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6747U -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6747U
CN220956747U CN202323131920.0U CN202323131920U CN220956747U CN 220956747 U CN220956747 U CN 220956747U CN 202323131920 U CN202323131920 U CN 202323131920U CN 220956747 U CN220956747 U CN 220956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axle
working fluid
temperature
subsystem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319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宁蕊
李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 Deere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 Deer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 Deer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 Deer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319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6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6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6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用于对作业机械的驱动桥进行散热,并包括液压泵、散热子系统、以及用于将所述液压泵与所述驱动桥进行流体连通的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液压泵被配置成通过吸液管路从所述驱动桥中抽出工作液并使所述工作液通过所述回液管路返回到所述驱动桥中,所述散热子系统连接至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允许所抽出的所述工作液流过所述散热子系统,由所述散热子系统对从其中流过的所述工作液进行冷却,所述散热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改变其冷却工作参数,以能够将不同的冷却量提供至所述工作液。

Description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改善作业机械的驱动桥的散热效果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以及装配有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的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业机械的动力传动系通常包括驱动桥,其可以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可以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可以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可以通过桥壳体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矩作用。
诸如装载机之类的作业机械通常配置有湿式制动驱动桥,在制动过程中,特别是在频繁制动的工况下,制动器会产生大量热量,尤其是在恶劣工况长时间作业,仅靠桥壳表面散热无法满足要求。若驱动桥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会影响甚至恶化驱动桥内的密封件和齿轮的使用寿命、以及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常规的驱动桥散热系统在启动后通常向驱动桥或其桥油提供大致恒定的冷却量,而不能针对不同的工况提供不同的散热效果,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公开。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用于对作业机械的驱动桥进行散热,该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散热子系统、以及用于将所述液压泵与所述驱动桥进行流体连通的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液压泵被配置成通过吸液管路从所述驱动桥中抽出工作液并使所述工作液通过所述回液管路返回到所述驱动桥中,所述散热子系统连接至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允许所抽出的所述工作液流过所述散热子系统,由所述散热子系统对从其中流过的所述工作液进行冷却,所述散热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改变其冷却工作参数,以能够将不同的冷却量提供至所述工作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子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从流过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工作液吸收热量,并且所述风扇被配置成向所述散热器吹送风以带走所述热量,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将不同的风量提供至所述散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工作参数包括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扇电通信,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控制和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扇停止向所述散热器送风;以及,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扇启动,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线性地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以在所述温度升高时增大所述转速,以及在所述温度降低时减小所述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液的工作温度范围包括彼此不同的多个温度范围,并且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工作液所处的温度范围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使得每种所述转速与所述多个温度范围中的一个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其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工作液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检测在相应管路中流过的工作液的温度,和/或,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适于安装在所述驱动桥的桥壳上以检测所述桥壳内的工作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过滤子系统,其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对由所述液压泵从所述驱动桥中抽出的工作液进行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过滤器,其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中;和旁通单向阀,其与所述过滤器并联地连接至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在所述过滤器堵塞时打开而允许所述工作液绕过所述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子系统和所述过滤子系统在所述液压泵的下游连接在所述回液管路上,并且所述散热子系统定位在所述过滤子系统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包括:经由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作业机械的前驱动桥流体连通的第一液压泵,和经由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作业机械的后驱动桥流体连通的第二液压泵;所述散热子系统包括:适于在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前驱动桥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一散热子系统,和适于在所述第二液压泵和所述后驱动桥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二散热子系统;并且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液压泵和第一散热子系统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一过滤子系统,和在所述第二液压泵和第二散热子系统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二过滤子系统。