室121通向冰箱的蒸发器腔的回风通路完成气流循环。可替代地,冰箱也可以设置保鲜容器回风通道213与桶体回风口317连通,直接将保鲜储物容器30经过换热后的气流送回蒸发腔。保鲜储物容器可以优先采用将保鲜容器回风通道213连通桶体回风口317以及蒸发器室的构造,实现保鲜储物容器30独立送风制冷。
桶体送风口316和桶体回风口317所在桶体顶壁311区域的倾斜方向为沿桶体310的由前到后的方向从顶部指向底部倾斜,这种倾斜方式使得保鲜储物容器30与冰箱的装配更加方便。而且桶体送风口316进风更加顺畅。
保鲜储物容器30实现长期保鲜储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维持保鲜储物空间330内的温度在设定的保鲜温度范围内,并且制冷过程不会出现过低以及过高的情况,尤其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各区域温度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保鲜温度范围可以设置在-2℃到1℃,例如可以设置为-2℃到0℃。被储藏物既避免被冻结,又可以维持最适宜的保鲜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被储藏物的具体状态设置保鲜温度范围,上述具体数值范围仅为举例说明。
然而冰箱10从蒸发器室供出的制冷气流的温度一般较低,可能在零下十摄氏度以下。制冷气流直接与被储藏物接触,显然会导致被储藏物过冷而出现冻结或者组织破坏,影响保鲜储物效果。另外制冷气流无法均匀地流经整个储物空间,这会导致保鲜储物空间330的温度不均匀,也会导致保鲜储物效果下降。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优化了内部的风路构造,避免制冷气流进入保鲜储物空间330,与被储藏物接触,可以保证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温度稳定均匀。
图7是图4所示的保鲜储物容器30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气流方向。
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的风路被配置为:气流从桶体送风口316进入桶体顶壁内限定出的保鲜储物容器30内部风路的送风区段341(也可称为顶壁风路区段)的后端,然后气流从后向前流经送风区段341。在送风区段341的前端,气流进入抽屉端板组件321内限定出的保鲜储物容器30内部风路的过风区段342(也可称为端板风路区段)的顶端,然后气流从上向下流经过风区段342。在过风区段342的底端,气流进入抽屉底板322与桶体底壁312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作为保鲜储物容器30内部风路的传冷区段343(也可称为底壁风路区段),然后气流从前向后流经第一传冷区段343。在抽屉底板322的后端与抽屉后板323的连接位置(也即传冷区段343的后端),气流进入抽屉后板322与桶体后壁313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可作为桶内回风区段344(也可称为后壁风路区段)。桶体后壁313的中部开设有内桶体回风口346,并且桶体后壁313从内桶体回风口346至桶体回风口317之间形成有桶间回风区段345。气流最终从内桶体回风口346经由桶间回风区段345到达桶体回风口317。
上述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风路,环绕整个保鲜储物容器30一周,在不进入保鲜储物空间330从而不会直接接触被储藏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充分换热,对保鲜储物容器30进行均匀制冷降温。
另外,上述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风路,还与制冷气流的温度特点相适合。制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换热,自身温度逐渐升高。送风区段341的气流温度最低,而送风区段341形成在桶体顶壁311的夹层内部,冷量从桶体顶壁311向下传导。被储藏物至离桶体顶壁311的距离相对较远,传热效率最差。而在过风区段342中,抽屉端板组件321传热效率也弱于抽屉底板322。抽屉底板322与桶体底壁312之间的间隙作为传冷区段343,冷量与抽屉底板322换热,其换热效率最高。也就是说,随着气流温度升高,各风路区段的换热效率反而相对提高,这使得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各位置温度大体相当。本实施例的方案,在密封的保鲜储物容器30内实现了独立的环绕送风方式,保证了保鲜储物所需的温度条件。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风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环绕方式,例如从左侧向前,从抽屉前部横向向右,然后从右侧返回后侧,也即沿横向环绕保鲜储物容器30。相比而言,上一实施例中沿纵向环绕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风路,其制冷效果更好。
为了提高制冷效率,现有冰箱为密封抽屉的制冷,一般需要将制冷气流送入抽屉内的空间,即使为了避免直流直吹导致局部过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一般为利用孔径较小的孔洞向抽屉内送风或者在抽屉内部设置专门的导风通道。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冷气流不送入保鲜储物空间330而利用环绕风路实现间接制冷的方案,更好地结合磁场提高了保鲜效果,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有的技术偏见。
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桶体310包括桶外壳以及设置在桶外壳内部的内桶体。其中桶外壳作为保鲜储物容器30的最外层,桶外壳的一部分可以利用冷藏储物间室121内的腔室构造部件,例如保鲜储物容器30设置在冷藏储物间室121的底部时,桶外壳的底板可以使用冷藏储物间室121的底壁。另外桶外壳的顶板,可以横向延伸,作为与保鲜储物容器30横向并列布置的其他抽屉式储物容器122的顶板。内桶体可以由多个内胆部件通过卡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拼接形成,例如内胆部件可根据装配的方便要求,拆分为三到四个内胆部件。内桶体作为布置抽屉的桶体部分。
保鲜储物容器30实现长期保鲜储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在保鲜储物空间330内施加用于保鲜的磁场。经过对保鲜效果的深入研究,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磁场参数优先配置为有效磁场强度范围:10-100GS(1-10mT),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为20-80GS,更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为40GS-60GS,例如10GS、20GS、40GS、60GS、80GS、100GS等,磁场有效间距范围:60-240mm,磁场有效间距范围:60-240mm,也即磁场可在距离磁源部件60mm至240mm的距离范围达到上述强度要求。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磁场装置410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磁场装置410的部件爆炸图。该磁场装置41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场组件411以及第二磁场组件4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连接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的磁场连接件431。
第一磁场组件411以及第二磁场组件421相对设置,可以分别设置在保鲜储物容器30的桶体310的相对侧面中,例如分别设置在桶体顶壁311和桶体底壁312中,或者桶体左侧壁314和桶体右侧壁315中。在保鲜储物容器30使用抽屉式构造的实施例中,桶体顶壁311和桶体底壁312的间距更小而面积更大,第一磁场组件411以及第二磁场组件421优先设置在桶体顶壁311和桶体底壁312。
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构造,例如第一磁场组件411可以包括第一磁源片414、第一导磁板4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场组件411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415;相对应地,第二磁场组件421可以包括第二磁源片424、第二导磁板423,在一些实施例第二磁场组件421中还可以设置第二电磁线圈425。
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可以均匀充磁的永磁片,考虑到与第一导磁板413以及第二导磁板423相配合,永磁片可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永磁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由粘结铁氧体磁粉与合成橡胶复合,经压延成型工艺而制成的具有柔软性的橡胶磁片。
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磁化强度要求满足上述在保鲜储物空间330形成有效磁场强度范围为10-100GS(1-10mT),磁场有效间距范围为60-240mm的磁场。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磁场方向设置为分别垂直于自身表面。
