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8977U -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8977U
CN220958977U CN202322911327.1U CN202322911327U CN220958977U CN 220958977 U CN220958977 U CN 220958977U CN 202322911327 U CN202322911327 U CN 202322911327U CN 220958977 U CN220958977 U CN 220958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ace
dissipation channel
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13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龙
赖智
鲜静
王健
张伟
黄敬双
熊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ght Carry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ght Carry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ght Carry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ght Carry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13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8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8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8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包括:散热通道、第一、二散热装置和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入口端,第一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外部的流体输送到散热通道内,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内部的流体排出到散热通道外,半导体制冷片本身能够通过释放热量来制冷,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通向散热通道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通向仓体的一端能够制冷,即通过对散热通道的内部进行散热,实现仓体内的制冷。

Description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试剂制冷装置是用于化学发光仪器中试剂制冷的装置,化学发光仪器中试剂需要保持低温5-10℃,确保试剂制冷温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试剂制冷的方式主要采用半导体制冷,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水冷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但体积和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风冷散热效率相对偏低,散热效果与空间结构形式相关,风冷散热结构或装置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紧凑的空间结构有着较好的散热,对于较大的空间结构散热较差,而且空间结构较大的风冷散热是需要一直对装有制冷试剂的较大空间结构内进行散热,但一般的风冷散热装置为常规的电风扇,试剂需要保持在5-10℃的低温范围内,要通过电风扇使试剂的制冷温度稳定和可靠的保持在5-10℃的低温范围内是不可能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试剂的制冷温度保持在稳定和可靠的低温温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通向散热通道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通向仓体的一端能够制冷,即通过对散热通道的内部进行散热,实现仓体内的制冷,由于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隔开,且散热通道内散热而仓体内制冷,则散热通道内的热气和仓体内的冷气隔开,散热通道内的热量不会传递到仓体内,仓体内能够制冷,仓体内的试剂保持在低温温度范围内,实现了试剂的制冷温度保持在稳定和可靠的低温温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包括:
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本身能够输送流体;
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端,第一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外部的流体输送到散热通道内;
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内部的流体排出到散热通道外;
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本身能够通过释放热量来制冷;
仓体,所述仓体用于存放制冷试剂;
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和所述仓体的内部,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通向散热通道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通向仓体的一端能够制冷。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用于隔开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和所述仓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通向所述仓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面通向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仓体的内部固定的设置有制冷循环风扇,所述制冷循环风扇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接触,制冷循环风扇将第一端面上的低温能量向仓体内的吹动,使仓体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冷却。
可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壁上布置有由若干薄片组成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的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散热管的一端相连通,且第二端面与散热管的一端相接触,散热管用于将第二端面上的热量集中的传导至散热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散热管可为直管或弯管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与散热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片相接触,散热管将第二端面上的热量集中传导至散热片的各处,使得散热片能够更好的起到散热,散热片由若干薄片组成以增大散热面积。
可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具有流体内腔,所述流体内腔的内壁上固定的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通向流体内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通道本身能够输送流体,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入口端,第一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外部的流体输送到散热通道内,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出口端,第二散热装置能够将散热通道内部的流体排出到散热通道外,半导体制冷片本身能够通过释放热量来制冷,仓体用于存放制冷试剂,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通向散热通道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通向仓体的一端能够制冷,即通过带走与散热通道内部相通的半导体制冷片上的热量使与仓体相通的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通过对散热通道的内部进行散热,实现仓体内的制冷,由于散热通道的内部和仓体的内部隔开,且散热通道内散热而仓体内制冷,则散热通道内的热气和仓体内的冷气隔开,散热通道内的热量不会传递到仓体内,仓体内能够制冷,仓体内的试剂保持在低温温度范围内,实现了试剂的制冷温度保持在稳定和可靠的低温温度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的仓体内部固定的设置有制冷循环风扇,制冷循环风扇与第一端面相接触,制冷循环风扇将第一端面上的低温能量向仓体内的吹动,使仓体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冷却。
3.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散热管的一端相连通,且第二端面与散热管的一端相接触,散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片相接触,散热管用于将第二端面上的热量集中的传导至散热通道内的散热管上,第二端面上的热量再通过散热管集中传导至散热片的各处,使得散热片能够更好的起到散热,散热片由若干薄片组成以增大散热面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内增加散热管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与仓体配合使用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与仓体配合使用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制冷装置,2-散热通道、21-流体内腔、3-第一散热装置、4-第二散热装置、5-半导体制冷片、6-制冷循环风扇、7-散热片、8-散热管、9-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包括:制冷装置1,该制冷装置1包括:散热通道2、第一散热装置3、第二散热装置4和半导体制冷片5,其中,第一散热装置3、第二散热装置4为风扇,散热通道2本身能够输送流体,第一散热装置3设置在散热通道2的入口端,第一散热装置3能够将散热通道2外部的流体输送到散热通道2内,第二散热装置4设置在散热通道2的出口端,第二散热装置4能够将散热通道2内部的流体排出到散热通道2外,半导体制冷片5本身能够通过释放热量来制冷,仓体9用于存放制冷试剂,半导体制冷片5设置在散热通道2和仓体9之间,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2的内部和所述仓体9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端分别通向散热通道2的内部和所述仓体9的内部,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5通向散热通道2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5通向仓体9的一端能够制冷,即通过对散热通道2的内部进行散热,实现仓体9内的制冷。
