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0127U -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0127U
CN220930127U CN202322919017.4U CN202322919017U CN220930127U CN 220930127 U CN220930127 U CN 220930127U CN 202322919017 U CN202322919017 U CN 202322919017U CN 220930127 U CN220930127 U CN 220930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oil passag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90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艳
迟峰
黄锋
马晓阳
王令壮
叶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o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o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o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o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90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0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0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0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通过一档摩擦副组能够使箱体与内齿圈选择性连接或断开,二档摩擦副组能够使太阳轮与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或断开,由于太阳轮通过行星轮与内齿圈间接啮合,这样太阳轮与内齿圈分别与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可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由于第一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这样电机在正转时可实现前进一档或者前进两档,在电机反转时可实现后退一档或后退两档,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结构减少即可实现前进与后退的目的,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与维修成本,且变速箱结构简单,体积减小。

Description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出现,装载机开始使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通过变速箱驱动行走系统。大多数电动装载机用变速箱均是在发动机驱动的行星式变速箱基础上开发而来,由倒档行星排总成、一档行星排总成、二档总成组成,实现两个前进档、一个倒退档。
中国专利文献CN213655621U公开了一种电动装载机用变速箱。在该变速箱中,其包括输入法兰、变速箱壳体、输出法兰、制动器。变速箱壳体内部设置有倒档行星排总成、一档行星排总成、二档总成、输出轴总成。电动机通过传动轴和输入法兰连接来驱动变速箱,通过控制三个档位摩擦副组的结合和脱开,从而实现倒档、一档和二档,电动机不反转。
但是该电动装载机用变速箱存在如下缺陷:电动机工作时只正转工作不反转工作,导致该变速箱结构相对复杂、体积大、档位多,保留了倒档摩擦副组,制作和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能够减小变速箱的体积,降低变速箱的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包括:
箱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箱体外设置有电机;
第一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能够随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二传动轴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并能够随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
传动轮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行星架、太阳轮、行星轮、第一输出齿轮和内齿圈,若干个所述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每个所述行星轮均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一档摩擦副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一档摩擦副组能够使箱体与所述内齿圈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二档摩擦副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二档摩擦副组能够使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第三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三传动轴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还包括二档输入轴盘,所述二档输入轴盘与所述太阳轮花键连接,所述二档摩擦副组能够使所述二档输入轴盘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档摩擦副组包括一档钢片和一档摩擦片,所述一档钢片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一档摩擦片与所述内齿圈的外齿啮合;
所述二档摩擦副组包括二档钢片和二档摩擦片,所述二档摩擦片与所述二档输入轴盘连接,所述二档钢片的外齿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连接。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档摩擦副组还包括一档活塞和一档恢复件,所述一档活塞与所述一档恢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侧,所述一档活塞被配置为使所述一档钢片和所述一档摩擦片接触,所述一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所述一档钢片与所述一档摩擦片分离;