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二导磁板423使用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材料制成。其中第一导磁板413的面积可以略大于第一磁源片414,第二导磁板423的面积可以略大于第二磁源片424。第一导磁板413与第一磁源片414接触的区域以及第一磁源片414的表面均被配置成具有满足要求的平面度,例如平面度的公差阈值要求越小越好,例如小于1mm,或者小于0.1mm,或者小于0.05mm。通过对平面度的限制,在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一磁源片414配合后,两者可以紧密的贴合,实现零间隙配合,从而提高磁场的均匀程度。
同样地,第二导磁板423与第二磁源片424接触的区域以及第二磁源片424的表面均被配置成具有满足要求的平面度,例如平面度的公差阈值要求越小越好,例如小于1mm,或者小于0.1mm,或者小于0.05mm。通过对平面度的限制,在第二导磁板423和第二磁源片424配合后,两者可以紧密的贴合,实现零间隙配合,从而提高磁场的均匀程度。经过测试,第一导磁板413可以调整第一磁源片414的磁场分布,第二导磁板423可以调整第二磁源片424的磁场分布,从而使得磁场更加均匀并扩大磁场的覆盖范围。
平面度公差较大,特别地例如大于等于1mm时,会导致导磁板与磁源片容易出现局部空鼓的现象。局部空鼓使得导磁板与磁源片之间出现间隙,而间隙会产生磁阻。磁阻进一步导致磁场分布不均匀并造成磁场强度损失。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将平面度公差阈值限定在1mm,可以避免产生局部空鼓,从而避免局部区域磁阻增大,有效地减少了磁场强度的损失,保证了磁场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平面度公差阈值限定在0.1mm甚至0.05mm,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更佳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二导磁板423的表面可以通过电镀方式形成防腐蚀层,以满足在冰箱内部长期使用的要求,防腐蚀层要求具有均匀的厚度,且不影响第一导磁板413与第一磁源片414之间的配合。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二导磁板423也可以使用UV涂层进行防腐蚀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一导磁板413之间,以及第二磁源片424和第二导磁板423之间还可以涂覆有导磁的胶黏剂,实现两者更好的粘牢,导磁的导磁的胶黏剂可以使用有机硅导磁胶或者环氧导磁胶。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第一导磁板413与第一磁源片414的配合示意图。第一导磁板413在第一磁源片414对应的平面区域的四周向外延展,形成外延部4131。该外延部4131与第一导磁板413与第一磁源片414抵靠的平面区域(或称为平面主体部),形成台阶面。也就是说第一导磁板413的四周边缘朝向第一磁源片414一侧凸出。第一磁源片414贴合在凸出的外延部4131限定出的中央区域内。外延部4131朝向第一磁源片414一侧凸出,用于与桶体和/或磁场连接件431配合,作为第一导磁板413的连接部件。第一磁源片414的外周与外延部4131的台阶面具有一定的间距D(例如1~3mm),也即第一磁源片414仅通过一侧表面贴靠第一导磁板413,而外周与第一导磁板413并不接触,形成磁间隙。这保证了第一磁源片414的磁场能够尽量均匀地影响保鲜储物空间330,而不会在边缘因第一导磁板413产生畸变。
外延部4131凸出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一磁源片414的厚度,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磁源片414厚度为3mm的情况下,外延部4131凸出的高度可以约为10mm。也即在第一磁源片414装配在第一导磁板413后。第一导磁板413朝向第一磁源片414的一面,利用外延部4131使第一磁场组件411仍然形成一个凹面,该凹面可以与相对的内胆顶面形成一定的空气间隙。利用该空气间隙,可以避免制冷气流的冷量直接传导至保鲜储物空间330。也就说是第一磁场组件411与内胆之间形成空气间隙,避免桶体顶面传热过快。
为了减轻磁场储物容器的重量,并且节省占用的空间,第一导磁板413的厚度要求尽量减薄,但是考虑到第一导磁板413要求能够实现磁场均匀分布的要求,第一导磁板413及第二导磁板423的厚度可以配置为不小于3mm,也即大于等于3mm。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厚度可以不超过8mm,也即小于等于8mm。
第二磁场组件421与第一磁场组件411的构造大体相同,也即第二导磁板423与第一导磁板413的形状、构造、参数大体相同,第二磁源片424与第一磁源片414的形状、构造、参数大体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场组件421与第一磁场组件411基本相对,考虑到保鲜储物容器30相对侧面的构造以及尺寸,其可存在较小的偏移。也即第二磁场组件421与第一磁场组件411的投影面并不要求完全重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30的底面面积稍大于顶面面积,第二磁场组件421的尺寸也可以略大于第一磁场组件411。
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可以分别覆盖保鲜储物空间330的相应侧面。在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分别设置于保鲜储物容器30的顶面和底面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场组件411可以覆盖保鲜储物空间330的顶面,而第二磁场组件421可以覆盖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底面。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磁场方向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即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相对的磁极为异性磁极,这样也可以进一步保证磁场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场装置410还可以设置磁场连接件431。磁场连接件431从两侧连接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磁场连接件431可以与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二导磁板423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在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分别设置于保鲜储物容器30的顶面和底面的实施例中,磁场连接件431可以分别布置于保鲜储物容器30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其顶部与第一磁场组件411相连接,其底部与第二磁场组件421相连接。第一磁场组件411、第二磁场组件421以及两侧的磁场连接件431形成环绕保鲜储物容器30的外侧导磁通路,而第一磁场组件411、第二磁场组件421之间的保鲜储物空间330形成内部磁场。外侧导磁通路为内部磁场提供了磁力线的闭合通路,从而可以聚拢磁场,提高内部磁场的均匀性,同时可以减少磁场向保鲜储物容器30外部释放,减少对外部的其他部件造成干扰(例如避免磁化其他部件等)。
磁场连接件431要求能够满足聚合外部磁场的要求,一般而言,磁场连接件431连接于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的中央位置。每侧的磁场连接件431可以为一条或多条。附图中示出在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前后位置的中央设置一条磁场连接件431的实施例。可替代地,可以沿磁场保鲜容器30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多条磁场连接件43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磁场连接件431也可以设置在磁场保鲜容器30的后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磁场连接件431的数量和位置。
每个磁场连接件431最薄区段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4mm且大于或等于0.5mm。例如可以设置为4mm、3mm、2mm、1mm、0.5mm。更进一步地,磁场连接件431的厚度范围可以设置为0.8mm至3mm,例如0.8mm、1mm、1.2mm、1.5mm、2mm、3mm。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磁场连接件431整体可以具有一致的厚度。
每个磁场连接件431的最窄区段的宽度记为W1’,宽度W1’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其连接的第一导磁板413或者第二第一导磁板423的侧边长度W2的5%,并且小于或等于W2的75%。也就是说,磁场连接件431的宽度需大于等于第一导磁板413或者第二第一导磁板423侧边长度的5%,小于等于磁场组件侧边长度的75%。例如可以设置为5%、10%、15%、20%、25%、30%、40%、50%、60%、70%、75%等。再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场连接件431的宽度W1’可以约为第一导磁板413或者第二第一导磁板423侧边长度的20%至30%。磁场连接件431整体可以具有一致的宽度。