半导体制冷片5用于隔开散热通道2的内部和仓体9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51和第二端面52,第一端面51通向仓体9的内部,第二端面52通向散热通道2的内部,且第二端面52与散热管8的一端相连通,且第二端面52与散热管8的一端相接触,散热管8可为直管或弯管中的任意一种,散热管8用于将第二端面52上的热量集中的传导至散热通道2内。
如图4-6所示,仓体9的内部固定的设置有制冷循环风扇6,制冷循环风扇6与第一端面51相接触,制制冷循环风扇6将仓体9内的空气吹向第一端面51,使仓体9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端面51冷却,仓体9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冷却,使仓体9内的空气制冷更加的均匀和高效。
散热通道2的内壁上布置有由若干薄片组成的散热片7,散热片7固定的设置在散热通道2的内壁上,散热通道2的内部与散热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即散热管8的另一端与散热通道2内的散热片7相接触,散热管8将第二端面52上的热量集中传导至散热片7的各处,使得散热片7能够更好的起到散热效果,散热片7由若干薄片组成以增大散热面积,通过第一散热装置3、和第二散热装置4的吹风,对散热片7进行强制散热,具体的,散热通道2的内部具有流体内腔21,流体内腔21的内壁上固定的设置有散热片7,半导体制冷片5的第二端面52通向流体内腔21。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半导体制冷片5的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片5具有第一端面51和第二端面52,第一端面51为冷面,第二端面52为热面,通过带走热面的热量使得冷面的温度下降。
如图7所示,由于半导体制冷片5隔开了散热通道2和仓体9,散热通道2和仓体9之间不相通,通过散热通道2将半导体制冷片5的第二端面52上具有的热量带走,即第一散热装置3进风和第二散热装置4出风将散热通道2内的热量带走,在第二端面52上的热量被带走的同时,第一端面51上的温度下降,仓体9内的温度降低,仓体9内的试剂被制冷。
半导体制冷片5属于市面上公知的产品,半导体制冷片5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散热管8:用于将第二端面52即热面的热量集中传导至散热片7各处,通过散热片7增大散热面积,散热片7能够更好的起到散热作用,散热片7由若干薄片组成以增大散热面积,通过风扇的吹风,对散热片7进行散热。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2,如图7所示,制冷装置1通过半导体制冷片5进行冷热转换,半导体制冷片5通过冷面制冷,制冷循环风扇6将冷面上的低温能量向仓体9内的吹动,使仓体9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冷却,制冷装置1的半导体制冷片5的冷面和制冷循环风扇6的作用使得仓体9内的空气制冷更加均匀和高效,若在半导体制冷片5上通过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则可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5的制冷温度,通过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5的制冷温度都是很常规的技术手段了。
半导体制冷片5的热面通过散热管8将热面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管8内,散热管8内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7上,散热片7的特点是较大的尺寸和散热面积,散热管8将热面上的热量进行集中到散热管8内,散热管8再将其内集中的热量均匀的传导至散热片7的各处,使散热更加高效,通过散热的风扇即第一散热装置3和第二散热装置4对散热片7进行风冷散热,即通过第一散热装置3进风和第二散热装置4出风将散热通道2内的热气直接排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通道(2),所述散热通道(2)本身能够输送流体;
第一散热装置(3),所述第一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2)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散热装置(3)能够将散热通道(2)外部的流体输送到散热通道(2)内;
第二散热装置(4),所述第二散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2)的出口端,所述第二散热装置(4)能够将散热通道(2)内部的流体排出到散热通道(2)外;
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本身能够通过释放热量来制冷;
仓体(9),所述仓体(9)用于存放制冷试剂;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部和所述仓体(9)的内部,通过带走半导体制冷片(5)通向散热通道(2)的一端上的热量使半导体制冷片(5)通向仓体(9)的一端能够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用于隔开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部和所述仓体(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51)和第二端面(52),所述第一端面(51)通向所述仓体(9)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面(52)通向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9)的内部固定的设置有制冷循环风扇(6),所述制冷循环风扇(6)与所述第一端面(5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壁上布置有由若干薄片组成的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固定的设置在散热通道(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具有第二端面(52),所述第二端面(52)与散热管(8)的一端相连通,且第二端面(52)与所述散热管(8)的一端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8)可为直管或弯管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部与散热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片(7)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2)的内部具有流体内腔(21),所述流体内腔(21)的内壁上固定的设置有散热片(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具有第二端面(52),所述第二端面(52)通向流体内腔(21)。
CN202322911327.1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Active CN220958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1327.1U CN220958977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1327.1U CN220958977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8977U true CN22095897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1327.1U Active CN220958977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8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58977U (zh)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CN210808094U (zh) 电路板、换热系统及制冷系统
CN11605360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化成柜
CN11209960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0425624U (zh) 一种消除冷凝水的试剂仓制冷结构及试剂仓
CN210980124U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106895632A (zh) 具有速冻板的冰箱
CN207378964U (zh) 一种电控板散热装置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14065385U (zh)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CN218163115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
CN214039105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冷系统的安装结构
CN212930544U (zh) 一种车载冰箱的散热装置
CN204534854U (zh) 一种高性能半导体空调
CN218993562U (zh) 便携式空调
CN220959767U (zh) 一种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蒸发器
CN220872865U (zh) 一种半导体散热装置的热端散热结构
CN217089443U (zh) 一种风道散热的半导体制冷冰淇淋机
CN217763973U (zh) 一种内外循环过流式电子制冰水装置
CN216745164U (zh) 一种适合增材制造的半导体制冷非接触式水冷液仓
CN219160500U (zh) 循环扇
CN2681057Y (zh) 热管散热式微型电子冰箱
CN213794830U (zh) 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散热装置
CN218672462U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14039028U (zh) 冰箱
CN217309231U (zh) 空调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