所述二档摩擦副组还包括二档油缸和二档恢复件,所述二档油缸和所述二档恢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背离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侧,所述二档油缸设置于所述二档输入轴盘背离行星轮的一侧,所述二档油缸被配置为使所述二档钢片和所述二档摩擦片接触,所述二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所述二档钢片与所述二档摩擦片分离。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中盖,所述中盖设置有能够容纳部分所述一档恢复件的容纳孔,所述中盖穿设有固定所述一档钢片的销轴。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设置有第一油口,所述第二传动轴轴向设置有第一油道,所述第二传动轴径向设置有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所述太阳轮沿轴向设置有第四油道,所述太阳轮沿径向设置有第五油道和第六油道,所述第五油道与所述第六油道间隔设置,所述二档输入轴盘沿径向设置有第七油道,所述第七油道与所述第六油道连通,所述行星轮设置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第五油道连通;
所述内齿圈设置有第八油道和第九油道,所述第八油道与所述第九油道连通,所述第八油道沿所述内齿圈径向设置,所述第九油道沿所述内齿圈轴向设置;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设置有第十油道,所述第十油道与所述第九油道相通。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轴设置于所述行星架,所述行星轮与所述行星轴之间还设置有滚针轴承,所述行星架与第一输出齿轮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之间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行星轴移动。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壁向内延伸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一档摩擦副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两侧,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内齿圈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之间。
作为上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程机械,能够降低电动工程机械的重量,降低成本。
电动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通过一档摩擦副组能够使箱体与内齿圈选择性连接或断开,二档摩擦副组能够使太阳轮与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或断开,由于太阳轮通过行星轮与内齿圈间接啮合,这样太阳轮与内齿圈分别与第一输出齿轮选择性连接,可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由于第一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这样电机在正转时可实现前进一档或者前进两档,在电机反转时可实现后退一档或后退两档,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结构减少即可实现前进与后退的目的,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与维修成本,且变速箱结构简单,体积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的剖视图二;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油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1、第一油口;12、中盖;13、分隔板;14、第十一油道;15、第十二油道;2、电机;3、第一传动组件;31、第一传动轴;32、第一传动齿轮;33、第一轴承;4、第二传动组件;41、第二传动轴;411、第一油道;412、第二油道;413、第三油道;42、第二传动齿轮;43、第二轴承;5、传动轮组;51、行星架;52、太阳轮;521、第四油道;522、第五油道;523、第六油道;53、行星轮;531、第一油孔;54、第一输出齿轮;541、第十油道;55、内齿圈;551、第八油道;552、第九油道;56、限位板;57、第三轴承;58、第二挡圈;59、压板;510、行星轴;511、滚针轴承;512、垫片;513、销轴;6、一档摩擦副组;61、一档摩擦片;62、一档钢片;63、弹簧;64、导向销;65、一档活塞;7、二档摩擦副组;71、二档摩擦片;72、二档钢片;73、二档油缸;731、二档活塞;74、碟簧;75、第四轴承;76、第一挡圈;8、二档输入轴盘;81、第七油道;9、第三传动组件;91、第三传动轴;92、第二输出齿轮;10、端盖;20、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变速箱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大、档位多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该中变速箱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体积减小,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如图1至图5所示,该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包括箱体1、第一传动组件3、第二传动组件4、传动轮组5、一档摩擦副组6、二档摩擦副组7和第三传动组件9。其中箱体1形成有两端开口的容置腔,箱体1外设置有电机2,电机2可以正反转以实现降档或升档的目的;第一传动组件3、第二传动组件4、传动轮组5、一档摩擦副组6、二档摩擦副组7和第三传动组件9均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一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轴31和第一传动齿轮32,第一传动齿轮32套设于第一传动轴31并能够随第一传动轴31转动,第一传动轴31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组件4包括第二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齿轮42,第二传动齿轮42套设于第二传动轴41并能够随第二传动轴41转动,第二传动齿轮42与第一传动齿轮32啮合传动,第二传动轴41与第一传动轴31平行设置,如此可保证第二传动齿轮42与第一传动齿轮32啮合。