磁场连接件431的厚度与宽度进行配合,能够实现保鲜储物空间外部磁路的可靠磁连通。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磁场连接件431的安装位置示意图。磁场连接件431的宽度(也即沿保鲜储物容器30前后方向的尺寸)可以为第一磁场组件411前后方向尺寸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厚度可以与第一导磁板413大体一致。磁场连接件431的上端从内桶体318侧面顶边开设的长条孔3183中穿出,从内桶体318的侧面向下延伸,磁场连接件431的下端从内桶体318侧面底边上开设的长条孔中穿出。磁场连接件431的中部可以利用连接件4313(例如螺钉螺孔的配合结构)与桶体固定,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桶体310两侧的保温层可以磁场连接件431开设相应的凹槽,以容纳磁场连接件431。也即就是说,桶体左侧壁和314桶体右侧壁315分别形成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设置保温层以及磁场连接件431。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磁场连接件431与第一导磁板413的配合结构及其局部放大图。第一导磁板413在与磁场连接件431连接位置,外延部4131可以并不凸出,形成让位缺口4132。也即在让位缺口4132的位置,外延部4131与第一导磁板413的中央区域的主体部平齐,或者凸出高度小于外延部4131的其他位置。磁场连接件431在顶部形成朝向第一导磁板413的翻边4311,利用该翻边4311与第一导磁板413的缺口4132位置可靠地抵触,形成可靠地磁连接。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4311可以通过螺钉螺孔等方式固定,保证牢固的连接。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4311同样要求距离第一磁源片414的侧边具有一定间隙,形成磁间隙。利用上述缺口,磁场连接件431与第一导磁板413连接后,在厚度方向上磁场连接件431并不会影响第一导磁板413与桶体310的连接。
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4311利用远离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的侧面抵触外延部4131靠近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的侧面。例如第一磁源片414可以贴靠于第一导磁板413的下表面,磁场连接件431的顶部翻边4311利用上表面贴靠第一导磁板413的外延部4131的下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4311与外延部4131接触区域沿翻边4311延伸方向的尺寸的范围可以为1至10mm。对于磁路,理论上讲,翻边4311与外延部4131接触区域越大,越利于磁路导通,但是随着接触区域增大,且对磁路的有利影响也会逐渐降低,并且会占用更多的空间。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将上述接触区域的尺寸的范围设置为为1至10mm,特别地,可以设置为3-8mm,例如3mm、5mm、6mm、8mm,特别地选取为6mm。从而既满足了磁场强度的需要,又可以尽量减少空间占用。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4311利用远离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的侧面抵触外延部4131靠近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的侧面。每个磁场连接件431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其与接触区域的面积。磁场连接件431的截面面积为磁场连接件431的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其与磁场连接件431的通磁能力相关。每个磁场连接件431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其与接触区域的面积,可以使得磁场连接件431的通磁能力能够保证具有足够的通磁能力。
相类似地,磁场连接件431的下端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连接构造与第二导磁板423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磁场强度,第一磁场组件411和第二磁场组件421还可以进一步增设电磁线圈415,425,电磁线圈415,425分别位于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内侧。电磁线圈415,425可以由铜线缠绕成扁平的环圈状,铜线的绕制匝数可以根据磁场要求和结构尺寸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线圈415、第二电磁线圈425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中央位置,并且在通电后形成磁场的磁极方向与贴靠的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一致。
图13是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其示出了保鲜储物容器30中送风区段341的构造。第一导磁板413形成完整连续的表面,其可以作为送风区段341的下壁面。桶外壳的顶板与第一导磁板413形成桶体顶部夹层。在桶体顶部夹层内布置顶部保温层3111。利用顶部保温层3111构造出送风区段341的上述形状。例如顶部保温层3111开设有从桶体送风口316沿送风方向从前至后向两侧渐阔的风道。也即,送风区段341的后端的横向宽度与桶体送风口316大体一致;送风区段341的前端的横向宽度仅略小于储物容器30整体宽度。送风区段341的横向两侧形成连续平缓的导风面。在送风区段341的中央区域,顶部保温层3111形成一条或多条分流筋3112,3113,3114,利用分流筋3112,3113,3114进一步将制冷气流分为多股,使得气流均匀地流经桶体顶壁311,保证保鲜储物容器30顶部空间的温度均匀。分流筋3112,3113,3114的后端分别朝向桶体送风口316,然后按照送风区段341的整体形状延伸。分流筋3112,3113,3114将送风区段341分隔为多个气流通道,并且配置成使得每个气流通道流经的气流大体相当。气流通道朝向桶体送风口316的开口根据气流流速配置为不同大小,例如正对桶体送风口316的靠近中央的气流通道较窄,而靠近两侧的气流通道较宽,通过调整不同气流通道的入口的大小来调整不同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大小。另外分流筋3112,3113,3114的延伸长度以及延伸方向也可以根据气流分配需要进行分配。
图13中示出了设置三条分流筋3112,3113,3114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分流筋的数量以及延伸方向,以保证制冷气流可以均匀通过桶体顶壁。三条分流筋3112,3113,3114中中央正对桶体送风口316的分流筋3112朝向桶体送风口316的长度最长,首先将气流分为左右两股气流,然后利用两侧的两条分流筋3113,3114进一步分流气流。也就是说第一分流筋3112、第二分流筋3113、第三分流筋3114各自的一端分别朝向桶体送风口316、并分别向抽屉端板组件的方向延伸。第一分流筋3112正对于桶体送风口316,第二分流筋3113、第三分流筋3114分别位于第一分流筋3112的横向两侧。其中第一分流筋3112朝向桶体送风口316的端部相较于第二分流筋3113和第三分流筋3114朝向桶体送风口316的端部距离桶体送风口316更近。也即制冷气流首先被第一分流筋3112分流后,进一步被第二分流筋3113和第三分流筋3114分流。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第一磁源片414下方内桶体318顶部的示意图,图15和图16是图14所示的内桶体318顶部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内桶体318可以由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内桶体318的顶面设置有凸出部3181,该凸出部3181可以为纵横排列的若干条凸肋或者阵列布置的凸点,利用凸出部3181抵靠第一磁源片414,减少第一磁源片414与内桶体318的接触。也即是说,利用内桶体318的顶面的凸出部3181抵触第一磁源片414,使得第一磁源片414与内桶体318点接触或者线接触,减少第一磁源片414直接向内桶体318传热引起的局部温度过低。利用上述内桶体318顶面的凸出部3181使得第一磁源片414与内桶体318形成空气间隙。
在使用纵横排列的若干条凸肋3181支撑第一磁源片414的实施例中,凸肋3181将内桶体318的顶面分割为多个网格,网格的大小(也即凸肋的排列密度)根据第一磁源片414的支撑要求以及空气间隙的隔热效果进行设置。也即内桶体318的顶面的凸肋3181布置需同时考虑对第一磁源片414的支撑要求以及空气间隙的隔热效果。
如前文所描述的,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一磁源片414配合后,两者要求紧密贴合,实现零间隙配合,仅仅依靠第一磁源片414对第一导磁板413的磁吸力,实现上述紧密贴合并不完全可靠。传统的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应为,利用支撑板进行支撑。而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基于保鲜温度均衡的考虑,创造性的提出了利用纵横排列的凸肋3181进行支撑,一方面实现了可靠支撑,另一方面利用空气间隙实现了均匀制冷。
内桶体318的顶面的凸出部3181(凸肋)的高度可以根据满足均匀制冷的空气间隙大小进行设置,一般可以设置为1-3mm,利用较小的空间占用,满足制冷要求。
本实施例创造性地认识到刚进入桶体310的冷风的温度很低,需要针对冷风向保鲜储物空间330传导冷量导致的局部过度过冷问题,通过在送风区段341和桶内胆318之间设置第一磁场组件41和隔温层(空气间隙),使得冷风的冷量经由第一磁场组件41(第一磁源片414也具备一定的隔热作用)和隔温层(空气间隙)以及内桶体318的顶壁向保鲜储物空间330的传导,从而能够向保鲜储物空间330传递适量的冷量,有助于使得整个保鲜储物空间330内保持适宜的存储温度,能够有效地避免保鲜储物空间330内出现局部过度过冷的问题。
除了空气间隙之外,本实施例的方案中,还可以使用保温板(泡沫板、真空绝热板等)以及蓄冷材料来实现隔热功能。
