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5385U -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5385U
CN214065385U CN202022649636.2U CN202022649636U CN214065385U CN 214065385 U CN214065385 U CN 214065385U CN 202022649636 U CN202022649636 U CN 202022649636U CN 214065385 U CN214065385 U CN 214065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airflow
refrigeration
genera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96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龙
何德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496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5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5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5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它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它们借助于气流发生器使盖体腔内产生压力差以接收输入气流进入进风口,气流沿所述进风口进入受气流发生器的扇叶挤压引导把气流输向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于盖体的端部处;对接于所述气流发生器且位于盖体腔内的导风散热器,所述导风散热器设有用于将输入气流分散吸热后变向排出,所述导风散热器连接制冷发生器;导冷延伸部,其设置在制冷发生器的端部且使冷能相对远离于所述导风散热器方向延伸,借助于导冷延伸部使冷能传递冷藏器内。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冷效率高、温控灵敏度高、控温精准、操作方便;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

Description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背景技术
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顶盖制冷相对于制冷底座制冷具有独特优势,其一,制冷盖盖设保温体顶端,制冷盖所产生冷能自然下降,使整个制冷空间温度上下均衡;其二,保温体的保温性能的优劣制约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的好坏。然而目前保温效果好而且价格低廉的保温体当属真空保温杯,而采用制冷杯盖和真空保温杯的配合,其没有打破真空保温杯的保温结构,因而真空保温杯为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提供有较利因素。然而,现有技术的制冷盖结构复杂、制作安装不方便,导冷结构欠佳;另外现有技术的专制冷杯盖设计结构不合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的传冷效率有待提高。
人们一直期待一款小巧精美、制冷效率高、控温精准的一款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配合现有的真空保温杯来冷藏食品和药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冷效率高、温控灵敏度高、控温精准、操作方便;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进风口和出风口,它们借助于气流发生器使盖体腔内产生压力差以接收输入气流进入进风口,气流沿所述进风口进入受气流发生器的扇叶挤压引导把气流输向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于盖体的端部处;
对接于所述气流发生器且位于盖体腔内的导风散热器,所述导风散热器用于将输入气流分散吸热后变向排出,所述导风散热器连接制冷发生器;
导冷延伸部,其设置在制冷发生器的端部且使冷能相对远离于所述导风散热器方向延伸,借助于导冷延伸部使冷能传至冷藏器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述冷藏器具有筒状壳体和设于筒状壳体内真空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冷延伸部包括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所述制冷发生器为半导体制冷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冷延伸部的包括靠近所述制冷发生器的导冷交换部以及靠近导冷交换部的冷能气流发生部;所述冷能气流发生部把导冷交换部传递的冷能向冷藏器内输送,以使冷藏器内温度下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借助于气流发生器使气流从径向进入经过所述散热翅片组改为横向出风。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冷交换部包括散冷翅片组,散冷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借助于冷能气流发生部使气流从横向进入经过所述散冷翅片组改为径向出风。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为控制线提供插口装置,气流发生器、制冷发生器和冷能气流发生部连接插口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口装置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气流发生器设于导风散热器上方,所述冷能气流发生器设于导冷交换部下方。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插头,另一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插头可拆卸地组装于插口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设有温度显示器、开关按键和调节温度按键。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冷效率高、温控灵敏度高、控温精准、操作方便;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中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在控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中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以下参考图1-6来描述具体的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
参见图1-2所示出的,其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它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2、气流发生器3、盖体 4、导风散热器5、制冷发生器6和导冷延伸部7,其中进风口1和出风口 2借助于气流发生器3使盖体4腔内产生压力差以接收输入气流进入进风口1,气流沿所述进风口1进入受气流发生器3的扇叶挤压引导把气流输向出风口2,所述进风口1或出风口2设于盖体4的端部处;对接于所述气流发生器3且位于盖体4腔内的导风散热器5,所述导风散热器5用于将输入气流分散吸热后变向排出,所述导风散热器5连接制冷发生器6;导冷延伸部7设置在制冷发生器6的端部且使冷能相对远离于所述导风散热器5方向延伸,借助于导冷延伸部7使冷能传至冷藏器内。冷藏器可以具有筒状壳体和设于筒状壳体内真空腔的保温容器,也可以具有矩形腔或圆形腔或瓶状腔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腔的容器,导冷延伸部7向冷藏器内空间输送冷能。