箱体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端盖10以对容置腔开口封堵。具体而言,箱体1与端盖1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传动轮组5设置于容置腔内,传动轮组5用于将第二传动组件4的动力传递给第三传动组件9,第三传动组件9则将变速箱的速度进行输出。传动轮组5包括行星架51、太阳轮52、行星轮53、第一输出齿轮54和内齿圈55,若干个行星轮53可转动地设置于行星架51上,每个行星轮53均与太阳轮52以及内齿圈55啮合,太阳轮52与第二传动轴41连接,第一输出齿轮54与行星架51固定连接;一档摩擦副组6设置于容置腔内,一档摩擦副组6能够使箱体1与内齿圈55选择性连接或断开;二档摩擦副组7设置于容置腔内,二档摩擦副组7能够使太阳轮52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或断开;需要说明的是一档摩擦副组6和二档摩擦副组7在工作中其中一个处于结合状态,另外一个处于分离状态,第三传动组件9设置于容置腔内,包括第三传动轴91和第二输出齿轮92,第一输出齿轮54与第二输出齿轮92啮合,第三传动轴91与第二传动轴41平行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通过一档摩擦副组6能够使箱体1与内齿圈55选择性连接或断开,二档摩擦副组7能够使太阳轮52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或断开,由于太阳轮52通过行星轮53与内齿圈55间接啮合,这样太阳轮52与内齿圈55分别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可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由于第一传动轴31与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这样电机2在正转时可实现前进一档或者前进两档,在电机2反转时可实现后退一档或后退两档,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提供的变速箱结构减少即可实现前进与后退的目的,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与维修成本,且变速箱结构简单,体积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轴31与第一传动齿轮32为一体式结构,也即第一传动组件3实际为齿轮轴,第二传动轴41与第二传动齿轮42为一体式结构,也即第二传动组件4实际为齿轮轴。
第一传动组件3与第二传动组件4可根据整机要求调解中心距和速比,第一传动齿轮32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
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33,第一传动轴31朝向电机2的一端设置的第一轴承33固定在端盖10上,另外一个固定在箱体1上。第二传动轴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43,靠近电机2的第二轴承43设置在端盖10上,而另外一个第二轴承43则固定在箱体1上。
第一传动轴31的长度小于第二传动轴41长度,为了合理布局箱体1内各个结构位置,以实现将变速箱整体体积减小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内壁向内延伸有分隔板13,这样第一传动轴31设置在分隔板13的左侧,而一档摩擦副组6设置在分隔板13的右侧,第一传动轴31和一档摩擦副组6分别设置于分隔板13的两侧,分隔板13的设置还能够为第一传动轴31提供支撑,以保证第一传动轴31能够转动地的设置在箱体1内。分隔板13朝向内齿圈5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6,内齿圈55设置于限位板56与第一输出齿轮54之间,这样限位板56与第一输出齿轮54能够对内齿圈55进行限位,防止内齿圈55沿其轴向移动,进而保证行星轮53与内齿圈55之间啮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还包括二档输入轴盘8,二档输入轴盘8设置的目的为将太阳轮52与第一输出齿轮54进行连接,具体而言,二档输入轴盘8与太阳轮52花键连接,二档输入轴盘8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槽壁设置有多个咬合齿,太阳轮52设置有花键,花键伸入连接槽内并与咬合齿进行咬合,进而将太阳轮52转动传递给二档输入轴盘8,二档摩擦副组7能够使二档输入轴盘8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一档摩擦副组6包括一档钢片62和一档摩擦片61,一档钢片62与箱体1内壁连接,一档摩擦片61与内齿圈55的外齿啮合;一档钢片62与一档摩擦片61贴合后能够将内齿圈55与箱体1进行连接,如此可使行星架51与第一输出齿轮54连接。如图2和图5所示,二档摩擦副组7包括二档钢片72和二档摩擦片71,二档摩擦片71与二档输入轴盘8连接,二档钢片72的外齿与第一输出齿轮54连接;二档钢片72与二档摩擦片71贴合后能够将二档输入轴盘8与第一输出齿轮54进行连接,如此可使太阳轮52与第一输出齿轮54连接。
举例地,以前进一档或者后退一档为例,一档钢片62与内齿圈55固定连接,一档摩擦片61与一档钢片62贴合能够使行星架51转动,进而实现一档前进或者后退;一档摩擦片61和一档钢片62之间处于无相互作用的分离状态时,这样与一档摩擦片61啮合的内齿圈55和与一档钢片62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相互分离,进而内齿圈55能够相对于箱体1转动。
为了实现对一档摩擦片61的位置推动,以保证一档摩擦片61能够相对于一档钢片62贴合或远离,一档摩擦副组6还包括一档活塞65和一档恢复件,一档活塞65与一档恢复件均设置于第一输出齿轮54朝向第一传动轴31的一侧,一档活塞65被配置为使一档钢片62和一档摩擦片61接触,一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一档钢片62与一档摩擦片61分离。举例地,箱体1与分隔板13二者围成容纳一档活塞65的安装槽,也即箱体1与分隔板13形成一档油缸的缸体部分,箱体1、分隔板13和一档活塞65三者共同形成一档油缸,一档活塞65与箱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以保证密封性。
具体地,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箱体1内还设置有中盖12,中盖12设置容纳部分一档恢复件的容纳孔。一档恢复件包括弹簧63和导向销64,导向销64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也即导向销64的头部为凸起结构。为了能够使导向销64被限位,中盖12背离一档活塞65的一侧还设置有压板59,压板59朝向中盖12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与容纳孔连通,进而中盖12朝向压板59的侧壁能够对导向销64的头部进行限位,容纳槽的槽壁能够避免导向销64向压板59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可实现压板59与中盖12配合对导向销64沿导向销64轴向限位的目的。中盖12穿设有用于固定一档钢片62的销轴513,销轴513固定在中盖12上,销轴513横截面也为T形结构,一档钢片62与销轴513连接,销轴513限制一档钢片62旋转,实现一档钢片62与箱体1的间接连接。压板59也同时对销轴的头部进行限位。
继续参考图2、图4和图6,为了实现对二档摩擦片71的位置推动,以保证二档摩擦片71能够相对于二档钢片72贴合或远离,二档摩擦副组7还包括二档油缸73和二档恢复件,二档油缸73和二档恢复件均设置于第一输出齿轮54背离第一传动轴31的一侧,二档油缸73设置于二档输入轴盘8背离行星轮53的一侧,二档油缸73的二档活塞731与二档摩擦片71连接,二档油缸73被配置为使二档钢片72和二档摩擦片71接触,二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二档钢片72与二档摩擦片71分离。二档输入轴盘8设置有外齿,二档摩擦片71与二档输入轴盘8设置有外齿相连,二档钢片72的外齿与设置在第一输出齿轮54的定位销相连。