内桶体318的顶面的横向两侧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卡爪3182。卡爪3182用于卡接第一导磁板413的外延部4131,将第一导磁板413和第一磁源片414平整地压在内桶体318的顶面上。从而保证第一磁场组件411稳定可靠地与内桶体318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延部4131的凸出区段的凸出高度可以大于第一磁源片414的厚度,这样可以为凸出部3181支撑第一磁源片414提供空间。同时外延部4131的凸出区段可以更好地与卡爪3182进行配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延部4131的凸出区段的凸出高度也可以与第一磁源片414的厚度大致相同,从而使得第一磁场组件411的底面大体平齐。
在第一磁场组件411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415的实施例中,内桶体318的顶面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电磁线圈415的线圈容纳槽3184。线圈容纳槽3184的形状与第一电磁线圈415的外形相适配,并且线圈容纳槽3184的槽深与第一电磁线圈415的厚度相适配,保证第一电磁线圈415可以可靠地与第一磁源片414抵靠。
内桶体318的顶面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容纳部3185、灯光容纳部3186、线缆容纳槽3187等。传感器容纳部、灯光容纳部可以向保鲜储物空间330凸出。传感器容纳部3185用于放置温度传感器3188,其大小及形状与温度传感器3188的外形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188以及传感器容纳部3185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两个),以用于检测保鲜储物空间330顶部不同区域的温度。例如温度传感器3188可以沿制冷气流的流向间隔设置,从而分别检测在制冷气流上下游的温度差异。温度传感器3188检测的得到温度,作为对保鲜储物容器30的制冷控制依据。
灯光容纳部3186用于放置光源,其大小及形状与光源的外形相适配。光源用于在抽屉320被拉出时,进行照明。
线缆容纳槽3187用于布置上述温度传感器3188、灯源的各种线缆,例如电源线缆、信号线缆。线缆容纳槽3187将上述各种线缆引出至保鲜储物容器30外部。
内桶体318的顶面向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的一面为完整表面,送风区段341的制冷气流不会泄露到内桶体318的内部,从而有助于保证保鲜储物空间330内的温度平稳下降。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内桶体318的顶壁的导风框319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导风框319处的挡风条350的示意图。图19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挡风条350与导风框319配合区域。
内桶体318的顶壁前端设置有导风框319,该导风框319限定出送风区段341的前端过风口3191。导风框319从内桶体318的顶壁前端向上延伸设置,导风框319形成多个过风口3191,将经过送风区段341后的气流送出。
导风框319在过风口3191的上方可以设置卡扣或者卡孔等卡接结构,导风框319通过上述卡接结构与桶外壳的前端卡接,实现内桶体318与桶外壳的固定连接。
导风框319在过风口3191的下方可以设置有挡风条连接部3192,该挡风条连接部3192用于连接内桶体318下方的挡风条350。在一些实施例中,挡风条连接部3192可以设置为沿横向设置的朝后凸出的连接条。连接条的上下表面可以分别设置卡条3193,卡条3193可以为一条或多个条。
挡风条350包括挡风条主体3501以及卡接槽部3502,其中卡接槽部3502位于挡风条350的上部,形成开口向前的卡接槽3503。卡接槽3503用于卡入挡风条连接部3192,并且设置有与卡条3193配合的卡接结构。卡接槽3503的形状与连接条的外形相适配。
挡风条主体3501从卡接槽部3502的下槽壁的前端向斜下方延伸,延伸的长度要求在抽屉320处于桶体310内部的状态下,挡风条主体3501的前端能够抵触抽屉端板组件321的后部,从而使得通过导风框319的过风口3191的气流进入抽屉端板组件321内限定出的过风区段342。也就是说挡风条主体3501封挡了桶体310的顶部与抽屉端板组件321之间缝隙,避免气流从该缝隙进入保鲜储物空间330,影响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均匀制冷。
挡风条主体350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根据桶体310的顶部与抽屉端板组件321之间缝隙大小进行设置,考虑到变形与密封效果,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15mm。
卡接槽部3502采用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例如采用ABS或类似材料),以便于与桶体的导风框319牢固卡接。挡风条主体3501采用较柔的材料制成(例如,采用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橡胶、硅胶等),以便于在与抽屉端板组件321的接触中变形而实现较好的密封。挡风条350可以采用双料注塑工艺制成。
本实施例的上述挡风条350采用卡接槽3503与连接条卡接的方式进行卡接,并且卡接槽3503的开口方向与桶体310的开口方向一致。挡风条主体3501在抽屉320放入桶体310的过程中,逐渐与抽屉端板组件321的后部的端板风罩3211接触,挡风条主体3501受到端板风罩3211向后的压力,使得挡风条主体3501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将压力传递至卡接槽部3502,继而使得卡接槽部3502能够以轻微扩张变形的方式抵消部分压力,从而减小卡接槽部3502和连接条连接处受到的压力负担,有利于提高挡风条350的使用寿命。另外上述卡接结构也便于在挡风条老化后进行更换。
挡风条350的卡接槽部3502与挡风条主体3501的侧壁内侧设有第一凸筋3504,挡风条安装于导风框319后,第一凸筋3504可以与导风框319上的连接条底部的卡条3193配合。第一凸筋3504和卡条3193可以设有相互配合的引导面。也即第一凸筋3504朝前的一侧形成有倾斜的引导面,以便于挡风条350装配。也即在挡风条350安装过程中利用引导面,对卡接槽3503进行导向。第一凸筋3504朝后的一侧为止挡面,在第一凸筋3504与卡条3193卡合后,止挡面可以防止第一凸筋3504和卡条3193在装配后滑出。
卡接槽部3502在第一凸筋3504的后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凸筋3505。在挡风条装配完成后,卡条3193位于第一凸筋3504和第二凸筋3505之间。第二凸筋3505的顶端呈弧形,与连接条相抵靠,从而加固挡风条350与连接条之间的连接。第一凸筋3504和第二凸筋3505的凸起高度相同,小于等于卡接槽3503宽度(两个槽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四分之一。
卡接槽3503与第一凸筋3504和第二凸筋3505相对槽壁(顶部的槽壁)上还可以设置第三凸筋3506,第三凸筋3506的前表面也可以设置有与连接条配合的引导面。第三凸筋3506与第一凸筋3504、第二凸筋3505共同卡紧连接条,实现挡风条350与连接条的可靠连接,同时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
挡风条主体3501呈弯曲的片状。挡风条主体3501整体向下弯曲,也即对于气流而言,挡风的一面为凹面。在挡风条350与抽屉端板组件321接触过程中,挡风条350逐渐形变。利用上述挡风条350的构造,形变发生的位置在挡风条主体3501与卡接槽部3502相连接的位置以及挡风条主体3501的中部。利用上述两处形变可以挡风条350受到的压力,延长其使用时间。另一方面,挡风条350受压形变过程中,能够维持挡风面的整体形状,便于气流可以顺畅的流动。
挡风条主体3501从与卡接槽部3502相接的位置向前,其曲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由挡风条主体3501弯曲程度越来越趋于平缓,从而有利于保证挡风条350的挡风效果。
挡风条主体3501的中间区段的厚度大于两端的厚度。从而使得挡风条主体3501的两端更容易发生变形,减小了挡风条主体3501的反馈阻力,提高了用户体验。例如,挡风条主体3501的端部区段的厚度可为0.2毫米,而中间区段厚度为1毫米。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内桶体318与抽屉端板组件321的配合示意图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各部件的爆炸图。
桶体310前部设置有端板配合件370,该端板配合件370可以与内桶体318一体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板配合件370也可以为独立的端板配合件370。端板配合件370围绕桶体310的前向开口设置。端板配合件370沿桶体310的前向开口间隔设置的卡接结构与内桶体318的相卡接。
图22和图23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端板配合件370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以及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环形密封条371的示意图。
端板配合件370的前侧沿桶体310的开口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安装槽3701,密封安装槽3701的槽口方向超前,以供容纳环形密封条371。端板配合件370的后侧在密封安装槽3701的外周还设置有向桶体一侧凸出设置的桶体连接条3706。桶体连接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接结构(例如卡孔),以用于与内桶体上设置的对应卡接结构(例如卡爪)相配合,从而实现端板配合件370与内桶体318的连接。