结合上述实施例且一并结合图3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体相同,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导冷延伸部7包括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71;制冷发生器6为半导体制冷片。筒状体 71可以形成多个通孔74。
导冷延伸部7的包括靠近所述制冷发生器6的导冷交换部72以及靠近导冷交换部72的冷能气流发生部73;所述冷能气流发生部73把导冷交换部72传递的冷能向冷藏器内输送,以使冷藏器内温度下降。冷能气流发生部73和气流发生器3的具体均可包括风扇以及驱动风扇的电机。
导风散热器5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借助于气流发生器5使气流从径向进入经过所述散热翅片组改为横向出风。导冷交换部72包括散冷翅片组,散冷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划并借助于冷能气流发生部73使气流从横向进入经过所述散冷翅片组改为径向出风。导风散热器5和导冷交换部72可以采用铝质或铜质或其他传导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及其合金材料制成。
结合上述实施例且一并结合图4、5、6所示出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大体相同,在第三具体实施例中,盖体4为控制线8提供插口装置9,导风散热器5、制冷发生器6和冷能气流发生部73连接插口装置9。插口装置9连接温度检测装置10。控制线8一端连接插头11,另一端连接控制器12,所述插头11可拆卸地组装于插口装置9。控制器12设有温度显示器121、开关按键122和调节温度按键123。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要可以把控制器12设置在盖体 4侧壁,也可以盖体4外设置移动电池为控制器12供电。盖体4可以设有内螺纹或旋扣结构或卡接结构等以便于连接冷藏器。
综合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工作过程:
使用时,制冷发生器6通电产生冷能,导冷延伸部7把冷能导入冷藏器中,可以单独采用筒状体71直接接触传输冷能;可以单独采用冷能气流发生部73和导冷交换部72组合而形成冷风传导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上述直接传输冷能或和冷风传导方式的组合的方式;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冷效率高、温控灵敏度高、控温精准、操作方便;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而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进风口和出风口,它们借助于气流发生器使盖体腔内产生压力差以接收输入气流进入进风口,气流沿所述进风口进入受气流发生器的扇叶挤压引导把气流输向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于盖体的端部处;
对接于所述气流发生器且位于盖体腔内的导风散热器,所述导风散热器用于将输入气流分散吸热后变向排出,所述导风散热器连接制冷发生器;
导冷延伸部,其设置在制冷发生器的端部且使冷能相对远离于所述导风散热器方向延伸,借助于导冷延伸部使冷能传至冷藏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器具有筒状壳体和设于筒状壳体内真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延伸部包括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所述制冷发生器为半导体制冷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延伸部的包括靠近所述制冷发生器的导冷交换部以及靠近导冷交换部的冷能气流发生部;所述冷能气流发生部把导冷交换部传递的冷能向冷藏器内输送,以使冷藏器内温度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借助于气流发生器使气流从径向进入经过所述散热翅片组改为横向出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交换部包括散冷翅片组,散冷翅片组形成底部封闭腔并借助于冷能气流发生部使气流从横向进入经过所述散冷翅片组改为径向出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控制线提供插口装置,气流发生器、制冷发生器和冷能气流发生部连接插口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装置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气流发生器设于导风散热器上方,所述冷能气流发生器设于导冷交换部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插头,另一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插头可拆卸地组装于插口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温度显示器、开关按键和调节温度按键。
CN202022649636.2U 2020-11-16 2020-11-16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Active CN214065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9636.2U CN214065385U (zh) 2020-11-16 2020-11-16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9636.2U CN214065385U (zh) 2020-11-16 2020-11-16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5385U true CN214065385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9636.2U Active CN214065385U (zh) 2020-11-16 2020-11-16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5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5385U (zh) 冷藏器的制冷导冷系统
CN106524631A (zh) 组合式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12346232U (zh) 供液装置和饮水设备
CN217952747U (zh) 用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换热系统
CN217720247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装置及激光器
CN213425560U (zh) 一种配电柜内部使用的温度调节结构
CN211451987U (zh) 热量传导装置
CN220958977U (zh) 一种试剂制冷装置
CN2681057Y (zh) 热管散热式微型电子冰箱
CN213178893U (zh) 一种高效的微型制冷器
CN218672462U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105466100B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18677132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半桥功率模块
CN220670285U (zh) 一种基于珀耳帖效应的工业用换热器
CN215809555U (zh) 冰箱
CN220083404U (zh) 一种新型冷藏箱
CN214065426U (zh) 药品直冷制冷杯
CN219301044U (zh) 一种微型制冷装置
CN218296289U (zh) 一种便携式制冷器
CN216953755U (zh) 冷却模组及测试设备
CN21876405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19829156U (zh) 一种回热器装置
CN217428193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半导体散热壳
CN212324621U (zh) 带压缩机补偿的相变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