举例地,二档恢复件包括碟簧74,其中碟簧74的一端与二档油缸73的二档活塞731相抵,另一端通过设置在二档油缸73上的第一挡圈76进行限位,二档活塞731与第一挡圈76二者配合以对碟簧74进行轴向限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行星轮53通过行星轴510设置于行星架51,行星轮53固定套设于行星轴510,这样行星轮53转动过程中可将行星架51进行转动,行星轮53与所述行星轴510之间还设置有滚针轴承,滚针轴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片512,垫片512固定在行星架51上,这样垫片512可限制滚针轴承轴向移动,行星架51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这样可实现行星架51将转动传递给第一输出齿轮54的目的,为了避免行星轴510相对于行星架51移动,在行星架51与第一输出齿轮54之间设置有止动垫圈,止动垫圈部分嵌入行星轴510内,这样止动垫圈可限制行星轴51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速箱还包括速度传感器20,速度传感器20被配置为检测第一输出齿轮54的速度。速度传感器20能够将第一输出齿轮54的速度传递给整车控制器,进而整机控制器控制一档和二档的自动切换。整车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行星架51通过第三轴承57与箱体1转动连接,太阳轮52靠近电机2的一端通过第六轴承与行星架51转动连接,太阳轮52具有轴肩,行星架51嵌设有第二挡圈58以限制第六轴承向电机2方向移动,也即太阳轮52的轴肩与第二挡圈58二者共同作用以限制第六轴承的轴向移动,太阳轮52背离电机2的一端通过第五轴承与二档摩擦副组7转动连接,具体而言,太阳轮52通过第五轴承与二档油缸73转动连接。二档油缸73通过第四轴承75固定在端盖10上,端盖10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箱体1。
为了实现对各个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箱体1设置有第一油口11,第二传动轴41轴向设置有第一油道411,第二传动轴41径向设置有第二油道412和第三油道413,太阳轮52沿轴向设置有第四油道521,太阳轮52沿径向设置有第五油道522和第六油道523,第五油道522与第六油道523间隔设置,二档输入轴盘8沿径向设置有第七油道81,第六油道523与第七油道81连通,这样油液可以为一档摩擦副组6和二档摩擦副组7进行润滑。行星轮53设置有第一油孔531,第一油孔531与第五油道522连通;第一油口11与第一油道411连通,第一油道411分别与第二油道412、第三油道413以及第四油道521连通。
内齿圈55上设置有第八油道551和第九油道552,第八油道551沿内齿圈55径向设置,第九油道552沿内齿圈55轴向设置,第八油道551与第九油道552连通。为行星轮53润滑的油液通过第九油道552和第八油道551为一档摩擦副组6进行润滑。
油液经过第一油口11进入到第一油道411内后,通过第二油道412和第三油道413为第二传动轴41对应的第二轴承43进行润滑,油液经过与第一油道411连通的第四油道521后通过第五油道522为行星轮53与内齿圈55进行润滑,油液还经过第四油道521为支撑太阳轮52的第五轴承进行润滑。
第一输出齿轮54设置有第十油道541,第十油道541正对行星轮53与内齿圈55二者的咬合处设置,这样二档摩擦副组7右侧的油液通过第十油道541可对一档摩擦副组6以及内齿圈55进行润滑。箱体1内设置有第十一油道14和第十二油道15以分别对右侧以及左侧第一轴承33进行润滑。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程机械,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
由于包括上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工程机械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优点和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箱体(1)外设置有电机(2);
第一传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一传动轴(31)和第一传动齿轮(3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1)并能够随所述第一传动轴(31)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传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二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齿轮(4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41)并能够随所述第二传动轴(41)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4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31)平行设置;
传动轮组(5),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行星架(51)、太阳轮(52)、行星轮(53)、第一输出齿轮(54)和内齿圈(55),若干个所述行星轮(5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51)上,每个所述行星轮(53)均与所述太阳轮(52)以及所述内齿圈(55)啮合,所述太阳轮(52)与所述第二传动轴(41)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与所述行星架(51)固定连接;
一档摩擦副组(6),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一档摩擦副组(6)能够使箱体(1)与所述内齿圈(55)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二档摩擦副组(7),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二档摩擦副组(7)能够使所述太阳轮(52)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第三传动组件(9),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第三传动轴(91)和第二输出齿轮(92),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92)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9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41)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还包括二档输入轴盘(8),所述二档输入轴盘(8)与所述太阳轮(52)花键连接,所述二档摩擦副组(7)能够使所述二档输入轴盘(8)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选择性连接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档摩擦副组(6)包括一档钢片(62)和一档摩擦片(61),所述一档钢片(62)与所述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一档摩擦片(61)与所述内齿圈(55)的外齿啮合;
所述二档摩擦副组(7)包括二档钢片(72)和二档摩擦片(71),所述二档摩擦片(71)与所述二档输入轴盘(8)连接,所述二档钢片(72)的外齿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档摩擦副组(6)还包括一档活塞(65)和一档恢复件,所述一档活塞(65)与所述一档恢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轴(31)的一侧,所述一档活塞(65)被配置为使所述一档钢片(62)和所述一档摩擦片(61)接触,所述一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所述一档钢片(62)与所述一档摩擦片(61)分离;
