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2615U -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2615U
CN220952615U CN202322646981.4U CN202322646981U CN220952615U CN 220952615 U CN220952615 U CN 220952615U CN 202322646981 U CN202322646981 U CN 202322646981U CN 220952615 U CN220952615 U CN 220952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fixing
heating
fixing piec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69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69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2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2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2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再生模组(100)及衣物处理设备。加热分隔固定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均具有多个卡槽(1122a),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用于卡接加热元件(1121)。

Description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家用电器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以满足家庭中日益增多的使用需求以减少人力。对于家庭中占用时间最多的体力劳动之一的洗衣来说,整个洗衣过程涉及洗涤、晾晒、收纳整理等必须过程。传统的洗衣机仅仅能完成洗涤的功能,晾晒、烘干、收纳整理还需要人力进行。业界新推出的衣物处理设备集成了洗涤和烘干功能,可在洗涤结束后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大大节省了晾晒、收纳的人力支出。为了实现对衣物的烘干,需要吸附件吸附衣物处理设备的滚筒内的潮湿空气,再通过加热模块对吸附件进行加热,实现吸附件的再生。
加热模块采用固定卡将加热元件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对吸附件进行加热。但是,若加热元件为加热丝,需要较多的固定卡才能将加热丝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固定卡占位的原因影响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需要较多的固定卡才能将加热丝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影响散热效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片;每个所述第一固定片均具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加热元件相适配,用于卡接所述加热元件。
由于每个第一固定片均具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加热元件相适配,用于卡接加热元件,所以,将加热元件卡设于卡槽内,再通过多个第一固定片将加热元件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实现加热元件的固定,不需要固定卡,避免影响加热元件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每个第一固定片的多个卡槽的槽壁均可以支撑加热元件,避免加热元件脱垂,保证了加热元件的原位固定,提高了加热元件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分隔固定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片,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插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片具有所述卡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分布区域呈扇形或扇环形,所述第一固定片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片沿切向或周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片设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圆周侧、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中至少一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心侧时,所述第二固定片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片均插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周侧或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均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片插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均为云母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元件整体的两侧及中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加热元件整体的两侧的第一固定片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加热元件整体的中部的第一固定片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再生模组,包括加热元件和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模组还包括:加热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隔板,设于所述加热壳体内,以将所述加热壳体分隔为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多个通风孔;其中,所述加热分隔固定件与所述加热壳体或所述隔板连接,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所述的再生模组。
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分隔固定件,由于每个第一固定片均具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加热元件相适配,用于卡接加热元件,所以,将加热元件卡设于卡槽内,再通过多个第一固定片将加热元件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实现加热元件的固定,不需要固定卡,避免影响加热元件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每个第一固定片的多个卡槽的槽壁均可以支撑加热元件,避免加热元件脱垂,保证了加热元件的原位固定,提高了加热元件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加热分隔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加热分隔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加热分隔固定件的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加热分隔固定件的布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烘干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烘干组件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烘干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烘干组件;100-再生模组;110-加热模块;120-冷凝模块;130-再生管路;140-再生风道;150-再生风机;111-加热壳体;111a-容纳腔;111b-第一腔室;111c-第二腔室;111d-进风口;111e-出风口;112-加热组件;1121-加热元件;1122-加热分隔固定件;第一固定片11221;1122a-卡槽;11222-第二固定片;1123-线缆;114-隔板;114a-通风孔;200-主壳体;200a-循环风腔;200b-再生风腔;230-循环风管;300-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均具有多个卡槽1122a,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用于卡接加热元件1121。
由于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均具有多个卡槽1122a,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用于卡接加热元件1121,所以,将加热元件1121卡设于卡槽1122a内,再通过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将加热元件1121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实现加热元件1121的固定,不需要固定卡,避免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多个卡槽1122a的槽壁均可以支撑加热元件1121,避免加热元件1121脱垂,保证了加热元件1121的原位固定,提高了加热元件1121安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片11222,与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插接固定,以使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保证了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其中,第二固定片11222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片11222的数目为一个时,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与每一个第二固定片11222插接固定。为了便于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与每一个第二固定片11222的端部插接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片11222的数目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固定片11222中每一个第二固定片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插接固定。