密封安装槽3701在端板配合件370的后侧形成朝后的凸出部3703,该密封安装槽3701形成的凸出部373的顶部区段的下方可以形成与导风框319的前端过风口3191相接的过渡风道3704,在该过渡风道3704的下端用于与过风区段342的顶部进风口3421相连通。过渡风道3704的下表面开设有过渡风道出风口3705,其与过风区段342的顶部进风口3421相对。
也即在利用端板配合件370的过渡风道3704可将气流从向前吹送转换为向下吹送,也即过渡风道3704作为气流方向转向的区域。过渡风道3704的底壁由密封安装槽3701的一部分槽壁形成,其节省了占用的空间。
在另一方面,过渡风道3704位于顶部环形密封条371的下方,也可以避免直接与保鲜储物容器30的外部相接触,避免了凝露等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风道由于需要通过桶体310与抽屉320的结合部分,通过上述端板配合件370的构造,实现了制冷气流顺利地通过桶体310与抽屉320的结合区域,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避免了凝露等情况的发生。
环形密封条37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密封安装槽3701中,并且环形密封条371用于密封抽屉端板组件321和桶体310开口之间的间隙。密封安装槽3701还可以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件容纳部3702。多个弹性件3711(例如可以为弹簧或者弹性气囊)用于设置于弹性件容纳部3702内。弹性件3711的一端(后端)与密封安装槽3701的槽底相抵靠,弹性件3711的另一端(前端)用于抵靠环形密封条371的后侧。在抽屉320推入桶体310的过程中,抽屉端板组件321的后侧面接触环形密封条371的前侧,然后进一步挤压环形密封条371。继而环形密封条371挤压弹性件3711,使得弹性件3711形成将环形密封条371向抽屉端板组件321推挤的力。从而使得环形密封条371与抽屉端板组件321接触更加紧密,这有助于制冷气流从送风区段341进入抽屉端板组件321内限定出的过风区段342的顶端,实现制冷气流的环绕。
环形密封条371可以使用软质聚氯乙烯(SPVC)、硅胶、橡胶等材料,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弹性件3711在密封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抵靠密封安装槽3701的槽底和环形密封条371,其沿密封安装槽3701的周向间隔分布,从而在不同位置提供弹性支撑以及伸缩空间,在环形密封条371的各位置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弹性件3711通过自身压缩量的调整,还可以对环形密封条371的各位置受力进行平衡,实现了环形密封条371在桶体开口周向具有一致的密封性。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桶体310内部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可以采用推弹式抽屉,也即在桶体310内部的两侧设置推弹式导轨3141,抽屉安装于推弹式导轨3141上。在需要拉开抽屉320时,首先稍稍向内进一步推动抽屉320,推弹式导轨3141的锁定件脱扣,并利用弹簧等弹性件将抽屉320向外推出一定距离,以供用户进一步拉出抽屉320。在需要推入抽屉320时,推弹式导轨3141的锁定件实现锁扣配合,可以保证抽屉320放入到位。这种推弹式抽屉可以无需在抽屉320上设置把手,便于用户操作,同时可以保证密封。
特别地是,对于推弹式抽屉,打开时需要先内压缩一定行程,推弹式导轨3141的推弹机构才能释放。因此,环形密封条371能够相对于端板配合件370前后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加强密封的基础上,也便于打开推弹式储物件。因此,使得环绕风道可应用在推弹式抽屉上成为可能。
环形密封条371还可以设置有朝向端板配合件370延伸形成(向后延伸延伸)的卡钩3712。密封安装槽3701内壁形成有卡槽3707。卡钩3712能够与卡槽3707在环形密封条371的嵌入方向上卡合在一起。当环形密封条371在其前后方向的空间内活动时,卡钩3712也能够在卡槽3707内自由活动。而当环形密封条371向前的运动行程超过设定形成后,卡钩3712与卡槽3707卡合在一起,从而限定环形密封条371的位置,从而避免环形密封条371从密封安装槽3701脱出。环形密封条371还可以设置有朝向端板配合部370延伸形成(向后延伸延伸)的导向柱3713。弹性件3711可以套设在导向柱3713上,从而利用导向柱3713限定弹性件3711的位置。环形密封条371的密封主体3714大部分嵌入密封安装槽3701内,实现保鲜储物容器30的可靠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送风区段34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磁场组件411与内桶体318的顶壁之间。也就是说风道件3111设置于第一磁场组件411与内桶体318的侧壁之间。送风区段341位于第一磁场组件411的下方。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内部的风路的示意图,图27是图26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磁场组件411与内桶体318的侧壁之间形成送风区段341。送风区段341更加靠近内桶体318。在制冷过程中可以更快地对保鲜储物空间330制冷。如果第一磁场组件411在发生磁场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流经送风区段341的气流也可以带走第一磁场组件411的热量,减少第一磁场组件411发热对保鲜储物空间330温度分布的影响。风道件3111设置于第一磁场组件411的下方,并配置成限定出送风区段341。为了避免保鲜储物空间330靠近送风区段341,风道件3111在送风区段341与内桶体318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保温层3102,保温层3102可以设置于送风区段341的下方。保温层3102可以由保温泡沫材料制成,其厚度范围为5至10mm。又例如保温层3102由真空绝热板制成,其厚度范围为2至5mm。根据保温层的材料设置相应的厚度范围,可以既保证降温速度,又可以避免局部温度过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制冷气流的温度较高(例如-7℃以上),也可选用PE或空气层作为保温层3102。
可替代地,上述保温层3102也可以使用蓄冷部件替代。送风区段341与内桶体318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蓄冷部件,蓄冷组件可以在送回风风道通风时储蓄冷量,并在停止通风时通过内桶体318的侧壁向保鲜储物空间330释放冷量。
送风区段341靠近内桶体318的侧壁,这样可以使得内桶体318的冷却速度更快,利用蓄冷组件可以更好的减少保鲜储物空间330内的温度波动,当停止制冷后保鲜储物容器30内部温度升温更慢,温度更稳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制冷要求以及保鲜储物容器30的桶体构造选择在第一磁场组件411的上方或下方设置送风区段341。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抽屉320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抽屉320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抽屉320的部件爆炸图。
抽屉320包括由抽屉底板322、抽屉后板323、抽屉左侧板324、抽屉右侧板325构成的储物主体,位于储物主体前方的抽屉端板组件321,以及放置于储物主体内部的储物托盘360。抽屉左侧板324、抽屉右侧板325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推弹式导轨3141相连接的连接板3251,从而沿导轨的伸缩而相对于桶体310抽拉。
抽屉端板组件321一般性地可以设置有端板主体3212、端板风罩3211以及位于端板风罩3211与端板主体3212之间的端板隔热件3213。端板主体3212为平板状,其可以包括基板、位于基板四周的饰条、以及位于基板前侧的面板。其中基板作为连接抽屉端板组件其他部件的基础件,饰条扣合在基板外周。面板可以为玻璃或其他具有外观设计的薄板,作为抽屉的外观件。基板与面板之间可以具有间距,从而利用间距之间的空气实现隔热,减少制冷气流通过抽屉端板组件321向外散发冷量。
端板风罩3211设置在端板主体3212的内侧(后部),端板风罩3211与端板主体3212限定出风道空间,并且在端板风罩3211的前侧设置有端板隔热件3213,也即端板隔热件3213位于风道空间的后侧。端板隔热件3213与端板主体3212之间的风道空间形成过风区段342。
端板风罩3211由端板主体3212向保鲜储物空间330内凸出,端板风罩3211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底侧壁可以分别与抽屉左侧板324、抽屉右侧板325、抽屉底板322相连接。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上设置有与过渡风道3704的下端相对的顶部进风口3421,为了避免异物进入过风区段342,顶部进风口3421处可以设置有进风口格栅。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抽屉端板组件321顶部与桶体310前端顶部配合位置剖视局部放大图;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中抽屉端板组件321顶壁与过渡风道3704底壁的配合示意图。
过渡风道3704的底壁(过渡风道3704出风口所在表面)与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端板风罩3211的顶部进风口3421所在表面)分别倾斜设置。倾斜方式为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也就是说,从保鲜储物容器30的整体来看,过渡风道3704的底壁所在的平面和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所在的平面的倾斜方向一致,也就是都是沿保鲜储物容器30由前向后的方向向保鲜储物容器30的底部倾斜。
