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6947U -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6947U
CN220946947U CN202322859366.1U CN202322859366U CN220946947U CN 220946947 U CN220946947 U CN 220946947U CN 202322859366 U CN202322859366 U CN 202322859366U CN 220946947 U CN220946947 U CN 220946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filling
bag
pie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593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礼存
李松
付延超
王震
王术徽
张昆
曲俊阳
王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v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593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6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6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6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包括:框架;送膜组件,设于框架上,用于输送膜材;制袋工位,设于送膜组件的一侧,制袋工位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上模具和下模具可相对靠近以使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被焊接形成软袋;前生产组件,设于制袋工位的一侧,可将软管和软袋焊接形成待灌封件;后生产组件,设于前生产组件的一侧,用于将待灌封件灌装加塞后输出;转移工位,设于所述前生产组件和所述后生产组件之间,用于将待灌封件翻转并移动至后生产组件的工位上。上述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可避免膜材卷边问题,保证软袋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制袋灌封机是一种集制袋、灌装、封口、输出等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化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软袋的加工需求越来越多,如对于软袋容量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制袋灌装机所加工的软袋灌装量大都在1L~3L左右,若一次性需要较大量的液体,则需要多个单独的小包装,成本较高,因此需进行大容量软袋的加工制造,但实际大容量的软袋在制造时焊接难度较大,袋型尺寸较大导致各工位之间传递过程中受力不均容易出现卷边,导致焊接不良的情况,影响后续灌装加塞作业。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的软袋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可避免膜材卷边的问题,保证软袋的焊接质量,可满足多容量的软袋的焊接加工作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包括:
框架;
送膜组件,设于所述框架上,用于输送膜材;
制袋工位,设于所述送膜组件的一侧,所述制袋工位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可相对靠近以使所述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被焊接形成软袋;
前生产组件,设于所述制袋工位的一侧,可将软管和所述软袋焊接形成待灌封件;
后生产组件,设于所述前生产组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灌装加塞后输出;
转移工位,设于所述前生产组件和所述后生产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翻转并移动至所述后生产组件的工位上。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之间均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设有冷却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为气液增力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上模具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移工位包括:
取袋翻转组件,设有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从所述前生产组件上取下的夹取件,所述夹取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待灌封件翻转的旋转件;
横移组件,设于所述取袋翻转组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输送至灌装加塞工位。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可移动地设有托扶组件,所述托扶组件可与所述横移组件同步运动,以对所述待灌封件的袋体进行托扶。
