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1103U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51103U CN220951103U CN202323040713.4U CN202323040713U CN220951103U CN 220951103 U CN220951103 U CN 220951103U CN 202323040713 U CN202323040713 U CN 202323040713U CN 220951103 U CN220951103 U CN 2209511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driving
- bevel gear
- cavity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架、升降台、升降空腔、升降轮、牵引绳以及驱动机构,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支撑架内,支撑架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空腔,升降空腔上设置有升降口,升降轮转动设置在升降空腔内,牵引绳缠绕在升降轮上,牵引绳远离升降轮一端穿过升降口与升降台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内,用于驱动升降轮进行同向转动,便于通过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的啮合实现控制驱动杆实现不同的转动方向,可以使得第一电机始终保持正转,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机频繁的正反转容易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外墙涂抹水泥以及防水涂料,由于建筑较高,为了便于施工,因此会用到升降平台对操作人员以及施工设备进行运输。
现有的升降平台通常采用通过电机对拉绳进行收卷的方式来上下移动承载框,例如公开号为CN218406340U的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框,承载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阻尼减震器,第一阻尼减震器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第一阻尼减震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撞块。该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一阻尼减震器、减震弹簧、支撑杆和防撞块,通过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高空坠物砸坏承载框而对内部乘坐人员造成伤害,且防撞块呈半圆形,半圆形的防撞块能够将冲击力进行均匀的分散,从而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然而上述装置对于升降平台的上升以及下降是需要电机频繁的正转以及反转来实现的,然而电机频繁正反转容易对电机的部件造成损坏,其中最容易受损的部件是电机的轴承,电机的轴承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支撑电机的转子,并且能够抵抗电机的转动惯性,从而使电机的运行更加平稳,但是,由于电机频繁正反转,轴承会受到极大的摩擦力,从而容易导致轴承的磨损,最终导致轴承的损坏,进而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机频繁的正反转容易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架、升降台、升降空腔、升降轮、牵引绳以及驱动机构;
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
所述支撑架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空腔,所述升降空腔上设置有升降口;
所述升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空腔内;
所述牵引绳缠绕在所述升降轮上,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升降轮一端穿过升降口与升降台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用于驱动升降轮进行同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空腔,所述驱动空腔设置在支撑架内且位于所述升降空腔之间,所述驱动空腔上设置有驱动口;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空腔内,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轮固定连接;
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
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口内;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连接;
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驱动块之间,用于控制驱动杆的转动方向进行改变;
止停机构,所述止停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用于在驱动杆进行转动方向转变过程中对驱动杆进行止停。
进一步的,所述反转机构包括:
调节槽,所述驱动口侧壁设置有所述调节槽;
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槽的槽底,所述气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块连接;
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设置在驱动杆上且位于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一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止停机构包括:
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驱动杆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
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设置在支撑架内且位于第一空腔周侧;
棘轮,所述棘轮与第一空腔对应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
定位孔,所述支撑架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
棘轮齿,所述棘轮齿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棘轮齿与棘轮形状相适配;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远离棘轮齿一侧的侧壁上;
蜗轮,所述蜗轮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口,所述蜗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限位口内壁设置有多个弧形的限位凸块;
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蜗杆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以及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机构、升降轮以及牵引绳的设置,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带动升降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升降轮的转动带动牵引绳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通过牵引绳拉动升降台进行升降;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反转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气动推杆的工作带动驱动块以及第二锥齿轮进行移动,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的啮合实现驱动杆不同的转动方向,从而通过第一电机的正转实现升降台的上升以及下降动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止停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蜗轮与蜗杆的配合带动蜗轮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蜗轮的转动带动限位凸块与限位块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棘轮齿从棘轮的齿槽内脱出,从而不会对驱动杆的转动造成影响,而在第二锥齿轮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蜗轮的转动使得限位凸块与限位块进行分离,从而使得棘轮齿在扭簧的作用下伸入棘轮的齿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棘轮齿与棘轮的配合对棘轮以及驱动杆