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8658U -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8658U
CN220958658U CN202322680832.XU CN202322680832U CN220958658U CN 220958658 U CN220958658 U CN 220958658U CN 202322680832 U CN202322680832 U CN 202322680832U CN 220958658 U CN220958658 U CN 220958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housing
side wall
air
reinforcing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08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峰
康勇
沈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808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8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8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8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设备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设备用于室内吊顶,该取暖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腔;通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室内吊顶上方;出风口位于壳体面向室内吊顶下方的一侧,且出风口环绕壳体的周向边缘设置;出风口的侧壁设有环绕出风口的第一加强筋,从而提高了出风口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

Description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空调、换气扇、暖风机等电器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多。
相关技术中,室内暖风机一般安装在吊顶上,并向吊顶下方空间吹入热风,以调节室内温度,暖风机通常包括箱体和面板,箱体通过吊装的方式设置在吊顶上方,面板与吊顶配合,保证吊顶下方外观的完整性,箱体从吊顶上方的管道进风,面板中间设有出风口,箱体内的暖风气流可以从出风口吹向吊顶下方。
然而,目前的暖风机在安装至吊顶上时,出风口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暖设备及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的暖风机在安装至吊顶上时,出风口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暖设备,用于室内吊顶,该取暖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腔;通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其中,进风口位于室内吊顶上方;出风口位于壳体面向室内吊顶下方的一侧,且出风口环绕壳体的周向边缘设置;出风口的侧壁设有环绕出风口的第一加强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周向,并且在出风口设置加强筋结构,在保证出风口具体较大出风区域和较高出风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出风口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设形成通风腔;第一加强筋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侧。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壳体与室内吊顶配合一侧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可以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第一侧壁连接于第一顶壁的周向边缘;第二壳体可以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第二侧壁连接于第二顶壁的周向边缘;第二顶壁位于第一顶壁的下方,第一侧壁环绕设置于第二侧壁的周向外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出风口。
如此设置,可以扩大出风口的出风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位于第一侧壁背离第二侧壁的一侧;第一加强筋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加强筋的第二端向背离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第一侧壁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和第一侧壁之间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加强筋和第一侧壁连接;多个第二加强筋环绕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壳体的加工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相对于竖直方向往第一顶壁的外侧倾斜设置;和/或,第二侧壁相对于竖直方向往第二顶壁的外侧倾斜设置。
如此设置,可以将从通风腔流出的气流向壳体的斜下方引导,扩大出风口的出风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一侧可以设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环绕第二壳体的周向设置;第三加强筋的第一端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三加强筋的第二端朝向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出风口内缘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筋与第二侧壁之间可以设有多个第四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第三加强筋和第二侧壁连接;多个第四加强筋环绕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圆形;出风口呈环形。
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壳体的轮廓空间,扩大出风口的出风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主机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取暖设备,主机与取暖设备的进风口连通,主机被配置为向取暖设备吹入气流。
如此设置,空调器既可以实现暖风和新风功能,也可以实现冷风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暖设备及空调器,取暖设备用于室内吊顶,该取暖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腔;通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室内吊顶上方;出风口位于壳体面向室内吊顶下方的一侧,且出风口环绕壳体的周向边缘设置;出风口的侧壁设有环绕出风口的第一加强筋,从而提高了出风口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取暖设备及空调器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出风口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取暖设备;
100-壳体;101-通风腔;102-盖板;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05-第一加强筋;106-第二加强筋;107-第三加强筋;108-第四加强筋;110-第一壳体;111-第一侧壁;112-第一顶壁;120-第二壳体;121-第二侧壁;122-第二顶壁;
200-加热模块;
300-显示模块;
400-室内吊顶;
50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空调、换气扇、暖风机等电器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多。以暖风机为例,室内暖风机一般安装在吊顶上,并向吊顶下方空间吹入热风,以调节室内温度,暖风机通常包括箱体和面板,箱体通过吊装的方式设置在吊顶上方,面板与吊顶配合,保证吊顶下方外观的完整性。箱体从吊顶上方的管道进风,面板中间设有出风口,箱体内的暖风气流可以从出风口吹向吊顶下方。然而,目前的暖风机在安装至吊顶上时,出风口容易损坏。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取暖设备中,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周向,并且在出风口设置加强筋结构,在保证出风口具体较大出风区域和较高出风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出风口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可以应用于家庭的卫生间、客厅、厨房等空间,也可以应用于教室、办公场所、商场等其他室内空间,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取暖设备可以安装于室内的吊顶,以悬吊的方式与吊板配合安装,该取暖设备具有的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暖风、新风或者同时进行暖风以及新风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爆炸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的出风口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设备10,用于室内吊顶400,该取暖设备10包括壳体100和加热模块200,壳体100具有通风腔101,加热模块200设置于通风腔101内,通风腔101具有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