优选的,所述横移组件包括电缸以及转移夹手件,所述电缸用于驱动所述转移夹手件夹持所述待灌封件以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前生产组件包括:
上软管工位,用于提供所述软管;
预热工位,设于所述上软管工位的一侧,用于将所述软管的焊接部位预先加热;
焊接工位,设于所述制袋工位的一侧且设有用于加热焊接的模具;
整形工位,设于所述焊接工位的一侧;
环形输送件,所述软管经所述环形输送件夹持以依次输送至所述上软管工位、所述预热工位、所述焊接工位、所述整形工位。
优选的,所述整形工位和所述转移工位之间设有弱焊工位,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加工成双室或多室。
优选的,所述后生产组件包括:
袋接收灌装工位,用于接收所述待灌封件并进行灌装;
加塞输出工位,设于所述袋接收灌装工位的后端,用于对灌装后的所述待灌封件加注密封塞;
充氮工位,设于所述袋接收灌装工位内和/或所述加塞输出工位内。
优选的,所述加塞输出工位的一侧设有料斗组件,用于向所述加塞输出工位输送所述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袋灌封机,包括框架、送膜组件、制袋工位、前生产组件、转移工位以及后生产组件,其中,送膜组件用于输送膜材,制袋工位用于将膜材周边焊接以形成软袋,前生产组件可将软管和软袋焊接以形成待灌封件,转移工位用于将待灌封件进行翻转并将其转移,以送至后生产组件内进行灌装加塞后将成品输出;制袋工位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上模具和下模具可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相对靠近以将膜材的周边进行焊接以形成软袋,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可移动,保证膜材周边的充分焊接,此外,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靠近可使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被焊接形成软袋,即使在进行大型软袋加工时,也可避免膜材卷边的问题,保证大型软袋的焊接质量,在进行稍小容量软袋加工时也无需更换任何零件,直接使用即可,可同时满足多种型号的软袋的焊接加工作业,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剖视图。
图1-图2中,附图标记包括:
总控室1、上膜工位2、印刷工位3、拉膜工位4、预热工位5、制袋工位6、焊接工位7、上软管工位8、整形工位9、弱焊工位10、转移工位11、袋接收灌装工位12、料斗组件13、加塞输出工位14、框架15、待灌封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可避免膜材卷边的问题,保证软袋的焊接质量,可满足多容量的软袋的焊接加工作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包括框架15、送膜组件、制袋工位6、前生产组件、转移工位11以及后生产组件,集制袋、加塞、灌装于一体,请参考图1、图2。
框架15具体结构形式可结合安装的部件大小、位置等具体设置,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即可。
送膜组件设于框架15上,用于输送膜材,主要包括沿作业顺序依次设置的上膜工位2、印刷工位3、拉膜工位4,其中上膜工位2可将整卷活整套膜材进行解膜,以供给后续工位使用。印刷工位3通过加热的刻印模板用一定的压力降色带的颜料转印到膜材表面,以对膜材进行印刷作业。
拉膜工位4拉动印刷后的膜材,实现膜材的进给,拉动的方式可通过吸盘、夹爪、机械手等不做限制。
上膜工位2、印刷工位3、拉膜工位4结合现有技术进行选择使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制袋工位6设于送膜组件的一侧,用于膜材周边焊接以形成软袋。具体的,制袋工位6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共同作用,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可移动,即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的至少一者移动,以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靠近,以对拉膜工位4送来的膜材进行加热焊接,使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并被焊接成软袋形式。此种软袋形式还设有用于软管安装的开口,将软管和软袋焊接后形成待灌封件1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下模具的加热部位均为铝合金材质,两者与软袋周边贴合的焊接面优选为钢材,保证加热均匀性,保证软袋的焊接质量。
可选的,上下模具的移动过程中均可设置导向装置,以保证两者移动路线的精准性,具体导向装置的结构形式不做限制。
软袋的形式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主要是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排布位置,增大模具有效的焊接面积,使膜材周边均匀受力,避免卷边现象。在进行大容量的软袋的加工时,通过若干个第一气缸和若干个第二气缸的设置,使膜材的周边避免膜材卷边的问题,保证大型软袋的焊接质量,在满足单个大型软袋加工的同时,自然也可满足小容量的多个软袋的加工,提高单次循环制袋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生产速度,降低成本。
在进行小容量软袋加工时无需更换任何零件即可使用,可同时满足多种型号的软袋的焊接加工作业,减少报批用户前期测试更换规格的工作量,避免更换部件造成设备精度下降的问题。
前生产组件,设于制袋工位6的一侧,主要用于将软管和软袋的开口处焊接成待灌封件16,在此如何实现软管的输送、焊接不做限制,结合常规技术进行设置即可。此处前生产组件具体可包括软管输送、焊接、整形等,经前生产组件加工得到的待灌封件16可直接进行灌装加塞作业。