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其包括驱动桥,在驱动桥内容纳有工作液,所述作业机械还包括在本公开的任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流体连接至所述驱动桥,以用于冷却所述工作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并且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流体连接至所述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作业机械包括装载机。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公开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的控制子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作业机械,包括但不限于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在动力传动系中通常包括驱动桥,以实现多种功能,如将发动机转矩传到驱动车轮、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实现两侧车轮差速效果等,并且通常采用湿式制动驱动桥。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会产生大量热量,尤其是在恶劣工况长时间作业,仅靠桥壳表面散热无法满足要求,过热会影响甚至恶化驱动桥的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需要提供辅助散热系统来对驱动桥进行散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的配置,如下所述,该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可以用于对作业机械的驱动桥进行有效的散热冷却。作业机械的前桥或后桥可以是驱动桥,或者在一些示例中,作业机械可以包括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以提供更强、更灵活的作业能力。
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10、散热子系统20、以及用于将液压泵10与作业机械的驱动桥进行流体连通的吸液管路3和回液管路4。液压泵10可以根据驱动桥的实际冷却需求被驱动,如由作业机械的发动机、发电机或额外的驱动装置(如马达)驱动,以能够从驱动桥中,例如,从驱动桥的吸液口(未示出),吸出驱动桥的桥壳内的(高温)工作液(其可以被称为或可以是制动液、冷却液、润滑液、桥油等),并使被吸出的工作液流动通过吸液管路、回液管路,如图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最后经由驱动桥的回液口(未示出),返回到驱动桥中,以根据冷却需求选择性地实现工作液在驱动桥内、外的循环。散热子系统20可以连接至吸液管路3或回液管路4,以允许由液压泵10从驱动桥吸出的工作液流过散热子系统20或其中的一部分(如下文所述的散热器),由散热子系统20对从其中流过的工作液进行散热或冷却,冷却后的工作液再次返回到驱动桥中,以冷却驱动桥中的相应部件。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系统20在液压泵10与驱动桥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4上,例如靠近驱动桥的回液口(未示出),使得工作液在再次进入驱动桥之前尽可能保持是冷却的或具有期望的冷却温度,以改善对驱动桥的散热效果。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布置空间和散热等需求,散热子系统或附加的散热系统或散热器也可以设置在吸液管路上。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系统被配置或被控制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改变或调节其冷却工作参数或冷却性能,从而能够向具有不同温度的工作液提供不同的冷却量或散热能力,进而根据不同的冷却需求对驱动桥或其中的部件实现不同的散热效果。例如,在工作液的温度较高时,如接近过热时,例如在作业机械的负载增大或制动频繁时,向在驱动桥外循环流动的工作液提供更大的冷却量,以从工作液吸收或带走更多的热量,以在工作液返回到驱动桥中之前尽快、尽可能多降低工作液的温度;而在工作液的温度较低或不太高但仍需要被冷却时,向在驱动桥外循环流动的工作液提供适量的冷却量,此时散热子系统无需满负荷运转,以降低功耗。
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实现散热子系统,如采用液冷系统、风冷系统或二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子系统可以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散热器也称为冷却器,例如可以包括散热片,安装在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允许工作液从散热器中流过,以从其中流过的工作液吸收并向外散发热量。风扇也可以被称为强制散热风扇,其可以根据需要向散热器吹送风以加快带走从工作液吸收的热量,并且可以被配置或控制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将不同的风量提供至散热器。风扇可以自带驱动马达,或者可以设置外部马达来驱动风扇转动,通过受控地改变或调整供给至马达的动力(如电功率或液压动力等),可以调整风扇的转速。
散热子系统的冷却工作参数可以包括风扇的转速、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等。根据要冷却的工作液的温度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或调整风扇的转速或风向、和/或通过改变或调整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如,改变或调整工作液在散热器中的流动路径)来调节散热子系统的冷却量或冷却性能,以实现不同的散热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地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00,控制器100与风扇或其驱动马达进行有线或无线电连接或通信,并可以根据待冷却的工作液的温度控制和调整风扇的转速和/或风向。此外,控制器100也可以与液压泵10或其驱动装置电连接或通信,以在需要时控制液压泵10启动或工作,以进行工作液在驱动桥内、外的循环。
控制器100可以包括单独设置的或作业机械自身配置的控制器,如微处理器(MCU)、整车控制器(VCU)、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在图2中,控制器100根据工作液的温度(如下文所述,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向风扇或其驱动马达提供控制信号,如PWM信号,以与所述温度相关联地控制马达驱动风扇以不同的转速转动。可以由作业机械的发电机23或其他合适的电源给驱动马达供电,或者也可以由其他动力源向驱动马达提供液压动力。
示例性地,在工作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例如,70摄氏度或更低)时,控制器100可以控制散热子系统的风扇停止向其散热器送风,即不对工作液进行强制散热;而在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100可以控制风扇启动,并根据工作液的温度调整风扇的转速,以加速散热器从工作液吸收和向外散发热量,从而在工作液返回驱动桥之前将其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可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以多种方式调整风扇的转速,以满足不同的冷却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根据工作液的温度线性地或与该温度成比例地调整风扇的转速,以在该温度较高或升高时增大风扇的转速,而在该温度降低或较低时减小风扇的转速。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工作液的工作温度范围分成彼此不同的或连续的多个温度范围,在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可以根据工作液所处的温度范围以阶梯方式调整风扇的转速,使得每种转速与一个温度范围相对应。例如,可以在工作液的温度或温度范围与风扇的转速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或映射表。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业机械包括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相应地,可以针对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中的工作液建立不同的或彼此独立的循环回路,以根据作业机械在作业负载、制动能力、工作液的冷却和过滤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液在相应的驱动桥内、外的循环。如图所示,液压泵10包括第一液压泵11和第二液压泵12,第一液压泵11经由吸液管路3和回液管路4与作业机械的前驱动桥1流体连通,以从前驱动桥1抽吸工作液在前驱动桥1外的回路进行循环,第二液压泵12经由吸液管路3和回液管路4与作业机械的后驱动桥2流体连通,以从后驱动桥2抽吸工作液在后驱动桥2外的回路中进行循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用于连通第一液压泵11和前驱动桥1的循环管路与用于连通第二液压泵12和后驱动桥2的循环管路是彼此独立的,可以独立地控制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的散热,且为了简化起见,这些管路被相应地统称为吸液管路3和回液管路4。第一液压泵11和第二液压泵12可以根据需要被独立地驱动,或者如图1所示,二者可以由同一传动轴13连接至驱动装置(未示出)。