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固定片11222中一个第二固定片可以与每一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端部插接固定,其余的第二固定片中每一个第二固定片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插接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加热元件1121的固定,第二固定片11222具有卡槽1122a,将加热元件1121卡设于卡槽1122a内,再通过第二固定片11222和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将加热元件1121固定在加热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实现加热元件1121的固定,不需要固定卡,避免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第二固定片11222和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多个卡槽1122a的槽壁均可以支撑加热元件1121,避免加热元件1121脱垂,保证了加热元件1121的原位固定,提高了加热元件1121安装的稳定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121可以不与第二固定片11222的卡槽1122a相适配,也就是说,加热元件1121不会卡设于第二固定片11222的卡槽1122a内,第二固定片11222的卡槽1122a可以作为第一固定片11221与第二固定片11222插接固定处,也就是说,可以将第一固定片11221插设于第二固定片11222的卡槽1122a内,以实现第一固定片11221与第二固定片11222的插接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加热元件1121不与第二固定片11222的卡槽1122a相适配时,第二固定片11222与加热元件1121错开,以避免第二固定片11222干涉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避免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11222上可以不开设卡槽1122a,仅在第一固定片11221上开设多个卡槽1122a,第一固定片11221的部分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另一部分卡槽1122a与第二固定片11222插接配合,以实现第一固定片11221与第二固定片11222的插接固定。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分布区域呈扇形或扇环形,第一固定片11221沿径向设置,第二固定片11222沿切向设置,使得第二固定片11222与第一固定片11221之间形成夹角,以实现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与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其中,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为直线形。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第一固定片11221沿径向设置,第二固定片11222沿切向周向设置,也可以使得第二固定片11222与第一固定片11221之间形成夹角,以实现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与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其中,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为弧形。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可以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之间有间距,以保证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面积,避免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第一固定片11221的数目,以降低成本。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第二固定片11222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圆周侧、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中至少一处,以使至少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保证了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仅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圆周侧、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中一处,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和圆周侧,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和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第二固定片11222可以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周侧和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第二固定片11222也可以设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圆周侧、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在第二固定片11222位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时,第二固定片11222与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均插接固定,也就是说,第二固定片11222与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端部均插接固定,使得位于分布区域的圆心侧的第二固定片11222不会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同时,可以使所有的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第一固定片11221安装的稳定性,在第二固定片11222位于分布区域的圆周侧或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时,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均通过第二固定片11222插接固定,可以使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片11221相连接,实现对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避免第一固定片11221和第二固定片11222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第一固定片11221和第二固定片11222均为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绝缘、耐电压性能好,且强度高,可以制作成较小的厚度,也就是说,可以使得第一固定片11221和第二固定片11222的厚度较小,以减小第一固定片11221和第二固定片11222侵占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空间,降低对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的影响,保证了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同时,由于在第一固定片11221的长度上的跨度,第一固定片11221可以对加热元件1121起到并联固定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加热元件1121的原位固定,进一步地提高了加热元件1121安装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加热元件1121的原位固定,第一固定片11221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第一固定片11221分别设置在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及中间位置,也就是说,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及中间位置都会与第一固定片11221的卡槽1122a相适配,使得每个第一固定片11221的多个卡槽1122a的槽壁均可以支撑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及中间位置,避免加热元件1121脱垂,保证了加热元件1121的原位固定,进一步地提高了加热元件1121安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避免第一固定片11221影响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位于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的第一固定片11221的间距小于位于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中部的第一固定片11221的间距,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不是等间距均匀间隔布置,可以使得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中部的散热面积大,降低对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的影响,保证了加热元件1121的散热效率,提高加热/烘干效率。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卡槽1122a的截面形状为U形,也就是说,卡槽1122a具有开口,当要使得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时,加热元件1121可以穿过开口进入卡槽1122a内,以实现卡槽1122a卡接加热元件1121,便于加热元件1121的装配。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卡槽1122a的截面形状为环形,也就是说,卡槽1122a是封闭的,当要使得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时,加热元件1121可以从第一固定件11221的侧部穿过卡槽1122a,以实现卡槽1122a卡接加热元件1121。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模组100,包括加热元件1121和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加热元件1121的加热效率,加热元件1121包括加热丝,加热丝易弯折性及裸露,从而容易获得与加热元件1121安装区域相适配的整体构型,便于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同时,也可以使得加热元件1121的长度较长,提高加热元件1121的加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丝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加热丝为一整根,加热丝弯折分布在设于加热元件1121安装区域中,以便于加热元件1121的布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丝的两端具有与加热丝电连接的线缆1123,以向加热丝供电,使得加热丝可以进行电加热。