所述二档摩擦副组(7)还包括二档油缸(73)和二档恢复件,所述二档油缸(73)和所述二档恢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背离所述第一传动轴(31)的一侧,所述二档油缸(73)设置于所述二档输入轴盘(8)背离行星轮(53)的一侧,所述二档油缸(73)被配置为使所述二档钢片(72)和所述二档摩擦片(71)接触,所述二档恢复件被配置为使所述二档钢片(72)与所述二档摩擦片(71)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中盖(12),所述中盖(12)设置有能够容纳部分所述一档恢复件的容纳孔,所述中盖(12)穿设有固定所述一档钢片(62)的销轴(5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设置有第一油口(11),所述第二传动轴(41)轴向设置有第一油道(411),所述第二传动轴(41)径向设置有第二油道(412)和第三油道(413),所述太阳轮(52)沿轴向设置有第四油道(521),所述太阳轮(52)沿径向设置有第五油道(522)和第六油道(523),所述第五油道(522)与所述第六油道(523)间隔设置,所述二档输入轴盘(8)沿径向设置有第七油道(81),所述第七油道(81)与所述第六油道(523)连通,所述行星轮(53)设置有第一油孔(531),所述第一油孔(531)与所述第五油道(522)连通;
所述内齿圈(55)设置有第八油道(551)和第九油道(552),所述第八油道(551)与所述第九油道(552)连通,所述第八油道(551)沿所述内齿圈(55)径向设置,所述第九油道(552)沿所述内齿圈(55)轴向设置;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设置有第十油道(541),所述第十油道(541)与所述第九油道(552)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53)通过行星轴设置于所述行星架(51),所述行星轮(53)与所述行星轴之间还设置有滚针轴承,所述行星架(51)与第一输出齿轮(5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51)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之间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行星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向内延伸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传动轴(31)和所述一档摩擦副组(6)分别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两侧,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内齿圈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56),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限位板(56)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度传感器(20),所述速度传感器(20)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输出齿轮(54)的速度。
10.电动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
CN202322919017.4U 2023-10-30 2023-10-30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Active CN220930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9017.4U CN220930127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9017.4U CN220930127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0127U true CN220930127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0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9017.4U Active CN220930127U (zh) 2023-10-30 2023-10-30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0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9123U (zh) 一种轮毂电机系统及其润滑系统
KR101350539B1 (ko) 자동 변속기
US8647078B2 (en) Motor pump assembly for transmission valve body
CN205371521U (zh) 两挡自动变速箱的变速机构
CN105333084A (zh) 两挡自动变速箱的变速机构
CN109340326B (zh) 一种二控三式三档变速器
CN102943828B (zh) 一种amt 变速器制动装置
CN110873168A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高性能减速箱
US8475325B2 (en) Gearset carrier and servo cylinder assembly
CN107091305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行星齿轮变速箱
CN220930127U (zh)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CN111288139A (zh) 一种行星式变速箱总成
CN117212425A (zh)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CN103775596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泵结构
CN113108031B (zh)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变速箱及装载机
CN113417977B (zh) 一种变速箱倒挡结构
CN215883302U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08919229U (zh) 一进两出三离合的船舶用齿轮箱
CN114673780A (zh) 一种含差速锁的差速器的主动润滑结构
CN112762148A (zh) 一种基于牙嵌式离合器换挡的两挡行星变速器
CN113682125A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20622622U (zh) 一种无级变速行星齿轮组传动机构
JPH0561497B2 (zh)
CN215908370U (zh) 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CN114233768B (zh) 一种纵置混动变速箱的湿式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