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升降轮的止停,避免驱动块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升降台停止过程中升降轮发生转动而使得升降台发生位置偏移;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架、升降台、升降空腔、升降轮、牵引绳以及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三锥齿轮的啮合实现控制驱动杆实现不同的转动方向,可以使得第一电机始终保持正转,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机频繁的正反转容易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升降台;3、升降轮;4、牵引绳;5、驱动杆;6、第一锥齿轮;7、驱动块;8、第二锥齿轮;9、第一电机;10、气动推杆;11、第三锥齿轮;12、棘轮齿;13、限位块;14、蜗轮;15、限位凸块;16、蜗杆;17、第二电机;18、防护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架1、升降台2、升降空腔、升降轮3、牵引绳4以及驱动机构,升降台2滑动设置在支撑架1内,支撑架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空腔,升降空腔上设置有升降口,升降轮3转动设置在升降空腔内,牵引绳4缠绕在升降轮3上,牵引绳4远离升降轮3一端穿过升降口与升降台2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内,用于驱动升降轮3进行同向转动。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使用设备放置在升降台2上,之后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从而便于通过升降轮3的转动对牵引绳4进行缠绕,从而便于通过牵引绳4对升降台2进行拉动,从而便于控制升降台2进行上升。
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空腔、驱动杆5、第一锥齿轮6、驱动块7、第二锥齿轮8、第一电机9、反转机构以及止停机构,驱动空腔设置在支撑架1内且位于升降空腔之间,驱动空腔上设置有驱动口,驱动杆5转动设置在驱动空腔内,驱动杆5两端分别与升降轮3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6固定设置在驱动杆5上,驱动块7滑动设置在驱动口内,第二锥齿轮8转动设置在驱动块7上,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6相啮合,第一电机9固定设置在驱动块7上,第一电机9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6连接,反转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与驱动块7之间,用于控制驱动杆5的转动方向进行改变,止停机构设置在驱动杆5上,用于在驱动杆5进行转动方向转变过程中对驱动杆5进行止停。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9工作,从而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8的啮合带动驱动杆5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驱动杆5的转动带动升降轮3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牵引绳4缠绕在升降轮3表面,便于通过牵引绳4对升降台2进行拉动,进而控制升降台2进行上升。
上述的,反转机构包括调节槽、气动推杆10以及第三锥齿轮11,驱动口侧壁设置有调节槽,气动推杆10固定设置在调节槽的槽底,气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驱动块7连接,第三锥齿轮11固定设置在驱动杆5上且位于第二锥齿轮8远离第一锥齿轮6一侧。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控制升降台2下降时,操作人员控制气动推杆10工作,从而便于推动驱动块7沿着驱动口进行移动,从而通过驱动块7的移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进行移动直至第二锥齿轮8与第三锥齿轮11进行啮合,此时,第二电机17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二锥齿轮8以及第三锥齿轮11的传导带动驱动杆5进行反转,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8分别与第一锥齿轮6以及第三锥齿轮11的啮合实现驱动杆5不同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通过第一电机9的正转实现升降台2的上升以及下降动作。
上述的,止停机构包括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棘轮、定位孔、棘轮齿12、限位块13、蜗轮14、蜗杆16,第二电机17以及扭簧,第一空腔与驱动杆5对应设置在支撑架1内,第二空腔设置在支撑架1内且位于第一空腔周侧,棘轮与第一空腔对应的固定设置在驱动杆5上,支撑架1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棘轮齿12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棘轮齿12与棘轮形状相适配,限位块13固定设置在转轴远离棘轮齿12一侧的侧壁上,蜗轮14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口,蜗轮14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限位口内壁设置有多个弧形的限位凸块15,蜗杆16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蜗杆16与蜗轮14相啮合,第二电机17设置在支撑架1上,第二电机17输出端与蜗杆16连接,扭簧套装在转轴上,扭簧两端分别与转轴以及支撑架1连接。
在使用时,在升降台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17工作,通过蜗轮14与蜗杆16的配合带动蜗轮14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蜗轮14的转动带动限位凸块15与限位块1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棘轮齿12从棘轮的齿槽内脱出,从而不会对驱动杆5的转动造成影响,而在第二锥齿轮8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蜗轮14的转动使得限位凸块15与限位块13进行分离,从而使得棘轮齿12在扭簧的作用下伸入棘轮的齿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棘轮齿12与棘轮的配合对棘轮以及驱动杆5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升降轮3的止停,避免驱动块7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升降台2停止过程中升降轮3发生转动而使得升降台2发生位置偏移。
升降台2上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框18,防护框18固定设置在升降台2上。
防护框18可以对升降台2上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进行防护,从而避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从升降台2上发生掉落。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使用设备放置在升降台2上,之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9工作,从而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8的啮合带动驱动杆5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驱动杆5的转动带动升降轮3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牵引绳4缠绕在升降轮3表面,便于通过牵引绳4对升降台2进行拉动,进而控制升降台2进行上升,操作人员需要控制升降台2下降时,操作人员控制气动推杆10工作,从而便于推动驱动块7沿着驱动口进行移动,从而通过驱动块7的移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进行移动直至第二锥齿轮8与第三锥齿轮11进行啮合,此时,第二电机17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二锥齿轮8以及第三锥齿轮11的传导带动驱动杆5进行反转,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8分别与第一锥齿轮6以及第三锥齿轮11的啮合实现驱动杆5不同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通过第一电机9的正转实现升降台2的上升以及下降动作,在升降台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17工作,通过蜗轮14与蜗杆16的配合带动蜗轮14进行转动,从而便于通过蜗轮14的转动带动限位凸块15与限位块1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棘轮齿12从棘轮的齿槽内脱出,从而不会对驱动杆5的转动造成影响,而在第二锥齿轮8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蜗轮14的转动使得限位凸块15与限位块13进行分离,从而使得棘轮齿12在扭簧的作用下伸入棘轮的齿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棘轮齿12与棘轮的配合对棘轮以及驱动杆5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升降轮3的止停,避免驱动块7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升降台2停止过程中升降轮3发生转动而使得升降台2发生位置偏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