相应地,散热子系统20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子系统21和第二散热子系统22,以用于分别冷却由第一液压泵11和第二液压泵12从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抽出而循环流动的工作液。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子系统21连接在从第一液压泵11至前驱动桥1的回液管路4上,第二散热子系统22连接在从第二液压泵12至后驱动桥2的回液管路4上。
在图1中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子系统21包括第一散热器211和第一风扇212,第一散热器211安装在从第一液压泵11至前驱动桥1的回液管路4上,允许工作液从第一散热器211中流过,由第一散热器211从工作液吸收并向外散发热量,第一风扇212与第一散热器211相邻地定位,以可以根据需要向散热器吹送风以加快带走从工作液吸收的热量,并且可以被配置或控制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将不同的风量提供至第一散热器211。相应地,第二散热子系统22包括第二散热器221和第二风扇222,第二散热器211安装在从第二液压泵12至后驱动桥2的回液管路4上,允许工作液从第二散热器221中流过,由第二散热器221从工作液吸收并向外散发热量,第二风扇222与第二散热器221相邻地定位,以可以根据需要向散热器吹送风以加快带走从工作液吸收的热量,并且可以被配置或控制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将不同的风量提供至第二散热器221。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风扇来向第一散热器211和第二散热器221二者送风。
在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0用于检测所述工作液的温度,并与控制器100电连接或通信,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送至控制器100。作为示例,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检测在相应管路中流过的工作液的温度,和/或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适于安装在驱动桥的桥壳上以检测桥壳内的工作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图1中,温度传感器30在散热子系统20的上游安装在回液管路4上,以检测在回液管路4中流动回到驱动桥之前的工作液的温度。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30包括安装在从第一液压泵11至第一散热器211的回液管路4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以及安装在从第二液压泵12至第二散热器221的回液管路4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第一温度传感器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2都与控制器100通信,以将检测到的工作液的温度(如经由图2中所示的输入端口IN1、IN2)传送至控制器10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工作液的温度,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使工作液在驱动桥内、外进行闭环循环,由散热子系统对循环流动的工作液进行散热冷却,避免工作液的温度过高,保证驱动桥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作业机械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根据工作液的温度按需提供合适的冷却量,因此可以提供不同的、更加有效的散热效果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冷却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这种闭环循环对工作液进行与温度相关联的散热冷却之后,还可以在循环中对工作液进行过滤,使得工作液更加清洁,提高驱动桥及其内的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过滤子系统40,过滤子系统40安装在工作液的循环回路中,如安装在吸液管路3或回液管路4上,以对由液压泵10从驱动桥中抽出的工作液进行过滤,以滤出驱动桥内的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或碎屑、或外部进入驱动桥内的杂质等。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散热子系统20和过滤子系统40在液压泵10的下游连接在回液管路4上,散热子系统20可以定位在过滤子系统40的下游,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作为示例,过滤子系统40可以包括过滤器和旁通单向阀,过滤器可以安装在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中,而旁通单向阀与过滤器并联地连接至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在过滤器堵塞时打开以允许工作液绕过过滤器继续进行循环。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滤子系统40包括分别与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相对应的第一过滤子系统41和第二过滤子系统42,第一过滤子系统41连接在第一液压泵11和第一散热子系统21之间的回液管路4上,第二过滤子系统42连接在第二液压泵12和第二散热子系统22之间的回液管路4上。示例性地,第一过滤子系统41包括安装在回液管路4中的第一过滤器411和与第一过滤器411并联地连通至回液管路4的第一旁通单向阀412,而第二过滤子系统42包括安装在回液管路4中的第二过滤器421和与第二过滤器421并联地连通至回液管路4的第二旁通单向阀422,从而可以对从前驱动桥1和后驱动桥2流出的工作液进行彼此独立的过滤。
在上文描述中,参照操作或步骤的动作和符号表示(例如,成流程图或信号流的形式)来描述说明性实施例,所述操作或步骤可以被执行为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所述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包括系统、程序、编程、目标、构件、数据结构等,并且执行特定任务或执行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并且可以使用现有硬件以被执行。这些现有硬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文中,除非以其他方式具体地规定,或如从讨论所显而易见的,诸如“处理”、“计算”、“确定”、“获取”、“获得”、“判断”、“控制”、“调整”等术语指操作或步骤可以被表示为计算机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中的物理电子量的数据并且将其转换成类似地表示为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它的这种信息存储、传送或显示装置中的物理量的其它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装置的作用和过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公开中所述的操作或模块的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装置。这些装置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装置(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装置(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用于对作业机械的驱动桥进行散热,
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散热子系统、以及用于将所述液压泵与所述驱动桥进行流体连通的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
所述液压泵被配置成通过吸液管路从所述驱动桥中抽出工作液并使所述工作液通过所述回液管路返回到所述驱动桥中,
所述散热子系统连接至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允许所抽出的所述工作液流过所述散热子系统,由所述散热子系统对从其中流过的所述工作液进行冷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改变其冷却工作参数,以能够将不同的冷却量提供至所述工作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子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