后生产组件,设于前生产组件的一侧,用于将前生产组件加工成的待灌封件16灌装加塞后输出,即在待灌封件16内灌装后加装密封塞,并进一步将灌装加塞后的待灌封件16输出,进一步地可通过机械或人工进行转移即可。
转移工位11设于后生产组件和前生产组件之间,主要用于将前生产组件加工处理后的待灌封件16由水平翻转至竖直(或有一定倾斜)并转移至后生产组件进行灌装装加塞作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转移组件11将待灌封件16翻转至一定倾斜角度,将待灌封件16的底部托起,以进行灌装,避免大容量灌装过程中,软管和软袋焊接部位损坏,软袋脱落导致液体飞溅浪费的问题。
此外,还应设置控制各个部件动作的总控室1,以对制袋、送膜、加塞灌装等过程进行智能连锁控制。
上述全自动袋灌封机,包括框架15、送膜组件、制袋工位6、前生产组件、转移工位11以及后生产组件,其中,送膜组件用于输送膜材,制袋工位6用于将膜材周边焊接以形成软袋,前生产组件可将软管和软袋焊接以形成待灌封件16,转移工位11用于将待灌封件16进行翻转并将其转移,以送至后生产组件内进行灌装加塞后将成品输出;制袋工位6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上模具和下模具可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相对靠近以将膜材的周边进行焊接以形成软袋,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可移动,保证膜材周边的充分焊接,此外,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靠近可使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被焊接形成软袋,即使在进行大型软袋加工时,也可避免膜材卷边的问题,保证大型软袋的焊接质量,在进行稍小容量软袋加工时也无需更换任何零件,直接使用即可,可同时满足多种型号的软袋的焊接加工作业,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均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内设有冷却液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具、下模具之间均设有冷却板,冷却板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同样两个冷却板也可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单独作业,减少模具变形的风险,促进模具温度传导,保证软袋的焊接质量。
可选的,可在上下模具和对应的固定板之间增加辅助固定装置,减少固定板的热变形对模具焊接效果的影响,减少两个模具进行加热焊接时的热变形,避免影响膜材的焊接效果。
冷却板内设有冷却液通道,与之对应的,在框架15上还应设有冷却液供给组件、冷却液进口出口等,结合实际作业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气缸为气液增力缸,第一气缸和上模具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
气液增力缸的设置,保证上模具下压时的力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气液增力缸一者靠近膜材周边的端部,一者靠近膜材周边的尾部,保证膜材周边尾部的受力,使大型号的软袋在焊接时受力均匀一致,避免卷边,保证软袋的加工质量。
第一气缸和上模具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通过过渡件将第一气缸的驱动力过渡传递至上模具上,以对膜材的周边进行焊接以形成软袋。
可选的,过渡件可为板式、柱式、不规则式,结合实际作业需求进行设计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转移工位11包括:
取袋翻转组件,设有用于将待灌封件16从前生产组件上取下的夹取件,夹取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待灌封件16翻转的旋转件;
横移组件,设于取袋翻转组件的一侧,用于将待灌封件16输送至灌装加塞工位。
在本实施例中,转移工位11主要包括用于翻转的取袋翻转组件以及用于横移的横移组件,取袋翻转组件的作用主要是将待灌封件16由前生产组件上的水平状态取下并将其翻转一定角度,此角度可为任意角度。
待灌封件16在前生产组件上的状态为水平,取袋翻转组件可通过夹取件将待灌封件16从前生产组件上取下,经旋转件驱动以实现待灌封件16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或具有一定倾斜状态,以便于进行灌装加塞作业。
可选的,旋转件可为气缸,也可以设计为通过机械结构来精细调整其角度和水平位置。
横移组件设于取袋翻转组件的一侧,用于将翻转后的待灌封件16转移至灌装加塞工位,转移过程可通过气缸、夹手等实现,也可通过机械手实现,可单次转移一个待灌封件16,也可单次转移多个待灌封件16。
可选的,为保证横移组件作业时的稳定可靠性,可对应的增加若干组导向组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框架15上可移动地设有托扶组件,托扶组件可与横移组件同步运动,以对待灌封件16的袋体进行托扶。
托扶组件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大容量的待灌封件16在灌封时容易出现软管焊接处损伤的情况,避免灌装过程中液体飞溅,保证灌装作业和加塞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托扶组件和横移组件同步运动,具体不做限制,可通过电机、气缸、油缸、传动部件等实现。