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端板风罩3211的顶部进风口3421所在表面)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0度,小于等于80度。过渡风道3704的下端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也可设置为为大于等于10度,小于等于80度。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与过渡风道3704的下端所在平面可以平行设置并且距离可以设为大于等于3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该距离可以一方面避免距离过大而导致漏风严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抽屉320抽拉过程中使得端板风罩3211与桶体310摩擦。制冷气流的流动路线整体上呈抛物线形态,并非垂直角度,从而使得制冷气流在端板风罩3211至过渡风道3704的下端的流动更加顺畅,有利于减小风力损失,有效避免冷量集中。另外,端板风罩3211端板呈斜面,也有利于减小异物落入过风区段342的可能性的概率。
过渡风道3704的底壁倾斜设置可以使得送出过渡风道出风口3705的制冷气流进入过风区段342的过程中,流动路线整体上呈抛物线形态,从而使得制冷气流在抽屉320与桶体310之间的结合区域更加顺畅,有利于减小风阻和漏风。
另外,冰箱的使用者从上方取放抽屉320内的被储藏物,从使用者的视角来看,上述倾斜可以从视觉上使得抽屉端板组件321减薄,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从而避免过风区段342占用前后方向空间被使用者所抱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风道3704的底壁所在的平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角a,也就是说,角a的设计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大于等于60度,小于等于75度。例如,可以是60度、62度、64度、70度、72度、75度。
相应地,端板风罩3211的顶壁所在的平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角b,也就是说,角b的设计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大于等于60度,小于等于75度。例如,可以是60度、62度、64度、70度、72度、75度。角a与角b可以设置为相同。
过渡风道3704出风口至端板风罩3211的顶部进风口3421的距离d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3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例如,可以是10毫米、12毫米、14毫米、16毫米、18毫米、20毫米等。从而既保证抽屉与桶体不会产生结构干涉,同时也不会因间距过大导致漏风。
端板风罩3211的顶部进风口3421的面积可以大于过渡风道3704出风口的面积,便于制冷气流顺利进入过风区段342。
端板风罩3211的后壁的上部,也即靠近端板风罩3211的顶部进风口3421的位置,沿横向设置有凸台3214。凸台3214在抽屉320处于关闭位置下的顶面位置高于或齐平于挡风条350的挡风条主体3501自然状态下的最低端所在位置。也即在挡风条主体3501未抵触抽屉端板组件321的状态下,挡风条主体3501的前端略高于凸台3214上边缘。随抽屉320的推回,挡风条主体3501与凸台3214的顶部或者靠近凸台3214的顶部位置相抵。挡风条主体3501被抵靠出现形变弯曲后,其一部分与端板风罩3211的表面接触,一部分与凸台3214的顶面接触,从而与上述角形面共同形成一个腔,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板隔热件3213与端板主体3212之间还可以端板导风筋(图中未示出),利用端板导风筋将过风区段342分隔为多条风道,从而保证制冷气流可以均匀地通过过风区段342。端板隔热件3213可以避免制冷气流快速向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前部传冷,可避免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前部区域过冷。
端板导风筋可以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两个导风面在过风区段342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由过风区段342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由过风区段342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当制冷气流由过风区段342顶部进入后,在遇到两个导风面后,能够沿一个导风面向过风风道的左侧扩散,沿另一个导风面向过风风道的右侧扩散。也就是说,使得进入过风风道内的制冷气流向过风区段342的左右两侧扩散,从而使得制冷气流在过风区段342内分布得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流出过风区段342的制冷气流在抽屉320底部分布得更加均匀。
端板风罩3211的底侧壁设有底部出风口,抽屉底板与端板风罩3211的底部出风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传冷区段343的入口。端板风罩3211的底部出风口以及抽屉底板上设置的传冷区段343的入口可被分隔条分隔,从而形成多个对应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传冷区段343的入口的下方可以设置一导风件,使得制冷气流由向下转换为向后的换向过程更加顺畅。
导风件具有导风面。在抽屉320的使用过程中,制冷气流流经过风区段342,并从设置在过风区段342的底部流出,利用导流装置的导风面将制冷气流逐步向下向后引导,继而使得制冷气流的流向由纵向逐步变为横向,最后向抽屉30的后方流动。因此,导风面能够对制冷气流起到导向作用,逐步改变流动方向,避免了制冷气流在过风区段342底侧直接进行垂直角度的转向,从而使得制冷气流流动得更加顺畅,避免气流在抽屉320前端积聚,产生紊流。导风面沿抽屉320的前后方向,一端位于过风区段342的出风孔的前方,另一端向抽屉320的后方延伸并逐渐向下过渡弯曲。导风面可成形为凹侧面向斜上方的曲面。
传冷区段343形成于抽屉底板与内桶体底壁之间。端板配合件370中密封安装槽3701的底部区段以及环形密封条371的底部区段均位于传冷区段343的下方,可以避免制冷气流从底部泄露。
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与保鲜储物空间的高度的比值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一百分之一,小于等于十分之一。这样有助于传冷区段343的冷风量与保鲜储物空间330之间具有较好的换热效率,从而保证至少对保鲜储物空间330的有效置物区域有较好的制冷效率。
传冷区段343的高度和保鲜储物容器30的进风量的比值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五十分之一,小于等于五分之二,传冷区段343的高度单位为米,进风量的单位为立方米/分钟。保鲜储物容器30的进风量设定范围大于等于0.02立方米/分钟,小于等于0.5立方米/分钟。传冷风道343的高度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示例性地,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05米,进风量为0.25立方米/分钟,比值为五十分之一。或者,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1米,进风量为0.5立方米/分钟,比值为五十分之一。或者,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08米,进风量为0.02立方米/分钟,比值为五分之二。或者,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2米,进风量为0.05立方米/分钟,比值为五分之二。或者,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1米。进风量为0.4立方米/分钟,比值为四十分之一。或者,传冷区段343的高度为0.015米,进风量为0.3立方米/分钟,比值为二十分之一。
传冷区段343的空间与进风量相配合,使得传冷区段343为冷风提供充足的流动空间,有助于保证冷风在传冷区段343中顺畅流动。
保鲜储物容器30的进风量设定范围大于等于0.2立方米/分钟,小于等于0.5立方米/分钟。例如,0.1立方米/分钟、0.15立方米/分钟、0.2立方米/分钟、0.25立方米/分钟、0.35立方米/分钟、0.45立方米/分钟、0.5立方米/分钟。上述进风量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保鲜储物容器30具有足够的进风量,保证对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制冷效率。
抽屉底板323与桶体底壁312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在抽屉320在进行抽拉过程中提供抽拉空间,另一方面在抽屉320位于桶体内部进行储藏时,抽屉底板323与桶体底壁312之间的间隙作为环绕风道的传冷区段343。传冷区段343位于整个抽屉底板323的下方,其高度根据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容量以及制冷需求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冷区段343的高度可以设置为保鲜储物空间330高度的5%至12%,例如5%,8%,12%等,尤其可以设置为8%,在减小传冷区段343占用保鲜储物容器30纵向空间的情况下,满足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制冷需求。