其中,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03进入通风腔101内,并从出风口104流出通风腔101,在气流流经通风腔101的过程中,加热模块200可以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出风口104向室内吊顶400的下方吹出热风。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103位于室内吊顶400上方,出风口104位于壳体100面向室内吊顶400下方的一侧,出风口104沿壳体100的边缘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04环绕壳体100的周向边缘设置,出风口104的侧壁设有环绕出风口104的加强筋。
其中,加强筋可以包括第一加强筋105,第一加强筋105位于出风口104的边缘。当取暖设备10安装至室内吊顶400上时,出风口104的外侧可以与室内吊顶400抵接。
取暖设备10朝向室内吊顶400的下方空间的外露尺寸可以近似为壳体100朝向室内吊顶400下方的底面的尺寸,因此,出风口104在室内吊顶400外露时,出风口104可以近似为环绕取暖设备10的整个外壳轮廓设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出风口104中所吹出的暖风可以覆盖的范围。
示例性的,室内吊顶400上方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可以与进风口103对接并连通,即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进风口103连接,当取暖设备10启动暖风功能时,通风管道的进风端在室内吊顶400的其他位置与室内吊顶400下方的室内空间连通,这样,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加热;当取暖设备10启动新风功能时,通风管道的进风端可以与室外空间连通,以输入室外的新鲜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10通过将出风口104设置在壳体100的周向,并且在出风口104的周向设置加强筋结构,在保证出风口104具体较大出风区域和较高出风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出风口104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10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00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03,以便于加热模块200的安装,同时提高对进入通风腔101的气流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室内吊顶400可以为水平吊顶,进风口103的进风方向可以平行于室内吊顶400,这样,在进风口103对接通风管道时,通风管道可以沿水平方向平行于室内吊顶400设置,从而对室内吊顶400上方的空间高度要求较低。
示例性的,进风口103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进风口103的具体形状及通风截面尺寸不做限定。
下面对壳体100的具体结构以及加强筋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连接,且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围设形成通风腔101。第二壳体12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壳体11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其中,第一加强筋105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110的外侧,可以提高壳体100与室内吊顶400配合一侧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上下对接,通过上下盖合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且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的主体结构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的通风腔101可以分别与室内吊顶400上方的进风口103以及朝向室内吊顶400下方的出风口104连通。
示例性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或者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进行固定,亦或者,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3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0,且进风口103位于第一壳体110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侧,从而进风口103可以靠近第一壳体110的顶部设置,这样为通风腔101中的气流流通提供足够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103可以在第一壳体110加工成型时形成,加热模块200至少部分进风口103的进风截面。例如,加热模块200的形状可以与进风口103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加热模块200的周向外侧可以分别与进风口103周向内壁抵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可以包括第一顶壁112和第一侧壁111,第一侧壁111连接于第一顶壁112的周向边缘;第二壳体120可以包括第二顶壁122和第二侧壁121,第二侧壁121连接于第二顶壁122的周向边缘;第二顶壁122位于第一顶壁112的下方,第一侧壁111环绕设置于第二侧壁121的周向外侧,从而可以形成环绕壳体100整体边缘的环形出风口104,扩大出风范围,提高出风效率。
其中,第一加强筋105位于第一侧壁111背离第二侧壁121的一侧;第一加强筋105的第一端与第一侧壁111连接,第一加强筋105的第二端向背离出风口104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提高第一侧壁111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21可以分别是第一顶壁112和第二顶壁122边缘的环形结构,其中,第一侧壁111可以形成出风口104的外壁,而第二侧壁121则可以形成出风口104的内壁。第一侧壁111相对于第一顶壁112在向室内吊顶400下方弯折时,第一侧壁111可以与第一顶壁112之间圆弧过渡,相应的,第二侧壁121相对于第二顶壁122在向室内吊顶400下方弯折时,第二侧壁121可以与第二顶壁122之间圆弧过渡,从而可以在气流流出通风腔101时起到引导作用,提高气流流通的顺畅性。
示例性的,第一加强筋105和第一侧壁111之间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106,第二加强筋106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加强筋105和第一侧壁111连接;多个第二加强筋106环绕第一壳体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110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10、第一加强筋105和第二加强筋106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10的加工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第二壳体12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材质均可以为塑料或者铝、铁、铜等金属及合金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相对于竖直方向往第一顶壁112的外侧倾斜设置。第二侧壁121相对于竖直方向往第二顶壁122的外侧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将从通风腔101流出的气流向壳体100的斜下方引导,扩大出风口104的出风区域。
此外,第二侧壁121背离第一侧壁111的一侧可以设有第三加强筋107,第三加强筋107环绕第二壳体120的周向设置。第三加强筋107的第一端与第二侧壁121连接,第三加强筋107的第二端朝向出风口104的出风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提高出风口104内缘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的,第三加强筋107与第二侧壁121之间可以设有多个第四加强筋108,第四加强筋108的两侧分别与第三加强筋107和第二侧壁121连接;多个第四加强筋108环绕第二壳体1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120的结构强度。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加强筋108的具体设置数量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圆形;出风口104呈环形,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壳体100的轮廓空间,扩大出风口104的出风区域。
其中,出风口104的圆弧角度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360°,这样,可以实现圆环形出风效果,增大出风口104的覆盖区域。