升降台(2),所述升降台(2)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内;
升降空腔,所述支撑架(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空腔,所述升降空腔上设置有升降口;
升降轮(3),所述升降轮(3)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空腔内;
牵引绳(4),所述牵引绳(4)缠绕在所述升降轮(3)上,所述牵引绳(4)远离所述升降轮(3)一端穿过升降口与升降台(2)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内,用于驱动升降轮(3)进行同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空腔,所述驱动空腔设置在支撑架(1)内且位于所述升降空腔之间,所述驱动空腔上设置有驱动口;
驱动杆(5),所述驱动杆(5)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空腔内,所述驱动杆(5)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轮(3)固定连接;
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5)上;
驱动块(7),所述驱动块(7)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口内;
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块(7)上,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6)相啮合;
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块(7)上,所述第一电机(9)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6)连接;
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与所述驱动块(7)之间,用于控制驱动杆(5)的转动方向进行改变;
止停机构,所述止停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杆(5)上,用于在驱动杆(5)进行转动方向转变过程中对驱动杆(5)进行止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机构包括:
调节槽,所述驱动口侧壁设置有所述调节槽;
气动推杆(10),所述气动推杆(10)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槽的槽底,所述气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块(7)连接;
第三锥齿轮(11),所述第三锥齿轮(11)固定设置在驱动杆(5)上且位于第二锥齿轮(8)远离第一锥齿轮(6)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停机构包括:
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驱动杆(5)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内;
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设置在支撑架(1)内且位于第一空腔周侧;
棘轮,所述棘轮与第一空腔对应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5)上;
定位孔,所述支撑架(1)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
棘轮齿(12),所述棘轮齿(12)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棘轮齿(12)与棘轮形状相适配;
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远离棘轮齿(12)一侧的侧壁上;
蜗轮(14),所述蜗轮(14)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口,所述蜗轮(14)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限位口内壁设置有多个弧形的限位凸块(15);
蜗杆(16),所述蜗杆(1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蜗杆(16)与蜗轮(14)相啮合;
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电机(17)输出端与蜗杆(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以及支撑架(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上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防护框(18),所述防护框(18)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台(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40713.4U CN220951103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40713.4U CN220951103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51103U true CN220951103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0981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40713.4U Active CN220951103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51103U (zh) |
-
2023
- 2023-11-10 CN CN202323040713.4U patent/CN2209511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95110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升降平台 | |
CN111285277A (zh) | 蜗轮式棘轮型卷扬机构 | |
CN111392623A (zh) | 棘爪式蜗轮蜗杆单向传力减速机构 | |
CN204608718U (zh) | 一种双驱动变速闸门启闭机 | |
CN216836767U (zh) | 一种塔吊吊钩保护装置 | |
CN213836563U (zh) | 一种水利闸门升降设备 | |
CN216377315U (zh) | 一种承重稳定可靠的重型升降平台 | |
CN113120815B (zh) | 一种绳体电机收卷滑轮升降梯 | |
CN21473411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可升降移动平台 | |
CN106315409B (zh) | 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吊装架 | |
CN215580437U (zh) |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充电机 | |
CN104805810A (zh) | 双驱动变速闸门启闭机 | |
CN114411645B (zh) | 一种具备蓄能功能的闸门 | |
CN213742230U (zh)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起重装置 | |
CN219011129U (zh) | 一种水利工程升降式闸门 | |
CN212172313U (zh) | 一种吊装钢材的新型运输车 | |
CN116392327B (zh) | 一种移动医用机器人 | |
CN219217473U (zh) | 一种导轨式升降平台 | |
CN220787794U (zh) | 一种可调节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工具 | |
CN117090523B (zh) | 一种碳纤维连续抽油杆自动化作业车 | |
CN215368610U (zh) |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 |
CN221939991U (zh) | 一种带有导向定位的垂直升降机装置 | |
CN214564785U (zh) | 一种可遥控的车载升降移动装置 | |
CN217674981U (zh) | 一种风机机舱吊机手动驱动装置 | |
CN221796887U (zh) | 一种齿轮箱联动顶升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