传冷区段343的后端气流进入抽屉后板322与桶体后壁313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可作为桶内回风区段344(也可称为后壁风路区段)。桶体后壁313的中部开设有内桶体回风口346,并且桶体后壁从内桶体回风口346至桶体回风口317之间形成有桶间回风区段345。气流最终从内桶体回风口346经由桶间回风区段345到达桶体回风口317。
内桶体回风口346可以配置成为形成预设的图案,例如由若干个菱形孔排列为富有美感的图形,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被储藏物进入桶间回风区段345,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抽屉320被拉出后,给用户良好的视觉效果。内桶体回风口346的开口面积通过对回风量的大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桶体回风口346的开口面积可以设置为内桶体后壁10%到30%,例如设置为10%,20%,30%特别地设置为18%。
内桶体318在内桶体回风口346的两侧设置有遮挡条3461,并且内桶体后壁与桶外壳之间的保温层3131在内桶体回风口346以及遮挡条之间的区域内形成桶间回风区段345。制冷气流从内桶体回风口346经由回风区段返回桶体回风口317,完成在整个保鲜储物容器30内的环绕换热。内桶体回风口346的位置在纵向上与桶体回风口317对应,从而使得桶间回风区段345在纵向上呈直线状,使得桶间回风区段345的结构更加简洁,并且便于出风。
内桶体回风口346在横向上位于进风口316和桶体310的左侧壁之间。走内桶体回风口346的右端到桶体310左侧壁的距离与桶体310后侧壁左右横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可以设置为小于等于二分之一。换句话说,以桶体310左右侧壁中距离进风口316更远的侧壁为参照侧壁,内桶体回风口346远离参照侧壁的一端到参照侧壁的距离与桶体310后侧壁左右横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小于等于二分之一。
内桶体回风口346的底端到桶体310的后侧壁的内表面底端的纵向距离与桶体310后侧壁纵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四分之一,一方面使得冷风到达内桶体回风口346需要向上流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冷风能够更充分地在保鲜储物空间330内扩散,有助于提高制冷效率和和制冷均匀性。另一方面,使得桶间回风区段345的长度不至于过长,从而简化结构。
内桶体回风口346的底端到抽屉320的内底面的纵向距离与抽屉320的深度的比值大于等于四分之一,有助于使得冷风更加充分得接触抽屉320的后板,从而提高冷风对抽屉320的包裹程度,从而提高抽屉320内有效储物区域的降温效率和降温均匀性。
桶体回风口317的面积可以大于等于进风口316的面积,从而使得走风更加顺畅。
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与保鲜储物容器30的回风量的比值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五百分之一,小于等于二十分之一,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回风量的单位为立方米/分钟。例如,可以是五百分之一、四百分之一、三百分之一、二百分之一、一百分之一、五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等。
示例性地,回风量为0.5立方米/分钟,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01平方米,比值为五百分之一。或者,回风量为0.02立方米/分钟,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01平方米,比值为二十分之一。或者,回风量为0.4立方米/分钟,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2平方米,比值为二十分之一。或者,回风量为0.4立方米/分钟,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1平方米,比值为四十分之一。上述结构尺寸能够使得冷风经由桶体回风口346流出保鲜储物容器30时流动得更加顺畅,避免冷风在桶体回风口346形成湍流而影响冷风气流的流动。
桶间回风区段345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30毫米。也就是说,桶间回风区段345前壁和后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30毫米。例如,5毫米、10毫米、15毫米、20毫米、25毫米、30毫米等。通过使桶间回风区段345的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30毫米,使得桶间回风区段345具有充足的空间供冷风气流流动,有利于保证冷风在进入桶间回风区段345后顺畅流动。
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与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后侧壁的面积的比值可以大于等于五十分之一,小于等于五分之一。例如,可以是五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等。示例性地,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01平方米,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后侧壁的面积为0.05平方米,比值为五十分之一。或者,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2平方米,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后侧壁的面积为0.1平方米,比值为五分之一。或者,内桶体回风口346的面积为0.002平方米,保鲜储物空间330的后侧壁的面积为0.04平方米,比值为二十分之一。上述面积的比值参数有助于使得保鲜储物空间330后端的冷风气流顺利从内桶体回风口346流出,有效地避免冷风在保鲜储物空间330后部积聚,从而避免保鲜储物空间330内温度不均匀储物保鲜质量下降。
制冷气流在整个环绕过程中,并不进入保鲜储物容器30内部,通过对环绕风道各个区段的改进设计,保证了保鲜储物空间330内部可以实现均匀制冷,配合磁场实现对保鲜存储质量的提升。通过对试制样品的实际测试,运用本实施例方案的保鲜储物容器30与冰箱,可以大大延长被储藏物的保鲜存储时间,例如对于新鲜肉鱼类,可将保鲜时间延长至5至7天,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第二磁场组件421布置于内桶体318底壁下方,其构造与第一磁场组件411大体一致,相对于保鲜储物空间330呈镜像设置。也即第二磁源片424位于第二导磁板423的上方,第二导磁板423与第二磁源片424接触的区域以及第二磁源片424的表面同样均被配置成具有满足要求的平面度,平面度的公差要求越小越好,例如小于0.1mm。两者可以紧密的贴合,实现零间隙配合,从而提高磁场的均匀程度。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桶体底部示意图,第二导磁板423在第二磁源片424对应区域的四周向外延展,形成外延部4231。该外延部4231与第一导磁板413与第一磁源片414抵靠的主体部,形成台阶面。也即第二导磁板423的外延部4231相对于第二磁源片424向上凸出,用于与桶体和/或磁场连接件431配合。第二导磁板423的外延部4231凸出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磁源片424的厚度。
第二导磁板423在与磁场连接件431连接位置,外延部4231可以并不凸出,形成让位缺口,也即在让位缺口的位置,外延部4231与第二导磁板423的中央区域的主体部平齐,或者凸出高度小于外延部4231的其他位置。磁场连接件431在底部形成朝向第二导磁板423的翻边,利用该翻边与第二导磁板423的缺口位置可靠地抵触,形成可靠地磁连接。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可以通过螺钉螺孔等方式固定,保证牢固的连接。磁场连接件431的翻边同样要求距离第二磁源片424的侧边具有一定间隙,形成磁间隙。利用上述缺口,磁场连接件431与第二导磁板423连接后,在厚度方向上磁场连接件431并不会影响第二导磁板423与桶体310的连接。
在设置第二电磁线圈425的实施例中,第二电磁线圈425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磁源片414和第二磁源片424的中央位置。内桶体318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电磁线圈425的线圈容纳槽以及用于容纳第二电磁线圈425的引出线缆的线缆容纳槽。线圈容纳槽的形状与第二电磁线圈425的外形相适配,并且线圈容纳槽的槽深与第二电磁线圈425的厚度相适配,保证第二电磁线圈425可以可靠地与第二磁源片424抵靠。