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从流过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工作液吸收热量,并且
所述风扇被配置成向所述散热器吹送风以带走所述热量,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将不同的风量提供至所述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工作参数包括所述风扇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扇通信,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控制和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扇停止向所述散热器送风;以及
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扇启动,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工作液的温度线性地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以在所述温度升高时增大所述转速,以及在所述温度降低时减小所述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液的工作温度范围包括彼此不同的多个温度范围,并且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所述工作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工作液所处的温度范围调整所述风扇的转速,使得每种所述转速与所述多个温度范围中的一个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工作液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检测在相应管路中流过的工作液的温度,和/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适于安装在所述驱动桥的桥壳上以检测所述桥壳内的工作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7和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
过滤子系统,其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上,以对由所述液压泵从所述驱动桥中抽出的工作液进行过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
过滤器,其安装在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中;和
旁通单向阀,其与所述过滤器并联地连接至所述吸液管路或回液管路,以在所述过滤器堵塞时打开而允许所述工作液绕过所述过滤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子系统和所述过滤子系统在所述液压泵的下游连接在所述回液管路上,并且所述散热子系统定位在所述过滤子系统的下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泵包括:经由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作业机械的前驱动桥流体连通的第一液压泵,和经由吸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作业机械的后驱动桥流体连通的第二液压泵;
所述散热子系统包括:适于在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前驱动桥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一散热子系统,和适于在所述第二液压泵和所述后驱动桥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二散热子系统;并且
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液压泵和第一散热子系统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一过滤子系统,和在所述第二液压泵和第二散热子系统之间连接在回液管路上的第二过滤子系统。
14.一种作业机械,包括驱动桥,在驱动桥内容纳有工作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械还包括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流体连接至所述驱动桥,以用于冷却所述工作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包括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并且所述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流体连接至所述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械包括装载机。
CN202323131920.0U 2023-11-20 2023-11-20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Active CN220956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1920.0U CN220956747U (zh) 2023-11-20 2023-11-20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1920.0U CN220956747U (zh) 2023-11-20 2023-11-20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6747U true CN22095674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31920.0U Active CN220956747U (zh) 2023-11-20 2023-11-20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6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7679U (zh) 一种变速器油温控制系统
RU2138655C1 (ru) Приводной агрегат с двигателем и замедлителем
US10533705B2 (en) Method for cooling and/or heating lubricant in an exchangeable milling drum box of a ground milling machine, exchangeable milling drum box, and ground milling machine
JP2013199853A (ja) 冷却装置
CN110549840A (zh) 一种电传动工程机械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4628525U (zh) 用于机器的冷却系统及机器
CN111186289B (zh)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车
WO2023010947A1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冷却润滑装置和电驱动总成
CN111997730B (zh) 一种工程车辆整机热管理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
WO2014098656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mechanically and hydraulically powered hybrid vehicle
CN208578628U (zh) 串联散热器缓速器冷却系统及包含其的发动机散热系统
CN2042431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20956747U (zh) 驱动桥散热控制系统和作业机械
JP2017071329A (ja) 車両暖房システム
CN211414563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机床头架箱
US3590960A (en) Brake fluid cooling arrangement
JP5020396B1 (ja) ダンプトラック
US10982586B2 (en) Distributed cooling system for a work machine
CN102109037A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分动箱的冷却系统
CN105172577A (zh) 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载货汽车的冷却系统
WO2013146392A1 (ja) 作業機械
CN115489289A (zh) 一种动力总成及机械设备
CN115195399A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方法和相关装置
CN204942160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及其液压冷却系统
JP2017081228A (ja) 車両暖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