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在某些实施例中,再生模组100还包括:加热模块110、再生管路130、再生风道140和再生风机150。其中,加热模块110包括加热壳体111、加热组件112和隔板114。加热组件112包括加热元件1121和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加热壳体111具有容纳腔111a、进风口111d和出风口111e。隔板114设于加热壳体111的容纳腔111a内,以将加热壳体111的容纳腔111a分隔为与进风口111d连通的第一腔室111b和与出风口111e连通第二腔室111c,隔板114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111b和第二腔室111c连通的多个通风孔114a。其中,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与加热壳体111或隔板114连接,并设于第二腔室111c内,通过加热壳体111或隔板114支撑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加热元件1121设于第二腔室111c内,通过第二腔室111c容纳加热元件1121。再生风道140与再生风机150和进风口111d连通。分子筛至少部分设于再生管路130和出风口111e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衣物处理设备的滚筒内的湿气流到达分子筛处时,分子筛吸附湿气流中的水分,使湿气流变为干燥气流。启动再生风机150,再生气流依次通过再生风道140、进风口111d、第一腔室111b、通风孔114a进入第二腔室111c内,在第二腔室111c内,加热元件1121对再生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再生气流由出风口111e到达分子筛处,对位于再生管路130和出风口111e之间的分子筛部分进行脱水烘干,使得位于再生管路130和出风口111e之间的分子筛部分再生,以使该分子筛部分可以继续吸附湿气流中的水分。对分子筛部分进行脱水烘干后,再生气流进入再生管路130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子筛可以为13X(钠X型)分子筛。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分子筛也可以被沸石、氯化铝、硅胶中的一种替代。
在某些实施例中,沿加热壳体111的轴向,通风孔114a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加热元件1121重叠,以使通过通风孔114a的再生气流可以与加热元件1121接触,保证加热元件1121对再生气流进行充分加热,提高加热元件1121的加热效果。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例中,再生模组100还包括:冷凝模块120。冷凝模块120与再生管路130和再生风机140连通。再生气流对分子筛部分进行脱水烘干后,会通过再生管路130进入冷凝模块120内,冷凝模块120对再生气流进行冷凝,使得再生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然后,再生气流经过再生风机140进入再生风道140内,以继续对位于再生管路130和出风口111e之间的分子筛部分进行脱水烘干,保证了脱水烘干效果。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再生模组100可以不包括冷凝模块120。再生管路130和再生风机140均与外界连通。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所述的再生模组100。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某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组件1000。烘干组件1000还包括:分子筛(图中未示出)、主壳体200和循环风机300。主壳体200具有循环风腔200a和再生风腔200b。主壳体200上设有与循环风腔200a连通的循环出风管230。再生风腔200b与再生管路130和出风口111e连通,分子筛至少部分设于再生风腔200b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要对衣物进行烘干时,启动循环风机300,衣物处理设备的滚筒的湿气流中的水分被分子筛吸附,使湿气流变为干燥气流,干燥气流通过循环风机300进入循环风腔200a内,再由循环风腔200a进入滚筒内,以对衣物进行烘干,提高烘干效率,降低能耗。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子筛可转动式地设于主壳体200上,分子筛在旋转的过程中,循环经过循环风机300的入口和再生风腔200b,是不断地进行吸附水分和脱附水分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得到干燥气流进入滚筒内,与衣物充分接触,提高烘干效率,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片(11221);
每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均具有多个卡槽(1122a),所述卡槽(1122a)与加热元件(1121)相适配,用于卡接所述加热元件(1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片(11222),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具有所述卡槽(1122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的分布区域呈扇形或扇环形,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沿切向或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设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心侧、圆周侧、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中至少一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位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心侧时,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均插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位于所述分布区域的圆周侧或圆心侧与圆周侧之间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均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插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和所述第二固定片(11222)均为云母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固定片(11221)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及中间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两侧的第一固定片(11221)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加热元件(1121)整体的中部的第一固定片(11221)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22a)的截面形状为U形。
12.一种再生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元件(1121)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分隔固定件(1122)。
1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再生模组(100)。
CN202322646981.4U 2023-09-26 2023-09-26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952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6981.4U CN220952615U (zh) 2023-09-26 2023-09-26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6981.4U CN220952615U (zh) 2023-09-26 2023-09-26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2615U true CN22095261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6981.4U Active CN220952615U (zh) 2023-09-26 2023-09-26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2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21471U (zh) 烘干模组和洗烘一体机
US9803312B2 (en) Dryer with heat pump
US20050072017A1 (en) Condensing-type dryer
KR101476297B1 (ko) 제습기
CN218492018U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N107083640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220846753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EP2452009B1 (en)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CN220952615U (zh) 加热分隔固定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952616U (zh) 加热组件、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6790677U (zh) 一种除湿装置及包含其的烘干设备
CN106676855B (zh) 烘干洗衣机
CN220952614U (zh) 烘干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6676854B (zh) 烘干洗衣机
JP2002276997A (ja) 除湿乾燥機
CN220724627U (zh) 加热模块、烘干模组与衣物处理设备
CN213896430U (zh) 水气分离的出风模块及衣物烘干装置
CN220952613U (zh) 再生管路、再生模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149896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CN215251844U (zh) 衣物处理设备
WO2024045512A1 (zh)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N219861989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JP2002273150A (ja) 除湿乾燥機
CN220224685U (zh) 一种具有环境调湿功能的洗护设备
CN114059324A (zh) 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