第二导磁板423可以通过螺钉4232以及卡扣4233与内桶体连接,其中螺钉孔以及卡扣4233的连接位置均在第二导磁板423的外延部4231上。上述螺钉4232以及卡扣4233保证第二导磁板423可以可靠连接于桶体310上。在第二导磁板423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有保温板(图中为了显示第二导磁板423,对保温板进行了隐藏)。保温板的下侧为桶外壳的底壁(可以为储物间室内的隔板或胆壁)。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抽屉320的剖面图;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的抽屉中托盘360的示意图。由于制冷气流在传冷区段直接直接接触抽屉底板322,为了避免抽屉底部温度出现过低的情况。本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30在抽屉320的内部还设置有托盘360。该托盘360放置于抽屉320内部,并用于盛放被储藏物。托盘360的底板上形成有多个支撑部3601,支撑部3601可以支脚或者支撑条,并朝向下凸出设置。托盘360利用支撑部3601抵触抽屉底板322,从而使得托盘360的底板与抽屉的底板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被储藏物直接接触抽屉底板322导致温度过低。支撑部3601可以设置在靠近托盘底板的边缘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360的底板可以设置为凹凸面3602,使得被储藏物的部分也可以托盘的底部具有间隙。例如托盘底板的凹凸面3602可以有互相间隔的沿前后延伸方向凸条和凹槽形成。
托盘360侧板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翻边3603。抽屉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位于翻边下侧的凸条3241。托盘的高度可以为抽屉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也即在抽屉内侧壁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高度位置处设置凸条3241。翻边3603的顶面可以与凸条3241下表面相抵,从而避免被储藏物落入托盘360与抽屉320之间的缝隙,同时也可以保证托盘360能够在抽屉320内能够更稳定地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例中,凸条3241上还可以用于放置搁架(图中未示出),利用搁架进一步分隔保鲜储物空间330,使得更加方便地放置被储藏物。搁架本身也可以设置有磁源部件,从而进一步提高储物空间的有效磁场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360的侧板可以倾斜设置,也即从下向上逐渐外扩。这种构造可以使得托盘360具有更大的开口,便于取放被储藏物。在另一方面托盘360还可以与抽屉具有更大的间隙,保证被储藏物均匀制冷。
托盘360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手抠部3604(例如在托盘前壁处设置供手指伸入的孔),便于用户可将托盘从抽屉中取出,以便清洗。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具有用于放置被储藏物的保鲜储物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场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磁场组件,并配置成在所述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磁场;并且
每个所述磁场组件包括磁源片以及导磁板,所述导磁板包括平面区域,所述磁源片贴合于所述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区域的平面度公差小于设定公差阈值,从而使得所述磁源片整体与所述导磁板实现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公差阈值设置为1mm或者0.1mm或者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板在所述平面区域的四周向外延展形成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从所述平面区域朝向所述磁源片一侧凸出,从而使得所述外延部的至少部分区段与所述平面区域形成台阶;
所述磁源片的外周与所述台阶具有设定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延部的凸出区段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磁源片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桶体,具有前向开口;
抽屉,可抽拉地设置于所述桶体内;并且所述磁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相对侧壁内的第一磁场组件和第二磁场组件,并且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组件中的磁源片靠近于所述抽屉,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组件中的导磁片位于所述磁源片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场组件设置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磁场组件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底部,并且
所述第一磁场组件的导磁板的上方设置有供制冷气流通过的内部风路;
所述桶体在所述第一磁场组件下方的内桶体的顶面设置有凸出部,并利用所述凸出部支撑所述第一磁场组件的磁源片,使得所述第一磁场组件的磁源片与所述内桶体的顶面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为纵横排列的多个凸肋,所述空气间隙的大小设置为1mm至3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装置还包括:
两个磁场连接件,从所述桶体的横向两侧连接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组件的导磁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场组件还包括:
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磁源片相背于所述导磁板的一侧,并且
所述磁源片为均匀充磁的永磁片;所述磁场装置配置成在所述保鲜储物空间内形成有效磁场强度范围为10-100GS,磁场有效间距范围为60-240mm的磁场。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
CN202322199499.0U 2023-08-15 2023-08-15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Active CN220959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9499.0U CN220959145U (zh) 2023-08-15 2023-08-15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9499.0U CN220959145U (zh) 2023-08-15 2023-08-15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9145U true CN22095914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9499.0U Active CN220959145U (zh) 2023-08-15 2023-08-15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9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51748A1 (en) Refrigerator
CN217031740U (zh) 具有磁场保鲜装置的制冷设备
CN209893746U (zh) 具有分隔件的冰箱
CN113494808B (zh) 冰箱
CN113494809B (zh) 冰箱
CN220959145U (zh)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109341181B (zh) 冰箱
CN220959138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1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0U (zh) 磁场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6U (zh) 磁场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50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7U (zh) 一种抽屉、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51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3U (zh) 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113531988B (zh) 冰箱
CN220771600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52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9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601U (zh) 一种磁场保鲜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54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8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9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3U (zh) 磁场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1122724U (zh) 磁场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