示例性的,出风口104的圆弧角度可以为360°,出风口104可以为圆环形出风结构,或者,出风口104的圆弧角度可以小于360°,出风口104为弧形出风结构。出风口104的出风弧形角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0°、45°、60°、90°、120°、150°、180°、210°、270°、300°、36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顶壁122面向第一顶壁112的一侧设置安装凸起,第一顶壁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安装凸起具有第二安装孔,取暖设备10还可以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一安装孔连接,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安装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的,紧固件可以螺钉或螺栓等螺纹件,第一安装孔可以为螺纹孔,第二安装孔为通孔,紧固件可以从安装凸起的下方穿过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一安装孔螺纹旋接。
此外,第一安装孔和安装凸起均可以为多个,且第一安装孔可以与安装凸起一一对应设置。示例性的,第一安装孔和安装凸起均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安装凸起可以分布在壳体100周向的不同位置,以提高可以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暖设备1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上,第二壳体120的下方可以设置容纳腔,控制器位于该容纳腔内,此外,壳体100还可以包括盖板102,盖板102可以盖设在第二壳体120面向吊顶下方空间的一侧,从而盖板102可以遮挡第二壳体120下方的容纳腔,对控制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保证取暖设备10的外观的美观性。
取暖设备1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300,显示模块300用于显示取暖设备10的工作状态、室内空间的温度信息、出风的风速等信息,显示模块300设置在壳体100的边缘,既便于下方的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同时便于显示模块300进行安装,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壳体100下方边缘地空间,保证显示模块300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10中气流流动的动力可以由通风腔101内设置的风机产生,或者,可以有取暖设备10外部的风机产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主机500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取暖设备10,主机500与取暖设备10的进风口连通,主机500被配置为向取暖设备10吹入气流。
其中,主机500可以设置在室内吊顶400上方,取暖设备10可以作为空调器在室内吊顶400上的出风结构,两者通过室内吊顶400上方的管道连通。主机500内可以设置有压缩机、冷媒管路、风机等部件,通过主机500可以向取暖设备10吹入冷风,此时取暖设备10中的加热模块不工作,从而通过取暖设备10向室内吊顶400下方吹入冷风,实现制冷功能。当空调器实现新风功能时,可以通过主机500向取暖设备10内吹入室外的可空气。当空调器实现取暖功能时,可以通过主机500向取暖设备10吹入正常的室内气流,由取暖设备10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取暖设备10的全部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设备10及空调器,取暖设备10用于室内吊顶400,该取暖设备10包括壳体100和加热模块200,壳体100具有通风腔101,加热模块200设置于通风腔101内;通风腔101具有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进风口103位于室内吊顶400上方;出风口104位于壳体100面向室内吊顶400下方的一侧,且出风口104环绕壳体100的周向边缘设置;出风口104的侧壁设有环绕出风口104的第一加强筋105,从而提高了出风口104的结构强度,进而防止取暖设备10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出风口10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室内吊顶,所述取暖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室内吊顶上方;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室内吊顶下方的一侧,且所述出风口环绕所述壳体的周向边缘设置;所述出风口的侧壁设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所述通风腔;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壁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顶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壁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二顶壁位于所述第一顶壁的下方,所述第一侧壁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环绕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为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竖直方向往所述第一顶壁的外侧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竖直方向往所述第二顶壁的外侧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环绕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三加强筋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有多个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环绕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取暖设备,所述主机与所述取暖设备的进风口连通,所述主机被配置为向所述取暖设备吹入气流。
CN202322680832.XU 2023-09-28 2023-09-28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958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0832.XU CN2209586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0832.XU CN2209586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8658U true CN220958658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2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0832.XU Active CN2209586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8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1838B2 (en)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JP6690256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3776106A (zh) 换气空调系统
CN213280449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CN203718982U (zh) 换气空调系统
CN220958658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1185421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186064A (zh) 一种出风组件和使用该出风组件的空调器
CN220958655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21035936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20958654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20958657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111196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58656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20958631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JP2018091620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4214839A (zh) 分体壁挂吸顶两用型室内机
JP3530500B2 (ja) 床置型空気調和装置
CN211119668U (zh) 空调
CN211822748U (zh) 风管式空调
JP2016070613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19454057U (zh) 取暖设备
CN217876136U (zh) 柜装空调器和柜子组件
CN208435324U (zh) 电路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446895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