可选的,托扶组件可倾斜设置,以托住倾斜放置的待灌封件16的袋体,避免竖直灌装时软袋掉落或软袋所受拉伸力过大损坏,导致液体飞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横移组件包括电缸以及转移夹手件,电缸用于驱动转移夹手件夹持待灌封件16以进行移动。
通过电缸驱动转移夹手件的移动,以带动待灌封件16移动至后加工工位,待灌封件16为软管和软袋焊接整形后制成,通过转移夹手件夹取软管即可实现待灌封件16整体的移动。
进一步的,转移夹手件包括电动夹手以及控制其开闭的开闭组件,开闭组件可控制电动夹手开闭以夹持或松开待灌封件1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前生产组件包括:上软管工位8,用于提供软管;预热工位5,设于上软管工位8的一侧,用于将软管的焊接部位预先加热;焊接工位7,设于制袋工位6的一侧且设有用于加热焊接的模具;整形工位9,设于焊接工位7的一侧;环形输送件,软管经环形输送件夹持以依次输送至上软管工位8、预热工位5、焊接工位7、整形工位9。
请参考图2,前生产组件包括上软管工位8、预热工位5、焊接工位7以及整形工位9,其中上软管工位8主要为提供软管的工位,将固定长度的软管放置在软管夹具上,本工位可以使用裁切好的成段软管,也可以使用成卷的软管并设备上配切管组件以将软管裁切成需要的固定长度,不做限制。
预热工位5设于上软管工位8的一侧,用于将软管的焊接部位预先加热,保证软管和软袋之间的焊接效果。
焊接工位7可通过移动件驱动加热的模具动作,保持一定的压力和间隙对膜材和软管进行焊接,此处焊接常见为将软管置于软袋的两层膜之间在连接部位处进行焊接作业。
移动件可为气缸、油缸、电机、传动部件等,不做限制。
整形工位9设于焊接工位7的一侧,主要作业过程常通过气缸驱动模具对软管焊接处进行冷却和整形,同时去除软袋四周可能有的废边废角,保证软袋和软管的焊接质量。
软管经环形输送件夹持以依次输送至上软管工位8、预热工位5、焊接工位7、整形工位9,以完成灌装加塞前的待灌封件16的准备作业。环形输送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可参考现有灌封机进行灵活选择设计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整形工位9和转移工位11之间设有弱焊工位10,用于将待灌封件16加工成双室或多室。
请参考图2,弱焊工位10用于将待灌封件16加工成双室或多室件,依据客户需要进行使用即可,若无需进行弱焊,可跳过此步骤。
将弱焊工位10设于整形工位9和转移工位11之间,若需要进行弱焊时,通过转移工位11将经整形工位9整形后的待灌封件16送至弱焊工位10进行加工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后生产组件包括:
袋接收灌装工位12,用于接收待灌封件16并进行灌装;
加塞输出工位14,设于袋接收灌装工位12的后端,用于对灌装后的待灌封件16加注密封塞;
充氮工位,设于袋接收灌装工位12内和/或加塞输出工位14内。
请参考图2,后生产组件主要是对待灌封件16进行液体灌装以及密封塞加封作业,具体的,通过袋接收灌装工位12接收横移组件送来的待灌封件16,并在托扶组件的作用下进行液体灌装,灌装作业主要是通过灌装嘴插入到待灌封件16的软管内进行灌装。
通过设于袋接收灌装工位12的后端的加塞输出工位14,将灌装后的待灌封件16上加注密封塞,并将其输出,完成自动制袋、灌装加塞的全过程。
充氮工位,设于袋接收灌装工位12内和/或加塞输出工位14内,这一点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在灌装时充氮或在密封塞内充氮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加塞输出工位14的一侧设有料斗组件13,用于向加塞输出工位14输送密封塞。
请参考图2,料斗组件13主要用于向加塞输出工位14提供密封塞,料斗组件13可通过气力输送,保证加塞输出工位14内源源不断的密封塞供给,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对整个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作业流程进行:
上膜工位2-印刷工位3-拉膜工位4-制袋工位6-焊接工位7-整形工位9-转移工位取袋翻转组件-转移工位横移组件-袋接收灌装工位12-加塞输出工位14,上软管工位8和预热工位5设于制袋工位6的对侧,通过对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合理布局,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设备的加工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5);
送膜组件,设于所述框架(15)上,用于输送膜材;
制袋工位(6),设于所述送膜组件的一侧,所述制袋工位(6)包括上模具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可相对靠近以使所述膜材的周边均匀受力后被焊接形成软袋;
前生产组件,设于所述制袋工位(6)的一侧,可将软管和所述软袋焊接形成待灌封件(16);
后生产组件,设于所述前生产组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16)灌装加塞后输出;
转移工位(11),设于所述前生产组件和所述后生产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16)翻转并移动至所述后生产组件的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之间均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设有冷却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为气液增力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上模具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工位(11)包括:
取袋翻转组件,设有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16)从所述前生产组件上取下的夹取件,所述夹取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待灌封件(16)翻转的旋转件;
横移组件,设于所述取袋翻转组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16)输送至灌装加塞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5)上可移动地设有托扶组件,所述托扶组件可与所述横移组件同步运动,以对所述待灌封件(16)的袋体进行托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组件包括电缸以及转移夹手件,所述电缸用于驱动所述转移夹手件夹持所述待灌封件(16)以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生产组件包括:
上软管工位(8),用于提供所述软管;
预热工位(5),设于所述上软管工位(8)的一侧,用于将所述软管的焊接部位预先加热;
焊接工位(7),设于所述制袋工位(6)的一侧且设有用于加热焊接的模具;
整形工位(9),设于所述焊接工位(7)的一侧;
环形输送件,所述软管经所述环形输送件夹持以依次输送至所述上软管工位(8)、所述预热工位(5)、所述焊接工位(7)、所述整形工位(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工位(9)和所述转移工位(11)之间设有弱焊工位(10),用于将所述待灌封件(16)加工成双室或多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生产组件包括:
袋接收灌装工位(12),用于接收所述待灌封件(16)并进行灌装;
加塞输出工位(14),设于所述袋接收灌装工位(12)的后端,用于对灌装后的所述待灌封件(16)加注密封塞;
充氮工位,设于所述袋接收灌装工位(12)内和/或所述加塞输出工位(1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塞输出工位(14)的一侧设有料斗组件(13),用于向所述加塞输出工位(14)输送所述密封塞。
CN202322859366.1U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Active CN220946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9366.1U CN220946947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9366.1U CN220946947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6947U true CN22094694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59366.1U Active CN220946947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6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5096A (zh) 一种壳体与螺柱的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CN117096558B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双工位注液机
US6379606B1 (en) Method for thermoforming twin sheet workpiece
CN220946947U (zh)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CN117245985A (zh) 一种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CN2825276Y (zh) 用于制造塑料袋的装置
CN205938350U (zh) 真空保温板自动封边设备
CN219526217U (zh) 一种酒瓶灌装装置
CN212705430U (zh) 一种热管除气、流体注入及焊接封口一体自动化设备
CN206335236U (zh) 一种壳体与螺柱的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CN215359570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义齿加工用注塑机
CN215153487U (zh) 智能档案袋贴封机
CN209757726U (zh) 钻石型包装袋液体食品灌装机
CN108557151B (zh) 一种再生胶片覆膜包装装置
CN207292556U (zh)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
CN112847027A (zh) 一种钳压式接头成型装置
CN217918728U (zh) 一种包装袋封口装置
CN209814418U (zh) 一种用于艾条包装的热合装置
CN212979297U (zh) 半自动口罩耳带焊接机
CN218385325U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芯组装系统
CN213294006U (zh) 一种压茶装置及茶叶输送装置
CN112025325A (zh) 一种热管除气、流体注入及焊接封口一体自动化设备
CN216916546U (zh) 一种二巯基对苯二甲酸生产用的封装设备
CN203623993U (zh) 新型非pvc膜液液多室袋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CN212823490U (zh) 航空连接器环自动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